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重点归纳

城市地理学

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

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a.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b.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是一个“点〞;c.

城市本身是一个“面〞。

2.城市地理学的四个研究领域:城市形成开展条件、城市外部空间

组织、城市部空间组织和城市问题。

3.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容:1、城市形成开展条件研究: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与历史条件等;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城市化研究、区域城市体系研究、城市分类研究;3、城市部空间组织研究:区域的特点、城市的兴衰更新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4、城市问可持续开展研究:人口、自然、环境关系;5、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4.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地理学畴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

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城市现象的各种类型和过程;城市地理学虽然更多的属于社会科学畴,但是却具有很强的介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之间的边缘学科的特点,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并在与其他学科进一步穿插渗透过程中,朝着一门综合的社会科学的目标开展。

5.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城市规划学、城市生态学、城市

经济学、城市社会学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特点:注重城市空间构造的研

究2、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3、注重城市化研究、4、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与应用

7.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1、理论研究将进一步加强2、对经

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的研究将加强3、对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将加强4、对新领域、新方法的研究将加强5、城市规划等应用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8.“城〞:最初是指一种大规模永久性防御设施,主要用于防御野兽

侵袭。“市〞:最初是商品交易的场所,现代:一级行政建制单元。

“镇〞:最初:“镇〞和“市〞有着严格的区别,“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防者谓之镇〞,现代:镇也表示较低级的城镇居民点。

9.城镇的本质特征〔与乡村的区别〕:a.产业构造上:非农业活动为

主;b.规模上:较多的人口〔密度〕;c.在景观上: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d.在物质构成上: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e.在职能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另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与乡村亦有差异。

10.不同的城镇定义标准:单纯用某级行政中心所在地为标准〔埃及、

蒙古〕;单纯以城镇特征〔公市政设施〕为标准〔智利、马耳他〕;

单纯以居民点下限人口数量划分城镇〔伊朗、肯尼亚〕;用居民点的下限人口数量指标和密度指标相结合〔瑞典、加拿大〕;用人口规模和城镇特征两个指标〔巴拿马〕;人口规模和从业构成两个指标(荷兰);取两个以上指标〔印度〕。

11.三种城市地域:行政地域〔城市的行政管辖围〕、实体地域〔区别

于农村地域,具有城市特征的区域,在我国即为城市建成区〕和功能地域

12.城市实体地域与城市行政地域的关系:城市行政地域小于城市实

体地域、城市行政地域大于城市实体地域〔我国〕。

13.都市区:国外最为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它是一个大的人口

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为根本单元。以美国为例:标准都市区SMA 〔1949〕,标准都市统计区SMSA〔1959〕,MSA〔1980〕。每一个MSA由中心县和外围县两局部组成;中心县简单的说就是中心城市所在的县;外围县必须满足某些大都市带特点和与中心县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等特别标准。确定都市区地域标准的核心是以非农业活动占绝对优势的中心县和外围县之间劳动力联系的规模和联系的密切程度。

14.大都市带:这一概念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于1957年首先提出,

它是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他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活动上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2〕特点:a.多核心;b.交通走廊;c.密集的交互作用;d.规模特别庞大;e.国家的核心区域;

15.我国现行的设市标准:人口、经济、根底设施。

16.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的划分标准〕:城镇人口:1市

人口:设区市市区人口与不设区市区的街道人口;2镇人口:县及县以上政府所在建制镇镇区居委会人口与其他建制镇镇区居委会

人口。〔设区市的市区人口+ 不设区市和镇的非农业人口〕。17.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开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

提:粮食剩余、农业劳动力剩余。

18.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力,三次社会劳动大分工。第一次分工〔农牧

别离〕:产生了固定居民点,即聚落。第二次分工〔手工业与农业别离〕:城市雏形形成。第三次分工〔商业与手工业别离〕:城市规模扩大。

19.城市起源地: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中北平

原,中美,安第斯山中部,尼日利亚西南部。

20.区域自然地理条件:1、纬度与城市分布〔大城市在中纬度围向低

纬方向缓慢移动〕2、气候区与城市分布〔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少,湿润半湿润地区城市多〕3、地形与城市分布〔1〕我国三级地形阶梯与城市分布;〔2〕我国不同地形类型与城市;〔3〕地形对城市分布影响很大〔按地形分类的城市〕。

21.区域经济地理条件:城市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

城市要从区域获取开展所需要的食物、原料、燃料和劳动力,又要为区域提供产品和各种效劳。

22.大、中、小位置:从不同空间尺度来考察;如,南岸线的中点及

长江的出口处,长江三角中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黄浦江和吴淞江相汇〔小位置〕。

23.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从城市及其腹地之间的相对

位置关系来区分的;如、作为各自省份的中心,的家门作为邻接

渔场。

24.从城市产生和开展的观点出发,把城市分为三类:1中心地型城市

〔形成动因:商品农业,功能:满足农村的物资集散和综合效劳的需要,特点:职能综合,开展稳定,等级鲜明,类别:集镇、城镇、县城〕2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城市〔形成动因:交通地理位置,功能: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类别:铁路沿线、铁路枢纽、渡口、河海港、边境和特区、综合运输枢纽城市,特点:职能较单一,开展起伏较大〕。3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形成动因:天赋的资源和人类特殊需要,功能:满足某种专门需要,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特点:职能较单一,对外联系广,联系容单一,开展历史短但速度快,开展起伏大。类别:矿业、工矿、工业、风景旅游、科学文化城等〕

25.、三类城市形成和开展的相互关系〔p46〕图

26.城市化较为认同的说法: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原

因:1〕该定义包含了人口集中或迁移过程中社会、人口、空间、经济转换等多方面的容;2〕可以采用比拟简单易行、有一定可比性的指标。2、不同意见:城市化除了包括人口转换和集中的过程外,应该还包含其它过程,各个学科给予了不同的解释:1〕人类学:城市化意味着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即乡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2〕经济学:城市化是不同等级地区的经济构造转换过程,即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的转换。3〕地理学:主要研究地域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非常注重经济、社会、政治和

文化等人文因素在地域上的分布状况,其研究具有综合性。

27.城市化至少应该有4个含义:a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b. 全

社会人口承受城市文化的过程;c. 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d. 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28.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将城市化过程分为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城市

化Ⅰ: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城市化Ⅱ: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是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

29.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正统城市化: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

动的地域集中以及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又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两者协调开展。2假城市化:只有人口和非农活动的地域集中以及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也就是说可能在城市中居住着大批没有城市化的人。3逆城市化:只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第三种类型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形:①厌恶城市环境,追求较宽裕的活动空间,新鲜空气;②由于交通信息兴旺,人口和工业、商业事务等活动纷纷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

30.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1、推拉因模式(伯格,经济原因),

观点:人口迁移是原住地的推力与迁入地的拉力两种力量共同作

用的结果;拉力:就业时机、较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更好的文化和教育时机等;推力:农业生产率提高、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环境恶化、受教育时机和开展前途受限等。

31.舒尔茨和托达罗的行为决策理论,观点:迁移行为是人的一种经

济投资决策行为,必将追求收益的最大化,当预期收益较大时,迁移行为就会发生;城乡预期收入差异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驱动力;〔较好地解释了开展中国家的过度城市化现象〕。

32.我国学者的观点,大多支持基于城乡二元构造的推-拉模式;农

村人口向沿海兴旺城市流动的独特性原因分析〔老龄化、低级劳动力市场〕。

33.城市化的类型:1〔1〕向心型城市化:城市中的商业效劳设施以

及脑力劳动机关等不断向城市中心集聚;主要部门有:1〕决策部门;2〕需要与效劳对象进展直接交流的部门〔文化、体育、娱乐〕;

3〕需要以稠密人流作为经营对象的部门〔商场、饭店等〕。〔2〕离心型城市化:城市设施和部门由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主要部门有:需要宽阔用地〔大型企业、自来水厂〕;防止灾害和污染〔煤气厂、垃圾处理厂〕;需要安静环境〔精神病医院、传染病院〕;

具有特殊使命〔兵营、监狱、火葬场等〕。2、外延型城市化〔城市的离心扩展,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渐次的向外推进。(最为普遍)〕与飞地型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大城市解决城市病〕〕3、景观型城市化〔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城市性用

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也称直接城市化,特点:人口和城市土地利用密度大〕与职能型城市化〔当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不从外观上直接创造密集的市区景观,也称间接城市化。特点:大片自然景观,人口和建筑密度低,生活水平高〕4、积极型城市化〔与经济开展同步的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化〔先于经济开展水平的城市化,也称假城市化或过度城市化。〔开展中国家〕〕5、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产生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开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开展小城市〔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34.城镇化的指标和测度,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主要

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1、主要指标法1〕主要有两个:人口比例指标和土地利用状况指标2〕人口比例指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3〕优点:能较好地说明城市化的丰富涵;资料获取相对容易。4〕局限性:a.城镇定义的不同影响测算结果;b.城市人口的定义不同亦影响测算结果;c.只反映人口特征,不反映城市化的其它性质;d.只反映相对规模,不反映总体规模。e.土地利用状况指标:从土地性质和地域围上来说明城市化水平的一个指标,主要统计一定时间非城市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的比率。f.土地利用指标的优缺点:更为准确;数据统计困难;开展前景看好。2、复合指标法1〕选用与城市化有关的多种指标予以综合分析,以考察城

市化的进展水平;2〕例如: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城市可持续开展指标体系、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城市化质量指标体系等;3〕指标多必然与具体地域结合紧,针对性强,通用性差。

35.城市化近域推进的动力: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工业的扩、住宅

的扩散。

36.城市化是一个包括: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等阶

段的连续演变过程;彼得•霍尔的城市演变模型是全球公认的城市开展阶段理论;主要观点:一个国家可以分为都市区和非都市区两局部,都市区又分为首位城市体系和一般城市体系;4、城市演变过程的5个时期和6个阶段。〔1〕阶段一:流失中的集中〔特点:大城市体系开展迅速,首位度上升。中、小城市体系吸引人口的能力较弱。中心市吸引局部周围郊区和农村地区迁出的人口外,还有人口流失迁往大城市。〕〔2〕阶段二:绝对集中〔特点:工业化普及大多数城市,吸引了大批劳动力,乡村人口继续大量减少,城市化水平增加迅速,各都市区的人口规模都在绝对增加,人口主要向中心市集中。〕〔3〕阶段三:相对集中〔特点:城市化高速开展阶段,都市区人口增长迅速,但中心市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郊区人口增长,仍是向心集聚的过程。〕〔4〕阶段四:相对分散〔特点:都市区人口继续膨胀,中心市人口尽管仍有增长,但郊区人口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中心市,中心市在整个都市区人口中的比重开场下降,首位城市体系人口向一般城市体系流动。〕〔5〕阶段五:绝对分散〔特点:都市区人口流动方向发生逆转,

即在都市区人口继续增长的过程中,中心市的离心分散力量超过了向心集聚力量,人口从中心向郊区迁移,绝对量下降,郊区人口低速增长。〕〔6〕阶段六:流失中的分散〔特点:大都市区的中心市人口大量外迁,除局部被周围郊区吸收,另一局部那么向非都市区扩;大都市区人口总量下降。小的都市区和非都市区人口的增长超过了大都市区人口的增长。〕

37.5、霍尔模型总结:1〕前三个阶段:中心市人口高速增长,城市

开展以向心集聚为主,为城市化阶段;2〕第四阶段:中心市人口增长速度低于郊区,是离心扩散的初始阶段,郊区化的前兆;3〕第五阶段:中心市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向郊区迁移,为典型的郊区化阶段;4〕第六阶段:人口流向非都市区,为逆城市化。38.郊区化的概念〔存在争议〕广义的郊区化:城市化的一局部。市中

心和建成区的住宅、工场、学校、办公楼等城市设施外迁,农地转化成城市景观;狭义的郊区化:中心市的人口和城市功能外迁,并导致中心市的停滞或者衰退。〔兴旺国家较为普遍,特别是美国〕

2、现代兴旺国家郊区化的原因〔各国有差异〕1〕系列“城市病〞;

2〕生活水平提高,追求独立住宅;3〕汽车的普及;4〕交通通讯网络设施的现代化等。3、现代兴旺国家郊区化的过程〔各国有差异〕1〕人口居住郊区化——“卧城〞开展阶段〔初级阶段〕;城市病、富有阶层、住房郊迁、市中心上班,2〕工商业郊区化——半独立卫星城阶段;廉价土地、企业外迁、商业外迁、生活方式变化、中产阶级。3〕效劳业和办公场所郊区化——边缘城市

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零售、旅馆、科技教育、文化娱乐等效劳性行业大规模向郊区扩,交通通讯和网络技术超速开展以及高级住宅和办公楼郊区化开展。

39.逆城市化1、背景:美国地理学家波恩1976年提出。指西方国家

一些大都市区人口外迁出现新动向,主要特征是人口迁移的方向发生逆转,城市人口开场往郊区或者农村流动。2、逆城市化的理解1〕逆城市化是人口从大城市区域向较小城市和城镇的移动;2〕“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倾向;3〕“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市化开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3、城衰退,逆城市化阶段,人口及就业的进一步广域扩散,导致传统的工业城市出现城衰退,主要表现为:1〕高失业率及人口外移;2〕人均收入水平大幅下降,犯罪率偏高;3〕税收锐减,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市政设施破败;4〕废弃地增多,物质性设施老化;5〕生活质量及环境质量下降。4、城衰退的原因之一:“去工业化〞制造业兴盛时代繁荣兴旺的许多城市陷入停滞甚至衰退状态,表现为城镇人口下降,乡村人口上升,或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大幅下降,乡村人口迅速增长的“反常〞现象,人口“非都市转折〞。

40.再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的第四个阶段,城市〔中心〕人口重新

增长的过程;

41.划分城市根本与非根本活动的局部的方法:〔一〕普查法,通过

发调查表和现场访问获得每个企业和单位根本和非根本活动的信息,最后折合成职工数,进而得到整个城市的B/N。〔优点:可以得到比拟准确的结果。缺点:过程繁琐、工作量大。〕〔二〕残差法〔霍伊特〕〔优点:简单。缺点:主观性较强,精度不高。〕〔三〕区位商法(宏观法)。(优点:可操作性强。缺点:假设的前提有问题:区位商法的假设只有在国家没有外贸出口和全国各城市都有一样的生产率和消费构造的前提下才能成立。)〔四〕正常城市法〔瑞典地理学家阿历克山德森〕〔优点:“正常城市〞的思想很有创意。缺点:①K值选取的随意性。选用第5个百分位,这带有较大的主观性;②不同规模的城市同等对待〕〔五〕最小需要量法:城市对各部门的需要有一个最小劳动力比例,这个比例近似于城市本身的需求,超过最小比例局部近似于城市的根本局部;〔优点:按城市规模组来确定城市经济的根本局部。缺点:①假设被选择出来作为衡量某一规模组最小需要量的那个城市经济构造恰恰很特殊,不能代表一般状况,那就会影响一大片城市的计算的准确性;②按照厄尔曼等的假设,根本上会得出一个矛盾的结论: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输出,却没有一个城市需要输入。〕

42.影响根本/非根本比率的因素:1、人口规模越大,非根本局部的

比例相对增高。大城市部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的依存关系密切,城市的交换量多;城市居民对各种消费和效劳的要求高;城市需要建立较为齐全的为生产和生活效劳的各种行业和设施。2、专业化程度高的城市B/N大。3、离大城市近的中小城镇其B/N大,

可以从母城取得本身需要的大量效劳,非根本局部就可能较小。4、老城市B/N小,新城市B/N大,老城市已经完善和健全了城市生产和生活的体系,新城市那么可能还来不及完善部的效劳系统。

5、随时间开展历史,穆尔的分析也说明,1940-1970年期间城市

总的最小需要量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大城市尤为明显,中等城市次之。6、城市人口在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对城市经济的根本/非根本构造也有影响。

43.〔理解,大题〕城市根本与非根本活动对城市开展的影响:1、城

市开展的部动力主要来自根本局部的开展。2、城市开展过程即为根本和非根本活动循环往复、不断集聚的过程。〔1〕城市根本活动开展导致收入增加;〔2〕收入的一局部导致本地区非根本局部就业岗位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3〕收入的另一局部那么用于本身的扩大再生产,继续为城市从外部获得更多的收入;〔4〕根本和非根本活动每一次的增加都要引起当地人口的进一步增加,这样反过来又增加本地区的需求和本地区的人口。3、城市根本与非根本活动中的“乘数效应〞〔1〕城市根本局部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响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人和职工的增加。〔2〕乘数效应的推导过程略。

44.城市职能的概念:〔1〕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和所

承当的分工。〔2〕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由根本、非根本两局部组成,它们常常互相交织在一起,但主动和主导的因素是前者。〔3〕城市职能概念的着眼点是城市的根本活动局部。

45.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

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开展方向。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展城市职能分析。

46.城市职能分类方法按开展的时间顺序分为5种:一般描述方法、

统计描述、统计分析法、城市经济根底研究的方法、多变量分析法

47.城市规模分布理论的方法:1. 城市首位律〔杰斐逊。首位城市:

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首位度: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就叫首位分布。2.城市金字塔。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的数量越少。

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即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3、位序—规模法那么〔思路: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48.城市规模分布的类型,分为首位分布和位序-规模分布两种根本类

型,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属于过渡类型。

49.城市规模分布类型的利弊讨论,首位分布和位序-规模分布的好坏

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弊端,①首位分布对国家经济开展有一种寄生作用;②首位分布导致资源的低效利用;③首位分布代表了一种超国家的倾向,不利于全国发动,因此对经济增长有害;

④首位分布反映了许多社会方面的不平等。好处:①有利于知识

的更加专门化和思想的广泛交流;②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③首位城市是革新的源地,比乡村地区更能吸引投资。

50.相互作用的分类海格特分类(1972年):第一类:以物质和人的移

动为特征;〔对流〕第二类:指各种各样的交易过程,其特点表现为货币流;〔传导〕第三类:指信息的流动和创新〔新思维、新技术〕的扩散等。〔辐射〕。相互作用主要借助交通通讯设施媒介实现。

51.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厄尔曼〔1956年〕提出:互补性;中介时

机:节省运输费用,影响运输;可运输性;伴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条件也会发生变化,货币流和信息流的地位日益重要。

52.空间扩散是和空间相互作用既有一定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一个概

念。有三种根本类型:即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重新区位扩散。〔1〕传染扩散:现象从一个源生点向外作空间渐进的、连续的扩散过程。同传染病的接触传播类似;扩散随距离增大逐渐被削弱。〔2〕等级扩散:现象扩散不由地理距离控制,而与社会等级、城市规模等级等起明显作用的一种扩散过程。原因:与某些新事物在最初被承受时具有较高的“门槛〞有关,从而阻碍了他们的迅速扩散;一般地说,等级扩散只产生与人文现象扩散的场合,自然现象的扩散不采取这种方式;〔3〕重新区位扩散承受者的数量没有增加,但承受者发生空间位移。

53.中心地: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域〔尤指农村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

货物和效劳的地方:城市、城镇。

54.中心货物与效劳:分别指在中心地生产的货物与提供的效劳,亦

可称为中心地职能

55.中心地等级〔1〕较高级别的中心地生产较高级别的中心货物或提

供较高级别的效劳;〔高档轿车〕〔2〕大多数中心地,每一种中心货物或效劳一般要由一家以上的企事业单位承当,每个担负一种中心地职能的单位,称为一个职能单位;〔3〕也可能由一家单位提供多种中心货物或效劳的,从而包括了几个职能单位。例如:百货公司、超级市场等;〔4〕根据中心地所执行职能的数量,也就可以把中心地划分成上下不同的等级。

56.中心性:中心地所起的中心职能作用的大小。克里斯塔勒用城镇

的门数〔而不是人口〕作为衡量中心性的主要指标。

57.效劳围和需求门槛。效劳围:消费者愿意去一个中心地得到货物

或效劳的最远距离;需求门槛:维持某一级中心地存在所必需的最小腹地称之为需求门槛距离,即最低必需销售距离。

58.效劳围上下限之间存在三种关系:a.门槛距离大于最大销售距离:

货物不可能以正常方式提供;b.门槛距离等于最大销售距离:货物正好能得到利润;c.门槛距离小于最大销售距离:得到超额利润。需求门槛、销售距离、利润之间的关系

59.城镇体系:一定地域围,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

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特点:1整体性:城镇体系是由城镇、联系通道(道路)和联系流(人口流、资金流)、联系区域等多个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2、等级性或层次性:城镇体系的各组成要素按其作用大小可以分为许多等级,这就要求在制定某一级城镇体系规划时必须考虑

上下级之间的联系。3、动态性:城镇体系不仅作为状态而存在,也随时间而发生阶段性变动。这要求城镇体系规划要不断的修正、补充。

60.怎样编制城镇体系规划〔一〕规划工作准备阶段〔二〕实地调查,

收集资料和访问座谈阶段〔三〕调查容的分析研究阶段〔四〕规划方案的构思阶段〔五〕与当地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协调规划方案、编写规划报告和编制规划图件阶段〔六〕组织专家评审和上报审批阶段。

61.城乡用地:市(县)域围所有土地,包括建立用地与非建立用地。建

立用地包括城乡居民点建立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采矿用地等,非建立用地包括水域、农林用地以及其他非建立用地等。

62.城市建立用地: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居住用地、公共管

理与公共效劳用地、商业效劳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

63.城市建立用地共分为8大类:居住用地〔R〕、公共管理与公共效

劳用地〔A〕、商业效劳业设施用地〔B〕、工业用地〔M〕、物流仓储用地〔W〕、交通设施用地〔S〕、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G〕。

64.用地分类:用地分类包括城乡用地分类、城市建立用地分类两局

部;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3级分类体系。

65.市域城乡用地共分为2大类、8中类、17小类;2大类:建立用

地〔H〕和非建立用地〔E〕。

66.1.均质性:是指城市用地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等质、

排斥异质的特征。它是动态的和相对的,并非地域本身所固有的职能特征。

67.2.均质地域:是指在均质性能作用下,城市地域中表现的那些与周

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职能差异的连续地段。

68.3. CBD:即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的缩写,中文多翻译为“中心商

务区〞。

69.4. CBD特征:高可达性、高地价、高密度、经济性、动态性、提

供集中的高层次效劳

70.5. CBD的部构造:第一圈是零售业集中区,以大型百货商场和高

档购物商店为主,它们围绕着PLVl分布;第二圈是零售效劳业,其底层为金融业、高层为办公机构的多层建筑集中区;第三圈以办公机构为主,旅馆也多见;第四圈以商业性较弱的活动为主,如家具店、汽车修理厂、超级商场等需要大面积低价土地的商务活动。

71.1.城市部的商业构造一般分为三种:多层次商业中心、带状商业网

点(购物街和干道商业带)、专业化商业区。

72.2.邻里:是城市社会的根本单位,是一样社会特征的人群的聚集。

73.3.社区:是指占据一定域,彼此相互作用、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

活共同体。社区人口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共生体,有明显的相互依存关系。

74.4.社会区:是指占据一定域,具有大致一样生活标准,一样生活方

式,以及一样生活地位的同质人口的聚集。社会区人口之间是社会关系。

75.5.感应:指人们从实际中感觉的以及对整个过程的反响。〔人们的

感应过程包括心理学方面的许多容,如信息的获取、破译、储存、回忆、处理和生理过程等,而行为地理学所注意的是输入和输出结果上的差异〕

76.6.环境:指一个人以外的所有能影响感应的局部,可分为四局部从

小到大的顺序:行为环境、感应环境、操作环境和绝对客观环境。

77.7行为:一般是人们对环境作出行动上的反映。包括态度、动机、

信念和期望。

78.8.居民设想图主要由以下五个要素构成:①路径;②界限线或边

沿;③区或区域;④枢纽或节点;⑤标志;

城市地理学重点

城市地理学重点 1、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 2、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 律的科学。 3、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 ②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A城市化研究B区域城市体系的研究C城市分类研究 ③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④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⑤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4、都市区: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 社区的组合。 5、大都市带: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 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6、什么是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首先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 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我国的城市大多数都在北半球。大多数城市的分布,既要求气温适中,又要求有适度的降水。区域地形条件与城市分布也有密切关系。概括地说,我国平原地区的城市多于低山丘陵地区,中山、高山地区数量极少;除了大平原中腹和三角洲平原外,城市选择两种 地形过渡或交接的部位形成发展非常普遍;除了平原城市要濒临

江河湖海以外,丘陵、山地区的 城市多趋于河谷,临水也是普遍特点。 二、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基础设施的状况, 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现状经济的发展水平的结构特征,未来的开 发潜力等都可以影响区域的城市发展。城市与区域经济地理条件之间具有密切关系的基础原理 就在于城市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城市要从区域获取发展所需要的食物、原料、 燃料和劳动力,又要为区域提供产品和各种服务。城市与区域之间的这种双向联系无时无刻不 在进行。区域能够向城市提供多少食物、原料、燃料、劳动力,区域又能吸收多少城市的产品 和服务,城市与外界区域目标有什么样的交流手段,就成了城市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常说城 市是区域的缩影,区域的中心和焦点。区域整个历史的特殊状态,规定了每个城市的特点。 7、城市化: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 8、城市化包含了乡村——城市之间的六种转型: ①人口结构的转型。②经济结构的转型。③地域空间的转型。④生活方式的转型。⑤消费水平的转型。 ⑥文化程度的转型。 9、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 ①第一种是正统的城市化,即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又有城 市文化的地域扩散。 ②第二种时消极的城市化,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假城市化: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

城市地理 (已整理)

各章要点: 第一章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核心内容 1、城市:指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P1) 2、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2)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它的兴起和发展受自然、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3)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 4)城市本身是一个“面”,它的内部有各种构成要素的演变和组合问题。但从区域角度来看,城市也是一个“点”; 另外,城市不仅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且属于历史范畴。 城市地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就是这样一种城市。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地理学学科性质 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范畴内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 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政治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地理学科,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城市地理学的特殊研究内容以及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使其具有独持的一面。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是具有渗透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学科。 两门学科在学科性质和研究方向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地理科学,是研究城市地域状态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地理科学。而城市规划学是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设计蓝图的一门技术科学。 两者都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但是侧重点和研究方向根本不同。城市地理学不仅研究单个城市的形成发展,还要研究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体系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理论性较强。城市规划学则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和设计,注重为具体城市寻找合理实用的功能分区和景观布局等,工程性较强。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相互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城市地理学需要从城市规划学的进展

城市地理学讲义-第一章

城市地理学 前言 城市地理学是城市科学大家庭中毫不逊色的一员。地理学家以其空间地域性、系统综合性的独特视角和以人为中心的人地关系的观念来研究城市,而区别于其它城市学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市地理学获得长足进展,对城市研究作出了贡献,并在学科的相互融合和渗透中,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吸收了必要的营养,又采用了数量方法、计算机、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手段,成为地理学中最活跃的人文地理分支之一。 课程内容 本课系统地讲述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基础知识,共分八章。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第三章:城市化 第四章:城市形成发展的地理条件 第五章: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 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 第七章: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第八章: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 教材: 《城市地理学》周一星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 主要参考书: 《城市地理学》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二版 《中国城市地理》顾朝林等著,商务印书馆,1999年 《城市地理概论》于洪俊、宁越敏编著,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 《现代城市地理学》许学强、朱剑如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 课程的基本要求 1、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了解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般掌握城乡界限划分和城市地域类型、城市形成发展的地理条件、 城市职能分类。 ◎牢固掌握城市化原理、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城市规模分布理论、 中心地理论。 ◎学会运用城市地理学相关理论与方法,解决在城市规划中遇到的问题。 2、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城乡界限划分和城市地域类型。 ◎城市化概念、城市化类型、城市化过程曲线、中国城市化特征及对策。 ◎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理论。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中国城市规模政策。 ◎中心地理论、城市吸引范围的划定。 3、考核方式

城市地理学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1、城市地域通常认为,广义上的城市地域是指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地域。狭义上的城市地域是指市街地化的地域.城市地域以外的地域就是乡村地域。 2、城市职能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 3、大都市区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核心区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 4、世界六大都市带1.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带;2.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 3.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 4.美国五大湖沿岸大都市带; 5.英格兰大都市带; 6.中国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 5、城市首位律一国最大城市人口和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即S=P1/P2 P1――最大城市人口数P2――第二位城市人口数 6、11城市指数S=2P1/(P2+P3+…+P11), P2、P3、…、P11为城市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后,某位序城市的人口规模;S表示11城市指数。 7、城市金字塔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为等级,就有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现象,即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城市等级,城市数量越多。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 8、位序-规模法则 位序规模法则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9、基本/非基本比率 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的比例关系叫做基本/非基本比率(简称B/N比)。10、地理位置是指地球上某一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联系,某一事物的地理位置只能用与之有空间关系的其他地理区域来说明.地理位置是自然条件的基础,对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 11、积极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城市化称之为积极型城市化。 12、郊区化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中刚刚起步阶段的时候形成的产物,由于人的急剧扩张,导致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郊区也纷纷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第一种答案) 郊区化是指城市人口就业岗位等从城市移出,分散到郊区的过程.它是城市化的一个发展阶段,标志着城市由聚集式发展转变为扩散式发展.(第二种答案) 13、再城市化通过城市中心区域的改造更新,实现城市产业化,人口发展和复兴的过程。 14、中介机会当货物在A和B两地间运送时,A和B两地间介入了另一个能够提供或消费货物的C地,从而产生所谓中介机会,引起货物运输原定起止点的替换。 15、空间扩散空间扩散有三种基本类型:即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重新区位扩散。 16、城市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式该模式认为,两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与这两个城市的人口规模(表示城市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17、断裂点理论康弗斯1949年提出的“断裂点”概念,指两个城市间的分界点 18、城市相互作用的潜力模式是指城市与城市空间颁布体系的相互作用在一定预期内的比值,反映了人的相互作用。 19、中心地可以表述为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域(尤指农村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 20、生长极经济发展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影响的点。 21、结节地域是指由具有相互依存的互补关系的几个空间单位所组成的区域,。 22、均质地域:指在均质性能的作用下,城市地域表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职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区别(1) 城市地理学的重点

1.城市: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也是一种区域现象,具有区域性、综合性特点,而且是一个历史范畴。2.城市化:乡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至少包含了乡村——城市的四种转型:人口结构的转型、经济结构的转型、地域空间的转型、生活方式的转型。 3.逆城市化:主要为一些发达国家,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城市现象部分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外,包括人口、工业、商业,其间有发达的交通网联系。 4.郊区城市化:在一些发达国家,一方面由于厌恶城市恶劣的生活环境,追求宽裕的活动空间、新鲜空气;另一方面,由于交通信息发达,因此人口和工业、商业事务等活动纷纷迁往郊区甚至农村。 5城市郊区化,即郊区化,就是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的阶段,它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 5.假城市化: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城市型景观地域推进,而很少有城市文化的扩散,也就是说,在城中居住着大批没有城市化的人的现象。城市景观与功能的不协调。6.过渡城市化:主要发生在欠发达地区或国家,指城市人口和经

济增长不协调,人口增长大于经济增长。 7.再城市化:城市出现的城市人口回流,城市中心区再现活力,而郊区出现形体再开发的过程(在一个街区中,较高收入的家庭取代较低收入居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整个街区的本质特征和文化品位也发生了变化。 8.景观型城市化:是传统城市化的表现形式,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因为这种城市化直接创造市区,也称直接城市化。 9.外延型城市化:城市的离心扩展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渐次的向外推进的这种扩展方式 10 飞地型城市化:城市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 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 11 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 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发的城市化。具体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 12 自下而上城市化:发生在农村地域,由基层社区政府发动和农民 自主推动的、以农村人口在农村内就地转移,建立小城镇为中心的城市化过程 13 城市体系: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 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城镇有机整体 14 城市职能:城市在区域或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服务等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整理资料

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第一节城市概念及标准。 1.城市的概念。 狭义:只有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地方才称为市〔城市〕,不够设市条件的地方成为镇〔城镇〕。市和镇的总称为市镇。 广义:城市代表城镇居民合称。〔本书为广义〕 2.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城镇标准〕。 ①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结构上不同于乡村。 ②城镇一般聚集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不同于乡村。 ③城镇具有许多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④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 等方面存在差异。 第二节城市地域 1.城市的三种不同概念。 行政地域概念实体地域概念功能地域概念 ①行政地域:法律规定的,有大于实体地域,有小于实体地域。 ②实体地域:城市建成区,可区分城乡。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反映了城市作为人 口和各种非农业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域而区别于乡村,代表城市的实体地域。 ③功能地域:城乡分界模糊后而建立城市的功能地域概念来适应这种变化。 2.城市建成区,可区分城乡。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反映了城市作为人口和各种非农业 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域而区别于乡村,代表城市的实体地域。 3.中心地:是城市化地区中一个或几个人口最多的设有建制的地方,人口至少15000人。 4.城市人口与乡村人口的划分问题 ①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比实体范围大,包括一定的乡村地域。 ②城市的实体范围已经超出了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或者城市的实体地域包括假设干 个城市行政地域。 5.城市功能地域的相关概念。 ①.都市区: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 临近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位。后确认为标准都市区〔MSA〕,MSA由中心县和外围县组成。确定都市区地域标准的核心是以非农业活动占绝对优势的中心县和外围县之间的劳动力联系的规模和联系的密切程度〔就业时机,人口集中〕。 ②大都市带:由许多个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 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 特点:〔1〕多核心〔2〕交通走廊〔3〕密切的交互作用〔都市区内部,中心城市与郊区,都市区之间〕〔4〕国家的核心区域 ③都市连绵区:以都市区为基本单元,以假设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留 交互作用和密切经济社会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条件:(1)具有两个以上百万人口特大城市发展极〔2〕有对外口岸〔3〕发展极与对外口岸之间有便利交通走廊〔5〕经济发达,城乡联系密切。 ④城市群指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 依据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核心,借助

城市地理学-期末考试-详细整理

都市区: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邻接社会的组合,一般以县为基本单位。 都市带:有许多都市区首位连接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都市带。 邻里: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的汇集。 社区:一定地域,相互作用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门槛距离:维持某一级中心地职能经营所必需的最小腹地,即最低必需销售距离。 中心地:表述为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域(尤指农村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心货物与服务:分别指在中心地内产生的货物与提供的服务,亦可称为中心地职能 中心度:指中心地对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或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逆城市化:整个大都市区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 城市职能: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城市性质: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负担的主要职能。 首位度: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例。 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异,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位序-规模法: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的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生长极理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地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以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点就是具有成长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极。 城镇体系: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是以钢筋混土为主的人造下垫面,有反辐射和热辐射,可使气温增高,因此城市平均气温一般比郊区高0.5-1℃,冬季平均气温高1-2℃,这种现象称城市热岛效应。 CBD:中心商务区是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等商务活动和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高、吸引力和服务范围最大的区域,同时她也是低价最高的地区。 社会区:是指占据一定地域,具有大致相同生活标准,相同生活方式,以及相同社会地位的同质人口的汇集。 城市风:由于城市中心温度高,郊区温度低,城市空气受热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向郊区流动,在郊区下沉,下沉气流与郊区向城市补充的气流合在一起向城市中心吹去,这种气流被称为城市风。 行政地域:依据城镇定义标准确定城镇的地位,进而确定城镇的行政管辖范围。 实体地域:有着密集人口和各种人工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组成的城市建成区,是城乡界线划分的依据。 功能地域:城市功能所波及的范围。 乘数效应: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是指城市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数倍变化的连锁反应,这种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这样一种放大的机制被称作“乘数效应”。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①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②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③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④城市问题研究。

城市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城市地理学 1. 城市的定义: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城市可以看做是一个“面”。 2. 城市地理学的定义: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 化规律。 3. 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个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4.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1)城市化研究(2)区域城市体系的研究(3)城市分类研究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如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行为空间和感知空间、市场空间、 社会空间、感应空间4.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5.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5.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地理科学,是研究城市地域状态和 分布规律的一门地理科学。城市规划学是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设计蓝图的一门技术科学。两者都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侧重点和研究方向不同。城市地理学不仅研究单个城市的形成发展,还要研究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体系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理论性较强。城市规划学则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和设计, 注重为具体城市寻找合理实用的功能分区和 景观布局的等,工程性较强。 6. 西方城市地理学研究四个阶段:1920年以前地理学属于聚落地理学。1920-1950 第一, 把物质环境的约束条件看城成市命运的决定因素第二,对城市做形态上的研究,忽视成因的 动态分析。1950-1970 宏观城市空间;微观城市空间。1970年以来城市地理学中出现了人文学派、行为学派和激进学派 7. 帕克、沃思和伯吉斯创立了城市结构的同心环模式被称为“人类生态学的芝加哥学派” 8.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1.对理论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2.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 的研究将加强3.对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将加强 4.对新领域和新方法的研究将加强 5.城市 规划等应用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9.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 1.产业构成上2.人口规模上3.景观上4.物质构成上5.职能 上 10. 城市具体到空间上无非有三种地域概念:行政地域概念、实体地域概念和功能地域概念 11. 都市区: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位 12. 大都市带: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 13. 大都市带的特点:1.多核心2.交通走廊3.密集的交互作用4.规模特别庞大5.国家的核心区域 14. 都市连绵区:是以都市区为基本组成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烈 交互作用的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 15. 都市连绵区五个必要条件:1.具有两个以上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 2.有对外口岸3.发展极和口岸之间有便利的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走廊 4.交通走廊及其两侧人口稠 密,有较多的中小城市5.经济发达,城乡间有紧密的经济联系 16.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 依据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 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 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17. 自然地理条件:地质、气候、水文、土壤、植被 18. 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 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

城市地理学重点

城市地理学重点(总10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第一章绪论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学科。 1、研究对象:城市 概念: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2、主要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3、主要内容: (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①城市化研究 ②区域城市体系的研究 ③城市分类研究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4)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5)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特点 (1)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 (2)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 (3)注重城市化的研究 (4)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和应用 5、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 (1)对理论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2)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的研究将加强 (3)对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将加强 (4)对新领域和新方法的研究将加强 (5)城市规划等应用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1、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 2、城镇:指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具有一定规模工商业的居民点。 3、城镇不同于乡村的几个特点: (1)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结构上不同于乡村。 (2)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 (3)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4)城镇具有电灯,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5)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还可以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寻找城乡差异。 4、城市地域:亦称城市圈,与农村地域相对。广义上指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地域。狭义上指城市化的地域,也就是市街地化的地域。包括三种类型: (1)行政地域:按行政管理划定的地域,其边界为辖区边界线;以行政辖区边界划分的、区域,界限明确。 (2)实体地域:按城市景观与职能差异划分,其边界为实体边界;实体边界地区有一个城乡过渡带,因此这个边界是模糊的;辖区边界与实体边界不一定重叠。 (3)功能地域:由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相互紧密关联构成的实体区域;它以城市为主体,包括邻近城市的一些乡村地域。

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复习参考 第一章 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规律性的科学,具体地讲,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2、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4)城市问题研究 第二章 1、都市区: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 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中心县+外围县 大都市带:许多都市区连成一体,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相互作用密切,是一个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 城市群: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是大都市区 的联合体。 2、区分城市的行政地域、实体地域、功能地域 第三章 1、简述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形成的原因、功能与特点、分类、发展条件) 中心地型城市 形成动因:商品农业 功能:满足农村的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

特点:职能综合,发展稳定,等级鲜明 类别:集镇、城镇、县城 发展条件: 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城市 形成动因:交通地理位置 功能: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 特点:职能较单一,发展起伏较大 类别:铁路沿线、铁路枢纽、渡口、河海港、边境和特区、综合运输枢纽城市 发展条件: 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 形成动因:天赋的资源和人类特殊需要 功能:满足某种专门需要,集聚经济,规模经济 特点:职能较单一,对外联系广,联系内容单一,发展历史短但速度快,发展起伏大 类别:矿业、工矿、工业、风景旅游、科学文化城等 发展条件: 第四章 1、城市化: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郊区城市化:也叫城市郊区化,简称郊区化,就是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 逆城市化: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大都市区向小的都市区甚至非都市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 再城市化:城市出现的城市人口回流,城市中心区再现活力,而郊区出现形体再开发的过程。 2、城市化地区 3、乡村——城市人口迁移的动因分析(城乡人口迁移的推力、拉力,即推拉说、推拉理论)城市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把农村人口拉了进来,“拉因”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乡村破产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城市的形成发展条件、城市的生长。2、城市内部空间组织: 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人的行为等。3、城市问题:城市环境、交通、城市住宅、城市贫困区的空间组织、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 2.什么是都市区: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 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位。 3.大都市带: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 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4.城市与乡村的本质特异:1、在产业构成上,城镇是以从事非农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2、 在规模上,城镇聚居有较多的人口总数。3、在景观上,城镇有较大的人口密度和景观密度。4、在物质构成上,城镇有给水系统、绿地系统、广场、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5、在职能上,城镇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经济政治的中心。6、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 5.城市发展的区域基础包括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区域经济地 理条件两大类型。 6.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141页最后一段(至142页)城市发展 的内部动力主要来自输出活动即基本部分的发展,由于城市基本活动部分的发展,从输出产品和劳务中获得的收入增加。收入的一部分导致基本部分的职工对本地消费和服务需求的扩大,也就导致了本地非基本部分就业岗位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基本活动收入的另一部分则用于本身的扩大再生产,继续为城市从外部获得的收入。基本和非基本活动每一次的增加都要引起当地人口的进一步增加,这样反过来又增加本地的需求和本地区的人口。城市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活动在一个地方循环往复、不断积聚的过程。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这样一种放大的机制被称作“剩数效应”。 7.城市地理位置的概念:是城市与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相结合的特点, 有利的结合即有利的城市地理位置,必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亦反。 8.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有三种类型:1、中心地城镇。2交通贸易城镇。3、专门化职能 城镇。中心地城镇是为了满足广大农村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需要而产生的。随着商品农业的出现和发展,物资集散和交换功能的扩大而不断产生和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建立,稳定和加强了小城镇在整个城镇体系中的地位。交通贸易城镇是为满足区域贸易和交通运转的需要而形成的,如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公路中心。其形成与发展取决于天赋的和人为的交通地理位置。古代的驿站是这类小城市的雏形。近代随着经济发展,以转运功能和区际贸易为基础,促进了这类城市的大量产生和不断发展。专门化职能城镇是为满足某种专门的需要,在积聚经济、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形成的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其发展主要取决于经济腹地、后方输运系统及城市本身的建设条件。 9.简述郊区城市化的特点:,1,土地集约化:A农产品商品化(大田作业向城郊农业转变)B劳动 力商品化(农业人口转变为兼业人口)C土地商品化(农业用地转变为城镇用地)2,产业结构高度化:遵循“配第- 克拉克”定律进行,郊区是受城市化影响最深的地域,城市经济的转换和向外扩散最先影响到郊区。从产业结构看,大城市郊区经济以工业为主,劳动力结构以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城市工业采用“飞地”形式在郊区新建工业卫星城市或工业点,他们对郊区产业结构的转变也起了重要作用3,城市网络化:城市网络化是指由各种现代交通手段,通讯手段,管道和绿地等为载体,各种不同功能,不同规模模的城镇为基础组成的,具有高度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能量交换的城乡体系。 10.简述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1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相适应2城市规模体系的 动态变化加速3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4郊区化进程已经显著5都市连绵区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地区,中国未来城市化道路取向是什么发展乡镇企业,走自上而下的城市化

城市地理学讲义

城市地理学讲义 第一章城市的产生 ——作为人造物的城市 第一节城市的起源 1.1 一些观点的辨析 (1)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乡村经济剩余导致城市的产生 (3)城市最早产生于公元前4世纪的美索不达 米亚,后传至印度和中国,之后又西进至 希腊,即:城市扩散学说的成立 (4)诱导城市产生的原因是集市的需要,是防 御的需求 1.2 早期城市的形式 城市起源的5个主导因素: 城市的起源是一切与城市的产生密切相关的因素促成的:一个有利的生态基础,一个便利的商贸地点,一个涵盖了规模灌溉工程、冶炼和驯养技术的先进技术汇集地,一个复杂的社会化组织体系,一个强有力的政体等等。 在城市产生的过程中,不同的因素诱发了不同类型的城市。 小结: 促使城市产生的原因可能正是城市为之效力的目标。 城市的特征:强化集聚、城市组群、实体界限、功能区分化、城市资源、文字记载、城市与乡村、纪念物结构、建筑物和人。 第二节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 2.1 城市、城镇与乡村 Rural /Town/ City/Urban ⏹乡村和城市(Rural and Urban: diversity with the landscape and populations .) ⏹小村(hamlet)、村庄(Village)、镇(town)、城市(city)、城市化地区(urbanized area)、大城市(metropolis) Polis-希腊语“城邦”-community Urbs-艺术门类-civitas(人的自然汇集场所) 第二节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 各国对城镇定义的标准不同 中国城市与城镇的区别 ⏹城市和城镇的区别:经国家批准设置市建制的城镇才能成为城市。 ⏹中国的行政区划中设立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建制镇 ⏹城市化地区(Urbanized area) ⏹源于美国:为了确定城市的实体界限以区分较大城市附近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而提出的一种城市地域概念。 美国的城市化地区=中心地方+外围密集居住区 相当于中国:城市建成区+卫星城+县城 2.2 城市群与大都市带

城市地理学(整理)

第一章 1.城市:城市-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政治、经济、科技、文教、信息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现代城市是一级行政单元,是按国家设市标准设立的,这样的市称狭义的城市(City)。广义的城市是代表城镇居民点的合称(urban) 包括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建制镇。 2.居民点系列: 中外各国大体都有小村hamlet—村庄village—镇town(集镇、建制镇)—城市city、—大都市metropolis-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大都市带megalopolis。这样一套居民点的系列。 3.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研究的重点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空间组织——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宏观的)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微观的)。 4.城市地理学研究内容: 1城市形成发展和布局的因素研究 2区域中的城市空间组织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 4城市问题研究 5新方法新技术新领域 5.城市地理学研究任务: 1.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揭示和掌握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规律,属于认识世界的任务; 科学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变化规律,属于改造世界的任务; 2.我国城市地理学面临许多重大的实践问题。比如,大、中、小城市的合理布局和城镇化水平的调控,区域城镇体系的形成,农业劳动力转移,城市职能的更替和空间重组等问题。 3.我国城市地理学的迫切任务,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解决社会经济建设中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领导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以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 6.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最新城市地理学名词解释整理

城市地理学名词解释整理 第一章绪论 城市:区别于乡村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大型聚落。是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人口、经济、政治、文化高度集聚的社会物质系统。” 第二章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 城市行政地域:依据城镇定义标准确定城镇的地位,进而确定城镇的行政管辖范围。 城市实体地域:有着密集人口和各种人工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组成的城市建成区,是城乡界线划分的依据。 城市功能地域:城市功能所波及的范围。 大都市区: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社会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大都市带: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活动上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 都市连绵区:以都市区为基本组成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 城市群: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据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第三章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城市地理位置: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相结合的特点。 第四章城市化原理 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域集聚和乡村地域转为城市地域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区域城市数量增多,非农活动规模扩大,城市文化扩散,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建成环境:由无数不同要素——道路、运河、港口码头、工厂、仓库、下水道、公共建筑、住宅等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的商品,其中每一种要素都是在不同条件下按不同的规律进行生产的,而某些要素,如交通网络,既起生产性建成环境的功能,又起消费性建成环境的功能。

城市地理学重点整理

城市地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 1. 城市地理学的概念: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城市这一复杂的动态系统。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4. 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5.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 l 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 l 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l 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l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l 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6. 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A.宏观城市空间:城市间构成的空间,集中在城市体系研究上。包括空间的形成—城市化、城市规模分析、空间格局、职能结构和网络形式。 B.微观城市空间:城市的内部空间,集中在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用地分异过程、各功能要素的区位分析和土地利用模式。 第二章 10.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 产业构成:城镇以从事非农人口活动的居民为主 规模:城镇聚居较多人口 景观:城镇比乡村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都高 物质构成:城镇有水电电话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公共设施 职能: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另: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 11.城市的概念:城市是以非农人口据几位特点的非农产业为特征的在中国表现为有行政建制的市与镇。 12.城市地域概念:行政地域概念、实体地域概念、功能地域概念。 13.中心地:城市化地区中一个或几个人口最多的设有建制的地方。人口至少15000人。15.都市区:是外国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做单位。 16.大都市带:戈特曼提出的由许多市区首尾连成一片,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存在密切联系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 其特点:a.多核心b.交通走廊c.密集的交互作用,不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d.规模庞大e.国家的核心区域 世界六大都市带:美国东北部波士华;芝匹兹;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英格兰大都市带;西北欧大都市带;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密集区。 17.都市连绵区:以都市区为基本单位,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 几个大都市带相互连接,形成有许多大的节点或发展极联结成网络的更大的城市地域空间,称之为世界性大都市带。 第三章

城市地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城市地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城市: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 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district ): 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它不是一级行政单元,而是城市功能上的一种统计单元。是由中心县和外围县构成。 中心县:中心市所在的县城或至少有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化地区里的县。大都市带: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关系,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其地域组织特点 (1)多核心;(2)交通走廊;(3)密集的交互作用;(4)规模庞大:2500万人为标准(5)国家的核心区域 都市连绵区:是以都市区为基本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城市群: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据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和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都市圈:日本经济意义上指的是以物资依存关系为中心的城市势力圈。 城镇密集区:这是对城镇分布比较密集、相对发达的地理空间的一种称呼。集合城市(Conurbation):拥有卫星城市的特大城市 区位: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的联系。生产活动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实际是综合了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要素的结果。要分

析生产活动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就要从作用于生产活动和城市的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着手即分析区位条件。 规模经济:某一生产企业,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可能生产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致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要亏本的地步。 积聚经济: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城市化: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地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两个方面。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集)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31.积极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城市化。 消极型城市化:与积极型城市化相反,先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也称假城市化或过度城市化。 景观型城市化: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因为这种城市化直接创造市区,所以也称直接城市化。 职能型城市化:是当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的是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这种城市化表现了地域进化的潜在意识,步从外观上直接创造密集的市区景观,所以也称间接城市化。 外延型城市化:如果城市的离心扩展,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这种扩展方式称之为外延型城市化。 飞地型城市化:如果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城市和城镇这两个概念有严格的区分。 只有那些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地方才称为市,不够设市条件的建制镇才称为镇,市和镇的总称才叫城镇或市镇。★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 1)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 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2)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 3)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4)城镇具有上下水、电灯、电话、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在物质构成上 不同于乡村; 5)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还有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 ★大都市带: 【大都市带】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有这样几个特点: 1)多核心。区域内有若干个高人口密度的大城市核心,每个大城市核心及其周围郊区县之间,以通勤流为主要指标的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组成一连串的都市区。各核心城市之间的低人口密度地区,多为集约化农场、开阔林地、零星分散的牧场和草地。这些非城市用地提供城市人口的休憩场所和食品供应。2)交通走廊。这些大城市核心及都市区沿高效率的交通走廊而发展,开始是铁路,进而是高速公路,它构成大都市带空间结构的骨架,把各个都市区联系起来,没有间隔。

3)密集的交互作用。不仅都市区内部,中心城市与周围郊区之间有密集的交互作用,都市区之间也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 4)规模特别庞大。戈特曼以2500万人口作为大都市带的规模标准。 5)国家的核心区域。它集外贸门户职能、现代化工业职能、商业金融职能、文化先导职能与一身,成为国家社会经济最发达、经济效益最高的地区,甚至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 第三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三种城市类型: (1)中心地型城市: 形成动因:商品、农业 功能:为满足广大农村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而形成的中心地城市。 特点:职能综合、发展稳定、等级鲜明 类别(例如):集镇、城镇、县城 (2)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城市 形成动因:(天赋或人为的)交通地理位置 功能:转运功能和区际贸易(为满足区际贸易和 交通转运的需要而形成的、以交通运输为主要职能的城市。) 特点:职能单一、发展起伏较大 类别(例如):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公路中心 ☆转运功能的三种类型: ①实体转运。指货物从一种交通方式转换为另一种交通方式,如水运转为铁路运输 ②商业性转运。主要指商品所有权的改变 ③政治性转运。主要指商品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这时需要付关税。(3)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形成动因:某种天赋的资源和人类特殊需要 功能:为满足某种专门需要,在聚集经济、规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