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论文产业链论文资源整合论文
移动互联网论文

浅析移动互联网摘要:在当今这个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移动互联网越发的显示出其灵活迅捷的接入特性,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需求。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特点应用0 引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短短十年间,互联网已经成功的走进千家万户。
互联网越来越被中国的广大老百姓所接受和认可。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互联网凭借其方便、快捷的优势,随时为人们提供者娱乐、信息等服务。
而如今全球移动用户已超过15亿,互联网用户也已逾7亿。
人类对移动性和信息的需求急剧上升。
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移动的过程中高速地接入互联网,获取急需的信息,完成想做的事情。
所以,现在出现的移动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趋势是历史的必然。
1 什么是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全国性的、以宽带ip为技术核心的,可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多媒体图像等高品质电信服务的新一代开放的电信基础网络。
简单地说,能让用户在移动中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访问internet,获取信息、进行商务、娱乐等各种网络服务,就是移动internet。
移动互联网和传统网络没有多大区别,仅是一种传输上的变化,基于的终端不同而已。
2 移动互联网的特点2.1 高便携性:除了睡眠时间,移动设备一般都以远高于pc的使用时间伴随在其主人身边。
这个特点决定了,使用移动设备上网,可以带来pc上网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即沟通与资讯的获取远比pc设备方便。
2.2 隐私性:移动设备用户的隐私性远高于pc端用户的要求。
不需要考虑通讯运营商与设备商在技术上如何实现它,高隐私性决定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特点——数据共享时即保障认证客户的有效性,也要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这就不同于互联网公开透明开放的特点。
互联网下,pc端系统的用户信息是可以被搜集的。
而移动通讯用户上网显然是不需要自己设备上的信息给他人知道甚至共享。
2.3 应用轻便:除了长篇大论,休闲沟通外,能够用语音通话的就用语音通话解决。
5g移动网络技术论文范文

5g移动网络技术论文范文5G移动通信技术作为后4G时代的衍生产物,它的发展状况备受社会公众的关注。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5g网络技术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5g网络技术论文篇一:《试谈5G移动通信技术及发展》摘要:5G移动通信技术作为后4G时代的衍生产物,成为面向2020年所推崇的新一代智能型移动通信系统,其发展状况备受社会公众的关注。
目前,以4G为典型代表的移动通信技术正处于快速建设阶段,5G移动通信发展进入初级探究工序,相关技术要点、性能特征、网络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因此,明确5G移动通信系统的定位内容成为当下的实践要务,对移动通信网络的持续发展具备积极影响。
基于此,本文结合5G移动通信技术,论述基本发展现状及其关键要点,为其提供几点优化意见,以供相关研究参考。
关键词:5G移动通信;5G关键技术;无线网络;云计算;D2D通信引言自网络技术正式进入应用阶段后,移动通信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
倡导高性能、高效率的通信系统,早已成为社会公众积极追求的实践要务。
4G移动通信最早起源于2000年的中后期,面对无线技术的高数据传输速率,第四代无线通信技术难以全面适应数据速率理论需求,而5G通信系统因2012欧盟所启动的METIS项目备受关注。
当前,开展5G移动通信网络研究活动显得尤为关键,便于稳定移动互联网的基础性能[1]。
5G移动通信系统整合以往通信机制的便利优势,杜绝单一化的无线接入技术,基本传输速率可达10Gb/s,自身覆盖率相比其他通信系统更具实际效益,成为实际可行的融合网络,值得应用于实践研究。
一、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在3G/4G通信技术的持续发展背景下,5G移动通信技术因其独特的研发特征,成为通信行业的新一代改革内容,也是后4G时代通信技术高效发展的关键要务。
目前,5G需求及其频谱、技术要点研究工作正在稳定运行。
以“2018年完成IMT-2020标准、2020年确定5G 标准”为设定方案,这与“中国863计划”所涵盖的技术研究核心理念不谋而合,为5G通信技术的优化发展提供了一定辅助条件[2]。
互联网论文3000字

互联网论文3000字篇一:互联网论文目录摘要移动互联网业务和应用包括移动环境下的网页浏览、文件下载、位置服务、在线游戏、视频浏览和下载等业务。
随着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Web应用技术的不断创新,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将成为继宽带技术后互联网发展的又一个推动力,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平台,使得互联网更加普及,并以移动应用固有的随身性、可鉴权、可身份识别等独特优势,为传统的互联网类业务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商业模式;同时,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为移动网带来了无尽的应用空间,为艺术创造了无数可能,传统艺术也逐渐向这方面发展,例如手机游戏,手机绘画等等。
关键词:移动应用移动互联网媒体艺术2数字媒体在新移动平台的应用一、移动互联网的特点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特点不仅体现在移动性上,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享受互联网业务带来的便捷,还表现在更丰富的业务种类、个性化的服务和更高服务质量的保证,当然,移动互联网在网络和终端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其特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终端移动性:移动互联网业务使得用户可以在移动状态下接入和使用互联网服务,移动的终端便于用户随身携带和随时使用。
(2)终端和网络的局限性:移动互联网业务在便携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网络能力和终端能力的限制:在网络能力方面,受到无线网络传输环境、技术能力等因素限制;在终端能力方面,受到终端大小、处理能力、电池容量等的限制。
(3)业务与终端、网络的强关联性:由于移动互联网业务受到了网络及终端能力的限制,因此,其业务内容和形式也需要适合特定的网络技术规格和终端类型。
(4)业务使用的私密性: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时,所使用的内容和服务更私密,如手机支付业务等。
移动互联网还有以下几个特点1、用户体验至上:如果一个商品或一项服务想要成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谁更加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如何了解消费者体现简单、精准的用户体验上,将决定其爆炸能量的大小,必须从与消费者发生第一点接触开始,越精确越好。
整合互联网资源论文

整合互联网资源论文【摘要】互联网资源与英语学科整合,重在过程。
英语学科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是培养素质型和创造型人才的最有效途径,将受到越来越多英语教师的钟爱,只要在整合过程注意学习科学的教学理论,深入钻研教材,运用恰当的教学模式,就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011版《英语新课程标准》第四部分的实施建议中提出:合理开发和积极利用课程资源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的重要保证。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尤其是互联网资源,使学科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教学方向发展,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间接促进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以达到“双赢双利”的共建目的。
为此,笔者就互联网如何运用于英语教学中并最大程度地为教学服务进行了探索。
1. 利用互联网资源设计灵动的课堂1.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恰当运用互联网的音频、视频、图像等资源,实现了课堂中的图文并茂、视听并举,充分为每一个交际场景提供了真实情境。
例如讲到人教版Go For It!七年级上册Unit 4 Where’s my backpack?单元时,可以在课堂拓展部分,教师设计Lillian要请装潢设计师帮他设计新居的任务,为学生布置情景,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料的网址链接,学生进入网页,用鼠标拖动家具,设计自己理想的房间。
学生通过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满足学生了的表现欲望,而这一有趣的课堂活动也增添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和乐趣。
1.2突破语音学习瓶颈2012年秋人教版Go For It(新目标)新版本的发行,对初一的学生有了一项具体的要求:语音。
笔者在与不少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许多教师对语音教学不知从何入手。
目前很多教学资源已经实现网上共享,结合“语音入门软件”等类似资源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特定的某个音素发音的口腔位置、发音的嘴型、是否有震动声带等。
以上所提及如何发音的细节都会通过图片和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替代了教师用中文繁琐地解释如何发音,而且也会大程度地避免以往教学中的学生不看教师嘴型“瞎喊”的情形。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全版45000字)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全版45000字)因博客有字符限制,只能分五部分来发,对阅读造成困扰,无奈将近6年过去,今天正式把当年的研究拿出来发表,虽然今天再看显得过于粗糙和笼统,但是对触摸新概念,新事物,还是起到了笨鸟先飞的效果的,有些事情没办法,虽然时代发展到碎片信息成为主流,长文,大部头,甚至长篇小说都渐无市场,但是投资这门手艺,要做出一点与众不同免不了繁琐,不这么死磕,财不入门啊,我知道很多人看到我的长文都很排斥,我也希望能走捷径,也可能是我资质不够,但长时间走下来,现在我坚信是没有捷径的,钱不好赚,尤其是投资,特别是股票,这门生计没有速成,太不简单,用功是必须的,虽然仍不能保证成功。
今天再看此文,还是有一定的参考和解读意义的,2011年我在淘股吧发过本篇的缩略版,现在六年过去,移动互联网已经高歌猛进,大势渐成,并开始准备向更高阶的层次进军,美国股市近年来的走牛,绝不是单纯的QE扶植效果,或者是所谓的特朗普行情,而是有深刻的内在驱动力的,这个牛市将会是历史上最长最大的一个牛市,它的动力就是来自信息产业革命全方位深度提升和改造整体工业,极大的提升效率,这个进程,从现在开始进入最强的阶段,虽然过程中不排除可能会有短期的大幅震荡,让人误以为奔溃来了,狼又来了,如果真有的话,也一定会像1987年的所谓股灾一样,很快就淹没在这波大牛市的宏大进程中。
移动互联网,是这一产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阶段,看上去有点高大上,实际上现在的一切都是为更高阶的未来做基础,信息产业革命只进行到刚刚一半的位置,很快就会出现更大的变革,现在还不好定义,但它的起点,一定是更高的维度,或者说,工业4.0,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都只是这个新形态的一个侧面,还会有更复杂的产业链研究要去做,好在这方面,美国股市的研究对象是足够丰富的,一定能整理出一个还算清晰的脉络。
今天再发此文,我也增加了新内容,就是复查了其中提到的相关企业的市场表现,并把结果用警戒色高亮标注,前后综合看,是有很高的解读意义的。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通信产业链纵向整合模式研究

拟 比较不 同组织模 式下参 与者 的个人效用和产业链整体绩效 , 讨论分析参与者的博 弈选择和产业链的稳定
性 均衡 。
[ 关键词 ) 产业链
移动互联 网 纵 向整合
组织模式
博弈论
D :0 36 / .s .() —90 2 1 .11 5 OI .9 9 ji n 1 4 1X. 1 1 . 1 s X 0 3 0
l .. 3 a C K 等[ 认为纵 向分工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 d ] 要途径 ,有利于产业链 的稳定。杨蕙馨等【认为 J 在产业纵 向分工过程中,各参与者既可 以通过纵
收 稿 日期 :2 1— 0 1 0
因此 ,采用何种纵 向整合模式平衡产业链上
下游企业间的关系 ,提高产业链 的稳定性和整体 绩效 ,是移动通信产业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 的问
入规模将达 20 亿元 。 3o
随着传统语音业务 日趋饱和,移动互联 网业
务 为移 动通信 产 业 链 的发 展 注 入新 活 力 ,成 为 电
信运营商竞争的重心[ ,国内主要电信运营商都
将着力在移动互联 网市场中谋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
赢 得竞 争优 势 。移 动互 联 网业 务 与传 统 语 音业 务
全控制型”产业链和 “ 合作主导型”产业链两种。
周和荣等[对虚拟合作关系进行 了系统 的探索性 8 ]
研究 ,提 出了基 于 网 络信 息 化所 形 成 的 3种 虚 拟 合 作关系 。
相 比, 其产业链更加复杂,产业链参 与主体多元
化 ,产业链各环节的专业化分工更加明确。P h— la - a
纵 向整合成为推动产业发展 的关键 。本文研 究移动通信产业链纵向整合模式 ,主要 考虑产 业链各参与者之
毕业设计(论文)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毕业设计(论文)如需要图纸等资料,联系QQ19616601261989.如需要图纸等资料,联系QQ196166012643.如需要图纸等资料,联系QQ1961660126 题目: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与展望学生姓名:xxx学号:班级:专业:指导教师:2012年6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与展望学生姓名:学号:班级:所在院(系) :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2 -06-06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摘要从传统互联网过渡到移动互联网,中国网络服务从“资源稀缺”走向“经济富足”时代,移动互联网这一新兴事物蓬勃发展,移动平台正式进入大众市场,成为了互联网企业掘金的又一大目标。
但是目前来看,尽管移动互联网领域内各种新领域不断被挖掘,吸引了大量创业者和投资人,但是其盈利模式仍然在摸索中。
如何有效整合现有资源,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以创新的技术为依托,通力协作,打造新时代的移动互联网,形成新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模式,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之一。
本文从背景、现状及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对移动互联网进行分析,研究如何更好的整合电信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终端厂商等资源,随时随地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丰富的应用。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商业模式;趋势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SPECT OF MOBILEINTERNET IN CHINAABSTRACTMaking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Internet to Mobile Internet, China’s Internet service walks from “scarcity of resources” to “abundance of economics”. Mobile Internet, the newly sprouted thing, is flourishing. Mobile platform is entering mass market formally and becomes another large goal where Internet corporate believes the nugget lies. But for now, though all kinds of new field in Mobile Internet are dug, attracting plenty of entrepreneurs and investors, its profit model is under grope. How to integrate the existing resources, through user demand orientation, innovative technology and cooperation, forge the new age of Mobile Internet and form new development model of Mobile Internet, is one of the difficulties in this proje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Mobile Internet from the background, the status quo and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and studies how to better integrate the resources, such as Telecom Operators, Content Provider and terminal manufacturers. The diversified needs of the users can be satisfied whenever and wherever. The users are provided applications that are convenience, efficient and abundant.Key words:Mobile Internet; Development Status; business model; tendency目录1 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2)1.3研究内容 (2)2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与趋势 (3)2.1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3)2.2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分析 (4)3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分析 (6)3.1中国移动互联网业务模式分析 (6)3.2中国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分析 (7)3.2.1 主要盈利模式 (7)3.2.2 面临的问题 (7)3.2.3 应对的措施 (7)4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策略 (9)4.1技术策略 (9)4.1.1 网络接入的技术逐渐多元化 (9)4.1.2 移动终端的解决方案逐渐多样化 (9)4.1.3内容的制作更加多元化 (9)4.1.4 云计算布局出现 (9)4.2 产品服务策略 (10)5 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1 绪论伴随着全球3G网络的商务用途的不断推进,移动数据业务开始快速的增长。
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整合创新研究

势, 谋 求 自身发展 , 才 能在 日趋激烈 的竞争 中处 于优势地 位 。 代表 的官方 移动互 联 网 门户 网站成 为我 国最 早 的 移动 互 联
一
、
1 、 移动 互联 网市场发展 环境 分析
随着市 场的驱 动及技术 的进 步 , 移动互 联 网在我 国开 始 增 长至 6 9亿 。2 0 0 7年 的终 端 制 造 商 苹 果公 司 i p h o n e的推 呈爆棚 式发 展 , 移 动 互 联 网产业 链 上 的参 与 主 体 间博 弈 竞 出 , 使移 动互 联 网产 业 的参 与 主 体 开 始 在 产业 链 上 下 游 渗 争, 都想 在移动 互联 网时 代 占尽 先 机 , 占据 移动 互 联 网产 业 透 , 我 国移动 互联 网产业 开 始 思考 全 新 的商 业模 式 , 然 而这
链核 心 主导地位 。我 国 电信 运 营商 大 力 发展 3 G业 务 时代 , 种 全新 的商业 模 式 创 新力 度并 不 十足 , 而 且 由于 文化 等原
提前 布局 4 G业 务 , 不断提 升 网络 基础设 置与技 术支 持 , 扩大 因 , 我 国移动 互联 网市场 有 着 自身 较 为特 殊 的需 求 , 生 硬地 市场 容量 。移动终 端制造 商 的实 力也 不容小 觑 , 他们 为 我 国 照搬 国外 产 品并 没有 在 国内有较好 的反 响 , 我 国 的移动 互联 移动 互联 网 的市 场环 境起 到 了开拓 与 巩 固 的作 用 。在著 名 网产业 的商业模 式其盈 利性 可行性 较低 。实际 上 , 如果 移动 移 动终端制 造商 苹果公 司 的引领下 , 移 动终端制 造 商之 间如 互 联 网产业链 参与 主体能针 对 国内需求 开发产 品 , 借鉴 国 外 火 如荼 的竞争 , 极 大地丰 富了技术 的种类 和移 动终 端产 品 的 经验加 以调整 , 而不是一 拥而 上 的 “ 拿 来 主 义” , 其 商业 模 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互联网论文产业链论文资源整合论文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移动互联网论文产业链论文资源整合论文移动互联网论文产业链论文资源整合论文
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刍议
提要本文从移动互联网基本概念、业务内容、特点入手,对我国移动互联
网产业链模式及演变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得出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不同环节间的合作加强、行业价值链中上下游资源的整合加速及商业模式和产业链建设逐步完善等结论。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产业链;资源整合
21世纪移动通信和互联网应用技术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世界的运行方式,移动通信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产生了移动互联网。
本文将对我国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进行分析。
一、移动互联网及其内涵
(一)移动互联网的定义。
移动互联网是相对固定互联网而言的,通过该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无线智能终端(手机、pda、平板电脑、车载gps等)可以
在移动状态下使用互联网的网络资源。
这种移动产品的互联网化和互联网络产品的移动化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大众生活。
(二)移动互联网业务类型。
移动互联网业务类型按照面向用户需求划分,可以分为通信类业务、资讯类业务、娱乐类业务及互联网业务。
由于各地的文化、需求层次不同,运营商在不同的区域内主推的业务也不尽相同。
目前,以
3g技术为依托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业务类型:
1、通信类业务。
通信类业务主要包括话音业务、视频电话业务,以及利用手
机终端进行即时通信的相关业务。
话音业务:无论手机终端如何发展,运营商提供的数据业务有多丰富,通话毕竟是手机的基础功能,话音业务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以下称3g)初期占据业务的大额比例,并且,3g时代的通话质量显着提高,失真率降低,有望接近于固定电话的音质。
但随着数据业务的发展,语音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的比重会逐步下降。
视频电话业务:视频电话业务是3g时代最引人关注的业务之一。
通过第三代移动通信终端的摄像装置以及网络高速的数据传输,电话两端的用户可以看见彼此的影像,从而实现对话双方的“面对面”实时交流。
多个终端通过控制平台可以实现视音频互通业务,允许多个终端加入一个虚拟会议室,实现多点会议。
2、娱乐类业务。
与第二代移动通信娱乐业务多半依靠文字类的短消息传递相比,3g娱乐类业务可以实现与有线宽带相同的流媒体应用,实现将连续的图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处理后放到网络服务器上,让用户可以轻松实现网络游戏、音乐下载、在线视频点播、电子阅读等娱乐功能。
3、资讯类业务。
由于3g网络的大容量与高速率,运营商所提供的资讯类业务更多的是通过视频、音频来实现资讯内容的实时交互性传达。
主要有:
新闻类资讯:用户可以视像的形式接收最新本地及世界新闻,第一时间获知世界大事。
财经类资讯,让用户在了解财经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得到专业理财专家的建议。
便民类资讯:用户可以在手机屏幕上获取移动银行、电话簿、交通实况、电信黄页、票务预订、餐馆指南、机票信息、字典服务、城镇信息、fm收音信息、
电子阅读等服务,满足日常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
4、互联网业务。
移动互联网通常被认为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融合的一个典型运用。
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电子邮件业务、聊天、社区论坛、网上银行、移动商场等业务。
(三)移动互联网业务特点。
与以往的网络技术与业务相比,移动互联网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开放性。
开放是移动互联网系统得以生存的基础。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稳定运行要尽可能地遵循统一标准,支持各种传输协议、加密协议,为了实现运营商、软件商、智能终端、银行、证券等各种应用系统的完美融合就必然要求移动互联网具有较好的开放性。
2、终端便携性。
由于移动互联网终端普遍是移动终端或者无线终端,因此用户可以在移动状态下接入和使用移动互联网服务,这也带来了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即终端的移动性便于用户随身携带和随时使用,从而为形成具有移动互联网特色的用户使用行为提供了终端支撑。
3、终端和网络的局限性。
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是承载在移动网络这个载体之上,而移动网络有无线资源稀缺性和无线环境突变性的特点,因此移动互联网业务会受到互联网网络能力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双重限制;与此同时,与固定桌面终端相比,移动终端能力会受到终端大小、屏幕显示能力、处理速度、电池容量等的限制,这些都是移动互联网所面临的局限性。
4、业务使用的私密性。
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时,所使用的内容和服务更私密,如网络银行、手机支付业务等。
二、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分析
(一)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模式及其演变。
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模式随着新技术革命和时代变迁也经历着演变的过程,主要演变过程为:以运营商为主导向以平台商为主导,并逐步演变成以服务提供商为主导的高度协调统一的产业链条,在产业链演变中,运营商的渠道垄断模式逐渐被瓦解。
具体演变过程见图1: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变化示意图。
(图1)
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主要由以下部门组成:运营商、cp内容提供商、sp服务供应商、终端商(含芯片商)、客户等。
(二)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分析
1、运营商。
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的运营商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共三家。
三大运营商是3g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和平台的提供者,肩负基础网络建设和升级改造、移动互联平台多方融合、资费拟定和收取、利益分配、信息安全监管等任务,因此在整个产业链中一直处于主导的地位;未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不断地创新发展,运营商的主导优势有向内容和服务供应商、终端商转移的趋势,在某种程度上会弱化运营商在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
但电信运营商不甘于成为流量管道,电信运营商将通过和产业链其他环节的合作力争重新获取产业链主导权。
2、cp/sp内容和服务供应商。
内容和服务供应商负责根据用户需求开发和提供适合于手机用户使用的服务和软件平台或网站平台,是决定用户满意度和启动市场需求的关键环节,是移动通信产业链中的重要市场主体,也是未来决定整个产业链模式的重要力量。
sp服务提供商逐渐脱离电信运营商的禁锢,寻求通过和上下游的合作关系使得自身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加。
cp内容提供商在移动互联网从封闭型产业链逐渐走向开放的过程中不再受到禁锢,通过向用
户界面的渗透,其也在争夺产业链的主导权。
目前,移动运营商和网络信息服务企业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一部分价值链也越来越成为资本追逐的目标。
3、终端商。
移动互联网对终端有以下要求:首先,对于硬件来说,需要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足够的储存空间、大屏幕以及长时间待机的能力;其次,配套操作系统需要提供基于互联网标准的统一开放的手机软件运行环境,提供一个跨不同操作系统平台的终端的软件平台,改善用户的体验;再次,对于应用软件而言,该终端要能统一访问接口。
终端厂商寻求通过“终端+应用”的模式快速地从终端转型至应用服务,开放的系统和应用加速了终端厂商的变革。
4、芯片商。
芯片厂商作为整合产业链的心脏,作用不容小视,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
芯片厂商主要包括网络设备的芯片提供商和终端的芯片提供商,这些芯片厂商具有先进的技术,具有很强的技术壁垒,可能依靠提供产业链的一体化战略进入移动互联网市场,并且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通过控制镶嵌其芯片的设备控制设备厂商,进一步加强其在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激增,终端市场将变得非常巨大,摩根斯坦利预测到2020年全世界智能终端需求量累计将达到100亿;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加上苹果的成功,让众多终端厂商和资本垂涎不止,国内如联想等知名高端企业都已杀入了终端市场。
5、客户。
客户需求是未来市场的主宰力量,客户在消费移动互联网的同时会对该价值链上的一方提出个性化、多样化要求,客户的消费行为和习惯会严重影响价值链上的任何厂商,会对我国移动互联网价值链的演进和市场的倍数放大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结论
(一)产业链不同环节间的合作加强。
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不仅仅是“各司其职”,各环节的厂商都试图整合产业链资源,掌控更多的环节,提供更多的服务,提高其在产业链的地位。
移动互联网的开放又促使产业链不同环节间的合作加强。
(二)行业价值链中上下游资源的整合加速。
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演变已经促使电信产业的转型并使该产业进一步拓展,未来的关键在于各方如何整合行业价值链中上下游资源,获得更多的产业链话语权。
(三)商业模式和产业链建设逐步完善。
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在技术、业务、客户群方面都有了较快发展,但各方均能接受的配套商业运营模式和高度协调的产业链还没有完全形成,还需要各方共同推进和完善商业模式和产业链的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正茂.移动互联时代的蓝海[m].人民邮电出版社,.
[2]摩根斯坦利.移动互联网报告[g]..
[3]2011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嘉宾在线访谈材料.
[4]2010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嘉宾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