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表-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合集下载

政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表-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政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表-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政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表所在专业:法律硕士姓名:熊时升性别:男出生年月:1964-03职称:教授学历学位:大学本科、学士个人简介:熊时升,1964年出生,政法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江西师范大学教学名师。

在宪法与行政法、法学理论、法律硕士等专业主要从事地方立法和经济行政法、法律社会学、犯罪学研究、知识产权法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

是中国法学会法学教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学学会理事,江西省社会学副会长,江西省国家委法律顾问,南昌市人民政府立法顾问,南昌市工商局法律顾问,国家开发银行江西省分行特聘专家,江西省人民广播电台、江西电视台等特邀评论员,南昌仲裁委仲裁员。

论文:1、《树立查办职务犯罪工作的效益执法理念》,2006年11月发表于《求实》;(中文核心)2、《社会学视域中的我国职务犯罪》,2004年11月发表于《求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5年3期摘录;(中文核心)3、《论毛泽东社会调查研究思想》,2003年12月发表于《求实》;(中文核心)4、《面向市场建立多元化的高职教育投入机制》,2003年9月发表于《职教论坛》;(中文核心)5、《坎昆会议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前景》,2003年12月发表于《江西社会科学》;(中文核心)6、《“BOT”方式在高校的实践及其思考》,2006年11月发表于《企业家天地》;7、《基于平衡论的地方立法分析》,2007年4月发表于《政治与法律》;(中文核心)8、《关于我国行政诉讼费用承担制度的反思》,2007年6月发表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9、《对地方立法中利益均衡问题的思考》,2008年2月发表于《探索与争鸣》(中文核心);10、论地方立法对违法成本设定的控制2007年10月发表于《价格月刊》。

论著:主编:《江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综合基础知识应试指导》,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

主编:《行政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

主编:《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科学出版社出版。

MPA导师-尤琳-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MPA导师-尤琳-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政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表填表时间:2014年9月
所在专业:MPA专业硕士
个人简介:
尤琳,1976年1月生。

现为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博士、博士后在读,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近三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6项,出版著作2部,参编教材2部,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社会主义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求实》等刊物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3篇A刊,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多篇论文获奖,有关成果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如作为主要成员撰写的《湖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修订建议稿》(咨询报告)于2011年5月26日被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修订的《湖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吸收。

姓名尤琳
性别

出身年月
1976、1
职称教授
学历学位
博士学位、研究生学历
主要研究方向:政府运作与管理
近5 年学术1.课题:
①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城镇化进程中郊区城市化与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研究》(13BZZ038)
②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5批资助项目《现代治理背景下农村基层善治研究》(2014M551864)
③主持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研究》(ZZ1302)
④主持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地权变动与农民土地财产权益保障机制研究》(FX1214)
⑤主持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取予之间的治道变革与国家整合:惠农政策背景下的村社治理研究》(12ZZ04)。

高校招生录取行为的法律性质探究

高校招生录取行为的法律性质探究

高校招生录取行为的法律性质探究作者:肖赣蘋谭毅溪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21期[摘要]司法审查高校招生录取行为是高等教育法治进程不断推进的重要成果。

本文探讨了不同的招生模式下高校招生录取行为的法律性质,试图为司法权介入高校招生领域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校招生权作者简介:肖赣蘋,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谭毅溪,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一、引言自公元 1 0 88年意大利诞生世界上第一所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始,大学为了摆脱宗教和皇权的思想控制,一直高举自治的旗帜,追求独立的科学探求。

当今,国内高校处于规模扩张和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办学到如今市场经济大潮下办学模式多样化的过程,办学自主空间变大,招生变革加快,与此同时高校也遭遇了日益增多的法律问题,其中,公立高校招生行为与司法救济问题成为学界讨论的焦点之一。

在实践,从江苏省盐城中学学生陈海云第一例高校招生纠纷案起,到最近的厦门大学“博士生招考第一案”,有关公立高校招生行为的法律纠纷也纷纷出现。

在此,本文将较全面地探讨高校招生行为、招生权的法律性质,以期对司法实践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公立高等学校招生行为的法律性质高校招生权的法律性质,即高校招生权是属于国家权力组成部分之一的公权,还是属于高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固来就有的私权?我国《教育法》第28条规定的是“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的权利,从字面上似乎是私权。

在现实的教育法律关系中,我国高校虽是一种法人身份,却具有多种法律主体资格,执业行为横跨多重法律约束关系。

转型时期,我国法律并非没有对高校行为公、私属性的应有关注,“事业单位法人”的定位即已暗示高校法律地位的独特复杂性。

(1)我们认为高校招生权,既包括权力,也包括权利。

公立高等学校招生行为有多种模式,其招生权的性质也不同。

当前的招生模式可以归纳为三大类:一是教育行政部门与公立高等学校分工合作的模式;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宏观管理,公立高等学校高度自主的模式;三是公立高等学校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师基本信息表【模板】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师基本信息表【模板】
兼职律师
****大学政法学院教师基本信息表
工号:********教研室:法制史
姓名
曾绍东
性别

民族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2寸照片
学历
研究生
学位
博士
毕业学校
*
职务
联系方式
********
Email
***
教育经历
1989年9月-1993年6月,在**大学本科就读
1993年7月-2000年8月,在南昌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工作
2000年9月-2003年6月,在**大学读硕士
2003年7月-2008年8月,在**大学任教
2008年9月-2011年6月,在**大学读博士
2011年7月至今,在**大学任教
科研项目
2011年主持:《中央苏区土地法制研究》,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结项
2012年主持:《南京国民政府乡村治理转型与法秩序变迁--以赣南(1939-1949)为中心的考察》,省社科规划课题,结项
2014年主持:《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研究—以赣南为中心的考察(1939-1949)》,江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在研
2017年主持:《法律与革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制研究》,省社科规划课题,在研
论文论著
《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研究—以后苏区时代的赣南为中心(1939-194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新县制时期赣南基层政治转型之实证考察》,**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北大核心
获奖
《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研究—以后苏区时代的赣南为中心(1939-1949)》,2013年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承担课程
《中国法制史》,法学专业本科

政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表-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政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表-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2010-2013博士经济学博士
2004.7-至今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工作
自2004年毕业进入江西师范大学工作以来,深感为人师表,责任重大。本着对工作对学生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认真教书,真诚育人。已担任《行政管理学》《行政学原理》、《行政组织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中国行政制度史》等本科专业教学以及硕士专业课程《地方政府治理》,2014年获得全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2.2014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地区制度质量与FDI的经济效应研究”,目前在研,准备结题;
3.2015年主持: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1项,目前在研,进展顺利;
4.2010-2015年主持完成4项省、厅级项目:江西省社科十二五规划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江西省博士研究生创新项目、江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
6.《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政府责任》,《中国行政管理》,(CSSCI),2007(7),第2作者;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全文转载,2009(2)
参编著作:
《2014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年12月
课题:
1.2016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动因与绩效研究:基于制度环境的视角”,目前在研;
近年来,已在权威期刊《行政管理》、《世界经济研究》、《国际贸易问题》、《改革》、《江西财经大学学报》、《中南财政政法大学学报》、《江西社会科学》等国家经济、管理类核心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20篇;已主持、参与10余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其中:2016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2014年主持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1项,2015年主持厅级项目1项,2010-2015年主持完成省级、厅级项目4项,参与国家社科项目、自科项目多项。

法学师大优秀老师

法学师大优秀老师

姓名:彭薇性别:女Email:penwei96@ 职称:教授教学简介:彭薇,女,政法学院教授,兼职律师。

从事高校教学工作二十余年,先后系统主讲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政府公共关系”、“房地产法规”4门本科生课程和“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方法论研究”硕士研究生课程。

教学中,彭薇同志注意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思维和求知欲,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

课堂上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巧设疑难,活跃气氛,启发思路,使学生的心智、兴趣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学习中,深受历届学生的欢迎。

2001年,在全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荣获二等奖;2003年被评为江西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优秀教师;2005年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获江西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案比赛一等奖。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2002年主持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课题《社会弱势群体精神保障体系研究》;2003年主持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城镇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研究》;2004年主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鄱阳湖生态系统退化的社会经济根源研究》;2005年主持省教研课题《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模式研究》;2006年主持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课题《高校弱势学生群体精神保障体系研究》;2007年主持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2009年主持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社区矫正》等。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一篇。

副主编教材一部,参编教材五部。

姓名:王员性别:男Email:jxwangyuan@ 职称:教授教学简介:王员,男,1965年生,法学博士,政法学院副院长、教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高校教学工作23年。

先后主讲本科生《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市场营销学》和《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等课程。

政法学院教师简介表

政法学院教师简介表
1、《抗战时期战区巡回审判检察职权的弱化与变通——以江西战区为例》,《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文核心期刊),2015年第1期,独著。
2、《抗战时期战区巡回审判经费筹措考略——以1939—1940年江西战区为例》,《河北法学》(中文核心期刊),2015年第2期,(通讯作者)。
3、《共和在乡村——以民初南昌、吉安、南丰为例》,《民国研究》(CSSCI来源集刊),2012年春季号,(第二作者)。
1、专著:
《抗战时期江西战区巡回审判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11月版。
2、参编著作:
(1)《抗战大后方司法改革与实践研究:以战士首都重庆为中心的考察》(第八章,约15000字),2015年与实践研究》(第五章,约20000字),中共党史出版社,2017年2月出版。
从2010年起,在《民国研究》、《河北法学》《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学术著作2部。
姓名
孙西勇
性别

出生年月
1972.11
职称
讲师
学历学位
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法律史、司法制度

5
年学术科研情况
论文类:
主持课题:
1、江西社科规划一般项目:《抗日战争时期江西战区巡回审判制度与司法实践研究》(14FX15)(已结题);
2、江西社科规划智库项目:《改革开放以来法官遴选制度研究》(17ZK48)(在研)。
获奖或导师认为要介绍的其他情况
政法学院教师简介表
填表时间:2018年5月
所在专业:法学
孙西勇,男,1972年11月生,江苏东海人,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律史、司法制度等。2015年7月至今为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师。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32 .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发现 ,不 同性别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 感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见表 3 。 )
以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为因变量 ,专业为 自变 量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发现不 同专业 的大学生在 主观幸福感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 见表 5 。 )

教 育论 坛 ・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卷 总第 13 14 6 2—2 期 21 年第 56 01 - 期 总第 74 5 页
作者简介 :彭小红 ,江西吉安人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 o 级硕士研究生 。 9
郑谊贞 ,江西上饶人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1 级硕士研究生 。 0
20 4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卷 总第 13 14 6 2 —2 期 2 1 年第 56 01 - 期 总第 73 5 页
方式是个体摆脱精神紧张的自我心理适应和心理 效率达 8. 7 %。其 中男生 14 女生 12 ,具 9 2 人, 2人
支持机制 ,可简单理解为人们为对付 内外环境要 体见表 1 : 求及其有关的情绪困扰而采用的方法 、手段或策 略。与此同时 ,应对方式作为应激与心理健康的 中介变量 ,对个体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 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群体 , 国未来 祖

教育论坛 ・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卷 总第 13 1 期 2 1 年第 56 总第 72 6 2—2 4 01 -期 5页
大 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 究
彭 小红 郑谊 贞
摘 要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 20 8 名大学生为被试, 究了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表 明: 研 ( 1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 应对方式 以积极应对为主。 ( 2 )主观幸福感在 性别、城 乡、专业上没有显著差异, 只在地 区上存在显著差异。来 自 农村大学生的得分显著 高于城镇 。( 主观幸福感与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与消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 负 3 ) 相关。 ()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联合预测为 1. 4 2 %,其 中积极应对方式预测为 9 %, 8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表
填表时间:2018年5月
所在专业:社会工作
冯小林,男,1972年生,江西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社会工作师,江西省社会工作者协会专家会员。长期从事社会学、社会工作与管理等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国内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完成民政部课题1项,江西省民政厅课题2项;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和江西省教育规划课题1项;主持在研江西省人文高校重点研究基地招标课题1项和江西省教育规划课题1项;参编《公共组织理论》和《社区管理》(副主编)(均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各1部,主编(第二)《社会调查理论与实践》教材1部,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出版专著《社会转型下的宗教与健康关系研究》(被遴选为九八五高校四川大学项目和教育部人文重点研究基地道教与社会研究所项目资助出版)1部,荣获江西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一次,荣获中国老年学会长寿基金委员会优秀论文奖1次。
3.冯小林,主持在研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6年度研究项目《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学前教育供给路径研究》,批准号:jx16118,资助经费2万元。
4.冯小林,主持在研江西省教育规划十三五规划一般项目《复合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两经三动四化”培养模式探究》,2018年—。
获奖或导师认为要介绍的其他情况
6.《刍议文化的差异性与不适应症》,《理论月刊》,2012年第8期,第一作者。
7.《新中国社会学发展历程回顾及未来展望》,《前沿》,2012年第9期,第一作者。
参编著作:
1.《社会转型下的宗教与健康关系研究》,专著,四川巴蜀书社,2010年11月。
2.副主编:《社区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
3.《治理现代化视野中的“强制拆迁”现象的社会学思考》,《国家治理与中国道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张艳国主编,2015.11.
4.《佛教的生命健康观刍议》,《医学与哲学》,2013年第1A期,独著,40—41页。
5.《我国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独著,社会管理创新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理论探索与政策思考/陈谨祥,聂平平主编.——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3.1。
3.主编(第二):《社会调查理论与实践》,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6月。
课题类:
1.冯小林,主持完成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宗教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研究》,批准号:12BZJ045,资助金额15.00万,2017年结题。
2.冯小林,主持完成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一般课题《“学校、政府、社会”三方互动社工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基于江西师大社工专业的实践》,编号为:11YB148,资助3000元,2013年结题。
姓名
冯小林
性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出身年月
1972
职称
副教授
学历学位
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社会管理、宗教社会学、政治社会学

5
年学术科研情况
论文类:
1.《和谐社会建设中宗教的多重特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8月第4期,独著。
2.《项目化运作下的“校、政、社”三方协同培养社工人才探究》,《社会工作》,2016年12月,第一。
1.2011年10月,荣获江西省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颁奖单位为江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
2.2018年3月,荣获江西省第三届“优秀社工督导”荣誉称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