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锈蚀的机理

合集下载

钢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原理及防治措施

钢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原理及防治措施

钢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原理及防治措施LT[前言]:混凝土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设计寿命周期内,在正常维护下,必须保持适合于使用,而不需要进行维修加固,即指混凝土在抵抗周围环境中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下,仍能保持原有性能的能力。

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对我国当前土建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探讨意义,建设部近年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国内大多数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在使用25~30年后即需大修,处于严酷环境下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使用寿命仅15~20年。

有一部分工程建成后几年就出现钢筋锈蚀、混凝土开裂。

因混凝土顺筋开裂和剥落,需要大修的屡见不鲜。

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这种现状会导致资源、能源不合理的消耗,并因大量失效或毁坏的结构物拆除而形成大量的垃圾。

因此,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延长工程使用寿命,尽量减少维修重建费用是建筑行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原因错综复杂,除去社会因素、人为因素外,技术方面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钢筋锈蚀、混凝土的碳化、混凝土的冻融破坏、侵蚀性介质的腐蚀、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等。

混凝土耐久性已是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在第二届国际混凝土耐久性会议上,梅塔教授指出:“当今世界混凝土破坏原因,按递减顺序是:钢筋锈蚀、冻害、物理化学作用”。

他明确将“钢筋锈蚀”排在影响混凝土耐久性因素的首位。

影响钢筋锈蚀的因素很度多,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氯离子的侵蚀作用、混凝土的中性化、环境对锈蚀的影响、施工对钢筋锈蚀的影响等。

钢筋锈蚀不仅能削减截面面积,使构件承载能力下降,还会降低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影响两者共同工作的性能。

同时,由于钢筋锈蚀后体积膨胀,造成混凝土保护层破裂,甚至脱落,从而降低了结构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能,严重的甚至影响结构的安全性能。

1 钢筋锈蚀机理在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是一种高碱性环境(pH值约在13左右) ,钢筋在这种环境下,钢筋表面迅速形成一层氧化铁 (γ-Fe2O3) 钝化膜,膜厚约200~600nm。

钢筋锈蚀的原理、防止与处理

钢筋锈蚀的原理、防止与处理

钢筋锈蚀的原理、影响因素、防治钢筋锈蚀分为在加工完成至混凝土浇筑期间的锈蚀和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内部锈蚀。

首先要明白钢筋锈蚀产生的原理,然后采取针对性的防止措施,对已锈蚀的钢筋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

钢筋锈蚀的原理:1.钢筋混凝土的碳化作用由于钢筋混凝土并不是完全密实的,钢筋混凝土在水泥硬化作用后由于氢氧化钙的碱性作用会使钢筋混凝土内部的钢筋表面形成致密均匀的钝化保护膜,避免锈蚀作用的影响。

但是由于混凝土不能完全密实,混凝土在空气中的CO2的影响作用下,氢氧化钙会与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钙,进而使混凝土原有的碱性环境逐步减弱,混凝土中保护钢筋钝化膜,最低碱度 PH值不小于11.5,而碳化结果可使混凝土的PH值低于9.0,原有的钝化保护膜被破坏,进而造成钢筋开始锈蚀。

水泥中水化产物之一约占10~15%它一方面提高混凝土的碱度,同时也是最不稳定的成分最容易与酸性介质发生中和反应,使混凝土中性化。

混凝土中保护钢筋钝化膜,最低碱度PH值不小于11.5,而碳化结果可使混凝土的 PH值低于9.0,因而使钝化膜破坏,钢筋发生锈蚀。

2. 氯离子对钢筋混凝土的锈蚀作用氯离子对于混凝土内部钢筋的锈蚀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氯离子导致钢筋钝化保护膜失效。

由于钢筋的钝化保护膜是在混凝土原有的碱性环境下形成的,二氯离子进入混凝土后会导致碱性环境的破坏,氯离子不断吸附于钝化膜附近形成酸性环境,导致其保护作用逐步减弱。

(2)氯离子在混凝土内部形成腐蚀电流,导致钢筋的电化学腐蚀。

由于钢筋混凝土钝化保护膜的破坏会导致腐蚀电位差的出现,而氯离子则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的电阻值,造成钢筋钝化保护膜边缘的腐蚀电流最大,促进了钢筋腐蚀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氯离子与钢筋中的铁结合形成具有水溶特性的氯化铁,氯化物不仅是一种钢筋腐蚀的催化剂,还属于较强吸湿作用的盐,会导致氯离子在混凝土内部的不断渗透,最终导致钝化保护膜的彻底破坏。

(3)氯离子与水泥化学反应对钢筋锈蚀的影响。

钢筋锈蚀的检测ppt五组

钢筋锈蚀的检测ppt五组

2、钢筋锈蚀的原因
a、混凝土碳化造成钢筋锈蚀 b、与环境湿度密切相关 c、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或存在裂缝造成钢 筋锈蚀 d、混凝土内掺加氯盐造成钢筋锈蚀 e、侵蚀性气体的侵入造成的钢筋锈蚀
3、钢筋锈蚀的防护
(1)提高混凝土 自身的防护能力 (2)外涂隔离层 (3)特种钢筋 (4)钢筋阻锈剂
三、钢筋锈蚀的危害及防护
据统计,自然环境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钢 筋腐蚀造成破坏的情况遍及海港工程、水利工程、 公路和桥梁、公共和民用建筑等各种设施。 钢筋锈蚀通常表现在混凝土表面沿受力钢筋方 向出现裂缝,并带有锈斑。这种裂缝表明,膨胀 的铁锈足以使混凝土开裂。钢筋锈蚀不仅能削弱 其截面面积,使构件承载能力下降,还会降低钢 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影响两者共同工作的性能。 同时,由于钢筋锈蚀后体积膨胀,造成混凝土保 护层破裂,甚至脱落,从而降低了结构的受力性 能和耐久性能。
钢筋锈蚀的检测
五组
组长:盖海波 成员:周银川,刘凯,李永双, 赵希凯,高晓,宋华福,亢瑞天,丁洋 侯养文
一、钢筋锈蚀的机理
二、钢筋锈蚀的检测
三、钢筋锈蚀的危害 及防护
一、钢筋锈蚀的机理
钢筋在未开裂和裂缝状态下的锈蚀机理,表明钢 筋的腐蚀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电化学反应过程。 混凝土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如碳化、氯离子侵蚀 等),钢筋因原先在碱性介质中生成的钝化膜被 破坏而渐渐失去保护作用,导致钢筋锈蚀,生成 的铁锈,也就是在潮湿的环境下,在水和氧气 侵入下,钢筋生锈,首先形成氢氧化铁,随着 时间推移,一部分氢氧化铁进一步氧化,生成 疏松的、易剥落的沉积物,铁锈,铁锈的体积 膨胀,可把混凝土保护层胀开,而使钢筋外露。
2、钢筋锈蚀的检测
钢筋锈蚀课采用三种方法检测:只管检测法、局部凿开 法和自然电位法。直观检测法是观察混凝土构件表面有 无锈痕、是否出现了沿钢筋方向的纵向裂缝,顺筋裂缝 的长度和宽度可以反映钢筋的锈蚀程度;局部凿开法是 敲掉混凝土保护层,露出钢筋,直接用卡尺测量锈层厚 度和锈层厚度和钢筋剩余直径,或截取一段在实验室进 行测量。局部凿开法对结构有局部损伤,一般适用于混 凝土表面已出现锈痕、顺筋裂缝,或保护层被胀裂、剥 落处。自然电位法是测定钢筋与周围介质所形成的稳定 电位,电位值大小能反映出钢筋状态。当钢筋处于钝化 状态时,电位一般较低;当钢筋钝化状态时,电位一般 较低;当钢筋钝化状态破坏后,自然电位负向增大。它 属非破损检测,操作简单,适合大面积普查,可以用来 对钢筋锈蚀做初步的定性判断,但精度不是很高。要准 确判断锈蚀程度需要与局部凿开法等其他方法配合。

混凝土钢筋腐蚀的原理与防护方法

混凝土钢筋腐蚀的原理与防护方法

混凝土钢筋腐蚀的原理与防护方法一、前言混凝土钢筋腐蚀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工程实践中的问题,它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混凝土钢筋腐蚀的原理入手,详细介绍腐蚀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以及目前常用的防护方法。

希望本文能够为广大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二、混凝土钢筋腐蚀的原理混凝土钢筋腐蚀是指混凝土中的钢筋在一定条件下受到电化学腐蚀作用而发生破坏。

其主要原理是钢筋与混凝土中的氧、水、盐等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钢筋表面形成氧化铁锈膜,进而引起钢筋的腐蚀。

1. 钢筋表面形成氧化铁锈膜钢筋表面形成氧化铁锈膜是混凝土钢筋腐蚀的第一步。

这个过程是钢筋表面与混凝土中的氧、水、盐等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当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暴露在空气和水的环境中时,钢筋表面的铁离子会与水和氧气反应,形成铁氢氧化物。

这种氢氧化物在空气中继续氧化,形成铁(III)氧化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铁锈。

铁锈的形成为后续的钢筋腐蚀提供了条件。

2. 钢筋腐蚀的电化学反应钢筋表面形成氧化铁锈膜后,接下来就是钢筋的腐蚀。

钢筋的腐蚀是一种电化学反应,它需要三个要素:金属、电解质和氧气。

钢筋表面的铁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会被氧化成离子,离子会向阳极移动,同时电解质中的氢离子会向阴极移动。

阴极和阳极之间的电荷差异会形成电流,从而导致钢筋的腐蚀。

3. 钢筋腐蚀的产物钢筋腐蚀的产物主要有两种:氢气和氧化铁。

钢筋表面的铁离子在电解质中被氧化成氢离子和氧化铁,其中氢离子会向阴极移动,形成气泡,即氢气。

氧化铁会在钢筋表面形成一层铁锈,这层铁锈会不断增厚,最终导致混凝土结构的破坏。

三、混凝土钢筋腐蚀的影响因素混凝土钢筋腐蚀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泥质量水泥质量是影响混凝土钢筋腐蚀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泥中的氧化铁含量会影响混凝土中的氧化铁含量,进而影响钢筋的腐蚀。

氧化铁含量越高,混凝土中的氧化铁含量就越高,钢筋的腐蚀也就越严重。

2. 氯离子含量氯离子是导致混凝土钢筋腐蚀的重要原因之一。

钢筋锈蚀的主要机理和危害与防治对策探讨

钢筋锈蚀的主要机理和危害与防治对策探讨

钢筋锈蚀的主要机理和危害与防治对策探讨引言随着钢筋混凝土被广泛的应用于工程的各个领域,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随之成为人们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心的问题,而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锈蚀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钢筋锈蚀问题在工程界引起了高度重视。

对于一些重大工程如大型钢筋混凝土桥梁、大坝、高层建筑等设计使用年限超过百年的工程,其必须满足耐久性要求,对钢筋的抗锈蚀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1、钢筋锈蚀的机理混凝土内水泥水化后会在钢筋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钝化膜,故在正常情况下钢筋不会锈烛,但当外界环境中的有害介质侵入至钢筋表面致使钝化膜遭到破坏,并且存在足够水和氧气的条件下,钢筋会电化学腐烛。

自然状态下的铁基体具有还原为氧化铁(与铁基体相比,氧化铁处于低能量状态)的锈蚀趋向。

但是优质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是不易发生锈蚀的,这是因为混凝土孔溶液中的高碱性(PH 值为12~13),会使钢筋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膜。

该层膜可阻止钢筋进行阳极反应,通常被称为钢筋钝化膜,原因是紧密吸附在钢筋表面膜具有极强的抗锈蚀能力能使钢筋由电化学上的活化态转变为钝化态。

在无杂散电流的环境中,造成钢筋钝化膜破坏有两方面的可能因素:(1)混凝土碳化使钢筋处的pH值降低;(2)足夠浓度的氯离子侵入到钢筋表面。

氯离子侵烛的机理:氯离子是很强的去钝剂,当到达钢筋表面并聚集到一定的程度时,可以使钢筋表面的pH值迅速降低,从而破坏钝化膜。

脱钝后,混凝土内钢筋处于活化状态,在水和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钢筋发生电化学绣烛。

一方面,氯离子破坏纯化膜使钢筋发生绣烛;另一方面,在高减性状态下,钢筋表面重新生产钝化膜以保护钢筋,因此决定钢筋是否绣烛的关键因素是比值。

通常认为氯离子对钢筋锈烛的加速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破坏钢筋表面的钝化膜;(2)由于钢筋表面氣离子浓度的不均勾性造成钢筋各点的电位差,加速钢筋锈烛;(3)在钢筋的锈烛过程中,起到构成电流回路的作用。

钢筋锈蚀的机理

钢筋锈蚀的机理

钢筋锈蚀的机理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钢筋锈蚀的机理1前言钢筋锈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影响极大。

混凝土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如碳化、氯离子侵蚀等),钢筋因原先在碱性介质中生成的钝化膜被破坏而渐渐失去保护作用,导致钢筋锈蚀,生成的铁锈体积比被腐蚀掉的金属体积大3~4倍,使混凝土保护层沿钢筋纵向开裂,而裂缝一旦产生,钢筋锈蚀速度大大加快,结构构件的承载力与可靠性劣化的速度大大加快,有的甚至发展到钢筋锈断,危及结构的安全。

文献资料表明,钢筋锈蚀引起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过早破坏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大灾害。

美国标准局1975年的调查表明,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占全美各种腐蚀的40%;日本新干线使用不到10年,就出现大面积因钢筋腐蚀引起的混凝土开裂、剥蚀。

在我国,大量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已有几十年历史,对于遭受恶劣环境条件的腐蚀作用影响,尤其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要求早强或防冻在混凝土中掺加过量的氯盐的结构,耐久性破坏现象非常严重。

长期以来,人们发现混凝土结构在复杂恶劣的环境下会出现未老先衰的现象,尤其是接连不断的工程事故,使学术界在血的教训面前深刻认识到研究和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现实意义。

笔者将对钢筋锈蚀机理、影响因素、腐蚀过程、锈后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粘结性能等进行分析,提出钢筋锈蚀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结构的安全性,减少耐久性破坏造成的损失,将是一项具有重大实际意义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研究课题。

2对钢筋锈蚀的分析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机理的研究钢筋的腐蚀过程——电化学反应过程混凝土空隙中的水分通常以饱和的氢氧化钙的溶液形式存在,其中还含有一些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pH值为。

在这样的强碱性的环境中,钢筋表面形成钝化膜,它是厚度为2×10-9~6×10-9m的水化氧化物(nFe3O3·mH2O),阻止钢筋进一步腐蚀。

分析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原因

分析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原因

分析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原因1. 介绍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现象和重要性(100字)钢筋锈蚀是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问题,它会严重影响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当钢筋锈蚀时,钢筋周围的钢铁氧化物体积增大,导致钢筋受到膨胀压力,最终引起混凝土开裂和剥落。

分析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原因对于设计和维修结构至关重要。

2. 分析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原因(800字)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因素:2.1 环境氧化物:氧气和水分是造成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水和氧气在存在盐分的条件下接触到钢筋时,电化学反应发生,导致钢筋表面形成氧化物。

在这个过程中,钢筋会受到腐蚀并最终锈蚀。

2.2 盐类渗透:盐类渗透是引起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常见原因之一。

当结构处于盐水或含盐物质接触的环境中时,盐分会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混凝土,进而使钢筋腐蚀。

氯离子是最常见的导致混凝土钢筋锈蚀的盐类之一。

2.3 缺乏保护措施: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和维护过程中,缺乏适当的保护措施也是导致钢筋锈蚀的原因之一。

如果混凝土表面存在裂缝、缺陷或未进行防水处理,将加速钢筋被氧化和腐蚀的速度。

2.4 锈蚀电位差异:当混凝土中存在不同电位的金属时(如钢筋和其他金属),电位差异会引起电流流动,从而导致钢筋锈蚀。

这种电流称为差异腐蚀电流。

差异腐蚀电流使得钢筋成为阳极,装饰混凝土变成阴极,从而促进了钢筋的锈蚀。

2.5 化学影响:混凝土中的溶解物质和化学环境也可以影响钢筋锈蚀的进程。

硫酸、氢气和酸性环境都会加速钢筋锈蚀的速度。

3. 对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观点和理解(300字)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的问题不容忽视。

钢筋锈蚀导致的混凝土结构损坏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可能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理解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原因和机制对于维护和保护结构至关重要。

在分析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原因时,我们不仅需要考虑环境因素,还需要关注结构自身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缺陷。

针对不同的原因,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表面防水、钢筋涂覆等,以延缓甚至阻止钢筋锈蚀的发生。

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机理研究

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机理研究

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机理研究一、前言钢筋混凝土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其优点是强度高、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等等。

然而,钢筋的锈蚀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钢筋锈蚀会引起混凝土的开裂和脱落,导致结构的强度降低和安全隐患。

因此,对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机理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钢筋锈蚀的机理1.钢筋表面氧化膜的形成钢筋表面氧化膜是钢筋与混凝土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层氧化物膜。

当钢筋表面受到氧气、水分和其他化学物质的作用时,钢表面上的铁原子会逐渐失去电子,生成一层氧化铁。

这层氧化铁会继续与周围的氧气和水分反应,逐渐增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2.氧化膜的稳定性钢筋表面的氧化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有助于钢筋的保护。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氧化膜会被破坏,导致后续的钢筋锈蚀。

例如,当混凝土中存在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化学物质时,这些物质会穿透氧化膜,与钢筋表面发生反应,破坏氧化膜,从而导致钢筋表面的生锈。

3.钢筋的电化学特性钢筋在混凝土中的电化学特性是钢筋锈蚀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混凝土中存在水分时,钢筋表面的氧化膜上会形成一定的电位差,形成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电化学反应。

具体来说,当钢筋表面的电位低于混凝土中电位的一定值时,钢筋会发生阴极反应,即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电子,形成Fe2+离子,同时放出OH-离子。

这些OH-离子会与周围的Ca2+离子结合,形成Ca(OH)2。

而当钢筋表面的电位高于混凝土中电位的一定值时,钢筋会发生阳极反应,即从钢筋表面放出电子,形成Fe3+离子,同时放出H+离子。

这些H+离子会与周围的OH-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

4.钢筋锈蚀的机理钢筋的锈蚀机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钢筋表面的氧化膜被破坏,导致钢筋表面暴露在外,与周围的水分、氧气和其他化学物质反应。

其次,钢筋表面的铁离子和化学物质反应生成一层铁氧化物,即钢筋锈蚀产物。

这些铁氧化物会不断地在钢筋表面形成新的氧化膜,以保护钢筋表面,但新的氧化膜比旧的氧化膜更容易被破坏,从而导致钢筋锈蚀的加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锈蚀的机理1前言钢筋锈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影响极大。

混凝土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如碳化、氯离子侵蚀等),钢筋因原先在碱性介质中生成的钝化膜被破坏而渐渐失去保护作用,导致钢筋锈蚀,生成的铁锈体积比被腐蚀掉的金属体积大3~4倍,使混凝土保护层沿钢筋纵向开裂,而裂缝一旦产生,钢筋锈蚀速度大大加快,结构构件的承载力与可靠性劣化的速度大大加快,有的甚至发展到钢筋锈断,危及结构的安全。

文献资料表明,钢筋锈蚀引起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过早破坏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大灾害。

美国标准局1975年的调查表明,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占全美各种腐蚀的40%;日本新干线使用不到10年,就出现大面积因钢筋腐蚀引起的混凝土开裂、剥蚀。

在我国,大量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已有几十年历史,对于遭受恶劣环境条件的腐蚀作用影响,尤其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要求早强或防冻在混凝土中掺加过量的氯盐的结构,耐久性破坏现象非常严重。

长期以来,人们发现混凝土结构在复杂恶劣的环境下会出现未老先衰的现象,尤其是接连不断的工程事故,使学术界在血的教训面前深刻认识到研究和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现实意义。

笔者将对钢筋锈蚀机理、影响因素、腐蚀过程、锈后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粘结性能等进行分析,提出钢筋锈蚀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结构的安全性,减少耐久性破坏造成的损失,将是一项具有重大实际意义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研究课题。

2对钢筋锈蚀的分析2.1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机理的研究2.1.1钢筋的腐蚀过程——电化学反应过程混凝土空隙中的水分通常以饱和的氢氧化钙的溶液形式存在,其中还含有一些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pH值为12.5。

在这样的强碱性的环境中,钢筋表面形成钝化膜,它是厚度为2×10-9~6×10-9m的水化氧化物(nFe3O3·mH2O),阻止钢筋进一步腐蚀。

因此,施工质量良好、没有裂缝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即使处在海洋环境中,钢筋基本上也能不发生腐蚀。

但是,当钢筋表面的钝化膜受到破坏,成为活化态时,钢筋就容易腐蚀。

呈活化态的钢筋表面所发生的腐蚀反应的电化学机理是,当钢筋表面有水分存在时,就发生铁电离的阳极反应和溶液态氧还原的阴极反应,相互以等速度进行,其反应式如下:阳极反应2Fe-4e-→2Fe2+阴极反应O2+2H2O+4e-→4OH-腐蚀过程的全反应是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的组合,在钢筋表面析出氢氧化铁,其反应式为2Fe+ O2+2H2O→2Fe2++4OH-→2Fe(OH2)4 Fe(OH2)+ O2+2H2O→4 Fe(OH)3该化合物被溶解氧化后生成氢氧化铁Fe(OH)3,并进一步生成nFe3O3·mH2O (红锈),一部分氧化不完全的变成Fe3 O4(黑锈),在钢筋表面形成锈层。

红锈体积可大到原来体积的4倍,黑锈体积可大到原来的两部。

铁锈体积膨胀,对周围混凝土产生压力,将使混凝土沿钢筋方向开裂(通常称之为“顺筋开裂”、“先锈后裂”),进而使保护层成片脱落,而裂缝及保护层的剥落又进一步导致钢筋更剧烈的腐蚀。

2.1.2裂缝状态下钢筋的腐蚀当结构出现横向裂缝,根据电化腐蚀机理,裂缝处的钢筋表现为阴极,氧主要是通过未裂区域混凝土传递到阴极。

根据电化学作用原理,钢筋锈蚀须具备4个条件:(1)钢筋表面要有电势差;(2)阴极和阳极之间要有电介质联系;(3)在阳极金属表面要处于活化状态;(4)在阴极,钢筋表面要有足够数量的氧和水分。

对裂缝处的钢筋,一般大气条件下,条件(1)、(2)是具备的;从客观上讲,裂缝处是阳极,混凝土未开裂处是阴极,由于裂缝处钢筋暴露于空气中,钢筋失去混凝土的钝化而处于活化状态,因此,条件(3)也是具备的;至于条件(4),氧的扩散速度越大,钢筋腐蚀越快,因此腐蚀的速度取决于混凝土的密实度及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密实度越差,腐蚀速度越大。

2.2影响钢筋腐蚀的主要因素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影响因素有:混凝土的密实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碳化、环境湿度、氯离子侵入等。

在这些因素中,混凝土保护层的碳化和氯离子侵入是造成钢筋锈蚀的主要原因。

2.2.1混凝土不密实或有裂缝存在混凝土密实不良和构件上产生的裂缝,往往是造成钢筋腐蚀的重要原因,尤其当水泥用量偏小,水灰比不当和振捣不良,或在混凝土浇筑中产生露筋、蜂窝、麻面等情况,都会加速钢筋的锈蚀。

调查资料表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和混凝土密实度有很大关系。

密实度好的混凝土碳化深度仅局限在表面;而密实度差的混凝土,则碳化深度就大。

2.2.2混凝土碳化、侵蚀气体和介质的侵入碳化是介质与混凝土相互作用的一种很广泛的形式,最典型的例子是空气中的CO2渗入,与孔隙中的Ca(OH)2反应,生成CaCO3,使pH值下降。

当pH值<11.5时,钝化膜就开始不稳定;当pH值降低到9左右时,钢筋表面的钝化膜遭到破坏,钢筋开始腐蚀。

理论分析和实验分析表明,在大气环境下,混凝土的碳化深度与时间的关系为:式中,χ——碳化深度;Dk——CO2的扩散系数;C——混凝土表面的浓度;B——单位体积混凝土碳化所需的CO2量;K——混凝土碳化系数,与结构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使用环境、水泥品种、结构混凝土质量及混凝土早期养护条件有关;T——混凝土暴露时间(年)。

2.2.3与环境湿度密切相关混凝土的碳化和钢筋腐蚀与环境湿度有直接关系。

在十分潮湿的环境中,其空气相对湿度接近于100%时,混凝土孔隙中充满水分,阻碍了空气中的氧向钢筋表面扩散,二氧化碳也难以透入,所以,使钢筋难以腐蚀。

当相对湿度低于60%时,在钢筋表面难以形成水膜,钢筋几乎不生锈,碳化也难以深入。

而空气相对湿度在80%左右时,有利于碳化作用,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发展很快。

由于环境中湿度往往随气候和生产情况而变化,因而混凝土在气侯或生产环境变化中会遭到碳化,钢筋会腐蚀。

2.2.4混凝土中C1-含量对钢筋锈蚀的影响一方面,C1-可能是随混凝土组成材料(水泥、砂、石、外加剂)进入的如在冬季施工,为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而掺入氯盐、海砂拌制混凝土等;另一方面,C1-是在混凝土硬化后经其孔隙由外界渗入的,如遭受海水侵蚀的海岸混凝土构筑物,冬季在混凝土路面上喷洒盐水防止路面冰冻,游泳池用氯气消毒等。

当混凝土构件长期处于上述环境时,氯离子就会通过混凝土中的气孔,随水进入混凝土的内部,最终会接触钢筋并开始积累。

当氯离子达到临界浓度后,在足够的氧气和水分条件下引起腐蚀的发生(氯离子临界浓度与力筋周围混凝土的碱度有关,碱度愈高,氯离子临界浓度值愈大,通常用氯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比值来表示氯离子临界浓度)。

其主要反应式如下,反应最终产物氢氧化铁Fe(OH)3即是铁锈。

Fe→Fe2++2eFe2++ 2Cl2-+4H2O→FeCl2?4H2OFeCl2?4H2O→2Fe(OH) 2↓+2Cl2-+2H++2 H2O4Fe(OH) 2+O2+ 2H2O→4Fe(OH) 32.3钢筋的腐蚀过程从时间上讲,混凝土因钢筋腐蚀发生的破坏过程可由下图所示的几个阶段来表示,其具体内容如下:(1)t0段:碳化前沿达到钢筋表面或侵蚀介质在混凝土与钢筋界面达到临界值,但钢筋钝化膜未被破坏。

这一阶段主要是腐蚀介质在混凝土中的扩散及其在混凝土与钢筋界面的积累。

(2)t1段:由于腐蚀介质在局部区域超过临界值而发生局部腐蚀,腐蚀产物的积累导致混凝土局部开裂,这一阶段是由钢筋表面的钝化膜发生局部破坏至混凝土发生局部开裂的时间。

(3)t2段:钢筋发生大面积腐蚀,混凝土大面积开裂,钢筋腐蚀速度加快,导致钢筋界面迅速减小,以致结构安全性能低于安全性允许的可靠性指标。

(4)t3段:构件不能安全使用,必须进行维修加固。

钢筋腐蚀破坏的几个阶段因此,可以认为,t0段是真正的结构安全使用期,最保守的寿命预测应当是t0段的预测。

虽然现在不少研究者致力于t2段或t3段的预测,但是由于混凝土和实际环境的复杂性,加上数据和模型的缺乏,在进行预测时往往遇到许多困难。

更值得一提的是,当结构处于t3段时,应当尽快实施加固维修方案,不能任其受到破坏。

2.4钢筋腐蚀对结构受力的影响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钢筋受到周围混凝土的保护,一般不腐蚀。

但当保护层破坏或保护层厚度不足时,钢筋在一定条件下将产生腐蚀,钢筋腐蚀对结构受力影响变化过程如下表所示。

截面积损失率对结构受力的影响见表总的说来,由于钢筋与混凝土交界面上钢筋锈胀力的存在,导致混凝土产生顺筋裂缝,甚至使混凝土保护层剥落,使构件截面有效面积减小,更重要的是使钢筋与混凝土间粘接性能退化;同时,由于钢筋锈损,其截面面积减少,严刑降低,力学性能退化,使结构或构件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会使构件的承载力下降,使结构的性能劣化。

2.5钢筋锈蚀对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形成的铁锈层,削弱了变形钢筋与混凝土的胶结作用;铁锈的膨胀将导致混凝土开裂,降低了混凝土对钢筋的约束作用;钢筋变形肋锈蚀使变形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失去了机械咬合作用。

(1)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产物是一种结构疏松的氧化物,它在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形成一层疏松隔离层,明显地改变了钢筋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作用。

(2)钢筋的锈蚀产物比锈蚀前钢材占据的体积更大,从而对包围在钢筋周围的混凝钢筋腐蚀破坏的几个阶段因此,可以认为,t0段是真正的结构安全使用期,最保守的寿命预测应当是t0段的预测。

虽然现在不少研究者致力于t2段或t3段的预测,但是由于混凝土和实际环境的复杂性,加上数据和模型的缺乏,在进行预测时往往遇到许多困难。

更值得一提的是,当结构处于t3段时,应当尽快实施加固维修方案,不能任其受到破坏。

2.4钢筋腐蚀对结构受力的影响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钢筋受到周围混凝土的保护,一般不腐蚀。

但当保护层破坏或保护层厚度不足时,钢筋在一定条件下将产生腐蚀,钢筋腐蚀对结构受力影响变化过程如下表所示。

截面积损失率对结构受力的影响见表总的说来,由于钢筋与混凝土交界面上钢筋锈胀力的存在,导致混凝土产生顺筋裂缝,甚至使混凝土保护层剥落,使构件截面有效面积减小,更重要的是使钢筋与混凝土间粘接性能退化;同时,由于钢筋锈损,其截面面积减少,严刑降低,力学性能退化,使结构或构件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会使构件的承载力下降,使结构的性能劣化。

2.5钢筋锈蚀对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形成的铁锈层,削弱了变形钢筋与混凝土的胶结作用;铁锈的膨胀将导致混凝土开裂,降低了混凝土对钢筋的约束作用;钢筋变形肋锈蚀使变形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失去了机械咬合作用。

(1)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产物是一种结构疏松的氧化物,它在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形成一层疏松隔离层,明显地改变了钢筋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