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课件.ppt
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33
33
解释物种多样性变化的学说
• 空间异质性学说:物理环境越复杂,或空间异 质性越高,动植物群落的复杂性也越高,物种 多样性也越大。如山区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平 原;群落中小生境丰富多样,物种多样性越高。
• 气候稳定学说:气候越稳定,变化越小,动植 物的种类越丰富,在生物进化的地质年代中, 地球唯有热带的气候可能是最稳定的。
季节动态、年际动态、演替与演化。 (7) 一定的分布范围:特定的地段或特定的生境。 (8)群落的边界特征:或明确或不明确的边界。
精选PPT课件
11
精选PPT课件
12
精选PPT课件
13
精选PPT课件
14
精选PPT课件
15
精选PPT课件
16
精选PPT课件
17
4.2 群落种类组成
根据各个种在群落中的作用不同,将其 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群落成员型。植物群落研 究中,常用的群落成员型有以下几类:
精选PPT课件
34
34
4.3 群落结构
生长型: 根据植物的可见结构分成的不同类群。生长型 反映植物生活的环境条件,相同的环境条件具 有相似的生长型,是趋同适应的结果。
陆生植物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生长型:
➢ 树木:在都是高达3m以上的高大木本植物。 ➢ 藤本植物:木本攀缘植物或藤本植物。 ➢ 灌木:是较小的木本植物,通常高不及3m。 ➢ 附生植物:地上部分完全依附在其他植物体上。 ➢ 草本植物:没有多年生的地上木质茎,包括蕨类、禾
27
盖度
盖度是指植物体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 地面积的百分比。
群落生态学课件(版)

群落生态学课件一、引言群落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生物群落的结构、功能、动态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物群落是由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生物种群组成的,它们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共同生活。
群落生态学对于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生物群落的结构与组成1.生物群落的结构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物种组成、种群数量、空间分布和生态位等方面。
物种组成是指生物群落中存在的各种生物种类及其相对丰富度。
种群数量是指生物群落中各个物种的个体数量。
空间分布是指生物群落中各个物种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其在资源利用、生存策略等方面的特点。
2.生物群落的组成生物群落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生物群落提供能量。
消费者包括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它们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与其他生物相互作用。
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分解死亡的生物体和有机物质,促进养分的循环。
三、生物群落的功能与动态1.生物群落的功能生物群落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生态平衡等。
能量流动是指生物群落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过程。
物质循环是指生物群落中养分的循环利用过程。
信息传递是指生物群落中生物之间通过信号、化学物质等方式进行的信息交流。
生态平衡是指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生物群落的动态生物群落的动态包括物种多样性、种群动态和群落演替等方面。
物种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
种群动态是指生物群落中各个物种的个体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群落演替是指生物群落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变化。
四、生物群落与环境的关系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
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分、光照等,它们对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种群数量和生态位等方面产生影响。
第4.2章-群落生态学(分类)PPT课件

群系组:建群种亲缘关系、生活型(三、四级)近似、生境相近
群系: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
亚群系:群系内次优势层片及其反映生境条件有差异
群丛组:层片结构相似、优势层片及次优势层片的优势种或共优种相同
群丛: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或共优种相同
亚群丛:群丛内生态条件、群落发育年龄有差异
2021
7
群落的命名
29个植被型为:寒温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温性针阔叶混交 林、暖温性针叶林、热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 交林、常绿阔叶林、硬叶常绿阔叶林、季雨林、雨林、珊瑚岛常 绿林、红树林、竹林、常绿针叶灌丛、常绿草叶灌丛、落叶阔叶 灌丛、常绿阔叶灌丛、灌草丛、草原、稀树干草原、荒漠、肉质 刺灌丛、高山冻原、高山垫状植被、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草甸、 沼泽、水生植被
群落分类的两种观点
植物群落的分类单位
植物群落的命名
群落的数量分类
➢ 群落排序
排序的概念
排序的类型
2021
3
群落分类的两种观点
机体论(群丛单位理论)
群落类型是自然单位,有明确的边界 分类的途径,将群落归于从小到大的分类单位
个体论
群落是连续的,没有明确的边界 排序的途径,生境梯度分析方法研究群落的连续变化
2021
12
群落的数量分类
数学与生态学的集合 过程
属性数量化 相似系数计算(不同方法) 聚类分析(不同方法) 结果处理
2021
13
N个样方p个物种数
样方 1(A) 2(B) 3
Form. Castanopsis chinensis+Cryptocary chinensis
2021
11
根据上述系统,中国生态学家于1980年完成了《中国植被》 一书和中国植被图的制作。中国植被分为10个植被型组、29个植 被型、560多个群系、群丛则不计其数
群落组成ppt课件

少
<5%
Sol.
稀少
很少
Un.
个别
单株
相对多度(relative abundance):某一物种的 多度占样地内所有物种多度之和的百分比
密度(density):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内的个
体数目
D=N/S
N-样地内某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S-样地面积
相对密度(relative density) :某一物种的密 度(个体数目)占样地内所有物种密度(个体 数目)之和的百分比
1.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 种类组成调查——巢式样方法
种——面积曲线
• 表现面积(群落最小面积):能包括群落绝大多数种类, 反映该群落一般结构特征的最小面积 热带雨林2500m2 亚热带森林600m2 北方针叶林 400m2 草原灌丛25~100m2 草原1~4m2
• 优势种和建群种
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对群落结构和群 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重要值(I.V.)=(相对密度/相对多度+相对显 著度/相对盖度+相对频度)/3 综合优势(summed dominance ratio): SDR
密度比 盖度比 频度比 高度比 重量比等综
4. 种间关联
• 种间关联(interspecific association):群落中物种间相互依存的程 度
相对盖度(relative coverage):某一物种的盖 度占样地内所有物种盖度之和的百分比
盖度比(cover ratio):某一物种的盖度与盖度
显著度(conspicuousness):某一物种基部断 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调查: 乔木——以胸高(1.3cm)断面积计算, 测胸径
生态学课件第四章群落生态学

水平结构
01
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如镶嵌分布、随机
分布等。
垂直结构
02
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如森林群落的乔木层、灌木层
、草本层等。
时间结构
03
群落随时间而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如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等
。
物种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物种多样性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和各个物种的个体 数量或生物量的均衡性。
次生演替
在次生裸地上发生的演替,如火烧、砍伐后的土地等。阶段与原生演替类似, 但进展较快。
影响演替的因素
环境因素
气候、土壤、地形等自然因素 对演替过程和方向产生重要影
响。
生物因素
物种间的竞争、捕食与被捕食 关系等生物因素也影响演替的 进程。
人为因素
人类活动如砍伐、火烧、开垦 等也会对演替产生影响,有时 甚至会改变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
推动了群落生态学的发展。
02
群落组成与结构
群落组成要素
01
02
03
04
物种组成
群落内所含有的植物、动物和 微生物等所有生物种类。
种群数量
各个物种在群落中的个体数量 或生物量。
生活力
群落中生物体的生长、发育、 繁殖和衰老等生命活动的强度
。
空间结构
不同物种在群落中的空间分布 格局和相互关系。
群落结构类型
分类方法
主要包括形态分类学方法、生态分类学方法和数值分类学方法等。形态分类学方法主要依据物种的形态特征进行 分类;生态分类学方法则侧重于物种的生态位和群落的功能特征;数值分类学方法利用数学工具和计算机技术对 群落进行分类。
排序方法介绍
排序概念
群落生态学(动态)课件

稀有种是指那些在群落中数量较少的 物种,偶见种则是指偶尔出现在群落 中的物种。
优势种和亚优势种
群落中的优势种是指数量最多、对群 落影响最大的物种,而亚优势种则是 指那些数量较少但对群落有一定影响 的物种。
群落的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一物种的个体数量,是 反映种群大小和变化的重要指标。
02
群落的动态变化
群落演替
1 群落演替定义
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是群 落动态的重要表现形式。
2 群落演替类型
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是群 落动态的重要表现形式。
3 群落演替过程
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是群 落动态的重要表现形式。
4 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
生境恢复和重建
退化生境评价
评估生境退化的程度和原因,为恢复和重建提供 依据。
恢复技术
采用植被恢复、土壤改良、水资源管理等技术手 段,促进生境的自然恢复。
人工重建
在自然恢复无法实现的情况下,采用人工种植、 引入物种等方法重建生境。
生物多样性保护
物种保护
01
针对濒危物种,采取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繁殖等措施,确保
寄生关系
1 2
寄生者与寄主的关系
寄生者生活在寄主体内或体表,依赖寄主生活。
寄生对寄主的影响
寄生可以导致寄主死亡,或影响寄主的生殖和生 存。
பைடு நூலகம்
3
寄生对寄生者的影响
寄生可以影响寄生者的生殖和生存,如某些昆虫 的幼虫寄生在其他昆虫体内。
05
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
土地利用变化对群落的影响
总结词
生态学课件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

1、群落结构要素
• 生活型(life form)—— • 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 。 • 对植物而言,其生活型是植物对于综合环境条件的长期适 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植物类型。 • 丹麦生态学家Raunkiaer生活型系统: • 高位芽植物 、地上芽植物 、地面芽植物、地下芽植物 (又称隐芽植物)、一年生植物 • 生活型谱(biological spectrum)——五类生活型的百分 比。
C O P
COP3很 多 COP2多 COP1尚 多
SP SOL Un
少 O 稀少 个别 R V
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 密度(density)——指单位面积或单位面积上的植 物株数。 • 相对密度(relative density)——样地内某一物 种的个体数占全部物种个体数的百分比。 • 密度比(density ratio)——某一物种的密度占群 落中密度最高的物种密度的百分比。 •
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 重量(weight)——用来衡量种群生物量 (biomass)或现存量(standing crop)多少的 指标。 • 可分鲜重与干重。 • 相对重量——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一物种 的重量占全部物种总重量的百分比。
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 体积(volume)——是生物所占空间大小的度量。 • 在森林经营中,通过体积的计算可以获得木材生产量(称 为材积)。 • 单株乔木的材积:为胸高断面积(s)、树高(h)和形数(f)三 者的乘积,即V=s•h•f • 形数是树干体积与等高同底的圆柱体体积之比。 • 此外,草本植物或小灌木体积的测定,可用排水法进行。
第一节 群落组成与结构
• 一、群落的组成 • 二、群落的结构 • 三、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
群落生态学 ppt课件

• 1、种群的概念 • 2、种群的统计特征 • 3、种群的增长 • 4、种群的动态及调节 • 5、种群的适应对策 • 6、种群的相互关系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上篇:环境生态学基础知识
四
1、群落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
2.2 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应该强调,生态学上的优势种对整个群落 具有控制性影响,如果把群落中的优势种去 除,必然导致群落性质和环境的变化;但若 把非优势种去除,只会发生较小的或不显著 的变化。因此,不仅要保护那些珍稀濒危植 物,而且也要保护那些建群植物和优势植物, 它们对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1 研究种类组成的意义及方法
2.1.2 研究种类组成的方法
(1) 登记种类组成成分:编写包括所有种类的植物名录 及其他信息(生活型、生态类型、地理成分等)。
(2) 选择样地:选择典型地段,即能够反映植物群落特 征的地段,只代表群落的基本特征不是全部面积。 选择要求: ⅰ、种的分布要具有均匀性; ⅱ、有层次分布; ⅲ、生境条件(地形、土壤)一致; ⅳ、典型地段(中心),避免过渡地带。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1 研究种类组成的意义及方法
组成群落的物种越丰富,该群落调查取样 的最小面积相应也越大。如西双版纳热带 雨林取样的最小面积为2500 m2,北方针 叶林为400 m2,落叶阔叶林为100m2,灌 丛草原为25~100m2,草原为1~4m2。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
19
精选
20
2,亚优势种 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与优势种,但在决定
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 植物种。 3,伴生种
伴生种为群落的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 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精选
37
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
与阳光、温度、食物和溶氧等因素有关。
38
精选
38
群落的时间格局
昼夜相
与环境因子的昼夜节律有关
季节相
与环境因子的季节节律有关
年际间变化
精选
39
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群落交错区 (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 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地带。
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的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增加 的现象称边缘交应。
34
精选
34
4.3 群落结构
生长型: 根据植物的可见结构分成的不同类群。生长型 反映植物生活的环境条件,相同的环境条件具 有相似的生长型,是趋同适应的结果。
陆生植物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生长型:
树木:在都是高达3m以上的高大木本植物。 藤本植物:木本攀缘植物或藤本植物。 灌木:是较小的木本植物,通常高不及3m。 附生植物:地上部分完全依附在其他植物体上。 草本植物:没有多年生的地上木质茎,包括蕨类、禾
精选
44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谢到谢观看 (4)一日无书,百事荒废献。给—大—家陈几寿句我很喜欢的话 (5)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 (精6品)文书档到谢用谢时大方家恨下少载,,事开非心天经生将过活降不每大知一任难天于。斯—人—也陆游 努力不会白费,终有出头之日 必先劳其筋骨
占整个样方数的百分比。
高度比: 某种植物高度占最高物种的高度的百分
比。
精选
30
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的含义
种的数目或丰富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 物种数目的多寡
种的均匀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 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
31
精选
31
物种多样性的时空变化
纬度:随纬度升高物种多样性降低 海拔:随海拔升高物种多样性降低 水体:随深度增加物种多样性降低
边缘效应产生的原因: 在群落交错区往往包含两个重叠群落中所有的一些种 以及交错区的特在种;
群落交错区的环境比较复杂,两类群落中的生物能够 通过迁移而交流,能为不同生态类型植物定居,从而 为更多的动物提供食物、营巢地隐蔽条件。
边缘效应原理的实践意义: 利用群落交错区的边缘效应增加边缘长度和交错区面 积,提高野生动物的产量。
小看生活天天健康快乐喜欢就坚要持说的出人来才会成功
学会拒绝是一种基进步 爱好学习的人才有梦想 我会会还你喜欢还是需要自没由有的谁(一7开)始读就一拥切有好一书切,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 儿(8)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铜匙。努—力—就列有夫未托来尔斯泰 (9)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雨果 thtfyhfthfghgjytuytuthfhffththcfbhjyijuyjgvbbfdggdhfthvghgjyjukujbnuittrtfg头发任 天堂已恢复vhjyyt VCvhhj附件让人体育部2玩儿 (10)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 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1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12)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13)贪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王安石(14)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 自知。 ——苏轼
草类和阔叶草本植物。 藻菌植物:包括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
精选
35
群落的垂直结构
植物群落的分层
D
现象
陆地群落的分层
C
与光的利用有关,
群落层次主要是
B
由植物的生长型
和生活型所决定。 A
精A选草被层;B灌木层;C下木层;D林36冠层
动物群落的分层 现象
陆地动物群落的 分层主要与食物 有关,其次与不 同层次的微气候 条件有关。
精选
4
群落的基本特征(8点)
(1)具有一定的外貌: 如森林、灌丛、草丛 等。
精选
5
(2)具有一定种类组成:每个群落都是由植物、动物、 微生物种群组成,种类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首 要特征。种类成分的多少及每种个体数量,是度 量群落多样性的基础。
柳杉群落
红树林群落
精选
珊瑚群落
6
精选
7
精选
8
蘑菇群落
生态时间学说:考虑时间尺度,认为物种的分布 区的扩大也需要一定时间。
33
精选
33
解释物种多样性变化的学说
空间异质性学说:物理环境越复杂,或空间异 质性越高,动植物群落的复杂性也越高,物种 多样性也越大。如山区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平 原;群落中小生境丰富多样,物种多样性越高。
气候稳定学说:气候越稳定,变化越小,动植 物的种类越丰富,在生物进化的地质年代中, 地球唯有热带的气候可能是最稳定的。
通过绘制种—面积曲线来确定最小面积的大小。具体作 法是:逐渐扩大样地面积,随着样地面积的增大,样地内植 物的种数也在增加,但当物种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曲线则有 明显变缓的趋势,通常把曲线陡度开始变缓处所对应的面积, 作为最小面积。
精选
25
物种数
样方面积
组成群落的种类越丰富,其最小面积越大。如我国 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最小面积为2500m2,北方 针叶林为400 m2,落叶阔叶林为100 m2,草原灌丛为 25~100 m2,草原为1~4 m2。
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
精选
1
群落生态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生物群落的动态 (演替)
精选
2
4.1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1 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群落结构 3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精选
3
群落概念
特定空间或生境下,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有机体之间,以及生物与环 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与 营养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这种多种群的集合称群 落,或生物群落。也可以说是生态系统中具有生命的 部分。
精选
11
精选
12
精选
13
精选
14
精选
15
精选
16
精选
17
4.2 群落种类组成
根据各个种在群落中的作用不同,将其 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群落成员型。植物群落研 究中,常用的群落成员型有以下几类:
精选
18
1.优势种和建群种 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
种称为优势种。群落不同层次可以有各自的优势种。 优势层的优势种常称为建群种。 如果群落中的建群种只有一个,则称为“单建群种群
精选
9
群落的基本特征
(3)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
必须相互适应、相 互竞争,有规律的共处, 在有序状态下共存。
精选
10
群落的基本特征
(4) 具有一定的结构: 如形态结构、生态结构、营养结构。
(5) 形成群落环境:定居生物对生活环境的改造结果。 (6) 一定的动态特征:
季节动态、年际动态、演替与演化。 (7) 一定的分布范围:特定的地段或特定的生境。 (8)群落的边界特征:或明确或不明确的边界。
4,偶见种或罕见种 偶见种可能偶然地由人们带入或随着某种条
件的改变而侵入群落中,也可能是衰退中的残遗 种。有些偶见种具有生态指示意义。
精选
21
内蒙古草原
精选
22
微囊藻
裸 藻
精选
23
硅 藻
新 月 藻
栅藻
精选
24
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种类组成的调查
通常,采用最小面积的方法来统计一个群落或一个地区 的生物种类名录替的进展,物种多样 性增加
在群落演替的后期,物种多样性会降低
32
精选
32
解释物种多样性变化的学说
进化时间学说:热带群落比较古老,进化时间较 长,并且在地质年代中环境条件稳定,很少遭受 灾害性气候变化,所以群落的多样性较高。而温 带和极地群落从地质年代比较年轻,遭受灾难性 气候变化较多,所以多样性较低。
精选
27
盖度
盖度是指植物体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 地面积的百分比。
通常,分盖度或层盖度之和大于总盖度。群落 中某一物种的分盖度占所有分盖度之和的百分比, 即为该物种的相对盖度。
基盖度是指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乔木的基盖 度特称为显著度。
精选
28
29
精选
29
频度 频度是指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
一个湖泊经历一系列演替后,可以演变为一个森林群 落,大体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 裸底阶段 2. 沉水植物阶段 3. 浮叶根生阶段 4. 挺水植物和沼泽植物阶段 5. 森林群落阶段
精选
43
群落演替的实例—湖泊沙丘的群落演替
美国密执安湖沙丘上的群落演替(原生演替) 裸露沙丘 固沙草本植物(滨草、沙拂子茅) 固沙灌木(沙李、沙柳、三角杨) 松柏林 黑栎林 栎-山核桃林 山毛榉-槭树林
精选
40
演替类型
按照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可以分为:
世纪演替
长期演替
快速演替
按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可以分为:
原生演替
次生演替
按基质性质,可以分为:
水生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