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
一语道破:此题可根据选项内容逐个排除进行解答。
三、链接中考——直通中考真题
链接:鸟卵的结构及其作用 3.(甘肃平凉中考)细心的同学肯定发现鸟卵的钝端有一
个小空腔,它叫做气室,它的主要作用是( B ) A..减轻鸟卵的重量 B.为胚胎发育提供部分氧气 C.有利于维持鸟卵的平衡 D.能减缓卵黄的振荡
解析:气室的主要作用是为胚胎发育提供部分氧气。 特别提醒:熟记鸟卵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此类题目解的关键。
合题意;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D项不符合题意。
一语道破:熟记鸟卵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探究二: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问题?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曰, 母瘦雏渐肥”这描绘的是鸟的生殖和发育 过程中的哪一阶段?
导引
1.鸟类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体内受精,鸟类的生殖过程脱离了水 的限制,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 2.鸟类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
求偶:求偶的行为多种多样,非常复杂,如孔雀开屏、丹顶鹤跳舞, 军舰鸟求偶时膨胀起喉囊等。 交配:约90%的鸟实行一夫一妻制,交配后共同生活和培育后代,提 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筑巢:绝大多数鸟类都有筑巢行为,一般鸟巢只是鸟在繁殖期间为 容纳所产的卵而建造的临时建筑,只供当年繁殖一窝雏鸟之用。 产卵:产卵于巢内,有利于亲鸟将所有卵聚集在腹下孵化。在孵化 时有些鸟类会用喙拨动蛋,使其受热均匀。 孵卵:有些鸟由雄鸟负责孵卵,(如彩鹬等);有些鸟雌、雄交 替孵卵(如家鸽等);有些鸟自己不孵卵,而将卵产于其他鸟的 巢中,靠其他鸟“帮助孵化”(如杜鹃等),孵卵期满后,雏鸟 破壳而出。 育雏:由雌、雄亲鸟对幼鸟进行喂养或引领,使后代得到很好的 保护,提高了成活率,这保证了在产卵量极少的情况下的物种延 续。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小蠹虫又称家蠹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以碳水化合物为食物,对木制品、纸张、粮食等物品非常具有破坏性。

下面是关于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的详细介绍。

1. 外形:小蠹虫的体型较小,成虫长约2-4毫米,呈黄褐色,头部突出,触角呈锥形。

幼虫身体白色,呈弯曲状。

2. 生活习性:小蠹虫主要在夜间活动,白天躲藏在裂缝、缝隙、纸箱内等暗处。

它们能飞行,但一般不远离栖息地。

小蠹虫喜欢潮湿、温暖的环境,温度在25-32摄氏度时繁殖最旺盛。

3. 损害物品:小蠹虫以木材、纸张、粮食及其制品为食,常出现在仓储库房、图书馆、博物馆、食品加工厂等地方。

它们会在木制品上钻孔并产卵,孵化出的幼虫会以木材为食,导致木材腐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 环境处理:防止潮湿,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对于仓储库房、图书馆等地方,要定期清理和消毒,保持干燥通风。

2. 物品处理:对于已被小蠹虫侵害的物品,要及时处理。

对于木制品,可以用喷洒杀虫剂或者烘干的方法杀灭虫卵、幼虫和成虫。

对于纸张、书籍等,可以借助紫外线灯杀虫。

3. 杀虫剂使用:可以使用专业的杀虫剂喷洒在可能滋生小蠹虫的地方,如木制品、纸箱、翻书间等地方。

喷洒前要注意清理干净,确保药剂能够直接接触到小蠹虫。

4. 阻断传播:小蠹虫的传播往往通过人们携带受害物品,因此要尽量避免携带受害物品进入其他地方,以阻断它们的传播。

5. 定期巡查:对于易受小蠹虫侵害的地方,如仓储库房、图书馆等,要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小蠹虫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6. 检疫措施:对于从受害地区进口的木材、纸张等物品,要进行严格的检疫,以防止小蠹虫传播。

小蠹虫是一种对木材、纸张等物品具有破坏性的害虫。

为了预防和控制其滋生和传播,我们应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注意对受害物品的处理,正确使用杀虫剂,定期巡查和检疫,并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小蠹虫的危害。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
小蠹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侵害保存食品和木材。

它们具有以下特征和特性以及防治措施。

一、特征特性:
1. 外形特征:小蠹虫成虫体长约2-3毫米,呈椭圆形,身体光滑,颜色为红褐色或黑褐色。

2. 生活习性:小蠹虫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常在潮湿的仓库、厨房、食品储藏室和木材堆里繁殖。

它们以谷类、豆类、坚果、干果、木材等为食,可以吃下带有虫卵等混杂物的食物。

3. 损害特征:小蠹虫的危害主要体现在破坏保存食品和木材。

它们会将食品或木材表面啃食,形成很小的凹痕,并将虫粪、虫丝存在食物中。

小蠹虫也会分泌一种特殊的气味,会导致食品变味,影响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

4. 繁殖能力强:小蠹虫的繁殖能力非常强,一对小蠹虫可以繁殖出上千只,在合适的环境下,它们的数量可迅速扩大,给食品和木材带来更大的损害。

二、防治措施:
1. 加强清洁管理:定期清理仓库、厨房、食品储藏室等地,清除食品碎屑和渣滓,避免给小蠹虫提供繁殖的场所和食物来源。

2. 注意食品的储存方式:尽量将食品密封存放,避免受潮和暴露在外,减少小蠹虫进入的机会。

3. 使用密封材料:对储存食品或木材的容器进行密封处理,使用塑料袋或密封盒等防止小蠹虫进入的材料。

4. 控制湿度:小蠹虫喜欢潮湿的环境,控制仓库、厨房、食品储藏室等地的湿度,保持干燥,减少小蠹虫的滋生环境。

5. 防止继续扩散:当发现小蠹虫时,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灭杀,并清除已被污染的食品和木材,以防止进一步扩散。

6. 化学防治:可以使用具有灭虫作用的杀虫剂进行喷洒或熏蒸,但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小蠹虫,又称为衣鱼虫、衣蠹、白蠹、衣鱼、木虫等,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衣物、书籍、家具、建筑结构等,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财产造成较大的损害。

本文将介绍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希望有助于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防治这一害虫。

一、小蠹虫的特征特性1. 外观特征:小蠹虫成虫体长2~3mm,身体细长,呈纺锤形,胸部有浓密的绒毛,通常呈灰白色。

翅膀常为灰黄色,透明。

雌虫比雄虫大。

幼虫则呈白色或奶黄色,头胸部灰黑色。

蛹为淡黄色,全身具细小的磷白色斑点。

2. 生活习性:小蠹虫以细小的绒毛和细碎的纤维为食。

成虫以植食性和花蜜为主食,幼虫则以动物纤维为食。

它们常在衣柜、箱子、书籍、家具等处筑巢繁殖,对其中的衣物、纸张、木材等造成破坏。

3. 繁殖力强:小蠹虫的繁殖能力很强,雌虫一生可产卵3000~7000枚。

幼虫期为25~90天左右,成虫寿命为30~42天左右。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小蠹虫的数量会迅速增加,危害范围也会逐渐扩大。

二、小蠹虫的防治措施1. 清洁卫生:保持室内环境的干燥清洁是预防小蠹虫的关键。

经常清理家中的角落、床底、壁橱等潮湿处,尽量减少绒毛和纤维的积聚,有效降低小蠹虫的滋生和繁殖条件。

2. 衣物防护:在装有衣物的储物箱或衣橱内放置适量的驱虫药品,如樟脑丸、樟脑块等。

也可以在储藏衣物的容器内放置少量的樟脑片或樟脑丸,以防止小蠹虫的侵害。

3. 定期清洗:衣物、毛毯、床上用品等定期清洗晾晒,并勤于翻抖衣物,有利于杀灭或驱赶小蠹虫,减少其对衣物的危害。

4. 看护书籍:书籍、文件、纸张等容易受到小蠹虫侵害,使用金属盒、塑料盒等密封的容器储存这些物品,防止小蠹虫的侵害。

5. 定期除虫:定期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可以有效地杀灭小蠹虫,防止其再次滋生和繁殖。

但应注意安全用药,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6. 检查家具:定期检查家具、木质结构等,发现小蠹虫蛀蚀的痕迹及时处理。

可以使用防腐剂、密封漆等涂料进行预防性处理。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小蠹虫,是一种蛀虫,它们对木材、纺织品、食品等有害,如果不及时发现和防治,就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大的困扰。

本文将介绍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一、小蠹虫的特征特性1. 外观特征小蠹虫成虫体长3-4毫米,体色暗褐色至黑色,形状长而扁平,触角丝状,能自由活动,对外界刺激敏感,有较强的活动能力。

幼虫体长3-6毫米,头胸部发达,腹部逐渐变窄,末端呈钝形,有3对腿,呈白色,头小,口器为咀嚼式。

2. 生活习性小蠹虫喜欢在潮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下生活,适温范围在15-30摄氏度,对湿度要求较高,幼虫对干燥环境不耐受,所以常出现在地下室、仓库、库房、阴暗潮湿的地方。

它们以纤维素、淀粉类、蛋白质等有机物为食,能攻击含有这些成分的木材、纸张、纺织品、食品等。

其对木材的危害尤为严重,能造成木材质量下降,影响其使用寿命。

3. 繁殖能力小蠹虫繁殖力强,以幼虫数量而言,小蠹虫的危害远远超过成虫,幼虫孵化后即开始活动和啮食木材,一个幼虫能够啮食一定数量的木材,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严重危害。

成虫也会不定期地产卵,使得小蠹虫数量迅速增加。

二、小蠹虫的防治措施1. 加强环境管理小蠹虫是属于潮湿环境下的害虫,所以加强环境管理是预防小蠹虫的重要措施。

首先是对潮湿的环境进行排水和通风处理,保持环境的相对干燥,不利于小蠹虫的生存。

其次是对木材、纺织品等易受小蠹虫危害的材料进行定期检查和清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小蠹虫问题。

2. 使用防治剂可以使用一些专门的防治小蠹虫的化学药剂,如乙烷等,对易受小蠹虫危害的物品进行喷洒或浸泡处理,能有效地杀灭小蠹虫及其幼虫,防止其继续危害。

但是在使用化学药剂时,一定要遵循使用说明,严格控制使用浓度和方法,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3. 定期清洁和保养定期对库房、仓库等潮湿的环境进行清洁和保养,将可能存在小蠹虫的地方进行彻底清理和消毒,确保潮湿程度得到有效控制,不给小蠹虫提供生存的条件。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小蠹虫是一种经济损害非常严重的害虫,其幼虫以食物为生,会破坏谷粮、木材、纸张、衣物等多种物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

本文旨在介绍小蠹虫的基本特征特性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小蠹虫,学名为Lasioderma serricorne,属于鞘翅目小蠹科,是一种体型小(1.5-2.5毫米)的小型害虫,成虫呈棕色,翅膀有点状花纹,头部有两只触角,胸部有三对腿。

幼虫呈蛋白色,体长约3毫米,全身光滑,没有腿。

小蠹虫的繁殖能力很强,一年可以产卵2-3次,每次产卵可达70-100颗。

卵孵化后幼虫会钻入物体内部寻找食物,并一直呆在内部,直到变成成虫爬出来。

小蠹虫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15℃-35℃的温度范围内都可以生存,尤其是在温度较高的地区,其繁殖速度更快,灾害更加严重。

二、小蠹虫的危害小蠹虫以干燥食物为主要食物来源,包括各种谷类、豆类、杂粮等,也可以繁殖于金属制品、木材、纸制品、布料等。

小蠹虫不仅破坏了食品和物品,严重影响了谷物和食品的食用品质,而且会使生活用品、文物珍品等大量贵重物品严重受损、折旧,造成谷物和食品及其他贵重物品的巨大经济损失。

同时,小蠹虫也有一定的卫生影响。

它可以成虫孳生于面粉、糖、麦芽等食品中,害虫分泌的排泄物和蛹壳会污染食品,造成交叉污染,在人们食用过程中造成食品中毒。

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潜在威胁。

小蠹虫的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

物理防治1. 清理保持卫生:要定期清除储存室、库房等等地面和墙壁的蜘蛛网、灰尘、食品残渣等物质,保持清洁卫生。

2. 封闭隔绝:将存放谷物、豆类等的罐子或包装袋封闭,以防小蠹虫进入污染食品。

3. 低温冷冻:将受害物品放到-18℃以下的冷冻库中,较长一段时间(一般为两周左右),而小蠹虫的卵和幼虫就会被冻死,可有效防治小蠹虫。

化学防治小蠹虫防治中化学防治措施包括运用药物、熏蒸和喷雾等。

1. 清理和检查:发现食品受害,立即将受害食品全部清理干净,垂直增加食品密度,等待1-2周后再进行喷雾药物的治疗。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1. 引言1.1 小蠹虫的定义小蠹虫,学名曾蠹(Trogoderma granarium Everts),属于鞘翅目小蠹科,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谷物、植物干果等食品原料。

小蠹虫体型较小,身长约2-3毫米,身体呈椭圆形,呈浅棕色至深棕色,表面布满小细毛。

小蠹虫幼虫体色较浅,头部较大,尾部较尖,体形呈弧形。

小蠹虫是一种以干燥植物碎屑、干果、麦类、米类等为食的害虫,在食品储藏及加工过程中,会对大量的食品材料进行破坏,导致食品变质、变味,给人类带来经济损失和健康隐患。

在食品加工生产中,小蠹虫的存在也会对生产设备、原材料、成品等产生污染,降低产品质量,影响食品卫生安全。

了解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小蠹虫的危害,保障食品安全和生产环境卫生。

1.2 小蠹虫对人类的危害1. 破坏食品和衣物:小蠹虫是一种喜食干燥有机物质的害虫,它们会大量寄生在谷物、面粉、干果、衣服等食品和衣物中,通过啃食和污染导致这些物品变质、受损,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2. 传播疾病:小蠹虫在啃食食品和衣物的过程中,会将病菌和寄生虫带到这些物品中,并可能通过污染的食品或衣物传播给人类,引发感染疾病。

3. 影响粮食贮存:小蠹虫喜欢在谷物等粮食中繁殖生长,大量繁殖会导致粮食的质量下降,甚至引发粮食霉变,造成粮食资源的浪费。

4. 造成经济损失:小蠹虫对食品、衣物、粮食等物资造成的破坏和损失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经济负担,加大了日常开支。

小蠹虫的存在给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来遏制其繁殖和蔓延,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

2. 正文2.1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1. 外形特征:小蠹虫成虫体长约2-3毫米,呈纺锤形,身体呈淡黄色或棕色,具有三节式体节,前胸板宽阔,有横纹纹饰,前翅硬化,有细长的横纹。

幼虫呈白色,身体细长,略呈蛆形。

2. 生长环境:小蠹虫主要生活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如仓库、粮食堆、木材堆等地方。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小蠹虫,又称衣鱼虱、穿衣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以各类干燥的动植物纤维为食,包括衣物、书籍、纸张、木制品等,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在防治小蠹虫方面,掌握其特征特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了它们的习性和生活习惯,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我们了解一下小蠹虫的特征特性。

小蠹虫的成虫体型小,长约3-4mm,呈暗褐色,前后狭扁,稍呈弯弧形状。

它们的前翅硬化,常伸展在体侧,后翅薄膜状,完全膜翅。

小蠹虫的幼虫白色,体形弯曲,有三对腿,头部发达,胸部有三对须,腹部有10个环节。

幼虫主要吃干燥植物的部分,如衣物纤维、书籍纸张、木制品等,以此为食后体积膨大,被食物所包围。

成虫则以吸食花蜜为生。

小蠹虫的生活习性也需要我们了解。

小蠹虫的食物主要以干燥的动植物纤维为主,喜欢潮湿、阴暗、通风不良的环境,如衣柜、卧室、地下室等地方。

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的季节,更容易滋生和繁殖。

小蠹虫繁殖力很强,一个雌虫寿命约2-4个月,每天可产卵40-50颗左右,所以病虫害程度会快速恶化,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如何防治小蠹虫。

由于小蠹虫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治:首先要保持环境清洁整洁,衣柜、书柜等地方要经常清理擦拭,保持干燥通风。

对于长期不用的衣物、书籍等物品,也要进行定期翻晒,以消灭孳生的小蠹虫。

其次是注意日常生活的卫生习惯,尽量减少食物残渣和油脂等污物的堆积,避免为小蠹虫提供食物来源。

对于已经受到小蠹虫侵害的物品,可以采用常规的虫害治理手段,如喷洒杀虫剂、置放虫害控制剂、使用杀虫剂等方法进行防治。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使用杀虫剂时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选择无毒、低毒的产品进行防治。

要坚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小蠹虫的侵害,避免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除了上述的防治措施外,我们还可以尝试一些天然的防治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
作者:李守贞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07期
摘要本文介绍了小蠹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范围,概括了小蠹虫的危害症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蠹虫的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农业防治措施,以期为小蠹虫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蠹虫;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症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7-0098-01
小蠹虫危害性较大,而且传播速度极快,主要为害果树橡胶树等,一旦植株叶片受害,树木会逐渐枯死,严重影响中国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

,因此,有关人员应给予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小蠹虫。

1形态特征
在我国,常见的小蠹虫主要有2种,即橡胶材小蠹虫与铲尾小蠹虫。

橡胶材小蠹虫的卵椭圆形,呈淡黄色,卵块通常由8~15粒卵构成;幼虫从卵中孵化后,为白色,随后变成褐黄色,胸节处长有5根茸毛,腹节上长有8根茸毛;化为蛹时为黄褐色,有翅膀向斜方伸展出,羽化前翅上有8个黑点;长成成虫后,身长为2.7mm,短圆形,黑色带有光泽,触角为黄褐色,触角的节,上分布有茸毛,前胸背板向外凸起,前半部有鳞片,后半部有小圆点,列部较宽,其中有小刻点,足呈黄褐色,腹部末节处有4根刚毛"。

铲尾小蠹虫属于鞘翅目昆虫,成虫长可达4mm,长圆形,全身为红褐色,后端是黑色,带有光泽,头部为圆形,与身体呈竖直状,中央较短,表面有网状,在触角上分布有茸毛,触角的末尾部分为椭圆形。

铲尾小蠹虫通常在橡胶、合欢等树体上寄生,通常危害植物的树干部分,而且是木质外露的部分2。

2生活习性
小蠹虫的生活世代不明,每年春、秋季,小蠹虫数量最多,在外活動比较频繁,主要以成虫为害寄主,每年通常发生2代。

在寄主枝干上,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现一些虫洞和成虫,这是由于小蠹虫的生活史有重叠情况。

一般情况下,小蠹虫先从树干部位开始危害,随后树体便会
从受害的树皮处开始溃烂,最后枯死;或者成虫从暴露的位置侵人,随后开凿出一条虫道,在离通道不远处筑造交配室,雌雄成虫在室内交配,产卵,直至孵化为幼虫。

3危害范围
在成虫初期,小蠹虫的危害形式以蛀孔和粉蛀为主,危害范围主要是树的割面以及周围50cm的范围之内,随之蛀孔范围扩展到整个茎干部分,最终导致树木枯死,但是叶片并不掉落。

树龄较大的树木受害范围较大;产量较高的树种,容易受小蠹虫危害。

4危害症状
通常在树种遭受到雷电或者雨雪的袭击之后,树皮外露甚至溃烂干枯的情况下,极易受到小蠹虫危害,受害部位会出现蛀状孔或黄色粉末,严重时,黄色粉末会遍布树体。

一些树种感染溃疡病后,如果不及时处理,也容易受到小蠹铯害。

形成溃疡后的第8天开始,小蠹虫就会侵人,并且下午产生的蛀孔比上午多,在高割面产生的蛀孔比低割面多。

经过小蠹虫钻蛀后,会有新鲜的木屑常被推到洞口处,形成条状,可以依据该特点来判断树木是否受到小蠹虫的危害。

5防治措施
5.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小蠹虫的天敌来进行防治,小蠹虫的天敌主要有金小蜂等昆虫。

小蠹虫的危害性极强,繁殖能力较高,1年能繁殖2代,喜好在白天活动。

在小蠹虫产卵时(3月下旬),释放第一批天敌金小蜂,可达到防治目的;当幼卵成形时,释放第二批天敌金小蜂,可有效降低幼虫的危害程度;当幼虫长成蛹时,可再释放一批小蠹虫天敌。

要根据小蠹虫的发育阶段释放天敌,以达到防治目的,同时天敌释放数量应适宜。

5.2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因而需要工作人员准确把握用药量。

当发现有小蠹虫危害时,需要及时防治,首先是需要建立完善的检查制度,每隔15d检查1次,一旦发现有小蠹虫危害,要立即处理受害部位,再喷洒杀虫剂,每隔5d喷洒1次,共喷洒2~3次,再涂抹防腐剂。

橡胶树受害后,应等到受害部位愈合之后再开始割胶。

5.2.1喷雾。

于小蠹虫幼虫期第1次喷洒农药,最好选用生物农药,也可选用25%杀虫脒水剂和20%速灭杀丁乳油混合制剂,在树干处喷洒2次。

如树冠过高,人工施药困难,可选用~飞机喷洒农药;喷洒农药时,要注意考虑药剂飘移问题,避免对其他作物产生药害,并远离池塘以及鱼虾养殖基地4。

5.2.2注干。

首先在树干上打孔,然后往孔里注药,小蠹虫一且在树干上碰到药物后就会中毒。

该方法能够节约成本,减轻环境压力。

注干可以在任意时段进行,但最好是树木旺长期,此时用药效果最佳,且操作方便。

寄主受到危害时,需及时处理,将一些受害枝干切除,并用柴油封闭伤口;如果树干出现腐败组织,需要先将其刮除,随后喷洒敌敌畏乳油和氧化乐果乳油,最后涂抹凡土林。

5.3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技术主要是对树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防护,以达到防治目的,该方法环保无毒。

首先,需要加强对林分的管理,使树木茁壮生长,提高树体抗病虫能力和抗逆性;其次,需要保持林区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容易诱发小蠹虫的枯枝、落叶等,破坏小蠹虫的滋生场所;最后,需要对感染病虫害的树枝、树干进行彻底清理,要及时砍伐受害的树木,控制橡胶树的割胶强度,做好林木抚育管理工作。

6参考文献
[1]张虎雄橡胶树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其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4(11):45-47.
[2]恒国江.云杉八齿小蠹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4(10):56-58.
[3]马占宝对青海云杉小蠹虫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的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4(7):35.
[4]师占君.杏扁小蠹虫综合防控措施[J].河北果树,2014(2):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