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气分布》全球大油气田分布
全球油气资源形势

作者简介:车长波,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长期从事矿产和油气资源管理、潜力评价、政策分析及战略研究工作。
地址:(100034)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88号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电话:(010)66558855。
E 2mail :chechangbo @全球油气资源形势车长波1 朱杰1 李富兵1 周金瑾21.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车长波等.全球油气资源形势.天然气工业,2010,30(1):124. 摘 要 油气资源和以油气为主体的能源问题日趋成为各国交流、博弈的焦点。
当前,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油价大起大落,是资源潜力不足,是部分利益集团炒作,还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从探究油价背后的原因以及了解油气资源能够支持世界经济走多远的目的出发,以BP 石油公司最新发布的全球油气资源信息为依据,从油气勘探开发现状、油气资源潜力分布和油气资源发展趋势3个方面进行分析,系统判断全球油气资源形势和发展趋势。
结论认为:石油天然气作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当前仍具有储量增长、产量增长和储产比稳定的特点;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前景广阔;非常规油气资源技术逐渐成熟,勘探开发成本逐渐降低,将逐步发挥作用;油价长期高位运行也将进一步刺激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 世界 油气资源 勘探开发 现状 发展趋势 DOI :10.3787/j.issn.100020976.2010.01.001 油气资源是世界工业的“血液”,是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和“晴雨表”。
油气资源和以油气为主体的能源问题日趋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主角,成为各国政要交流博弈的焦点。
从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发生后建立了石油期货交易以来,该期货交易便牢牢地牵系着油价的走势,成为投资者追逐的热点,并于2008年演绎了惊心动魄的油价过山车行情。
时至今日,世界相继发生了包括水源、海岛、极地和太空等各种资源的争夺,而围绕油气资源的全球性竞争和争夺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大油气区的内涵_分类_形成和分布_邹才能

集带系指成因紧密联系 、分布彼此毗邻 、受相似地质因 素控制的若干气田的组合体 ;同一类型或两种类型的 若干相邻气聚集带有规律的组合则构成气聚集区 ;气 聚集域是大区域 、洲际性展布的地质单元 , 控制其形成 的是某些规 模宏大的地质作用[ 7] 。 总的来说 , 目前国 内对相对小规模的油气聚集区带关注和研究较多 , 而 对大油气区规模层次的关注和研究较少 。
作者 Косыгин
年代 1959
Perrodon 1983
K lemme H D 李德生等 朱夏等
1991 1982 1986
戴金星
1991
魏洲龄
1993张恺ຫໍສະໝຸດ 1996陶明信 本文
1998 2006
划分依据 大地构造 相似或可比的 地质背景 全球大地构造 盆地构造类型 原型盆地类型 煤系烃源岩的 区域性分布 现阶段的 动力环境
propo sed. T he concept is to enhance the transition of resea rch a nd explo ra tion thinking fro m finding giant fields to finding
giant pr ovinces. Key words:oil and g as do main;giant oil and gas pro vince ;oil and g as belt ;classifica tion and nomencla ture ;fo rming condition ;dist ribution rule ;ex plora tion and study strategies
笔者建议全球性含油气区使用“油气域” 的名称 , 同一油气域有相近或相似的构造动力学背景 , 具有相 似的油气地质条件 , 其烃源岩 、储集层和区域盖层具有 相似性或可比性 , 根据油气田(藏)分布的板块构造环 境(动力学性质和构造部位)对油气域进行划分和命名 (见图 1 、表 1)。 本文首先将全球规模的含油气区划分 为陆内(间)型油气域和大陆边缘型油气域两大类 , 前 者包括大陆板块挤压型和陆内(间)裂谷型两个巨型油 气域 , 后者包括被动大陆边缘型和主动大陆边缘型两 个巨型油气域 。根据板块构造动 力学性质 , 这些巨型 油气域可分为若干类型 , 如环太平洋主动型大陆边缘 巨型油气域的西侧可分为东亚岛弧 —边缘海油气域和 中国东部陆缘弧后裂谷油气域等 。
《全球油气分布》阿拉伯板块油气田概况

亚丁湾和红海断陷内 洋壳
内地台 内单斜
稳定陆架
上覆有中新世界稳定陆 架盖层的前寒武纪岩石
逆冲断层 裂谷断层
前寒武纪岩石 PG2
三
中 东 地 区 地 层 对 比 图
nomenclature
四
胡夫组气藏与苏代尔组盖层分布图
四
阿拉伯组油气藏与希瑟组盖层分布图
百分比
100%
86.1%
85.8%
99.7%
93.9%
80%
60%
49.0% 51.0%
百分比
40%
20% 13.9%
14.2% 0.0%
0.0%
0% 阿拉伯板块
阿拉伯盆地
0.3% 0.0%
0.0%
3.0% 3.1%
阿曼盆地
扎格罗斯盆地 也门裂谷盆地
油气
砂岩
盆地名称 碳酸盐岩 花岗岩
100%
83.4%
伊朗比比哈基梅和加奇萨兰油田**
三
-侧向挤压形成的构造圈闭
阿斯马里组顶 部的构造图
加奇萨兰组岩盐的流动导致了加奇萨兰油田地表构造与地下构造的不一致性 该油田的最终石油可采储量为11.9亿吨
中东油气区侧向运移成藏模式图 三
石油从生油区沿古斜坡发生侧向运移,阿拉伯盆地内的油 藏一般以该模式成藏
中东油气区垂向运移成藏模式图 三
三
源
自
古 生 界 油 气 藏 分 布 图
志 留 系 或 前 寒 武 系 烃 源
岩
的
中东地区构造要素纲要图
二
地中海
大马士革
巴格达
N
伊朗 板块
阿拉伯 地盾
世界上最大的油田在哪个地方

世界上最大的油田在哪个地方油田指由单一构造控制下的同一面积范围内的一组油藏的组合,经由人工开采之后成为油田。
说到油田就要说说世界上最大的油田了。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介绍世界上最大的油田,希望能帮到你。
最大的油田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继上次宣布发现储量规模达10亿吨的冀东南堡大油田后,中石油高级顾问韩学功当时曾向早报记者透露,除了该油田外,这都不算什么,我们中石油还在四川发现了一个世界级的新奇迹。
它比中石化普光气田规模更大。
这一中国最大的天然气田名为龙岗气田,预计储量达7000亿立方米。
这一发现足以撼动世界能源市场,无论是原油还是天然气都会有一个重新洗牌。
内蒙古苏里格气田目前是中国最大的气田,已探明储量5336亿立方米,普光气田排名第二,已探明储量3560亿立方米。
目前全国已探明的经济可采储量加起来只有2.5万亿立方米。
而龙岗气田一地的经济可采储量就达7000亿立方米,是普光气田的2到3倍。
众所周知,石油作为世界性战略储备能源,被称为“黑色黄金”,一直以来,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中国的需求就是支撑油价的关键因素,但是,中国战略石油储备快要满了,摩根大通分析师在6月29日的研究报告中称,此前油价的暴跌,中国借此风暴加倍买入石油,如今中国有可能已接近填满其战略石油储备。
停止为石油战略储备进口石油可能将抹掉中国约15%的进口。
从中石油公布的原油数据来看,2015年,我国的原油进口较10年前增长了1倍多,已经远远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
现在的原油市场的话语权就在中国。
从世界能源局势来看,原油市场已经接近饱和,这一世界级天然气油田的发现,早在去年就已经发现,中石油之所以迟迟不公布仍旧是从能源战略全局上考虑,外界一直以来认为中国石油需求的高增长将会威胁到世界石油安全,但是从目前来看,中国石油储备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原油全球过剩的局面仍旧没有得到缓解,加上本次“55亿桶原油”的发现,甚至可以说是丢掉了中国这块大肥肉!沙特王子穆罕穆德·本·萨尔曼早在5月初就公布了一项名为“沙特愿景2030”的大规模经济改革计划,旨在摆脱对原油出口的依赖,沙特能源部长法利赫表示,经济改革计划将提振沙特的经济增长,沙特的天然气产出将会翻倍,并将会私有化自来水公司;沙特阿美计划开发更多的非常规天然气;大部分能源计划的资金都来自私营部门;沙特能源刺激计划需要1030亿沙特里亚尔。
概论全球油气分布

概论全球油气分布
甘克文
【期刊名称】《石油科技论坛》
【年(卷),期】2007(026)003
【摘要】本文以经济可采储量为标准统计分析了各地质时期、各大洲、各沉积盆地油气资源分布状况,明确指出,有经济可采储量和可采油气田的盆地是少数,不超过全球盆地总数的40%,含大油气田的盆地更是凤毛麟角,大约为全球盆地总数的16%.因此,不能幻想某种盆地分类对预测油气量有重要意义.油气勘探家们在实践中不要过分偏爱某类盆地或某种构造,不要用某些或某种油气形成或富集的模式作为预测的依据去指导实践,以免遭受挫折.
【总页数】6页(P27-32)
【作者】甘克文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相关文献】
1.从全球油气田分布看我国东南沿海rn火山岩覆盖区的含油气前景
2.全球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田特征及油气分布
3.全球三大富油气前陆盆地油气分布特征对比
4.全球含油气盆地深层与中浅层油气藏压力分布特征
5.全球油气资源分布及我国海外油气资源战略举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9章 油气资源分布

第九章油气资源分布提要在学习完第一至八章石油地质学基本原理后,尚需了解中国及世界油气资源的分布轮廓,以及前陆、裂谷、内克拉通等主要类型盆地的油气分布规律,为毕业后投身国内外油气勘探及综合研究奠定必要的石油地质知识基础。
在学完油气成因、油气藏形成、油气聚集单元等石油地质学核心内容后应该结合已学的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等基础地质知识,加以综合应用,探讨中国及世界油气分布规律,以便有效地用来指导油气勘探及开发工作。
第1节我国油气资源分布轮廊我国位于亚洲东部西伯利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东临太平洋板块,面积约960³104km2。
新中国诞生以来,石油勘探成效显著,已在二十三个省、市、自治区发现了油气田,原油年产量已突破一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六位,由昔日的所谓“贫油国”,变成今日的石油输出国。
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直接受区域大地构造特征所控制。
由于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和太平洋板块向西北俯冲的长期作用,造成中国板块的地壳结构及大地构造性质东西差异悬殊。
以六盘山-龙门山深断裂带为界,西部地壳厚约70km,属全球地壳最厚的区域,巍峨高山矗立入云,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都集中在这里;东部地壳厚约30~35km,包括黄汲清教授所称的“中朝准地台”,整体升降明显,形成辽阔的平原、丘陵及东南海域岛群。
我国西部构造线,以北西西向为主,构造活动性大,由北向南分布着准噶尔盆地中间地块、塔里木陆块-河西走廊、柴达木中间地块和藏北中间地块等坳陷带,其间隔以阿尔泰海西褶皱带、天山海西褶皱带、阿尔金-祁连加里东褶皱带、昆仑海西褶皱带、喀喇昆仑-唐古拉燕山褶皱带、冈底斯-念青唐古拉燕山褶皱带、川滇印支褶皱带及喜马拉雅褶皱带。
构造线排列向南越趋紧密,构造活动及岩浆活动均有向南增强之势,这都表明是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的结果。
我国东部构造线,古生代以东西向为主,中、新生代以北北东向为主。
古生代构造活动性弱,沉积较稳定。
《全球油气分布》美国油气田分布

美国墨西哥湾盆地构造分区图
盐 早白垩世陆架边缘
盐 油气田名称
不同颜色代表了不同的构造单元,不同构造单元的岩盐和断裂发育程度不同, 构造发育程度的不同和沉积背景的差异导致了浅水陆架区和深水区油气圈闭类 型的不同
美国墨西哥湾盆地构造分区图
多期海侵和海退沉积旋回,在陆架边缘及其向海一侧生长断层发育
美国墨西哥湾盆地南北向构造剖面图
自老而新,沉积中心逐渐向海域迁移
E: Petroleum Systems
油气资评的最新成果
美国联邦海域油气资评的最新成果 (MMS, 2001) 最终可采量:1361.97 亿桶油当量 (1003个探明油/气田)
Norphlet组(晚侏罗世早期)沉积时的古地理图
晚牛津期(晚侏罗世早期)古地理图
阿尔比期(早白垩世晚期)古地理图
科尼亚克-桑托期(晚白垩世中期)古地理图
晚古新世-早始新世(Wilcox群)古地理图
多期海侵和海退沉积旋回,在陆架边缘及其向海一侧生长断层发育
美国墨西哥湾盆地新生代沉积中心迁移图
Lecture Outline
I: Overview of US Oil & Gas Resources
II: An example of integrated basin studies - Gulf of Mexico Basin
33 of the 50 states. The top five producing states are Texas, Louisiana, Alaska, Oklahoma, and California.
3,180
(资料源自Gautier, 1996 ; Minerals Management Service, 1996)
全球油气分布及背景

陆上油气生产
美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是主要的陆上油气生 产国家。
全球油气需求与消费趋势
不断增长的需求
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油气需求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替代能源的崛起
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等替代能源的使用逐渐增加,影响油气需求结构。
能源供应链的新动向
能源供应链越发国际化,区域间合作和竞争关系日益复杂。
全球油气产量与储备前景
1
产量稳定与下降
全球油气产量各国差异很大,而一些传统产油国产量可能出现下降的情况。纳的油气产量正在快速增长。
3
油气储备前景
新发现的油气田以及技术的发展,为全球油气储备前景带来一定的希望。
油气产业的环境影响和可持续 发展
油气产业的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应加强环境监管和推动可持 续发展。
结论及启示
全球油气分布的了解对能源安全至关重要,同时需要推动替代能源的发展以 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全球油气分布及背景
油气资源的背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支撑,全球油气分布的了解对于能源 安全及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全球油气分布概述
全球油气分布广泛,涵盖各个洲际和大洋,存在于地下深处及海底,须了解各地的油气储量和潜力。
主要油气生产国家和地区
海上油气生产
挪威、墨西哥、中国等国家在海上油气开采方面 具有突出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531 363 800 背斜
下白垩 统
砂岩
大 油
&S
6
阿瓦士/ Ahwaz
伊朗
扎格罗 斯
300 100
6 796 354 700 背斜
中新统
7
加奇萨兰/ Gachsaran
伊朗
扎格罗 斯
272 900
9 016 345 600 背斜
中新统
砂岩 石灰岩
田 基 本 特
8
扎库姆/ Zakum
阿联 酋
波斯湾
全球21世纪发现的大油气田区域分布图
33155 mmbo 314.6 tcf (89,083亿方)
33155 mmbo 314.6 tcf (89,083亿方)
2、中国油气资源量、储量、产量
115个 盆地
远景资源量 1086亿吨
地质资源量 765亿吨
探明储量 248亿吨
待探资源量 517亿吨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PDF
Global distribution of 945 giant oil fields plotted on topographic-bathymetric world map. Yellow boxes indicate concentrations of giant oil fields shown in detailed figures. Alaska; Bass Strait / Australia / Tasmania; Rocky Mountain foreland; Permian and Anadarko basins; Gulf of Mexico; Northern South America; Southern California; Brazil; North Sea; North Africa; West Africa; West Siberia; Arabian Peninsula / Persian Gulf; Black Sea; Caspian Sea; Ural Mountains; Siberia; China; Sunda; NW Australia; area, GGF, Chinese GGF
petroleum, indicating exploration potential in these basins. 3. Few major new oil/gas basins have emerged. 4. Deepwater giants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giant field inventory
21% (reserves) 35% (field number)
278 (27%) 203
75
427 (35%) 276
151
278 (9%) 427 (22%)
254
334
24
93
traps
(Halbouty, 2001)
Brazil 1; Angola 7; GOM 2; Indonesia, Australia, Norway Philippines and Russia one each.
33155 mmbo 314.6 tcf (52433 mmboe)
Middle East 26% (reserves) 16% (field number)
35% (reserves) 46% (field number)
Middle East 44% (reserves) 20% (field number)
290 900
3 681 320 500 背斜
下白垩 统
石灰岩
征
9
马尼法/ Manifa
沙特 波斯湾 233 300
1 356 244 200 背斜
下白垩 砂屑石灰
统
岩
10
基尔库克/ Kirkuk
伊拉 克
扎格罗 斯
219 600
1 133 228 700 背斜
渐新统 碳酸盐岩
序 号
名称
国家
盆地
可采储量
Significance of Giant Fields
Although there are large variations in reserve estimates, giant fields contain at least 65% of the world's proved reserves.
背斜
下白垩 统
砂岩
世 界
3
萨法泥亚/ Safaniya
沙特 波斯湾 477 500 1 444 489 100 背斜
下白垩 统
砂岩
4
马伦/ Marun
伊朗
扎格罗 斯
259 200
21 917 435 200
背斜
中新统
碳酸盐岩
10 个 最
南和北鲁迈
5
拉/ Rumaila N
伊拉 克
波斯湾
327 400
序 号
名称
国家 盆地
可采储量
油/104t
气 油当量 /108m3 /104t
圈闭 类型
主力储集层 层位 岩性
1
盖瓦尔/ Ghawar
沙特 波斯湾
1 659 600
56 633
2 114 400
背斜
上侏罗 砂屑石灰
统
岩
2
大布尔干/ Greater Burgan
科威 特
波斯湾
819 900
12 035 916 600
1 bbl oil = 6000 cf gas
Number of Giant Fields
Carmalt and St. Johns (1986): 502 甘克文 (1992):427(310 & 117) Halbouty (2001): 437 (276 & 151) Mann et al. (2001): 592 Mann et al. (2003): 877 (end 2002) Horn (2004): 910 (end 2003) Mann et al. (2007): 945 (end 2007)
构造
碳酸盐 岩
二叠纪
征
Dome
9
卡拉恰加纳克 哈萨克斯 /Karachaganak 坦
滨里海
13 929 682
1 801
礁
珊瑚灰 岩
晚石炭世
10
拉格萨费德/ Rag-E-Safid
伊朗
扎格罗 斯
421
16 965
1 783
构造
碳酸盐 岩
中新世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Reserves in Giant Fields
Of all giant reserves, three-quarters are found in the Middle East, Latin America and Asia-Pacific
OPEC countries account for just over half
OECD countries comprise only 15% of combined giant field reserves.
Knowledge of their tectonic setting, geologic history and conditions for hydrocarbon formation will contribute greatly to understanding the origin and future supply of the world's hydrocarbons.
‘Never-Say-Never’ to Exploration Areas
New Ideas
Distributions of Giant Fields Found duirng 2000-2005
LECTURE OUTLINE
I Global distribution of giant fields II Discovery trend and outlook of energy supply III Plate tectonics and Basin classification IV Distribution of giant fields in different
LECTURE OUTLINE
I Global distribution of giant fields II Plate tectonics and Basin classification III Distribution of giant fields in different
types of basins IV Summary
可采资源量 212亿吨
探明可采储量 70亿吨
待探明可采资源量 142亿吨
剩余可采储量 25亿吨
全国石油资源评价结果
远景资源量 55.9万亿方
地质资源量 35万亿方
探明储量 4.4万亿方
待探资源量 30.6万亿方
可采资源量 22亿吨
探明可采储量 2.8万亿方
待探明可采资源量 19.2万亿方
剩余可采储量 2.4万亿方
types of basins V Summary
1. Discovery of giant fields peaked in 1960s and 1970s. 2. Most of the giants fields discovered are in basins with known
全国天然气资源评价结果
Distribution of Oil and Gas Fields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