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疫性小蠹虫
在木材检疫中应用小蠹虫信息素的初步研究

L u Yo g i n L a g Xi o o g in a s n Da a u iHu g o S iXi oa g h a fn Z un nl h a g Yo g i n C e d n h n Xu o g
( . oe e fP a r et n aj gA r u ua U i r t N ni 1 0 5 2 W x E t - x s c o n u rn n W x 24 0 ; 1 C lg l P o ci ,N n n gi l rl nv s y l o t n t o i c t e i aj g 2 0 9 ; n . u i n y E i I p t na d Q aa ie r tn e i t ui 1 10 3 Z a g a a g E r- x n e i n u rni Z a gi a g 2 5 3 ) . h n f g n n yE i I p c o a d Q a n i t t s tn a te h n g n 16 3 a
关 键 词 : 小 蠹 虫 ; 息 素 ; 材 检疫 ; 捕 试 验 ; 响 因 素 信 木 诱 影
中 图分 类 号 :4 — 4 ¥1 3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 7 8 (0 6 0 —0 3 0 10 — 4 8 2 0 )8 15— 4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小蠹虫又称家蠹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以碳水化合物为食物,对木制品、纸张、粮食等物品非常具有破坏性。
下面是关于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的详细介绍。
1. 外形:小蠹虫的体型较小,成虫长约2-4毫米,呈黄褐色,头部突出,触角呈锥形。
幼虫身体白色,呈弯曲状。
2. 生活习性:小蠹虫主要在夜间活动,白天躲藏在裂缝、缝隙、纸箱内等暗处。
它们能飞行,但一般不远离栖息地。
小蠹虫喜欢潮湿、温暖的环境,温度在25-32摄氏度时繁殖最旺盛。
3. 损害物品:小蠹虫以木材、纸张、粮食及其制品为食,常出现在仓储库房、图书馆、博物馆、食品加工厂等地方。
它们会在木制品上钻孔并产卵,孵化出的幼虫会以木材为食,导致木材腐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 环境处理:防止潮湿,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对于仓储库房、图书馆等地方,要定期清理和消毒,保持干燥通风。
2. 物品处理:对于已被小蠹虫侵害的物品,要及时处理。
对于木制品,可以用喷洒杀虫剂或者烘干的方法杀灭虫卵、幼虫和成虫。
对于纸张、书籍等,可以借助紫外线灯杀虫。
3. 杀虫剂使用:可以使用专业的杀虫剂喷洒在可能滋生小蠹虫的地方,如木制品、纸箱、翻书间等地方。
喷洒前要注意清理干净,确保药剂能够直接接触到小蠹虫。
4. 阻断传播:小蠹虫的传播往往通过人们携带受害物品,因此要尽量避免携带受害物品进入其他地方,以阻断它们的传播。
5. 定期巡查:对于易受小蠹虫侵害的地方,如仓储库房、图书馆等,要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小蠹虫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6. 检疫措施:对于从受害地区进口的木材、纸张等物品,要进行严格的检疫,以防止小蠹虫传播。
小蠹虫是一种对木材、纸张等物品具有破坏性的害虫。
为了预防和控制其滋生和传播,我们应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注意对受害物品的处理,正确使用杀虫剂,定期巡查和检疫,并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小蠹虫的危害。
小蠹科

形态特征
小蠹科,微小至小形,体长1~9毫米,宽短,圆筒形。头部的一部分向下方延长成较短的头管,象鼻部分短 而不甚明显。触角短,锤状,呈膝状弯曲,末端3节膨大。前胸背板大,长度约占体长的l/3以上,前端收狭。外 咽片消失,仅存1条外咽缝;无上唇;下颚须3节,节间僵直不能活动;足胫节有齿,跗节5节,其中第4节甚小, 成为假4节,末节长。
同时,认为大小蠹属Dendroctonus、齿小蠹属Ips、切梢小蠹属Tomicus、瘤小蠹属Orthotomicus、小蠹属 Scolytus、星坑小蠹属Pityogenes、细小蠹属Pityophthorus、四眼小蠹属Polygraphus等对中国具有较高的入 侵威胁,并以大小蠹属所有种和齿小蠹属部分主要种为例,从分布和寄主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红脂大小蠹是 中国重要的外来入侵害虫。与红脂大小蠹隶于同属的种类共有18种,其中16种分布于北美洲。提供了红脂大小蠹 的形态鉴别特征和包括中国华山松大小蠹D. armandi Tsai et Li和云杉大小蠹D. micans(Kugelann)在内的大 小蠹属的材、苗木、木质包装物、种籽等调运而传播蔓延。要防止小蠹科昆虫的传播 需加强检疫工作。
1、严禁从疫区调运原木、苗木、木质包装物、枝条等。
2、特殊需要者应按检疫法规,严格进行灭虫处理。
3、对于原木的树皮无论有无疫情都要集中烧毁。
在坎布拉林区为害油松的小蠹科害虫有9种,分别是:横坑切梢小蠹、纵坑切梢小蠹、六齿小蠹、星坑小蠹、 肤小蠹、细小蠹、云杉八齿小蠹、云杉小蠹和中重齿小蠹。防治小蠹类害虫,应采用药物防治、生物防治、寄主 信息素诱虫、饵木诱虫、保持林区卫生等综合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检疫种类
1、中国规定的检疫种类有:美洲榆小蠹、欧洲榆小蠹、欧洲大榆小蠹、咖啡果 小蠹、西部松大小蠹、中欧山松大小蠹。 2、美国榆小蠹,分布:加拿大(环绕哈得逊湾东南、西部),美国(东部、中部及密西西比河下游—即美国 南部)。 3、欧洲榆小蠹,分布:欧洲(西起爱尔兰、英国,东至乌拉尔,北至斯堪得那维亚半岛,南至西班牙和高加 索),加拿大,美国(全国)。 4、欧洲大榆小蠹,分布:西欧,中欧,北欧,前苏联(乌拉尔、高加索),伊朗,北非。 5、咖啡果小蠹,分布:中南美(危地马拉、牙买加、哥伦比亚、巴西),太平洋(密克罗西亚群岛、菲律宾、 印尼),非洲。
检疫性害虫美柏肤小蠹的形态特征及危害

检疫性害虫美柏肤小蠹的形态特征及危害摘要:美柏肤小蠹(phloeosinus cupressi hopkins,1903)分布在加拿大、美国、巴拿马、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无分布记录。
对美柏肤小蠹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分布、寄主、危害、与近似种的区别、饲养方法、检疫方法、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介绍,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防止该虫传入中国。
关键词:美柏肤小蠹;形态特征;危害;检疫中图分类号:s7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6-1320-03美柏肤小蠹[1,2](phloeosinus cupressi hopkins,1903;异名phloeosinus nitidus swaine,1924;phloeosinus blackwelderi blackman,1943)属鞘翅目(coleoptera)小蠹科(scolytidae)海小蠹亚科(hylesininae)皮小蠹族(phloeotribini)肤小蠹属(phloeosinus)。
该虫远距离传播主要靠寄主木材调运,近距离传播主要靠成虫迁飞扩散。
在加拿大、美国、巴拿马、澳大利亚、新西兰,属内形态上与美柏肤小蠹近似的重要种还有phloeosinus pini swaine、phloeosinus serratus leconte、 phloeosinus canadensis swaine (北美肤小蠹)、phloeosinus scopulorum swaine、phloeosinus hoferi blackman、phloeosinus punctatus le conte(刻点肤小蠹),主要区别是美柏肤小蠹鞘翅斜面第二沟间部无颗粒,雄虫第一沟间部锯齿仅限于端部(图1)。
随着中国进口木材的进一步增加,该虫有潜在传入的危险性,要引起足够重视。
1 形态特征1.1 肤小蠹属的特征体型短胖,触角棒扁平细长(图2),前胸背板表面平坦,鞘翅第一沟间部和第三沟间部上着生大齿和颗粒。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小蠹虫,又称为衣鱼虫、衣蠹、白蠹、衣鱼、木虫等,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衣物、书籍、家具、建筑结构等,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财产造成较大的损害。
本文将介绍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希望有助于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防治这一害虫。
一、小蠹虫的特征特性1. 外观特征:小蠹虫成虫体长2~3mm,身体细长,呈纺锤形,胸部有浓密的绒毛,通常呈灰白色。
翅膀常为灰黄色,透明。
雌虫比雄虫大。
幼虫则呈白色或奶黄色,头胸部灰黑色。
蛹为淡黄色,全身具细小的磷白色斑点。
2. 生活习性:小蠹虫以细小的绒毛和细碎的纤维为食。
成虫以植食性和花蜜为主食,幼虫则以动物纤维为食。
它们常在衣柜、箱子、书籍、家具等处筑巢繁殖,对其中的衣物、纸张、木材等造成破坏。
3. 繁殖力强:小蠹虫的繁殖能力很强,雌虫一生可产卵3000~7000枚。
幼虫期为25~90天左右,成虫寿命为30~42天左右。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小蠹虫的数量会迅速增加,危害范围也会逐渐扩大。
二、小蠹虫的防治措施1. 清洁卫生:保持室内环境的干燥清洁是预防小蠹虫的关键。
经常清理家中的角落、床底、壁橱等潮湿处,尽量减少绒毛和纤维的积聚,有效降低小蠹虫的滋生和繁殖条件。
2. 衣物防护:在装有衣物的储物箱或衣橱内放置适量的驱虫药品,如樟脑丸、樟脑块等。
也可以在储藏衣物的容器内放置少量的樟脑片或樟脑丸,以防止小蠹虫的侵害。
3. 定期清洗:衣物、毛毯、床上用品等定期清洗晾晒,并勤于翻抖衣物,有利于杀灭或驱赶小蠹虫,减少其对衣物的危害。
4. 看护书籍:书籍、文件、纸张等容易受到小蠹虫侵害,使用金属盒、塑料盒等密封的容器储存这些物品,防止小蠹虫的侵害。
5. 定期除虫:定期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可以有效地杀灭小蠹虫,防止其再次滋生和繁殖。
但应注意安全用药,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6. 检查家具:定期检查家具、木质结构等,发现小蠹虫蛀蚀的痕迹及时处理。
可以使用防腐剂、密封漆等涂料进行预防性处理。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小蠹虫,是一种蛀虫,它们对木材、纺织品、食品等有害,如果不及时发现和防治,就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大的困扰。
本文将介绍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一、小蠹虫的特征特性1. 外观特征小蠹虫成虫体长3-4毫米,体色暗褐色至黑色,形状长而扁平,触角丝状,能自由活动,对外界刺激敏感,有较强的活动能力。
幼虫体长3-6毫米,头胸部发达,腹部逐渐变窄,末端呈钝形,有3对腿,呈白色,头小,口器为咀嚼式。
2. 生活习性小蠹虫喜欢在潮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下生活,适温范围在15-30摄氏度,对湿度要求较高,幼虫对干燥环境不耐受,所以常出现在地下室、仓库、库房、阴暗潮湿的地方。
它们以纤维素、淀粉类、蛋白质等有机物为食,能攻击含有这些成分的木材、纸张、纺织品、食品等。
其对木材的危害尤为严重,能造成木材质量下降,影响其使用寿命。
3. 繁殖能力小蠹虫繁殖力强,以幼虫数量而言,小蠹虫的危害远远超过成虫,幼虫孵化后即开始活动和啮食木材,一个幼虫能够啮食一定数量的木材,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严重危害。
成虫也会不定期地产卵,使得小蠹虫数量迅速增加。
二、小蠹虫的防治措施1. 加强环境管理小蠹虫是属于潮湿环境下的害虫,所以加强环境管理是预防小蠹虫的重要措施。
首先是对潮湿的环境进行排水和通风处理,保持环境的相对干燥,不利于小蠹虫的生存。
其次是对木材、纺织品等易受小蠹虫危害的材料进行定期检查和清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小蠹虫问题。
2. 使用防治剂可以使用一些专门的防治小蠹虫的化学药剂,如乙烷等,对易受小蠹虫危害的物品进行喷洒或浸泡处理,能有效地杀灭小蠹虫及其幼虫,防止其继续危害。
但是在使用化学药剂时,一定要遵循使用说明,严格控制使用浓度和方法,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3. 定期清洁和保养定期对库房、仓库等潮湿的环境进行清洁和保养,将可能存在小蠹虫的地方进行彻底清理和消毒,确保潮湿程度得到有效控制,不给小蠹虫提供生存的条件。
美柏肤小蠹

昆虫1.检疫对象:美柏肤小蠹图片:拉丁学名:Phloeosinus cupressi Hopkins英文名称:Cypress bark beetle国内外分类:进境检疫对象检疫分类: 虫害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小蠹科(Scdytidac)寄主名称:危害柏木属的植物分布地区:美国危害症状:危害特征在枯木或濒死木的树皮下危害,但也可以在倒木或枯死的侧枝的树皮下发现。
成虫取食树皮的内侧,新成虫侵入小侧枝危害,从中问向下蛀食危害。
这种被危害的侧枝很容易折断。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随寄主植物、木质包装等远距离传播生物学特征: 雌成虫找到合适的寄主定居下来以后,开始在树皮下修蛀平行于木质纹理的坑道。
雄成虫起辅助作用,并清理木屑。
坑道一般较短,长约30~50mm,但有时可达120mm。
卵被产于坑道两侧的小卵室中。
幼虫孵化以后,从母坑道开始蛀食,也向木质部中危害。
子坑道长约50~60mm,在子坑道末端建有蛹室。
当坑道中有一定数量的成虫和足够的树皮后,子坑道就比较标准了;子坑道与母坑道问相接处一般成锐角,坑道末端与沿木质部纹理的除外。
子坑道和母坑道在侧枝和小枝处分离。
当虫口密度很大时,子坑道可以相互交叉。
成虫在从圆形的扬飞孔飞出前,有时会有一小段取食的坑道。
在成虫飞出后,分别取食直径4mm 以下的小枝,将里面的木质完全蛀食,只留下外边的一层树皮。
这些小枝会折断或挂在树枝上。
这种危害会造成树叶小面积的枯萎或发红。
一年发生两代,有世代重叠现象。
最先侵入倒木,当食物比较充足时,会建立很大的种群。
鉴别特征:幼虫白色,卷曲,头部褐色,无足。
老熟幼虫长约3~4mm。
成虫较粗壮,深褐色到黑色,长约2.5~3.6mm,长是宽的1.9倍。
前额中间凹陷,从复眼上缘开始,一直延伸到口上片的边缘;表面光滑有光泽,有一些大的颗粒,颗粒区以外和两侧,有很多大的刻点;口上片边缘上边有一个大瘤齿。
前胸钝圆,长是宽的0.85倍,上面有细小的刻点和短毛。
小蠹虫危害、识别及治理对策

成 幼虫在 皮 下钻蛀 , 成横 沟坑 道 , 形 造成 寄 主枯 36 熏蒸 处理 .
树干基部和主干的厚皮部分 , 侵害健康或半健康 的 蛀 干害 虫 , 因此 , 林 分 的危 险 等 级 进 行 评 价 , 对 以指 活立木 , 势 削 弱 后 , 树 为其 它 小 蠹 的 危 害 创 造 了条 导 防治 很重 要 。 件 , 速 了树木 的枯 死 。主要危 害 松属 树 木 、 加 云杉 和 3 2 加 强检 疫 , 禁调 运虫 害 木 . 严 落 叶松 。 检 疫是 防止虫 害 扩散 的预 防措 施 , 在产 地 , 运 调
韧皮部 和 木质部 问危 害 , 立木脱 皮 , 使 严重死 亡 。
2 危 害及 识别
褐色 , 有光 泽 , 全体被 黄 色长 绒毛 。额 中部有 两个 并
列小瘤 。前 胸 背板 前半 部 有 鱼鳞 状 小 齿 , 半部 有 后
2 1 落叶松八齿小 蠹 ( sbl gt o cu k . 秘 ue na sM t hl y) o u s s 2 1 1 危害 ..
—
在越 冬代 成 虫 入 侵 盛 期 使 用 4 % 氧 化 乐 果 乳 0 油 10~ 0 0 20倍液 或 2 的毒死 蜱 、% 的杀 螟松 油剂 % 2 蠹 在 根 茎树 皮 内越 冬 的特 点 , 春 4月 可 挖 开根 茎 早
土层 1c 撒施 2 0 m, %杀 螟 松粉 等每 株 用 量 1 g然 后 0
主要危 害樟 子松 、 叶松 、 落 云杉 、 松等 , 油 除危 害 新伐倒 木外 , 常 随松 纵 坑 切 梢 小蠹 侵 人 活 立 木 进 还 行为 害 , 食树 干 和粗大 枝条 的韧 皮部 , 而 加速 立 蛀 从 木 死亡 过程 和 降低木 材利 用价 值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疫性小蠹虫类
分类地位:鞘翅目,小蠹虫科.
经济重要性: 是寄生在森林或木材上的害虫.小蠹虫按其修筑坑道的部位,科分为树皮小蠹类和蛀干小蠹类.前者筑坑与树皮和边材之间,呈平面分布;后者筑坑道与木质部中,上下纵横贯穿,呈立体分布.
小蠹虫的寄主植物很多,常见针阔叶树种,还可以为害果,桑,茶等多种经济作物,还传播植物病害.是榆树毁灭性病害榆枯萎病的媒介昆虫.小蠹虫的危害及其广泛,从活树到木材,从健树到弱树,从整株到枝条,从针叶树到阔叶树,从森林到园林,从乔木到灌木,从木本到草本,无一不受其为害.
生物性特征:
(1)繁殖方式:主要为两性生殖,根据其亲缘关系可分为异血缘繁殖和同血缘繁殖,但少数可以进行孤雌生殖. 异血缘繁殖,雌雄亲本不是近亲,无共同血缘关系. 同血缘繁殖,雌雄亲本为近亲(兄妹或母子),有共同血缘关系,其中包括产雌型(亲本和子代都为雌虫)和产雄型.(分为2种,一是雌虫和雄虫交配后,受精卵发育为雌虫,未受精卵发育为雄虫,雌性较多.另一种雌虫为与雄虫交配,未受精卵全部发育为雄虫,为延续后代,发生回交现象,即母子交配,产卵发育为雌虫.).
(2)食性:分为食草类,食皮类,食木类,食髓类,食种类(取食果实内部的种子,也有的取食裸子植物的种子),食菌类(食物与真菌共生,小蠹虫在修筑坑道时将真菌带入坑道中,真菌萌发生长供小蠹取食.).
(3)坑道:是指小蠹虫在植物体内修筑的用于取食,交配,采卵和活动的隧道.小蠹虫各种不同类型的坑道,在鉴定属,种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鉴定技术
(1)体型:小型甲虫,一般为圆柱形或长卵形,全身都有毛.
(2)头部:
(3)胸部:
(4)足:用于分类的主要特征有胫节齿的有无,着生位置
(5)腹部:雄虫第7腹节背板后缘中部具一对凸瘤(用来拨弦发音).
小蠹虫为害树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大量的小蠹入侵树株,在其内修筑坑道,直接取食或咬食树体,造成营养损失,运输困难,造成树体的衰弱甚至死亡;(2)食菌小蠹还将大量真菌带到树体内部,任其生长,大大生长,
大大传播植物病害,引起森林的大面积受害.
重要POTHEN的检疫性小蠹虫
[一]咖啡果小蠹(一类检疫对象)
学名:Hypothenemus hampei
英名:Coffee berry borer,coffee berry beetle.
[二]欧洲榆小蠹(一类)
学名:scolytus multistriatus
英名:small European elm bark beetle,small elm bark beetle
分类地位:鞘翅目,小蠹科,小蠹亚科
寄主与为害:主要为害榆树属的山榆,白榆,无毛榆等,为害树干和主枝的韧皮部,破坏形成层.是荷兰榆枯萎病菌的传播者.
分布:产于欧洲
传播途径:随该虫的寄主木材及包装材进行远距离的传播,近距离扩散靠成虫飞行,迁移.
形态特征:成虫:第2腹板前半部中央有向后突起的圆柱形的粗植大瘤突.水平延伸成齿.第2—4腹节侧缘有1列齿瘤,尖突成刺.卵:白色,近球形.幼虫:额成桃心状,2对感觉孔,6对额刚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