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地区调整井固井技术研究
二次固井新技术在老井挖潜中的研究与应用

二次固井新技术在老井挖潜中的研究与应用注采工艺所赵绍伟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厂各个油田的开发,油田表现出采出程度高、综合含水高、自然递减快的特点,在开发方案上一方面对主力油田实施“控水稳油”工艺措施,另一方面对过去的一些长关井进行复查,挖掘潜力。
通过复查,发现有一部分井在水泥返高以上有较好的层位,但由于这些层位所在井段没有水泥环,不能直接射开生产,否则,将出现层间干扰而影响正常生产,要挖掘这部分井的潜力,就必须在水泥返高以上的挖潜井段进行二次固井施工,以形成有效的水泥环,使油层与附近的地层封隔开,从而保证油层打开后能正常生产。
据统计,在我厂现在至少有20口老井在挖潜中需要进行二次固井施工。
因此,进行二次固井工艺的研究和应用,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
二、二次固井技术的研究与改进所谓二次固井,就是指对固井质量不合格或水泥返高不够的井,通过油层套管上的孔眼,将水泥注入套管与井眼的环形空间,重新形成合格的或新的水泥环的施工。
1、常规的二次固井方法①单孔挤灰法在需要进行二次固井的井段上部或下部套管上射一定数量的孔眼,水泥浆由这些套管孔眼进入井壁与套管的环形空间,进而使二次固井井段充满水泥浆(图1)。
②双孔循环挤灰法在二次固井井段的上部和下部套管上分别打一定数量的孔眼,并在上、下挤灰孔之间打一悬空水泥塞,水泥浆从上挤灰孔进入环空后由下挤灰孔进入套管,形成循环,从而使灰浆充满二次固井井段(图2)。
③双孔分级挤灰法在二次固井井段以下注一悬空底水泥塞,在二次固井井段的上部和下部套管上先后打一定数量的孔眼,水泥浆分两次先后从下挤灰孔和上挤灰孔挤入环空(水泥浆从下挤灰孔进入环空形成的水泥环称第一级水泥环;水泥浆从上挤灰孔进入环空形成的水泥环称第二级水泥环),从而形成一段良好的水泥环(图3)。
2、目前二次固井工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①单孔挤灰法此种方法,由于进行二次固井的井大多出现了井壁坍塌,钻井泥浆变质滤失等变化,因此,水泥浆进入环空以后,其流动方向无法控制,流动状态难以达到紊流或塞流状态,因而顶替效率不高,水泥环质量不能达到要求,此法一般不选用。
定向井、水平井、大位移井固井技术

总结
优化泥浆性能,防止泥浆固相沉降. 优化泥浆性能,防止泥浆固相沉降. 确保井眼规则,轨迹符合设计要求. 确保井眼规则,轨迹符合设计要求. 降低下套管阻力,确保套管下到井底. 降低下套管阻力,确保套管下到井底. 下完套管后充分循环,不少于2~3周. 下完套管后充分循环,不少于 周 优选水泥浆性能,严格控制失水和自由水. 优选水泥浆性能,严格控制失水和自由水. 扶正套管. 扶正套管.
下套管过程分段循环泥浆, 7,下套管过程分段循环泥浆,注水泥前 充分循环处理泥浆,达到低粘低切. 充分循环处理泥浆,达到低粘低切. 选择高密度高流性水泥浆体系, 8,选择高密度高流性水泥浆体系,提高 顶替效率. 顶替效率. 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采用" 9,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采用"漂 设计, 即提高水泥浆密度, 浮 " 设计 , 即提高水泥浆密度 , 降低顶 替液密度. 替液密度. 10,在有条件情况下,尽可能使用双胶 10,在有条件情况下, 进一步提高顶替效率. 塞固井 ,进一步提高顶替效率.
使用举例
中海油渤海钻井公司在岐口17中海油渤海钻井公司在岐口17-2油田施 17 工的第一口井P33井水平位移达3652 P33井水平位移达3652m 工的第一口井P33井水平位移达3652m, 在下Ф177.8mm尾管时, Ф177.8mm尾管时 在下Ф177.8mm尾管时,为保证油层段的 固井质量,下入弹性扶正器24只,刚性 固井质量,下入弹性扶正器24只 24 扶正器28 28个 共计52 52只 平均每2 扶正器28个,共计52只,平均每2根套管 就安放1个扶正器.从理论上讲, 就安放1个扶正器.从理论上讲,这保证 了居中度,为固好井创造了条件, 了居中度,为固好井创造了条件,但该 井尾管设计下深为4535 4535m 井尾管设计下深为4535m,实际上只下至 4250m就下不去了,离井底还有285 285m 4250m就下不去了,离井底还有285m.因 此对其余的大位移井就减少了扶正器数 量.
二连油田加密调整井固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去除井 壁和 套管上 的虚 泥饼 。将 高效 冲洗液原 液按 比例加 入水 中配成 现 场 应用 的 冲洗 液 , 室 内验证 在 高效 冲洗 液 的 冲 洗 效果 。 验 方 法 : 浆 叶 表 面粗 实 选
期短, 很难 形成 优 质 泥饼 。同时 由于钻 井 过 程 中 易
发 生 地 层 出 水 而 引 起 井 壁 垮 塌 、 径 扩 大 、 井 眼 环 井 在
保 证 全 封 固段 固井 质 量 , 大 了 调 整 井 的 固井 难 度 。 增
2 室 内研 究
2 1 高效冲 洗液 的研究 .
优 选 出了一种 去油清 污型 高效 冲洗隔离液 。其
主要成 分 是一 种含 有 亲 油 和 亲水 基 团 的表 面 活 性 剂, 它能够快 速去 除井壁 上的 油污和 油斑 , 能有效 也
无法 彻底清 除这些 泥饼 。还有 部分井 在钻井 过程 中
1 影 响 固井 质 量 的 因素
1 1 地层压 力 系统复杂 .
二 连油 田的 阿南 、 哈南 、 蒙古 林 3大 区块都 已进
行 了近 2 O年 的高压 注水 开发 , 层原 有 的压力 系统 地 已紊乱 。① 由于地层 的不 均质特 性 和局部 注采不平 衡, 原有 的地层 压力 系统 已遭到 破坏 , 在纵 向上形成 了高压 层 、 压层 和常压 层共存 的多套 压力 层系 , 低 层 问压差 大 。② 液体 亏 空层 和 憋 压层 共 存 , 发 生层 易 间互窜 。③ 由于井 深 较浅 和 受 钻井 成 本 制 约 , 二连
文章 编 号 :0 15 2 (0 8 0 —0 00 10 —60 2 0 ) 50 8—3
二 连 油 田加 密 调 整 井 固 井 技 术 研 究 与 应 用
油水井小套管二次固井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油水井小套管二次固井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油水井小套管二次固井是一种用于提高油水井完整性的技术。
在油水井生产或注水过程中,由于油水井井筒强度、地层应力或化学腐蚀等原因,可能会导致套管损坏或井下垂等问题,进而影响油井的产能和注水井的增产效果。
通过小套管二次固井技术,可以加固井壁、提高井筒完整性,从而保证油水井的正常运行和稳定产能。
1. 新型材料的应用:传统的小套管通常采用铜、铁等金属材料,随着科技进步和新材料的诞生,如玻璃钢、复合材料等,这些材料具有更高的抗腐蚀性能和强度,能更好地应对复杂的井下环境。
2. 探究新的固井水泥配方:固井水泥是小套管二次固井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需要具备良好的硬化性能、抗压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开发新的固井水泥配方,能够满足不同井下环境的需求,提高固井效果。
3. 深入研究固井工艺:小套管二次固井需要通过注水泥浆或压裂液等方式形成固井环,因此固井工艺的合理设计对于固井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研究固井工艺参数的变化对固井效果的影响,可以找到最佳的固井方案。
4. 理论模型的建立与优化:通过建立对小套管二次固井过程的数学模型,探究固井过程中的应力分布、温度变化等因素对固井效果的影响,以此优化固井设计和操作过程。
1. 加固井筒完整性:通过小套管二次固井,能够减少套管虎口裂缝、接缝漏失等问题的发生,保证井筒的完整性,避免地层水、气等介入井筒。
2. 提高油井产能:固井环能使井筒内形成均匀的动密度场,保证油井的产能和注水井的增产效果。
3. 提高注水效果:通过加固注水井的固井环,减少废水量、提高注水效果,提高油田的开发效率。
4. 减少环境污染:小套管二次固井技术能够防止井水、石油等物质溢出,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
油水井小套管二次固井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对于保证油井生产和注水井的增产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研究和创新,在材料、水泥配方、固井工艺和理论模型等方面取得突破,可以进一步提高小套管二次固井技术的效果和可靠性,促进油田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提高扶余油田调整井固井质量技术研究

浅谈提高扶余油田调整井固井质量技术研究摘要针对扶余油田老区开发调整井埋藏浅,低温,油层多,层见易水窜等特点,通过速凝早强防窜水泥浆配方体系研究、提高水泥浆的顶替效率的机理研究及提高水泥浆顶替效率的高效低失水冲洗液研究,解决扶余地区固井技术难题。
应用该水泥浆配方体系及配套的工艺技术措施于现场固井施工,共现场试验46口井,固井合格率为100%,固井优质率为63.0 %。
关键词:调整井顶替效率低温早强速凝高效冲洗液扶余油田油层埋藏深度浅、井底温度低、油水层较多,经过长期高压注水开发,目前已经进入了高含水时期。
在地质构造、地层渗透率、套管断裂、长期注水、注采失衡、横向传导等因素的影响下,地层原始压力已经破坏,层间和层内压力差异突出。
在调整井固井过程中,地下流体容易侵入环空冲蚀水泥环,造成层间流体窜通、水泥浆漏失低返、套管裸露腐蚀、油水窜至地面、固井质量不合格等一系列严重的危害。
2、提高扶余油田调整井固井质量技术关键提高扶余老区调整井的固井质量,就要解决水泥窜槽和水泥低返的技术难题,关键是优选出适合扶余油田地质特点的速凝早强防窜水泥浆配方体系以及找出提高顶替效率的主要技术措施,主要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技术攻关:2.1速凝早强防窜水泥浆配方体系研究对水泥浆体系配方及性能进行进一步优化,使其具有高早强、低失水、防水抗渗、胶凝强度发展迅速、体积微膨胀等性能,有效防止固井后水窜的发生,提高固井质量。
2.2提高水泥浆的顶替效率的机理研究研究水泥浆顶替效率机理,总结出影响水泥浆顶替效率的主要因素,找出适合吉林油田调整井地质特点的技术措施,用于生产实践。
2.3提高水泥浆顶替效率的高效低失水冲洗液研究通过调节该段液体的流变性能,使之既满足水泥浆与冲洗液的良好顶替关系,又能实现紊流顶替钻井液的效果。
3、NCD低温早强膨胀防窜水泥浆体系试验研究NCD是一种复合型调整井水泥外加剂,它由早强减阻剂N和速凝剂D和速凝剂C复配而成,通过调节各种外加剂的用量,来调节水泥浆的流动度、早期强度、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从而优选出适合扶余油田浅层调整井的水泥浆体系。
小间隙定向井固井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

小间隙定向井固井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标题:小间隙定向井固井技术研究与应用一、研究背景固井是钻井作业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要目的是保证油气井井壁的稳定性、防止地层水入井、控制井中压力等。
传统的固井方法一般采用水泥浆注入井道中,但由于地层条件和井眼直径、倾角等不同,固井效果存在差异,而且会产生一定的漏失现象,甚至会导致掉杆等钻井事故的发生。
为了解决传统固井方法的缺点,各国不断开展新的固井技术研究,其中小间隙定向井固井技术备受关注。
二、研究内容本论文拟进行小间隙定向井固井技术的研究,通过对小间隙定向井的井眼特点、地层条件和固井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小间隙定向井固井的机理、方法、实施步骤和效果评估等问题。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小间隙定向井的特点分析1.小间隙定向井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小间隙定向井固井的意义和难点分析。
(二)小间隙定向井固井技术的研究1.小间隙定向井固井机理的探析。
2.小间隙定向井固井方法的研究和优化。
(三)小间隙定向井固井技术的实施步骤1.小间隙定向井固井方案的设计。
2.小间隙定向井固井实施过程的控制。
3.小间隙定向井固井技术的效果评估。
三、研究意义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小间隙定向井固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油气开发效率、保障井壁稳定性、减少漏失现象,进而推动我国油气工业的发展。
四、研究方法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数值模拟法、实验室模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通过综合分析文献资料、建立数学模型和开展实验,对小间隙定向井固井技术进行分析和验证,以期取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五、预期成果本论文预期取得以下成果:(一)建立小间隙定向井固井数学模型,分析其固井机理,提出优化的固井方法。
(二)设计小间隙定向井固井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
(三)阐明小间隙定向井固井技术的实施步骤和效果评估方法。
(四)提高小间隙定向井固井技术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为油气井固井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页岩气水平井固井存在问题及关键技术研究

页岩气水平井固井存在问题及关键技术研究摘要:页岩气水平井固井技术是制约我国页岩油气勘探开发速度的原因之一。
目前页岩气水平井固井面临着套管难以下入、居中度低、顶替效率低、水泥环弹韧性差等技术难题。
为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页岩气水平井固井技术的综合调研,对页岩气水平井固井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从套管下入及居中控制技术、提高顶替效率技术、固井水泥浆体系三个方面入手,探索提高页岩气水平井固井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页岩气;水平井;固井技术;难点;前言固井是油气井建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其主要目的就是封隔井内的油、气、水层,防止层间相互串通,保护油气井套管,增加油气井的寿命。
对于页岩气水平井固井而言,页岩含泥质较多,具有易膨胀、易破碎的特点,页岩气储层多为低孔低渗,90%以上的页岩气井的完井方式是套管固井后射孔的完井方式,采用多级压裂技术来提高页岩气的产量。
因此,在固井过程中能否有效封固页岩气储层,是后期页岩气井生产寿命和能否稳产的关键。
1固井的目的固井的目的是为了封隔地层、加固井眼、建立密封性能良好的井内流动通道,以保证继续安全钻进、保证后期作业(试采、增产措施作业等)和生产的正常进行。
固井是油气井建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固井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钻井的速度和成本,还将影响到油气井以后是否能顺利生产、影响到油气井的寿命甚至油气藏的采收率。
固井施工有如下特点:(1)固井作业是一次性工程,如果固井质量不好,一般情况下难以补救。
(2)固井作业是一项隐蔽性工程,其主要的流程在井下,不能直接观察,固井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取决于固井设计的准确性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对油气田开发和后续工程产生较大影响。
如果固井质量不合格,在后期开发过程中可能造成层间窜通,对油气田的正常开发造成严重影响。
(4)固井施工时间短、工序多,同时也是一项费用高的工程。
2 页岩气水平井固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2.1 水平段的岩屑床问题在页岩气大斜度井段和水平井段,岩屑和加重材料在重力作用下沿井眼下在井眼的低边大量沉积,形成岩屑床。
毕业论文-大庆调整井固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大庆调整井固井技术研究与应用摘要:通过钻井地质、室内基础理论模拟实验、应用技术三个方面的研究,建立了地层压力预测的数学模型,解决了薄差层地层连通性判断问题;解决了水渗流模拟试验中临界条件和评价参数的确定、水泥石动态力学性能和水气窜规律研究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建立了压稳程度的计算公式,解决了压稳程度的定量评价指标,为现场的施工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并研制出DRK抗冲击韧性及高封窜水泥体系,提出了高密度冲洗隔离液配套技术,从而提高了调整井的固井质量。
主题词:调整井地层压力泄压预测水渗流评价装置压稳系数力学性能水泥石抗冲击韧性隔离液悬浮稳定前言大庆油田属非均质的多层砂岩油藏,其调整井特点是:油层多,油层厚度差异大,油层渗透率差异大,隔层薄,且纵向上砂泥岩、高渗低渗层交错分布,再加之长期注水开发中的注采不平衡,形成了多压力层系。
大庆油田为了实现长期稳产,提高采收率,提出了开发表外储层、薄差油层的开发方案。
在实际开发中开发的层位越来越薄,再由于复杂地下动态环境的影响,增加了油井的封固难度。
而调整井薄层固井质量是直接关系到薄层开发方案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技术环节。
为此,大庆油田在地质、室内基础理论模拟实验研究、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开展了调整井薄层固井技术研究。
经过多年的科研攻关和技术应用,较有效地解决和改善了大庆油田调整井高压水气窜问题。
1 地层压力预测及降压泄压技术研究应用不同的开发时期,由于开发的层位不同,影响地层压力的因素也不尽相同。
因此,分别进行了二次、三次加密调整井地层压力预测和降压泄压技术研究,形成了一套适合大庆油田调整井的开采层孔隙压力和套损层位压力预测技术,以及以待钻井周围注水井降压为主,所钻井原井眼泄压为辅的降压泄压技术。
1.1 二次加密调整井的地层压力预测及降压泄压技术二次加密调整井的地层压力预测1)开采层孔隙压力预测正常注采层位地层孔隙压力与降压注水井的井口恢复压力有关,可以直接反映开采层最高压力大小,其预测方法为:P=(102P +H)/102+a式中:P —预测压力系数;P —井口恢复压力,MPa ; H —S2顶深度,m ;A —综合压力与单层最高压力差,MPa ,由完井压力检测结果确定,一般为1~2.0 MP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面 由于 外 界环 境 温 度 低 ,配制 好 的 速凝 药 水 和罐 车 内的水
吉林油母新民地区位于松辽盆地南 部中央坳陷区扶新隆起带 向 同 时增 加 早 强 剂 N 的加 量提 高强 度 。 表 1 早强微膨胀体 系性能数据表 三 肇 凹 陷倾 没 斜 坡 上 , 层 较 发 育 , 深 在 1 0 断 井 5 0米 左 右 , 特 低 渗 属 注 :— 1 9号 试 验 用 水 泥 及 药 水 温 度 为 室 温 .0号 试 验 为 室 外 放 置 至 1 透油 田 , 层 发 育 天然 裂 缝 , 层 水 十 分活 跃 。 储 油 由于 长 期 的注 水 开 采 , o ̄ c 地 层 水 压 力 高 , 问压 力 差 异 较 大 , 窜 严 层 水 重, 地质情况非常复杂 , 尤其部 分区块停注 泄 压 效 果 较 差 , 钻 钻 井 液 密度 高 , 的 高 完 有 达 18 gc , 井 过 程 还 存 在 井 漏 、 涌 .1 /m。钻 井 并 存 现 象 , 固井 工 作 带 来 较 大 的难 题 , 给 固 井 质 量 难 以 保证 。 因此 压 稳 、 窜 、 漏 是 抗 防 要 解决 的主 要 问题 。 1调 整 井 水 窜机 理 水 泥 浆 产 生 环 空 窜流 的根 本 原 因是 由 于 水泥 浆 自身 的胶 凝 特征 而 引 起 的 ,水 泥 浆在 凝 结 过 程 中 ,不 发 生 窜流 的基 本条 件 是 P环 + P阻 >P地 ,即环 空 液 柱 有 效 压 力和 水 侵 阻 力 之和 大 于 地 层 流体 压 力 时 , 地 层 流 体 就 不 会 侵 入环 空 发生 窜 流 。 固井 侯 凝 过 程 中水 泥 浆 处于 失重 状 态 ,环 空 液 从 表 1数 据 可 以 看 出 , 粉 加 量 降 低 到 6 以 后 , 系 的流 动 硅 % 体 柱 压 力 不 能 再 往 下 传 递 时 , 果 水 泥 基 质 的 防 窜 能 力 差 , 空 液柱 如 环 性 明显 提 高 , 能够 提 高 顶 替 效 率 , 水 泥 浆 与 井 壁 的 良好 胶 结 提 供 为 压 力 加 上 水 泥 自身 的 内部 阻力 低 于 地 层 的压 力 , 跃 的 流 体 就 会侵 活 条 件 , 时 体 系 的终 凝 时 间 缩 短 、 压 强 度 高 、 膨 胀 、 泥 石 韧 性 同 抗 微 水 入 到 水 泥环 中 , 法 实 现压 稳 , 无 引起 层 间互 窜 , 而难 以 实 现层 间 的 从 增 强 , 以 实 现 施 工 结 束 后 的快 速 凝 结 、 过 渡 和 胶 结 良好 , 少 可 短 减 有 效 封 隔 , 层 流 体 上 窜 , 响 固 井质 量 , 的 甚 至造 成 固井 失 败 。 地 影 有 发 生 环 空窜 槽 的 机 会 ,选 择 7号 和 8号 作 为 新 民地 区 固 井 用 水 泥 2 水 泥 浆性 能 设计 标 准 浆配 方。另外从 9号试验 和 1 号试验的对 比可 以证明 , 如果密度打 2 1 具 有 良好 的防 窜 性 . 不上 , 其体 系 的凝 结日 问 、 压强度 均受到很 大影日 不利于 固井 寸 抗 向, 就 普 遍 情 况 来讲 ,调 整 井 固井 主 要 应 解决 的 是水 泥 浆 的 防 窜 性 质量的提高。1 0号 与 1 试 验 对 比 的是 当水 泥 与药 水 长 期 室 外 放 号 能 , 据 水 窜 机 理 分 析 , 应 用 的 水 泥 浆 体 系应 具 有 较 好 的 流 动 性 、 根 所 置 与 在 室 温 下开 始 试 验 的 各 项 情 况 , 结 时 间 大 大 延 长 、 度 胜能 凝 强 短 候凝 、 过 渡 、 短 内阻 力 高 、 强 高 等优 点 , 据 各 地 区 的 民地区调整井的固井技术难题进行分析并通 泥 长 期 室外 放 置 后水 泥浆 的各 项性 能发 生 较 大 的变 化 : 过大量的技术研究工作使该 问题得到了较好 的解决 , 为调整井的大规模 开发 另 方面 出现 了 水泥 浆 体 系过 稠 、 场 密度 打 不 上 去 的情 况 , 现 同 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模 式。 B 终 凝 时 间略 长 , 此 重新 进 行 了 配 方 的调 整 , 寸 为 将硅 粉 的含 量 降低 , 关键词 : 调整井 固井质量 新民地区
为 了实现 固井 材 料低 成 本 ,该地 区使 用 双凝 双 密 度 水泥 浆体 系
20 0 5年 初该 体 系 的应 用 中 出现 了 固井 优质 率偏 低 的 情 况 , 现来 自 发 于 水 泥 浆体 系 方面 的 原 因主 要 有 两点 :
一
普遍存在的重大技术难题, 而且 随着 强 化 采 油 措 施 的不 段 增 加 , 整 井 的 固 固井 ,原 有 的硅 粉 早 强微 膨 胀 体 系 固井 已经取 得 了初步 成 绩 ,但 在 调 井难 度 在 逐渐 增 加 。因 此 , 研 究 是 一 项 复 杂艰 巨 的任 务 。多年 来 , 整 井 该项 调 固井 技 术 难题 一 直 作 为 吉林 油 田的 重 点 攻 关 方 向。 由 于调 整 井 分 布 的 区域 , 油 层 埋 藏 深 度 、 地质 情 况 的 各 不相 同所 以工 作 重 点和 技 术 措 施 也 各 有 所 侧
新 民地 区调 整 井 固井技 术研 究
张 永 忠 张立 刚
(. 1 大庆 钻 探 工 程公 司钻 井生 产 技 术服 务二 公 司 固井 分公 司; . 庆钻 探 工程 公 司钻 #2 产 技 术 服 务二 公 司 国际 项 目部 ) 2大 -
摘 要 : 保 油 田开 发 后 期调 整 井 固井 质 量 问题 , 目前 国 内 固 井 工 程 中 确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