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抗生素有机废水处理

合集下载

抗生素污水处理

抗生素污水处理

抗生素污水处理抗生素污水处理是指针对含有抗生素残留物的废水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抗生素污水的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保课题,因为抗生素残留物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都具有潜在的危害。

一、背景介绍抗生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医疗和农业领域的药物,用于治疗和预防疾病。

然而,抗生素的使用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抗生素残留物的产生,这些残留物通过废水排放进入水体,对水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抗生素残留物的存在可能导致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促进抗生素耐药基因的传播,并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二、抗生素污水处理方法1. 物理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主要通过物理过滤、沉淀和吸附等方式去除抗生素残留物。

例如,通过活性炭吸附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抗生素残留物。

此外,也可以采用膜分离技术,如超滤、反渗透等方法,将抗生素残留物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2. 化学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主要通过氧化、还原、络合等反应去除抗生素残留物。

例如,使用高级氧化技术(如Fenton氧化、光催化氧化等)可以将抗生素残留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此外,也可以采用化学沉淀、离子交换等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抗生素残留物。

3. 生物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去除废水中的抗生素残留物。

例如,通过活性污泥法、曝气法等方式,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抗生素残留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此外,也可以利用生物滤池、生物膜反应器等生物处理设备进行抗生素污水的处理。

三、抗生素污水处理的效果评估抗生素污水处理的效果评估是保证处理效果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抗生素残留物去除率:通过对处理先后废水中抗生素残留物浓度的测定,计算抗生素去除率,评估处理效果。

2. 水质指标分析: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水质指标分析,如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氨氮等,评估废水的处理效果。

3. 生物毒性测试:通过对处理先后水样进行生物毒性测试,如水蚤急性毒性测试、细菌抑制试验等,评估废水的毒性效应。

《2024年高级氧化法处理抗生素废水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高级氧化法处理抗生素废水研究进展》范文

《高级氧化法处理抗生素废水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医药工业的迅猛发展,抗生素类废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其难降解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往往难以有效去除抗生素及其衍生物,这促使了高级氧化法(AOPs)在抗生素废水处理中的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高级氧化法处理抗生素废水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其技术优势与挑战,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二、抗生素废水特性及传统处理方法局限性抗生素废水具有成分复杂、生物毒性大、难降解等特点,传统的生物处理法往往难以有效去除其中的微量抗生素。

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如吸附、沉淀等,虽然能暂时降低污染物浓度,但并不能彻底破坏抗生素的结构。

因此,探索更高效的处理技术势在必行。

三、高级氧化法原理及技术分类高级氧化法利用强氧化剂(如羟基自由基)产生的高反应活性物质,将有机污染物彻底矿化为低分子量化合物或完全矿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使用的氧化剂和反应原理的不同,高级氧化法主要分为臭氧氧化法、湿式催化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等。

四、高级氧化法在抗生素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效果(一)臭氧氧化法:臭氧能够有效地与抗生素发生反应,破坏其结构。

研究显示,通过调整臭氧投加量及反应条件,可有效提高抗生素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生物处理提供便利。

(二)湿式催化氧化法:此方法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利用催化剂加速反应过程,将有机物迅速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研究表明,湿式催化氧化法在处理高浓度抗生素废水时表现出色。

(三)电化学氧化法:电化学方法能够通过电生自由基或直接氧化还原反应降解抗生素。

该方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对环境友好,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四)光催化氧化法:利用光催化剂(如二氧化钛)在光照条件下产生自由基团与有机物反应,光催化法对抗生素类物质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五、研究进展与挑战近年的研究表明,高级氧化法在处理抗生素废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多种高级氧化技术的联合使用更是提高了处理效率,如臭氧-生物活性炭联合工艺、电-Fenton工艺等。

抗生素污水处理

抗生素污水处理

抗生素污水处理抗生素污水处理是指对含有抗生素残留物的废水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

抗生素污水主要来自医院、养殖场和制药厂等地,其中含有抗生素的废水排放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有效处理抗生素污水,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处理措施。

首先,物理处理方法可以通过沉淀、过滤和吸附等方式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颗粒物和有机物。

其次,化学处理方法可以利用氧化剂、还原剂和化学沉淀剂等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抗生素进行降解和去除。

最后,生物处理方法可以利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能力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抗生素进行降解和去除。

在物理处理方面,可以采用沉淀池、过滤器和吸附剂等设备进行处理。

沉淀池通过调节pH值和添加絮凝剂等方式,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沉淀到底部,从而达到去除的效果。

过滤器可以通过筛网、滤纸和滤料等方式,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过滤掉。

吸附剂可以通过活性炭、陶瓷颗粒和聚合物等材料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抗生素。

化学处理方面,可以采用高级氧化技术、还原剂和化学沉淀剂等方法进行处理。

高级氧化技术如臭氧氧化、过氧化氢氧化和紫外光氧化等,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抗生素分解为无害的物质。

还原剂如亚硫酸盐和亚硝酸盐等,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抗生素还原为无害的物质。

化学沉淀剂如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等,可以与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抗生素发生反应,形成不溶性沉淀物,从而达到去除的效果。

生物处理方面,可以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生物吸附法等进行处理。

活性污泥法通过添加含有降解能力的微生物,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抗生素进行降解和去除。

生物膜法通过在载体上生长降解能力的微生物,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抗生素进行降解和去除。

生物吸附法通过利用微生物的吸附能力,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抗生素吸附到微生物表面,从而达到去除的效果。

总结起来,抗生素污水处理需要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通过沉淀、过滤、吸附、氧化、还原、沉淀、活性污泥、生物膜和生物吸附等方式,对废水中的抗生素进行降解和去除,以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

高浓度青霉素废水处理

高浓度青霉素废水处理

高浓度青霉素废水处理目前国内对高浓度抗生素有机废水的处理仍处于试验探索阶段。

由于废水中的残余抗生素和盐类以及一些添加剂严重抑制厌氧微生物的正常代谢,如在厌氧之前采用各种预处理去除抑制物质,则使工艺流程复杂且提高了基建和运行费用;如采用常规好氧活性污泥法,则难以承受COD浓度高达10g/L以上的废水水质,需要用大量的清水稀释后才能处理,运行费用也相应增加。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厌氧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的研究和实例分析,为处理高浓度抗生素有机废水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1 工程实例山东某大型抗生素厂主要生产青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十多种产品,其生产废水有15%采用厌氧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法进行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设计水质、水量如下:水量2700m3/d;COD 4200~6000mg/L;BOD1600~2200mg/L;SS1000~2400mg/L;pH 6~8。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

抗生素混合污水流经粗格栅、初沉池后进入厌氧酸化池,通入一定量的空气,利用厌氧发酵过程的水解酸化段,使水中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为可溶性的有机物,将难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大大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

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废水自下向上流动,在填料下直接布气,生物膜直接受到气流的搅动,加速了生物膜的更新,使其经常保持较高的活性,而且能够克服填料堵塞。

本工艺处理能力大,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性,污泥生成量少,不会产生污泥膨胀,无需污泥回流,易于维护管理,便于操作。

主要处理构筑物:①厌氧酸化池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一座分两格,每格尺寸20m×10m×5m,总容积为2000m3,池内设半软性填料720m3,填料高度1.8m,底部设有微孔曝气系统,有效停留时间17.0h,气水比5∶1。

②生物接触氧化池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共一座,尺寸20m×20m×5.5m,总容积为2200m3,池内设半软性填料1800m3,填料高度4.5m,底部设有微孔曝气系统,有效停留时间为14.3h,气水比45∶1。

抗生素污水处理

抗生素污水处理

抗生素污水处理引言概述: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抗生素污水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抗生素污水的排放对水生生物和环境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抗生素污水处理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抗生素污水处理的方法和技术。

一、物理处理方法1.1 筛选和沉淀筛选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通过筛选可以去除抗生素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大颗粒物质。

沉淀则是利用颗粒物质的比重差异,将抗生素污水中的悬浮物质沉淀下来。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抗生素污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净化水质。

1.2 活性炭吸附活性炭是一种常用的吸附剂,可以吸附抗生素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通过将抗生素污水通过活性炭床层,有机物质会被吸附在活性炭表面,从而净化水质。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简单、经济的特点。

1.3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通过膜的选择性渗透来分离物质的方法。

在抗生素污水处理中,可以使用微滤膜、超滤膜或者反渗透膜等进行处理。

这些膜可以有效去除抗生素份子和其他有机物质,净化水质。

二、化学处理方法2.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通过添加氧化剂或者还原剂,可以改变抗生素污水中物质的氧化还原状态,从而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降解抗生素份子和其他有机物质。

2.2 光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是一种利用光催化剂催化氧化反应的方法。

在抗生素污水处理中,可以使用二氧化钛等光催化剂,通过光照激发,催化抗生素份子的氧化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

2.3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通过产生强氧化剂来降解有机物的方法。

在抗生素污水处理中,可以使用臭氧、过氧化氢等高级氧化剂,将抗生素份子降解为无害物质。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彻底降解有机物的特点。

三、生物处理方法3.1 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是一种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沼气的方法。

在抗生素污水处理中,可以通过建立厌氧消化池,利用厌氧菌将抗生素份子降解为沼气和其他无害物质。

抗生素废水处理

抗生素废水处理

抗生素废水处理发布时间:2012-9-27 14:21:5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抗生素生产废水属于难降解有机废水,特别是残留的抗生素对微生物的强烈抑制作用,可造成废水处理过程复杂、成本高和效果不稳定。

因此在抗生素废水的处理过程中,采用物理处理方法或作为后续生化处理的预处理方法以降低水中的悬浮物和减少废水中的生物抑制性物质。

一、抗生素废水处理物理方法目前应用的抗生素废水处理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混凝、沉淀、气浮、吸附、反渗透和过滤等。

1、抗生素废水处理混凝法是在加入凝聚剂后通过搅拌使失去电荷的颗粒相互接触而絮凝形成絮状体,便于其沉淀或过滤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采用凝聚处理后,不仅能有效地降低污染物的浓度,而且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能也得到改善。

在抗生素制药工业废水处理中常用的凝聚剂有:聚合硫酸铁、氯化铁、亚铁盐、聚合氯化硫酸铝、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硫酸铝铁、聚丙烯酰胺(PAM)等。

2、沉淀是利用重力沉淀分离将密度比水大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分离或除去。

3、气浮法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吸附废水中的污染物,使其视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实现固液或液液分离的过程。

通常包括充气气浮、溶气气浮、化学气浮和电解气浮等多种形式。

4、吸附法是指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废水中某种或几种污染物,以回收或去除污染物,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活性煤、腐殖酸类、吸附树脂等。

该方法投资小、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管理,较适宜对原有污水厂进行工艺改进。

5、反渗透法是利用半透膜将浓、稀溶液隔开,以压力差作为推动力,施加超过溶液渗透压的压力,使其改变自然渗透方向,将浓溶液中的水压渗到稀溶液一侧,可实现废水浓缩和净化目的。

6、吹脱法当氨氮浓度大大超过微生物允许的浓度时,在采用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受到NH3-N的抑制作用,难以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

赶氨脱氮往往是废水处理效果好坏的关键。

在制药工业废水处理中,常用吹脱法来降低氨氮含量,如乙胺碘呋酮废水的赶氨脱氮。

抗生素废水的处理工艺及流程

抗生素废水的处理工艺及流程

抗生素废水的处理工艺及流程抗生素废水是指含有抗生素成分的废水,通常来自医药生产、动物养殖等行业。

由于抗生素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特性,因此抗生素废水的处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抗生素废水处理的工艺及流程。

抗生素废水处理的工艺通常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个阶段。

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物理手段去除废水中的杂质和悬浮物。

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筛网、沉淀池和过滤等。

筛网是一种常见的初级物理处理设备,能够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

沉淀池则利用重力作用将废水中的悬浮物沉淀下来,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过滤是将废水通过滤料,使其中的固体颗粒被滤除的过程。

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药剂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氧化、还原、中和和沉淀等。

氧化是通过氧化剂使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进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还原是指将废水中的氧化物还原为不溶于水的物质,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中和是通过加入中和剂,使废水中的酸碱度达到中性,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沉淀是指通过加入沉淀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沉淀下来,从而净化废水。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的过程。

生物处理通常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方式。

好氧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好氧微生物进行废水处理,需要供氧条件,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元素。

厌氧生物处理则是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的废水处理,适用于含有高浓度有机物的废水。

生物处理工艺中常用的设备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厌氧消化等。

抗生素废水处理的流程一般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三个步骤。

预处理阶段主要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手段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有机物。

生物处理阶段则将处理后的废水进一步送入生物反应器中,利用微生物进行降解。

深度处理阶段是对生物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深度处理常常采用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等方法。

抗生素废水的处理工艺及流程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个阶段。

抗生素污水处理

抗生素污水处理

抗生素污水处理引言概述: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抗生素污水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抗生素污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抗生素残留物和抗生素耐药基因,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抗生素污水处理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挑战。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抗生素污水处理的相关内容。

一、抗生素污水的来源1.1 医疗废水:医院和诊所是抗生素污水的重要来源之一,其中包括病人排泄物和医疗设备的清洗水。

1.2 养殖业废水:畜禽养殖业使用抗生素作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常见手段,养殖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抗生素残留物。

1.3 城市污水:抗生素在家庭和工业生产中的使用也会导致抗生素污水的生成,进而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二、抗生素污水的影响2.1 环境污染:抗生素残留物会进入水体,对水生生物造成毒性影响,破坏生态平衡。

2.2 耐药基因传播:抗生素污水中存在大量的抗生素耐药基因,这些基因可能通过水体传播到其他环境中,加剧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

2.3 人类健康风险:抗生素残留物可能通过饮用水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三、抗生素污水处理技术3.1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和吸附等,可以去除抗生素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

3.2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和中和等,可以降解抗生素残留物的浓度。

3.3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方法利用微生物对抗生素进行降解和转化,包括生物滤池、生物反应器和植物处理等。

四、抗生素污水处理的挑战4.1 抗生素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具有不同的物化性质和降解难度,需要针对性地选择处理方法。

4.2 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去除:目前对于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去除仍存在技术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4.3 成本和能源消耗:一些抗生素污水处理技术需要大量的能源和投入,增加了处理成本。

五、未来的发展方向5.1 抗生素污水的源头控制:加强医疗机构和养殖业的管理,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和排放量。

5.2 抗生素污水处理技术的创新:开发更高效、低成本的抗生素污水处理技术,提高降解效率和去除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浓度抗生素有机废水处理
目前国内对高浓度抗生素有机废水的处理仍处于试验探索阶段。

由于废水中的残余抗生素和盐类以及一些添加剂严重抑制厌氧微生物的正常代谢,如在厌氧之前采用各种预处理去除抑制物质,则使工艺流程复杂且提高了基建和运行费用;如采用常规好氧活性污泥法,则难以承受COD浓度高达10g/L以上的废水水质,需要用大量的清水稀释后才能处理,运行费用也相应增加。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厌氧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的研究和实例分析,为处理高浓度抗生素有机废水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1 工程实例
山东某大型抗生素厂主要生产青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十多种产品,其生产废水有15%采用厌氧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法进行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设计水质、水量如下:水量2700m3/d;COD 4200~6000mg/L;BOD1600~2200mg/L;SS1000~2400mg/L;pH 6~8。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

抗生素混合污水流经粗格栅、初沉池后进入厌氧酸化池,通入一定量的空气,利用厌氧发酵过程的水解酸化段,使水中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为可溶性的有机物,将难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大大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

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废水自下向上流动,在填料下直接布气,生物膜直接受到气流的搅动,加速了生物膜的更新,使其经常保持较高的活性,而且能够克服填料堵塞。

本工艺处理能力大,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性,污泥生成量少,不会产生污泥膨胀,无需污泥回流,易于维护管理,便于操作。

主要处理构筑物:
①厌氧酸化池
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一座分两格,每格尺寸20m×10m×5m,总容积为2000m3,池内设半软性填料720m3,
填料高度1.8m,底部设有微孔曝气系统,有效停留时间17.0h,气水比5∶1。

②生物接触氧化池
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共一座,尺寸20m×20m×5.5m,总容积为2200m3,池内设半软性填料1800m3,填料高度4.5m,底部设有微孔曝气系统,有效停留时间为14.3h,气水比45∶1。

2 运行效果
厌氧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法反应处理单元从接种、驯化到正常运行历时2个月。

接种污泥取自啤酒厂生物接触氧化池。

调试时,分别向厌氧酸化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池投加一定量的接种污泥,之后通入COD为2000mg/L的生产废水进行闷曝,厌氧酸化池可间歇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池连续曝气。

4d后连续进水,投配青霉素、麦白霉素、链霉素、螺旋霉素、大观霉素等十多种生产废水混合液,间断调整进水浓度、投配负荷、两池的气水比。

45d时,填料挂膜基本完好,运行基本正常。

当厌氧酸化池的气水比为5∶1,氧化池气水比为45∶1时,厌氧酸化池的去除容积负荷可达4.93kgCOD/(m3·d),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去除容积负荷为5.15kgCOD/(m3·d)以上。

出水COD浓度可降至443 mg/L。

两池的处理效果见表1和表2。

表1 厌氧酸化池进、出水水质
时间流量(m3/d)COD(mg/L)COD去除容积负

[kgCOD(m3.d)]
BOD(mg/L)
进水出水进水出水
1997年9月 2730 5106 3778 5.03 1680 1361 1997年10月2755 5275 3956 5.05 2115 1671 1997年11月2440 5924 4473 4.92 1715 1372 1997年12月2712 4920 3656 4.76 1630 1328 1998年1月 2632 4919 3738 4.32 1715 1380 1998年2月 2740 5436 3984 5.52 1698 1341 平均2668 5263 3930 4.93 1759 1409
表2 生物接触氧化池进、出水水质
时间
流量
(m3/d)COD(mg/L)COD去除容积负

[kgCOD(m3.d)]
BOD(mg/L)SS(mg/L)进水出水进水出水进水


1997年9

2730 3778 529 4.93 1361 163 2210 150 1997年10

2755 3956 517 5.26 1671 195 1140 68 1997年11

2440 4473 377 5.55 1372 155 1190 125 1997年12

2712 3656 344 4.99 1328 127 1970 170 1998年1

2632 3738 468 4.78 1380 155 1570 159 1998年2

2740 3984 427 5.41 1341 120 855 95 平均2668 3930 443 5.15 1409 152 1489 128 技术经济指标:运行费用0.553元/kgCOD;产污泥量0.36kg/kgCOD。

3 结论
①以厌氧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高浓度抗生素有机废水,在经济和技术上是可行的。

该法克服了常规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能耗高、稀释水量大、占地面积大以及运转费用高等缺点。

②此工艺可实现高浓度进水(COD5273mg/L)和高去除容积负荷[厌氧酸化池4.93kgCOD/(m3·d),氧化池5.15kgCOD/(m3·d)]。

③本工艺处理能力大,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性,污泥生成量少,运行费用低,勿需污泥回流,且可降低基建费用。

4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该厂的抗生素废水经厌氧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出水COD浓度可降至443mg/L,有机物污染负荷大幅度降低。

但要达标排放,还需对污水进一步处理。

建议对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投加硫酸铝或聚合铝[1]进行混凝沉淀。

经混凝沉淀后,出水COD可降至300mg/L(达GB8978-88行业污水排放二级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