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驱动桥几种常见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合集下载

汽车驱动桥维修技术标准

汽车驱动桥维修技术标准

汽车驱动桥维修技术标准一、前言汽车驱动桥作为汽车动力传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整车的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

对汽车驱动桥的维修技术进行标准化管理十分重要。

本标准旨在规范汽车驱动桥的维修技术,保障汽车行驶安全和可靠性。

二、故障诊断1. 检查传动轴、万向节、差速器等传动部件的工作状况,排除传动系统异响、抖动等故障。

2. 对驱动桥齿轮、轴承进行检查,发现异常磨损、断裂等情况及时处理。

3. 检查驱动桥油封、轴承密封情况,排查漏油、渗油等情况。

三、拆装维修1. 在拆卸驱动桥前,应先清洗干净表面,避免污染零件。

2. 拆卸时应根据技术要求使用适当工具,并依照拆卸顺序进行操作。

3. 拆卸后的零部件应进行清洗、检查、测量尺寸,以确认零件是否达到报废标准。

4. 再装配时,应按照技术要求进行定位、调整,确保各零部件间的配合间隙符合要求。

四、调试检查1. 组装完成后,应进行转向试验,检查驱动桥运转是否平稳、无噪音。

2. 进行行驶试验,检查传动系统工作是否正常、无异响、抖动等现象。

3. 检查驱动桥油封、轴承密封情况,验证是否存在漏油、渗油等情况。

五、保养维护1. 定期更换驱动桥油,保证油品清洁,防止杂质对传动部件的损害。

2. 定期检查传动轴、万向节、差速器等传动部件的工作状况,及时更换磨损零件。

3. 定期检查驱动桥轴承、油封情况,保证密封性能,避免漏油、渗油。

六、安全注意事项1. 在维修过程中应确保车辆牢固支撑,保证维修人员安全。

2. 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防止液体溅射或尘埃吸入对人体造成伤害。

3. 严格按照维修手册和标准操作流程,避免操作失误导致事故发生。

七、结语本标准制定了关于汽车驱动桥维修技术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流程,旨在规范驱动桥维修活动,提升汽车维修技术水平,保障车辆行驶安全和可靠性。

标准实施后,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及时更新技术,确保标准的持续有效性。

汽车传动系统检修-驱动桥维修

汽车传动系统检修-驱动桥维修
(4)检查后驱动桥内的润滑油量。若油量过多,应按规定减少润 滑油。
(5)检查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轴或后驱动桥主动轴伸出部位是否 漏油。若漏油,应拆检油封。若油封损坏,应予以更换。
二、 后驱动桥漏油
故障诊断与排除
(6)半轴油封处漏油,应检查油封是否安装 歪斜或损坏。安装歪斜,应重新安装油封。若损坏 ,应予以更换。
一、 后驱动桥过热
故障诊断与排除
(1)当汽车行驶一段里程后, 用手探试驱动桥壳中部或主减速器 壳,若普遍过热,应检查桥壳内润 滑油量是否符合规定,如图所示。 若不足,应予添加不足。
一、 后驱动桥过热
故障诊断与排除 (2)如果油量足够,应观察润滑油品质。若润 滑油有变色、变稀等情况,应更换规格型号合适的新 油。
三、 半轴的检修
1.桥壳和半轴套管不允许有裂纹存 在,半轴套管应进行探伤处理。 各部螺纹损伤应小于2牙。
A
B
2.钢板弹簧座定位孔的磨损应小于 1.5mm,超限时先进行补焊,然 后按原位置重新钻孔。
3.整体式桥壳以半轴套管的两内端轴颈的公共轴线为基 准,两外轴颈的径向圆跳动误差超过0.30mm时应进行 校正,校正后的径向圆跳动误差应小于0.08mm。
一、 后驱动桥过热
故障诊断与排除
(3)如果油质良好,应将主减 速器拆下,检查主、从动锥齿轮的 啮合间隙和啮合印痕是否正常,如 图所示。如果啮合间隙过小,应予 以调整。
一、 后驱动桥过热
故障诊断与排除
(4)用手探试驱动桥各轴承部位,如果有烫 手感觉,说明轴承装配太紧,应重新调整。将撬棒 插入调整螺母的槽口内,转动调整螺母,调整轴承 的预紧度,如图所示。调整轴承预紧力的同时也要 调整齿圈和主动小齿轮的侧隙,可通过改变垫片厚 度或转动端轴承调整螺母来调整预紧力和侧隙。如 果差速器在轴承外端带有调整螺母,则转动调整螺 母以获得规定的侧隙,如图所示。

纯电动汽车驱动桥模态分析与故障诊断

纯电动汽车驱动桥模态分析与故障诊断

纯电动汽车驱动桥模态分析与故障诊 断
随着人们对于汽车舒适性的追求以及政府对于节能减排及环境 污染的监督,纯电动汽车及其各项性能的改善逐渐成为车企研发 的重点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纯电驱动桥是纯电动汽车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纯电动汽车பைடு நூலகம்动力输出系统,对其进行振动噪 声和安全性的研究可以提高纯电动汽车整体的性能。
然后定性定量地分析得出各个部件的可靠度,分析导致驱动桥关 键部件安全性和可靠性下降的原因,最后提出有效地改善措施, 以提高驱动桥整体性能,保证其长久稳定的工作。本研究旨在通 过对纯电动汽车驱动桥进行模态分析和故障诊断来减少驱动桥 的振动噪声问题,提高驱动桥整体的安全性,使其能更好的应用 于纯电动汽车上。
本文以纯电动汽车驱动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态分析方法对纯电 动汽车驱动桥进行了振动噪声的研究,保证驱动桥在外界激励作 用下能正常工作,并对驱动桥关键部件进行故障树分析,通过故 障分析结果探讨提高驱动桥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方法。首先,对纯 电动汽车驱动桥进行模态试验,探讨最合理的试验方案以及模态 识别方法,获得纯电动汽车驱动桥的试验模态数据。
然后,根据企业所提供的信息,建立纯电动汽车驱动桥的三维模 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三维模型进行模态分析,获得纯电动 汽车驱动桥的有限元模态参数,将试验获得的模态分析结果与有 限元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对纯电动汽车驱动桥的俩种模态 分析结果准确性,再将试验获得的模态参数与汽车车速激励作比 较,经过对比分析得出各汽车车速激励频率对驱动桥都不会产生 共振。其次,对纯电动汽车驱动桥进行故障分析,在本文中主要 采用故障树分析法作为故障研究主要方法,分别对驱动桥的关键 部件电机,行星减速器,行星差速器,半轴产生的故障进行分类并 分析产生这些故障的原因,然后建立各自故障树分析图。

第六节 驱 动 桥

第六节  驱 动 桥

轮边减速器及其位置
• 轮边减速器是汽车传动系 中最后一级减速增扭装置 ,采用轮边减速器可满足 在总传动比相同的条件下 ,使变速器、传动轴、主 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 部件的载荷减少,尺寸变 小以及使驱动桥获得较大 的离地间隙等优点,它被 广泛应用于载重货车、大 型客车、越野汽车及其他 一些大型工矿用车。
4.贯通式主减速器应用车型
贯通式驱动桥(内装主减速器)
6.2 主减速器 6.2.2 主减速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贯通式驱动桥(内装主减速器)
6.2 主减速器 6.2.2 主减速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贯通式驱动桥(内装主减速器)应用车型
6.2 主减速器 6.2.2 主减速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6.2 主减速器 6.2.2 主减速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图5-3 桑塔纳2000轿车主减速器和差速器
6.2 主减速器 6.2.1 主减速器的功用、类型
• 主减速器(Final Drive)的功用、类型 • 功用:将输入的转矩增大,转速降低,并将动力传 递方向改变后(横向布置发动机的除外)传给差速 器。 • 类型: • ①按参加传动的齿轮副数目可分为单级式主减 速器和双级式主减速器(或轮边主减速器); • ②按主减速器传动传动比个数分:有单速式和 双速式主减速器; • ③按齿轮副结构型式分:有圆柱齿轮式主减速 器和圆锥齿轮式主减速器。
普通齿轮式差速器动力传递
6.3 差速器 6.3.1 普通差速器
普通齿轮式差速器动力传递
6.3 差速器 6.3.1 普通差速器
(2)差速器的工作特性
①差速器的运动特性: 差速器无论差速与否,都具 有两半轴齿轮转速之和始终 等于差速器壳转速的两倍, 而与行星齿轮自转速度无关 的特性 ②差速器的转矩特性: 无论差速器差速与否,行星 锥齿轮差速器都具有转矩等 量分配的特性

车辆车桥的结构、原理以及故障诊断与检修讲解

车辆车桥的结构、原理以及故障诊断与检修讲解
车辆车桥 的结构、 原理 以及故障 诊断与检 修讲解
一、 概述
车桥的功用 车桥位于悬架与车轮之间,其两端安装车轮,通过悬架与车架 (或车身)相连,其功用是传递车架(或车身)与车轮之间各 种载荷的作用。 车桥的分类
– 按结构的不同:整体式a和断开式b。 – 按功能的不同:转向桥、转向驱动桥、驱动桥和支持桥。
原理: 形成:转向节轴颈外端向下倾斜。 ※非独立悬架不可调。
(四)前束:前轮前端向内收束,A-B为前束值。 作用:减少轮胎的偏磨损。 调整:改变横拉杆的长度。
前束的检查、调整
– 轮胎按规定充足气压,轮毂轴承间隙调整到规定值,将车辆 停放在水平路面上并处于直线行驶位置。
– 在左右轮胎正前方的胎面中心或轮辋上画“+”记号,用前束 尺测量出B值;转动车轮(或推动汽车)180 °,将记号转到 正后方测得A值;其差值A-B即为前束值。该值如果不符合规 定,应进行调整。
(四)行驶跑偏 1. 现象 汽车在直线行驶时必须紧握方向盘,方能保持直线行驶。若
稍放松方向盘,汽车会自动偏向一边行驶。 2. 原因 前轮定位值不正确,前束调整不当,过大或过小。 左、右前轮主销后倾角或车轮外倾角不相等。 制动鼓与制动蹄摩擦片间隙调整不均匀,一边过紧,一边过
松。 钢板弹簧一边折断,造成两边弹力不等。 转向节或转向节臂弯曲变形。 前轴或车架弯曲或扭转。 左右两边轮胎气压不相等。 前轮毂轴承调整不当,左、右轮毂轴承松紧度不一致。
– 左右轮外倾角差值过大,会使汽车侧滑跑偏,轮胎磨损不匀。
检查 通过四轮定位仪进行。
调整 调整前轮外倾角时车轮应着地,通过球头销在下摇臂 长孔中的位移来调整。其步骤如下:
– 松开下摇臂球头销的固定螺母。 – 横向移动球头销,直至达到外倾角值。 – 紧固螺母并再次检查外倾角值,需要时重新进行调整。 – 必要时调整前束。

课题三 驱动桥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课题三  驱动桥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模块一:汽车传动系统课题三:驱动桥的故障诊断与维修一、实习准备:1、工具:多功能套筒扳手一套、双头两用扳手一套、钳子、螺丝刀、桑塔纳2000轿车专用工具一套2、教具:普桑整车一台、CA1091整车一台、EQ1090驱动桥一套3、场地:实训中心4、分组:现有学生按每3人一组二、复习导入:对普桑用主减速器的调整进行提问,由调整总结导入新课题三、授课内容:<一>、调整总结:对于准双曲面锥齿轮,啮合印痕的调整是通过移动主动锥齿轮,啮合间隙的调整是移动从动锥齿轮。

如桑塔纳2000和EQ1090的主减速器。

对于螺旋锥齿轮,啮合印痕的调整是按照“大进从、小出从、顶进主、根出主”方法进行,啮合印痕合适后若间隙不符,则通过轴向移动另一锥齿轮进行调整。

主减速器调整注意事项:1) 要先进行轴承预紧度的调整,再进行锥齿轮啮合的调整。

2) 锥齿轮啮合调整时,啮合印痕首要,啮合间隙次要,否则将加剧齿轮磨损。

但当啮合间隙超过规定时,应成对更换。

<二>、故障诊断与维修:一、过热1.现象:汽车行驶一段里程后,用手探试驱动桥壳中部或主减速器壳,有无法忍受的烫手感觉。

2.原因(1)齿轮油变质、油量不足或牌号不符合要求;(2)轴承调整过紧;(3)齿轮啮合间隙和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啮合间隙调整太小;(4)推力垫片与主减速器从动齿轮背隙过小;(5)油封过紧和各运动副、轴承润滑不良而产生干(或半干)摩擦。

3.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检查驱动桥中各部分受热情况:1)局部过热(1)油封处过热,则故障由油封过紧引起;(2)轴承处过热,则故障由轴承损坏或调整不当引起;(3)油封和轴承处均不过热,则故障由推力垫片与主减速器从动齿轮背隙过小引起。

2)普遍过热(1)检查齿轮油油面高度:油面太低,则故障由齿轮油油量不足引起;否则检查齿轮油规格、粘度或润滑性能。

(2)检查结果不符合要求,则故障由齿轮油变质或规格不符引起;否则检查主减速器齿轮啮合间隙的大小。

驱动桥的检修、调整

驱动桥的检修、调整
调整
1) 轴承预紧度的调整 主动锥齿轮:调整垫片。 主动锥齿轮:调整垫片。 差速器壳体:调整螺母3。 差速器壳体:调整螺母 。 2) 锥齿轮啮合调整 啮合印痕和啮合间隙是同 时进行调整的。 时进行调整的。螺旋锥齿轮 啮合印迹的调整方法:“大 啮合印迹的调整方法: 进从、小出从、顶进主、 进从、小出从、顶进主、根 出主” 出主”。印痕合适后若间隙 不符, 不符,则通过轴向移动另一 齿轮进行调整。 齿轮进行调整。
汽车行驶时有 异响
汽车行驶时有异 响且车身抖动
驱动桥的调整总结 2. 锥齿轮啮合的调整与锥齿轮的类型有关。 锥齿轮啮合的调整与锥齿轮的类型有关。 对于准双曲面锥齿轮, 对于准双曲面锥齿轮,啮合印痕的调整是通过 移动主动锥齿轮, 移动主动锥齿轮,啮合间隙的调整是移动从动 锥齿轮。 锥齿轮。 对于螺旋锥齿轮,啮合印痕的调整是按照“ 对于螺旋锥齿轮,啮合印痕的调整是按照“大 进从、小出从、顶进主、根出主”方法进行, 进从、小出从、顶进主、根出主”方法进行, 啮合印痕合适后若间隙不符, 啮合印痕合适后若间隙不符,则通过轴向移动 另一锥齿轮进行调整。 另一锥齿轮进行调整。
驱动桥的故障诊断
2) 原因 a. 螺栓多次拆卸导致罗纹孔间隙大; 螺栓多次拆卸导致罗纹孔间隙大; b. 通气孔堵塞; 通气孔堵塞; c. 油封、衬垫等老化、变质; 油封、衬垫等老化、变质; d. 螺栓松动导致接合面不严密; 螺栓松动导致接合面不严密; e. 润滑油加注过多; 润滑油加注过多; f. 放油螺栓松动或壳体裂纹; 放油螺栓松动或壳体裂纹;
万向传动装置的故障诊断
3. 汽车行驶时有异响并伴随车身抖振
现象:汽车行驶时有异响, 现象:汽车行驶时有异响,且随着车速的 提高,响声加大,严重时车身抖振。 提高,响声加大,严重时车身抖振。 原因: 原因: – 传动轴弯曲变形; 传动轴弯曲变形; – 传动轴不平衡; 传动轴不平衡; – 中间支承部件损坏严重。 中间支承部件损坏严重。

13、重汽斯太尔驱动桥的使用与保养及常见故障排除

13、重汽斯太尔驱动桥的使用与保养及常见故障排除

重汽斯太尔驱动后桥的使用与保养及常见故障排除(第二篇)————驱动后桥的常见故障诊断驱动后桥常见故障有如下几种:1、漏油驱动后桥漏油有几个明显的部位。

中央减速器一般漏油的部位常发生在输入轴处,这一般是输人轴(主动齿轮轴)油封损坏或磨损,或是油封弹簧松驰。

在维修时应注意,如果是油封外圈处向外漏油,则说明是油封外圈与外壳配合松旷。

在重新装配时应将油封外圈及外壳油封座孔清洗干净,在油封外圈处涂抹乐泰603固持胶将油封打人油封座孔。

如果油封完好无损,仍然漏油严重则应检查桥壳的通气装置(应经常检查)。

如果通气口被油污堵塞,运转中桥壳产生的热量使空气压力增加,从而迫使润滑油向外排泄。

这往往是不被人注意的问题。

轮鼓甩油要检查三个部位,轮鼓与行星架轴头的“0”型密封圈、轮鼓油封座与桥壳轴管间的“O”型密封圈和轮鼓油封。

一般来说轮鼓油封漏油的可能性较多。

在重新安装轮鼓油密封时应注意,轮鼓有两个尺寸完全相同、但材质不同的油封,一般应将有黄色标记、或有刻记的油封装在里侧,而将另外一个油封装到外侧。

如果油封外圈与轮鼓油封座孔配合松旷时,可在油封外圈涂抹乐泰603圆柱固持胶。

如果是轴头端盖向外漏油,说明端盖与行星轮架接触面不密封,端盖与轴头端面是无垫联接,可拆卸后将端盖与星行架端面清理干净,然后涂抹乐泰587密封胶重新装配。

涂胶时应在联接表面涂抹不间断的胶条。

如果经常发现桥壳的通风孔向外排油,而轮边减速器经常缺油,一般采说是半轴油封方向装反或者损坏。

轴头甩油的后果往往使制动摩擦片和制动鼓上沾有油痕,造成制动失灵的后果。

2、轮鼓发热轮鼓发热一般是轮鼓轴承预紧力过大,这一般发生在保养之后。

在保养中没有按照规定要求扭紧轴头花帽,轴头花帽扭紧力矩过大使轴承的预紧力过大所致。

应当按规定要求重新装配轮鼓。

轮鼓轴承变形。

损坏当然也造成轮轴过热。

3、制动鼓发热造成制动鼓过热的因素较多,有制动机械部分的问题,也有制动控制气路系统的问题。

首先应注意检查在制动后,制动分室是否能迅速回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驱动桥几种常见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汽车驱动桥的作用是将万向传动装置传来的动力折过90°角,改变力的传递方向,并由主减速器降低转速,增大转矩后,经差速器分配给左右半轴和驱动轮。

汽车驱动桥有:驱动桥过热、驱动桥漏油、驱动桥异响等几种常见故障,下面是他的诊断与排除:
★驱动桥异响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A、故障现象
1)、行驶时驱动桥有异响,滑档滑行时异响减弱或消失。

2)、行驶时驱动桥有异响,滑档滑行时亦有异响。

3)、直线行驶是无异响,当汽车转弯时驱动桥处有异响。

4)、当车上坡或下坡时后桥有异响,或上、下坡时驱动桥都有异响。

5)、车轮有运转噪声或沉重的异响。

B、驱动桥异响的故障原因
1)、锥和圆柱主、从动齿轮、行星齿轮、半轴齿轮齿合间隙过大;半轴齿轮花键槽与半轴的配合松旷;主、从动锥齿轮齿合不良;圆锥和圆柱主、从动齿轮齿合间隙不均;齿轮齿面损伤或齿轮折断。

2)、主动锥齿轮轴承松旷;主动圆柱齿轮轴承松旷;差速器圆锥滚子轴承松旷;后桥中某个轴承由于预紧力过大,导致间隙过小;主、从动锥出轮调整不当,间隙过小。

3)、差速器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不匹配,使其齿合不良;行星齿轮、半轴齿轮磨损或折断;差速器十字轴轴颈磨损;行星齿轮支承垫圈磨薄;行星齿轮与差速器十字轴卡滞或匹配不当(如行星齿轮支承垫圈过厚),使行星齿轮转动困难;减速器从动齿轮与差速器壳的紧固铆钉松动。

4)、驱动桥某一部位的齿轮齿合间隙过小,导致汽车上坡时发声响;后桥某一部位的齿轮齿合间隙过大,导致汽车下坡时发声响;后桥某一部位的齿轮齿合印痕不当或齿轮轴支承轴承松旷,导致汽车上、下坡时都发声响。

5)、轮轮毂轴承损坏,轴承外圈松动;制动鼓里面有异物;车轮轮毂破碎;车轮轮辋轮胎螺栓孔磨损过大,使轮辋固定不牢。

C、驱动桥异响的故障诊断
驱动桥异响
•故障现象:
驱动桥在汽车不同的行驶工况下发出非正常响声
•(1)主减速器主、从动齿轮,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等啮合间隙过大或过小,应予调整。

•(2)半轴齿轮与半轴的花键配合、差速器壳与十字轴配合、行星齿轮孔与十字轴配合松旷,应予调整。

•(3)主、从动齿轮印痕不符合要求,应予调整。

•(4)主、从动齿轮,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的齿面磨损严重,轮齿折断、变形或未成对更换,应予更换。

•(5)润滑油量不足,牌号不符,变质或有杂物,应更换正确的润滑油,并调整到规定高度。

•(6)圆锥滚子轴承预紧度调整不当,应予调整。

•(7)驱动桥壳体、主动齿轮紧固螺母或从动齿轮连接螺钉松动,应予紧固或更换等。

•(8)带电控防滑差速器的车辆,因某种原因(如左右侧轮胎大小相差较大)防滑差速器不断调整,从而导致异响。

应找出原因,予以排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