范县大米简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范县大米简介

范县是典型的农业区。稻谷种植历史悠久,旧志载为颛项氏故墟,夏属昆吾时期已开始种植旱稻,春秋时称为晋邑,旱稻的种植已小有规模。现代的引黄稻改也有四十多年的历史。目前,全县水稻种植面积已达60万亩,年产稻谷2.8亿公斤,可加工大米2.1亿公斤。范县大米因产于黄河水浇灌的碱性背河洼地上,所以品质明显区别于南北方大米。

其主要特征为:

1、外观品质:米粒长宽比合理,半透明,手握米紧攥不粘手,香味清新,淡雅绵长。

2、蒸煮品质:蒸饭时开锅清香,饭粒完整,洁白有光泽,软而不粘结,有韧性,适口性好,冷饭不硬,煮饭汤浑米筋。

3、理化指标:

整精米率97.6%碱消值7级

垩白率4%胶稠度78mm

垩白度0.037%直链淀粉含量15.2%

透明度1级蛋白质7.98%

4、营养丰富:范县大米含氨酸类营养物质达l8种,总含量达7.37%,粗蛋白、脂肪和钙、铜、铁、硒等人体必须的元素均高于国家标准和世界名米泰国米。其中范县白香粳的钙含量高于泰国米7.6个百分点,被称为“生命元素"和“天然解毒剂”,具有抗癌、抗衰老的硒元素高于泰国米37个百分点。范县大米中所含铁、钙、铜元素含量分别高于泰国米0.8、0.3、1.8个百分点,均高于南北方粳米的含量。

5、无污染、无公害:范县域内没有成规模的工矿企业,污染源少,无城市污水排放流经县境。水稻栽培模式实施大行距、小群体、鸭稻共生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基本上不喷药。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多次化验,范县大米的各项标准均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常见农药如DDT、辛硫磷及常见对人体有害元素如砷、汞、氟的残留量远远低于绿色食品标准。磷化物、氟化物、

氰化物在水土的(pi)指数均小于1,在大米中的含量也远远低于绿色食品标

佳的极限值。

目前,范县水稻种植模式主要为“公司+基地+农户",水稻的品种结构由优质高产型向优质营养型转变,主要品种有1985年从日本引进,虽然品种已经老化,但由于没有新产品代替,所以农民仍在继续种植的黄金晴、豫粳6号、红光粳1号、郑稻18、珍珠黑等,培育出了富硒、钙米等多个品种的特种营养米。水稻栽培和大米加工基本完成无公害化体系建设。

范县大米由于具备晶莹剔透、软筋香甜、营养丰富、无污染、无公害的质量特色,而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认证和“河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认证,被誉为“中原第一米”,近年来范县大米在国内畅销二十多个省、市地区。

二、“范县大米"生产的地域范围及地理特征

范县地处豫北平原,黄河北岸,京九铁路西侧,浚鹤铁路南侧,位于河南省、山东省两省交界处。范县位于黄河下游北岸,河南省东北部,东临台前,西接濮阳县,南临黄河与山东的鄄城、郓城相望,北依金堤与山东的莘县为邻。地理坐标为东径115°21′至115°43′、北纬35°38′至35°55′之间。黄河自南辛庄乡彭楼入境,流经六个乡至高码头乡冠庄境内河段长42.5公里。全县土地总面积83.958万亩(560平方公里),其中在册耕地积71.1万亩。

范县水稻种植面积60万亩,分布于全县22个乡镇。

范县境域属华北平原一部分,黄河冲积平原,地形大致平坦,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坡降东西平均6000:1,南北平均5000:1。平均海拔49.3米。为黄河滞洪区,属于黄河背河浸润区,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冲刷的影响,微地貌略有起伏,坡洼地相间分布,洼底和坡顶一般高差1--2米。

其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偏碱性。通过40多年引黄灌淤,盐碱地的土壤结构得到根本改善。独特的土壤特性为范县大米优良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独特的自然资源。

范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春旱夏涝交替明显。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日温差较大,降雨量不足年均降雨量的l /10;夏季炎热、多雨、气温高、光照足、雨量集中:秋季天气凉爽、多晴天,降温快,温度适中,日差较大。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多强偏北风,光热资源丰富的气候条件是范县水稻生产的优势之一。

范县滨临黄河,水资源较为丰富。境内地表径流水量为1.95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7580.4万立方米;年均引用黄河水近5亿立方米。年拥有总水量7.48 亿立方米,供需基本平衡。水稻种植区内丰富的黄河水、优良的浅层地下水、中层地下水及地表径流的天然降水,为水稻种植提供了重要的水利资源。

三、范县水稻栽培和大米加工技术

1、水稻栽培:

范县水稻种植面积60万亩,平均亩产475公斤,主要品种为黄金晴、豫粳6号、红光粳1号、郑稻18等,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70%,栽培全部按无公害标准制定技术规程操作。

水稻栽培实行乡、村统一供种,旱育秧技术和宽行窄株,合理密植技术。旱育秧亩净秧田播种量35—40公斤;春稻4月20日播种,秧令30一35天;夏稻5月1日一l0日播种,秧令35—45天;实行宽行窄株,可以提高精米率,降低垩白率,等行行距30-33厘米或宽行40厘米,窄行20厘米,穴距10厘米,每穴2—4苗。行向东西向,增加行间透光能力,春稻插秧5月底结束,麦茬水稻6月10日前播完。

水稻化肥施用多有机肥、控氮、增磷钾肥,用水实行浅水插秧,寸水分蘖,够亩晾田,孕穗保水,湿润灌浆。防治病虫害用药选用对环境污染少,对人体无害的生物药及中药制剂,主要用吡虫啉、BT、井岗霉素、叶青双等,杜绝使用有机磷、菊酯类及有机氯等高毒、高残留、致癌、致畸农药。

适时收割是确保米质的又一关键,齐穗后45天收割,大米品质优、食味好。

2、大米加工

范县大米加工技术规范依据农业部发布实施的《无公害食品稻米加工技术规范》。范县大米的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藏等技术规范依据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的省地方标准《无公害优质粳米》。加工标有“范县无公害大米”字样的商品米,技术规范依据范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的《优质大米加工技术规程》地方标准。

四、范县大米的质量特色与范县地理特征的关系

范县大米良好的质量特色和独特的口味、丰富的营养取决于范县特殊的地质条件、优质的水源、适宜的气候等地理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