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空间形态的演变
建筑空间形态

空间形态常见的基本空间形态(1) 下沉式空间 ( 也称地坑 ) .室内地面局部下沉,在统一的室内的空间中就产生了一个界限明确、富有变化的独立空间。
由于下沉地面标高比周围的要低,因此有一种隐蔽感、保护痞和宁静感,使其成为具有一定私密性的小天地.人们在其中休息、交谈也倍觉亲切,在其中工作、学习,较少受到干扰.同时随着槐点的降低,空间感觉增大,井对室内外景观也会引起不同凡俗的变化,井能适用于多种性质的房间.田 4 — 25 为两个下沉式空间的例子,根据具体条件和不同要求,可以有不同的下降高度,少则一二阶,多则四五阶不等,对高差交界的处理方式也有许多方法,或布置矮墙绿化,或布置沙发座位,或布置干柜,书架以及其他储藏用具和装饰物,可由设计师任意创作.高差较大者应设围栏,但一般来说高差不宜过大,尤其不宜超过一层高度,否则就会如楼上,楼下和进入底层地下室的感觉,失去了下沉空间的童义.(2) 地台式空间.与下沉式空间相反,如将室内地面局部升高也能在室内产生一个边界十分明确的空间,但其功能,作用几乎和下沉式空间相反,由于地面升高形成一个台座,在和周围空间相比变得十分醒目突出,因此它们的用途适宜于惹人注目的展示和陈列或眺望.许多商店常利用地台式空间将最新产品布置在那里,使人们一进店堂就可一目了然,很好地发挥了商品的宜传作用.图 4 —26(d) 为美国纽约诺尔新陈列室,以地台方式展出家具,这些色彩鲜明的家具排列紧密,俨然一幅五彩缤纷的立体抽象图案.现代住宅的卧室或起居室虽然面积不大,但也利用地面局部升高的地台布置床位或座位,有时还利用升高的踏步直接当作座席使用,使室内家具和地面结合起来,产生更为简洁而富有变化的新颖的室内空间形态 ( 图 4 —26b 、‘ ) 。
此外,还可利用地台进行通风换气,改善室内气候环境。
图 4 — 26(d) 为起居主地坪升高,一般为 40~50cm ,最冷的空气在所占地板下面循环.公共建筑,如茶室、咖啡厅常利用升起阶梯形地台方式,以使顾客更好地看清室外景观.(3) 凹室与外凸空间。
办公空间设计趋势的思考

办公空间设计趋势的思考摘要:本文以现代办公空间的设计中新的趋势,进行分析和思考。
设计师应在本着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前提下,利用更多新条件或者思考方式,突破固定的思维模式。
转变传统设计方式,来达到设计感性化的理性实现。
关键词:模块设计;系统;数据统计;环保理念设计;多元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它惊人发展速度成为全球最活跃的经济体。
其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行业在这种速度下也得空前的发展。
回顾这30多年的发展,人对空间要求不再是单一功能性的认识,而是对多方面意识形态上诉求。
对空间的认识也正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局限走向整体。
这其中办公空间上设计在现代城市的空间设计占有很大比重。
各种企业,政府机构等通过设计这个载体将这个时代的特质植入其中,同时引领办公空间设计的不断突破和创新。
20世纪80,90年代,国人对办公设计的认识,还是封闭的空间设计,缺乏对整体设计的考虑。
那时我们在投标时,每个空间设计繁琐,甚至把不是功能需要的元素放在其中。
如果把所有设计放在一块儿,就会发现不同的材质,不同元素混杂一起,出现在完整的办公空间设计中。
不仅造成视觉层次的混乱,还造成大量的浪费,更别谈设计生命了。
但随着整体设计行业水平的提高,对办公空间设计的理解也得到提高。
从对单纯的空间界面设计,变为从人性角度对整体空间的设计考虑,其中企业文化的理解,功能使用的细分,科技技术的加入,环保节能理念的引入,越来越成为设计不可或缺的元素。
同时在对现有设计的模式及思考方式要进行重新分析。
总结出以下五个方面,这也应该是未来办公空间设计重要考量。
1 模块化设计现代设计过程由于我国工业化程度大幅提高,大量工厂化的产品进入装修领域。
比如以前好的设计,只能通过现场制作。
而由于工艺技术的不过关,标准体系不够健全,往往达不到设计最初的构想。
现在大量模块生产,也给办公装修模块化提供可能。
设计师在其中的角色由以往的通包变为提出要求进行选择的过程。
例如吊顶有和整个设备系统配套的集成吊顶,墙面有成品干挂系统,家具有家具模块系统等等,这些成品模块产品为设计师目的的达到提够了可控,标准,量化的手段。
办公空间分类

•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办公空间设计形态可概括为四大类:蜂巢型、密室型、小组型及俱乐部型。
不同企业在设计办公空间时应考虑到各公司业务的区别及办公室的资讯化发展,根据需要度身订做。
•◆蜂巢型属于典型的开放式空间,自律性及互动性最小,属于例行性、重复性高而个人积极性极低的工作形态,适合朝九晚五或者24小时轮班的工作。
办公室采用开放形态,同事间互动较少,这是比较传统的办公室规划。
目前的这类办公室加强了现代通讯设备的运用,使工作进行更加便捷有效。
•采用这一形态的典型工作包括银行、财务及行政人员、资料输入员和客服中心等。
•◆密室型属于较为个人化的独立工作空间,自律度高而互动性差,适合个人化的、专注的及较少互动性的工作,而且工作时间及地点较不规律。
这种办公室具有独立的单间,或是在开放空间中有较高的办公隔间,其中各种办公功能齐全,使个人工作时不受干扰。
•这一类型的工作者包括会计师、律师、电脑工程师及公司管理层。
•◆小组型属于团队小组式的工作空间,自律性低但互动性高。
办公空间通常为开放空间或独立的组群房间,每个人有固定的工作桌和电脑,复印机及其他办公设备则共享,其中还包含共用的洽谈桌或会议桌等讨论空间。
•这一类型的工作者有设计小组、研发团队、多媒体部门、保险业务人员等。
•◆俱乐部型属于同时兼具个人和团队合作、经常需要小组讨论的工作,而且工作时间长,地点也不限,适合于高自律性和高互动性的知识工作者。
因此,办公空间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编组作调整,采用分享的规划观念。
在这一形态中,个人座位并不固定,但注重私密性,使个人工作时不受干扰。
会谈区可以容纳少数或多数人共同讨论,而且这类会谈区并不仅仅限定在会议室等固定区域,当个人研究遇到问题,可以在吧台、用餐区或者舒服的沙发上进行讨论。
•适合此类型的工作有广告、媒体、公关、网络、管理顾问等公司以及各类公司的创意部门。
建筑室内中常见的基本空间形态

建筑室内中常见的基本空间形态一、开放式空间开放式空间是指空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与其他空间相互连通,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
这种空间形态能够增加室内空间的通透感和开阔感,常用于需要开放式布局的建筑,如图书馆、办公室等。
二、封闭式空间封闭式空间是指空间界限明确,与外界相对隔离,呈现出私密性的特点。
这种空间形态能够提供安静、私密的环境,常用于需要独立或保密的空间,如卧室、会议室等。
三、动态空间动态空间是指空间具有一定的动感,呈现出活跃、流动的特点。
这种空间形态能够增加室内的活力,常用于商业、娱乐等公共空间。
动态空间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设计手法来实现,如运用流线型的空间形态、动态的光线等。
四、静态空间静态空间是指空间相对稳定、平静,呈现出安静、平和的特点。
这种空间形态能够营造出一种宁静、安逸的氛围,常用于住宅、办公室等需要放松身心的场所。
静态空间的创造可以通过控制空间的光线、色调等手段来实现。
五、流动空间流动空间是指空间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呈现出自由、流畅的特点。
这种空间形态能够使人在其中自由活动,感受到空间的无限延伸感,常用于商业、展览等公共空间。
流动空间的创造可以通过运用流线型的空间形态、动态的光线等手段来实现。
六、虚拟空间虚拟空间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创造出的非实体空间,呈现出数字化的特点。
这种空间形态可以营造出具有想象力和创意的空间效果,常用于科技展览、主题展等展示类场所。
虚拟空间的创造需要借助特定的技术设备和软件来实现。
七、共享空间共享空间是指多个使用者共同使用的空间,呈现出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
这种空间形态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常用于公共场所如咖啡馆、图书馆等。
共享空间的创造需要综合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和行为习惯,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设计来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
办公空间分区案例

办公空间分区案例
办公空间分区是设计办公空间时的一种策略,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以下是几个办公空间分区的案例:
1. 开放式办公区:适用于需要高度协作的环境。
例如创意部门或小型团队。
优点包括提高沟通效率和合作能力,但可能会影响私人空间的保护。
2. 封闭式办公区:适用于需要高度集中或需要保护隐私的职位。
例如高级管理层或需要处理敏感信息的职位。
优点包括提供安静的工作环境,但可能会限制与同事的交流。
3. 混合式办公区:结合开放式和封闭式办公区,适用于大多数办公环境。
开放式空间适合团队协作,封闭式空间则提供私人空间。
4. 多功能区:包括会议室、休息室、健身房等,为员工提供休息和放松的空间,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效率。
5. 公共交流区:如咖啡厅、休息室等,鼓励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有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
6. 私人办公室和电话室:为员工提供私人空间,以便于电话会议或私人通话,保护隐私。
以上分区案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公司的具体需求。
商业空间

二、视觉流程 商场视觉空间的流程可分为商品促销区、展示区、销售 区(含多种销售形式)、休息区、餐饮区、娱乐区等。由于 该类空间基本属于短暂停留场所,其视觉流程的设计因趋向 于导向型和流畅型。
第六节
商业环境的形象塑造
商业环境的界面 商场地面、墙面和顶棚是主要界面,其处理应从整体出发, 烘托氛围,突出商品,形成良好的购物环境。 商场的地面——地面应考虑防滑、耐磨、易清洁等要求, 并减少无谓的高差,保持地面通畅、简洁。对地面耐磨要求, 常以同质地砖或花岗石等地面材料铺砌。 商场的墙面——基本上被货架、尾柜等道具遮挡,一般只 需用乳胶漆等涂料涂刷或施以喷涂处理即可,局部墙面可做重 点特殊处理,营业厅中的独立柱面往往在顾客的最佳视觉范围 内,因此柱面通常是塑造室内整体风格的基本点,须加以重点 装饰。 商场的顶棚——除入口、中庭等处结合厅内设计风格可作 一定的造型处理外,顶棚应以简洁为主。大型商场自出入口至 垂直交通设施入口处(自动梯、楼梯等)的主通道位置相对较 为固定,其上部的顶棚可在造型、照明等方面作适当呼应,或 做比较突出的处理。
〈四〉、营业空间的组织划分 1、利用货架设备或隔断水平方向划分营业空间。 其特点是空间隔而不断,保持明显的空间连续感,同时,空 间分隔灵活自由,方便重新组织空间。这种利用垂直交错构件 有机地组织不同标高的空间,可使各空间之间有一定分隔,又 保持连续性。 2、用顶棚和地面的变化来分隔空间。 顶棚、地面在人的视觉范围内占相当比重,因此,顶棚、地 面的变化(高低、形式、材料、色彩、图案的差异)能起空间 分隔作用,使部分空间从整体空间中独立,是对重点商品陈列 和表现,并较大程度的影响室内空间效果。
二、商店类别 1.专业商店——又称专卖店,经营单一的品牌,注重品种 的多规格,多尺码。 2.百货商店——经营种类繁多商品的商业场所,使顾客各 得所需。 3.购物中心——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要,设有大型的百 货店,专卖店,画廊,银行,饭店,娱乐场所,停车场,绿化 广场等。 4.超级市场——是一种开架售货,直接挑选,高效率售货 的综合商品销售环境。
建筑设计中的形态演变与空间流动性

建筑设计中的形态演变与空间流动性在建筑设计中,形态演变和空间流动性是两个核心概念。
形态演变指的是建筑外部形状、结构和比例的变化过程,而空间流动性则涉及到内部空间的组织和布局,以及人们在其中的流动方式。
这两个方面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建筑的整体风貌和使用体验。
一、形态演变形态演变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建筑的功能、环境以及审美需求密切相关。
每个建筑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它可以是简约大方的几何形状,也可以是曲线婉约的有机形态。
形态演变往往涉及到多个因素的综合考量,包括建筑的用途、场地条件、可持续性要求等。
建筑的形态演变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现。
一种常见的方式是从建筑的立面开始,通过对外立面的材质、色彩和细部处理等进行变化,来使建筑在视觉上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建筑的体块布局和结构形式的变化,来探索新的空间表达和视觉效果。
例如,通过改变建筑的高度、体量或者形状,可以使建筑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此外,建筑的形态演变还可以通过数字化设计工具来实现,通过对建筑形态参数的调整和优化,来获得最佳的形态方案。
二、空间流动性空间流动性是指建筑内部空间的组织和布局方式,以及人们在其中的流动方式。
一个好的空间流动性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的使用体验和舒适度。
空间流动性设计首先需要考虑人们在建筑中的活动方式和路径需求。
例如,在一个办公楼中,可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通道设置来优化员工的工作流程和交流效率。
此外,空间流动性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
例如,在一个医院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到病人、医护人员和访客等不同使用者的流动路径和空间需求。
在实现空间流动性的设计中,使用了多种手段。
一种方式是通过建筑的布局和放置来引导人们的流动方向。
例如,通过合理设置门厅、走廊和楼梯等,来引导人们进入不同的区域。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内部空间的连通性来提升流动性。
例如,通过设计开放式的空间布局和多个入口,来使空间更加连续和灵活。
此外,还可以通过使用透明材料、巧妙的照明设计和景观元素等,来提升空间的可读性和导航性。
浅议现代办公空间设计

出等 等 , 得 人 们 重新 来 关 注 办 公 空 间 , 以人 性 化 为 切 人 点 。 出 了 32 平 面 功 能 规 划 及 动 线 使 并 提 . 些 新 的 设 想 和实 践 。在 多 年 的 办 公 空 间 设计 工 作 过 程 中 , 者 有 一 笔 依 据 建 筑 朝 向 、 野 及 周 边 环境 , 据 不 同 的 功 能 区 域进 行 规 划 : 视 根 些 心 得 体会 , 与大 家分 享 。 接待区 、 公区、 议区、 办 会 展示 区 、 导 区等 等 。办 公 室 的 空 间设 计 , 领 必
可 延 个 蜂巢型属于典 型的开放式办公空 间, 自律 性 及 互 动 性 最 小 , 于 象 , 以在 空 间 上 作 文 章 , 续 空 间 突 显 企业 的 实 力 ; 性 化 空 间 往 往 属 一 拘 更 例 行 性 、 复性 高 , 重 而个 人 积 极 性 极 低 的 工 作 形 态 , 合 朝 九 晚 五 或 者 从 空 间形 态 出 发 , 改 以 往 方 正 、 谨 的 空 间形 态 , 多 的采 用 弧 形 、 适 甚 以使 空 间 给人 留下 较 为 深 刻 的印 象 。 2 4小 时 轮 班 的 工 作 形 式 。办 公 室 采 用 开 放 形 态 , 同事 问互 动 相 对 较 自由形 、 至 异 性 空 间 , 色 彩 色 彩 作 为 人 类 是 觉 的第 一 要素 。 彩 同样 是 塑造 个 性 化 的 色 少 , 比较 传统 的 办公 室 规 则 。 目前 这 种 办公 室 加 强 现 代 通 讯 设 备 的 是 个 标 灰 运 用 , 便 工作 时更 加 便 捷 有 效 。 采 用 这 一形 态 的典 型 工 作 行 业 包 括 重 要 手 段 , 性 化 办 公 空 间 往往 拒 绝实 用 传 统 办 公 空 间 “ 准 色 彩 一 以 色 ” 大 胆 的 使 用 一 些 高 明 度 和 高纯 度 的色 彩 . 人 愉 悦 而 彰显 个 性 。 而 令 财务、 银行 及 行 政 人 员 、 料 输 入 员 和 客服 中 心等 。 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办公空间形态的演变摘要:本文论述办公空间的功能和基本形态,以及办公空间在古代世界的几大主要文明区域因不同的文化形成的不同形态,并在近代以来由于社会变革和技术进步而融合并发展的演变过程,并对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可能对其在日后的演变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基本形态;社会发展;技术发展;演变趋势 1、办公空间的功能和基本形态 1、1 办公空间的功能办公空间产生于管理的需要,管理的核心就是信息处理和反馈;办公空间的功能包括“物理”和“心理”功能;前者是容纳办公的人及其办公所需的设施,满足办公活动需要;后者是通过空间与设施的形式和适度的陈设,为办公的人提供与其工作主题相应的舒适、愉悦的空间,以及树立和宣传其单位形象。
2、2 办公空间的基本形态办公空间的基本形态由环境、建筑与空间、空间布置、空间间隔、空间装饰、家具和设施构成;环境:包括地域、位置、交通、风景等,其决定了办公空间形态的外部氛围、价值和发展前景;建筑与空间:其作为外部形象和载体,对办公空间形态的档次、风格、空间尺度和形式有重大影响;空间布置:是满足特定办公需要的空间划分,是其空间的数量形式;空间间隔:主要有封闭、敞开、透明、半透明和全密封等,是视觉空间变化的重要构成要素;空间装饰:是文化、艺术和空间主题的体现;家具:是实现办公不可缺少的用具,同时也是构成形象的重要元素;设施:包括照明、空调、电话、电脑、影音、打印、复印等办公设备和为此而配套的隐蔽或明装的线路和管道,既是实现功能和提高效率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也是直接或间接构成办公空间形象的重要部分。
2、社会与发展促进办公空间形态演变2、1 古代~近代- 四大文明区域传统风格的形成古代绝大部分的办公空间只是公共建筑的附属部分,除了使用方式不同和配置不同的家具和设施之外,并无独立的建筑和装饰,还有就是由于历史久远,民间类的办公空间的资料缺乏,所以我们只能选择有资料和有代表性的教堂、庙宇、皇宫、官邸的建筑空间和家具结合其所属的历史和文化进行研究;据历史考证,早至6000~10000年前的母氏社会,决定重大事项就要召开“议事会”,并由全体成年的妇女和男子参加,进行表决。
从考古发现的一些该时期的遗址,我们可以想象出当时的“办公空间形态”就是在洞穴、茅棚、土房里(天气允许也可能在野外),古人或席地而坐,或站或蹲地参与议事的情景,也许这就是办公空间形态的雏形了。
至今,有遗存资料可研究的首先是埃及,3200多年前的埃及18朝法老图坦卡蒙墓出土的黄金浮雕画(图1),描述的是当时宫殿的情况,结合现存的同期的卢克索神庙遗址,以及丰富的墓穴壁画,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归纳:当时“办公空间”的墙壁和柱子描画或雕刻有丰富灿烂的图案,地面是纹样绚丽的地毯或拼贴图案的砖石,上面放置的是精美的椅子和低矮的台几,法老或者还有皇后坐在椅子上,听取大臣们禀报相关情况,然后发号施令,这是最正式的办公;审阅与撰写文件等事务则在同样风格,但空间相对小些的书房里进行,里边同样有精美的家具,这就是当时埃及顶级的“办公空间形态”。
埃及是奴隶制农耕的大河文化,法老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人们信奉来世,所以建设了著名的金字塔群,由于地处沙漠边缘,气候干燥,其墓穴壁画和陪葬品遗存甚多,所以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当时的信息。
同期的古希腊,属奴隶制农耕和渔猎的海洋文化,信奉现世,哪怕是国王也没留下豪华的墓穴,但地面遗存有类似的砖木结构的建筑和后人制作的复原图(图2),其建筑的内壁、柱,用红、黄、蓝为主调颜色描绘而布满的图案,与古埃及的相比,显得更粗狂和充满活力,这也正好反映了这两个地区当时的不同文化。
到了公元前800年-338年期间,希腊出现了奴隶制的民主政治,精英们的才智和能力得以释放和发挥,随之文化、科学技术、商业迅速发展,在建筑技术方面,出现了石梁的金字顶结构,结果是柱子距离增大,室内也有了更宽敞的空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图3,公元前447年-456年),结合该时期遗存的浮雕画中刻画的椅子(图4),我们可以判断当时其高端的办公空间已经具有了古典欧洲的风格的轮廓。
在公元前6~4世纪“在雅典,国家不设国王,最高权力机构是全体公民大会,大会由公民抽签产生,共同对国家事务进行商议”,所以当时的“办公方式”是相对民主,参与者也是比较轻松和自由的。
另外,通过复原图,我们还看到了一个同期的商用会议室;砖木结构风、风格朴实的空间,靠墙摆放的是长凳,上面坐着不拘仪态的古希腊人,其展现的可以说是当时民用中档办公空间的形态(图5)。
再过数百年,就到了罗马帝国时代(前27年—395年);其继承了古希腊的文化,通过侵略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同时也促进了建筑技术的发展,大跨度拱顶技术的运用,使得室内空间更加高大、宽阔;为了显示力量和财富,其装饰也变得富丽堂皇。
期间随着基督教在当地的普及,人们信奉上帝和天国,教堂建筑为了营造通向天国的神秘氛围,其拱形的空间更是越建越高大,其装饰也更华丽且神秘,家具技术的普及、雕塑雕刻的技术的更加熟练和程式化(图6);其风格与技术又促进了宫廷和商用、民用的建筑与装饰发展(图7)。
至12世纪,法国出现哥特式建筑,实际上是把建筑原来的圆拱顶变成了叶尖形,这样的建筑外形和内空间就更高,更有“通向天国”的感觉,但与其配套的家具变化不大,然后曼延至欧洲其他国家;至此,欧洲传统的办公空间形态基本形成,往后的数百年,这种形式与风格只是从简单到复杂、简朴到华丽、粗放到精细之间的量的变化;包括17~18世纪意大利“繁复夸饰、富丽堂皇、气势宏大、富于动感”的巴洛克风格,以及18世纪法国“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的洛可可风格(图8)。
中东地区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至大流士一世的波斯帝国(前522~前486),其国家版图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建筑风格、家具式样办公空间形态与埃及和欧洲相近(图9)。
但到了7世纪出现伊斯兰教,并成为主流宗教,其信奉的是真主先知,教义是服从真主、为信仰献身、圣战和等待末日审判;信徒们做礼拜要匍匐在地面上,所以建筑空间就无需欧洲那样的高大,而更需要的是一张质地柔软、纹样精美的地毯,因此波斯地毯举世闻名;其《古兰经》反对装饰使用人类和动植物图案,所以无论是地毯纹样还是室内装饰图案都是以抽象的连续纹样为主,密集而尽量不突出某一部分,一切都为了构成一个灿烂的整体形象,这与他们的教义主题非常吻合。
可能是为了以上的不同民族的元素,从遗存的庙宇和公共建筑,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以欧式的写实手法,伊斯兰+欧式图案背景,表现佛教和印度教的题材的装饰风格,家具在民间用得不多,民众聊天议事习惯盘腿坐在低矮的坐垫上,就是皇帝的御座也是一种低矮的椅子,但雕刻精美,且镶嵌宝石,古称“孔雀宝座”(图11)。
但历史记载印度在10世纪起,开始生产欧式造型,雕刻印度纹样的家具出口到欧洲,由此判断,古印度的高端办公空间,也应有类似的桌椅,以满足抄写文件需要。
印度的文化和装饰风格,通过佛教的传播对东南亚各国影响较大。
中国由于距离、高山和沙漠与其他文明区域阻隔等原因,而形成了一种以儒家思想为主,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和严格的等级观念的独特的文明体系;在4300多年前的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议题是任命鲧去治水,鲧没治了,才有后来的大禹治水;这是中国较早关于办公的记载。
至秦汉时期,其“办公空间”已有相当的规模,至今浙江横店有用于影视拍摄而复原的秦皇宫,我们看到的是高大雄伟的建筑,内部是高大的盘龙浮雕柱子,斗拱撑起的是装饰了龙纹的梁,主墙壁也是巨大的龙凤图案浮雕,色调以红、黑、金为主,皇帝是在高台上席地而坐,以案几办公,就如我们在相关的影视片中看到的那样,其真实性还有待考证。
至汉代,全国已有人口5960万,官吏13万,其办公空间数量也一定相当可观,办公空间形态应与秦代相近。
到了唐朝(公元618—907年),中国进入封建帝国的鼎盛时期,人口达到8000万,当时皇帝的办公主要在大明宫,现在也只剩遗址,从复原图,我们看到的大明宫的是一种从汉代到北京故宫过渡的建筑和内部装饰风格,即比前者少了一些粗狂,多了一些华丽和精细。
至唐代早期无论达官显贵还是普通民众都还有席地而坐的习惯,但用于写字和放物品的案几却已经相当优美,到了武则天时代,使用椅子和桌子开始普及,到了明、清时代更创造了风格独特,举世闻名的中式家具。
实际上,中国明代以前的“办公建筑”已荡然无存,原因是土木建筑容易腐坏,更重要的是不防火,比如历史上最有名的阿房宫、未央宫和大明宫都是被烧掉的。
现存的古办公建筑只有北京、沈阳两大故宫和几处县级的衙门;在空间布置上,体现了与欧洲不同的文化,比如欧洲是民主和议会的诞生地,在古希腊就已经有“奴隶主的民主制”,要通过开会来决定一些重大的决策,其办公空间就少不了“会议室”。
中国是封建帝制,皇帝一人说了算,所以决策的地方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只有皇帝可以坐,其他人不是站就是跪,偌大空间中只有一张龙椅的金銮殿了(图12)。
就算是的县衙门,升堂办案时也是只有县太爷是坐着的。
中国古代的办公空间形态可描述为:等级分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宫的办公空间一定是全国最好的,敢超越者会引来“杀身之祸”,其他官员的则是按级别高低而决定其规模大小和档次高低;因等级观念不提倡标新立异和建筑材料所限,绝大多数的建筑形式与风格类似,即土木结构、斗拱支撑的金字构架式,区别一般只在于规模、用材档次的不同;内部空间装饰也类似,因为喜欢吉祥和好意头,所喜欢以红色、宗色等暖调颜色为主,或再搭配少量黄、绿、蓝、黑色相衬,陈设多为国画、书法、陶艺、盆景、假山和真石,而且一般都表示某些象征意义;总体风格是早期比较粗狂、简朴和雄伟,随年代的推移,越来越精致和豪华,到清代后期,其精致、豪华已到了繁琐的步(图13)。
中国关于商业活动的记载可追溯至原始社会,也不乏成功的商人,但儒家思想内涵之一就是“重道义轻功利、重农轻商”,所以中国古代的商业办公空间遗留不多,更不会有独特的风格,现存可以考证的是明清以后会所和一些富人的会客厅,以及富人的书房,其与官方的区别,就是少一些堂皇,多一些精细和朴实,规模也很小。
中式建筑、装饰和办公空间形态,对日、韩、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有显著的影响。
实际上,以上的四大文明区域在公元前的更长时间内,就已经因为不同的环境、气候、制度、信仰、建造材料与技术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的建筑和装饰文化,由于不同的管理和办公的方式需求而造就了各自特有的办公空间形态,只是因为时间太久,我们可研究的资料不多罢了。
以后的2000多年其实只是一个从粗狂、简朴,向精细、复杂发展的过程。
这些不同的建筑、装饰风格以及办公空间形态已成为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会继续延续和发展,甚至通过交往曼延到别的文明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