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标准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标准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标准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标准测试卷及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吝啬.(sè)萦.绕(yíng)忏.悔(chàn)锲.而不舍(qiè)B.霎.时(shà)呜咽.(yè)妖娆.(ráo)参差.不齐(cī)C.恍.惚(huǎng)拮据.(jū)归省.(xǐng)骇.人听闻(hài)D.拘泥.(nì)徘徊.(huí)寒噤.(jìn)拾.级而上(shí)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赞誉飘逸富丽堂煌红妆素裹

B.制裁糟蹋自吹自雷大发雷霆

C.濡养秘诀鸠占鹊巢自惭形秽

D.惊骇天娇形消骨立与日俱增

3、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那些只懂得爱慕虚荣,攀比炫富而不努力学习的同学,他一向是鄙夷

..的。

B.“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诗只是着力烘衬桂林山水的妙处,并非要褒贬

..天下山水。

C.一切都好像刚刚发生一样,历历在目,却有更多的记忆,如仙山琼阁

....一般虚无缥缈了。

D..他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放学同行到岔路口,然后分道扬镳

....。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阅读刘慈欣的作品,使我们看到恢弘的科幻世界,感受到诗意的英雄主义情怀。

B.成都市申办2025年世运会,无疑不是成都积极创建世界赛事名城的重要举措之一。

C.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D.市教育局推动的“研学旅行”项目,在丰富学生见闻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5、下列句子修饰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

B.苦难的诗篇,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C.他打乒乓球的动作真灵活,像一只憨厚的熊猫,在球台前上蹿下跳。

D.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6、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

②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③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

④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

⑤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

A.⑤②③④①B.①⑤④③②C.④①②⑤③D.③②⑤①④

7、古诗文默写。

(1)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______________,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行人莫问当年事》)

(3)戍鼓断人行,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4)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5)李白在《行路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来表达实现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

(6)《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一)

林逋①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舟,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放鹤。良久,逋必棹小舟而归,盖常以鹤飞为验也。逋高逸倨傲,多所学,唯不能棋,常谓人曰:“逋世间事皆能之,唯不能担粪与着棋。”

(选自《梦溪笔谈人事二》)

(二)

李茇号岣嵝,武林人,住灵隐韬光山下。造山房数楹,尽驾回溪绝壑之上。溪声淙淙出阁下高厓插天古木蓊蔚人有幽致。山人居此,孑然一身。好诗,与天池徐渭友善。客至,则呼僮驾小肪,荡桨于西泠断桥之间,笑咏竟.日。以山石自磥累生圹②,死即埋之。所著有《岣嵝山人诗集》四卷。天启甲子,余与赵介臣、陈章侯、颜叙伯、卓珂月、余弟平子读书其中。主僧自超,园蔬山蔌,淡薄凄清。但恨名利之心未净,未免唐突山灵,至今犹有愧色。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有删改)(注)①林逋(968—1028):字君复,钱塘人,卒谥和靖先生。②生圹:指生前预造的坟墓。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的意思

(1)常畜.两鹤(_______)(2)延.客坐(_______)(3)笑咏竟日

..(_______)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溪声淙淙出阁下高厓插天古木蓊蔚人有幽致。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但恨名利之心未净,未免唐突山灵,至今犹有愧色。

(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4.林逋和李茇在志趣上有什么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意,作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宽以待人

①有人说:“假如我们都知道别人在背后怎样谈论我们的话,恐怕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了。”这并不是一句否定人与人之间友情的话。

②要知道,人们背后一时兴之所至,谈到了你的过错或缺点,说了对你不利的话,这是人之常情。即使他是你的朋友,偶尔一两次顺口说的话,也并不证明他不够朋友。

③假如你不知道,这事情就会和根本没有发生过一样。

④可是,假如你时常担心别人背后对你的谈论,而要千方百计地去打听的话,传话的人可能会把事情夸张些或歪曲些。这样一来,本是无意之间的闲谈,就会成为相当严重的有意的中伤,当然就会影响到朋友之间的感情。

⑤我认为在这一方面是大可不必过于认真的;假如你喜欢你的朋友,在传话的人面前,你反而应该替他辩护一下或洗白一下才对。因为这是换得朋友对你的信心及杜绝闲话的最好办法。

⑥朋友之间的感情本不是短时间可以建立得起的,而在漫长的时间中朋友间难免会出现各种小矛盾。在彼此交往期间,不计较小的恩怨,适当地消除小的误会,原谅对方有意或无意的错误等等,都是使友谊巩固和增进的最好办法。许多人一生交不到一个朋友,那就是因为他太斤斤计较了。要知道,世间有几个人没有缺点和没有粗心大意的时候呢?假如别人也同样计较我们的错失的话,我们不是也会成为孤立可怜的人了吗?

⑦我一向喜欢快乐和气的气氛。不管是家庭里,邻里之间、朋友之间、同学同事之间,假如大家见了面都是一团和气,彼此心中没有成见,没有意气用事的地方,嘻嘻哈哈,有说有笑,那该多好!而这种快乐气氛的造成,就是靠着每一个人从本身做起的一种宽厚、容忍的功夫。

⑧对人抱持一个“恕”字,欣赏别人的好处,记着别人的好处,忘掉别人的错处,这就可以获得一种心安理得的快乐。

⑨常见有人说话方面不饶人,你损我一句,我必定要报复你三句,认为是精神上莫大的胜利。可是事实上,我们知道,无论所争执的事是大是小,既有争执和意见,心里就不会舒服,无论自己是胜是败,精神上总难免受相当的损失。为琐屑小事争强好胜的结果,必定会把无意变为有意,把小事扩大为大事,以后就更难和平相处了。

⑩“恕”并非软弱,一个懂得“恕”字用处的人,“恕”会成为他的无形武器;它消极的可以避免卷入无益争论的漩涡,积极的可以克服对他有所不利的敌

人,而且可以更进一步把敌人化为朋友。

1.在第①段中,作者表达了什么看法?

2.简析文章第⑥段的论述层次。

3.第⑨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说说文中“恕”的含义。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户外运动,当遵守法纪敬畏自然

盛玉雷

①如今,户外运动已成为一种时尚的运动方式。其多样化、个性化等特点,让人能够在拥抱自然的同时挑战自我,受到不少人的追捧。

②然而,近些年来,一些

..户外项目越来越刺激,安全之弦却没有越绷越紧;

部分

..户外运动爱好者的足迹越来越广,安全印记却没有越来越清晰。有人为了逃避景点门票,在未开发的区域追求刺激;有人拒绝大众化的旅游路线,追求不顾风险的自然体验;有人在经验和装备都不足的情况下,仓促开启“说走就走”的户外探险……每一起户外运动爱好者被困、失联、遇难的事故,都打破了敬畏自然、爱护生命、遵守法规的出行原则,都耗费了救援力量和公共资源高速运转的巨额成本,不仅严重威胁自身安全,而且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③参与户外运动,需要我们懂得,再罕见的风景也不及生命的珍贵。近日,一则“90后小伙在羌塘无人区失联50天被找到,却拒绝接受行政处罚”的新闻,最终以“穿越者认罚,交齐了5000元罚款”而落下帷幕。该事件一连串的波折引发的公众讨论,值得我们好好反思。在此次穿越无人区的三人小团队中,有人曾成功纵穿羌塘,有人曾攀登过雪山高峰,堪称户外运动的资深玩家。正是那些极限挑战与奇特经历,推涨了他们自我挑战的勇气和底气。但勇敢不是逞强,冒险不是弄险。尽管那位失联的穿越者创造了“断粮7天,只能吃草根、苔藓”的生命奇迹,这样的户外运动却不值得提倡,更何况一行人穿越羌塘无人区的活动属于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行为。

④追求挑战乐趣,需要我们牢记,再遥远的眺望也要留意脚下的土地。有生态人士指出,一个易拉罐被大自然完全分解需要200年,塑料制品需要1000年,一个玻璃瓶需要长达200万年。对生态脆弱的自然保护区而言,宁静才是最大的

守护。青藏高原西北部的羌塘荒原是中国最大的无人区,探险者在无人区的一举一动,比如留下一张包装纸、扔掉一个干粮袋、点燃一堆柴火,都会变成高寒地区的一道疤痕,造成难以修复的生态损失。可以说,以亲近自然之名行破坏自然之举,既不是户外运动的风向标,也绝不会成为极限运动的功勋章。

⑤每个人都有探索远方的权利,但这种权利绝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损害公众利益、浪费公共资源为代价。我们乐于见到失联小伙最终得救的暖心,也欣慰于非法穿越无人区的行为受到处罚,但不接受“拒不认错”的任性。事实上,违规犯险穿越等越轨行为,不会被真正成熟自律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所认同,也不会被日臻完善的法律法规所容忍。当户外运动爱好者以身犯险,及时进行援助不是“迁就”,而是尊重生命至上的人道主义;当户外运动爱好者被救脱险,严厉进行处罚不是“伤口撒盐”,而是划出清晰的法律红线。

⑥截至目前,已有数千人登顶珠峰,数百人进入过太空。矢志探索的魅力,就表现在永不言弃的心志、突破极限的精彩。这些活动都突破了人生的边界,却绝不碰触道德法律的底线。而这,也应该成为每一项极限运动的自我修养。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5月17日)1.为什么作者认为“冒险户外运动是碰触道德底线的行为”?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说明。

2.文章第②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然而,近些年来,一些

..户外项目越来越刺激,安全之弦却没有越绷越紧;部分

..户外运动爱好者的足迹越来越广,安全印记却没有越来越清晰。

3.文章第④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你喜欢户外运动吗?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启发?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你的生活实际简要谈谈。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说“麻烦你了”“给您添麻烦了”。可能是打扰了人家,这样说是表达歉意;或许是得到了他人的关照和帮助,这样说是出于礼貌,表示谢意。

人与人交往中,看似简单地说了一句话,其实隐含着为人处世的道理。

你是否有麻烦别人或别人麻烦你的经历?讲述你的故事或见闻,分享你的感悟,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②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抄袭、套作。

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

D

C

D

D

C

D

到乡翻似烂柯人行人莫问当年事边秋一雁声人迹板桥霜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养(2)邀请(3)整日、终日

2.溪声淙淙出阁下/高厓插天/古木蓊蔚/人有幽致。

3.(1)我只遗憾自己名利之心还没消除净尽,怕未免唐突了山中的神灵,到现在(想起来)还是有惭愧之色。(2)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

4.都淡泊名利,过着隐居的生活。林逋隐居在杭州孤山,与鹤为友,李茇独自一人居住在林隐韬光山下,可见二人都淡泊名利,不愿流于世俗;都热爱自然,醉心于山水。林逋常泛舟游览西湖诸寺,李茇则与客人在西冷断桥之间泛舟游玩,说明二人皆醉心于山水美景,热爱自然。

1.背后议论别人的行为并不意味着否定友情;背后议论别人是人之常情,并不意味着不够朋友;过于担心朋友背后的议论才会影响友情。

2.首先指出朋友间发生矛盾的必然性;接着从正面提出宽容是增进友谊的最好办法;最后从反面指出斤斤计较会破坏友谊。

3.举例论证。从反面论证了无论争执的事是大是小,既有争执和意见,心里就不会舒服,无论自己是胜是败,精神上总难免受相当的损失。

4.欣赏、记住别人的好处,忘掉别人的错处;不争强好胜;宽容并不意味着软

弱。

1.冒险户外运动漠视了生命的珍贵,有破坏生态环境、损害公众利益、浪费公共资源等危害

2.不能。“一些”和“一部分”表明只是一部分户外运动者追求刺激、足迹广泛但安全意识却很淡薄,使得论证语言更准确、严密;若删去范围就会扩大为全部的户外运动项目和全部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不符合客观实际

3.举例论证。通过列举生态人士的观点以及几种难以自然分解的废弃物的事例,揭示了一些废弃物在自然界中难以分解、造成环境污染的现实,具体详细地论证了我们在追求挑战乐趣的同时,也应该留意脚下的土地这一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喜欢。户外运动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让人能够在拥抱自然的同时不断挑战自我,越来越受到大众追捧。但大多数的户外运动者只是一味地追求冒险、刺激的自身感受,却忽略了其违法、冒险的户外行为给自身、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作为一个真正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我们应该遵纪守法敬畏自然,在享受户外运动带来的快乐时,也要珍爱生命和尊重自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