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美学
口腔医学美学(课件)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调查问卷法
运用标准化、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 的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 信息和数据。
观察法
通过细致的观察和记录,获取研究 对象的口腔医学美学相关信息。
病例分析法
对病例进行深入分析,了解患者的 病情、诊断、治疗方案及效果等方 面的信息。
实验法
在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的情况下,通 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口腔医学 美学相关指标,得出实验结论。
具有固位力强、稳定性高、舒适度高、美观 度好等特点,是当前牙齿缺失修复的理想选 择。
烤瓷牙
活动义齿
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色泽美观逼真等特 点,适用于牙齿缺失较少的情况。
适用于牙齿缺失较多、无法进行种植或烤瓷 牙修复的情况,具有适用范围广、费用较低 等优点。
THANK YOU.
色彩理论在口腔医学美学中的应用
色彩的基本原理
了解色彩的物理特性、基本概念、色彩的混合、色彩的调节等。
色彩与口腔医学美学的关系
探讨色彩在口腔医学美学中的作用,如牙齿颜色的选择、色彩搭配的技巧等 。
形态理论在口腔医学美学中的应用
形态的基本概念
了解形态的基本要素、形态的分类等。
形态与口腔医学美学的关系
空间感与口腔医学美学的关系
分析空间感在口腔医学美学中的应用,如牙弓的形状、矫正器的设计等。
03
口腔修复中的医学美学
口腔种植中的医学美学
美学分析
从色彩、形态、位置等方面评估牙槽骨和种植体 的美学效果。
种植体设计
根据患者牙槽骨情况,选择合适的种植体类型和 尺寸,以达到最佳的美学效果。
软组织处理
重视牙龈形态、颜色、质地的调整,营造自然、 和谐的口腔软环境。
内涵
《口腔医学美学》课件

05 口腔医学美学的未来展望
CHAPTER
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3D打印技术
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牙科修复体,实现更精确的定制化 治疗。
数字化诊疗系统
借助数字化诊疗系统,提高诊疗效率和精确度,降低误差率。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应用于口腔医学影像分析、诊断辅助和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
患者需求的变化与影响
口腔治疗对患者的心理影响
焦虑和恐惧
许多患者在进行口腔治疗时感到焦虑和恐惧,这可能影响治疗的 顺利进行和效果。
自尊心受损
口腔问题可能影响患者的社交和自信心,导致自尊心受损。
解决方案
医生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同时采用无痛 、微创的治疗技术,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焦虑。
口腔治疗与患者的生活质量
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口腔医学美学 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新的理论和技术不断涌现,为学科发展 注入新的活力。
02 口腔医学美学的核心概念
CHAPTER
牙齿美学
01
02
03
牙齿排列
牙齿排列整齐、对称,与 面部轮廓相协调,是口腔 医学美学的重要标准。
牙齿颜色
牙齿的颜色应与肤色、眼 色等协调一致,呈现出自 然、健康的外观。
03
牙齿美白技术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牙齿美白产品时,应注意选择正规品牌,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
在进行专业美白治疗时,应选择正规的牙科诊所,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效
果。
牙齿矫正技术
牙齿矫正技术
通过使用各种矫正装置,如矫治器、保持器等,来调整牙 齿的位置和排列,以达到美观和功能性的要求。
牙齿矫正技术的效果
牙齿矫正技术可以有效改善牙齿排列不齐、错位等问题, 使牙齿变得更加整齐和美观。同时,矫正后的牙齿也更易 于清洁和维护,有利于口腔健康。
口腔医学美学医学ppt课件

探讨了口腔美学与心理学的关系,包 括患者心理需求、治疗过程中的心理 干预等。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普遍认为通过本次课程,对 口腔医学美学的基本概念、评估 方法和治疗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 解。
实践能力提升
通过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学生表 示自己的口腔美学治疗技术得到 了锻炼和提高。
心理物理学评价法
通过心理物理学实验测量患者对口腔美学 的感知和偏好。
患者心理因素在评价中作用
感知和认知
患者对口腔美学的感知和认知受到个人经 历、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情感和情绪
口腔美学问题可能导致患者产生焦虑、自 卑等情感和情绪问题。
行为和决策
患者的口腔美学需求和行为决策受到心理 因素的影响,如求美动机、治疗期望等。
牙齿修复方法
包括贴面修复、嵌体修复、全冠修复等。
3
牙齿修复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用于牙齿缺损、牙齿变色、牙齿排列不齐等, 禁忌症包括严重牙周病、咬合关系异常等。
04
口腔医学美学评价标准与方法
口腔医学美学评价标准
牙齿形态与排列
牙齿应排列整齐,形态自然,符合面部比 例和微笑线。
牙齿颜色与光泽
牙齿颜色应均匀、自然,光泽度适中,无 明显色斑或变色。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口腔医学美学基本概念
介绍了口腔医学美学的定义、研究范围 及其与口腔医学的关系。
口腔美学治疗技术
介绍了牙齿美白、牙齿贴面、全瓷冠 等常用口腔美学治疗技术的原理、适
应症和操作要点。
口腔美学评估
详细阐述了口腔美学评估的方法、标 准和流程,包括面部分析、牙齿形态 与排列、软组织评估等。
口腔医学美学(课件)教材

06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综述
口腔医学美学的发展历程
01
介绍口腔医学与美学的结合,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演
变。
口原理和理论框架,包括口腔美
学的特点、构成要素、审美标准等。
口腔医学美学的实践应用
03
介绍口腔医学美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包括牙齿美容、颌面
腔医学美学技术的发展。
05
总结与展望
口腔医学美学的发展成果与经验总结
口腔医学美学概述
口腔医学美学是口腔医学与美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口 腔颌面部的美学特点、审美规律和美容应用。
发展历程
口腔医学美学自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经历了多 个阶段,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技术。
研究成果
口腔医学美学在牙齿美学修复、颌面部美容手术、口腔功 能与美学重建等方面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为临床实践提 供了重要的指导。
通过模拟手术、病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掌握口腔美学的实践技 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美学素养。
素质培养
强调对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具备欣赏美的能力,以及将 美学理念应用于口腔医疗工作的能力。
04
口腔医学美学的未来趋势
口腔医学美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口腔医学美学技术的不断创新 和发展,将进一步改善和提升 口腔医学美学的治疗效果和水
美的基本要素
形式美要素
内容美要素
包括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多种形式, 这些要素通过刺激人的感官产生美的感受。
包括真、善、美等价值,这些要素通过满足 人的精神需求产生美的感受。
口腔医学中的形式美要 素
口腔医学中的内容美要 素
在口腔医学中,形式美要素主要体现在牙齿 美容中,如牙齿的形状、排列、颜色等。
《口腔医学美学》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口腔医学美学基本理论 • 口腔医学美学研究内容 • 口腔医学美学临床应用 • 口腔医学美学的学习方法 • 口腔医学美学的未来发展
01
口腔医学美学基本理论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口腔医学美学是一门研究口腔颌面部及头颈部美学问题的综合性学科,它结合了 口腔医学、美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口腔医学美学与医学、美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有密切的联 系,需要交叉学习。
区别
口腔医学美学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技术,需要特别 关注口腔美学治疗中的特殊问题。
05
口腔医学美学的未来发展
当前口腔医学美学的不足之处
教学内容单一
当前口腔医学美学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层面 ,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应用的教学,导致学生难以真正 掌握和运用口腔医学美学的知识。
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
标准,维护行业的声誉和患者的权益。
THANKS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诊断与口腔医学美学
诊断方法
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确诊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治疗方法选择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方案。
04
口腔医学美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掌握口腔医学美学的理论体系和基本概念,了解口腔美容治疗技术的基本原理和 应用。
难点
特点
口腔医学美学具有多学科交叉性、研究内容广泛、应用性强等特点,它着重研究 口腔及头颈部的美学现象及其规律,关注患者的外在形象、言语、表情等与美的 关系,为临床医学美容、颌面部外科、口腔修复等提供理论指导。
口腔医学美学名词解释

口腔医学美学名词解释
1. 口腔医学美学:一门包含口腔医学、美容学和心理学等知识的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和手段,实现口腔和面部的功能与美学效果的完美统一。
2. 牙齿美学:以美学原则为基础,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改善和调整不同形态、色彩和位置的牙齿,使之与面部比例协调和谐,实现更完美的美学效果。
3. 牙齿矫正:通过牙齿骨骼的生长发育和矫正器的作用,调整牙齿的位置、倾斜和咬合关系,使之达到美观、健康和功能平衡的状态。
4. 牙齿修复:利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术,修复损坏或缺失的牙齿,包括牙齿美容修复、根管治疗、牙髓治疗、牙齿复合填充等。
5. 牙周美学:通过牙周病治疗与修复,使之恢复健康的口腔环境,使得牙齿和面部呈现更加美观和健康的效果。
6. 口腔种植:通过植入人工牙根(种植体),固定牙齿或牙齿支架,实现缺失牙齿的美学与功能修复。
7. 光敏性美白:利用一定波长的光线,配合特定的美白剂,对牙齿表面的污渍和色素进行去除,使之达到美白的效果。
2024版《口腔医学美学》课件

《口腔医学美学》课件contents •引言•口腔医学美学基础•口腔修复美学•口腔正畸美学•口腔预防保健与美学•口腔医学美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目录01引言它涉及口腔颌面部的形态、色彩、比例、对称、协调等方面的美学要素,以及与年龄、性别、个性等因素的关系。
口腔医学美学的目的是通过改善和恢复口腔颌面部的形态和功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
口腔医学美学是口腔医学与美学相交叉的学科,研究口腔颌面部的美学规律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口腔医学美学概述口腔医学美学的重要性提升口腔健康水平口腔医学美学不仅关注牙齿的排列和咬合功能,还注重牙龈、唇、颊等软组织的健康和美观,从而全面提升口腔健康水平。
增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拥有美丽的笑容可以增强个人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
促进身心健康口腔医学美学通过改善口腔颌面部的形态和功能,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改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口腔医学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对象口腔医学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牙齿、牙龈、唇、颊等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以及与口腔颌面部美观相关的各种因素和条件。
研究任务口腔医学美学的研究任务包括探索口腔颌面部的美学规律,研究各种美学修复技术和方法,以及开展口腔医学美学的教育和普及工作。
同时,还需要不断推动口腔医学美学理念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
02口腔医学美学基础1 2 3介绍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美学概念与原理分析审美心理过程,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标准。
审美心理与审美标准阐述医学美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对称、比例、协调、色彩等。
医学美学原则美学基础知识03颌面部美学缺陷与修复分析颌面部常见的美学缺陷,探讨修复方法和效果。
01颌面部解剖与生理详细介绍颌面部的骨骼、肌肉、皮肤等组织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02颌面部美学标准阐述颌面部的美学标准,包括面部轮廓、鼻唇关系、颧宽比例等。
口腔颌面部美学详细介绍牙齿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其与颌面部的关系。
口腔医学美学课件

提高口腔医学美学治疗的心理效果
增强医患沟通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治疗 方案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
优化诊室环境,降低患者的紧张情绪 ,提高治疗过程的舒适度。
关注患者心理变化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 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满足患者 的心理需求。
学习面部黄金比例等美学标准,评估 患者的面部美观度,为口腔治疗提供 参考。
年龄因素
了解不同年龄段的面部特点,分析其 对口腔美学的影响,制定针对性的治 疗方案。
性别差异
考虑男性和女性面部美学的差异,以 满足不同性别患者的审美需求。
个性化治疗
尊重患者的审美偏好,结合专业美学 知识,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口腔美学 治疗方案。
客牙齿健康。
牙齿矫正
矫正器种类
详细介绍牙齿矫正器的种类,如传统金属托槽、陶瓷托槽 、隐形矫正器等。分析各种矫正器的特点、舒适度、美观 度及矫正效果。
矫正技术
探讨牙齿矫正的技术原理,如弓丝矫正技术、自锁托槽技 术等。解析不同技术的优缺点,为医生选择合适的矫正方 法提供参考。
矫正期间护理
阐述牙齿矫正期间的口腔卫生护理,如正确刷牙、使用牙 线、漱口水等。分析矫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口腔问题,并 提供解决方案。
03
口腔美学的临床应用
牙齿美白
美白技术
介绍牙齿美白的常见技术,如冷 光美白、激光美白、家庭美白等 。详细解析每种技术的操作原理
、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美白产品
阐述牙齿美白产品,如美白牙膏 、美白贴片、美白笔等的特点及 使用注意事项。分析不同产品的
美白效果及可能的副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形式美的特征
1.形式美与美的形式相
统一 ,形式美的内容比较 朦胧、间接,是人们在审 美活动中对现实中许多美 的形式的概括反映。美的 形式比较直观,它具有生 动的形式和深刻内容,必 须要以感人的具体形式才 能得以体现。一般来说, 美的形式从属于美的内容, 美的形式总为一定的内容 服务,同时要与美的内容 插花艺术(不同的花卉组 相统一。 合构成和谐的形式美)
四、形式美
(一)形式美的基 本含义
形式美是指自然、
生活、艺术中的各 种形式因素及其有 规律的组合所具有 的美,是人类在创 造美的过程中关于 形式规律的经验总 结。形式美,是从 大量具体美的形式 中概括出来抽象的 普遍性的某些共同 特征。
古人对某些动物的体态,如鳄、鲵、蛇、 鸟等及这些动物奇异的能力,如可以翱翔 于天空、潜游于水底,可以无足而行,等, 产生了崇拜和幻想。就想象出图腾---龙。
宋代的美学在其绘画艺术上不光在
技巧上有重要的创造,而且还十分 着重人物的精神境界及思想情绪的 表现,并日益增强了其从思想上及 情感上影响人的力量。
右图为南宋著名画家梁楷笔下的《李白行 吟图》,这幅画把李白那种刚刚“月下独 酌”后站立起来,满怀诗情正要吟诵的生 动姿态,勾画得微妙微肖,毫无雕琢造作 的痕迹。
口腔医学美学
一、美的基本概念
(一)美的产生
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和艺
术美的原理与规律的一门 学科,美学的发展取决于 社会对它的需要程度和它 所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 距今约四五十万年前,中 国猿人用兽骨做骨器,新 石器晚期,开始出现各种 类型的石器装饰品,到了 陶器时代,人类开始在陶 器上设计颜色和制作纹饰,
美是物质的感性存在,
人们在审美活动过程中, 会萌发美感,常伴有强烈 的情感反应,使人在生理 上产生快感和在精神上感 到舒畅满足。
黄山美景
总之:
美不仅需要包含着或体现着社会生活本质和规律,
还要有能够引起人们特定情感反映的具体形象。
美是一种发现,是一种创造。体现了人类认识世界
与能动的改造世界本质力量的价值,是主观与客观 的统一。
2.形体
(1)点 点是形体要素中的基本元素,在空
间起标明位置的作用。点与点连接、扩大可 以组成为线、面、体。 (2)线 线是点的移动轨迹,在空间中有贯 穿性作用。线条的基本形态可分为直线、曲 线和折线,在医学人体美的创造中,对不同 的部位使用不同的线条塑造而形成了不同的 优美形象。
(3).面
(二)美的本质
1. 形象性 2.感染性
3.功利性
4.社会性
1.形象性
美不是抽象的概念,美总
是以一定的具体形态或现 象存在的,人们能强烈地 感觉到它。如泰山的雄 伟 ,《三国演义》中关 羽、诸葛亮、曹操等人物 呼之欲出,关键就在于作 者对人物个性的刻画。
诸葛亮
2.感染性
美的事物都具有很强的感
(三)艺术美
艺术美是现实美 的提炼、概括和升 华。艺术美来源于 现实,又高于现实。 如果说现实美是属 于社会存在范畴, 是第一性的美,那 么艺术美是属于社 会意识范畴,是第 二性的美 。艺术美 的特征具有形象性、 情感性,具有独特 的审美功能。
作品的名字就叫《礼物》,作者将自 己包装成一个精美的礼物,她用女性 化的思维方式直接有力的表达了女性 对爱情的期待与渴望心理。
(四)形式美组成的基本规律
1 .单纯与齐一 “单纯与齐一”也称整齐律, 这是最简单基本的形式美法则,“单纯”指各因素 中无明显的差异和对立,如单一色彩、单一形体等, 使人产生明净纯洁的感受。“齐一”又称反复,是 同一形式连续出现,呈现一种整齐美。单纯齐一是 物体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美。 2 .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指以一条居中线 为基准,将两个以上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加以对偶的 组合形式,上下、左右、前后双方形体上均等。 “均衡”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环绕一个轴心 组合在一起,在形式上虽然不一定等同规则,但在 重量和吸引力、距离上相等或大体相当。
染力。美的事物总是包含 着一种令人愉悦、喜爱的 东西,它通过美的事物激 发人们的情感,唤起情感 共鸣,使人在情感上受到 陶冶,得到升华。美的感 染性是美本身固有的特点, 它既不是单纯表现在内容 上,也不是单纯表现在形 式上,而是从内容与形式 圣安娜与圣母子 达.芬奇 的统一中体现出来的。
3.功利性
战国时期美学有了划
时代的意义,即在表 现美学形态的美术中, 除了表现崇拜自然、 有思想的神话外,第 一次直接反映了现实 社会生活,表现人的 社会活动。
右图为《人物 凤帛画》,是 1949年在长沙东南郊陈家大山 楚墓中出土的。 (最早一副绘画) 根据郭沫若分析:画面一凤一夔作斗争状。凤象征善良,夔象征邪 恶。夔被凤击败。正面的女子正在祈祷善灵的胜利。郭沫若近而以 为,这个女子就是传说中的女娲。
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艺术作品所给予人的精神上
的陶冶、愉悦和感染作用,就是艺术美的社会功利 性 。在物质生活充分满足以后,人类所需要的精神 愉悦、休息享受。否认了美的事物中的潜在功利性 就否认了美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那也就不称其为 美。
4.社会性
美的社会性的第一个含义是指美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自然人化” 的历史积淀。第二个含义是指美是一种社会共有的 普遍现象和普遍的社会价值包含社会发展的本质规 律,体现人们的理想愿望,它不依赖于某一个人或 某一些人的主观感受和判断,而依赖于客观的社会 实践。
(二)优美
优美是美的比较普遍的表
现形态,它建立在审美的 对象与审美主体之间和谐 的关系上。优美的对象一 般具有小巧、轻缓、柔和 的特点,如自然界中的晚 霞朝日,小桥流水,社会 生活中的种种使人陶醉于 幸福安乐的美好景象,都 可视为优美。艺术中的优 美是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 优美的反映,它是更多地 使感官产生愉快的悦耳悦 目的美。
意为羊长的肥大为美,另一种是“羊人”为美,说 明美与人有直接关系,这两种解释都与人的劳动有
关,美产生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因此可见美与人
是密不可分的,离开了人而去谈美是毫无意义的。
中国现代美学是在西方美学思想影响下产生、
发展的。它是中国本土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交
流、碰撞与融合的产物。中国未来美学的发展 既要吸收西方美学的异质因素并加以消化,同 时又必须扎根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才能具有自 己的独创性与民族特点。
从汉代的雕塑作品可以
看出,表现的主要目的 是表现事物的内在精神, 而不是光停留在冷淡地 进行外形的摹拟上。汉 代美学成就就在于其艺 术创作重点在发掘题材 意义,注重思想的表现。
东汉说唱俑 灰陶,高66.5厘米。面部表情极其丰富,耸肩曲腿,手持皮鼓, 正在说唱一个什么有趣的故事。这是东汉陶塑的杰作。
[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的天 火,却被宙斯绑在山崖上,让 鹰啄其心脏
(四)喜剧
它是经过艺术家审美加工与审美评价,集中反映
人们笑着否定旧的生活方式,笑着肯定新的生活 方式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使人们在笑声中否定 假、恶、丑,肯定真、善、美。喜剧可分为讽刺 性喜剧和歌颂性喜剧,喜剧的本质特征侧重于对 丑的直接否定,是对旧势力和旧生活方式的嘲笑 讽刺。人们通过善意的讽刺,动用夸张的手法、 塑造艺术形象。喜剧的笑一触即发,有明显的轻 松娱乐色彩。反映社会生活,寄托自己希望和理 想,表现自己的勇敢、智慧和力量,也包含着明 显的理智判断或自嗔态度,形成强烈的喜剧审美 效果。
面是位于同一平面的轮廓线,固 定不变的物体形状,起分割空间的作用。 面的形式可分为方、圆、三角形,人们称 之三原形。 (4).体 体是点、线、面的有机组合,占 有一定的空间。体可以分为方体、球体、 锥体,在美容外科中,对面部的轮廓、体 态的修整就是对形体的点、线、面、体四 大要素的修整。
3.声音
唐代的美术不仅以风格的独创闻名,而且以宏伟的气魄,丰
富的联想加上写实主义作风和兼容并包的精神,成为对中国 古代美术发展有广泛和深远影响的巨流。
步辇图(唐) 阎立本 《步辇图》是留传下来最早的一幅反映我国各民族人民要求统 一团结愿望的重要画卷。该画描绘了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接见
吐蕃使者禄东赞来迎文成公主入藏时的情景。
古代陶器
在原始社会,人类为
了生存,创造出了石斧、 凿等劳动工具,虽然其 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实 用和生存的需要,但也 蕴涵着朴素的美学原理。 到了新石器晚期人类用 野兽的牙齿或骨骼等装 饰自己,这些饰品的出 现,标志着人类创造美 渴望美的审美观念初步 形成。
元谋人牙齿化石(上) 刮削石器工具(下)
贵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
(三)悲剧
悲剧是经过艺术家的审美
加工与评价而集中反映社 会冲突及其结局的一种特 殊表现形态。它以鲜明的 倾向性和最大的歌颂、肯 定正面主人公的美、善的 品质和斗争精神,暴露和 否定丑恶势力。悲剧形式 往往能比其他几种形式更 能震撼人的心灵。这是一 种情感深层的激励、振奋 所表现出特殊色彩
一样,是物质的自然属性。声音在传递信息和表达 感情上是异常复杂的。例如高音表现高亢激昂,低 音表现柔和亲切,强音表现为振奋,轻音表现为柔 和等。悦耳动听的音乐其频率的振幅线是规则的, 被人们称为“乐音”,可给人以欢乐的感受。乐器 的共鸣方式不同,可构成各种不同音色,有的纯正、 宽厚、深沉、明快,有的纤柔、细腻、美妙无比, 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所以在现代医学上,乐音已 经成为一种有效的医疗手段。
(二) 社会美 所谓社会美,就是直接表现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 的美。它包括社会发展本质规律,体现人们的理 想愿望,能给人以精神愉悦的社会现象。 社会美离不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并随着社会发展而变更,因此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和时代性,带有一定的社会制度色彩。社会美侧 重于内容美胜于形式美,这个内容就是“善”, 凡是能促使人类向前发展,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实践和人的内在善的品质都是美。“社会美”和 “自然美”合称现实美,二者常交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