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引流管的护理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脑室引流的护理注意事项

脑室引流的护理注意事项脑室引流是指通过对脑室内的液体进行引流,以减轻脑室内压力、稳定脑血流,并防止脑积水的一种治疗方法。
在进行脑室引流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护理要点。
术前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应该仔细查阅患者的病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目的。
同时,还要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术前还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交流,解释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
术中护理要点。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的变化。
术中还要保持患者的体位合理,避免颈部过度屈曲或过度伸展,以防止脑组织受到损伤。
同时,还要注意手术器械的消毒和使用,保持手术区域的清洁,减少感染的风险。
术后护理是脑室引流的重要环节。
术后,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护士还要注意观察引流管的引流情况,确保引流通畅,防止液体积聚。
同时,还要对引流液进行观察和记录,包括颜色、量和性质等,及时报告医生。
此外,护士还要注意患者的疼痛管理,给予适当的镇痛措施,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除了上述护理要点,我们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
首先是感染。
护士要注意监测患者的体温,并观察引流液是否有脓性或异味,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
其次是导管堵塞。
护士要定期冲洗引流管,保持通畅,并及时更换引流管,以防止堵塞。
再次是出血。
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和引流液的颜色,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和交流。
护士要耐心倾听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和问题,并及时解答,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关心。
护士还要及时记录患者的护理情况和观察结果,以便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
脑室引流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护理工作。
护士在进行脑室引流时,要注意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和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同时,还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关心。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7个要点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7个要点脑室引流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治疗脑积水、脑出血等疾病,是神经外科患者必不可少的辅助设备之一。
然而,由于脑室引流管使用范围广泛,且需要长期留置,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许多细节。
下面介绍脑室引流管的护理7个要点,希望对护理人员有所帮助。
一、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脑组织、血块、脑脓等物质堵塞,导致引流不畅,甚至引起感染。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每天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如发现引流不畅及时处理,并定期更换引流管。
二、定期更换引流袋引流袋是收集脑脊液的器具,定期更换引流袋可以避免细菌感染的产生。
一般情况下,引流袋需每天更换一次,如引流量大可增加更换次数。
三、保持引流管口干燥引流管口的湿度容易滋生细菌,因此需要保持引流管口干燥。
护理人员在更换引流袋时,应将引流管口处擦干净,并用干纱布包裹引流管口,以保持其干燥。
四、定期检查引流管位置引流管的位置不正确,容易引起脑组织损伤、脑脊液渗漏等并发症。
因此,护理人员需定期检查引流管位置是否正确,并及时调整。
五、注意感染预防脑室引流管的留置时间较长,容易引起感染。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感染预防,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管口干燥、勤洗手等都是预防感染的措施。
六、注意患者体位患者体位的改变会影响脑脊液引流的畅通情况,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患者体位的调整。
患者体位的改变应逐渐进行,以避免引起头痛、恶心等不适症状。
七、注意患者情绪患者在使用脑室引流管时,可能会出现精神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综上所述,脑室引流管的护理是一项细致、繁琐的工作。
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护理要点进行操作,保持引流管通畅、干燥,定期更换引流袋,注意感染预防等,以确保患者安全、舒适。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注意患者体位、情绪等方面的护理,以全面保障患者的康复。
脑室、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管的护理

脑室、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管的护理
一、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头痛、呕吐等情况。
2.观察引流内液面有无波动,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
3.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出。
二、操作要点
1.保持引流管通畅,标识清楚,防止引流装置受压、打折、扭曲。
2.脑室引流瓶(袋)入口处应高于外耳道10—15cm;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管根据颅内压情况置于床面或遵医嘱调整。
3.留置脑室引流管期间,保持患者平卧位,如要摇高床头,需遵医嘱对应调整引流管高度。
4.适当限制患者头部活动范围,患者躁动时,可酌情予以约束。
5.记录24小时引流量。
6.定时更换引流装置。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及家属置脑室、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管的意义。
2.告知患者及家属留置脑室、硬膜下、硬膜外引流管期间安全防范措施。
如:不能随意移动引流装置,保持伤口敷料清洁,不可抓挠伤口等。
四、注意事项
1.脑室引流管拔管前遵医嘱先夹闭引流管24—48小时,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
2.引流早期(1—2小时)特别注意引流速度,切忌引流过快、过多。
3.观察脑室引流管波动情况,注意检查管路是否堵塞。
4.翻身时避免引流管牵拉、滑脱、扭曲、受压;搬运患者时将引流管夹闭,妥善固定。
5.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管放置高度应遵医嘱。
6.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管量及颜色突然改变时,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1.术后引流监测:术后的成人患者需每小时测量引流液的量,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颜色、浑浊度和血液的有无。
婴幼儿或小儿患者每4-8小时测量引流液,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状。
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状的变化。
2.引流装置的维护:保持引流装置的干燥和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每日更换引流装置,使用无菌技术进行更换。
在更换之前,用无菌盐水清洁引流管皮肤穿刺口周围,然后用无菌消毒剂擦拭穿刺口周围的皮肤。
更换引流装置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引流管的固定,防止其被拉扯或移动。
3.引流管的悬挂和固定:引流管一般通过帽子或脚手架固定在患者头部。
引流管应该保持无扭曲或拉力,确保引流管畅通。
悬挂的高度应使引流液能顺利流入收集器。
4.皮肤的护理:引流管穿刺口周围的皮肤需要保持清洁和干燥。
每天用无菌盐水擦拭穿刺口周围的皮肤,然后用无菌棉球涂抹透明创可贴或防水敷料保护创口,防止感染。
定期检查穿刺口和引流管周围的皮肤有无红肿、渗液或其他异常。
5.防止感染: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每次更换引流装置或进行护理时都要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
在引流管的穿刺口周围使用无菌消毒剂进行清洁,防止感染发生。
6.患者的观察:定期观察患者的神经状态、意识水平和精神状态的变化。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感染的迹象,如发热、头痛、呕吐、颈部僵硬等。
7.引流液的管理:将引流液放入透明收集器中,每天记录引流液的总量和性状的变化。
注意观察引流液中是否有血液或其他异常成分的出现。
定期检查引流液的颜色、浑浊度和气味,以便及时判断是否发生感染或出血等并采取相应措施。
8.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脑室引流管的护理意义、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育患者及家属如何正确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状的变化,并告知他们需要及时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总之,脑室引流管的护理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
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保持引流装置的清洁与干燥,定期观察患者的神经状态和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并向患者及家属提供详细的护理教育。
引流管拔管指征及注意事项

引流管拔管指征及注意事项引流管是手术后常规置入的一种管道,主要用于引流手术后出现的血液、分泌物等。
一、脑室引流管1、概念:是经颅骨钻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可用于迅速降低颅内压、排除脑室内积血、减少伤口脑脊液漏、或经脑室注药冲洗等。
2、拔管指征(1)脑室引流时间为一般放置3-4天,不可超过5-7天,以免时间过长引起颅内感染。
颅内血肿术后3日行头颅CT,血肿消失可拔管(2)拔管前应先头颅CT,先抬高引流袋或夹闭引流管24小时,观察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时,脑脊液循环通畅可拔管,可予拔管。
如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应立即放低引流袋或开放引流管继续引流,并告知医生。
(3)拔管方法:先夹闭引流管,防止管内液体逆流入脑室而引起感染。
注意切口处有无脑脊液漏出,要挤出皮下积液,待引流管完全拔除后,立即缝合伤口,最后用消毒敷料覆盖。
(4)拔管后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及体温的变化。
伤口处按时换药,并保持头部敷料干燥及床单、枕套的清洁。
3、注意事项(1)引流管的开口需要高出侧脑室平面10-15厘米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2)引流速度不易过快过多(伴有脑积水的病人快速引流出大量的脑脊液可使脑室塌陷,导致硬脑膜或颅骨内板之间出现负压,形成硬脑膜外血肿;有脑室肿瘤者,一侧脑室压力突然降低,引起脑室系统压力不平衡,可致肿瘤内出血;颅后窝占位病变着,突然降低压力可致小脑幕裂孔疝)。
(3)引流量以每天不超过500毫升。
(4)观察脑脊液的性状,正常的为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天可略有血性。
(5)保持引流管通畅。
(6)严格的无菌操作。
二、气管插管1、概念:是建立人工气道的最有效及最可靠的一种方法,指将一种特制的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这一技术能为解除呼吸道梗阻、保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进行辅助或控制呼吸等提供最佳条件。
2、拔管指征(1)患者神志清楚;(2)血流动力学稳定;(3) PS≤8;(4) PEEP≤5;(5)肌力恢复正常;(6)咳嗽反射恢复,咳痰有力;(7)动脉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正常或相对正常;(8)气囊漏气试验阴性(喉头是否水肿);(9)氧合指数PO2/Fi02>150(反映患者真实的氧合状况);(10)呼吸浅快指数(RVR)≤105(f/VT )(反映患者真实的呼吸状况)。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及维护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及维护引言脑室引流管是一种用于治疗脑积水或减压脑压的医疗设备。
正确的护理和维护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和维护方法,以帮助患者、护理人员和医护人员正确操作和维护脑室引流管。
护理和维护步骤1. 消毒:在接触脑室引流管之前,护理人员应该先进行充分的手部消毒,确保手部干净无菌。
使用含酒精的消毒液擦拭接触的表面,以杀灭细菌和病毒。
2. 检查连接:定期检查脑室引流管的连接情况,确保管路没有松动或漏气。
如果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连接器。
3. 观察排液:监测脑室引流管的排液情况。
注意排液的颜色和量,及时记录,并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
4. 清洁周围皮肤: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皂液清洁脑室引流管周围的皮肤。
轻轻擦拭,并确保皮肤干燥后再进行包扎或固定。
5. 固定管路:使用透明敷料或无菌绷带固定脑室引流管,以防止管路松动或脱落。
固定后,确保管路能够自由运动,但不会拉扯或拉紧。
6. 定期更换引流袋:根据医护人员的建议,定期更换脑室引流管的引流袋,以防止细菌感染和排液堵塞。
7. 多频测量排液:通过多频测量排液的系统,监测脑室引流管的排液速度和压力。
根据医护人员的指示,及时调整排液速度和引流压力。
注意事项- 使用压力敏感阀门:确保脑室引流管上有压力敏感阀门,以防止过度排液或过度吸引脑脊液。
- 停用药物前断开引流机:在给患者静脉注射药物前,务必先断开引流机,以避免药物通过脑室引流管排出体外。
- 清洁引流管口:定期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引流管口,以预防感染。
- 轻轻转动引流管:定期轻轻转动脑室引流管,以防止管道堵塞。
结论正确的脑室引流管护理和维护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和医护人员应该定期检查、清洁和固定脑室引流管,并根据医生的指示调整排液速度和压力,以确保引流顺利进行。
同时,注意事项的遵守也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1、妥善固定:在无菌条件下接引流袋,并将其悬挂于床头,引流管口应高出脑室平面10-15厘米;适当限制病人头部的活动范围,护理操作时,应避免牵拉引流管。
2、控制引流速度:脑室引流早期要特别注意引流速度,切忌过多过快。
伴有脑积水者,可因快速引出大量脑脊液,使脑室塌陷,在硬脑膜与脑或颅骨内板之间产生负压吸附力,引起硬脑膜下或硬脑膜外血肿;脑室系统肿瘤者,可因一侧脑室的突然减压,使脑室系统压力的不平衡,引起肿瘤内出血;后颅窝占位性病变者,可因幕上压力的突然减低,诱发小脑中央叶向上疝入小脑幕切迹。
因此,引流量应控制在每日500毫升以内,若有引起脑脊液分泌增多的因素(如颅内感染),引流量可适当增加,同时注意预防水、电介质失衡。
3、观察引流液的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
术后1-2日引流液可略为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
若引流液中有大量鲜血或血性颜色逐渐加深,常提示脑室出血;若引流液浑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表示存在颅内感染,应及时报告医生。
4、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成角、折叠,如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给予处理。
常见原因有:Ⅰ颅内压过低:若将引流瓶放低,有脑脊液流出则可证实,仍将引流瓶放回原位即可。
Ⅱ关口吸附于脑室壁:试将引流管轻轻旋转,即可有脑脊液流出。
Ⅲ小血块或挫碎的脑组织堵塞:可在应该消毒后试用无菌注射器轻轻抽吸,切不可高压注入液体冲洗,以防管内堵塞物冲入脑室系统狭窄处,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
Ⅳ引流管位置不当,应请医生确认(摄X线片),调整引流管的位置,直到有脑脊液流出后重新固定。
5、定时更换引流袋,记录引流量:每日定时按无菌原则更换引流袋,并记录引流量。
6、按期拔管:开颅术后一般引流3-4日,不宜超过5-7天,因引流时间过长,可能发生颅内感染。
拔管前1日,应试行抬高引流袋或夹闭引流管,入病人无头痛、呕吐等症状,即可拔管,否则,重新放开引流。
拔管后,应观察切口处有无脑脊液漏出。
脑室闭式引流术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脑室闭式引流术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一、操作规范:1.术前准备:包括患者与家属的充分沟通,解释手术的目的、步骤、风险和术后护理。
并做好手术器械、药品、消毒物品的准备。
2.麻醉:脑室闭式引流术一般采用全身麻醉。
在麻醉前,应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3.体位:患者通常采取平卧位,并使头部略微低于心脏水平。
操作时,头部应保持固定,以便于手术进展。
4.消毒无菌:手术区域应进行消毒无菌处理,包括患者的头皮和手术者的双手。
手术者应穿戴手术衣、帽子、口罩和手套。
5.穿刺定位:在脑室引流术中,需要通过穿刺头部皮肤和软组织,准确定位到脑室。
这是手术中最重要的一步,必须慎重进行,避免误伤脑组织。
6.引流管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目的,选择合适的引流管。
一般采用软管引流,确保通畅和安全。
7.引流管的放置:根据个体差异和具体手术情况,将引流管插入脑室。
要注意避免弯曲和扭曲,以免影响引流的效果。
8.引流管的固定:在引流管插入脑室后,需将引流管固定在头皮上,防止其脱出或移位。
通常采用缝线固定或者使用引流固定器。
9.引流系统的连接:将引流管与引流系统相连,确保引流的通畅和无菌。
引流系统应置于低于引流部位的容器中,以便于排出引流液。
10.引流量的监测:术后需要监测引流液的量和性质。
正常情况下,引流液应为清亮无色,量少;如出现混浊、血性或过多的引流液,应及时观察和处理。
二、注意事项:1.术前评估:在手术前,需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确保手术安全。
2.术中观察:术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3.术后护理: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引流情况。
术后1-2天内,患者通常会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应及时缓解并观察。
4.感染预防:手术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感染的风险。
术后,应注意引流口周围的消毒和保洁,定期更换引流系统。
5.并发症处理:如术后出现感染、引流堵塞、脑膜炎等并发症,需及时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出血
正常
内容纲要
1 2 3 4 5
概
述
目的
禁忌症
护理要点
注意事项
脑室引流的目的
脑积水引起高颅压危像时, 行脑室穿刺或引流可作紧急 减压抢救措施
对脑出血的,穿刺引流血性 脑脊液可减轻脑室反映,防 止脑室系统阻塞
脑室引流管的目的
开颅手术后尤其是在颅后窝术后为解决 反应性颅内压增高
思考题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哪些?
感谢您的下载!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学习目标
了解脑室引流管的概述 了解禁忌症 熟悉安置脑室引流管的目的 掌握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内容纲要
1 2 3 4 5概述来自目的禁忌症护理要点
注意事项
概述
脑室引流是指经颅骨钻孔穿刺侧脑室 ,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 是颅脑术后常用的降低颅内压、排出 脑室积血、降低伤口脑脊液漏的治疗 措施之一 可用于各种脑室内出血的治疗
引流炎性脑脊液,或向脑室内注入抗生 素治疗脑膜炎
向脑室内注入阳性对比剂行脑室造影, 鉴别交通性或梗阻性脑积水
脑室引流的目的
做脑脊液分流术,放置各种 引流管等
抽取脑脊液做生化检查等
内容纲要
1 2 3 4 5
概
述
目的
禁忌症
护理要点
注意事项
禁忌症
硬膜下积脓或者脑脓肿患者 弥散性脑肿胀或脑水肿所致脑室受压缩小
脑内压
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颅内压正 常值:5~15mmHg(70~200mmh20),轻度 增高:16 ~20mmHg,中度:21 ~ 40mmHg,>40mmHgw为重度增高。颅内容物由 颅组织、脑脊液、血液组成
颅内压力>20mmHg须通知报告医生
脑疝
当脑内一分腔占位病变时,该腔压力 高于邻腔,脑组织由高压区向低压区 移位,部分脑组织被剂入颅内生理空 间或裂隙产生的症状和体征
内感染 置管时间:5-7天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打折、成角
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有精神症 状的给予适当约束,防止引流管自行 拔出而发生意外
拔管护理
拔管前1 d,试夹闭引流管,以便了 解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颅内压是 否升高
拔管后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 如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高症状, 应及时通知医生
者,穿刺困难,引流很难奏效 脑血管畸形,可引起大出血 有严重颅高压、视力<0.1者,可引起失明 脑室内巨大占位病变
内容纲要
1 2 3 4 5
概
述
目的
禁忌症
护理要点
注意事项
脑室引流管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防 止感染 脑室引流高度
引流速度的控制
拔管护理
保持引流管 的通畅
观察引流物
脑室引流高度
1 成人1O~15 cm 2 儿童 5~10cm 3 平卧位以外耳道为水平面(10-15) 4 侧卧位以正中矢状面为水平(15-18)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每日定时倾倒引流液,准确记录引流量, 在倾倒引流液前后要对引流袋口进行严 格消毒。
更换引流袋及倾倒引流液时应夹闭引流 管以免管内脑脊液逆流回脑室,禁止在 引流管上穿刺以免造成污染。
引流速度的控制
引流速度的控制
早期特别注意速度,切忌引流过快 过多
颅内高压的,骤然减压会使脑室塌 陷,引起硬膜下血肿;
颅骨后窝占位的,可引发小脑幕裂 孔上疝等严重并发症。
脑脊液的颜色、量、性状
脑脊液的颜色、量、性状
颜色:术后1~2日可略呈血性渐变橙黄色 量:<500ml/d 性状:正常 异常:浑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示颅
内容纲要
1 2 3 4 5
概
述
目的
禁忌症
护理要点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翻身时注 意保护引 流管,避 免引流管 牵拉、滑 脱
注意事项
搬动患者 时先夹闭 引流管, 待患者安 置稳定后 再打开引 流管
注意事项
引流不畅 或引流液 颜色、性 状等出现 异常时应 及时告知 医生
注意事项
对有精神 症状、意 识障碍的 给予适当 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