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高石梯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气藏高产井地震模式新认识
超深古老白云岩岩溶型气藏高效开发关键技术--以四川盆地安岳气田震旦系灯影组气藏为例

天 然 气 工 业Natural Gas Industry 第41卷第6期2021年6月· 52 ·超深古老白云岩岩溶型气藏高效开发关键技术——以四川盆地安岳气田震旦系灯影组气藏为例谢军1 郭贵安2 唐青松2 彭先3 邓惠3 徐伟3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发展计划部2.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3.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摘要:四川盆地安岳气田震旦系灯影组气藏为超深古老白云岩岩溶型气藏,储层薄而分散、非均质性极强且整体表现为低孔低渗透特征,气藏开发难度大。
为了给该气田台缘带灯影组四段(以下简称灯四段)气藏的产能规模建设提供支撑,基于气藏地质特征,针对技术瓶颈开展多专业联合攻关,采用“边攻关、边应用、边完善”的模式,创新形成了有针对性的气藏高效开发关键技术。
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所形成的白云岩岩溶缝洞储集体建模技术,实现了岩溶储层的精准建模,经过后期实钻井验证,模型吻合率由63.0%提高至90.7%,实现了气藏“透明化”;②基于所形成的低孔强非均质岩溶储层储量可动性评价技术,明确了不同储集体的采收率,进而获得了不同储集体实现高效开发的井控储量及半径下限值,确定Ⅰ、Ⅱ类储集体为主要开发目标;③基于所形成的强非均质岩溶型气藏开发优化设计技术,针对多个储集体交错叠置的情况,推荐采用大斜度井井型进行开发,最大井斜角介于75°~84°,若Ⅰ、Ⅱ类储集体集中发育,则推荐采用水平井井型进行开发,水平段长度介于800~1 100 m,并且Ⅰ、Ⅱ类储集体合理井距分别介于1.6~3.3 km、0.9~1.4 km;④基于所形成的深层碳酸盐岩大斜度井/水平井钻井特色技术,使故障复杂时效由20.7%降低至4.9%,实现了大斜度井/水平井安全快速钻完井,降低了井控风险,同时Ⅰ、Ⅱ类储集体钻遇率由24.2%提高至87.3%,有效提高了储层钻遇率;⑤基于所形成的大斜度井/水平井裸眼分段精准酸压技术,通过实施“一段一策”差异化分段酸压工艺,解决了强非均质性储层水平井改造难题。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天然气勘探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天然气勘探陈宗清【期刊名称】《中国石油勘探》【年(卷),期】2010(015)004【摘要】四川盆地自1964年在威远构造威基井于上震旦统灯影组储层钻获世界上最古老气田之一的威远气田以来,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勘探,到目前尚无明显突破.通过对现有资料进行全面研究后,认为四川盆地晚震旦世灯影期早期发育台地碳酸盐潮坪相、台地溺湖向上变为碳酸盐潮坪相、台地碳酸盐浅缓坡相、台地碳酸盐浅缓坡夹潟湖相和台地碳酸盐深缓坡相等5种沉积相;该盆地于加里东期末,便形成了雅安-龙女寺,泸州,天井山和开江等4个继承性古隆起,是油气聚集的良好场所,而且钻探深度也为当今钻井技术所能钻及,为进一步勘探的有利地区.而开江古隆起,由于已钻深井少,灯影组储层是否有隆起,尚有待于地震工作证实.【总页数】14页(P1-14)【作者】陈宗清【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省成都市,61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1【相关文献】1.米仓山前缘震旦系灯影组天然气勘探前景探讨 [J], 代寒松;刘树根;孙玮;张志敬;黄耀宗2.四川盆地东部深层盐下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方向 [J], 谷志东;殷积峰;袁苗;薄冬梅;梁东星;张航;张黎3.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天然气的差异聚集分布及其主控因素 [J], 刘树根;孙玮;赵异华;王国芝;宋林珂;邓宾;梁锋;宋金民4.四川盆地绵竹—长宁克拉通内裂陷东侧震旦系灯影组四段台缘丘滩体成藏特征与勘探前景 [J], 杨威;武赛军;魏国齐;谢武仁;金惠;曾富英;苏楠;孙爱;马石玉;沈珏红5.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震旦系—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新认识及勘探潜力 [J], 徐春春;彭翰霖;沈平;杨跃明;赵路子;罗冰;文龙;陈康;冉崎;钟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川盆地资阳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期 或 多旋 回的 同沉 积 隆起 兼 剥蚀 隆起 特 征 , 西南 川
部 资 阳地 区处 于古 隆起 高部 位 , 地层 侵蚀 作用 强 , 兼
Hale Waihona Puke 宽 缓 , 部 1 4井 区褶 曲 和断 层 均 较 发 育 , 鼻 褶 东 、 有
作用较 强 的 的鼻状 突起 区 和地层旋 扭 带 。
2 沉积 相 特 征
震 旦 系 灯 影 组 的沉 积 相 主要 为潮 间 带 及 潮 坪 沉 积 环境 , 藻类 生物 十分 丰 富 , 积 水 体 能 量 从 潮 沉 间下 带较 高 能环境 向泻 湖 低能环 境 变化 硷 ] 。 灯 二段 顶部 主要 为 潮 间下 带 藻 粒坪 沉 积 环境 , 以浅灰 色 藻 团块 白云岩 为 主 ,夹 藻 纹层 白云 岩 , 藻
3 中油西 南油 气田公 司勘探 开发研 究 院 , 都 6 0 5 ) . 成 10 1
摘 要 : 年 来在 灯 影 组 地 层 中 的重 大 突 破, 四川 盆 地 在 老 地 层 中天 然 气 的勘 探 展 示 了 良好 前 景 。它 们 具 有 层 系 近 为 I
多 、 布 广 泛 、 造 单 元 复 杂 的特 点 , 同一 油 气 系 统 的 不 同气 藏 之 间 常 具 有一 定分 布 范 围 和 内在 联 系 , 区域 上 构 分 构 在 在 成 一 个 独 立 的 油气 区 。 响 和 控 制 盆 地 内形 成 一 个 油 气 区 的 主要 因素 是 岩 相 和构 造 演 化 条 件 。 中 重 点 考虑 了古 今 影 文 构 造 、 积 相 、 层 特 征 和气 井 的开 发 效 应 等 因 素 , 合 分 析 了 川 西 南 部 资 阳 地 区 气 藏成 藏条 件 。 沉 储 综 关键词: 四川 盆 地 ; 影 组 ;构造 ; 积 相 ; 层 ;油气 成 藏 灯 沉 储 中 图 分 类 号 :E 2 l2 r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3 18 (06 0 — 0 4 0 17 — 9 0 2 0 ) 10 1 —4
四川盆地蓬莱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气藏压力演化与成藏过程

四川盆地蓬莱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气藏压力演化与成藏过程范俊佳;姜华;鲁雪松;刘强;柳少波;马行陟;黄士鹏;曾富英;田华;谢武仁【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年(卷),期】2022(42)12【摘要】近期,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北斜坡蓬莱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发现,明确该地区油气成藏过程与流体压力演化对于正确认识该区气藏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通过灯影组二段(以下简称灯二段)岩心与薄片观察、流体包裹体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分析、PVT模拟等测试手段,明确了该地区灯影组成岩演化序列,重建了气藏压力演化历史与成藏演化过程。
研究结果表明:①蓬莱地区灯二段经历了泥晶白云石→早期隐晶质石英→纤状白云石→纹层白云石→细晶白云石→早期沥青→中粗晶白云石→鞍状白云石→原油裂解+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沥青→铅锌矿化作用→晚期石英→萤石→构造裂缝共13个成岩—成藏演化序列;②蓬莱地区灯二段经历了多期成藏演化过程,其中志留纪末期形成的第一期古油藏在海西早期发生破坏,三叠纪中—晚期是第二次原油规模成藏期,侏罗纪—早白垩世古油藏裂解形成古气藏,晚白垩世—现今是古气藏调整改造与保存期;③震旦系气藏经历了常压→弱超压→强超压→极强超压→强超压→弱超压→常压的演化过程,震旦系古超压是深埋高温与热液作用并叠加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使得古油藏完全裂解生气所造成。
结论认为,蓬莱地区气藏保存至今主要与晚侏罗世至晚白垩世经历了持续超压有关,喜马拉雅期的构造抬升促使天然气扩散运移和调整,原始超压气藏逐步演化为现今的常压气藏。
【总页数】12页(P32-43)【作者】范俊佳;姜华;鲁雪松;刘强;柳少波;马行陟;黄士鹏;曾富英;田华;谢武仁【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相关文献】1.四川盆地高石梯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气藏高产井地震模式新认识2.提高缝洞型气藏采出程度的物理实验——以高磨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气藏为例3.四川盆地绵竹—长宁克拉通内裂陷东侧震旦系灯影组四段台缘丘滩体成藏特征与勘探前景4.超深古老白云岩岩溶型气藏高效开发关键技术——以四川盆地安岳气田震旦系灯影组气藏为例5.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跨重大构造期油气成藏过程与成藏模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川盆地高石梯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气藏高产井地震模式新认识

四川盆地高石梯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气藏高产井地震模式新认识肖富森;陈康;冉崎;张旋;谢冰;刘兴刚;徐伟;罗文军【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年(卷),期】2018(038)002【摘要】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为一套主要受沉积和岩溶作用控制的缝洞型储层,以缝洞尺度小、地层岩性复杂、储层纵横向非均质性强等为特征,致使储层钻遇率较低、单井天然气产能差异较大.为了解决该区储层地震识别存在多解性的难题,在对位于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南翼的高石梯潜伏构造区灯四段进行地层精细划分的基础上,结合气井测井、测试资料确定储层组合类型,利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开展了不同储层组合类型典型井的地震响应特征及高产井地震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灯四段可划分为3种储层组合类型,对应于3类地震模式:①Ⅰ类地震模式,具有“宽波谷+双亮点”或“宽波谷+复波”地震响应特征,缝洞发育,为开发阶段首选的高产井地震模式,可实施大斜度井或水平井工艺;②Ⅱ类地震模式,具有“宽波谷”地震响应特征,缝洞较发育,为中产井模式,可实施大斜度井工艺;③Ⅲ类地震模式,具有“宽波谷+亮点”地震响应特征,缝洞欠发育,为较低产能井模式,可实施水平井工艺.该地震模式新认识的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储层钻遇率超过60%,已完成的8口井平均测试天然气产量高达75.34×104m3/d.结论认为,基于地震相、缝洞预测及靶体设计一体化的高产井地震模式,支撑了该区天然气勘探开发井位部署和钻井轨迹调整,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总页数】8页(P8-15)【作者】肖富森;陈康;冉崎;张旋;谢冰;刘兴刚;徐伟;罗文军【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四川盆地高石梯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四段硅质岩成因及地质意义 [J], 罗文军; 徐伟; 朱正平; 刘曦翔; 王强; 申艳; 朱讯2.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J], 夏青松;黄成刚;杨雨然;彭军;陶艳忠;周翔3.强非均质性碳酸盐岩气藏水平井精准分段酸压技术——以四川盆地中部高石梯—磨溪震旦系灯四段气藏为例 [J], 乐宏;刘飞;张华礼;周长林;陈伟华;肖振华4.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寒武系大型气藏特征与聚集模式 [J], 魏国齐;杜金虎;徐春春;邹才能;杨威;沈平;谢增业;张健5.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热液白云岩证据 [J], 冯明友;强子同;沈平;张健;陶艳忠;夏茂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川盆地安岳高石梯-磨溪构造震旦系灯影组测井产能预测方法

四川盆地安岳高石梯-磨溪构造震旦系灯影组测井产能预测方法张红英;周肖;谢冰;冯珂【摘要】高石梯-磨溪构造是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勘探重点.由于该区岩性多变、储集空间复杂、储层非均质强,导致测井产能预测难度大.通过深入分析高石梯-磨溪构造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的地质、测井、试井成果等资料,在储层参数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对气层产能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的分析研究,建立了气层产能预测方法——模式识别判别法和斯通利波流体移动指数法.经在川中安岳地区新钻井中应用,效果较好.【期刊名称】《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年(卷),期】2014(037)002【总页数】3页(P35-37)【关键词】灯影组气层;测井解释;模式识别;流体移动指数;产能预测【作者】张红英;周肖;谢冰;冯珂【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1 气藏地质概况震旦系是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层系,勘探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近几年在川中高石梯—磨溪区块取得重大突破,目前该区钻达震旦系的井共计20口,油气显示良好,测试15口井,其中13口井获工业性气流。
川中地区震旦纪沉积了巨厚的浅海台地相碳酸盐岩。
由于震旦纪灯影期的桐湾运动,使震旦系地层多期暴露地表并遭受风化剥蚀,形成了区域性孔、洞发育层。
灯影组纵向上发育两套岩溶储层,其中灯四段为风化壳岩溶储层,灯二段为层间岩溶储层;其岩性以藻云岩、晶粒云岩为主。
沉积相带的变化和岩溶作用对圈闭的形成作出重要贡献,控制气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储层物性的好坏。
2 产能评价及预测方法储层产能评价与预测的方法有很多种,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两大类:①根据油气井测试获得的产量直接计算,属于油藏工程计算方法;②以地质测井信息为主的静态参数评价方法。
本文着重研究方法②,即利用与储层产能相关的地层参数作为产能评价参数,一种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将储层按测试产能划分为三类,通过静态参数与测试产量关系研究,提取与地层岩石物性和含气性敏感参数,利用模式识别算法确定储层级别,进而对产能进行评价及预测;另一种是通过斯通利波流体移动指数与气井无阻流量的关系研究,建立了产能预测模型。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台地边缘相带地震识别及其分段特征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台地边缘相带地震识别及其分段特征曾富英;杨威;孙爱;金惠;谢武仁;马石玉;苏楠【摘要】四川盆地绵竹-长宁裂陷东、西两侧发育震旦系灯影组台地边缘相带,是重要的油气富集区.运用地震精细解释及层拉平等技术对台地边缘相带开展地震识别、精细刻画及分布研究.台地边缘相带地震反射特征为"丘状"反射或括弧状外形、内部为杂乱或蚯蚓状反射、中弱振幅、中低频率.绵竹-长宁裂陷东、西两侧震旦系灯影组发育灯一期、灯二期及灯四期3期台地边缘相带,其中灯二期发育两个级别台地边缘相带.灯一期台地边缘相带分布在安岳-乐至东侧地区,近南北向展布;灯二期台地边缘相带呈半环状展布;裂陷东侧灯四期台地边缘相带在安岳以南为近南北向,在遂宁-射洪地区为北东南西方向.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台地边缘相带分布指示出震旦系灯影组有利勘探区带,对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The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platform margin facies is developed in east and west of the Mianzhu-Changning Rift,Sichuan Basin,where oil and gas accumulated.Seismic recognition,fine characterization and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the platform facies zones are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of seismic facies and horizon flattening.Seis-mic reflection features of facies zones on the platform margin are"dome-shaped" or brackish-shaped,with internal messy or earthworm-likereflections,moderate to weak amplitudes,and low to intermediate frequencies.Three stages of platform margin zones,Z2 dn1 ,Z2 dn2 and Z2 dn4 ,developed in east and west of the Mianzhu-Changning Rift,and two stages of plat-form margin zones developed in Z2 dn2 .The Z2 dn1platform margin zone is distributed in eastern area of the Anyue-Lezhi, trending in near North-South direction.The Z2 dn2 platform margin zone is distributed in a semi-circle shape.The Z2 dn4 platform margin zone trends in near north-south direction to the south of the Anyue,and in northeast-southwest direction in the Suining-Shehong area.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platform margin facies of the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in the central Sichuan Basin indicates that the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has favorable exploration zones.This characteriza-tion work gives some guidance for furthe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年(卷),期】2017(038)006【总页数】8页(P1079-1086)【关键词】层拉平;地震相;台地边缘相带;孤立台地;灯影组;四川盆地【作者】曾富英;杨威;孙爱;金惠;谢武仁;马石玉;苏楠【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59;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3钻井证实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寒武统发育克拉通内裂陷,称之为绵竹-长宁裂陷(图1)[1]。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层序划分及多期台缘带的发现

· 46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层序划分及多期台缘带的发现王文之1 文 龙1 姚 军2 李堃宇1 和 源1 周红飞1 聂 晶1 李 亚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摘 要 四川盆地中部高磨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台缘带勘探成效显著,但台内钻探以中—低产为主,亟待攻关有利区带预测办法。
以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为研究基础,利用测井数据建立灯影组可容纳空间模型,可间接反映古海平面升降规律,并以此作为地震层序划分的主要依据,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分析沉积横向上的沉积趋势,发现台内“隐蔽”的有利相带。
结果表明:①灯影组发育2个二级层序,4个三级层序;②首次发现灯二期及灯四期内各发育1次区域性海退,即灯影期共有4次区域性海退,而非前期认为的2次海退;③ 4期海退在高磨地区形成了4期台缘带。
结论认为:由于新发现的灯二早期及灯四早期台缘带尚未有钻探证实,台内多期台缘带应是下一步风险勘探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高磨地区 晚震旦世 层序 多期台缘带 隐蔽相带DOI: 10.12055/gaskk.issn.1673-3177.2019.04.006Sequence classification and discovery of multi-stage platform margin belts of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Sichuan BasinWang Wenzhi 1, Wen Long 1, Yao Jun 2, Li Kunyu 1, He Yuan 1, Zhou Hongfei 1, Nie Jing 1, and Li Ya 1(1. Carbonate reservoir key laboratory of PetroChina Company Limited,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 2. Northwest Branch, Petro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Lanzhou, Gansu 730020, China)Abstract: Remarkable exploration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platform margin belt of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Gaoshi-ti-Moxi area, central Sichuan Basin. But, only low to medium yield was obtained after drilling practice inside the platform. It's in urgent to develop some methods to forecast favorable zones. So, based on field outcrop, an accommodation model of Dengying Formation was established using many well logging, core, and seismic data. This model can indirectly reflect change laws of ancient sea level. Then, taking it as the primary basis to classify seismic sequence, a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was set up to analyze lateral sedimentary trend, so as to find out some "subtle" favorable facies belts within the platform. Results show that (1) there are two second-order and four third-order sequences in Dengying Formation; (2) it's for the first time discovered one regional regression devel -oped in the first and the fourth members of Dengying Formation, respectively, implying that there are totally four regional regressions in this formation while it was previously deemed that there were two regressions; and (3) four platform margin belts are formed by four re-gressions in Gaoshiti-Moxi area. In conclusion, the newly discovered platform margin belts in the lower section of the second and fourth Dengying members have not been confirmed by drilling, so the multi-stage platform margin belts inside the platform should be an import -ant direction for next risk exploration.Keywords: SichuanBasin; Gaoshiti-Moxi area; Late Sinian; Sequence, Multi-stage platform margin belt; Subtle facies belt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西南油气田天然气上产300亿立方米关键技术与应用” (编号:2016E-060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编号:2016ZX05004-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ew understandings Of the seism ic m odes of high productivity w ells in the Sinian D engying Fm gas reservoirs in the G aoshiti area,Sichuan Basin
Abstract:The Sinian Dengying Fm in the Sichuan Basin is a set of fractured—vuggy reservoirs mainly dominated by sedimentation and karstification,and characterized by sm all ̄actures and vugs,com plex stratigraphy and lithology,and strong vertical and lateral reservoir heterogeneity.As a result,the drilling rates are lower and single—well gas productivity varies greatly there.And the reservoir identif ica— tion results based on seism ic data in this area are am biguous.In view of this,the Deng 4 M em ber in the Gaoshiti buried structure on the southern f lank of the Leshan—Longnfisi palaeohigh w as precisely divided in stratigraphy.Then,the types of reservoir assem blages w ere determ ined based on gas w ell logging and test data,and the seism 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w ell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reser— voir assem blages and the seism ic m odes of high productivity w ells w ere studied by using high—resolution seism ic data.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Deng 4 M em ber in this area is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of reservoir assem blages,which correspond to three seism ic m odes.Seism ic m ode I:It presents the seism 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w ide w ave troughs+ double highlights” or ”wide w ave troughs+ com plex w av es” indicating that fractures and vugs are developed.It is the preferred seismic mode of high productivity wells in the stage of de—
Xiao Fusen,Chen Kang,Ran Qi,Zhang Xuan,Xie Bing,Liu Xinggang,Xu W_ ei& Luo Wenjun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PetroChina Southwest Oil and Gas Fi仑ld Company,Chengdu,Sich— uan 610041,China) NATUR.GAS IND.VOLUME 38,ISSUE 2,PP.8.15,2/25/2018.(ISSN 1000.0976;In Chinese)
天 然 气 工 业
2018年 2月
四川 盆 地 高 石 梯 地 区 震旦 系灯 影 组 气 藏 高 产 井
地 震模 式新 认 识
肖富森 陈 康 冉 崎 张 旋 谢 冰 刘兴刚 徐 伟 罗文军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 田公 司勘探开 发研究院
摘 要 四川I盆 地 震 旦 系 灯 影 组 为 一 套 主 要 受 沉 积 和 岩 溶 作用 控 制 的缝 洞 型储 层 , 以缝 洞 尺 度 小 、 地 层 岩性 复 杂 、储 层 纵 横 向 非均质性 强等为特征,致使储 层钻 遇率较低 、单 井天然气产 能差异较大。为 了解决该 区储层地震识别存 在多解性 的难题 ,在对位于 乐山一龙 女寺古 隆起南 翼的高石梯潜伏构造 区灯四段进行地层精细 划分 的基础上 ,结合气井测井、测试资料确定储层组合类型,利 用 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开展 了不同储 层组合类型典型井的地震响应特征及 高产 井地震模式研 究。结果表 明,该 区灯 四段可划分为 3种 储层组合 类型,对 应于 3类地震模 式 :① I类地震 模式,具有 “宽波谷 +双亮 点”或 “宽 波谷 +复波”地 震响应特征,缝洞发育 , 为 开发阶段首选 的高产 井地震模 式,可实施大斜度井或水 平井工 艺 ;② II类地震 模式,具有 “宽波谷 ”地震 响应特征,缝 洞较发 育 ,为 中产井模式,可实施大斜度 井工艺 ;③III类地震模 式,具有 “宽波谷 +亮点”地震 响应特征 ,缝 洞欠发育,为较低 产能井模 式 , 可实 施 水 平 井 工 艺 。该 地 震模 式 新 认 识 的现 场 应 用 效 果 表 明, 储 层钻 遇 率超 过 60% , 已完 成 的 8口井平 均 测 试 天 然 气 产 量 高 达 75.34× 10 m /d。 结 论 认 为 ,基 于地 震 相 、缝 洞 预测 及 靶 体 设 计 一体 化 的高 产 井地 震 模 式 ,支 撑 了该 区天 然 气 勘 探 开 发 井 位 部 署 和 钻 井轨 迹 调 整 ,取 得 了 良好 的 应用 效 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