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培优试题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培优试题(带答案)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培优试题(带答案)一、填空题1.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间教室的内部空间约是60( )。
(2)一只墨水瓶的容积约是60( )。
(3)一瓶酱油的质量约是500( )。
(4)一桶纯净水的体积约是20( )。
2.某小学六年级有400人,他们的体育达标情况如图所示,获得良好的比优秀的多( )人。
3.小丽4天做完了寒假作业的14,照这样计算,她完成寒假作业还要( )天。
4.杨叔叔骑自行车45分钟行了25千米,他每分钟行______千米,行1千米需要______分钟。
5.如图,以第一个圆的半径为直径画出第二个圆,再以第二个圆的半径为直径画出第三个圆,则第三个圆的面积(图中阴影部分)占第一个圆的面积的( )。
(填几分之几)6.甲、乙两车行完,A B 两地间全程所用时间的比是2∶3,现在甲、乙两车同时从,A B 两地相向开出,相遇时,乙车比甲车多行驶120千米。
相遇时乙车行驶了( )千米。
(甲、乙两车的速度不变)7.小明买了3支铅笔和2支钢笔,钢笔的单价是铅笔的3倍。
1支钢笔的钱可以买( )支铅笔,假设钱全部用来买铅笔,可以买( )支。
8.在括号里填上“>”“<”或“=”。
510117÷( )511 710811⨯( )108117÷ 514÷( )45 5544⨯( )5544÷ 9.六(1)班今天48人到校上课,1人病假,1人事假,六(1)班今天的出勤率是( )。
10.如下图,继续摆下去,第50个图形有( )根小棒。
11.下面的阴影部分是扇形的是( )。
A .B .C .12.已知:2321353a b c d ⨯=⨯=÷=,且a b c d 、、、都不等于0,其中最小的数是( )。
A .b B .a C .c D .d 13.在2∶3中,如果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增加( )。
A .12 B .13 C .14 D .15 14.六(一)班期末考试及格率是92%,及格人数与不及格人数的比是( )。
六年级上册数学培优试题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培优试题含答案一、培优题易错题1.甲、乙两商场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并且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在甲商场累计购物超过100元后,超出100元的部分按90%收费;在乙商场累计购物超过50元后,超出50元的部分按95%收费.设小红在同一商场累计购物x元,其中x>100.(1)根据题意,填写下表(单位:元):(2)当x取何值时,小红在甲、乙两商场的实际花费相同?(3)当小红在同一商场累计购物超过100元时,在哪家商场的实际花费少?【答案】(1)271;0.9x+10;278;0.95x+2.5(2)解:根据题意,有0.9x+10=0.95x+2.5,解得x=150,∴当x=150时,小红在甲、乙两商场的实际花费相同。
(3)解:由0.9x+10<0.95x+2.5,解得x>150,由0.9x+10>0.95x+2.5,解得x<150.∴当小红累计购物超过150元时,在甲商场的实际花费少.当小红累计购物超过100元而不到150元时,在乙商场的实际花费少.当小红累计购物150元时,甲、乙商场花费一样【解析】【解答】解:(1)在甲商场:271,0.9x+10;在乙商场:278,0.95x+2.5.【分析】(1)根据提供的方案列出代数式;(2)根据(1)中的代数式利用费用相同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3)列不等式得出x的范围,可选择商场.2.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如果从A到B记为:A→B(+1,+4),从B到A记为:B→A(﹣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1)图中A→C(________,________),B→C(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1,﹣2);(2)若这只甲虫从A处去甲虫P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2,﹣1),(﹣2,+3),(﹣1,﹣2),请在图中标出P的位置;(3)若这只甲虫的行走路线为A→B→C→D,请计算该甲虫走过的路程.(4)若图中另有两个格点M、N,且M→A(3﹣a,b﹣4),M→N(5﹣a,b﹣2),则N→A应记为什么?【答案】(1)+3;+4;+2;0;D(2)解:P点位置如图1所示;(3)解:如图2,根据已知条件可知:A→B表示为:(1,4),B→C记为(2,0)C→D记为(1,﹣2);则该甲虫走过的路线长为:1+4+2+1+2=10(4)解:由M→A(3﹣a,b﹣4),M→N(5﹣a,b﹣2),所以,5﹣a﹣(3﹣a)=2,b﹣2﹣(b﹣4)=2,所以,点A向右走2个格点,向上走2个格点到点N,所以,N→A应记为(﹣2,﹣2)【解析】【解答】解:(1)图中A→C(+3,+4),B→C(+2,0),C→D(+1,﹣2);故答案为:(+3,+4),(+2,0),D;【分析】(1)根据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确定数据即可;(2)根据所给的路线确定点的位置即可;(3)根据表示的路线确定长度相加可得结果;(4)观察点的变化情况,根据(1)即可确定点走了格数,从而确定结论.3.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如果从A到B记为:A→B(+1,+4),从B到A记为:B→A(﹣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1)图中A→C(________,________),B→C(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1,﹣2);(2)若这只甲虫从A处去甲虫P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2,﹣1),(﹣2,+3),(﹣1,﹣2),请在图中标出P的位置;(3)若这只甲虫的行走路线为A→B→C→D,请计算该甲虫走过的路程.(4)若图中另有两个格点M、N,且M→A(3﹣a,b﹣4),M→N(5﹣a,b﹣2),则N→A应记为什么?【答案】(1)+3;+4;+2;0;D(2)解:P点位置如图1所示;(3)解:如图2,根据已知条件可知:A→B表示为:(1,4),B→C记为(2,0)C→D记为(1,﹣2);则该甲虫走过的路线长为:1+4+2+1+2=10(4)解:由M→A(3﹣a,b﹣4),M→N(5﹣a,b﹣2),所以,5﹣a﹣(3﹣a)=2,b﹣2﹣(b﹣4)=2,所以,点A向右走2个格点,向上走2个格点到点N,所以,N→A应记为(﹣2,﹣2)【解析】【解答】解:(1)图中A→C(+3,+4),B→C(+2,0),C→D(+1,﹣2);故答案为:(+3,+4),(+2,0),D;【分析】(1)根据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确定数据即可;(2)根据所给的路线确定点的位置即可;(3)根据表示的路线确定长度相加可得结果;(4)观察点的变化情况,根据(1)即可确定点走了格数,从而确定结论.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x,y)的坐标x、y均为整数,则称点P为格点.若一个多边形的面积记为S,其内部的格点数记为N,边界上的格点数记为L.例如图中△ABC 是格点三角形,对应的S=1,N=0,L=4.(1)写出图中格点四边形DEFG对应的S,N,L.(2)已知任意格点多边形的面积公式为S=N+aL+b,其中a,b为常数.当某格点多边形对应的N=82,L=38,求S的值.【答案】(1)解:根据图形可得:S=3,N=1,L=6(2)解:根据格点三角形ABC及格点四边形DEFG中的S、N、L的值可得,,解得a ,∴S=N+ L﹣1,将N=82,L=38代入可得S=82+ ×38﹣1=100【解析】【分析】(1)按照所给定义在图中输出S,N,L的值即可;(2)先根据(1)中三角形与四边形中的S,N,L的值列出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得a,b的值,从而求得任意格点多边形的面积公式,代入所给N,L的值即可求得相应的S的值.5.某检修小组乘一辆汽车沿东西走向的公路检修线路,约定向东走为正,某天从A地出发到收工时,行走记录如下(单位:km):+15,﹣2,+5,﹣1,+10,﹣3,﹣2,+12,+4,﹣5,+6(1)收工时,检修小组在A地的哪一边,距A地多远?(2)若汽车每千米耗油3升,已知汽车出发时油箱里有180升汽油,问收工前是否需要中途加油?若加,应加多少升?若不加,还剩多少升汽油?【答案】(1)解:+15+(-2)+5+(-1)+(-10)+(-3)+(-2)+12+4+(-5)+6 =19(km),答:检修小组在A地东边,距A地19千米(2)解:(+15+|-2|+5+|-1|+|-10|+|-3|+|-2|+12+4+|-5|+6)×3=65×3=195(升),∵195>180,∴收工前需要中途加油,195-180=15(升),答:应加15升.【解析】【分析】(1)先求出这组数的和,如为正则在A的东边,为负则在A的西边,为0则在A处;(2)先求出这组数的绝对值的和与3的乘积,再与180比较,若大于180就需要中途加油,否则不用.6.已知三种混合物由三种成分、、组成,第一种仅含成分和,重量比为;第二种只含成分和,重量比为;第三种只含成分和,重量之比为 .以什么比例取这些混合物,才能使所得的混合物中、和,这三种成分的重量比为?【答案】解:D:C=(3+5):2=4:1;第二种混合物不含,的含量为,第三种混合物不含,的含量为,所以倍第三种混合物含为,倍第二种混合物含为,即第二种、第三种混合物的重量比为;于是此时含有,,即,而最终混合物中,所以第一种混合物的质量与后两种混合质量和之比为,所以三种混合物的重量比为。
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培优试卷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培优试卷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或计量单位。
0.42公顷=( )平方米 80毫升=( )升一个墨水瓶的容积约为45( ) 一个热水器的容积大约是60( ) 2.为了保持车辆的平稳行驶,车轮平面轮廓采用圆形,这是利用了( )的特征。
3.一桶油卖了38后余下的油重150千克,卖了( )千克,如果再卖( )千克后,还剩下总数的14。
4.一种钢管长56米,重115吨,这种钢管每米重( )吨,5吨钢管长( )米。
5.一个公园是圆形布局(如图),公园共有四个门,每两个相邻的门之间有一条直的水泥路相通。
南门与东门之间的阴影部分是一片草地,草地的面积是2.28公顷。
整个公园的占地面积是( )公顷。
(π取3.14)6.暑假里,李红看一本名著,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6,第二天看了42页,这时余下的页数与已看的页数之比是3∶2。
这本书一共有( )页。
7.○×△=36,○÷△=4,○=( ),△=( )。
8.不计算,直接在( )里填“>”“<”或“=”。
5164÷( )56 3785÷( )38 5185÷( )558⨯9.果园里有桃树和苹果树共360棵,桃树是苹果树的45,苹果树有( )棵,桃树有( )棵。
10.用相同的小直角三角形进行拼图游戏请观察如图中6幅图的拼图规律,第7幅图的周长是( )cm ;第2n 幅图的周长是( )cm 。
(用含有字母n 的式子表示,n 是不为0的自然数)11.下面( )图形中的角是圆心角。
A .B .C .D .12.如果下面算式中的a 为同一个自然数(0除外),那么得数最大的是( )。
A .a×34B .57÷aC .a÷34D .a -11000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数的23与乙数的40%一定相等。
B .把1千克的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到25%千克。
六年级上册数学培优试题含详细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培优试题含详细答案一、培优题易错题1.对于实数a、b,定义运算:a▲b= ;如:2▲3=2﹣3= ,4▲2=42=16.照此定义的运算方式计算[2▲(﹣4)]×[(﹣4)▲(﹣2)]=________.【答案】1【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4)=2﹣4= ,(﹣4)▲(﹣2)=(﹣4)2=16,则[2▲(﹣4)]×[(﹣4)▲(﹣2)]= ×16=1,故答案为:1【分析】先利用定义计算括号中的值,再进行计算即可.在利用新运算的时候需要先判断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根据其选择算式.2.如图,阶梯图的每个台阶上都标着一个数,从下到上的第1个至第4个台阶上依次标着-5,-2,1,9,且任意相邻四个台阶上数的和都相等.(1)求前4个台阶上数的和是多少?(2)求第5个台阶上的数是多少?(3)应用求从下到上前31个台阶上数的和.发现试用含k(k为正整数)的式子表示出数“1”所在的台阶数.【答案】(1)解:由题意得前4个台阶上数的和是-5-2+1+9=3(2)解:由题意得-2+1+9+x=3,解得:x=-5,则第5个台阶上的数x是-5(3)解:应用:由题意知台阶上的数字是每4个一循环,∵31÷4=7…3,∴7×3+1-2-5=15,即从下到上前31个台阶上数的和为15;发现:数“1”所在的台阶数为4k-1【解析】【分析】(1)由台阶上的数求出台阶上数的和即可;(2)根据题意和(1)的值,求出第5个台阶上的数x的值;(3)根据题意知台阶上的数字是每4个一循环,得到从下到上前31个台阶上数的和,得到数“1”所在的台阶数为4k-1.3.用火柴棒按下图中的方式搭图形.(1)按图示规律填空:图形符号①②③④⑤火柴棒根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4;6;8;10;12(2)2n+2【解析】【解答】解:(1)填表如下:图形符号①②③④⑤火柴棒根数4681012【分析】(1)由已知的图形中的火柴的根数可知,相邻的图形依次增加两根火柴,所以①火柴根数为4;②火柴根数为6;③火柴根数为8;④火柴根数为10;⑤火柴根数为12;(2)由(1)可得规律:2+2n.4.如图,半径为1个单位的圆片上有一点A与数轴上的原点重合,AB是圆片的直径.(结果保留π)(1)把圆片沿数轴向左滚动1周,点A到达数轴上点C的位置,点C表示的数是________数(填“无理”或“有理”),这个数是________;(2)把圆片沿数轴滚动2周,点A到达数轴上点D的位置,点D表示的数是________;(3)圆片在数轴上向右滚动的周数记为正数,圆片在数轴上向左滚动的周数记为负数,依次运动情况记录如下:+2,﹣1,+3,﹣4,﹣3①第几次滚动后,A点距离原点最近?第几次滚动后,A点距离原点最远?②当圆片结束运动时,A点运动的路程共有多少?此时点A所表示的数是多少?【答案】(1)无理;﹣2π(2)4π或﹣4π(3)解:①∵圆片在数轴上向右滚动的周数记为正数,圆片在数轴上向左滚动的周数记为负数,依次运动情况记录如下:+2,﹣1,+3,﹣4,﹣3,∴第4次滚动后,A点距离原点最近;第3次滚动后,A点距离原点最远;②∵|+2|+|﹣1|+|+3|+|﹣4|+|﹣3|=13,∴13×2π×1=26π,∴A点运动的路程共有26π;∵(+2)+(﹣1)+(+3)+(﹣4)+(﹣3)=﹣3,(﹣3)×2π=﹣6π,∴此时点A所表示的数是:﹣6π【解析】【解答】解:(1)把圆片沿数轴向左滚动1周,点A到达数轴上点C的位置,点C表示的数是无理数,这个数是﹣2π;故答案为:无理,﹣2π;(2)把圆片沿数轴滚动2周,点A到达数轴上点D的位置,点D表示的数是4π或﹣4π;故答案为:4π或﹣4π;【分析】(1)利用圆的半径以及滚动周数即可得出滚动距离;(2)利用圆的半径以及滚动周数即可得出滚动距离;(3)①利用滚动的方向以及滚动的周数即可得出A点移动距离变化;②利用绝对值的性质以及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得出移动距离和A表示的数即可.5.甲、乙、丙三人做一件工作,原计划按甲、乙、丙的顺序每人一天轮流去做,恰好整数天做完,若按乙、丙、甲的顺序轮流去做,则比计划多用半天;若按丙、甲、乙的顺序轮流去做,则也比原计划多用半天.已知甲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天,且三个人的工作效率各不相同,那么这项工作由甲、乙、丙三人一起做,要用多少天才能完成?【答案】解:===(天)答:要用天才能完成。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培优)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 共16分)1.画圆时首先要确定圆的位置, 也就是要确定()。
A.半径B.直径C.圆心2.圆内最长的线段是()。
A.半径B.直径C.任意一条线段3.小明从起点先向东偏南45°方向走了50m, 又向北偏东45°方向走了50m, 他现在的位置在起点的()方向。
A.正东B.正南C.东偏南4.商店有白毛巾200张, 花毛巾比白毛巾的少40张, 花毛巾有多少张?列式()。
A.2000×-40B.(200-40)÷C.(200+40)÷5.兴农种子公司用350粒种子做发芽实验, 其中有50粒种子没有发芽。
兴农种子公司这批种子的发芽率是()。
A.50÷350×100%B.350÷50×100%C.(350-50)÷350×100%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个。
(1)8人进行乒乓球比赛, 如果每两人之间都比赛一场, 一共比赛28场。
(2)王叔叔把100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 定期一年, 年利率是2.25%。
一年后他可得利息225元。
(3)山羊只数比绵羊多25%, 也就是绵羊只数比山羊少25%。
A.1B.2C.37.某校植树节共植树1000棵, 一段时间后发现有30棵没有成活, 立即进行补种, 补种的30棵树, 全部成活。
这批树的成活率是()。
A.100%B.97 %C.97.1%8.我国藏羚羊1999年的时候数量大约是7.5万只, 到2003年增加到10万只。
四年内, 我国藏羚羊的增长率是()。
A.75%B.133.3%C.33.3%二.判断题(共8题, 共16分)1.因为等于1.6, 所以1.6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的比。
()2.12×和×12的意义相同。
()3.圆上两点间的线段叫直径。
()4.比的后项、分数的分母都不能为0。
()5.吨煤, 用去, 还剩吨。
数学小学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培优试卷测试题(含答案)

数学小学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培优试卷测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4030毫升=( )升720立方分米=( )立方米15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汽车的油箱大约能盛汽油50( )。
2.如图:小芳看小敏在东偏南30°的方向上,小敏看小芳在( )( )度方向上。
3.一桶油卖了38后余下的油重150千克,卖了( )千克,如果再卖( )千克后,还剩下总数的14。
4.150厘米的23是( )厘米,( )公顷的16是110公顷。
5.把一个圆形纸片沿半径分成若干偶数等份的扇形,然后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比圆形纸片的周长多6cm,这个圆形纸片的面积是________cm2。
6.六(1)班男生人数比女生多25%,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女生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 ()。
7.一支铅笔的价格相当于一个圆规价格的14,老师带的钱正好买了2个圆规和24支铅笔。
2个圆规可以换( )铅笔,24支铅笔可以换( )个圆规。
老师带的钱只买其中的一样,可以买( )个圆规或者买( )支铅笔。
8.在括号里填“>”“<”或“=”。
5 11÷910( )51112×35( )1254×45( )54÷549.一个直径是10m的半圆形花坛的周长是( )m,面积是( )2m。
10.用小棒按照如下方式摆图形。
(1)想一想,摆出第6副图需要( )根小棒。
(2)照这样摆n个正六边形需要( )根小棒。
11.将一个圆对折,再对折,再对折,所得到的扇形圆心角是()。
A.30°B.45°C.60°D.90°12.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35米,第二根用去35,两根绳子剩下的长度()。
A.无法确定B.第一根长C.一样长13.在数a(a不等于0)后面添上百分号,这个数就()。
A.扩大到原来的100倍B.缩小到原来的1100C.不变D.缩小到原来的10倍14.如果把3∶5的后项加上15,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应该()。
六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试卷含详细答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试卷含详细答案一、培优题易错题1.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如果从A到B记为:A→B(+1,+4),从B到A记为:B→A(﹣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1)图中A→C(________,________),B→C(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1,﹣2);(2)若这只甲虫从A处去甲虫P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2,﹣1),(﹣2,+3),(﹣1,﹣2),请在图中标出P的位置;(3)若这只甲虫的行走路线为A→B→C→D,请计算该甲虫走过的路程.(4)若图中另有两个格点M、N,且M→A(3﹣a,b﹣4),M→N(5﹣a,b﹣2),则N→A应记为什么?【答案】(1)+3;+4;+2;0;D(2)解:P点位置如图1所示;(3)解:如图2,根据已知条件可知:A→B表示为:(1,4),B→C记为(2,0)C→D记为(1,﹣2);则该甲虫走过的路线长为:1+4+2+1+2=10(4)解:由M→A(3﹣a,b﹣4),M→N(5﹣a,b﹣2),所以,5﹣a﹣(3﹣a)=2,b﹣2﹣(b﹣4)=2,所以,点A向右走2个格点,向上走2个格点到点N,所以,N→A应记为(﹣2,﹣2)【解析】【解答】解:(1)图中A→C(+3,+4),B→C(+2,0),C→D(+1,﹣2);故答案为:(+3,+4),(+2,0),D;【分析】(1)根据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确定数据即可;(2)根据所给的路线确定点的位置即可;(3)根据表示的路线确定长度相加可得结果;(4)观察点的变化情况,根据(1)即可确定点走了格数,从而确定结论.2.如果一个正整数能表示为两个连续偶数的平方差,那么称这个正整数为“神秘数”.如:4=22-02,12=42-22,20=62-42,因此4,12,20这三个数都是神秘数.(1)28和2012这两个数是神秘数吗?为什么?(2)设两个连续偶数为2k+2和2k(其中k取非负整数),由这两个连续偶数构造的神秘数是4的倍数吗?为什么?(3)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取正数)是神秘数吗?为什么?【答案】(1)解:找规律:4=4×1=22-02, 12=4×3=42-22, 20=4×5=62-42, 28=4×7=82-62,…,2012=4×503=5042-5022,所以28和2012都是神秘数(2)解:(2k+2) 2-(2 k) 2=4(2k +1),因此由这两个连续偶数构造的神秘数是4的倍数(3)解:由(2)知,神秘数可以表示成4(2k+1),因为2 k +1是奇数,因此神秘数是4的倍数,但一定不是8的倍数.另一方面,设两个连续奇数为2 n +1和2 n -1,则(2 n +1) 2-(2n-1)2=8n,即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是8的倍数.因此,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不是神秘数.【解析】【分析】(1)根据规律得到28=4×7=82-62, 2012=4×503=5042-5022,得到28和2012这两个数是神秘数;(2)由(2k+2)2-(2k)2=(2k+2+2k)(2k+2-2k)=4(2k +1),因此由这两个连续偶数构造的神秘数是4的倍数;(3)神秘数可以表示成4(2k+1),因为2k +1是奇数,因此神秘数是4的倍数,但一定不是8的倍数;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是8的倍数,因此这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不是神秘数.3.如图,半径为1的小圆与半径为2的大圆上有一点与数轴上原点重合,两圆在数轴上做无滑动的滚动,小圆的运动速度为每秒π个单位,大圆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π个单位.(1)若大圆沿数轴向左滚动1周,则该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2)若大圆不动,小圆沿数轴来回滚动,规定小圆向右滚动时间记为正数,向左滚动时间记为负数,依次滚动的情况记录如下(单位:秒):﹣1,+2,﹣4,﹣2,+3,﹣8①第几次滚动后,小圆离原点最远?②当小圆结束运动时,小圆运动的路程共有多少?此时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结果保留π)(3)若两圆同时在数轴上各自沿着某一方向连续滚动,滚动一段时间后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之间相距6π,求此时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答案】(1)-4π(2)解:①第1次滚动后,|﹣1|=1,第2次滚动后,|﹣1+2|=1,第3次滚动后,|﹣1+2﹣4|=3,第4次滚动后,|﹣1+2﹣4﹣2|=5,第5次滚动后,|﹣1+2﹣4﹣2+3|=2,第6次滚动后,|﹣1+2﹣4﹣2+3﹣8|=10,则第6次滚动后,小圆离原点最远;②1+2+4+3+2+8=20,20×π=20π,﹣1+2﹣4﹣2+3﹣8=﹣10,∴当小圆结束运动时,小圆运动的路程共有20π,此时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之间的距离是10π(3)解:设时间为t秒,分四种情况讨论:i)当两圆同向右滚动,由题意得:t秒时,大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2πt,小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为:πt,2πt﹣πt=6π,2t﹣t=6,t=6,2πt=12π,πt=6π,则此时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2π、6π.ii)当两圆同向左滚动,由题意得:t秒时,大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2πt,小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πt,﹣πt+2πt=6π,﹣t+2t=6,t=6,﹣2πt=﹣12π,﹣πt=﹣6π,则此时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2π、﹣6π.iii)当大圆向右滚动,小圆向左滚动时,同理得:2πt﹣(﹣πt)=6π,3t=6,t=2,2πt=4π,﹣πt=﹣2π,则此时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4π、﹣2π.iiii)当大圆向左滚动,小圆向右滚动时,同理得:πt﹣(﹣2πt)=6π,t=2,πt=2π,﹣2πt=﹣4π,则此时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4π、2π【解析】【解答】解:(1)若大圆沿数轴向左滚动1周,则该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是﹣2π•2=﹣4π,故答案为:﹣4π;【分析】(1)该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就是大圆的周长;(2)①分别计算出第几次滚动后,小圆离原点的距离,比较作答;②先计算总路程,因为大圆不动,计算各数之和为﹣10,即小圆最后的落点为原点左侧,向左滚动10秒,距离为10π;(3)分四种情况进行讨论:大圆和小圆分别在同侧,异侧时,表示出各自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根据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之间相距6π列等式,求出即可.4.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8,B是数轴上一点,且AB=14,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
六年级上册期末数学复习培优试卷测试题(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期末数学复习培优试卷测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粉笔盒的体积接近1( );一本书的体积大约是200( );一个游泳池大约能蓄水1200( );一袋牛奶的容积大约是220( )。
2.2÷5=()25=()12=6∶()=()%=()(小数)。
3.一瓶饮料35升,第一次喝了14,还剩它的()();第二次又喝了14升,还剩()升。
4.小红15小时行38千米,她每小时行( )千米,行1千米要用( )小时。
5.如图,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4cm,一只蚂蚁沿着阴影部分的边缘爬一圈,它爬的路线长是( )cm。
6.甲、乙两车行完,A B两地间全程所用时间的比是2∶3,现在甲、乙两车同时从,A B两地相向开出,相遇时,乙车比甲车多行驶120千米。
相遇时乙车行驶了( )千米。
(甲、乙两车的速度不变)7.用10元钱可以买6支水笔或2支钢笔,那么30元钱可以买( )支水笔或( )支钢笔,买30支水笔的钱可以买( )支钢笔,买30支钢笔的钱可以买( )支水笔。
8.学校买了4个篮球和2个排球共用240元,2个篮球的价钱与3个排球的价钱相等,每个篮球的价钱是( )元。
9.一个直径是10m的半圆形花坛的周长是( )m,面积是( )2m。
10.如果每个圆的直径都是10cm,按照下面3幅图形的规律,第10幅图形长( )厘米,第n图形长( )厘米。
11.如图,在钟面上分针从12点整起,走15分钟经过的部分可以看作()。
A .圆形B .扇形C .三角形D .梯形12.下面( )的积在15和710之间。
A .1152⨯B .2235⨯C .358⨯D .11537⨯13.淘气和笑笑参加未来城市设计大赛,淘气设计的甲城市绿化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30%,笑笑设计的乙城市绿化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60%,可以看出,甲、乙两个城市的绿化情况是( )。
A .甲城市绿化面积大 B .乙城市绿化面积大 C .甲城市绿化率高 D .乙城市绿化率高 14.已知两个圆锥的高相等,底面直径的比是2∶3,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则[2▲(﹣4)]×[(﹣4)▲(﹣2)]= ×16=1, 故答案为:1 【分析】先利用定义计算括号中的值,再进行计算即可.在利用新运算的时候需要先判断两 个数的大小关系,根据其选择算式.
3.一个自然数若能表示为两个自然数的平方差,则这个自然数称为“智慧数”.比如:2212=3,则 3 就是智慧数;22-02=4,则 4 就是智慧数. 从 0 开始第 7 个智慧数是________ ;不大于 200 的智慧数共有________ .
【解析】【分析】 可以这样来看,将溶液中的水剔出或者说蒸发掉,那么所得到的溶液就 是盐溶在酒精中。(事实上这种情况不符合物理规律,但这只是假设)。这样就能分别求 出甲、乙溶液中盐占盐和酒精的百分之几。根据配制成溶液中酒精是盐的 3 倍先计算出配 制后盐占盐和酒精的百分之几。分别求出 1 千克甲、乙溶液中盐和酒精的质量,然后确定 需要加入的乙溶液的重量即可。
完成总工程量 “1” “1” “1”
可得
, 所以
,
。因为甲单
独做需 率为
天,所以工作效率为 , 于是乙的工作效率为 。
, 丙的工作效
于是,一个周期内他们完成的工程量为
。则
需
个完整周期,剩下
的工程量;正好甲、乙各一天
完成.所以第二种可能是符合题意的。这样用总工作量除以三人的工作效率和即可求出合 作完成的时间。
, 还剩
下
, 而甲每天完成
, 所以剩下的 不可能由甲 1 天
完成,即所得到的结果与假设不符,所以假设不成立。 第二种可能:
完整周期 不完整周期
第一 种 情 n 个周期 况
甲 1 天,乙 1 天
第二 种 情 n 个周期 况
乙 1 天,丙 1 天,甲 天
第三 种 情 n 个周期 况
丙 1 天,甲 1 天,乙 天
MN=MP-NP= AP- BP= (AP-BP)= AB=7 综上所述,线段 MN 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 7
(4)解:式子|x+6|+|x-8|有最小值,最小值为 14. 【解析】【解答】解:(1)点 B 表示的数是-6;点 P 表示的数是 8-5t, 【分析】(1)点 B 表示的数是-6;点 P 表示的数是 8-5t, 【分析】(1)根据点 A 的坐标和 AB 之间的距离即可得出 B 点的坐标和 P 点的坐标; (2)设点 P 运动 x 秒时,在点 C 处追上点 Q,则 AC=5x,BC=3x,根据距离的差为 14 列出 方程即可求解; (3)分类讨论:①当点 P 在点 A、B 两点之间运动时,根据 MN=MP+NP 进行计算即可; ②当点 P 运动到点 B 的左侧时,根据 MN=MP-NP 计算即可; (4)分三种情况去绝对值符号:x 8 时,原式=x+6+x-8=2x-2 14; -6 x 8 时,原式
【答案】8;151 【解析】【解答】解:(1)首先应该先找到智慧数的分布规律. ①∵ 02-02=0,∴ 0 是智慧, ②因为 2n+1=(n+1)2-n2 , 所以所有的奇数都是智慧数, ③因为(n+2)2-n2=4 (n+1),所以所有 4 的倍数也都是智慧数,而被 4 除余 2 的偶数,都不是智慧数. 由此可知,最小的智慧数是 0,第 2 个智慧数是 1,其次为 3,4, 从 5 起,依次是 5,7,8; 9,11,12; 13,15,16; 17,19,20… 即按 2 个奇数,一个 4 的倍数,三个一组地依次排列下去. ∴ 从 0 开始第 7 个智慧数是:8; 故答案为:8; ( 2 )∵ 200÷4=50, ∴ 不大于 200 的智慧数共有:50×3+1=151. 故答案为:151. 【分析】根据题意先找到智慧数的分布规律,由平方差公式(a+b)(a-b)=a2-b2 , 因为 2n+1= (n+1)2-n2 , 所以所有的奇数都是智慧数,所有 4 的倍数也都是智慧数,而被 4 除余 2 的偶数,都不是智慧数;由此可知,最小的智慧数是 0,第 2 个智慧数是 1,其次为 3, 4,得到从 0 开始第 7 个智慧数是 8.
(人),即 8x=24,x=3,
12×3=36(人)。 答:这批工人有 36 人。
【解析】【分析】“ 下午这批工人中有 的人去甲工地”,所以这批工人的人数一定是 12 的倍数,所以设这批工人有 12x 人。根据人员分配确定上午去两个工地的人数和下午去两 个工地的人数,这样就可以求出甲工地相当于 8x 人做一整天,乙工地相当于 4x 人做一整 天;根据甲乙两个工地工作量的倍数关系假设甲工地有 3 份,乙工地的工作量是 2 份。然 后求出乙工地还剩下的工作量,求出甲工地做一整天需要的人数,然后求出 x 的值,就可 以求出工人的总人数。
【答案】2;6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x<4 且 x≠3,则 x=2 或 x=1, ∵ x 前面的数要比 x 小,∴ x=2, ∵ 每一行从左到右、每一列从上到下分别依次增大, ∴ 9 只能填在右下角,5 只能填右上角或左下角,5 之后与之相邻的空格可填 6、7、8 任意 一个,余下的两个数字按从小到大只有一种方法, ∴ 共有 2×3=6 种结果, 故答案为:2,6 【分析】根据题意得到 x=2 或 x=1,由每一行从左到右、每一列从上到下分别依次增大, 得到 x 只能=2,9 只能填在右下角,5 只能填右上角或左下角,得到结果.
7.甲、乙两瓶盐水,甲瓶盐水的浓度是乙瓶盐水的 倍.将 克甲瓶盐水与 克乙瓶 盐水混合后得到浓度为 的新盐水,那么甲瓶盐水的浓度是多少? 【答案】 解:设乙瓶盐水的浓度是 x,甲瓶水的浓度是 3x。 100×3x+300x=(100+300)×15%
600x=60 x=0.1
0.1×3=0.3=30% 答:甲瓶盐水的浓度是 30%。 【解析】【分析】设乙瓶盐水的浓度是 x,甲瓶水的浓度是 3x。等量关系:甲瓶水盐的质 量+乙瓶水盐的质量=混合后盐的质量。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即可。
5.如图,已知数轴上点 A 表示的数为 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B 是数轴上一点,且 AB=14,动点 P 从点 A 出 发,以每秒 5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t(t>0)秒。
(1)写出数轴上点 B 表示的数 ________,点 P 表示的数________(用含 t 的代数式表
示); (2)动点 Q 从点 B 出发,以每秒 3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 P、Q 同 时出发,问点 P 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 Q? (3)若 M 为 AP 的中点,N 为 PB 的中点.点 P 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 MN 的长度是否发 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 MN 的长; (4)若点 D 是数轴上一点,点 D 表示的数是 x,请你探索式子|x+6|+|x-8|是否有最小值? 如果有,直接写出最小值;如果没有,说明理由. 【答案】(1)-6;8-5t (2)解:设点 P 运动 x 秒时,在点 C 处追上点 Q(如图)
2 . 对 于 实 数 a 、 b , 定 义 运 算 : a▲b=
; 如 : 2▲3=2 ﹣ 3= ,
4▲2=42=16.照此定义的运算方式计算[2▲(﹣4)]×[(﹣4)▲(﹣2)]=________. 【答案】1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4)=2﹣4= 2=16,
,(﹣4)▲(﹣2)=(﹣4)
9.一批工人到甲、乙两个工地进行清理工作,甲工地的工作量是乙工地的工作量的
倍.上午去甲工地的人数是去乙工地人数的 倍,下午这批工人中有 的人去甲工地.其 他工人到乙工地.到傍晚时,甲工地的工作已做完,乙工地的工作还需 名工人再做 天,那么这批工人有多少人? 【答案】 解:设这批工人有 12x 人。 上午去甲工地的人数:12x÷(3+1)×3=9x(人),去乙工地的人数:12x-9x=3x(人);
则 AC=5x,BC=3x, ∵ AC-BC=AB ∴ 5x-3x=14 解得:x=7, ∴ 点 P 运动 7 秒时,在点 C 处追上点 Q
(3)解:没有变化.分两种情况: ①当点 P 在点 A、B 两点之间运动时:
MN=MP+NP= AP+ BP= (AP+BP)= AB=7 ②当点 P 运动到点 B 的左侧时:
8.甲、乙、丙三人完成一件工作,原计划按甲、乙、丙顺序每人轮流工作一天,正好整数 天完成,若按乙、丙、甲的顺序每人轮流工作一天,则比原计划多用 天;若按丙、甲、
乙的顺序每人轮流工作一天,则比原计划多用 天.已知甲单独完成这件工作需 天.问:甲、乙、丙一起做这件工作,完成工作要用多少天?
【答案】 解:甲的工作效率:1÷10.75= , 乙的工作效率:
4.某工厂一周计划每天生产电动车 80 辆,由于工人实行轮休,每天上班人数不同,实际 每天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情况如表(增加的为正数,减少的为负数):
日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增减数/辆 +4 -1 +2 -2 +6 -3 -5 (1)生产量最多的一天比生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多少辆电动车? (2)本周总生产量是多少辆?比原计划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多少辆? 【答案】(1)解:生产量最多的一天比生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 6-(-5)=6+5=11 辆; (2)解:总产量 4+(-1)+2+(-2)+6+(-3)+(-5)+80×7=561 辆, 比原计划增加了,增加了 561-560=1 辆. 【解析】【分析】(1)根据列表得到生产量最多的一天是星期五,是(80+6)辆,产量最 少的一天是星期日是(80-5)辆,生产量最多的一天比生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 6-(-5) 辆;(2)根据题意总产量是 80×7+4+(-1)+2+(-2)+6+(-3)+(-5),找出相反数,再 由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求出本周总生产量,得到比原计划增加或减少了 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