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介绍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节日和节日风俗表

中国传统节日和节日风俗表

中国传统节日和节日风俗表一、介绍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传统节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这些节日既是人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也是人们团圆、祭祀、庆祝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风俗习惯,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和价值观念。

下面将为大家整理介绍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和相应的节日风俗。

二、春节1. 节日概述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通常是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历时15天。

这一节日标志着农历新年的到来,也是农历年度的开始。

2. 节日风俗•贴春联:人们会在门上贴上写有吉祥寓意的对联,以祈求来年的好运和吉祥。

•贴年画:家中贴年画,寓意祈求家庭安康和美满。

•放鞭炮:传统上,点燃鞭炮可以驱邪、辟邪,也是庆祝的一种方式。

•吃团圆饭: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共享丰盛的年夜饭,象征着团圆和美满。

•拜年:亲朋好友相互拜访,互相祝福,表示新年的祝福和问候。

•红包:长辈会给晚辈发放红包,象征着祝福和福运。

三、清明节1. 节日概述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通常在公历4月4日前后举行。

这一节日是人们祭祖和缅怀先人的重要时刻。

2. 节日风俗•扫墓:人们前往祖先的坟墓,清理墓地,祭拜祖先,烧纸祭品,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思念。

•踏青:清明时节,正值春暖花开,人们会外出踏青,欣赏自然风光,放松身心。

•插柳:一些地方有在清明期间插柳的习俗,意在祈求来年丰收和五谷丰登。

四、端午节1. 节日概述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

这一节日既有纪念屈原的意义,也是人们驱邪和祈求健康的节日。

2. 节日风俗•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人们组织划龙舟比赛,以纪念屈原。

•粽子:人们会包粽子,粽子是节日的传统食物,象征着驱邪和祈求健康。

•悬艾叶:一些地方有悬挂艾叶的习俗,意在驱除疾病和邪恶。

五、中秋节1. 节日概述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农事节日,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举行。

这一节日是人们祭月和团圆的时刻。

2. 节日风俗•赏月:人们会在中秋节这一天欣赏明亮的圆月,并举行各种与月亮有关的活动。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一、春节,即中国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它是中国人民庆祝新年的开始,也是全家团圆的时刻。

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等。

此外,中国人还有一个传统习俗,就是给长辈拜年,向他们表示敬意和祝福。

二、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纪念祖先和扫墓的时刻。

在清明节,人们会前往坟墓扫墓,献上鲜花和食物,祭拜祖先。

此外,一些地方还会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如民俗表演和清明祭祀仪式等。

三、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

它始于中国的战国时期,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一份故事。

在端午节,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挂艾草和汲龙水。

这些都是为了驱邪避瘟,祈求安康。

四、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民庆祝丰收和团圆的日子。

在中秋节,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和剥核桃等。

此外,中秋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给孩子们灌“艾草汤”,这是一种保平安的方式。

五、重阳节,又称华诞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老人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登高远足,祭拜祖先,并且吃一种特殊的食品——重阳糕。

重阳糕是由多种谷物制成的糕点,寓意吉祥幸福。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背后都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习俗。

这些节日既彰显了中国人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敬仰,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只有通过继续传承和弘扬这些传统节日,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让我们一起期待着中国传统节日的到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吧!。

中国16个传统节日和民俗介绍

中国16个传统节日和民俗介绍

中国16个传统节日和民俗介绍
中国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民俗,以下是其中16个的介绍: 1. 春节: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农历新年。

家人团聚,吃团年饭,放烟花,贴春联等是春节的传统活动。

2.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等是元宵节的传统活动。

3.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纪念屈原的节日。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

4.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赏月、吃月饼、猜灯谜是中秋节的传统活动。

5.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敬老、登高、赏菊花是重阳节的传统活动。

6. 清明节:农历四月初四日前后,祭祖、扫墓、放风筝是清明节的传统活动。

7. 端阳节:农历五月初五日,祭祖、踏青、赛龙舟是端阳节的传统活动。

8.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日,吃腊八粥、挂蒜、喝腊八茶是腊八节的传统活动。

9. 元旦节:1月1日,西方的新年传统节日,中国也逐渐庆祝。

10. 情人节:2月14日,西方情人节,中国也逐渐庆祝。

11. 妇女节:3月8日,庆祝女性权利和成就的节日。

12. 劳动节:5月1日,庆祝劳动者权利的节日。

13. 父亲节:6月第三个周日,庆祝父亲的节日。

14. 母亲节:5月第二个周日,庆祝母亲的节日。

15. 教师节:9月10日,庆祝教师的节日。

16. 国庆节: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节日。

阅兵、焰火、升旗等是国庆节的传统活动。

这些传统节日和民俗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也是中国人民团结和家庭和睦的象征。

中国传统节庆目录

中国传统节庆目录

中国传统节庆目录1. 春节- 简介: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迎接新年的庆祝活动。

- 特色:大年夜的团圆饭、红包、拜年、烟花爆竹等传统俗。

-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五。

2. 清明节- 简介: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也是纪念逝去亲人的节日。

- 特色:扫墓、祭拜祖先、踏青等俗。

- 时间:农历清明节(4月4日至6日)。

3. 端午节- 简介: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 特色: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传统活动。

-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4. 中秋节- 简介: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

- 特色: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传统俗。

-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5. 国庆节- 简介:国庆节是中国的国家节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特色:阅兵仪式、升国旗、游行庆祝等传统活动。

- 时间:每年的10月1日。

6. 元宵节- 简介: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灯节,是春节的最后一个节日。

- 特色:观灯、猜灯谜、吃元宵等传统俗。

-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7. 春季祭祀- 简介:春季祭祀是中国传统的祭祀活动,祈福祭祀春天的到来。

- 特色:祭拜神灵、燃香、拜年等传统仪式。

- 时间:每年的二月到四月。

8. 重阳节- 简介: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也是重视长寿和高龄人士的节日。

- 特色:登高、赏菊、佩戴菊花等传统俗。

- 时间:农历九月初九。

9. 腊八节- 简介:腊八节是中国传统的冬季节日,也是庆祝冬季丰收的节日。

- 特色:吃腊八粥、祈福祭祀、熬腊八仙糖等传统俗。

- 时间:农历十二月初八。

10. 元旦节- 简介:元旦节是中国的公共节日,庆祝新年的到来。

- 特色:放烟花、举行晚会、倒计时等庆祝活动。

- 时间:每年的1月1日。

以上是中国传统节庆目录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传统节日大全表及风俗

中国传统节日大全表及风俗

每个节日都有其特定的风俗习惯
中国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龙抬头、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下元节、冬至节和除夕等。

每个节日都有其特定的风俗习惯,下面简要介绍其中一些节日的风俗:
1.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家团聚的节日。

在春节前,人们会打扫房屋,贴春联和窗花,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等。

2.元宵节: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日,也被称为“上元节”。

这一天,人们会赏花灯、吃元宵、猜灯谜等。

3.清明节:清明节是祭祀祖先和扫墓的日子。

人们会去墓地祭拜祖先,献上鲜花、纸钱等物品,并清理墓地。

4.端午节: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也是赛龙舟和吃粽子的日子。

人们会在这一天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和喝雄黄酒等。

5.中秋节: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赏月和团圆的节日。

人们会在这一天赏月、吃月饼、喝桂花酒等。

6.重阳节:重阳节是祭祖和登高的日子。

人们会在这一天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

7.除夕:除夕是农历新年的最后一天,也是全家团聚的日子。

人们会在这一天吃年夜饭、看春晚、放鞭炮等。

除此之外,还有腊八节、小年等节日,也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

每个地区的风俗也有所不同,但都代表着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民族特性。

以下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的详细介绍:1.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称为农历新年。

春节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拜年、发红包等。

2.清明节:清明节是纪念祖先和扫墓的日子。

习俗包括扫墓、祭祖、踏青、放风筝等。

3.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

习俗包括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包香囊等。

4.七夕节:七夕节也称为“中国情人节”,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习俗包括观星、祈愿、吃巧果等。

5.中秋节:中秋节是庆祝团圆和丰收的节日。

习俗包括赏月、吃月饼、猜灯谜、赏花灯等。

6.冬至:冬至是冬季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家庭团聚的日子。

习俗包括吃饺子、汤圆、祭祖等。

7.元宵节: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习俗包括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等。

8.寒食节: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也是一个传统的节日。

习俗包括禁火、吃寒食等。

9.重阳节: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日,是老年人的节日。

习俗包括登高、赏菊花、佩茱萸等。

10.腊八节:腊八节是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教节日。

习俗包括喝腊八粥、祭祀祖先等。

以上是中国部分传统节日的介绍,每一节日都有其独特的习俗和历史文化背景。

了解和传承这些节日和习俗,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弘扬中华文化。

习题及方法:1.习题:春节是中国的哪个节日?解题思路: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称为农历新年。

答案: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称为农历新年。

2.习题: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有哪些?解题思路:清明节的主要习俗包括扫墓、祭祖、踏青、放风筝等。

答案:清明节的主要习俗包括扫墓、祭祖、踏青、放风筝等。

3.习题: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解题思路: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

答案: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

4.习题:七夕节为什么被称为“中国情人节”?解题思路:七夕节被称为“中国情人节”,是因为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中国传统节日的解说

中国传统节日的解说

中国传统节日的解说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一些最具盛名的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

这些节日通常基于农历,因此每年日期都不同。

以下是对这些传统节日的解说:
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开始。

它通常在农历的正月初一之前后十五天内庆祝,持续时间最长。

这个节日标志着农历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并伴随着一系列庆祝活动,如放鞭炮、赏花灯、舞龙等。

2. 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为灯节,是农历新年的最后一个节日,通常在正月十五。

这一天人们会点亮彩灯,观赏花灯和猜灯谜。

元宵也是一种传统食品,通常是由糯米制成的小球,里面夹着各种口味的馅料。

3. 端午节: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庆祝,纪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

这个节日又称为龙舟节,因为人们会划龙舟来纪念屈原。

此外,也会吃粽子,这是一种由糯米和馅料包裹在竹叶中蒸煮的传统食品。

4. 中秋节:中秋节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庆祝,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与家庭团聚、赏月和吃月饼密切相关。

中秋节的传统活动包括点亮纸灯笼、赏月、拜月、赏月蛋和吃柚子等。

5. 重阳节: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庆祝,是中国古老的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起源于古代的优待老人的习俗,人们会赏菊花、
爬山、登高,以及吃一种名为"重阳糕"的传统食品。

这些传统节日都以庆祝和纪念特定的历史或文化事件而闻名,人们通常会参与各种庆祝活动,享受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团聚、品尝传统美食和参与传统活动的乐趣。

中国32个民俗传统节日

中国32个民俗传统节日

中国32个民俗传统节日中国32个民俗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中国32个民俗传统节日,希望有所帮助!1、春节“春节”又叫“阴历年、农历年、旧历年”,俗称“过大年”。

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古时春节曾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来改为夏历(即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岁首。

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而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廿三、廿四的祭灶,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结束,有些地方甚至到整个正月,均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春节期间,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2、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

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吃元宵、赏花灯、舞龙狮、猜灯谜等是元宵节重要习俗。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汉文帝时,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

清代,又增加了舞龙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内容。

3、天穿节“天穿节”又叫“补天节”,源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传说正月二十,女娲从昆仑山炼出五色石补天。

天穿’日即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是日天一生水’,多半有雨,故谓天穿’。

是人们非常陌生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一风俗形成于汉代,从宋代以后就逐渐流失。

主要习俗:煎饼“补天穿”,天穿射,甜饭扎针。

4、填仓节“填仓节”是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

相传很早以前连年旱灾,颗粒无收,皇帝照样强征皇粮,以致饿殍遍野。

给皇帝看粮的仓官于心不忍,于正月二十五毅然打开皇仓,救济灾民,他知道皇帝绝不会饶恕他,于是百姓把粮食运走后,就一把火把仓库烧了,自己也活活烧死。

为纪念这名仓官,每年这天清晨,用筛过的炊灰撒成圆圆的囤形粮仓,在囤中撒以五谷,象征五谷丰登,表达人们填满仓谷救仓官的深情厚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节
• 这是什么字?
• 恭贺新禧
鱼在新年有什么意义?
春节有哪些习俗?
春节的下一个 节日是什么?
元宵节 LANTERN FESTIVAL
元宵节在哪一天?
正月十五
元宵节
• 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日 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 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 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因此又称“上元节”, 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 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 或“元宵”。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 今。
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满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 俗。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节有什么习俗?
清明习俗
• • • • 扫墓 不动烟火吃凉食 禁火 踏青 荡秋千 踢蹴鞠 打马球 插柳 民间忌使针
祭祖扫墓
表达思念
赛龙舟的是什么节日?
其它:做腊八豆腐、喝腊八面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 县民间风味特产,在腊八节 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 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 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 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 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 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 全家吃腊八面。
老北京流传着 这样一首民谣
七月七
• • • • 七月七,七月七, 喜鹊飞到天空里。 银河上面搭鹊桥, 桥上牛郎会织女。
七夕节 the Chinese Valentine's Day
七夕节(情人节、乞巧节)
• 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 习俗:妇女于七夕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 风俗,受西方国家的影响,中国越来越多 的情侣把那天视为中国情人节,男女双方 会互赠礼物,或外出约会。
团圆的节日?
中秋节 Mid-autumn (Moon) Day
起源:对月亮的崇拜及嫦娥奔月的传说 • 古代圆: 赏月、吃月饼
这首诗你会读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 Double-ninth Day
重阳来历
•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 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 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
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
老活动。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 老人节。
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民俗活动
这就是说腊八 距离春节已经 很近了。也就 意味着旧的一 年要结束了。 今年腊八是 2019年1月13日, 刚好我们就要 进行期末考试 和放寒假了!
• • • • • • • • •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腊八节
小结
时间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四月五日 五月初五 七月初七 八月十五 九月九日 十二月初八
七夕节
• 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 来源: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中国民 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七夕节本 名乞巧节,所谓乞巧,即在月光对着织女星用彩 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 “巧”了。 • 习俗:妇女于七夕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 受西方国家的影响,中国越来越多的情侣把那天 视为中国情人节,男女双方会互赠礼物,或外出 约会。
第二个:腌腊八蒜
腊八蒜主要流行于北方,尤其是 华北地区的汉族传统小吃,是腊八节 节日食俗。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 泡制蒜。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 法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 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 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 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 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 因此又叫“翡翠碧玉”腊八蒜。它是 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 味道独特。
读读猜猜这是什么节日?
春节在那一天?
正月初一
春节简介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 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 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旦等,
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
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课后讨论
猜猜元宵节有哪些习俗?
吃元宵、耍龙灯、 舞狮子、猜灯谜
清明
作者:杜牧 • • • •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描述的 是哪个节日?
清明节 the Tombsweeping Day
清明节
•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 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
赏 菊 饮 酒
登 高
老年节 “重阳敬老”
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 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让年轻人在重阳节放下忙 碌,真正去履行孝道
同学们,你们 知道农历十二 月初八是什么 节日?
第一个:喝腊八粥 腊八粥是 一种在腊 八节用多 种食材熬 制的粥, 也叫做 七宝五味 粥。不同 的地方做 法不同。
在哪一天? 端午节、五月初五
端午节 the Dragonboat Festival
端午节
•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两千多年 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 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 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起源: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 屈原
•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 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 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 愤交加,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 ,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 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 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 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 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吃粽子
挂艾蒿
赛龙舟
同学们,有没有 听过牛郎织女的 故事啊?
牛郎织女
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因为触犯天 条,…被贬下凡。织女下凡间玩,在河里洗 澡,…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 老牛说话,让牛郎拿了衣服, 答应做妻子。男耕女织,被 王母知道,抓回天庭,牛郎 披着牛皮飞上天,…簪子划出银河… 王母被感动一对儿女感动,答应每年七月 七…
传 节
统 日
“说”
你知道哪些中国的 传统节日?
七嘴八舌
• 也许大家想到了… • 春节、妇女节、植树节、儿童节、 • 中秋节、国庆节… • 哪些才是中国
传统节日呢
•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民谣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