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氟碘乙烷五氟戊醇

合集下载

全氟碘烷的概况

全氟碘烷的概况

全氟碘烷的概况
1.1 全氟碘烷的概况
全氟碘烷别名:全氟碘代烷;全氟烷基碘;C6~12全氟碘代烷;
英文名:1-iodoperfluoro-C 6~12-alkanes;perfluoroalkyl(C6~12)iodide
分子式:I(CF2)nF(n = 2, 4, 6, 8 ……);
CAS:25398-32-7;
图1.1 全氟碘烷结构式
全氟碘烷化合物是一类氢原子被氟原子完全取代的单碘代全氟烷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氟中间体。

目前具有商业价值的是碳数在6~12的全氟碘烷,其中8碳含量最为重要,其相应的产品具有极高的表面活性,是生产含氟表面活性剂、织物整理剂和其他精细化学品的关键中间体。

含氟表面活性剂和织物整理作为各自领域的精英产品倍受国内外关注,具有极好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因此全氟碘烷化合物作为基础原料具有良好开发前景。

用于全氟碘烷的现代合成技术主要有:全氟羧酸衍生物法、全氟烯烃法、亲电碘氟化、亲核碘氟化、以及调聚法等等。

目前全氟碘烷主要由五氟碘乙烷和全氟烯烃以调聚法合成,工艺复杂,链长难以控制。

国内以前无全氟碘烷的生产,严重制约了有机氟精细化学品的发展。

1.2 全氟碘烷的理化性质
全氟碘烷为紫色至粉红色透明的蜡状液体或半固体,沸点(常态下)115~
240℃,密度(35℃)1.8g/mL,微溶于水。

表1.1 全氟碘烷的理化性质表
全氟烷基碘易与乙烯反应,生成全氟烷基乙基碘化物,是生产含氟表面活性剂和低表面能涂料的关键中间体。

内容摘自六鉴化工咨询()发布《全氟碘烷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

专家基本情况一览表-飞源化工

专家基本情况一览表-飞源化工

附件2:推荐淄博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基本情况一览表推荐单位(盖章):工作单位:淄博飞源化工有限公司 2017年 4月 15日姓名肖玉岭性别男出生日期1967年7月 4日推荐顺序(位次/人数)1/1 学历学位硕士研究生现聘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工程师党政职务无主要业绩获奖或专利情况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著作、作品等肖玉岭自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技术工作,曾任车间副主任、设计室主任、技术发展中心主任,因研发成功四氟丙醇引进外商投资6000万元,与中方合计投资1亿元成立山东中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擅长成果转化,即根据小试技术可设计工业化生产装置。

主要个人业绩:1、参加2001年度山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新型氟树脂及氟涂料的研制与开发》工作, 2003年1月8日通过省科技厅鉴定。

2.主持《四氟丙醇联产八氟戊醇的研制与开发》项目于2004年7月顺利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主持设计《1000吨/年四氟丙醇联产八氟戊醇生产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其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2004年主持并成功开发了绿色农药——四氟丙酸钠、含氟医药中间体—四氟磺酸钠。

4、主持2005年度济南市科技计划项目《五氟乙烷的研制与开发》,于2006年通过济南市科技局的验收及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并建成年产2000吨五氟乙烷生产装置。

5、2005至2006年开发成功五氟碘乙烷(PFEI)生产技术,并成功建成国内第一条年产1000吨/年五氟碘乙烷、1500吨/年全氟烷基碘、1500吨/年全氟烷基乙基碘、1000吨/年全氟烷基乙醇、1000吨/年全氟烷基丙烯酸酯生产装置,填补国内空白,为国内领先水平。

6.2016年12月,所主持项目300吨/年高效、低毒、低残留功能性含氟农药中间体被淄博市列为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

获奖项目名称获得时间获奖类别等级位次/人数题目出版或发表时间SCI\EI收录或出版社名称或发表刊物名称位次/人数1.新型含氟聚合物及氟化学材料含氟醇的合成与应用开发2.基于四氟乙烯开发氟涂料树脂系列高端氟材料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3.新型含氟聚合物、氟涂料及氟化学材料含氟醇的研制与应用开发4.四氟丙醇(TFP)联产八氟戊醇(OFP)生产技术5.新型含氟聚合物、氟涂料及氟化学材料含氟醇的研制与应用开发6.新型氟涂料、氟树脂及氟化学材料四氟丙醇的研制开发1.2006/9/82.2010/10/153.2008/4/14.2008/125.2008/2/186.2006/11/151.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科技进步奖3.科技进步奖4.科技进步奖5.科技进步奖6.科技进步奖1.国家级2.一等奖3.省级4.市级5.市级6.二等奖1.第贰完成者2.第壹位3.第贰位4.第壹位5.第贰位6.第壹位1.SiO_2填充型聚氨酯IPN绝缘冷浇注树脂的研究2.三甲醇丙烷蓖麻油聚氨酯IPN的合成及性质3.我国氟化氢工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4.无水氟化氢反应转炉的腐蚀与防护5.减轻无水氟化氢反应转炉腐蚀的途径6.氟磺酸对无水氟化氢生产的影响7.无水氟化氢冷凝器腐蚀原因分析8.合理使用降膜式列管吸收器提高盐酸浓度9 .无水氟化氢生产中洗涤塔结构改进10.废触媒再生利用的关键设备设计11.填充型弹性聚氨酯IPN绝缘冷浇注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12.Sio-2填充型聚氨酯IPN绝缘冷浇注树脂的研究13.蓖麻油型双组份聚氨酯绝缘冷浇注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1.1995年6月2.1999年3月3.2001年1月4.1999年5月5.1998年4月6.2000年1月7.2000年4月8.2001年1月9.1997年3月10.2000年4月11.1995年12月12.1993年12月13.2002年1.《绝缘材料》2.《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3.《有机氟化物》4.《化工设备与防腐蚀》5.《有机氟工业》6.《有机氟工业》7.《有机氟工业》8.《有机氟工业》9.出版社:中国化工机械动力技术协会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化工机械与动力技术》10.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工设备与防腐蚀》11.《绝缘材料》12.《塑料工业》13.第五期《济南大学学报》,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1.3人3位2.4人3位3.独立4.4人1位5.2人1位6.2人2位7.3人2位8.3人2位9.2人2位10.3人3位11.4人3位12.3人3位13.2人1位专利名称(是否授权)获得时间专利类型或专利奖名称等级位次/人数1.双氧水法合成四氟丙酸钠的方法2.一种全氟烷基乙烯的制备方法3.一种含氟烷基醇钠的制备方法4.一步法制备全氟烷基碘的方法5.一种提高含氟烷基乙醇收率的方法6.一种清洁生产含氟烷基丙烯酸酯的方法7.一种一锅法生产全氟烷基乙基碘化物的方法1.2009/5/272.2011/12/143.2011/12/284.2012/5/305.2012/5/306.2012/6/67.2012/6/61.发明专利2.发明专利3.发明专利4.发明专利5.发明专利6.发明专利7.发明专利1.中国2.中国3.中国4.中国5.中国6.中国7.中国1.2人1位2.3人1位3.2人1位4.4人1位5.4人2位6.4人2位7.4人2位注:1.此表由单位人事部门填写,由各推荐部门(单位)一并报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2.表中“类别”系指获国家及省(部)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优秀教学成果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专利类型”是指技术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3.表中“空白项目”填“无”。

五氟碘乙烷合成工艺

五氟碘乙烷合成工艺

五氟碘乙烷合成工艺
嘿,今天咱来聊聊五氟碘乙烷合成工艺这超酷的事儿!五氟碘乙烷啊,就像是化学世界里的一颗璀璨明珠。

你知道吗,合成五氟碘乙烷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冒险!这过程可不简单呐,需要各种巧妙的步骤和精确的控制。

就好比是搭积木,每一块都要放对位置才能搭出完美的造型。

先来说说原料的选择吧,这可太重要啦!就像做菜选食材一样,得精挑细选。

然后是反应条件,温度啦、压力啦,都得拿捏得恰到好处,稍有偏差可能就前功尽弃啦!这多像走钢丝啊,得小心翼翼保持平衡。

在反应过程中,各种化学物质相互作用,发生着神奇的变化,就如同一场精彩的魔术表演。

看着它们一点点转化,最终变成我们想要的五氟碘乙烷,那感觉,哇塞,真的太有成就感了!
而且啊,这个合成工艺的发展就像是一棵不断成长的大树,不断地开枝散叶,越来越完善。

科研人员们就像辛勤的园丁,不断地浇灌、修剪,让它变得更加茂盛。

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么精湛的合成工艺,我们的生活得失去多少便利和精彩呀!五氟碘乙烷在好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呢,难道不是吗?所以说,这个合成工艺真的太了不起啦!它是化学智慧的结晶,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

我们真应该为它点赞,为那些致力于研究它的科学家们鼓掌!这就是我对五氟碘乙烷合成工艺的看法,它真的超级棒!。

五氟乙烷化学性质

五氟乙烷化学性质
五氟乙烷五氟乙烷是否有毒五氟乙烷msds二氟乙烷六氟乙烷三氟三氯乙烷二氟一氯乙烷乙烷的物理性质乙烷的化学式乙烷化学式
五氟乙烷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五氟乙烷 称: 中文同义 五氟乙烷;五氟乙烷(HFC-125);氟利昂-125;五氟乙烷/HFC-125 氢氟烃(HFC) 词: 英文名 Pentafluoroethane 称: 英文同义 PENTAFLUOROETHANE;1,1,2,2,2-pentafluoroethane;1,1,2,2,2-pentafluoro-ethane;C2F5H;EcoloAce125;Ethane, 词: CAS 号: 分子式: 分子量: EINECS 206-557-8 号: 相关类 别: pentafluoro-;ethane,1,1,1,2,2-pentafluoro;ethane,1,1,1,2,2-pentafluoro354-33-6 C2HF5 120.02
危险品标志 Xi
安全说明 危险品运输编号 RTECS 号 Hazard Note TSCA HazardClass 毒害物质数据
23-38 3220 KI6365000 Irritant T 2.2 354-33-6(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五氟乙烷 用途与合成方法
化学性质 用途 用途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 主要用作制冷剂,用于替代 CFC-502 和 HCFC-22 HFC-125 可作制冷剂,是混合工质的重要组份,用于替代 CFC-502 和 HCFC-22;作灭火剂用于替代 Halon-1211 和 Halon-1301。
安全信息
refrigerants;Refrigerant
Mol 文件: 354-33-6.mol
五氟乙烷 性质

五氟碘乙烷的合成方法

五氟碘乙烷的合成方法

五氟碘乙烷的合成方法
嘿!你知道五氟碘乙烷是怎么合成的吗?哈哈,让我来给你讲讲这超有趣的过程哟!
比如说吧,你想象一下,就像是搭积木一样,要把各种“小零件”巧妙地组合起来。

那合成五氟碘乙烷也差不多是这样啦!
有一种常见的方法呢,就是从一些特定的原料开始,哎呀,这些原料就像是神奇的魔法材料一样!然后呢,通过一系列复杂又精细的反应步骤,哇塞,就像一场奇妙的魔法变身一样,逐渐转化成五氟碘乙烷。

就好比你精心培育一朵花,看着它一点点绽放出美丽的样子!这过程简直太神奇啦,不是吗?
还有哦,在整个合成过程中,就像一场刺激的冒险,每个环节都得小心翼翼,稍微有一点差错可能就前功尽弃啦!但当最终成功得到五氟碘乙烷的时候,那种成就感简直无与伦比,就跟你终于爬上了山顶,看到了最美的风景一样!
总之呢,五氟碘乙烷的合成方法真的超级神奇,超级有趣!我觉得这就是化学的魅力所在呀,能创造出这么神奇的东西!。

五氟碘乙烷合成反应

五氟碘乙烷合成反应

五氟碘乙烷合成反应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五氟碘乙烷的合成反应,这就像是一场超级酷炫的化学魔术表演呢!你看啊,那些参与反应的原料,就像是一群性格各异的小演员。

有的原料特别活泼,活像一群调皮的小猴子,上蹿下跳,迫不及待地要参与到这个“大舞台”的表演当中。

而这个合成反应的条件呢,就像是导演给演员们制定的规则,稍微有点偏差,这场戏可就演砸喽。

在反应开始的时候,分子们就像是接到了紧急集合的命令,迅速开始排列组合。

这就好比是一群乱哄哄的小朋友,突然被老师要求站成整齐的队列,只不过这里的小朋友是超级微小的分子罢了。

五氟碘乙烷的合成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就像是在搭积木。

旧的化学键断开,就像是把搭错的积木块拆下来,还发出一种“嘿呀”的小声响,当然这声响我们人类的耳朵可听不到,那得用超级灵敏的“化学耳朵”才行。

那些反应中的催化剂呀,简直就是化学世界里的魔法棒。

它轻轻一挥,整个反应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速度加快了不少。

如果没有这个催化剂,这反应就像是一辆慢吞吞的牛车,有了它,瞬间就变成了火箭。

反应的中间产物就像是走在钢丝上的杂技演员,一不小心就可能掉下去变成其他的东西。

它们得小心翼翼地按照化学规律这个“剧本”来走,才能最终变成我们想要的五氟碘乙烷。

这个合成反应的容器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化学王国,各种分子在里面忙忙碌碌地进行着自己的工作。

它们有时候碰撞一下,就像是在互相打招呼:“嘿,兄弟,咱们一起合成五氟碘乙烷吧!”当反应接近尾声的时候,就像一场盛大的狂欢派对即将结束。

五氟碘乙烷分子们慢慢成形,它们就像是在这个派对上诞生的新星,闪耀着独特的化学光芒。

而且哦,整个合成反应的过程,从宏观上看,那些仪器设备就像是一群沉默的守护者。

它们默默地看着这些微观世界里的精彩表演,就像我们在看一场精彩的电影一样。

要是在这个合成过程中出现了杂质,那就像是一场美妙的音乐会里突然闯进了几个跑调的家伙,特别煞风景。

所以化学家们得像精明的侦探一样,把这些杂质找出来并且赶走。

全氟碘烷应用技术与市场开发前景

全氟碘烷应用技术与市场开发前景

全氟碘烷应用技术与市场开发前景江镇海【摘要】简要介绍了全氟碘烷在生物活性物质、含氟织物整理剂、含氟表面活性剂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合成技术和市场情况作了简单的介绍。

【期刊名称】《有机氟工业》【年(卷),期】2010(000)002【总页数】3页(P45-47)【关键词】全氟碘烷;含氟表面活性剂;含氟织物整理剂;生物活性物质;市场开发【作者】江镇海【作者单位】不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225.24全氟碘烷化合物是一类氢原子被氟原子完全取代的单碘代全氟烷化合物。

目前具有商业价值的是碳数在 6~12的全氟碘烷,其中 8碳含量最为重要,其相应的产品具有极高的表面活性,是生产含氟表面活性剂、织物整理剂和其他精细化学品的关键中间体。

全氟碘烷易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全氟烷基碘乙烯加成物。

在生成产物中,碘原子不再与全氟烷基相连,因此特别容易发生取代反应,可以转变成相应的醇、硫醇和磺酰氯等各种含氟中间体,再进一步合成各种含氟表面活性剂、织物整理剂等。

它们具有高表面活性、高耐热稳定性、高化学稳定性和憎水憎油等优良独特的技术性能。

在许多工业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全氟碘烷在合成生物活性化合物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CF31和其某些同系物与有机基质的相互作用可以获得具有各种生物活性的环、芳香和杂环的全氟烷基化的有机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合成生物活性化合物时经常使用碘三氟甲烷,主要原因是以其为原料制备的化合物活性最好。

三氟甲基化已经成为目前新型农药和医药新产品开发和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碘三氟甲烷的稳定性最大,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会因为反应条件的变化而引起全氟烷基取代基遭到破坏的副反应,因而在农药和医药工业领域的新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含氟织物整理剂具有以往任何织物整理剂都无法比拟的功效,成为当今织物整理剂的发展主流。

通常使用的主要是由含氟丙烯酸酯和其他不饱和单体进行的乳液共聚,而含氟丙烯酸酯则由全氟烷基碘化物反应制备的含氟醇和丙烯酸发生酯化反应而得。

五氟乙烷原料

五氟乙烷原料

五氟乙烷原料
五氟乙烷的原料主要包括乙烯和氟化氢。

乙烯是一种无色气体,它是五氟乙烷的主要原料之一。

乙烯可以通过石油或天然气的裂解来获得,也可以通过乙烷的脱氢反应得到。

乙烯是化工行业中非常重要的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合成塑料、橡胶、纤维等。

氟化氢是五氟乙烷的另一个重要原料。

氟化氢可以由氟化铝和硫酸反应得到,也可以通过氢氟酸和硫酸钙的反应制备。

氟化氢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

它主要应用于金属表面的蚀刻、制备氟化物化合物以及作为催化剂等。

以上是五氟乙烷的主要原料,通过乙烯和氟化氢的反应可以合成五氟乙烷。

五氟乙烷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较低的沸点和较高的溶解度,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塑料加工、灭火剂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ded followed by a mixtureof sodium hydrosulfite (30.44 g. 174.9mmol) and sodium hydrogen
carbonate (14.7 & 174.9mmol). Afcee:the add&o% the mixturewas stirredat Ooc for 5 h. The
occured. Two equivalents of trietbylamine gave the best result (95%). The thiol 1 from the alcohol 3 was
prepared by first converting to thioleater4 followed by basic hydrolysis. Thus, the reaction of tltiolacetic scid
a 4.4,5,5,5-Pentafluoropentan-I-thiol
(1) moiety in the side chain of estradiol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ts
antiestrogenic potency. The antiestrogens RU 58 6881 and ICI 182.7802 are good examples of the above
reactionmixtunewrs~~~water(3oomL)andexaac~withether(3XXmL).The
combined organic layer was wasbed with a sat. NaCl solution and then dried (MgSO4). Removal of
leactionvessel+ wyl
iodide (43&g, 174.9mmol) was bubbkd into a stirringmixtureof
acetonihile (350 mL) and water (300 mL) +MO=‘C. Ropa%yl alcohol (9.81 g. 174.9mmol) was
2. Wakeling. AX.; Dudes, hi.; Bowler, J. Cancer Research 1991,5I, 3867-373. 3. Kitazume,T.; Ishikawa, N. J. Am Chem Sot. 1985,iO7, 5186-5191. 4. Sun, W.-C.; Ng, C.-S.; Prestwich, G. D. . Chem. 1992.57. 132-137.
B
Quantitative free radical addition of perfluoroethyl iodide to ptopargyl alcohol in the presence of
sodium hydrosulfite gave En-2-iodo-4,4,5~~-~~u~Z-~~-l~~,
(2) 3. CH&QW
THF
OYi, 0.5 h; 25oC, 3 h
I
65%
Scheme 1
0
-HP0
SK
CH3 ,ooec 3 h

65%
Selective deiodination of the En isomers via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over Raney Ni or PdlC in the
obtained (Bnc+ N.O.3. muorinc Utem. 19@2,20.313-327).
7. Rolf, B.; Hermam~. K; Hans-~, M.-S.; Yukishige, N.; Martin, S. Deutsche Putent, DE 4132
182 A 1,1993.
which were converted to 4,4,5,5,5-
pentafluoropentan-l-01 in one step in excellent yield by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over platinum oxide in the
presence of triethylamine. 4.4,5,5.5-Penufluoropentan-1-thiol
with alcohol 3 under modified hfitsunobu conditionso gave thiol ester 4 which, without much purification. wss
treatedwith sodium hydroxide to give thiol 1 at a 65% yield.10
0040-4039(94)02056-6
Tetmhedht Letters,Vol. 3% NO. 49, pp. 9141-9144, 1944 Jhevicr Science Ltd
Printed in Great Britain cKlw4039l94 s7.alto.oo
Lablbratory scale Prepu8uan of ~4$#s~-PeBtdhmmpemtan-l-thio~: An Important Cbdn of Anti-Breast Cancer As-b
8. Albano. E-L.; Hotton, D. 1. Org. C&m 1969.34.3519-3522.
9. Volante, RP. Tavahcdron Lea 1981.22.3119-3122.
10. (a) -on
of @2)-2-iodo4,4~5.5-pent8fluoro-2-penten- lzols (w2b): In and Shankar M. Sit@* Medi&alChcmi&bomtoryofMolecularEndoctinology
CHUL Research Center, @%ec City. Qu&ec GlV 4G2. Canada
in&aledapplication.
RU 58 688
ICI 182,780
Despite the interest of this chain, there is a lack of general methods to prepam thiol 1. Herein, we describe a
In conclusion. the present approach, while beiig very practical and eftkient,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prepare the thiol 1 in gram quantities. AU steps can be carried out on a bench top without much extra
precautions. AU reaction conditions am mild”
1. Van de Velde. P.; Nique, F.; Bouchoux, F.; Bmmaud. J.; Hameau. MC.; Lucas. D.; Moratille. C.; Viet, S.; Philibert, D.; Teutsch. G. J. Steroid Biochem MO&C. Biol. 1994.48, 187-196.
pmsence of a base (NaGH, KGH or KqAc) gave a mixtutu of partial d&d&&a products, sllyl alcohols and
4,4.5.5,!5-pentafluoropentan-l-ol(3)P When hydrogenation over platinum oxide 07
was cartied out in the
pmsence of triethylan& (Et@ in ethyl acetate whem the salt (&NH+I-) could selectively be precipitatedout
alcohol 3 was obtained in one step in excellent yield. Deiodinationalong with reduction of the double bond also
was obtained in good yield via modiied
Mitsunobu maction of the alcohoL
Importance of fluorhmmd compounds as thempeutic agents is well documented. Recently, introduction of
simple and relatively straight forward synthesis of 4,4,5,5,EP~~uoropentan-1-thiol
from perfluoroethyl
iodide.
Scheme1 outlines our approaclu the key steps of this approach are the pmparation of allylic alcohols 2a and 2b followed by their reduction to provide alcohol 3. Ultrasound-promoted addition3 of perfluorcethyl
9143
5. (a) Tang. X.-Q.; Hu. C.-M. J. t&m. Sot. chcm Conuu~. 1994.631-632. (b) Huang. W.-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