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教案(苏科版初一上)
第五节《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教案(苏科版初一上) (4)

第五节《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教案(苏科版初一上)(4)第五节科学探究的差不多方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不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讲出其用途2、讲出显微镜的差不多结构与作用;3、学会使用显微镜观看玻片标本能力目标:学会使用显微镜等器具探究生命。
教学重点:识不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尝试使用显微镜。
教学难点:1、规范使用显微镜;2、安全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
实验器材:显微镜,常用工具课时: 3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探究的一样方法和步骤2、尝试自己进行探究活动教学重点: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学难点:自己进行探究活动教学过程:一、科学家四如何样进行科学探究的科学探究是科学家研究生命科学常用的方法。
二、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阻碍1、提出咨询题水温发生变化,金鱼呼吸的次数是否会受到阻碍?2、作出假设金鱼生活在水中,他们呼吸的次数可能会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
3、制定打算全班同学分成8——10个实验小组,每组4——5人,推选一个组长。
制定实验方案。
〔1〕用温度计测量水温,观看金鱼在常温下的呼吸,记下金鱼鳃盖每分钟开闭的次数。
〔2〕改变水温,一半学生降低10度,一半同学升高10度,待金鱼安静后再记录鳃盖每分钟开闭的次数。
4、实施打算依照上述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重复几次。
自己设计一张表格,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里。
5、得出结论看实验结果与你的假设是否一致。
6、讨论交流和全班同学交流小组的实验设计方案和实验结果。
教学后记:生物学是实验性专门强的一门学科,实验是一切科学探究的基础,因此,要学会使用显微镜等器具探究生命。
本实验课井然有序,学生的实验能力有所提高。
提醒学生实验中要细心,要尽量不惊扰金鱼,实验终止要把金鱼饲养起来。
苏教版生物七上《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教学设计 (新版)苏教版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教材内容说明:本节主要介绍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为以后的探究活动提从系统的探究思路. 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主要方法,也是学生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初一学生好奇心强,探究兴趣浓,但动手能力差、生活经验不足,缺乏对事物本质的细致探究,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设探究情境,提供探究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探究的需求,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充分享受探究乐趣,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本节通过分析发现青霉素的探究故事,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通过各小组展示实验成果及表达、交流和评价,引导学生感悟科学探究,完善探究环节;通过尝试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 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初步学会探究,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教材使用说明:按序播放,第12张幻灯片有超链接到221.swf文件所在单位意见(盖章)附件2:教学设计文案课题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技能目标: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情感目标:认同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难点: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难点是怎样让学生在掌握一般步骤的基础上能够灵活地加以应用.三.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学生讨论为基础,结合动画演示、视频展示和扼要的讲解.四.教学过程:1.通过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在生物学研究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2.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探究实验“影响鼠妇分布的各种因素”,并据此讨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3.教师就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作扼要介绍,着重强调对照实验中的控制变量的要求和方法并提出科学探究中的基本要素;4.通过动画演示和学生讨论进行科学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强调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的应用;内容包括:①教学目标;②教学内容和重、难点分析;③教学对象分析;④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⑤教学过程;⑥教学反思;⑦备查网址.注:请用小4号字体打印,不够可另附页.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一、学习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二、预习导学1、导入:绝大多数动物(如:珊瑚虫和海葵)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动物的栖息环境可分、、三大类.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相适应的现象.2、知识点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①水母、乌贼可靠伞部做漂浮运动或运动.②草履虫(细胞动物【填单或多】):靠纤毛在水中做运动.③蛙、鹅、鸭等趾间有发达的 . 有利于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④鱼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减少在水中的,身上还长有各种鳍,人们模仿了鱼的制造了浆和橹.3、知识点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请说出以下动物在陆地的主要运动方式:蜗牛鸵鸟袋鼠蛇大象蝗虫捕食的猎豹4、知识点三:动物在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是:①在空中飞行的有鸟类、和哺乳动物 .②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5、思考:一种动物是否只有一种运动方式,举例说明.6、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 . 通过运动可以出击获取,可以逃避和迁移到适宜的场所,可以完成和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有利于和种族.7、小结:(1)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2)陆地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3)空中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8、拓展: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 在生活中有许多仿生例子,小组结合课文举例. 如:浆模仿鱼鳍,天线模仿昆虫的触角,锯子模仿锯齿草,电子蛙眼模仿青蛙, .三、课堂检测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A.跳跃B.行走C.爬行D.游泳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3.蚯蚓的运动方式是()A.飞行B.蠕动C.奔跑D. 行走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A.飞行爬行B.跳跃爬行C.跳跃游泳D.飞行游泳5.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 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雷达6.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A.增大浮力B.减少阻力C.减少浮力D.增大阻力7、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表有大量纤毛,该特征有利于它在水中A、爬行B、飞行C、游泳D、奔跑。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教学设计 (新版)苏教版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教学设计七年级学科生物教材适用年级教材内容说明:本节主要介绍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为以后的探究活动提从系统的探究思路。
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主要方法,也是学生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初一学生好奇心强,探究兴趣浓,但动手能力差、生活经验不足,缺乏对事物本质的细致探究,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设探究情境,提供探究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探究的需求,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充分享受探究乐趣,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本节通过分析发现青霉素的探究故事,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通过各小组展示实验成果及表达、交流和评价,引导学生感悟科学探究,完善探究环节;通过尝试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
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初步学会探究,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教材使用说明:按序播放,第12张幻灯片有超链接到221.swf文件所在单位意见(盖章)附件2:教学设计文案课题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技能目标: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情感目标:认同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难点: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难点是怎样让学生在掌握一般步骤的基础上能够灵活地加以应用。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学生讨论为基础,结合动画演示、视频展示和扼要的讲解。
四.教学过程:1.通过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在生物学研究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2.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探究实验“影响鼠妇分布的各种因素”,并据此讨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3.教师就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作扼要介绍,着重强调对照实验中的控制变量的要求和方法并提出科学探究中的基本要素;4.通过动画演示和学生讨论进行科学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强调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的应用;内容包括:①教学目标;②教学内容和重、难点分析;③教学对象分析;④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⑤教学过程;⑥教学反思;⑦备查网址。
第五节《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教案(苏科版七年级上) (5)doc

第1章生物与环境第5节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第1课时)【课程导入】实验是一切科学探究的基础,生物学是实验性很强的一门科学。
我们在学习生命科学知识的时候,也需要像科学家一样进行许多实验。
除了教室,生物实验室也是我们学习生物知识和技能的场所。
走进生物实验室,你会看见琳琅满目的生物标本以及各种实验器材。
所以,认识和学会使用一些常用的生物实验器材是非常重要的。
【聚焦课标】1、认识实验常用的器材及用法。
——了解层次2、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及用法。
——了解层次【自主学习】1、写出下列实验器材的名称(图1):图①图②2、写出显微镜的各结构名称(图①):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⑾___________ ⑿___________ ⒀___________【合作学习】一、学习使用实验常用的器材仔细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说出下列实验器材的正确用法:1、试管夹夹试管时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___________。
2、酒精灯的灯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___________温度最高。
灯帽拿下应正放在桌上,熄灭酒精灯时用________________。
3、试管和烧杯,可直接加热的是___________,需垫上石棉网的是___________。
4、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_;加热时,试管应倾斜(与桌面成45),加热过程中应不时___________移动试管,管口不能对着______。
二、认识显微镜的结构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小组合作填空:1、显微镜的反光镜有平面和凹面,光线强时用 _____ 面镜,光线弱时用 _____ 面镜。
2、遮光器的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做,光线弱的时候用。
生物:1.5《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实验教案(苏科版七年级上)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第五节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实验:尝试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实验目的尝试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背景资料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讨论交流六个环节上完整地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这三项探究活动就地取材、简便易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再通过本章设计安排的其他探究活动,促使学生:①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②意识到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础,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
③意识到科学探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④意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调查,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⑤体会到科学探究需要正确地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
教学目标尝试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尝试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难点: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实验关键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的应用。
实验器材金鱼、鱼网、温度计、两个小鱼缸、冰块或热水教学过程1.导入师: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生物的有关知识,知道了生物学是人类在长期的科学探究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因此,科学探究是人类揭开自然界的奥秘、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2.学案之一: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师:其实,探究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究。
有同学可能会说:我们每天学习、吃饭、睡觉并没有进行什么探究呀!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生活中探究的例子:当你走进车棚想骑自行车时,发现自行车没气了,你首先想到什么问题?生:跑去找打气筒。
师:当你把打气筒找来的时候,结果发现气门芯被人拔了,那你不白跑一趟。
显然并不是急着找打气筒。
生:我认为首先想到的是:自行车为什么没气呢?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好,这个问题是最直接的,也应该是最先想到的。
苏科版生物七上第五节《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ppt

常温 降温
金鱼呼吸次数 (次/分)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次/分)
分析、交流与讨论
• 根据你测得的数据,你能得出什 么样的结论?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生物:第1章 第5节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教案(苏科版七年级上)

第5节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知识目标认识实验常用的工具,熟记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勇于实践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显微镜。
教学难点:学会使用显微镜。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收集有关资料;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情境导入认识显微镜的结构1590年,一个晴朗无风的早晨,詹森的楼顶上闲玩。
无意中,他把两片凸玻璃片装到一个金属管子里,并用这个管子去看街道上的建筑物,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教堂高塔上大公鸡的雕塑比原来大了好几倍,这个意外的发现,使詹森兴奋起来,他高兴地跑下楼去,把父亲也拉上楼来观看,一起和他分享这种新发现带来的愉快。
他们抓住这个偶然的发现,认真思索,反复实践,用大大小小的凸玻璃片做各种距离不等的配合,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复合式显微镜。
显微镜是为了观察一般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物体所发明的仪器,是生命科学研究中使用的重要仪器,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和学会使用光学显微镜。
探究一:对照P.17图1-8显微镜的结构,同桌两人认识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并相互之间指认考问。
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两人一组,对照图示,认识显微镜的学习使用显微镜探究二:同桌两人猜测显微镜各部分结构的功能,然后对照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功能说明给予订正。
多媒体展示视频: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镜筒:上端按装目镜,下端安装转换器。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
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做光圈。
第5节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教案[初中生物苏科版初一七年级]
![第5节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教案[初中生物苏科版初一七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33eeb679b0717fd5360cdcec.png)
第5节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实验常用的工具,熟记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展实验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系观目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勇于实践与创新的精神,逐步确立以爱护小动物为原则来设计探究性实验。
二、教学重点学会使用显微镜,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发现问题、提出课题、进行假设、控制变量、开展实验探究。
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课前准备实验室常用的工具、显微镜、玻片标本。
六、教学过程预习目标1.了解常用的生物实验工具。
2.显微镜有哪些结构和以及它们的功能。
3.如何规范地使用显微镜?4.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哪些步骤?预习展示1、导入:吃饭我们要用碗筷,写信我们要用纸笔、刷牙我们要用牙刷等等。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生命科学的探究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有深厚的知识技能为积淀,还要懂得一定的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拥有方便的实验工具。
2、学习使用实验常用的工具。
教师展示并示范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工具:解剖盘、解剖刀、解剖剪、解剖针、镊子、试管和试管架、培养皿、烧杯、盖玻片、载玻片、试管夹、三脚架和石棉网、放大镜、滴瓶、滴管、纱布、吸水纸、酒精灯等。
3、认识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拄——支持镜拄以上的部件。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
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
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教案(苏科版初一上)第5节科学探究的差不多方法〔第2课时〕
【课程导入】
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中使用的重要仪器,它能关心人们观看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体或者生物体的微细结构。
显微镜的种类专门多,有光学显微镜,也有电子显微镜。
在中学生物实验室里,使用较多的是一种学生用的光学显微镜。
【聚焦课标】
1、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
——仿照层次
2、初步养成规范使用实验仪器的良好适应。
——经历、反应层次
【自主学习】
1、取镜和安放
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边的地点。
2、对光
转动___________,使低倍镜正对___________,然后将遮光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用_______眼凝视目镜内,_______眼一定要睁开,便于画图。
转动___________,观看到目镜内有圆形的亮圈,叫做___________。
3、观看
把印有〝P〞或〝上〞字的薄纸片放在载玻片上,制成玻片标本。
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要观看的物像正对通光孔,玻片两端用压片夹压住。
然后从侧面看着物镜,转动_________________,使镜筒慢慢下降,直至物镜接近玻片为止。
用_______眼在目镜中观看,反向转动_________________,使镜筒慢慢上升,直至看清物像为止。
4、收镜
实验完毕,将玻片从载物台上取下,用纱布将显微镜擦拭洁净。
将压片夹转向___________,反光镜移动到___________方向。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_______________,将镜筒下降。
将显微镜送进镜箱。
【合作学习】
一、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小组讨论:
1、使用显微镜,要紧包括哪几个步骤?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什么缘故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
二、分组实验:〝学习使用显微镜〞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看并摸索以下咨询题:
1、在对光过程中,转动遮光器,让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视野的明亮程度有什么变化?转换反光镜,比较用平面镜和凹面镜观看时,视野的明亮程度有什么不同?
2、将印有〝P〞或〝上〞字的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你在视野中看到的是什么字?从目
镜内观看到的物像是正像依旧倒像?假如那个字偏在视野的左上方,试一试,如何样才能将它移到视野的中间?
3、假如把字写在一张不透亮的纸上,观看的结果是否相同?
【巩固练习】
1、显微镜对光时,应第一〔〕
A、转动粗准焦螺旋,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C、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D、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使用显微镜观看时,下降镜筒时什么缘故眼睛要凝视物镜( )
A.观看物镜是否对准通光孔
B.幸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
C. 观看物镜是否对准反光镜
D.能够在视野中找到物像
3、将载玻片上写的英文字母P放在显微镜下观看,这时看见的物像应是〔〕
A.p B . q C. b D. d
4、在显微镜下观看到的物像假设在视野左下方,要想将物像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移向( )
A、左下方
B、右上方
C、左上方
D、右下方
5、显微镜使用的差不多步骤是〔〕
A取镜和安放B收镜C放玻片D对光E从侧面看物镜,下降镜筒F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G左眼观看目镜,上升镜筒
6、小明同学用完显微镜后,就如此离开了实验室。
请指出他有哪些不当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