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氨酸的结构、性质、应用
精氨酸核磁峰位置 -回复

精氨酸核磁峰位置-回复题目:精氨酸核磁峰位置的解析与研究导语:精氨酸是一种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重要氨基酸,它不仅在蛋白质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参与了体内的多种代谢途径。
核磁共振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分析手段之一,通过对精氨酸的核磁峰位置进行解析,可以深入研究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和功能。
第一部分:原理介绍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是一种通过对核自旋进行磁共振现象的观测来研究物质结构和性质的重要方法。
核磁共振实验中,物质会在一定外加磁场的作用下产生回复的磁场信号,称为核磁共振信号或核磁峰(NMR Peak)。
第二部分:精氨酸的结构精氨酸(Arginine)是一种含有酸性侧链的碱性氨基酸,其化学结构包含丙胺酸基团、精胺酸基团和α碳等成分。
在碱性条件下,精氨酸的酸性侧链会失去一个质子,形成阳离子,从而带有正电荷。
第三部分:精氨酸的核磁峰位置与分析精氨酸的核磁共振谱主要包含氢核(1H NMR)和碳核(13C NMR)两种峰。
其中,氢核的核磁峰位置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敏感性,是精氨酸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方法。
1. 氢核核磁峰位置:精氨酸的氢核核磁峰一般主要分布在δ1.7-4.6 ppm的范围内,其中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峰:- α-氢和β-氢:δ3.3-3.7 ppm,由丙胺酸基团贡献。
- γ-氢:δ3.7-4.0 ppm,由精胺酸基团贡献。
- 侧链氢:δ1.7-2.0 ppm,由精胺酸基团中非氨基部分贡献。
2. 碳核核磁峰位置:精氨酸的碳核核磁峰位置主要分布在δ20-70 ppm的范围内,具体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峰:- α-碳:δ48.5 ppm,由丙胺酸基团贡献。
- 此外,精氨酸的精胺酸基团中还存在多个碳核峰,分布在δ29-55 ppm 的范围内。
第四部分:精氨酸核磁峰位置的应用与研究精氨酸的核磁峰位置在生物科学、药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与研究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蛋白质结构研究:通过精氨酸核磁峰位置的分析,可以了解蛋白质中精氨酸的结构定位和相互作用情况,从而揭示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精氨酸

精氨酸精氨酸在体内起生理作用的主要是左旋精氨酸。
正常情况下,体内精氨酸一部分来源于膳食,一部分通过几个器官间的协同作用由鸟氨酸通过瓜氨酸合成,其前体物质是谷氨酸或谷氨酰胺。
机体中所有组织均利用精氨酸合成细胞浆蛋白和核蛋白,同时精氨酸也是脒基的唯一提供者,进而合成肌酸。
精氨酸是碱性氨基酸,可广泛参与机体组织代谢,与机体免疫功能、蛋白质代谢、创面愈合等密切相关。
它还能促进血氨进入尿素循环,防止氨中毒,其代谢中间产物多胺是重要的胃肠粘膜保护剂,能促进粘膜增殖。
精氨酸也是合成一氧化氮的唯一底物,可参与免疫和血管张力调节。
精氨酸不仅是机体蛋白质的组成成分,而且还是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前体,如多胺和NO等,通过刺激部分激素分泌,参与内分泌调节和机体特异性免疫调节等生物学过程,因而L-Arg被科学家誉为“神奇分子”。
L-Arg还是内生性一氧化氮(NO)的唯一前体。
精氨酸为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对胎儿期和哺乳期动物来说是一种必需氨基酸,而对成年动物来说是非必需氨基酸,在体内能自身合成,但体内生成速度较慢,有时需要部分从食物中补充。
精氨酸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引起了营养和医学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从而成为目前氨基酸研究的热点之一。
精氨酸是幼龄哺乳动物的必需氨基酸,是组织蛋白中最丰富的氮载体。
精氨酸是碱性氨基酸,在动物体内有重要的生理生化功能,其不仅是细胞质和核酸蛋白的主要成分,还是将天门冬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聚胺(腐胺、精脒、精胺)等转换为高能磷酸化合物肌酸磷酸的中间体,是肌酐酸唯一的氨来源;还作为尿素循环的中间体,通过尿素循环解除氨中毒,避免由于氨过量造成的代谢紊乱;在机体的匀质代谢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可用于多种代谢途径,包括精氨酸酶、一氧化氮合酶、精氨酸/甘氨酸胍基转移酶(AGAT)、精氨酰-tRNA 合成酶等。
另外,精氨酸不仅作为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原料,同时也是机体内肌酸、多胺和一氧化氮(NO)等物质的合成前体,在动物体营养代谢与调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生哺乳动物的必需氨基酸,也是成年哺乳动物的条件性必需氨基酸。
精氨酸定义

精氨酸定义
精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氨基酸,其化学式为C5H14N4O3,分子量为174.20。
它是一
种非必需氨基酸,也是蛋白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氨酸在体内可以转化为精氨酸酰基,进而参与一系列代谢反应,包括:
1.多肽的合成:精氨酸酰基可以与天冬酰基、天门冬酰基等合成多肽,参与蛋白质合成。
2.合成肌酸:精氨酸可以通过转化成肌酸,积累在肌肉和心脏中,起到储能和调节肌
肉收缩的作用。
3.参与氮代谢:精氨酸可以参与体内的氮代谢,将氨基转移至转氨酶进行代谢,产生
尿素等代谢产物排泄体外。
4.参与神经递质合成:精氨酸可以通过转化为谷氨酸、谷胱甘肽等物质,参与神经递
质的合成、释放和调节。
由于精氨酸在代谢过程中具有较多的生理功能,因此它在医学研究和生物化学技术中
得到广泛应用。
除此之外,精氨酸还具有以下一些特性:
1.与皮肤有关:精氨酸可参与胶原蛋白和弹力纤维的合成,对皮肤保湿和抗皱起到重
要作用。
2.有助于体能提升:精氨酸参与肌酸的合成,能够增强肌肉的爆发力和耐力,有助于
提升体能表现。
3.对抗疲劳:体内精氨酸浓度的升高对缓解疲劳、增强免疫力等方面都具有改善作
用。
尽管精氨酸有诸多的生理功能和作用,但是过分摄取精氨酸也会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负担,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
适当的体育锻炼是维持机体内精氨酸的正常水平的最佳途径。
补充精氨酸原理

补充精氨酸原理精氨酸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由谷氨酸在精氨酸合成酶的作用下转化而来。
它在人体中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在蛋白质合成、能量代谢、神经传导、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分子结构、生理功能、补充方法等方面介绍精氨酸的原理。
一、分子结构精氨酸的分子式为C5H14N4O2,化学名称为2-氨基-N-(氨基甲基)-乙酰胺。
它是一种具有两个氨基基团的胺类化合物。
精氨酸的结构中含有一个羟基和一个甲基,这使得它在体内具有一些特殊的化学性质。
二、生理功能1. 蛋白质合成:精氨酸是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参与到肌肉组织的合成和修复过程中,能够增加肌肉的质量和体积。
此外,精氨酸还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胰岛素的作用,从而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2. 能量代谢:精氨酸参与尿素循环,将氨基酸代谢产生的氨基转化为尿素,进而排出体外。
这一过程不仅能够清除体内的氨基,还能够产生能量供给身体使用。
3. 神经传导:精氨酸在神经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
它可以增加神经递质谷氨酸的合成,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增强神经传导的效率。
4. 免疫调节:精氨酸对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精氨酸能够促进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免疫功能。
三、补充方法1. 饮食补充:精氨酸存在于许多食物中,如肉类、鱼类、乳制品、大豆制品等。
通过合理搭配饮食,摄入富含精氨酸的食物,可以满足身体对精氨酸的需求。
2. 营养补充剂:对于一些需要增加精氨酸摄入的特殊人群,如运动员、肌肉萎缩患者等,可以考虑使用精氨酸的营养补充剂。
但是在使用补充剂之前,应该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避免过量摄入导致不良反应。
四、注意事项1. 适量补充:精氨酸虽然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但过量摄入也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在补充精氨酸时,应适量摄入,避免过量。
2. 个体差异:不同人群对精氨酸的需求量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在补充精氨酸之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根据个体情况确定补充剂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精氨酸

精氨酸精氨酸在体内起生理作用的主要是左旋精氨酸。
正常情况下,体内精氨酸一部分来源于膳食,一部分通过几个器官间的协同作用由鸟氨酸通过瓜氨酸合成,其前体物质是谷氨酸或谷氨酰胺。
机体中所有组织均利用精氨酸合成细胞浆蛋白和核蛋白,同时精氨酸也是脒基的唯一提供者,进而合成肌酸。
精氨酸是碱性氨基酸,可广泛参与机体组织代谢,与机体免疫功能、蛋白质代谢、创面愈合等密切相关。
它还能促进血氨进入尿素循环,防止氨中毒,其代谢中间产物多胺是重要的胃肠粘膜保护剂,能促进粘膜增殖。
精氨酸也是合成一氧化氮的唯一底物,可参与免疫和血管张力调节。
精氨酸不仅是机体蛋白质的组成成分,而且还是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前体,如多胺和NO等,通过刺激部分激素分泌,参与内分泌调节和机体特异性免疫调节等生物学过程,因而L-Arg被科学家誉为“神奇分子”。
L-Arg还是内生性一氧化氮(NO)的唯一前体。
精氨酸为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对胎儿期和哺乳期动物来说是一种必需氨基酸,而对成年动物来说是非必需氨基酸,在体内能自身合成,但体内生成速度较慢,有时需要部分从食物中补充。
精氨酸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引起了营养和医学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从而成为目前氨基酸研究的热点之一。
精氨酸是幼龄哺乳动物的必需氨基酸,是组织蛋白中最丰富的氮载体。
精氨酸是碱性氨基酸,在动物体内有重要的生理生化功能,其不仅是细胞质和核酸蛋白的主要成分,还是将天门冬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聚胺(腐胺、精脒、精胺)等转换为高能磷酸化合物肌酸磷酸的中间体,是肌酐酸唯一的氨来源;还作为尿素循环的中间体,通过尿素循环解除氨中毒,避免由于氨过量造成的代谢紊乱;在机体的匀质代谢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可用于多种代谢途径,包括精氨酸酶、一氧化氮合酶、精氨酸/甘氨酸胍基转移酶(AGAT)、精氨酰-tRNA 合成酶等。
另外,精氨酸不仅作为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原料,同时也是机体内肌酸、多胺和一氧化氮(NO)等物质的合成前体,在动物体营养代谢与调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生哺乳动物的必需氨基酸,也是成年哺乳动物的条件性必需氨基酸。
精氨酸侧链上的胍基

精氨酸侧链上的胍基精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农业等领域。
其侧链上的胍基是其最为关键的结构之一。
本文将从精氨酸的化学结构、胍基的性质、生物学作用等方面对精氨酸侧链上的胍基进行详细阐述。
一、精氨酸的化学结构精氨酸是一种天然存在于蛋白质中的碱性氨基酸,由甲硫氨酸和丙氨酸合成而成。
其化学式为C5H14N4O2,分子量为174.2。
它是一种无色晶体,能溶于水,微溶于酒精和醚。
精氨酸通过肝脏合成,也可从膳食中获取。
人体中精氨酸含量较低,需要通过膳食摄入或吸收方式获取。
二、胍基的性质胍基是精氨酸分子上的一个重要结构,具有一定的性质和作用。
胍基是由两个氨基和一个碳原子形成的,可以进行非常复杂的化学反应,进而发挥多种作用。
胍基的化学性质较为稳定,能够在不同的温度和条件下稳定地存在。
胍基的稳定性和化学性质为精氨酸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胍基的作用胍基作为精氨酸分子的一部分,参与了多种生物学作用。
以下是胍基在生物学中的作用:1.脑功能胍基是精氨酸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能够参与到脑功能的调节和维持中。
精氨酸可以转化为血清中的精脒酸,进一步促进脑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2.免疫调节胍基作为精氨酸分子中的一部分,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免疫系统,参与到免疫调节中。
胍基可以影响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增殖,进而影响人体免疫功能。
3.抗氧化作用胍基能够促进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进而减少氧化应激对机体造成的伤害。
胍基作为精氨酸分子的一部分,能够参与到人体的抗氧化系统中,发挥自身的保护作用。
四、总结精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其侧链上的胍基是其最为关键的结构之一,能够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
胍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化学性质,能够在不同的条件下保持稳定,并参与到多种生物学过程中。
精氨酸在人体内的作用非常丰富,包括脑功能、免疫调节和抗氧化等方面,对人体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精氨酸侧链上的胍基的性质和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精氨酸结构范文

精氨酸结构范文精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与人体的许多生化过程密切相关。
其化学结构为C5H14N4O2,分子量为146.19 g / mol。
在生物体内,精氨酸可以由谷氨酸转化而来,同时也可以通过代谢作用转化为尿素。
精氨酸的结构主要由一个正电荷氮原子和一个胺基团组成。
其化学结构式为H2N-C-(NH)2-CH2-CH2-CH2-COOH。
这是一种具有两个氨基基团的胺类化合物。
在生物体内,精氨酸可以接受一个额外的甲基基团,从而形成辅酶A。
这个过程是由甲基转移酶催化的,这样的转移反应在许多细胞过程中都是必需的。
精氨酸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首先,精氨酸是合成肌肉蛋白质的必需物质之一、它是肌纤维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肌肉的修复和生长至关重要。
其次,精氨酸在合成刺激素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精氨酸是合成一氧化氮的前体,这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血管扩张和神经传导。
此外,精氨酸也参与合成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前体物质。
这些物质在人体中起着调节心率、血压和能量代谢的重要作用。
精氨酸还与蛋白质甲基化相关。
在DNA和蛋白质修饰过程中,甲基基团被传递给甲基转移酶从而实现甲基化。
这种甲基化作用对于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功能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精氨酸可以在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下接受一个甲基基团,从而参与这一过程。
精氨酸还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
它可以通过捕捉自由基来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跃的氧化物种,它们在人体内产生,并可以对DNA、蛋白质和脂质等生物分子造成损伤。
精氨酸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减少自由基造成的损害,保护细胞的健康。
精氨酸在实验室中也被广泛应用。
由于其结构独特,它可以用作聚合物材料的添加剂,改善聚合物的物理性质。
此外,精氨酸还可以与其他化合物形成盐,并在药物制剂中用作控释剂或成膜剂。
总之,精氨酸是一种在生物体内起着多种重要作用的氨基酸。
它在合成肌肉蛋白质、合成刺激素、甲基化调节、抗氧化和实验室应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精氨酸 生理功能-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精氨酸生理功能-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精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它在人体中扮演着多种关键的生理功能。
精氨酸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这意味着我们的身体可以通过自身合成来满足需求,同时也可以通过食物摄入来补充。
精氨酸在人体中的含量较高,尤其在肾脏、肝脏和睾丸等器官中含量更高。
它是蛋氨酸代谢的重要产物,通过亲硝基酸合成酶和精胺酸合成酶等酶的作用,可以将精氨酸转化为精胺酸和尿素。
精胺酸是精子形成和发育的基本成分,因此精氨酸在生殖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精氨酸还参与了氮代谢中的多条途径,包括尿素循环、谷氨酰胺循环和氨气的转化等。
它在能量代谢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代谢。
在胺基酸的代谢中,精氨酸还与谷氨酰胺、谷氨酰胺酸等氨基酸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
此外,精氨酸还参与了一系列的信号传导路径,包括一氧化氮合成途径和甲基化过程等。
它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同时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精氨酸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有助于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如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总之,精氨酸在人体中扮演着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它参与了氮代谢、能量代谢、信号传导和细胞保护等过程,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和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进一步研究精氨酸的生理功能,探索其在疾病防治和健康维护中的潜在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和分析精氨酸的生理功能。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精氨酸进行概述,介绍其基本特征,并说明本文的目的。
这将为读者提供整体的背景和理解。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我们将分为三个小节来探讨精氨酸在人体中的作用和生理功能。
首先,我们将详细介绍精氨酸的基本特征,包括其化学结构和生物合成途径。
然后,我们将重点讨论精氨酸在人体中的作用,包括其在蛋白质合成、能量代谢以及免疫调节方面的重要作用。
最后,我们将深入探讨精氨酸的生理功能,包括其在肌肉生长与修复、心血管健康、抗氧化和神经保护等方面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氨酸的结构、性质、应用08090327 汪发明摘要:精氨酸为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在应激状态下和特殊生长阶段,它是必需氨基酸,体内合成的精氨酸不能满足生理代谢需要,但长期或者过量补充精氨酸对机体会造成损伤。
本文主要介绍的精氨酸的结构和部分,理化及生理特性,以及精氨酸的主要应用,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精氨酸;特性;保健作用;生理应用Abstract :Arginine is a semi-essential amino acid that is required during periods of the body is subjected to metabolic stress situations maximal growth, severe stress, and injury.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arginine’s structure and some physical,chemical and physiologicalproperties, as well as the main applications of arginine, to provide some ideas for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 :Arginine; properties; health care; Physiological applications精氨酸是幼年动物的必需氨基酸之一。
由于母乳中所含和幼畜自身合成的氨基酸不能满足其营养需求,可能会限制其生长性能的发挥,因此需要额外提供。
但对成年动物来说,是一种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只有在动物肠道受损、受伤的条件下才是必需氨基酸,正常情况下是非必需氨基酸[1]。
同时,精氨酸具有很多营养生理作用,如参与NO 和多胺的合成,是尿素循环的中间物,可以刺激部分激素的释放,参与免疫反应等[2]。
1.精氨酸的结构精氨酸是一种α氨基酸,亦是20种普遍的自然氨基酸之一。
在哺乳动物,精氨酸被分类为半必要或条件性必要的氨基酸,视乎生物的发育阶段及健康状况而定。
一种复杂的氨基酸,在蛋白质和酶的反应点可以发现它。
天然精氨酸为L-型,从水中结晶的产物含两分子结晶水,在乙醇中结晶的是无水物。
由于胍基的存在,精氨酸呈碱性,易与酸反应形成盐。
性状:白色斜方晶系(二水物)晶体或白色结晶性粉末。
熔点244℃。
经水重解结晶后,于己于105℃失去结晶水。
其水溶液呈强碱性,可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
溶于水(15%,21℃),不溶于乙醚,微溶于乙醇。
天然品大量存在于鱼精蛋白中,亦为各种蛋白质的基本组成,故存在十分广泛。
精氨酸的学名:2-氨基-5-胍基-戊酸。
一种脂肪族的碱性的含有胍基的极性α氨基酸,在生理条件下带正电荷。
其分子式见图1。
2.精氨酸的性质2.1精氨酸的理化性质精氨酸盐酸盐为白色或近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苦涩味。
218℃时焙结,O OH H N NH H 2NNH 22 - Amino - 5 - guanidino - valerate Caution: A net charge appears to be present图1225℃时再成固态。
熔点235℃(分解)。
溶于水,微溶于热乙醇,不溶于乙醚。
以明胶为原料制得。
精氨酸是维持婴幼儿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氨基酸。
它是鸟氨酸循环的中间代谢物,能促使氨转变成为尿素,从而降低血氨含量。
它也是精子蛋白的主要成分,有促进精子生成,提供精子运动能量的作用。
此外,静注精氨酸,能刺激垂体释放生长激素,可用于垂体功能试验[3]。
2.2精氨酸的生理特性精氨酸是碱性最强的条件必需氨基酸,具有多种功能:是合成蛋白质的基本成分之一,是机体内最丰富的蛋白氮载体;可转化成尿素、鸟氨酸、脯氨酸、多胺、NO、胍丁胺、谷氨酸等活性分子;参与胸腺素、人防御素等肽的合成等。
生理情况下,精氨酸的来源有二条途径:一部分由膳食提供;一部分在肾、肝、肠等器官合成。
精氨酸在体内主要有以下几条代谢途径:其一为精氨酸酶途径,可合成尿素、鸟氨酸、脯氨酸、多胺、谷氨酸和谷氨酸盐等。
精氨酸在尿素循环中起中枢作用,可加速血氨转化为尿素排出,维持体内氨平衡;多胺(精胺与精脒)是调节细胞生长增殖的重要物质,还可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谷氨酸能与氨生成谷氨酰胺。
另一经精氨酸/氨基乙酸转氨酶催化,形成肌酸和鸟氨酸,肌酸是体内重要的高能磷酸物质,鸟氨酸也可形成瓜氨酸,瓜氨酸能替代精氨酸并促进动物生长。
其三,在一氧化氮合酶(NOS)作用下可生成NO和瓜氨酸,NO 是一重要的信使分子,具有多种作用。
此外,精氨酸脱羧酶能促进精氨酸合成胍丁胺,后者被认为是一重要的神经递质[4]。
3.氨基酸的应用3.1精氨酸在家禽营养上应用精氨酸作为一种必需氨基酸在家禽营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多年来人们一直关注家禽精氨酸的需要量,尤其是发现精氨酸是NO的前体后,人们发现家禽品种、生产中的各种应激都会影响精氨酸的需要量[5]。
3.2精氨酸在畜牧业中应用精氨酸在机体营养代谢与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血浆中精氨酸浓度和氨浓度是衡量机体精氨酸是否缺乏的主要标志[6]。
动物机体缺乏精氨酸导致:①小肠吸收功能下降,营养不良,新生动物生长停滞;②免疫力下降,心血管和肺功能异样;③组织再生能力破坏,伤口愈合速度下降;④机体氨解毒功能下降,导致高血氨症状发生,甚至死亡[7]。
3.3精氨酸对机体的免疫调节3.3.1促胸腺作用在研究精氨酸对伤口治疗的影响时发现,大白鼠和小鼠背部受伤后精氨酸提高了胸腺重量。
给动物补充精氨酸后胸腺增重是由于促进了动物胸腺细胞构成和胸腺细胞的排出,提高了对促分裂素的转化,而且精氨酸促胸腺的作用起动迅速。
3.3.2抗肿瘤作用精氨酸具有与免疫有关的抗肿瘤特性。
在没有其他影响因素时,小鼠接种致肿瘤病毒后,精氨酸能延长潜伏时间、减少肿瘤的尺寸和缩短肿瘤减退的时间。
研究表明,精氨酸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的积极作用与提高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有关,精氨酸通过自然细胞毒性和依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无性繁殖的细胞中间免疫来影响肿瘤的生长[8]。
3.3.3对烧伤、脓毒症和外伤的作用精氨酸不但对机体有营养作用,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免疫、脏器功能、蛋白质合成、伤口愈合等均有效应[9]。
精氨酸许多作用是通过一氧化氮(NO)介导的。
精氨酸能舒张血管平滑肌,抑制血小板聚集、黏附,改善组织、器官血流,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增加,清除氧自由基,减轻再灌注损伤[10]。
3.4精氨酸的保健效果3.4.1精氨酸与心脑血管疾病根据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奖者的研究成果,补充精氨酸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等老年慢性疾病有显著的保健作用。
精氨酸是人体内合成一氧化氮的前体物质,一氧化氮对于增强体内肺脏、肝脏、肾脏、胃肠等重要脏器功能有重要的作用。
补充精氨酸有助于增加体内一氧化氮的合成,而体内一氧化氮合成的增加,对于平衡血压、增强血流、改善心脑供血、增强血管弹性、恢复动脉硬化效果显著[11]。
3.4.2提高机体免疫力精氨酸也是多胺合成的起始物。
多胺是重要的生物学调控物质,与DNA、RNA及蛋白质的生物代谢有关,在细胞生长周期过程中起关键的调节作用,参与分裂素诱导的T细胞免疫反应,在调控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免疫反应中起关键性作用。
NO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抑制急性炎症早期中性粒细胞聚集和黏附、降低内皮细胞通透性和抑制炎性渗出等免疫功能。
精氨酸还可通过促进多种内分泌激素(包括胰岛素、生长激素、催乳素、抗利尿激素和儿茶酚胺等)的释放,达到调节免疫的作用。
3.4.3促进肌肉合成精氨酸增加有利于组织合成蛋白质,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以新生仔猪为模型,在7日龄的仔猪中添加精氨酸组比对照组体重提高了28%,显著提高了背最长肌、十二指肠等组织中的蛋白质合成率,血清精氨酸含量和生长激素水平也显著提高。
3.4.4促进肠道发育强化精氨酸的胃肠营养支持,可增加机体内的氮储留,有助于改善机体氮平衡,并有效发挥调节、控制蛋白质的更新,为肠上皮细胞的损伤修复提供物质基础,从而改善肠道的机械屏障功能。
精氨酸能改善大鼠肠道在灌注损伤后的黏膜屏障功能。
精氨酸分解是多胺合成的第一步,细胞内精氨酸的浓度可以调控多胺的合成。
多胺可以调节DNA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调协细胞增殖和分化,在加快细胞增殖、组织形成及细胞分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小肠黏膜生长、发育、成熟、适应及恢复创伤必需的物质[12]。
3.4.5改善性欲精氨酸不仅参与精子的形成,也是精子各种核蛋白的基本成分。
NO对雄性生殖系统具有重要作用,它是阴茎勃起的主要介质,通过传递氮能神经信息刺激血管和阴茎海绵体平滑肌松弛,引起阴茎勃起。
NO参与睾丸的微循环调节,促进和调节精子的活力和精子的受精能力。
因此,精子量少的雄动物性多食富含精氨酸的饲粮,有利于精子量增加,从而促进生殖功能。
另外,精氨酸在调节母畜生殖道内酸碱度,提高雌性仔畜产率方面也有一定效果[3]。
3.研究展望精氨酸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影响机体的代谢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
但目前对于精氨酸详细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对其适用范围、应用时机及最佳剂量等还有争议,在营养学方面尚需要大量的科学研究逐步解决,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正向作用而避免毒副反应。
另外,不同种属动物的精氨酸准确营养需要量尚未确定,这都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探索[3]。
参考文献:[1]. 刘兆金,印遇龙等. 精氨酸生理营养研究[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5, 27 (4):54-57.[2].Wu G,Morris SM. Jr. Arginine metabolism: nitric oxide and beyond[J]. Biochem J,1998, 336 (1): 1-17.[3]. 彭瑛,蔡力创. 精氨酸的保健作用及其调控研究进展[J].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4 (1): 59-62.[4]. 李玉庆,张小平等. 精氨酸的免疫调理作用[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7,10 (2): 121-122.[5]. 石现瑞,王恬. 家禽体内精氨酸功能研究进展[J]. 中国饲料, 2003, (4): 12-14.[6]. 郭长义,蒋宗勇,林涛. 精氨酸在猪营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饲料, 2009,(8): 31-35.[7]. 王喜波,安立龙等. 精氨酸在畜牧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饲料博览, 2007,(3): 13-15.[8]. 李同华,麻明文等. 精氨酸及其研究进展[J]. 山东畜牧兽医, 2009, 30 (5).[9]. 彭曦. 精氨酸—免疫营养中的“双刃剑”[J].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0, 17 (6):321-322.[10].汪仕良. 精氨酸与烧伤修复[J]. 中国烧伤杂志, 2005, 21 (4): 244-246.[11].尹时华,华长林等. L—精氨酸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0, 21 (4): 234-236.[12].Zhao YJ,Xu CQ,Zhang WHet al. Role of polyamines in myocardial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nitric oxide. Eur JPharmacol, 2007, 562 (3): 236-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