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机的共同问题PPT

合集下载

《交流电动机》课件

《交流电动机》课件
通过调节电压和频率实现平稳启动。
交流电动机的转速控制方法
1 电阻调速
2 变频调速
3 矢量控制
通过改变转子电阻来改变转 速。
通过调节电源频率来改变转 速。
实时监测电机运行状态并调 节力矩和转速。
额定功率及以下交流电动机的维护保养
定期清洁
清除灰尘和其他杂质,并确保散 热良好。
润滑
定期检查和更换润滑油。
转子运动
2
转子由于磁场的变化而受到电磁力的作用,
产生转动力矩。
3
转子滑差
转子滑差决定了转速与旋转磁场之间的相对 运动。
交流电动机的构造和组成部分
定子
由定子线圈和铁心组成,产生旋转磁场。
转子
由铁芯和绕组组成,受到旋转磁场的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端盖
将定子和转子安装在一起,并提供机械支撑。
轴承
支撑转子并降低摩擦。
交流电动机的工作性能参数
密封检查
检查密封件并更换损坏的密封件。
额定功率 额定电压 效率 功率因数
电动机设计和制造的标称功率。 电动机设计和制造的标称电压。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之间的比率。 电动机的实际功率和视在功率之间的比率。
交流电动机的启动方式和运行控制
1
星三角启动
2
先将电动机连接成星形,然后切换为三角形。
3
直接启动
电动机在额定电压下直接启动。
变频启动
《交流电动机》PPT课件
交流电动机是现代工业中最常见的电动机类型之一。本课件将深入介绍交流 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分类及应用、工作原理、构造和组成部分等内容,旨在 为大家提供全面且深入的了解。
交流电动机的基本原理

交流电机一般问题

交流电机一般问题

3
记录保养情况
对每次保养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保养时间、 保养项目、保养结果等,以便追溯和查询。
提高电机使用寿命的措施
合理选择电机
根据负载特性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 的电机类型和规格,避免过载或欠载 运行。
加强电机保护
安装过载保护、缺相保护等保护装置, 确保电机在异常情况下能够及时停机, 避免损坏。
交流电机一般问
目 录
• 交流电机基本原理与结构 • 交流电机常见问题与故障 • 交流电机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 交流电机维护与保养建议 • 交流电机选型与安装指南 • 交流电机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
01 交流电机基本原理与结构
交流电机工作原理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
交流电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换。 当电机定子绕组通入交流电时,会在电机内部产生旋转磁场 ,从而使电机转子产生感应电动势并驱动电机转动。
电源故障排除
负载故障排除
电机内部故障排除
冷却系统故障排除
检查电源线路是否正常,电源 电压是否稳定,开关是否接触 良好等。
检查负载是否过重,传动装置 是否卡滞,机械部分是否润滑 不良等。
检查电机绕组是否短路或断路 ,轴承是否磨损严重,转子是 否平衡等。根据具体故障情况 ,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如更 换绕组、轴承或进行动平衡处 理等。
家电领域
交流电机在家电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中都需要使用到交 流电机。这些电机需要满足高效、低噪音、长寿命等要求,以确保家用电器的正常运行和 使用寿命。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高效节能
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高效节能已经成为交流电机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 提高电机的效率和功率因数,降低能耗和温升,从而提高电机的整体性能。

第1章三相交流电机的共同问题

第1章三相交流电机的共同问题
60
在我国工业用标准频率为50Hz,所以 当
P =1
P=2


ns = 3000r / min
ns = 1500r / min
28
3、导体电动势有效值
E1
2π n s ns πD Q v = ωR = R = 60 60 ns = 2Pτ = 2τ f 60 2 Bav = B1 Bav :平均磁密
9
三、永磁材料 电机中常用的永磁材料有:铁氧体;铝镍钴;稀土钴;钕铁硼。 主要性能指标: 剩磁密度Br:磁场强度为零时的磁通密度,反映永磁体建立磁场的能 力。 矫顽力Hc:磁通密度为零时的磁场强度,反映磁体的抗去磁能力。 最大磁能积(BH)max: 在退磁曲线上B和H乘积的最
(BH ) max
Br
5 y ≈ τ 应为整数 6
20
三、三相单层绕组 1. 链式绕组q=2
图1-14 单层链式绕组
21
2. 交叉式绕组q=3
图1-15单层交叉式绕组
22
3. 同心绕组q=4
图1-16单层同心式绕组
23
1-3
正弦磁场下交流绕组的感应电动势
在交流电机气隙中有一以ns 转速旋转 的旋转磁场。本节讨论旋转磁场在空 间正弦分布时,交流绕组中感应电动 势的计算公式。 由于旋转的磁场切割定子绕组,所以在定子绕组中将产 生感应电动势。 一相绕组的电动势 = 一条支路的电动势 导体的感应电动势 线圈的感应电动势 线圈组 (极相组)的感应电动势 一相绕组感应电动势
y1
τ
× 180
0
& EC1
γ
τ
y1 × 900 = 4.44 fφ1 K P1
EC1 = 2 E1′ sin

电工学第三章三相交流电ppt课件

电工学第三章三相交流电ppt课件
结论:电源 Y形联结时, 线电压Ul 3UP, 且超 前相应的相电压 30 , 三相线电压也是对称的 。
6
3.1.2 三相电路中负载的联结方法
1. 三相负载
分类
三相负载:需三相电源同时供电
负载
三相电动机等
单相负载:只需一相电源供电
照明负载、家用电器
对称三相负载:ZA=ZB= ZC
三相负载
如三相电动机
此时负载中性点N´即为 A, 因此负载各相电压为 N
UA 0 , UA 0
B
UB UB A, UB 380 V UC UC A , UC 380 V C
+
U A
iA
iC
– –


iB
+ U C U B +
此情况下,B相和C相的电灯组由于承受电压上所加 的电压都超过额定电压(220V) ,这是不允许的。
(2) 相UA电B=流UBC=UIIICABCABCA=UUUUZZZClCAABB=AABBCCUP
A
+–
U AB
– U CA
B U+ BC C–
+
IB IC
ICA
ZCA
IAB
ZBC ZAB
IBC
相电流: 线电流:
IIAA、B、IIB、BC、IC ICA
线电流不等于相电流
20
(3) 线电流
IA IAB ICA
16
(2) A相断路
A
1) 中性线未断
B、C相灯仍承受220V N
电压, 正常工作。
2) 中性线断开
B
变为单相电路,如图(b) C 所示, 由图可求得
I UBC 380 12 .7 A RB RC 10 20

交流发电机发电原理图-PPT

交流发电机发电原理图-PPT
交流发电机发电原理图
一、交流发电原理
1.在发电机内部有一个由 发动机带动转子(旋转磁 场)
2.磁场外有一个定子绕组, 绕组有3组线圈(3相绕组), 3相绕组彼此相隔120度
3.当转子旋转时,旋转的 磁场使固定的电枢绕组切 割磁力线(或者说使电枢 绕组中通过的磁通量发生 变化)而产生电动势。
定子3相绕组感生电动势的大小为:
其中:E m -每相电动势的最大值
ω-电角速度
f-交流电动势的频率(为转速的函数)
p-磁极对数
n-发电机转速(r/min)
Eφ-每相电动势的有效值
定子每相电动势的有效值
K-绕组系数(和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绕线方法有关 ) N-每项匝数(匝) φ-每极磁通(Wb) Ce-电机结构常数
交流电动势波形
定子绕组
1 .每个线圈的两个有效边之间的距离应 和一个磁极占据的空间距离相等。
2 .每相绕组相邻线圈始边之间的距离应 和一对磁极占据的距离相等或成倍数。
3. 三相绕组的始边应相互间隔2π+120o 电角度(一对磁极占有的空间为360o电 角度)
JF13交流发电机三相绕组绕制
结构参数如下: 磁极对数p 6对;定子槽 数z 36槽
交流发电机的结构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一、转子
转子的功用是产生旋转磁场。 转子由爪极、磁轭、磁场绕组、集电环、
转子轴组成,见图。
转子结构图
转子
转子轴上压装着两块爪 极,两块爪极各有六个 鸟嘴形磁极,爪极空腔内 装有磁场绕组 (转子线圈) 和磁轭。
端盖一般用铝合金铸造,一 是可有效的防止漏磁,二是 铝合金散热性能好。

《电机学课件》PPT课件

《电机学课件》PPT课件
• 难点:电磁关系,磁动势,旋转磁场。
• 使用教材:胡虔生、胡敏强、杜炎生合编《电 机学》,中国电力出版社
• 参考书:汪国梁主编《电机学》
05.12.2020
.
12
《电机学》(二)课程简介
• 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电机学(二) • 英文名称:Electrical Machinery (Part 2) • 教学对象:电气工程类专业、本科 • 课程定位:《电机学》是本专业的一门主要技
• 使用教材:胡虔生、胡敏强、杜炎生合编《电 机学》,中国电力出版社

Stephen J.Chapman, Electric Machinery
Fundamentals, McGRAW-HILL International
Editions
• 参考书:汪国梁主编《电机学》 返回
05.12.2020
.
15
变压器图片、图形、动画
变压器的空载运行 变压器运行特性 三绕组变压器 三绕组变压器向量图 变压器外特性 TR三次谐波磁通路径 YYN变压器组中性点浮动 三相变压器组铁芯磁通波形 相量图
变压器参数测定 变压器暂态运行 自耦变压器 互感器 对称分量合成 变压器并联运行 T形电路 三相变压器
05.12.2020
术基础课,定位为:
* 电气工程的基础 * 电力系统的核心
• 课程特点:课程特点是概念多、理论性强,与 工程联系密切。
05.12.2020
.
13
《电机学》(二)课程简介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讲述:同步电机的结构, 工作原理、运行等到方面的内容。具体为:
❖同步电机的基本理论与运行特性 ❖同步发电机在大电网上运行 ❖同步发电机不对称运行 ❖同步发电机的突然短路。

电机学(第二版)第六章交流电机绕组及其感应电动势

电机学(第二版)第六章交流电机绕组及其感应电动势

b相和c相的连接规律与a相完全一样,a=20°,相 间相差6个槽。如第2槽为a相首端,则b相首端是 第8槽,c相首端是第14槽。
三、同心式绕组
对于p=l的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和单相异步
电动机,每极每相槽数q较大,采用同心式绕 组嵌线
例如:m=3,p=1,q=4。则定子槽数
Z=2mpq=2×3×l×4=24,槽距角a=15°

第二节 交流绕组(续)
三、交流绕组的特点 ①三相对称绕组;每相绕组的匝数(线径)相同,互 差1200空间电角度,嵌放在铁芯槽内(每相漏阻抗 相等) ②通入电流是三相对称电流:每相电流的最大值(有 效值)相等,互差时间电角度(产生的感应电势也 为三相对称)。 所以,绕组与时间和空间量有关。

四、交流绕组的构成原则
极 对 相 a 23,24,1,2 z 3,4,5,6 b 7,8,9,10 带 x c y 11,12,13,14 15,16,17,18 19,20,21,22 第一对极
属于a相的有8个元件边,把1与12相连构成一
个大线圈,2与11相连构成一个小线圈。这一 大一小组成一个同心式线圈组。13与24相连, 14与23相连组成另一同心式线圈组。然后把 两个线圈组反向串联,以保证电势相加

(一般为整数槽分布绕组。)
分数槽绕组——q为分数
(4)槽距角
相邻两槽之间的电角度(每条槽对应的电角度) 已知总槽数Z、极对数p
p × 360°
=
Z
圆周的电角度
(5)极距τ
相邻两磁极对应位置两点之间的圆周距离。
几何尺寸——每极所对应的定子内圆或转子 外圆的弧长表示 D
2p
小结:三相单层绕组的优缺点

三相交流同步电动机ppt课件

三相交流同步电动机ppt课件

Exit 39
3 电磁 P m功率
P m3U X N tE0sin N353 00 si0 2n.7 946.7 54 2 46 .76 k1W
4 过载倍 m 数
msi1nNsi2 n1.77 92.14
[例] 凸极式同步电动机(自学)
22.04.2020
.
Exit 40
§6-3 同步电动机的励磁调节及V形曲线
由于气隙磁阻均匀,且线性,所以电枢磁势和磁密在 空间分布一致,都呈正弦分布,所以电枢反应电势
可用电枢反应电抗Xa的压降来反应。
• 凸极式同步电动机的电枢反应和电枢磁势
(1)同步电动机的凸极效应使得电枢反应磁场的磁感 应强度分布发生畸变。而且随着转子相对电枢磁势的 位置不同,电枢磁场的分布也不同。
22.04.2020
Exit 11
§6-1 同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定子
22.04.2020
同步电动机工作原理 .
Exit 12
§6-1 同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定子
22.04.2020
同步电动机工作原理 .
Exit 13
§6-1 同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定子
22.04.2020
同步电动机工作原理 .
Exit 14
§6-1 同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同步电动机是 一种定子边用 交流电流励磁 以建立旋转磁 场,转子边用 直流电流励磁 所构成旋转磁 极的双边励磁 的交流电动机。
22.04.2020
同步电动机工作原理 .
定子
Exit 15
同步电动机分为隐极式和凸极式。
6-1-1 隐极式同步电动机的分析
一、隐极式同步电动机的电磁关系
Uj Ij Fj Φ 0 E 0 Ua I Fa Φ a E ajI X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转速为n(r/min)的电机,每秒钟转过(pn/60)对极;
• 导体中感应电势的频率f=(pn/60)Hz.
• 问题:四极电机,要使得导体中的感应电势为50Hz,
转速应为多少?
3)感应电势的大小
• 导体感应电势
En max B lv
• 导体与磁场的相对速度:
v 2 p n/ 60
• 磁感应强度峰值和平均值之间的关系: B
第四章 交流电机理论的共同问题
本章研究交流绕组的连接规律,正弦磁场下交流绕组的 感应电动势,通有正弦电流时单相绕组的磁动势,以及通有 对称三相电流时的磁动势。



4.1 4.2 4.3 4.4 4.5
交流绕组的构成原则和分类 三相双层绕组 气隙磁场正弦分布时交流绕组的感应电动势 通有正弦电流时单相绕组的磁动势 通有对称三相电流时三相绕组的磁动势
1、单层绕组的相电势 • 单层绕组每对极每相q个线圈,组成一个线圈组,共p个线圈组。
• 若p个线圈组全部并联则相电势=线圈组的电势
• 若p个线圈组全部串联则相电势=p 倍 线圈组电势 • 若p个线圈组串并结合则相电势=p /a倍 线圈组电势, •总串联匝数
每相总匝数 pqN c = ,a : 并联支路个数 并联支路数 a
2 cos sin( y1 900 ) 2
• 短距系数小于1,故短距线圈感应电势有所损失;但短距 可以削弱高次谐波。
•同样的每个线圈的感应电势有效值,频率,波形均相同; 但是他们的相位不相同。
三、线圈组的感应电势 • 每对极下属于同一相的q个线圈,构成一个线圈组。图中q=3 • 每个线圈的感应电势由两个线圈边的感应电势矢量相加而成。 • 整个线圈组的感应电势由所有属于该组的导体电势矢量相加。
1、高次谐波电动势 1)主极磁场产生次谐波的性质
极对数为基波的倍,极距为基波的1/ ,随主极一起以同步 转速在空间移动。即 p n pn1 f f1 p p; ; n n1 60 60 2)谐波电动势的大小 由于谐波磁场同样为空间正弦分布,所以其感生谐波电动势的 分析方法等同于基波磁场感生电动势的分析过程,仅仅是上述 参数的差别,可得其有效值:
N1
• 相电势:
p E Eq1 4.44 fN11 kq1 a
注:单层绕组全部为整距线圈,其短距系数为1。
2、双层绕组的电势 • 双层绕组每对极每相有q个线圈,构成一个线圈组,共2p 个线圈组; • 这2p个线圈组可并可串,总串联匝数
N1
每相总匝数 2pqN c = ,a : 并联支路个数 并联支路数 a
•若y=τ为整距线圈;y< τ为短距线圈;y> τ为长距线圈。
★槽距角;每极每相槽数 • 一个槽所占的电角度数称为槽距角,用α表示;
• 每个极域内每相所占的槽数称为每极每相槽数,用q表示。
p 360 0 Q
Q q , 其中m : 相数 2 pm
4.2 三相双层叠绕组
双层绕组放置原则:
A
X
2)线圈组串并结合:
ns
N1
1 2 3
S1
10 11 12
N2
19 20 21
S2
28 29 30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A
X
3)线圈组并联:
对双层绕组,线圈组的个数为2P个。 并联支路个数a,最大可取2P,最少为1。
注:波绕组的a=1
1)线圈的两个有效边分置相距y两个槽的上层和下层; 2)双层绕组的线圈个数等于槽数;(注:单层线圈的线圈数为槽数一半) 3)线圈的编号为其上层边所放置槽的编号。
绘制实例:Q=36、2P=4、m=3
1、计算:
Q 9 2P
取短距线圈 y ,y 8
P 360 0 20 0 Q
4.3 气隙磁场正弦分布时交流绕组 的感应电动势
旋转磁场是交流电机工作的基础。在交流电机理论中有两种旋 转磁场: (1) 机械旋转磁场 通过原动机拖动磁极旋转可以产生机械旋转磁场; (2) 电气旋转磁场
三相对称的交流绕组通入三相对称的交流电流时会在电机 的气隙空间产生电气旋转磁场;
交流绕组处于旋转磁场中,并切割旋转磁场,产生感应电势。
E 4.44f Nkw
为次谐波的磁通量

2
k w 为次谐波的绕组系数,

B l
3)谐波的弊害 考虑谐波电动势后相电动势的有效值:
E E21 E23 E25
谐波电动势对相电势大小的影响不大,主要影响相电动 势的波形,谐波的弊害也主要是波形的影响。 ▪对于发电机,电动势波形变坏, 降低供电质量;

E 1 j 4.44 fN1k w1 1

六、相绕组中的高次谐波电动势 由于种种原因(定转子铁芯开槽、主极的外形、铁心的饱和、 气隙磁场的非正弦分布), 主极磁场在气隙中不一定是正弦 分布, 此时绕组的感应电动势中, 除基波外还有一系列高次 谐波电动势。通常,主极磁场的分布与磁极中心线相对称, 故气隙磁场中含有奇次空间谐波。 =1、3、5…
Q q 3 2Pm
2、对线圈及槽进行编号:
首先进行槽的编号,然后以上层边所在槽号标记线圈编 号。
3、绘制槽电势星形图:
4、分相(600相带):
相带槽号极 对 A Z 4,5,6 B 7,8,9 X 10,11,12 C 13,14,15 Y 16,17,18
第一对极下 1,2,3 (1槽~18槽) 第二对极下 19槽~36槽) 19,20,21
• 三相线电势与相电势的关系:
三角形接法:线电势=相电势; 星形接法: 线电势= 3相电势 绕组电势总结: • 正弦分布的以转速n旋转的旋转磁场,在三相对成交流绕组中 会感应出三相对称交流电势; • 感应电势的波形同磁场波形,为正弦波;其频率 f=(pn/60)Hz • 相电势的大小为 E 4.44 fN11 k p1k q1 4.44 fN11 k w1 • 电势同样滞后于磁通900,相量形式:
• 本身杂散损耗增大, 效率下降, 温升增高;
• 对邻近线路产生干扰。
4)削弱谐波电动势的方法 ①改善主极磁场分布使气隙磁场沿电枢表面的分布尽量接近正 弦波形,在凸极同步发电机通常改变极靴外形使 bp / 0.7 ~ 0.75 气隙取 max / min 1.5 ,隐极同步发电机励磁绕组下线部分与 极距之比选取0.7~0.8的范围内。 ②用三相对称绕组的联结来消除线电动势中的3次及其倍数次 谐波电动势。 对于对称的三相系统,各相电动势的三次谐波时间上同相, 幅值相等。 Y连接, 三次谐波互相抵消; 连接, 三次谐波电流形成环 路, E3完全消耗与环流的电压降抵消。
22,23,24
25,26,27
28,29,30
31,32,33
34,35,36
5、绘制绕组展开图:
6、线圈及线圈组的连接:
1)所有线圈组依次串联:
ns
N1
1 2 3
S1
10 11 12
N2
19 20 21
S2
28 29 30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 矢量式
E E E E q y1 y2 y3
• 分布系数:
分布绕组的感应电势 集中绕组的感应电势 q sin Eq 2 = qEy q sin 2 k q1
• 线圈组的电势:
Eq1 qkq1Ec1 4.44 f1 (qNc )1kq1k p1
四、一相绕组的电势
ns
N1
1 2 3
S1
10
28 29 30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A
X
7、绘制完整的三相绕组:
按照同样的方法构造其他两相。 将三个构造好的单相 绕组依据星形或三角形连接连成完整的三相绕组 另外的绕组实例:
③采用短距绕组
根据 E 4.44 f kw 适当地选择线圈的节距, 使 得某一次谐波的短距系数等于或接近零, 达到消除或减弱该 次谐波的目的。 y y 2k k yv sin 1 90 0 0 1 90 0 k 180 0 y1 (k 1,2,)
4.1 交流绕组的构成原则和分类
一、交流绕组的构成原则
(1)合成电动势和合成磁动势的波形要接近于正弦形,幅值要大。 (2)对三相绕组,各相的电动势和磁动势要对称,电阻、电抗要平衡。 (3)绕组的铜耗要小,用铜量要省。
(4)绝缘要可靠,机械强度、散热条件要好,制造要方便。
二、交流绕组的分类 按相数 :单相和多相绕组;
Q 24, 2P 4,m 3,整距绕组
关于绕组的几点总结:

叠绕组一般取600相带,顺序一定为A-Z-B-X-C-Y;波绕组 为1200相带。 对双层绕组而言,某一相绕组内线圈组的个数为2P个;单 相绕组线圈组的个数为P。 线圈组内线圈的个数为q个。 双层绕组一般为短距绕组以改善磁动势及电动势波形;单 层绕组为整距绕组。 叠绕组一般应用于中小型同步电机和感应电机,波绕组一 般应用于水轮发电机和大型汽轮发电机。
E n max • 感应电势最大值:
2

2
Bp ;
B pl 2 f f B p(l ) f
• 感应电势的有效值: En
En max 2.22 f1 Φ1:每极磁通量 2
导体感应电势小结:
绕组中均匀分布着许多导体,这些导体中的感应电 势有效值,频率,波形均相同;但是他们的相位不 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