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鉴赏结课论文
古典音乐鉴赏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中外古典音乐鉴赏通过对音乐鉴赏课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音乐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而且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上音乐鉴赏课之前,我认为音乐只是用来听的。
其实不然,音乐的功能不只是这些,所谓的音乐,广义上来说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就是音乐。
它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部分。
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一门很重的课程!在这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
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
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
同时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有提升了对祖国的爱。
同时也感觉到,音乐的博大精深,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体会了解的。
它以其和谐之音,美妙之乐能给人们带来许多的感受,早已经是生活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分,同时它也是善于激发和表现感情的,换言之,音乐更善于直接激发和表现感情,最能够以情动人,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是一种自我表现和情绪释放的特殊手段。
而音乐欣赏,是以审美者的音乐审美经验为条件,它表现为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包括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判断等等。
例如肖邦《C小调练习曲》音乐中所表达的那种激昂悲愤的感情波涛,会把我们深深地打动。
欣赏者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情上的直接体验。
当然,欣赏者能够在自己的意识中,把从听觉感受到音乐音响转化为感情的体验,是要以正确的音乐感知为前提的,而当欣赏者对某种音乐音响及其艺术风格不熟悉,不能正确地进行音乐感知的时候,那他就是不可能获得正确的感情体验。
西方音乐赏析论文

西方音乐赏析论文西方音乐,一种以乐器弹奏的形式,谱出一首首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曲子,这是音乐史上无可比拟的文化瑰宝.这是一种纯音乐的文化,需要人用心去感受,去体会,去想象那奇妙的意境.轻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不一定说人人都有欣赏它的品味,而是轻音乐本身就有着不同一般的魔力,悄悄潜入人的大脑,影响我们的情绪.我是一名工科的学生,没什么艺术细胞,也没什么艺术修养,更没什么艺术品位,我只是知道这种音乐是一种很有品位的培养艺术欣赏能力的音乐,并且确实能产生出乎意料效果的天籁之音.有时候,十分疲劳困顿的时候,置身于这种音乐中,可以让我情不自禁地忘了劳累,身心放松;有些慷慨激昂的曲子,让一颗消沉的心不自觉地跟随着音乐起舞,斗志勃发;那些描写山水风光的调子,让我不由自主地跟音乐起伏,仿佛亲身体验了那旖旎的风光……就是这样一种伟大的音乐,让我们换一种方式,生动地感受这个世界,体会心灵的驰骋.西方音乐要追溯到巴洛时期的音乐,从蒙特威尔第到巴赫和亨德尔,自止匕,开始了西方音乐的辉煌历程.各个不同时期,不同派别的音乐形式中都出现了一批伟大的音乐家,他们创作了世代传承的经典音乐,为世界音乐史添上了华美篇章.许多音乐家,像贝多芬,肖邦,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等,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音乐伟人,而他们的作品《命运交响曲》,《夜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悲怆交响曲》等更是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引起是人共鸣。
最让我震撼的一首曲子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且不说贝多芬在自己多舛的命运下写出如此优秀的作品是一件多么令人钦佩的事,单是曲子本身就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命运一曲以贝多芬对生命执着的态度,挑战命运的决心,用雄伟的音乐奏出了这伟大的心声。
早在1803年,贝多芬就开始有意创作这部作品,直到五年后才全部完成。
他在1808年11月写给韦格勒的信中说:“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
”从1803年他的耳疾逐渐加重,并且还伴随着严重的杂音,让他苦不堪言。
古典音乐赏析论文

古典音乐赏析论文
古典音乐赏析论文
1、引言
- 背景介绍:古典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 目的和意义:本论文旨在深入探讨古典音乐的特点、表现形式以及对人们的艺术享受和个人修养的影响。
2、古典音乐的起源与发展
- 古典音乐的起源:从中世纪宗教音乐演化而来,受到宫廷与教堂音乐的影响。
- 古典音乐的发展阶段: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现代古典音乐。
3、古典音乐的特点及作曲家
- 音乐风格:优美、和谐、复杂,注重音乐结构和对位法。
- 奏鸣曲: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莫扎特的《多伦多可夫交响曲》等。
- 管弦乐曲:海顿的《交响曲》系列,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等。
- 协奏曲: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的《钢琴协
奏曲》等。
4、古典音乐的表演形式
- 管弦乐团表演:乐队编制、指挥、演奏技巧等。
- 室内乐表演:小型乐团演奏,强调互动和协同。
- 独奏音乐会:包括钢琴独奏、小提琴独奏、大提琴独奏等。
5、古典音乐的影响与价值
- 艺术享受:深入情感体验、启迪思考、提升审美能力。
- 个人修养:培养品味、陶冶情操、提高情商与人际交往能力。
6、附件
- 指定乐曲的乐谱附件
- 著名作曲家的简介附件
7、法律名词及注释
- 版权:指作品的独占性权利,包括复制、发行、表演、演
奏等。
- 知识产权:指智力创造活动产生的权益。
- 著作权:指对作品享有的权利与义务。
- 演出许可证:一种法律凭证,允许持有人公开表演特定音乐作品。
古典音乐鉴赏结业论文

古典音乐鉴赏结业论文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古典音乐鉴赏结业论文姓名:李文婷学号:【摘要】本学期西方古典音乐鉴赏课让我对西方古典音乐发展各个时期的风格流派、代表作品和音乐家有一个宏观的了解,但对社会历史背景涉及不深,因此本文将。
作为一个文科生,我将利用自己的历史文化知识对各时期作品风格的产生原因作出分析。
因为,社会的历史文化形态和性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音乐风格的形成和发展,相应的,音乐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历史文化特性的指向标。
本文将分析古典音乐各个发展阶段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西方音乐风格和形式的变化与西方社会历史文化的关联性。
【关键词】音乐风格与形式西方社会历史文化古希腊与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正文】一、古希腊罗马时期(公元前4、5世纪—公元5世纪):宗教哲学内容、乐理初探、走下神坛古希腊时期,人们认为音乐是由各种神创造的,它与宗教观念保持密切联系。
主要是单声部的,只有旋律,没有和声或对位。
增强音乐的动力性体现在乐句与乐句之间的对比、对话。
当时的音乐几乎全部都是即兴表演。
(因为当时没有发明准确的记谱法)在表演的时候,更多的是将音乐与歌词、舞蹈结合在一起,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与诗歌的旋律节奏紧密结合。
宗教:神话祭祀古希腊人认为音乐起源于神,人们当时认为音乐是有魔力的,它能治病、净化肉体和灵魂、能在自然界产生奇迹。
(圣经中的旧约中也有提到)音乐和宗教仪式密不可分,宗教当时大部分是歌颂神的,所以音乐依附着宗教一起发展起来。
文化:古希腊悲剧并且公元前4世纪前后,古希腊悲剧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着名的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既是戏剧家也是音乐家,在他们的戏剧中,音乐发挥了奇妙的作用。
因为他们发现,在戏剧中如果加入音乐,会使戏剧更加的丰满,更能打动观众。
所以,古希腊早期的音乐就此产生。
中外古典音乐欣赏论文

《中外经典音乐鉴赏》课程论文经过这一学期的《中外经典音乐鉴赏》的课程,老师经过多娱体以及亲身教导的教学方式,使我可以在中外经典音乐名作品欣赏为内容的课程,同时将音乐基础知识贯穿整个课程。
通过老师循循善诱学习这门课程,让我了解到中、西方音乐的整个发展历程,中西音乐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特点,作曲家在音乐创作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创作手法等。
如中国的古乐,日本的能乐,西方的歌剧等。
从而拓宽了我的思维方式,培养我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方式,丰富了我的音乐文化知识。
马克思说过:“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音乐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曲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音乐家创作出了具有深刻内容与重大社会意义的音乐艺术作品。
音乐鉴赏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对中外优秀音乐艺术作品的赏析。
在声乐作品赏析中,由于音乐是与歌词结合在一起共同表达形象的,我们能夠比较明确、具体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这个学期令我最深刻的就非老师教我们唱的《阿里郎》莫属了。
《阿里郎》是一首朝鲜民歌中的代表音乐作品,能用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流畅的演唱,认识长鼓舞、伽倻琴弹唱的表演形式。
《阿里郎》还翻译有了国语的版本。
让我学习和了解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将有利于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使他们懂得珍视民族艺术的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在合作创编与歌唱表现中培养自信、乐观的学习态度。
而且朝鲜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朝鲜族人民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尤其是能歌善舞,节日或劳动之余,都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朝鲜族民歌又称为"民谣",其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
一人放歌,众人随合,不是"善歌者有人继其声",而是"心中的歌,最能引起共鸣"。
著名的民歌《桔梗谣》、《阿里郎》、《诺多尔江边》等,几乎家喻户晓,人人会唱。
西方音乐赏析实践论文

西方音乐赏析实践论文引言。
音乐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人们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西方音乐作为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风格和流派。
西方音乐赏析实践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西方音乐的精髓。
本文将通过对西方音乐赏析实践的探讨,分析其重要性和方法,并结合具体的音乐作品进行实例分析,以期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西方音乐。
一、西方音乐赏析实践的重要性。
西方音乐赏析实践是一种系统的学习方式,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理解,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
首先,西方音乐赏析实践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和意义。
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通过对这些背景的了解,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和情感。
其次,西方音乐赏析实践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结构和风格。
音乐作品的结构和风格是其重要的艺术特征,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最后,西方音乐赏析实践可以帮助人们提高音乐欣赏的能力。
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敏锐地感受音乐的美感和情感,从而提高音乐欣赏的水平。
二、西方音乐赏析实践的方法。
西方音乐赏析实践有多种方法,其中比较常见的包括对音乐作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进行了解、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和风格进行分析、对音乐作品的演奏和表现进行欣赏。
首先,对音乐作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进行了解是西方音乐赏析实践的重要环节。
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通过对这些背景的了解,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和情感。
其次,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和风格进行分析是西方音乐赏析实践的关键环节。
音乐作品的结构和风格是其重要的艺术特征,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最后,对音乐作品的演奏和表现进行欣赏是西方音乐赏析实践的重要环节。
对西方古典音乐的认识_论文

对西方古典音乐的认识“古典”的这一广义解释,把历史时期和风格全然撇开,因此,本来是属于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例如,巴赫、贝多芬、柴科夫斯基以至于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都可以称为古典音乐。
通过学习了关于西方音乐的发展史我了解到了,在那个萧瑟的时代西方人对音乐的态度,那是种神圣的不可抗拒的伟大精神力量,不知不觉将其所有感染。
敢于同大主教决裂的莫扎特,带着上天所赐予的对音乐的天赋,从年幼的他到青年的他,不仅在歌剧方面卓有贡献,并且在器乐创作上也卓有成绩。
至于贝多芬,他纯粹是一位器乐作曲家,他以革命中的英雄作为作品的主人公,在他的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自我的情绪,可以说他是一个懂得的将自己情感贴用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让众人了解到一个大家的内心世界的人的,同时它也将自己的音乐化作了一只淬火的剑,因此他也被称为革命的古典作曲家。
古典主义的规范化确立了奏鸣曲、弦乐四重奏、协奏曲和交响曲等多乐章体裁和快板乐章奏鸣曲形式。
古典风格作品中节奏与配器色彩灵活善变,而不是整乐章划一不变;古典作品中所有声部、甚至于演奏的力度,都由作曲家亲自写出和标明,而不是留给演奏者演奏时即兴处理。
至于感情的表达,古典作品由于理性精神的影响,往往比较克制、沉着,而不是狂热的倾诉——从这方面着眼,巴罗克风格全然不同于古典主义,它反而更接近于后来的浪漫主义的精神。
西方古典音乐是西方文明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西方古典音乐作品浩如烟海,而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西方古典音乐难于欣赏,成为一种阳春白雪的高雅文化。
其实,古典音乐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片段,在我们生活中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霍夫曼曾说,“音乐是所有艺术中最富浪漫主义——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真正浪漫主义的艺术,因为它的唯一主题就是无限物。
音乐向人类揭示了未知的王国,在这个世界中,人类抛弃所有明确的感情,沉浸在无法表达的渴望中。
”在欧洲艺术史上有两个重要的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
选修课西方古典音乐赏析

选修课西方古典音乐鉴赏论文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赏析第一次听这首曲子时,他的主调觉的和SHE的《不想长大》好像啊,原来《不想长大》是借用了《第40号交响曲》的主调,怪不得这首曲子很悦耳,很动听。
《第40号交响曲》是莫扎特最后的三大交响曲之一,是他的交响曲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
整部交响曲热情洋溢,有着充满感情化的乐念。
而SHE的《不想长大》是流行 + 摇滚 + 古典混血的全新曲风。
作曲者采用了莫扎特的《第 40 号交响曲》中最为人熟知的主调作为《不想长大》的旋律曲,《不想长大》让人以为是种幼稚的观念,事实是要表现出大人对于现实世界内心的叛逆。
在课堂上听了一遍后,我自己又在宿舍认真听了几遍,然后去了解一些莫扎特的资料。
莫扎特是一个天份极高的艺术家,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等等成为后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他同时也是歌剧方面的专家。
是欧洲古典音乐的一座丰碑。
可惜天妒英才,莫扎特因病辞世,享年35岁。
美国音乐学者约瑟夫.马克利斯说:“在音乐历史中有这样一个时刻:各个对立面都一致了,所有的紧张关系都消除了。
莫扎特就是那个灿烂的时刻。
”莫扎特在创作《第40号交响曲》时穷愁潦倒,经济状况一落千丈,有时候还需临时补贴。
在此时,他在一封信中写道:“那些灰暗的思绪如此频繁敲击我,我曾作出巨大努力来驱走这些思绪。
”g小调在他的眼里是凄切悲凉的,所以在他的作品《g小调弦乐五重奏》、《g小调小交响曲》都有相同的风格。
《第40号交响曲》总共有4章。
其中第一乐章非常出名,非常多的歌曲借用了他的主调。
这一乐章开头的部分有一种潜行的感觉,略带忧伤。
在第一乐章刚出来的时候就能感受到用提琴营造的这种悲戚,层层不断,一波接一拨的音符,表现出一种愁苦压抑,急于发泄又找不到出口的感觉。
用不安的节奏轻轻地敲击着。
当音乐逐渐转为舒展流畅的音调时,第二乐章呼之欲出了。
第二乐章主题明朗、平和而抒情,但其中闪现的不安搏动的因素,隐含着忧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鉴赏结课论文我眼中的西方古典音乐家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它可以提高我们的节操,升华我们的灵魂。
让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妙的动听的世界,随时随刻的满足我们的精神世界。
让我每时每刻都能体会到音符的美妙。
而西方古典音乐更是音乐的精品,更能让我们的精神和灵魂都能的到放松。
通过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鉴赏的学习,我对音乐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
音乐不仅仅是用来听的,更是需要用心感受的一种艺术,一种发展内心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潜意识。
关键词:古典主义西方音乐巴赫莫扎特贝多芬
正文: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鉴赏这堂课所介绍的是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主要包括了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名家的作品,这些古典主义音乐的作品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观念,陶冶情操发挥着不可小窥的作用。
音乐,它能够表达出人的喜怒哀乐,能够表达出排山倒海的宏大气势,也能表现出曲径通幽的安静祥和。
它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承载人的思想,描绘人的生活体验,表达人的思想情怀;它也能通过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展现纯粹的声音之美。
西方的古典主义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
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有各种交响曲、协奏曲、各类室内乐的体裁和形式,对西洋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在课堂上我们欣赏了欣赏了巴赫、贝多芬等著名音乐大师的音乐,这些音乐或轻愉欢快,或深沉
浩瀚,从中可以感受到西方古典音乐的那种独特的魅力。
在西方古典主义音乐中,“音乐天才”莫扎特、“乐圣“贝多芬、巴赫、肖邦等树立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每一事物的产生都有相关的条件和基础,而这些事物产生的前提也将恰恰成为推动事物发展,18实际中后期的欧洲,无论从经济、政治还是思想文化方面,社会的变迁都对音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壮大的动力。
从经济上讲,18世纪下半叶的欧洲,正处于科技发现和发明不断涌现的时期。
电、氧的发现,蒸汽机、纺纱机的发明,都为工业革命的来临奠定了基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也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物质支持,。
在社会经济发展一片繁荣的欧洲,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增强了对精神生活的需求。
人们已经不满足原有的艺术形式,而开始追求更高雅的艺术氛围,这也就从客观上促进了西方古典音乐的诞生和发展。
从政治上讲,自18世纪下半叶开始,欧洲各国相继进入了资产阶级革命阶段。
资产阶级取代贵族势力,夺取政权,使资本主义逐步取代封建主义,成为新的政权形式。
同时也将资产阶级的思维方式和统治模式灌输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当时的音乐创作中也不乏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状态的体现。
西方古典主义音乐在这样动荡的政治环境下,创作出与社会进程密切相关的音乐艺术,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其顽强和旺盛的生命力。
巴赫被普遍认为是西方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
创作使用了丰富的德国的音乐风格和娴熟的复调技巧。
他的音乐集成了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精华。
并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是西方音乐史上极为重要的人物。
他的作品既具有高度的逻辑性,结构严密,又具有内在的哲理性,深刻隽永。
他笃信宗教,创作多用宗教素材和音响作为构思核心,但又具有世俗的情感和革新的精神;多用复调手法进行创作,但各声部又以主调音乐和大小调为主,他的音乐作品十分丰富,除歌剧外各种题材无不涉猎。
贝多芬带给人们的是上帝的怒火,莫扎特带给人们上帝的欢笑,所以他们的音乐更受到人们的欢迎;巴赫带给人们的是上帝的语言,华丽高雅而不做作,繁复的曲调之中蕴含的作曲技巧几乎在他后来的任何作曲家身上都找得到他的影子,巴赫的音乐如其人,清泉一般的音调也许在你没反应过来时已经到达你的心底。
莫扎特,在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鉴赏这堂课上初次了解他,第一印象就是音乐的天才、生活的傻子。
在幼年时被誉为“音乐神童“,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莫扎特是钢琴协奏曲的奠基人,钢琴作品丰富多彩,格局也是主流作品。
作为18世纪末时的欧洲作曲家,莫扎特的音乐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尤其是体现在歌剧作品中的市民阶层的思想,无疑在当时具有进步的意义。
在莫扎特身上,处处都体现出典型的艺术家天性。
他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诗意、富于感情的人。
他认为穷人最讲信义:“世界上只有穷人才是最好、
最真实的朋友,有钱人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友谊”。
他天真、单纯,总是兴高采烈;他易受感动,爱掉眼泪,具有女性般的柔情;他童心不泯,像孩子一样充满了好奇,似乎永远长不大。
莫扎特挚爱自己的亲人,每当他谈起父母、妻子时,脸上都不由闪现出幸福的光彩,语调也格外恬美。
在神圣的婚礼仪式上,他和妻子双双落下激动的热泪。
大家深受感染,都跟着一起哭了。
由于他没有固定的收入,妻子康斯坦丝又不善持家理财,因而婚后的生活非常穷困。
为了维持日常的基本需要,莫扎特拼命工作--教课、演出、创作,应接不暇,永无休止。
尽管如此,日子还是过得相当窘迫。
莫扎特晚年的生活每况愈下,身体也越来越糟,他不得不经常向朋友们求援。
生命的后期生活悲惨。
莫扎特赋予音乐以歌唱优美欢乐性,然而,其中又包含着悲伤,这正反映了莫扎特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莫扎特的音乐典雅秀丽,如同珍珠一样玲珑剔透,又似阳光一般热情温暖,洋溢着青春的生命力。
由于他的音乐语言平易近人,作品结构清晰严谨,“因而使乐曲的最复杂的创作也看不出斧凿的痕迹。
这种容易使人误解的简朴是真正隐藏了艺术的艺术”。
贝多芬,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伟大音乐家;他创作的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由此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一生坎坷。
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家族是科隆选侯宫廷歌手世家,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
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
1792年到音乐之都
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
他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等等,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后一位。
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而奋臂呐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
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
对西方音乐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肖邦是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学习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
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
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精致的小品。
这些作品能激起无穷的情感体验,大多优美、文雅、富有歌唱性。
与舒曼的作品不同的是,它们没有标题和情节。
他创造了钢琴歌唱的幻觉。
他运用优雅而精致的装饰,开创了细腻的踏板效果。
他的色彩性的和声处理得很有独创性,并且对后来的作曲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总之,通过学习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鉴赏这门课,让我开阔了视野,了解了众多的西方音乐大师和他们的音乐。
以前我主
要听的是流行音乐,很少注意西方的古典音乐,古典音乐太过深沉,难以品味,但是通过选修西方音乐这门课,通过在课堂上静静聆听那些以前在我看来难以理解的音乐,让我对西方古典音乐有了新的认识,有了新的感悟。
这种音乐并不像流行音乐那样曲调明确单一,而是由各种各样的乐器通过有机完美的结合才发出的美妙的声音,音乐的各种起伏转调就是在述说一种情感、一种思想。
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能让我们全面掌握知识、开启智慧、陶冶心灵、培养高尚人格,所以今后一定要多听一些经典的古典音乐。
参考文献: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
罗曼·罗兰《名人传》
修海林、李吉提《西方音乐的历史与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