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视神经诊断的新进展
眼科医学研究进展与前沿技术

眼科医学研究进展与前沿技术自人类进入现代文明以来,医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尤其是眼科医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的不断涌现,研究者们在眼科医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本文将介绍眼科医学研究的一些进展以及前沿技术的应用。
1. 青光眼的研究进展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病,也是造成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对青光眼的深入研究,发现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
例如,利用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制备的青光眼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眼内压,防止视神经损伤。
此外,基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青光眼的遗传基因,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2. 视网膜疾病的研究进展视网膜是人眼中最重要的组织之一,患上视网膜疾病会导致视力丧失。
近年来,研究者们在视网膜疾病的治疗上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例如,干细胞疗法在视网膜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通过将患者自身的干细胞移植到受损的视网膜区域,可以促进视网膜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也为视网膜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3. 白内障手术的前沿技术白内障是老年人常见的眼病之一,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了多种高效的治疗方法,其中以白内障手术最为常用。
近年来,白内障手术领域也涌现出一些前沿技术,例如激光白内障手术和微创白内障手术等。
激光白内障手术能够更加精确地清除受损的晶状体,同时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和创伤。
而微创白内障手术则通过微小切口进行手术,术后恢复快并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4. 角膜移植技术的创新角膜疾病是世界各地确诊的一种眼病,会导致视力丧失。
角膜移植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但传统的角膜移植手术存在供体不足以及排斥反应风险等问题。
然而,近年来科技的进步使得角膜移植的技术得到了革新。
例如,通过组织工程学技术培养自体角膜组织,可以避免供体不足的问题。
此外,利用干细胞技术重建角膜也成为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5.眼科机器人技术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迅猛发展,眼科医学领域也开始应用机器人技术来进行手术。
原发性青光眼早期诊断的新进展

68 ・ 2
21 0 0年 2月第 3 1卷第 5
原 发 性 青 光 眼早 期诊 断 的新 进展
赵 洁, 贺 冰, 高怡红 ( 吉林 大学第一 医院眼科 , 吉林 长春 1o 2 ) 30 1
[ 关键 词] 青光 跟; 早期诊 断; 综述 原发性青光眼是严重 的不 可逆转 的致盲性 眼病 之一 , 早 期诊断和干预是 防止 青 光眼 患者视 功 能严重 丧失 的关键 措 施 。近年来 , 原发性 青光 眼在基础 和临床研究 中取得 了重要
断。仅根据杯盘比判断是否发生了青光眼性视乳头改变常不
敏感 。杯盘比 ≥06也 可能是生理性视乳头大凹陷的正 常眼。 . 同时有些 已发生青 光 眼性 改变 的视乳头 凹陷仍小 , 其杯 盘 比 < . 。因此 目前认为 , 06 青光眼性视 乳头和视 网膜 神经纤维层
膜神经节细胞死 亡 。直 至 目前 , 尚无 任何措施 可 以预 防青 光眼 的发生 , 临床实践表 明, 取一些有效措 施早期发 现、 但 采
防治不可逆转的致 盲性 眼病 一青 光眼越 来越受 到人 们关注 。
以往很多学 者认为视野改变是判断青光眼视功能损害 的金指
标, 特征性 的视野缺损是 P A 0 G早期 诊断 的金标 准。但 Q u 1y e 等认为 , 当视神经节 细胞死亡 大于 5 % 以上时 , 0 视野才 发 生改变 “ 。当视 网膜光敏感度 下降 5 B时 , j d 已有 2 % 的视 网 O
改变早于青光眼性视野缺损 的发 生。可对 P A O G进行早 期诊
原发性 青 光 眼包 括 原发 性 闭角 型青 光 眼 ( m r a出 ay n e
coue acmaP C 和 原 发 性 开 角 型 青 光 眼 ( m r lsr uo ,A G) a y叩e n
青光眼诊断标准

青光眼诊断标准
青光眼是一组视神经病变,其主要特征是视野缺损和视神经杯盘比例异常。
目前没有单一的标准来诊断青光眼,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下面是常用的青光眼诊断标准:
1. 视力检查:青光眼患者通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尤其是对比敏感度下降。
视力检查可以帮助排除其他视力障碍的可能性。
2. 眼压检查:眼压是青光眼发病的关键因素,因此测量眼压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方法。
正常情况下,眼内压应该在10至21mmHg之间,超过22mmHg可以被视为高眼压。
但有些患者即使眼压正常,也可能会患上青光眼。
3. 视野检查:视野缺损是青光眼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通过视野检查,医生可以确定视野的大小和形状,以及任何潜在的缺陷或损伤。
4. 视神经检查:视神经的损伤也是青光眼的重要表现。
医生可以使用专业的检查仪器来检查视神经的颜色,大小和形状,并识别任何异常。
5. 青光眼家族史: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更容易患上青光眼。
因此,如果一个人的父母,祖父母或兄弟姐妹曾经患过青光眼,那么他们可能需要更频繁地接受眼部检查。
6. 角膜厚度检查:角膜厚度是青光眼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
厚度较
薄的角膜会增加青光眼的风险。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医生可以确定是否存在青光眼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青光眼诊治的最新进展(,沈阳)

年龄:每增加10岁病变进展危险性40%↑ 眼压:损伤眼压水平 视功能损伤程度(视野平均缺损,MD) 视盘出血 OH的CCT(是否为独立危险因素?)
处理青光眼-降低眼压
• 眼压降低:延缓病程进展 • 最有效方法:平坦型昼夜眼压波动 • 注意:临床医师多对进展期青光眼治疗
量C/D • 测量视乳头大小,应仔细判定视乳头边界,
如果巩膜环明显可能不易辨认视乳头边界
SAFE研究
• 临床纵性研究目的:测定视神经损伤作 为预测视功能丧失指标的意义
• 眼压升高479只眼检查 SAP (standard automated perimetry),及立体视乳头照相 至少4年
• 无青光眼性视乳头改变者:仅仅5%-10% 眼发展成SAP青光眼性视野改变
基本概念
◆检查视神经:在处理与评估青光眼及其危 险程度的重要性
◆最近Structure and Function Evaluation Study (SAFE) 02-03年,US证实: rNFL改变早于视神经改变
◆强调临床上仔细检查结构改变的重要性
视乳头检查临床注意要点
• 发现与监测要点:C/D比(垂直及水平)、其他 重要描述(rim完整性、ISN’T、视乳头周围区 萎缩、视乳头出血及rNFL缺损)
图 预测青光眼危险的重要因素基础
高眼压症患者预测发生青光眼
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
年龄较老(每10年) C/D(垂直) 眼压升高(每mmHg) 角膜较薄(每0.4μ)
危险比
1.43 1.30 1.33 1.88
表 开角性青光眼及高眼压症的最佳眼压状态
(四) 可疑青光眼处理
• 存在问题:⑴是否有青光眼? ⑵是否需治疗? ⑶眼压应降低到何种程度?
视野检查 青光眼 进展 金标准

光眼病(英語:Glaa)是一类眼科疾病,通过损伤视神经,可导致视力丧失和失明。
据估计,美国有300多万人拥有青光眼,但只有一半人知道。
最常见的形态是开角青光眼,它发育缓慢,而且经常没有任何症状。
然而,它可以通过包括视觉场测试在内的全面眼科检查来检测。
视场测试,又称近视测试,是青光眼诊断和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测量了人们能从外围看到的全部水平和垂直范围。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青光眼最早的征兆之一是失去外围视线,如果得不到治疗,最终会逐渐失去中央视线。
视觉场测试被用来检测和监测这些随着时间推移的变化。
在青光眼进行视场测试的金本位一直追求多年。
目标是制定一套可普遍适用的标准和协议,以确保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在确定青光眼视场测试的金本位标准时,需要考虑几个因素,包括测试类型(如静态或动脉近缘),测试协议(如测试频率,刺激大小和强度),以及结果的解释。
建立青光眼视场测试金标准的挑战之一是测试设备和技术的差别很大。
不同的制造商生产不同种类的周边,每个厂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特征和限制。
眼科专业人员对检测和监测青光眼进展的最有效检测程序缺乏共识。
光眼场测试在青光眼中的复杂性的一个例子是关于静态与动感近缘的争论。
静脉近距离测量是指在屏幕上显示特定地点的刺激,并测量病人看它们的能力,而动脉近距离测量则涉及到将刺激移到病人的外围视觉中,并在他们第一次看到时进行测量。
这两种技术都有其长处和短处,目前正在进行研究,以确定哪些技术对检测青光眼发展最为可靠。
视场测试是青光眼诊断和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但由于设备和技术的多变性,为这类测试确立金本位具有挑战性。
然而,眼科专业人员正在进行的研究与合作继续提高青光眼视场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为青光眼管理的一部分,患者必须定期进行视场测试,以确保及早发现并及时干预。
OCT青光眼及视野报告

OCT青光眼及视野报告一、引言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眼疾,其特征表现为眼压升高、视神经萎缩以及视野缺损。
这种疾病的发病通常与眼球内部的压力水平有关,当这种压力水平过高时,就会对视神经产生压迫,导致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这种疾病,医生通常会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来评估患者的视神经和视野。
本文将详细介绍OCT在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以及视野报告的具体解读。
二、OCT在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1、OCT的基本原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眼科检查,它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对视网膜进行高分辨率、高精度、无创的扫描。
它可以提供视网膜不同部位的高质量生物结构信息,帮助医生诊断各种眼部疾病,包括青光眼。
2、OCT在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在青光眼的诊断中,OCT主要被用来评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
RNFL是围绕在视神经周围的特殊神经组织,对眼压引起的压力特别敏感。
当RNFL变薄时,通常表明视神经受到了影响,这是青光眼的一个关键指标。
OCT还可以提供视盘形态的三维图像,帮助医生评估视盘形态的变化,这也是青光眼诊断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视野报告的解读视野报告是青光眼患者的重要检查之一,它能够评估患者视野的缺损程度。
以下是视野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解读:1、视阈值:这是视野报告中的基本数据,代表了患者在不同方向上的视觉敏感度。
如果阈值低于正常范围,那么表明在该方向上有视野缺损。
2、相对暗点:在视野报告中,相对暗点指的是在特定方向上视觉敏感度的降低。
它们通常是由于视神经纤维层的损伤或死亡引起的。
3、盲点:这是视野报告中一个非常明显的异常,它表示在某个特定的方向上,患者完全没有视觉感知。
这通常是由于视神经的中心部分受到损伤导致的。
4、视野指数:视野指数是一种综合评估视野缺损的指标,它考虑了患者在各个方向上的视觉敏感度。
视野指数越低,表示视野缺损越严重。
四、结论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眼疾,其诊断需要借助多种医学影像设备和方法。
青光眼治疗新突破及药物开发前景

青光眼治疗新突破及药物开发前景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眼科疾病,长期患病会导致视力损害甚至失明。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青光眼的治疗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同时针对该病的药物开发也有着广阔的前景。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青光眼的治疗主要集中在降低眼压和控制病情的基础上。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疗法、手术治疗和激光治疗。
然而,这些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存在一定的限制,因此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青光眼的治疗中出现了几个新的突破性进展。
首先,基因治疗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青光眼患者的眼角膜内皮细胞可以通过基因治疗来增强其排液功能,从而有效控制眼压的升高。
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使用基因治疗恢复了小鼠中眼角膜内皮细胞的排液功能,并使其眼压恢复正常。
此外,干细胞治疗也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新方法。
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各种类型的细胞,因此可以被用于修复或替代损坏的眼部组织。
一项研究表明,通过使用干细胞修复患者的视网膜和视神经,可以有效改善他们的视力。
尽管目前的研究仍处于实验室阶段,但干细胞治疗在青光眼治疗中有着巨大的潜力。
除了上述的新治疗方法,青光眼药物研发也是一个受关注的领域。
传统的药物治疗主要依赖于降低眼压以减缓病情的发展。
然而,这些药物可能存在一些副作用,而且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新的药物来更好地治疗青光眼。
近年来,通过影响青光眼的各种病理过程的新药物相继被发现和研发。
其中,一种叫做Rho激酶抑制剂的药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这种药物可以通过作用于眼部细胞的结构蛋白来改善排液功能,从而降低眼压。
研究结果表明,Rho激酶抑制剂可以显著降低眼压,且副作用较小。
此外,新型β受体阻滞剂也是一个潜在的治疗选择。
这些药物通过减少眼球内液体的产生来降低眼压。
研究结果表明,新型β受体阻滞剂与传统药物相比具有更高的疗效,并且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尽管青光眼治疗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青光眼治疗中的新型药物研究进展

青光眼治疗中的新型药物研究进展引言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眼内压力升高,导致视神经畸形损伤,进而影响视力。
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是与遗传、年龄和部分疾病有关。
治疗上主要采取药物、手术等方式,药物治疗是治疗青光眼的首选方法,然而传统药物治疗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新型药物不断涌现,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本文将从新药研究进展、新药的作用机制、新药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型药物的研究进展1.1 五环素类药物五环素类药物是近年来针对青光眼治疗的新药之一,该药物主要作用于三个方面,包括抑制水分泌、促进前房房角开放以及减少炎症反应。
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五环素类药物有望成为治疗青光眼的一种新型药物。
在一些动物实验中,五环素类药物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治疗效果。
1.2 玻璃体切割术后覆膜药物玻璃体切割术后覆膜药物是一种全新的治疗青光眼的药物,该药物主要通过切割术来改善视力,同时预防青光眼的发生。
其原理是通过作用于玻璃体和视网膜,减少眼内压力,降低视神经头的压力,保护视神经头和视网膜的健康。
1.3 高分子凝胶药物高分子凝胶药物也是一种新型药物,该药物主要适用于青光眼的早期治疗。
该药物作用的原理是增加房水的排出,降低眼压,预防视神经头受损。
该药物通过高分子凝胶的渗透压和物理性质,使房水在压力、阻力的作用下缓慢滲出,从而达到降低眼内压的目的。
二、新型药物的作用机制2.1 注射生长因子生长因子是一类可以刺激组织生长、发育和修复的蛋白质。
目前大量研究表明,生长因子在视神经头损伤后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新药物中的生长因子是一种通过注射到眼内来提高局部组织的保护能力,提高视神经的再生能力,从而达到保护视神经头的目的。
2.2 前房角内抗氧化剂前房角是前房和角膜之间的空腔,该空腔是青光眼疾病的最重要的部分,新型药物通过注入抗氧化剂来改善前房角的状态,减缓角膜的变形,提高青光眼的疗效。
2.3 抑制水分泌剂抑制水分泌剂是一种治疗青光眼的常规药物,新型药物中,对水分泌抑制剂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新型药物的剂型设计,来增加体内药物的溶解度以及维持药物强效时间,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观2维测量 视盘变化因素可校正
信息多,同时观察视 盘、RNFL改变
绚丽多彩的世界,吸引我们去探索
同人不同次
89% (84~96%)
不同人
75%
5/6
Varma R, et al: Expert agreement in evaluating the optic disc for glaucoma. Ophthalmol 1992: 99; 215
正常人群眼底视盘的差异
5.36mm2
5.25mm2
青光眼筛查的必要性
发达国家>50%的POAG未被发现。 新加坡、印度及国内流调,约90%POAG未发现 PACG也有50%者未被发现,因为急性PACG仅 占25~35% ,多数为慢性PACG。 瑞典研究发现:筛查出的青光眼视野平均缺损 (MD)为-8dB,门诊就诊者为-16dB;
追踪青光眼家族
POAG患病率2% 有家族史的患病率增加10倍 50%的青光眼70岁以前患病 2%×10×50%=10% 65岁有家族史的青光 眼患病率为10%,黑人为20% 如果一个患者有3个直系亲属,其亲属发 现青光眼的几率为27%,黑人为50%。
0 -0.2
青光眼 大视杯
青光眼
进修1 进修2 进修3 进修4 进修5 进修6 梁远波 陈建华 李建军 张莉
错误率 青光眼 大视杯
进修生 0.73 0.78
研究生 0.25 0.13
视盘发育因素对盘沿的影响
类似青光眼的视盘发育异常 牵牛花综合征、视盘小凹
横椭圆视盘,其鼻侧盘沿可宽于上下方盘沿。 应除外此类视盘的正常变异 视盘血管主干发出位置对盘沿的影响
何种视盘应用ISNT规律对青光眼诊断适 用?
小视盘
正常视盘
大视盘
早期青光眼
0.6 0.5 0.4 0.3 0.2 0.1
0
ò¨²à 10 11 ÉÏ ·½ 1 2 ±Ç ²à
4 5 ÏÂ ·½ 7 8
´ó ÅÌ
С ÅÌ
Õý ³£ ÅÌ
Çà ¹â ÑÛ
正常盘沿宽度曲线:上、下方盘沿形成双峰,即上、下方盘沿宽, 青光眼盘沿曲线无双峰,其最高点在鼻侧处。
现代眼科发展中的主 要致盲眼病,防治的 关键在于早期发现
青光眼视神经诊断无金标准
视盘 C/D>0.6? 敏感性 59% 特异性 73% 盘沿宽度<0.2?
Hitchings RA Lichter PR
Hoskins HD Simmons RJ
Shields MB
Spaeth GL
专家评价的一致性 视盘
WHO盲的分类
可避免盲
80%
可治愈盲
可预防盲
不可避免盲
20%
老年性黄斑变性
视网膜色素变性
眼保健、教育 低视力康复
可治愈盲
可预防盲
眼前段疾病(角膜疾 病及白内障等) 手术可以治愈 眼病症状明显
卫生医疗改善后,已 不属于主要的致盲眼 病
眼后段疾病(青光眼、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不能治愈,只能控制
早期无症状,容易贻 误治疗时机
青光眼视神经诊断的新进展
青光眼筛查 青光眼视神经诊断标准 青光眼眼底改变的危险因素
徐亮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一、青光眼诊治的主要问题
50%以上的青光眼尚未发现 许多青光眼患者不能随诊 患者不能坚持用药 缺乏个性化的治疗
21世纪青光眼患者提高预后面临的挑战 Harry A Quigley MD
1997.11
1998.10
1999.9
2002.7
1995.1
1997.11
1999.4
无侧支血管 有 无 有
1988.6
1994.3
1996.2
1997.9
双眼出血
多处出血
出血观察
2003.1.14
2003.1.30
2003.2.25
2003.3.13
2003.2.13.
2003.2.27
慎重原因
降眼压治疗并不会对所有的患者有益 绝大部分的高眼压患者不会转化成青光眼患者 对OHT来说,眼压降低20%不能足够地阻止病 情向青光眼转化 青光眼疾病的进展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危及视力 各种治疗都增加白内障的形成,特别是手术 如果白内障摘除为治疗的一部分,手术对视力 的影响与用药组的视力相同。
危险因素
2003.3.13
2003.3.27
2002.12.31
2003.1.16
2003.1.30
原出血处 再出血 出血处杯扩大
1995.7
1996.9
2002.5
初次诊断
视神经分析仪
立体眼底照像
青光眼视神经改变多样化、
没有金标准、金指标
辅助诊断 可3维SNT规律的适用性
大视杯遵循ISNT规律,但视盘主干血管 明显偏下者,下方盘沿可能较窄; 小视杯可能上方或下方盘沿最宽 视盘主干血管偏位会影响盘沿宽度,靠 近血管处盘沿较窄; 横椭圆视盘ISNT规律不明显
I
II
III
IV
V
积极原因
各阶段的OHT/POAG ,降眼压治疗是有益的。 但极晚期病例未进行评估 与视野丢失相比,更低的眼压意味更好的保护 最初降眼压幅度很大会延缓疾病以后的进展 治疗的目的并不是说以后就没有疾病进展了, 而是减少疾病的发生率,使病人在生命期间视 力尽可能不受威胁。
危险因素
IOP高 非洲后裔 CCT薄<556 µm PSD>1.98 dB 年长 青光眼家族史 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 近视 偏头痛、周围血管痉挛
视盘线状出血 视盘旁萎缩弧 视网膜动脉管径变细 盘沿形态 青光眼视盘形态分型。
视杯扩大+血管消失+ RNFLD
1996.10
2000.12
形成新生血管
分析盘沿形态的要点
青光眼早期损害先从下方/上方盘沿丢失 为评估上下盘沿是否丢失
鼻侧盘沿宽度为自身标准 因其正常变异小, 青光眼晚期才改变
鼻侧盘沿向下/上逐渐 变宽,为生理性 变窄,为病理性
生理性大视杯
正常不对称
下方改变
I期
下方改变
弥漫性
局限性
早期青光眼
近视眼
近视眼合并青光眼
1 0.8 0.6 0.4 0.2
视神经诊断最好方法 可观察视盘、RNFL 多指标综合评价 需要经验 青光眼专家基本技能 青光眼亚型诊断
视盘斜入+视杯缩小
1998.8
2001.8
1998.8
2001.8
青光眼随诊
视神经分析仪
立体眼底照像
提供检测数据
提供原始图像
客观3维定量检测
GDx受角膜、晶状体、 视网膜萎缩弧影响
HRT受视盘变化影响, 如近视、屈光手术
视乳头小凹
视盘下方弧
视盘下方弧综合征的下方盘沿窄
半侧性视神经发育不全
鉴别要点是比较鼻上及颞上的盘沿宽度 颞上盘沿<颞侧盘沿为青光眼 鼻上盘沿<颞上为半侧视神经发育不全
视盘血管主干位置对盘沿影响
青光眼早期以下方盘沿丢失最常见 正常眼下方盘沿>上方,反之提示下方盘沿丢失。 主干血管偏位可能影响盘沿的形成。 假如下方盘沿<=上方,有两种可能 1. 主干血管明显偏下,为正常变异 2. 否则提示青光眼特征性盘沿丢失。
要想正确处理OHT,必须测量CCT的值 降眼压和疾病进展的关系个体化因素很多
由于疾病的多重干预变量,可以让低风险患者不 治疗,而只监测
如果疾病进展危及视力,可大幅降眼压(40%- 50%),对晚期青光眼可降的更多。 区分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很重要,可做为证据决 定是否治疗。对确切的视野和视盘进展,治疗取 决于视力的降低/生活质量的降低程度。
4.61mm2 4.20mm2
3.97mm2
3.21mm2 2.89mm2
2.20mm2
2.00mm2 1.58mm2 1.25mm2 0.94mm2
5.7倍
不同大小的正常视盘 视盘直径0.85~2.43mm,轴索0.7~1.2百万
是否不符合盘沿ISNT规律 即为青光眼
何种情况下正常眼不符合盘沿ISNT规律? 什么因素影响正常盘沿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