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叫中心运营管理中的23个量化指标及相互关系

呼叫中心运营管理中的23个量化指标及相互关系
呼叫中心运营管理中的23个量化指标及相互关系

呼叫中心运营管理中的23个量化指标及相互关系

在实际工作中我也运用了国内外的一些先进的数字化指标,我将这几年来的所有数字化指标进行了分析和汇总,大致有以下与呼叫中心运营相关的23个数字化规范指标。在不同行业其指标具体数值有所不同,但其计算方法和指标体系的设计思想则是呼叫中心运营管理的通用标准。

一、实际工作率:是一种测试客服代表是否如所计划的那样在他们岗位上工作的方法。实际工作率的计算结果是一个百分比,它等于客服代表签入系统准备回答电话的实际时间除以客服代表按照计划应当回答电话的总时间,再乘以100。实际工作率百分比数据一般来自ACD,并且应当每日都作一次报告,并按周和月进行追踪。我曾经在运作一个外呼项目时做出测试:每个客服代表的最佳实际工作率应该达到92%或者更高。如果员工实际工作率低于规定目标,应就以下几项内容进行调查:

1.呼叫中心现场管理者,如现场主管或TL(TEAM LEADER)在教育与督促员工保持较高实际工作率方面可能做得不够;

2.监管人员或质检人员可能不够,新员工没有得到及时指导和帮助;

3.客服代表可能对规定有误解;

4.缺勤率可能太高;

5.相较于呼叫电话量,客服代表从事其他事情的时间可能太多;

二、事后处理时间:指一次呼叫电话接听完后,客服代表完成与此呼叫有关的整理工作所需要的时间。此数据也可从ACD得到。这一规范应由小组或个人制成日表、周表和月表,还应该做成图形来与过去的记录进行比较。我曾经做过长时间的测试,一般呼叫中心平均事后处理时间为60秒,建议目标是30秒至60秒。

三、平均放弃时间:指呼叫者放弃呼叫前平均等待的时间,以秒来计算。我个人观点认为除非特殊需要,与其追踪这一数据,不如追踪放弃率更有价值。此一数据也是由ACD收集,应每日和每周都做出报告。据专业人士统计全行业平均时间为60秒,建议标准范围为20-60秒。以下有两种情况:

1.等待时间很短即放弃,表明顾客等待的耐心有限,原因可能是有其它呼叫中心可以选择,也可能是拨打时总是不成功。两者都值得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

2.检查放弃的数目、没有拨通的情况的排队的时间,看是否存在呼叫者拨不进来的情况,这一问题如果对顾客很重要,呼叫者的满意率就会明显下降。

四、平均单呼成本:等于某段时间内中心所花的全部费用除以这段时间中心所接听的所有电话数,它包括无论何种理由打入的无论什么电话,不管是由客服代表接听的,还是由技术系统接听的。打入的电话数将有ACD所做的记录,呼叫中心总费用可以从财务取得。呼叫中心管理层应该每周对此都做一次检查和计算。行业不同,此一规范的数字变化很大。就所有行业的平均情况看,每打入一个电话需要花费成本4元。建议标准范围价于2元至5元之间。

五、平均通话时间:指谈话时间和事后处理时间的总和。ACD将会提供这一规范的数据。应该每天都计算,每周、每月都统计。设计一个由客服代表、小组和中心自己制定好格式的平均通话时间报告,做出曲线图来表示情况的变化。

六、平均持线时间:客服代表让顾客在线上等待的平均时间。ACD会提供每一客服代表的持线时间数据,并给出平均值。每日、每周、每月报告和图示这一规范,并每周、每月进行一次管理上的考察。

七、平均振铃次数:指顾客听到回话之前电话铃振响的次数,不论这个电话是由客服代表、还是IVR回的。此数据资料也是由ACD收集,每天都作报告,以便中心管理人员参考,或应呼叫者满意程度测试计划所需要。一般我要求现场管理者在现场要做到平均振铃次数应该保持在最低,尽管高峰期可能会有所增加,因此应该经过讨论来确定次数。此外,还可以将铃振次数作为掌握排队时间的一个准则。只要遇到的不是忙音,这一数字的多少对呼叫者不具有特别的意义。

八、平均排队时间:指呼叫者被ACD列入名单后等待客服代表回答的时间。ACD能按照适用或呼叫类型将所有到达中心的电话记录下来,我以前是将这一数字每日、每周和每月张贴公布给员工们看。

九、平均应答速度:指总排队时间除以所回答的总电话数。此规范也可直接得自ACD,应以半小时为单位进行报告,并以图表显示走势。平均应答速度过高意味着以下几点:

1、事后处理时间超出了目标规定;

2、持线时间比预期的要高;

3、呼叫量的预测不准确;

4、计划实际工作率不够。

十、平均交谈时间:指呼叫者与客服代表联系后交谈的时间长度。这一数据也是由ACD、客服代表、业务小组或呼叫中心收集和报告得出,我要求现场管理者每周和每月评估一次。如果客服代表的业务活动是特意根据呼叫类型分组进行的,则此一规范对于管理的用处更大。个人及小组的业务表现可能是一很有力的反馈数据,但重要的是要用呼叫者满意程度测试计划所产生的反馈数据对它加以平衡。如果相对较长的谈话能够提高客户的满意度,那么增加点话费也值得。因此,有些客服代表就需要再培训沟通技巧,以便他/她们能用稍长些的谈话来获得客户较高的满意度。

十一、每小时呼叫次数:指每个客服代表每小时接待呼叫的平均次数。它等于一个交接班中,客服代表接听的电话总数除以他/她接入电话系统后的总时数。此数据也可从ACD得到,我在运营管理中要求客服代表每天报告一次。并且要求班组长对自己的班组成员做好详细记录。

十二、监听分值:指由质检专员对客服代表的回话质量所做的等级评价。可以设计各种表格对客服代表的话务质量进行评估并每个月上报给相关负责人。

十三、占线率:占线率等于(通话时间+持线时间)除以(通话时间+持线时间+闲置时间)乘100。此项数据也是来自ACD,报表计算一般是按班组和客服代表加以平均。

十四、呼叫放弃率:一个放弃电话是指已经被接通到呼叫中心,但又被呼叫者在客服代表、呼出电话员和信息通知部接听之前自动挂断了的电话。放弃率是指放弃电话数与全部接通电话数的比率。ACD也能为

呼叫中心提供此一数据,报告应该每日、每周和每月都作。必须确定“短时放弃”的时间长度到底是多少,并保证将这一数据在报表中清除掉。“短时放弃”按通常标准是20秒或者更少。

十五、出勤率:指一个班组实际工作的人数除以计划工作的人数乘100。这一数据的议案可以通过打卡机或门禁设施得来。如果出勤率较低,一般是检查缺工原由和与缺工员工谈话,了解所存在的个人问题。

十六、忙音率:指受到忙音信号阻滞,连ACD都没有到达的呼叫电话的百分数。此数据可从ACD或电话经营商处获得,应该每小时检查一次,看看受阻高峰出现在哪里。

十七、一次性解决问题的呼叫率:指不需要呼叫者再呼、也不需要客服代表回呼就将问题解决了的电话的百分数。ACD可用编码的形式在呼后处理的过程中产生出这一信息,客服代表和呼叫中心都应该每日报告一次。

十八、队列放置率:即列入排队名单的电话数量除以中心所接到的所有电话的数量再乘以100。此数据同样由ACD收集,我曾经是每周计算和检查一次。一般是检查增加的客服代表是全时的、半时的、还是超呼叫量时才用到的。此一规范数值的上升可能引起电话成本的增加,因此此数据也对呼叫中心降低成本很有用。

十九、转接呼叫率:由客服代表转给其他人员接听的电话的百分比。可由ACD和客服代表报告这一数据,应每天、每周和每月都进行报告,并附带上客服代表的反馈信息,这些反馈信息至少一月最好一周汇报一次,要确定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转接。我曾经要求整个呼入部每一百个电话最多只有一到两个被转接,而且此电话转给的是非常精通此业务的相关负责人。

1.如果客服代表技术上有差别,则应该使用以技术为基础的软件,使客服代表有能力回答呼叫者的问题。

2.如果呼叫者一定要转电话,可以通过自动转接装置将呼叫者的录音转过去,这样可节省时间和费用。

3.不通知客户就转接(即盲目转接BLIND TRANSFER)常常意味着呼叫者需要重新向客服代表进行解释,这种重复会对呼叫者的满意感产生消极影响。

4.从一开始就确定是进行盲目转接还是告知后转接,而且不要试图脱离这个原则。

5.有些中心只在线路很忙的时候才盲目转接,但是有些客服代表有时会忘记他正在使用这个平时不该使用的办法。

6.转接的电话太多意味着问题或者是顾客迷惑了,或者是客服代表缺少应有的资料。

7.电话转接过多将耗费成本,成立一个由客服代表和呼叫者组成的讲座小组,认真商讨一下,确定和解决这个问题。

8.让监管人员写出一份转接次数统计报告和提供一个减少未来转接电话的解决方案。

二十、应答电话百分比:等于回答过的电话数除以所有接入的电话数乘100。此数据资料也是由ACD提供,我当时也是要求现场管理者每日报告一次。

二十一、服务水平:服务水平的计算公式是:回答时间少于X秒种的电话数除以所接入的电话总数乘以100。这一数据可以从ACD得到。服务水平应该建立在不断监听的基础上,因为这一规范预示着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大多数呼叫中心的标准是:80%的电话都是在20秒钟之前做出的回答。

二十二、总呼叫数:指所有打入中心的电话,包括受到阻塞的、中途放弃的和已经答复的电话。ACD可提供这一规范数据来源,应该每小时、每天、每周、每月都进行检查。为了更好地组织安排工作人员,需要对打入的电话进行跟踪,并将它们按类型细致地划分一下。越早地预见到呼叫类型的变化,越便于管理人员作出及时有效的调整与安排。

二十三、客服代表流动率:指一月、一季或一年中离开中心的客服代表人数在全时工作总人数中的比例。此数据则由人力资源专员提供,应该每月和每季度都进行查验、统计。据专家统计,呼叫中心的行业平均辞职率为25%,我们的现场管理者应该通过提升管理水平而将此数据控制在15%至30%之间。我觉得让呼叫中心之外的人事部工作人员与辞职客服代表作一次辞职谈话会很有效,这样将得到更有价值的信息资料,这些资料会帮助呼叫中心采取改正措施,这样在新的更好的客服代表到来之前就有了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同时我在与辞职员工沟通交流中发现报酬是客服代表辞职理由中最少被提及的原因之一,而更多提及的是监管人员、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等方面的问题,以至工作场所被客服代表形容为“人间地狱”。但是适当的客服代表流动率则十分有益,辞职率太低意味着此呼叫中心的客服代表没有责任感或者没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挑战精神。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呼叫中心的组织结构与职责

呼叫中心的组织结构及岗位职责 一、组织结构 一、呼叫中心 1、经理的主要职责 呼叫中心决策人,制定呼叫中心的发展方向和政策。 负责协调呼叫中心与公司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并召集会议调整流程和服务容,确保客户的需求受到充分的重视。 负责管理整个呼叫中心的运作表现、质量保险、生产率及成本效率控制等目标,并全面监管日常客户服务。 规划、管理及控制呼叫中心的运作,以便用有效及高效的方法达到品质与成本的目标。 在符合优质的服务目标下,确保呼叫中心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完善各类工作规文件,并确保其执行品质。 发现及校正任何影响生产力及获利方面的营运问题。培养积极的及专业的客户服务团队。

2、组长主要职责 监督及管理小组成员动作并给予客户12小时有效服务。 监督并评估小组成员的工作质量及效率,必要时决定并采取改善措施。 提供指导及支援以促进小组成员的服务质量及日常操作的顺利实施。 监督流量状况。 处理及解决来自小组成员的用户投诉及复杂的用户咨询。 积极地获取回馈,并向运营经理推荐有关执行效率改进的方案。 每个班长负责12-14名员工,直接向经理汇报。 协助主管训练新进营销专员。确保团队所有员工明确项目进度及个人目标。 负责新进组员受训后的辅导责任。 负责小组的管理(如主管交办的任务,准客户冲突的处理,出勤等)与行政工作巧妙地处理及解决来自小组成员的疑难客户咨询。 负责小组的士气提升。 每天与全体组员召开业务会议。 协助招聘经理扩展小组组织,补充人力,并负责招聘及面谈。 保守业务。 执行主管交办的任务。 日常管理 训练 控制 日常管理包括: 以一个管理小组的形式共同协作,将会使步骤一致、信息清晰,并且共同做出好的

呼叫中心各项指标

呼叫中心各项指标(KPI) 目前呼叫中心越来越趋向精细化、数字化管理,KPI管理成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通常,呼叫中心的运营管理者们通过分解运营目标制订各种KPI指标,通过KPI指标来引导座席代表行为,从而达到完成项目运营目标。 大部分呼叫中心采用呼叫中心集成系统和座席操作系统,另外还有强大的运营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支持,所以为实行数字化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KPI 的英文名字是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s,即指关键绩效指标,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的远景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KPI符合一个重要的管理原理--"二八原则"。在一个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存在着"20/80"的规律,即20%的骨干人员创造企业80%的价值;而且在每一位员工身上"二八原理"同样适用,即80%的工作任务是由20%的关键行为完成的。因此,必须抓住20%的关键行为,对之进行分析和衡量,这样就能抓住业绩评价的重心。 每个呼叫中心都有自己的KPI指标,指标的数量各不相同,有的多到一百多个,有的少到只有三五个。这里介绍常用的20个KPI指标。这些KPI指标源于美国普度大学消费品质量监测中心琼·安顿教授提出了23个与客户服务中心运营相关的数字化规范指标,根据目前行业软硬件的发展及所在公司的经验,进行重新的修改。其中数据标准部分,一部分来源于行业标准,一部门来源于某些呼叫中心的历史数据。但是,无论怎样制定这些标准,KPI值应有挑战性,即应略高于现有水平或至少不低于现有水平,要对完成上一级目标有所贡献并成为

呼叫中心运营管理方法介绍.doc

呼叫中心运营管理方法介绍1 如何高效、稳定地运营和管理客户服务中心,已成为客户服务中心管理者越来越关心的问题。对呼叫中心的管理,包括对系统的管理,也包括对员工的管理,还包括对许多不定因素的管理。 呼叫中心的运营管理,首先要清晰企业的发展动向,以此为基础做好成本控制环节。而通过呼叫中心KPI的设定,可以关注那些相对重要的指标,然后再区分这些指标的权重以及如何均衡各项关键绩效指标,最终达到有效管理呼叫中心的目的。 一、呼叫中心的KPI管理 目前呼叫中心越来越趋向精细化、数字化管理,KPI管理成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通常,呼叫中心的管理者通过分解运营目标制订各种KPI指标,通过KPI指标来引导客服代表行为,从而达到完成运营目标的目的。 从最小方差管理法来看,可以将关键指标分成效率和质量这两大类,效率类主要有接通率、工时利用率、平均处理时长、用户满意度、服务水平;质量类主要有质检分数和一次解决率: 接通率 定义:对于具有IVR和ACD的呼入式呼叫中心,接通率是指IVR终级服务单元的接通量与人工座席的接通量之和与进入呼叫中心的呼叫总量之比。 行业标准:呼入式业务的接通率为≥80%,呼出式业务的接通率≥60%。 工时利用率

定义:通话时间除以签入系统的时间,该指标用来考核排班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 行业标准:根据各业务而有所不同 平均处理时长 定义:把所有通话时间,加上所有话后处理时间,总和再除以总通话次数。 平均处理时长是最重要的效率指标之一,因为它反映了呼叫中心流程标准化的程度。 行业标准:根据各业务而有所不同 服务水平 定义:是指对于呼入项目来说,某个统计时间段内X秒内应答电话数量与呼叫中心接入电话的百分比。 行业标准:80%的电话在20秒以内做出应答。 一次解决率 定义:客户来电当中,第一次就把客户问题解决的比率,是影响客户满意度最深的一项指标。 行业标准:85%。 客户满意度 定义:顾客满意度是指顾客对于呼叫中心提供的服务的满意程度。

呼叫中心运营手册簿

呼叫中心运营手册 一、组织结构 一、呼叫中心 1、经理的主要职责 呼叫中心决策人,制定呼叫中心的发展方向和政策。 负责协调呼叫中心与公司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并召集会议调整流程和服务容,确保客户的需求受到充分的重视。 负责管理整个呼叫中心的运作表现、质量保险、生产率及成本效率控制等目标,并全面监管日常客户服务。 规划、管理及控制呼叫中心的运作,以便用有效及高效的方法达到品质与成本的目标。 在符合优质的服务目标下,确保呼叫中心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完善各类工作规文件,并确保其执行品质。 发现及校正任何影响生产力及获利方面的营运问题。培养积极的及专业的客户服务团队。 2、组长主要职责

监督及管理小组成员动作并给予客户12小时有效服务。 监督并评估小组成员的工作质量及效率,必要时决定并采取改善措施。 提供指导及支援以促进小组成员的服务质量及日常操作的顺利实施。 监督流量状况。 处理及解决来自小组成员的用户投诉及复杂的用户咨询。 积极地获取回馈,并向运营经理推荐有关执行效率改进的方案。 每个班长负责8-12名员工,直接向经理汇报。 协助主管训练新进营销专员。确保团队所有员工明确项目进度及个人目标。 负责新进组员受训后的辅导责任。 负责小组的管理(如主管交办的任务,准客户冲突的处理,出勤等)与行政工作巧妙地处理及解决来自小组成员的疑难客户咨询。 负责小组的士气提升。 每天10分钟与组员开通气会。 协助招聘经理扩展小组组织,补充人力,并负责招聘及面谈。 保守业务。 执行主管交办的任务。 日常管理 训练 控制 日常管理包括: 以一个管理小组的形式共同协作,将会使步骤一致、信息清晰,并且共同做出好的决定。

呼叫中心运营管理的15个基本要素

呼叫中心运营管理的15个基本要素(上) 现在人们对于呼叫中心管理的认识存在两种极大的反差。不太了解呼叫中心运营管理科学的人想当然地认为:呼叫中心不就是接个电话吗,管理有什么难的?而身处此行业的从业人士则深深体会到:管理好一个呼叫中心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事实的确是这样,虽然呼叫中心的运营管理并不是一项像发射“神州”飞船那样的复杂科学,但是它的管理本身也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科学体系。一个呼叫中心的管理者往往要花上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才能比较自如地掌控一个呼叫中心。尤其是在我们国内,呼叫中心行业才刚刚兴起没有几年的时间,管理人才的匮乏更是当前制约呼叫中心产业发展的瓶颈。但是,呼叫中心的运营管理还是有一些基本的规律可循的,很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呼叫中心管理的基本规律或原理,呼叫中心管理就会变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1、首先为呼叫中心设立适当的服务水平目标 服务水平指标常常被看作是呼叫中心的一项重要绩效指标或者追求目标之一。它确实是衡量呼叫中心整体服务效率和客户服务体验的一个重要指针,但是它的作用及重要意义要远远超出这个范畴。一个呼叫中心的话务服务水平目标为呼叫中心其它相关重要活动的进行奠定了基础。呼叫中心所选择的服务水平目标将直接影响到人员的招聘、班次的安排以及特殊应急方案的制订和启动。 2、绩效数据的真实可靠和正确理解 呼叫中心的报表系统为呼叫中心的高效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持。但是,在很多时候,这些数据会被错误解读,并导致错误的行动。要确保任何一个接收和阅读报表的人正确理解每项指标的定义和计算。不同的呼叫中心系统往往为同一项指标冠以不同的名称或者为不同的指标冠以相同的名称。因此,呼叫中心相关管理人员要与系统维护人员或者设备厂商详细确认每一项指标的定义和算法,不要自主推断和猜测。 3、考核员工的通话质量和排班遵守率(守时率) 只有两件事情是在呼叫中心一线员工的控制范围之内的:通话质量和排班遵守。除此之外的任何衡量员工生产力的指标(如:单位时间接话量、占用率等)都有可能引起员工不恰当的行为,对呼叫中心的整体运营绩效产生负面的影响。为了衡量员工的排班遵守率,呼叫中心要有相应的流程和工具,能够确保排班表的实时动态更新和统计分析。尽管这项工作有

呼叫中心运营管理员考核管理制度

运营管理员考核管理制度 为正确考量运营管理员工作成绩,监督运营管理员工作,激励运营管理员之间的工作积极性,特制定本考核制度。 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客观公正地评价运营管理员工作的质量。 1.考核方式 考核将采取上评和下评的方法,分别由呼叫中心经理和座席员根据运营管理员日常工作表现进行主观打分。 呼叫中心经理评分占总分的70%,座席员评分占总分的30%,根据呼叫中心经理和座席员所打平均分根据比例相应折算得出运营管理员总分。 2.基本考核的组成及其所占比例 1)座席员评分(30%) 沟通能力评分(10%) 在走访过程中,运营管理员能有效地与座席员进行沟通,积极聆听,言语流畅,用词准确,把握要点,应答反应机敏灵活。 解决问题能力评分(10%) 对于座席员所提出的问题可以给出详细和明确的回复。运营管理员可以提出基于某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并加以科学

合理地分析和阐述。 指导能力评分(10%) 能够按照员工接受的方式和当前的需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使员工业绩得到快速提高; 2)呼叫中心经理评分(70%) 团队协作能力评分(10%) 具有团队协作意识;不以自我为中心;重视团队关系的建立和保持;有团队指挥才能,带领团队共同发展; 资源调配能力评分(10%) 充分地了解资源状况;对资源可以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调度;有成本控制意识和风险意识;能够在资源不足的条件下或突发问题发生时,想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执行能力评分(10%) 对团队目标有良好的理解;懂得如何对目标进行分解;具有较强的执行能力。 工作洞察能力评分(10%) 善于发现和预测问题;善于观察员工的状态和发展;善于捕捉信息和商机;善于发现自身的不足; 质量控制能力评分(10%)

客服中心呼叫中心岗位职责

呼叫中心各岗位职责规范及岗位要求 1.主管职责规范及岗位要求 1.1岗位职责 (1)组织制定部门战略目标,并制定具体实施步骤。 (2)制定部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绩效管理制度、排班制度、请假和年休制度、现场管理制度,并督导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及执行。 (3)结合考核结果,定期调整部门下一阶段优化目标和方案,并微调部门绩效管理实施细则。 (4)就部门所遇疑难客服问题与其他部门沟通(包括中国移动客服中心、工程部、数据部、运行维护部、安装维修队等),并协商处理方案 (5)掌握和了解部门内外动态,及时向公司高层反映客服近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1.2技能要求 (1).熟练掌握公司相关咨询、报修、投诉、勘察、稽查等相关流程,并掌握 执行相关流程的系统操作。 (2)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能较好地与坐席、其他部门人员或主管沟通相关信息。 (3)熟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能较好带领部门完成公司规定的工作。 2.副主管职责职责规范及岗位要求 2.1岗位职责 (1)根据公司对于呼叫中心的部门目标要求,结合呼叫中心的现状,协助部门主管制定呼叫中心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各岗位职责制定和调整、奖金分配制度、绩效指标的制定、分析以及相应的考核方式、呼叫中心的话务量预测和相应排 班方式等。并在执行中,通过对结果数据的分析,确定执行效果,并依此作出 动态调整,不断提升呼叫中心整体运作效率。 (2)协助分管主任制定呼叫中心各项业务流程,并在流程的执行中,针对座席

工作时所遇到的细节问题答疑授惑,针对与其他部门工作衔接时出现的问题及 时沟通,并不断完善、补充业务流程。 (3)当呼叫中心内部或者外部(如维修客服)流程发生变化时,提出BOSS系统相应需求,并在BOSS系统需求实现后,制定操作手册,指导座席使用和适 应新的操作方式,并不断加以完善BOSS客服系统,以便提高系统运作效率。(4)协助主管部门遇到的疑难客服问题,与其他部门沟通(包括中国移动客服中心、工程部、数据部、运行维护部、安装维修队等),并协商处理方案。. (5)负责呼叫中心计算机和运营系统的日常维护、简单维修和管理。 (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2.2技能要求 (1)熟练掌握公司相关咨询、报修、投诉、勘察、稽查等相关流程,并掌握执行相关流程的系统操作。 (2)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能较好地与坐席、其他部门人员或主管沟通相关信息。 (3)掌握一定的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能较好的协助主管管理部门,完成公司交办的任务。 3.班长职责规范及岗位要求 3.1岗位职责 (1)对于已明确客服流程,却因相关部门执行问题而引发的客户投诉,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寻求处理方案。并在得知处理方案后立即反馈至坐席,以便坐席 回复用户。 (2)对于各部门发起的抢修,及时创建抢修单,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相关人员。在得知抢修结束信息后,及时安排坐席回访,并在回访确认后,完成抢修单。(3)负责对坐席的业务管理与指导工作;检查、监督员工岗位职责执行情况。严格执行《呼叫中心现场管理及卫生制度》,认真填写值班日志。对违反各项制度、业务规程、劳动纪律,要及时向主管反映。 (4)处理在工作中的重要事件及突发事件,及时上报呼叫中心主管,同时进行紧急处理。

呼叫中心运营管理方法介绍

如何高效、稳定地运营和管理客户服务中心,已成为客户服务中心管理者越来越关心的问题。对呼叫中心的管理,包括对系统的管理,也包括对员工的管理,还包括对许多不定因素的管理。 呼叫中心的运营管理,首先要清晰企业的发展动向,以此为基础做好成本控制环节。而通过呼叫中心KPI的设定,可以关注那些相对重要的指标,然后再区分这些指标的权重以及如何均衡各项关键绩效指标,最终达到有效管理呼叫中心的目的。 一、呼叫中心的KPI管理 目前呼叫中心越来越趋向精细化、数字化管理,KPI管理成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通常,呼叫中心的管理者通过分解运营目标制订各种KPI指标,通过KPI指标来引导客服代表行为,从而达到完成运营目标的目的。 从最小方差管理法来看,可以将关键指标分成效率和质量这两大类,效率类主要有接通率、工时利用率、平均处理时长、用户满意度、服务水平;质量类主要有质检分数和一次解决率: 接通率 定义:对于具有IVR和ACD的呼入式呼叫中心,接通率是指IVR终级服务单元的接通量与人工座席的接通量之和与进入呼叫中心的呼叫总量之比。 行业标准:呼入式业务的接通率为≥80%,呼出式业务的接通率≥60%。 工时利用率 定义:通话时间除以签入系统的时间,该指标用来考核排班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 行业标准:根据各业务而有所不同 平均处理时长

定义:把所有通话时间,加上所有话后处理时间,总和再除以总通话次数。 平均处理时长是最重要的效率指标之一,因为它反映了呼叫中心流程标准化的程度。 行业标准:根据各业务而有所不同 服务水平 定义:是指对于呼入项目来说,某个统计时间段内X秒内应答电话数量与呼叫中心接入电话的百分比。 行业标准:80%的电话在20秒以内做出应答。 一次解决率 定义:客户来电当中,第一次就把客户问题解决的比率,是影响客户满意度最深的一项指标。 行业标准:85%。 客户满意度 定义:顾客满意度是指顾客对于呼叫中心提供的服务的满意程度。 行业标准:顾客满意度要达到85%以上。 质检分数 定义:质检专员对客服代表的录音评分。 行业标准:依据各呼叫中心质检评分标准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通过对KPI的数字体现,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整个呼叫中心的运营水平以及需要改善之处。 二、呼叫中心的成本控制

呼叫中心最重要的5个管理指标(KPI)

How Does YOUR Call Center Stack Up? Call Center KPI’s The Five Most Important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Customer Service Call Centers (Part 2 of a 6-part Series on Call Center Benchmarking) By Jeff Rumburg and Eric Zbikowski Managing Partners at: Introduction Today’s call center technologies and reporting packages make it easy to capture copious amounts of performance data. Most call center managers can tell you everything from last month’s average speed of answer to yesterday’s average handle time. But what does it all mean? If my abandonment rate goes up, but my cost per call goes down, is that good or bad? Is my call center performing better this month than it was last month? Despite all the data that call center managers have at their fingertips, most cannot answer a very basic question: How is my call center performing? Perhaps worse, many call center managers are unaware of the critical role – beyond mere measurement – that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s) can and should play in the call center. This includes the ability to track and trend performance, identify, diagnose, and correct performance problems, and to establish performance goals and assign accountability for achieving the goal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rogressive call centers recognize that when it comes to performance metrics, less really is more! They have discovered the 80/20 rule as it applies to call center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These world-class call centers have learned that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just five KPI’s is all that is required for measuring, managing, and continuously improving their call center performance. In this article, MetricNet (https://www.360docs.net/doc/7017778927.html,), a leading source of online benchmarks and a pioneer in call center benchmarking, identifies and defines the five most important performance metrics for customer support call centers. They provide benchmark ranges for these metrics, and offer a creative approach for combining these metrics into a single, all-inclusive measure of call center performance.

呼叫中心质检岗位职责和内容

呼叫中心质检岗位职责和内容 一、呼叫中心质检岗位描述 1、创建和维护呼叫中心服务品质标准,建立呼叫中心的质量控制体系 2、规划呼叫中心监控方式,制定监听评分标准; 3、按规定完成呼叫中心抽样监听及评分工作; 4、监控呼叫中心座席人员工作,必要时对座席人员进行在线指导; 5、收集监听中的问题,及时反馈,并形成监听质量分析报告; 6、根据呼叫中心座席组长提供的资料和通过监听收集的素材,汇总、整理、编写案例分析; 7、收集并提出培训需求和信息资料改进意见; 8、协助培训专员检查培训的效果,必要时可协助进行培训工作; 9、依据相关资料,对质量趋势做出判断; 10、提出质量提升的建议及措施,提高呼叫中心业务水平; 二、呼叫中心质检主管岗位职责 1、制定质检组规章制度、服务质量监控标准、服务质量奖惩条例,不断完善各项标准制度。 2、定期进行服务质量监控校准,保证质检员对监控标准理解的一致性。 3、选拔及培训质检员,指导并监督质检员完成日常工作。 4、每天抽查录音,将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通报,确保服务质量。 5、负责工作现场服务品质管理和系统运行情况的监控。 6、制作月报,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并跟踪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完善质量监控评估体系。

7、每月挑选优秀录音以及不合格的录音针对每个客户服务代表的服务质量进行点评,提高服务质量。 8、负责对新进员工进行服务品质、服务流程培训及加强现场话务监控,以保证接通率的达标。 9、判定客户服务代表服务质量被表扬或者被投诉是否成立,并根据奖惩条例予以相应的处理。 10、每月对质检员的工作进行考评。 11、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和临时性的工作。 三、呼叫中心质检日常行为规范(日常管理制度) 1.遵纪守法,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2.按时上下班,不得出现迟到、早退、旷工等现象; 3.上班时精神饱满,保持积极的工作面貌; 4.真诚待人,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耐心处理坐席问题; 5.爱护公物,节约水电,珍惜公司财产; 6.谈吐文明,不说脏话粗话,保持室内安静; 7.不乱扔垃圾,不得将水倒入垃圾筐; 8.上班下班按时打卡,出入佩带工牌; 9.有事提前请假,因病请假,事后出示病假条,不得私自换班; 10.上班时间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不得用办公电话拨打与工作无关的电话; 10.离开坐席,凳子归位,下班之后清洁好桌面,正确退出系统,关闭电脑,最后一个离开人员检查好呼叫中心的门.窗.电源等。 四、呼叫中心质检流程说明 1质检专员通过抽测录音、即席抽测等抽测方式对座席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并判断是否为共性问题 2质检专员根据相应监控标准将录音内容,将问题填写客户代表监督记录表 3根据座席在电话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单独的指导

呼叫中心运营指标

呼叫中心运营指标 如何有效地实施专业化管理,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和盈利能力,已成为呼叫中心管理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呼叫中心运营相关的数字化规范指标如下: 一、实际工作率:是一种测试客服代表是否如所计划的那样在他们岗位上工作的方法。实际工作率的计算结果是一个百分比,它等于客服代表签入系统准备回答电话的实际时间除以客服代表按照计划应当回答电话的总时间,再乘以100。应当每日都作一次报告,并按周和月进行追踪。 二、事后处理时间:指一次呼叫电话接听完后,客服代表完成与此呼叫有关的整理工作所需要的时间。这一规范应由小组或个人制成日表、周表和月表,还应该做成图形来与过去的记录进行比较。 三、平均放弃时间:指呼叫者放弃呼叫前平均等待的时间,以秒来计算。据专业人士统计全行业平均时间为60秒,建议标准范围为20-60秒。以下有两种情况:1.等待时间很短即放弃,表明顾客等待的耐心有限,原因可能是有其它呼叫中心可以选择,也可能是拨打时总是不成功。两者都值得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 2.检查放弃的数目、没有拨通的情况的排队的时间,看是否存在呼叫者拨不进来的情况。 四、平均单呼成本:等于某段时间内中心所花的全部费用除以这段时间中心所接听的所有电话数,它包括无论何种理由打入的无论什么电话,不管是由客服代表接听的,还是由技术系统接听的。打入的电话数将有ACD所做的记录,呼叫中心总费用可以从财务

取得。呼叫中心管理层应该每周对此都做一次检查和计算。行业不同,此一规范的数字变化很大。 五、平均通话时间:指谈话时间和事后处理时间的总和。ACD将会提供这一规范的数据。应该每天都计算,每周、每月都统计。设计一个由客服代表、小组和中心自己制定好格式的平均通话时间报告,做出曲线图来表示情况的变化。 六、平均持线时间:客服代表让顾客在线上等待的平均时间。ACD会提供每一客服代表的持线时间数据,并给出平均值。每日、每周、每月报告和图示这一规范,并每周、每月进行一次管理上的考察。 七、平均振铃次数:指顾客听到回话之前电话铃振响的次数,不论这个电话是由客服代表、还是IVR回的。此数据资料也是由ACD收集,每天都作报告,以便中心管理人员参考,或应呼叫者满意程度测试计划所需要。一般要求现场管理者在现场要做到平均振铃次数应该保持在最低,尽管高峰期可能会有所增加,因此应该经过讨论来确定次数。此外,还可以将铃振次数作为掌握排队时间的一个准则。 八、平均排队时间:指呼叫者被ACD列入名单后等待客服代表回答的时间。ACD能按照适用或呼叫类型将所有到达中心的电话记录下来,可以将这一数字每日、每周和每月公布给员工们看。 九、平均应答速度:指总排队时间除以所回答的总电话数。此规范也可直接得自ACD,应以半小时为单位进行报告,并以图表显示走势。平均应答速度过高意味着以下几点: 1、事后处理时间超出了目标规定;

呼叫中心各项指标(KPI)

呼叫中心各项指标(KPI) 天安锐信https://www.360docs.net/doc/7017778927.html, 目前呼叫中心越来越趋向精细化、数字化管理,KPI管理成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通常,呼叫中心的运营管理者们通过分解运营目标制订各种KPI指标,通过KPI指标来引导座席代表行为,从而达到完成项目运营目标。 大部分呼叫中心采用呼叫中心集成系统和座席操作系统,另外还有强大的运营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支持,所以为实行数字化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KPI 的英文名字是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s,即指关键绩效指标,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的远景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KPI符合一个重要的管理原理--"二八原则"。在一个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存在着"20/80"的规律,即20%的骨干人员创造企业80%的价值;而且在每一位员工身上"二八原理"同样适用,即80%的工作任务是由20%的关键行为完成的。因此,必须抓住20%的关键行为,对之进行分析和衡量,这样就能抓住业绩评价的重心。 每个呼叫中心都有自己的KPI指标,指标的数量各不相同,有的多到一百多个,有的少到只有三五个。这里介绍常用的20个KPI指标。这些KPI指标源于美国普度大学消费品质量监测中心琼·安顿教授提出了23个与客户服务中心运营相关的数字化规范指标,根据目前行业软硬件的发展及所在公司的经验,进行重新的修改。其中数据标准部分,一部分来源于行业标准,一部门来源于某些呼叫中心的历史数据。但是,无论怎样制定这些标准,KPI值应有挑战性,即应略高于现有水平或至少不低于现有水平,要对完成上一级目标有所贡献并成为完成上一级目标的主要推动力。 一、接通率 定义:对于具有IVR和ACD的呼入式呼叫中心,接通率是指IVR终级服务单元的接通量与人工座席的接通量之和与进入呼叫中心的呼叫总量之比。 对于呼出式业务来说,接通率是指座席呼出电话后接通量与呼出电话总量之比。 数据来源:这些数据可以从呼叫中心的CTI中全部提取出来,进行分析统计。 行业标准:呼入式业务的接通率为≥80%,呼出式业务的接通率≥60%。 建1议标准:呼入式业务的接通率≥85%,呼出式业务的接通率≥65%。 改进措施:呼入式业务是影响顾客满意度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与接通率相对应的是呼叫中心的顾客丢失率,如果接通率过低,说明有很多顾客无法接入呼叫中心,这会造成顾客的抱怨。此时,管理者和质量管理者应该立即寻找接通率过低的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接通率过低一般由两种原因造成:一是呼叫中心的通信系统出现问题,导致系统丢失顾客数据而使顾客无法接入到IVR或是人工座席。另一个是相对呼入量来说呼叫中心的座席资源过少造成的。 1呼叫中心系统和服务提供商天安锐信https://www.360docs.net/doc/7017778927.html,

客服中心呼叫中心岗位职责

客服中心呼叫中心 岗位职责

呼叫中心各岗位职责规范及岗位要求 1.主管职责规范及岗位要求 1.1岗位职责 (1)组织制定部门战略目标,并制定具体实施步骤。 (2)制定部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绩效管理制度、排班制度、请假和年休制度、现场管理制度,并督导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及执行。 (3)结合考核结果,定期调整部门下一阶段优化目标和方案,并微调部门绩效管理实施细则。 (4)就部门所遇疑难客服问题与其它部门沟通(包括中国移动客服中心、工程部、数据部、运行维护部、安装维修队等),并协商处理方案 (5)掌握和了解部门内外动态,及时向公司高层反映客服近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1.2 技能要求 (1).熟练掌握公司相关咨询、报修、投诉、勘察、稽查等相关流程,并掌握执行相关流程的系统操作。 (2)具有良好的沟通表示能力,能较好地与坐席、其它部门人员或主管沟通相关信息。 (3)熟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能较好带领部门完成公司规定的工作。

2.副主管职责职责规范及岗位要求 2.1岗位职责 (1)根据公司对于呼叫中心的部门目标要求,结合呼叫中心的现状,协助部门主管制定呼叫中心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各岗位职责制定和调整、奖金分配制度、绩效指标的制定、分析以及相应的考核方式、呼叫中心的话务量预测和相应排班方式等。并在执行中,经过对结果数据的分析,确定执行效果,并依此作出动态调整,不断提升呼叫中心整体运作效率。 (2)协助分管主任制定呼叫中心各项业务流程,并在流程的执行中,针对座席工作时所遇到的细节问题答疑授惑,针对与其它部门工作衔接时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并不断完善、补充业务流程。 (3)当呼叫中心内部或者外部(如维修客服)流程发生变化时,提出BOSS系统相应需求,并在BOSS系统需求实现后,制定操作手册,指导座席使用和适应新的操作方式,并不断加以完善BOSS 客服系统,以便提高系统运作效率。 (4)协助主管部门遇到的疑难客服问题,与其它部门沟通(包括中国移动客服中心、工程部、数据部、运行维护部、安装维修队等),并协商处理方案。. (5)负责呼叫中心计算机和运营系统的日常维护、简单维修和管理。 (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事项

95598客户服务呼叫中心运营管理规范

江西省电力公司 95598客户服务呼叫中心运营管理规范 1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供电服务方针,保证95598客户服务呼叫中心(简称…呼叫中心?)规范、高效、可靠地运行,依据国家电网公司《供电服务规范》和《95598客户服务系统实用化评价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呼叫中心为客户提供了全天侯、便捷服务的条件,是供电营业窗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市供电公司在开展95598客户服务过程中,必须按本规范要求为客户提供全天24小时服务。 第三条 95598客户服务内容包括:采用人工接听、自动语音、传真、短信等方式,提供停电信息公告、电力故障报修、服务质量投诉、用电信息查询、咨询、业务受理等服务。 第四条呼叫中心设主管、值班长、客服代表等岗位。呼叫中心归口各地市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或客户服务中心)管理。省公司市场营销部对呼叫中心行使监管职能。 2管理职责 第五条省公司市场营销部的管理职责: 4.组织公司各呼叫中心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电力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贯彻执行公司供电服务承诺; 5.监督、检查、考核各呼叫中心的客户服务工作质量,并对影响较大的投诉举报事件处理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6.受理呼叫中心转来的客户咨询、投诉举报等服务业务,处理客户来信、来电。组织协调相关业务部门或单位处理有关问题,并跟踪处理结果,及时回复客户和相关人员; 7.建立客户服务信息情况呈报制度。统计各呼叫中心客户服务信息受理情况,对客户咨询、投诉等进行统计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定期编写客户服务信息分析报告,为省公司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8.负责组织全省呼叫中心人员的专业培训、经验交流,推广先进经验。 第六条各地市公司市场营销部(或客户服务中心)对呼叫中心的管理职责: 4.根据省公司的有关规范,结合本单位呼叫中心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并负责进行监督和考核; 5.根据工作需要下达有关服务任务,指导呼叫中心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 6.协调和督促有关部门处理呼叫中心提交的各类业务,并对承办部门的办理情况提出考核报告; 7.对呼叫中心受理的各类服务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对服务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和投诉的热点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报主管领导和省公司市场营销部。 3呼叫中心岗位职责 第七条主管岗位职责 2.负责呼叫中心的日常管理,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任务; 3.负责呼叫中心人员的管理和绩效考核;

呼叫中心运营方案

呼叫中心运营方案 概述:本方案讲述呼叫中心承载职能,运营方案,销售成本核算,各个版块考核办法,激励和提成措施,要货发货流程等几方面。 一:呼叫中心职能 呼叫中心目前主要职能客户服务+广告监测+公众号客服+诗莉薇销售平台的销售及客服等几大方面。全方面解决消费者在所有渠道购买集团公司产品后出现的疑问及服用指导。 1.1客户服务 主要解决,消费者在购买公司产品后,出现疑虑及不知如何使用等问题,这也是呼叫中心承载的最主要的职能。 目前,客户最主要咨询的问题为1.查询真伪 2.产品如何服用 3.在哪里可以购买到产品 4.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反馈 5.产品服用过程中,身体产生反应后的知道和建议 1.2广告监测 通过每日广告的进线,来判断那类投放效果较好。如同时投放了8个卫视频道,可以通过每日的进线量来侧面反应广告的有效性,为卫视选择提供依据。同时,通过不同时段的进线数量不同,来优化广告段位,是广告最直观的监测平台。 1.3公众号客服

目前运营的微信公众号盘龙云海云健康,盘龙云海诗莉薇,盘龙云海排毒养颜专家,以及头条号等自媒体平台的消费者的互动及询问。 1.4诗莉薇售卖 主要承担诗莉薇官方微店及诗莉薇天猫旗舰店两个店面的店面设计,每个产品文案撰写,运营及客户服务等工作。 二:运营方案 根据呼叫中心承载职责不同,将呼叫中心内部分为客服及400售卖板块,诗莉薇天猫板块,诗莉薇微店及分销板块等三大板块,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

每月,由市场部负责人制定当月销售目标,主打产品及销售政策,文案及设计根据主打产品撰写文案,设计图片,更新诗莉薇天猫店及微店内容,客服中心人员完成工作销售工作。工作以日报形式进行,具体上报方法见下图: 2.1总运营产品类目 品名规格成本价格单价优惠政策一优惠政策二粗毛利

呼叫中心运营管理的四个核心要素

呼叫中心运营管理的四个 核心要素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呼叫中心运营管理的四个核心要素: 我们知道影响呼叫中心运营好坏的因素有很多,结合自身在工作中的一些经验以及借鉴其它一些资料分析总结认为:呼叫中心运营管理中最核心的四个因素分别是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管理、流程管理以及质量管理。 除去前期的技术、设备、固定资产等投入,在呼叫中心的实际运营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成本占到整个呼叫中心管理成本的近60%以上,因此呼叫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呼叫中心运营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做好呼叫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一些要素: 1)人办资源管理的功能:包括组织架构、岗位分工和岗位职能;运营管理者的工作重点和时间管理。 2)呼叫中心人员招聘:人员选聘策略及工作流程;呼叫中心胜任素质模型的建设;人员选聘的常用方法。 3)呼叫中心现场管理:现场管理的作用;现场管理的分工;现场管理的方法和原则;员工服务水平测评标杆的建立和使用;培训与现场管理的结合。 4)员工职业发展:员工职业生涯设计;人员晋升;人员的流失管理。 5)员工的激励:呼叫中心员工激励的作用;激励的原则和注意问题;呼叫中心常用的激励方法。 6)绩效管理:绩效考核的意义和价值;绩效考核的内容构成与标准;绩效考核策略;绩效观察与绩效面谈;绩效改进与辅导。 关于数字化管理:因为呼叫中心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可以用很多可以高度量化的指标来评定其运营水平(这里就不再重复去叙述那些大家都熟悉的指标了),并且可以用数据进行分析、挖掘,通过数据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改进,促进工作的良性发展,因此做好数据的收集、分析、挖掘工作就显得龙为重要。而从我们接触到的情况来看,更多的呼叫中心只是将呼叫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了收集整理后汇报给上一级的领导来看,而并没有对数据反映出的深层问题进行挖掘与分析,或是没有对数据的关系联性进行研究和挖掘,这一方面可能与呼叫中心领导对数据的关心程度不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数据分析这个岗位上并没有真正合适的专业人才。对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呼叫中心的数字化管理这一要素和这一岗位在呼叫中心运营管理中的重要性,用数据来反映和提升呼叫中心的运营管理水平。 关于流程管理:对于任何一家具有规范管理体系的公司而言,都有其一套规范的指导流程,以确保其业务的顺利流转,确保工作的效率性。这些流程包括有关于公司政策、规定的手册;内容涵盖有工作职责规范、突发事件处理方式、员工安全细则、福利待遇制定以及加班薪酬等各各方面的细节,这些制度与规范是具有通用性,对大多数公司来说可以是一样,或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或有所不同。而对于呼叫中心的运营来说,我们还应该有一些特殊的流程和规范,这些规范流程用来指导呼叫中心各个岗位的人员明确地工作、各司其职、相互之间融洽配合协调的工作。从另外一种作用的效果来说,就是呼叫中心不论哪个人刚上岗,他只要能理解和读懂这些规范的指导流程,他就能基本上开始这份工作。这些规范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为管理规范流程,一部分为服务规范流程;前一部分我们习惯称之为管理手册(或是员工手册),后一部分我们习惯称之为呼叫中心运营手册。 而呼叫中心的质量则反映着呼叫中心运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质量管理也决定着运营的成败。呼叫中心服务质量的控制关键是:一方面通过质检来发现问题,并在发现

呼叫中心考核指标.doc

精品资料 一.座席考核指标(需参考月度部门目标) 序号重点工作项工作项指标说明权重数据提供 1 工作量指标个人话务量50% 2 运营指标 通话均长10% 中心接通率5% 服务规范10% 内部质检 3 工作质量指标培训 / 考核成绩5% 笔试成绩 IVR 满意度5% 4 劳动纪律各项规章制度遵守5% 规章制度卫生检查2% 卫生检查 5 激励控制合理化建议及优异表现3% 接受表扬5% 二.班长考核指标 序号重点工作项工作项指标说明权重数据提供 1 工作量指标个人话务量30% 2 运营指标 通话均长10% 中心接通率5% 服务规范17% 内部质检 3 工作质量指标培训 / 考核成绩5% 笔试成绩 IVR 满意度8% 4 劳动纪律 各项规章制度遵守3% 规章制度 卫生检查2% 卫生检查 组织调度能力4% 5 管理评价 响应速度5% 交办工作完成情况3% 团队合作3% 6 激励控制合理化建议5%

三. 督导考核指标 序 重点 分值 衡量标准 号 工作项指标 工作项 序号 重点工作项 工作项指标说明 权重 1 运营指标 接通率 10% 2 满意度指标 IVR 满意度 10% 质检工作量完成水平 13% 3 工作量指标 座席代表培训及现场辅导工作量完成水平 13% 遵时率 4% 4 交办工作完成 各项数据提交的及时性、准确性 10% 情况 6% 交办工作完成情况 5 各项规章制度遵守 10% 劳动纪律 5% 员工的考勤 支撑力度 4% 6 组织调度能力 3% 管理评价 3% 响应速度 团队合作 3% 7 激励控制 合理化建议 5% 呼叫中心座席考核指标

呼叫中心岗位职责

呼叫中心岗位职责 篇一:呼叫中心岗位职责 1、对城市管理监督员上报的城市管理问题进行受理,并把符合要求的城市管理问题进行立案。 2、将不符合系统要求的城市管理问题进行相应处理或通知监督员重新上报。 3、处理信访等举报案卷(包括市容局信访举报、市长信箱督办案件,区长督办案件及其它部门转来的相关案件等),呼叫相应辖区监督员核实举报现场情况,登记好受理时间、受理案件号、办理监督员交值班长保存。 4、负责通知监督员对专业部门处理完的问题结果现场核查并按期回复。对核查信息进行审核,对不符合结案标准的结案请求电话求证并要求监督员进行整改。 5、坚守岗位,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持工作区域整洁,保持良好工作形象;使用文明规范的服务用语,及时接听监督员发送信息和群众热线电话,遇到难以处理的问题主动请示汇报。

6、严格遵守工作流程及业务操作流程,认真填写各类工作表、单。 7、自觉加强相关立结案标准学习、自觉加强与工作有关的电脑操作学习,为提高本职工作水平积极思考,提出合理化建议。 8、协助部门主管做好演示接待工作,协助部门主管及值班长完成中心的其它工作。 篇二:呼叫中心岗位职责 1.根据企业总体战略制定呼叫中心运营 计划 并报主管领导审批 2.负责呼叫中心的全面运营管理确保运营计划的完成 3.负责呼叫中心团队建设、岗位设置及人员培训管理工作 4.负责呼叫中心人员业绩评估工作确保服务质量

5.负责与相关部门协调完善服务流程与服务规范 6.负责呼叫中心内部的环境管理工作 7.负责组织呼叫中心服务信息、客户档案的整理工作 8.负责呼叫中心管理费用的控制工作 9.完成上级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 篇三:呼叫中心岗位职责 1、呼叫中心主管对呼叫中心的案件审批质量、服务水平及日常管理工作负总责。 2、对上级部门通知、交办案件,做到的上传下达,认真落实。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3、根据案件数量、结案情况及时做好人员的调度工作。收集合理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