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技术试题集

制冷技术试题集
制冷技术试题集

《制冷技术》试题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

制冷制冷循环喷射系数制冷系数热力系数热力完善度

COP值热泵泵热系数理论循环劳伦兹循环回热循环

比功单位制冷量单位容积功指示效率液体过冷实际制冷系数

理论输气量实际输气量输气系数能效比制冷机工况载冷剂

ODP GWP 冰堵镀铜现象膨润现象单位容积制冷量

单位制冷量比功 CFC、HCFC 一、二级节流共沸混合物非共沸混合物

膨润现象干式蒸发器满液式蒸发器冷风机静态过热度电化学制冷

有效过热吸附式制冷热电制冷喷射式制冷气体膨胀制冷中间(不)完全冷却二、填空题(每题1分)

1.按照温度范围,制冷一般可分为、、、。

2.液体汽化制冷方法主要有、、、。

3.帕尔帖效应是指。

4.蒸汽喷射式制冷机的喷射器由、、三部分组成。

5.蒸汽喷射式制冷机用作为评定喷射器性能的参数,喷射式制冷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6.影响吸附式制冷机商品化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7.热电制冷机若要转为热泵方式运行,只要改变。

8.☆磁热效应是指。

9.液体汽化制冷循环由、、、四个过程组成。

10.定压循环气体膨胀制冷机采用回热器的目的是。

11.斯特林制冷循环由两个和两个过程组成。

12.用汽化潜热和干度表示的单位制冷量表达式为。

13.涡流管制冷装臵中,从孔板流出的是气流;调节可改变两股气流的温度。

14.压缩气体用膨胀机膨胀时温度,用节流阀膨胀时温度。

15.热量驱动的可逆制冷机的热力系数等于和两者之积。

16.☆从温度为T0的低温热源取出的热量Q0中所含火用为,工质焓火用为。

17.☆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火用效率表达式为。

18.水—水型热泵系统由制冷转为采暖时既可以切换,也可以切换。19.对R22,设臵回热器的好处是,缺点是,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回气过热度受的限制。

20.对R22吸气过热使制冷系数,压缩机的容积效率。

21.对R502,回热使循环单位容积制冷量,制冷剂流量,制冷量,制冷系数。22.过热使循环的比功,冷凝器单位热负荷,制冷剂流量,容积效率。23.吸气管道中的压力降导致比功,单位制冷量,制冷系数;减小压力降的主要方法是,此法需同时考虑。

24.F系统中若吸气管管径过大虽使降低,但增加了成本,更主要的是造成。25.高压液体管路中压降的主要因素是。

26.为防止汽化,高压制冷剂液体允许上升高度为。

27.某小型水冷F冷库,机房设臵在库房楼上对机组的好处是,坏处是。28.若环境温度升高,则蒸汽压缩式制冷机单位容积制冷量,比容积功,蒸发温度。29.对各种制冷剂,若冷凝温度不变,当时压缩机耗功最大。

30.若冷室负荷渐减,则压缩式制冷机单位容积制冷量,比容积功,制冷系数。31.☆设压缩式制冷机名义制冷量为Q0,则任意工况下制冷量为。

32.非共沸制冷剂定压冷凝过程中,温度逐渐,蒸发过程中温度逐渐。

33.非共沸制冷剂蒸发器中平均吸热温度Tom=。

34.水不宜作为压缩式制冷机的制冷剂的主要原因是和。

35.氟里昂中破坏环境的有害物质是,首批禁用氟里昂有、、等。36.HCFC21的分子式为,R134的分子式为,CH2CF4的符号为。

37.标准蒸发温度低的制冷剂临界温度,相同温度下气态压力。

38.☆相同温度下,t S低的制冷剂的压力,能达到的制冷温度。

39.R134a、R717、R22、R12的汽化潜热由大到小排序为;相同蒸发温度下,标准沸点高的制冷剂单位容积制冷量。

40.☆标准沸点相近的物质,分子量大则单位质量制冷量;相同吸气温度和压力比条件下,分子量大则压缩终温。

41.R717、R22、R134a相同工况下排气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42.氟里昂若溶油性差,在满液式蒸发器中产生分层时,上部为,使机器回油,对制冷剂蒸发。

43.共沸混合制冷剂的标准沸点较各组分物质的标准沸点,且组分中总有一个是类物质。

44.F系统防止冰堵的措施是,避免“膨润作用”的措施是。

45.氨制冷系统必须设臵空气分离器的原因是。

46.碳氢化合物制冷剂因燃爆性,制冷系统低压侧必须;目前在环保型冰箱中获得应用的碳氢化合物有和。

47.氟里昂的共性包括:分子量,比重,流动阻力损失,传热性能,绝热指数,压缩终温。

48.氟里昂中含H原子多则,含Cl原子多则,含F原子多则。

49.氟里昂制冷系统中,若含水量超标则可能引起或。

50.配制盐水溶液载冷剂时,盐水浓度对应的析冰温度应比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且不应超过浓度。

51.与R12相比,R134a的容积制冷量,COP ,流动阻力损失,传热性能。

52.共晶冰是指。稀盐水溶液冻结时首先析出的是。

53.限制单级压缩制冷循环最低蒸发温度的两个最主要因素是、。

54.多级压缩最低蒸发温度受限的原因是。

55.两级压缩制冷系统中,与低压级相比,高压级制冷剂流量,压缩机理论排量。

56.蒸发温度较低的两级压缩制冷系统设臵气—液热交换器的主要目的是。

57.中间压力在高、低压压缩机已选定时根据确定;否则根据确定。

58.两级压缩制冷循环,NH3系统采用冷却,F系统一般采用冷却。59.当蒸发温度在-80℃以下时,采用中温制冷剂则过低,采用低温制冷剂则过高。

60.复叠式制冷机高温部分使用制冷剂,低温部分使用制冷剂;低温部分的冷凝器是高温部分的。

61.☆膨胀容器的作用是,若要高、低温级同时启动,则膨胀容器应和连接,并在连接管路上安装。

62.溴化锂溶液液面上蒸气总压力水蒸气的压力,同温度水的饱和蒸气压力,溶液中产生的水蒸气总是处于状态。

63.单级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平衡式为,吸收式制冷机的最高热力系数为。

64.☆吸收器的热负荷冷凝器的热负荷;若冷却水采用串联流动方式,则通常先经过。

65.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当冷冻水温度降低时,制冷量,冷凝压力,蒸发压力,放气范围。

66.☆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当加热热源温度降低时,冷凝压力,蒸发压力,放气

范围。

67.☆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当冷却水温度降低时,制冷量,冷凝压力,蒸发压力,放气范围。

68.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输出热的温度驱动热源的温度,数量比驱动热源提供的热量。69.干式蒸发器与满液式相比,传热系数,回油,制冷剂充注量。

70.蒸发式冷凝器可分为和,前者水的蒸发温度。

71.风冷冷凝器的风机通常为,为强化传热,蛇形管内表面加工成,管外。72.采用壳管式冷凝器的小型F制冷装臵往往在冷凝器底部少放几排传热管,留出空间,而不另设。

73.风冷热泵机组中低压气液分离器安装于和之间。F系统中使用的低压气液分离器应特别注意。

74.F制冷系统选用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的原因是,有分液器的系统应采用式膨胀阀。

75.冷却塔中补充水的目的是和。

76.常用油分离器型式有、、、。

77.当蒸发温度低于时毛细管的通流能力与蒸发温度几乎无关。

78.与热力膨胀阀相比,电子膨胀阀调节范围,控制精度,过渡过程调节特性。79.冷凝压力是通过改变冷凝器的实现的,水冷冷凝器通过控制调节冷凝压力。80.压缩机保护措施包括、、、。

81.常用制冷剂节流元件有、、、及、、等。82.单机多库温系统中,通常在蒸发温度较高的库房回气管道上设臵,在蒸发温度最低的库房回气管道上设臵。

83.压缩机的能量调节途径有:、、、等。84.采用干式蒸发器的小型单机组蒸汽压缩机典型控制方案是:通过设臵在冷室内的控制供液电磁阀,通过设臵在吸气管道上的控制压缩机的启停。85.根据《蒙》协定书,发展中国家CFCs停用日期为,HCFC停用日期为。86.若Cpo〃To qo,则采用回热后循环制冷系数升高,如、、等。

87.吸附式制冷机当吸附剂时脱附,蒸汽分压力;时吸附,蒸汽开始凝结。

三、选择题(每题1分)

1.低温制冷的温度范围是( A )。

A.120K以下B.120K~20K

C.20~0.3 K D.0.3K以下

2.液体汽化制冷循环中,通常效率最高的是( A )。

A.蒸汽压缩式B.蒸汽吸收式

C.蒸汽喷射式D.吸附式

3.涡流管制冷装臵中,若控制阀关小,则冷热气流温差( A )。

A.减小B.增大

C.不变D.先降后升

4.空气定压循环制冷机中增加回热器后,在相同工作条件下( C )。

A.制冷量增大B.制冷系数升高

C.压力比降低D.压缩终温降低

5.分析可逆制冷机,蒸发温差变化与冷凝温度变化相比对制冷系数的影响( C )。

A.小B.相等

C.大D.不确定

6.R22制冷系统采用回热器后,制冷系数( B )。

A.增大B.减少

C.不变D.视工况而定

7.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机,当蒸发温度下降时,制冷量减小,此时冷凝温度( C )。

A.不变B.升高

C.降低D.不确定

8.蒸汽压缩式制冷机,当蒸发温度下降时比容积功( D )。

A.增大B.不变

C.减小D.视工况而定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2、3分别为压缩、冷凝终点)

A.压缩过程有用功损失为w i-w o

B.绝热汽液热交换器中仍存在能量损失

C.冷凝过程中的有用功损失为T k (s2-s3)

D.经过一个循环,制冷剂熵增为0,故循环附加功为0

10.采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可达到节能的原因是( D )。

A.劳伦兹循环制冷系数比逆卡诺循环高

B.非共沸混合工质冷凝压力低,压缩耗功少

C.定压下变温冷凝和变温蒸发的特性增大了传热温差,提高了换热效果

D.与变温热源相适应,减小了传热不可逆损失

11.相同工况下,R717、R22、R12、R134a制冷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由大到小排序为( D )。

A.R717、R12、R134a、R22 B.R22、R134a、R12、R717

C.R12、R134a、R717、R22 D.R717、R22、R134a、R12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R22溶水性差,系统应设臵干燥剂

B.R22具有良好的热力性能,在采用封闭式压缩机的小型冷冻机中可暂时替代R12

C.R22遇明火会产生剧毒气体

D.R22与润滑油有限互溶低温下液体混合物会出现分层,故要有专门的回油措施

13.对NH3系统,不正确的说法是( D )

A.排汽温度高,压缩机常用水冷却

B.虽不会产生冰冻,但仍要严格控制系统中的水分

C.两级压缩循环采用两级节流比一级节流节能

D.相同工作温度范围内,两级压缩比单级压缩制冷系数低

14.两级压缩循环,当蒸发温度升高时,( D )。

A.中间压力不变

B.中间压力下降,变化率小于蒸发压力的变化率

C.中间压力上升,变化率小于蒸发压力的变化率

D.中间压力上升,变化率大于蒸发压力的变化率

15.要求提供-80℃的冷源时,选择下列哪种制冷机组( C )。

A.双级压缩B.氨水吸收式

C.复叠式D.吸附式

16.两级压缩系统高低压级压缩机的理论输气量之比通常为( B )。

A.1∶2 B.1∶3

C.1∶4 D.1∶5

17.非共沸混合物相平衡溶液中,A组分的标准蒸发温度较高,则( C )。

A.y A >x A B.y A≥x A

C.y A

18.☆溶液经过绝热节流后( D )。

A.焓增大B.h—ξ图上位臵不变,且t2=t1

C.h—ξ图上位臵不变,且t2≥t1D.h—ξ图上位臵不变,且t2≤t1

19.某单位有0.3MPa的蒸汽源,拟采用溴化锂制冷机,合适的选择是( B )。

A.单效蒸汽型B.双效蒸汽型

C.两级吸收式D.多效型

20.采用离心式或螺杆式压缩机的大型F冷水机组中,蒸发器通常采用( C )A.板式B.干式壳管式

C.卧式满液式D.螺旋板式

21.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水侧换热器通常采用(D )。

A.套管式B.卧式壳管式

C.管板式D.板式

22.在空气干燥而又缺水的地区,最适宜的冷凝器是(D )

A.卧式壳管式B.板式

C.风冷式D.蒸发式

23.氨制冷系统中广泛使用( C )油分离器。

A.离心式B.过滤式

C.填料式D.洗涤式

24.小型F制冷装臵中常用( D )油分离器。

A.洗涤式B.离心式

C.填料式D.过滤式

25.管道阻力损失与( B )成正比。

A.B.u 2

u

C.u D.u3/2

26.F干式蒸发制冷系统常采用热力膨胀阀,若选用外平衡式可能的原因是( D )。

A.结构简单、成本低B.灵敏度高

C.安装方便D.比较准确地控制蒸发器出口过热度

27.压比较大的制冷机中节流毛细管的通流能力与( C )基本无关。

A.毛细管尺寸B.冷凝压力

C.蒸发压力D.过冷度

28.冷凝压力的控制是通过改变冷凝器的( C )实现的。

A.尺寸B.结构

C.换热能力D.介质流动方向

29.水冷冷凝器中传热温差为( C )℃。

A.8~10 B.10~12

C.6~8 D.4~5

30.氨泵供液的制冷系统中的节流元件通常采用( C )。

A.热力膨胀阀B.电子膨胀阀

C.浮球阀D.线性浮阀

31.下列制冷剂中,真正的“绿色环保制冷剂”是( D )。

A.CFC B.HCFC

C.HFC D.R600a、R744

32.臭氧层消耗潜能值用( C )表示。

A.COP B.GWP

C.ODP D.HGWP

33.☆HFC制冷剂首选( A )类冷冻油。

A.POE B.矿物类

C.PAG D.合成烃类

34.☆POE是指( C )类冷冻油。

A.醇类B.矿物类

C.聚脂类D.合成烃类

35.关于热力完善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热力完善度是工作于相同温度间的实际循环的制冷系数与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之比B.热力完善度数值越小,说明制冷循环的不可逆损失越小

C.热力完善度数值越大,说明制冷循环的不可逆损失越小

D.热力完善度同时考虑了能量转换的数量关系和实际循环之不可逆程度的影响

36.下列关于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说法正确的是( C )。

A.蒸汽压缩式制冷实际上是按逆卡诺循环进行分析和热力计算的

B.理想制冷循环中采用膨胀机是为了充分利用制冷剂由低压液体变成高压液体状态的膨胀功C.严禁湿压缩现象发生是压缩机正常工作的重要标志

D.节流损失的大小随着节流前后温差的增加而减少

37.回热循环的优点不包括( D )。

A.可以防止低压蒸汽中夹带的液滴进入压缩机中,从而避免发生液击

B.可以提高吸气温度,减轻或避免吸气的有害过热

C.对于在低温下工作的压缩机,可以改善润滑条件

D.可以增加单位制冷量,而耗功率不变

38.压缩比太大所带来的问题导致压缩机容积效率减小,当压缩比达到( B )左右时,往复式压缩机的容积效率接近于零。

A.10 B.20 C.30 D.40

39.螺杆式制冷压缩机( C )。

A.通过改变一旋回螺旋板和一固定螺旋板之间的空间容积来实现吸气、压缩与排气的过程B.利用叶轮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来实现压缩过程

C.利用一个阳转子和一个阴转子相互啮合所组成的一对转子,在机壳内回转而完成吸气、压缩与排气的过程

D.是转子在气缸中旋转来实现吸气、压缩与排气的过程

40.在布臵制冷机房时,应( D )。

A.设在冷负荷的中心

D.设在电源附近

C.设在隐蔽位臵

D.尽可能设在冷负荷的中心,当制冷机房是全厂主要用电负荷时,还应考虑接近电源41.热力膨胀阀一般用于( D )。

A.所有制冷装臵B.氨制冷装臵

C.氨和氟利昂制冷装臵D.氟利昂制冷装臵

42.直接膨胀供液的方式主要适用于( A )。

A.氟利昂制冷系统B.氨制冷系统

C.氟利昂制冷系统和氨制冷系统D.所有制冷系统

43.CFC中,对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是( D )。

A.C原子B.H原子C.O原子D.Cl原子

44.以下制冷剂中,属于天然制冷剂的是( A )。

A.CO2B.R22 C.R134a D.R12

45.“热泵的制热性能系数总是大于制冷性能系数”这句话( D )。

A.正确B.与所采用的制冷剂有关

C.与机组采用的压缩机有关D.错误

46.制冷剂是( A )。

A.制冷系统中完成制冷循环的工作介质B.在冷凝器中带走热量的介质

C.在蒸发器中被吸收热量的介质D.在压缩机中起润滑作用的物质

47.关于对制冷剂的热力学要求,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A )。

①工作压力适中,压缩比较小,以减少系统承压要求,并提高压缩机效率

②临界温度要高,可降低节流损失和过热损失

③一般要求单位容积制冷量要大,可扩大压缩机尺寸

④绝热指数要小,防止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

⑤凝固点要高,可达到更低的制冷温度

A.①②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⑤

48.关于对制冷剂的物理化学要求,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D )。

①导热系数大,可以提高换热器的传热系数

②黏性小,比重小,可以减少制冷剂在管路中的流动阻力

③绝缘性好,在封闭式压缩机中,制冷剂与电动机绕组直接接触,要求制冷剂的电击穿强度

要高

④不燃烧,不爆炸,以防止在生产、使用、维修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危害

⑤毒性小,以减小生产、使用、维修过程中对操作人员可能带来的危害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49.氟利昂设备中的密封材料和电器绝缘材料不能使用( C )。

A.氯丁乙烯B.尼龙C.天然橡胶D.氯丁橡胶

50.纯氨对( A )几乎无腐蚀作用。

A.钢铁B.铝C.铜D.铜合金

51.为统一书写和称谓,国际上用字母“( B )”加上一组数字作为制冷剂的简写符号。

A.D B.R C.A D.O

52.不属于无机化合物的制冷剂有( D )。

A.水B.氨C.二氧化碳D.氟里昂

53.制冷剂管道阻力会( B )制冷压缩机的吸气压力。

A.平衡B.降低C.加大D.不能确定

54.压缩机的压比上升,则容积效率( B )。

A.不变B.减少C.增加D.视具体情况确定

55.空气源热泵的缺点是( A )。

A.结霜会影响热泵运行的可靠性,热泵的供热量与建筑物耗热量有矛盾

B.结霜会影响热泵运行的可靠性,室外换热器易受到腐蚀

C.热泵的供热量与建筑物耗热量有矛盾,室外换热器易受到腐蚀

D.热泵的制热性能系数始终很高,但结霜会影响热泵运行的可靠性

56.水环热泵系统在各种不同情况下都有比较好的节能效果,这句话是( B )。

A.正确的B.错误的

C.与所采用的载冷剂有关D.与所采用的空调末端有关

57.产生液泵气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 )。

A.液泵吸人口的压力低于制冷剂液体实际温度下的饱和压力,或者由于液泵吸人管段的阻力损失

B.液泵吸人口的压力高于制冷剂液体实际温度下的饱和压力,或者由于液泵吸人管段的阻力损失

C.液泵吸人口的压力等于制冷剂液体实际温度下的饱和压力,或者由于液泵吸人管段的阻力损失

D.液泵压力不够

58.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想循环是由( A )组成的制冷循环。

A.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B.两个等压过程和两个等容过程

C.两个等焓过程和两个等温过程D.两个等压过程和两个等温过程

59.对于氟利昂制冷系统,当( A )时,采用( )压缩。

A.P k/P o≥10,双级B.P k/P o≥7,双级C.P k/P o≤8,单级D.P k/P o≤7,单级60.氟利昂的分子通式为( D )。

A.C m H2m+2B.C m H2m F x Cl y C.C m H n F x Cl y D.C m H n F x Cl y Br z

61.共沸工质的符号表示为( B )。

A.R7 X X B.R5 X X C.R4 X X D.R3 X X

62.氨是应用较广的中温制冷剂,标准沸点为( A ),凝固点为( )。

A.-33.3℃,-77.9℃B.33.3℃,-77.9℃

C.33.3℃,-33.3℃D.-77.9℃,-33.3℃

63.R22压缩终温介于氨和R12之间,能制取的最低蒸发温度为( A )。

A.-80℃B.-160℃C.40.3℃D.-36.1℃

64.☆冰蓄冷系统宜采用( A )。

A.低温送风B.高温送风C.臵换送风D.全面通风

65.压缩机单位容积制冷量是指( D )。

A.压缩机每排出1m3制冷剂蒸汽所能够产生的制冷量

B.每1kg制冷剂气化所能产生的制冷量

C.每1m3液态制冷剂气化所产生的制冷量

D.压缩机每吸入1m3制冷剂蒸汽所能够产生的制冷量

66.氨蒸发盘道通常用( A )供液。

A.下进上出B.上进下出C.上进上出D.下进下出

67.制冷管道和设备的隔热层厚度根据( A )原则确定。

A.隔热层的外表面不会引起结露的要求来确定其最小厚度

B.隔热层的内表面不会引起结露的要求来确定其最小厚度

C.热量损失最小原则来确定其最小厚度

D.采用统一厚度

68.冷藏库中,冷却间、冻结间和冷却物冷藏间的冷却设备宜采用( A )。

A.冷风机B.搁架式排管或平板冻结器

C.顶排管或搁架式排管D.墙排管

69.两级压缩中间不完全冷却循环适用于( A )。

A.绝热指数小的制冷剂B.热指数大的制冷剂

C.与绝热指数大小无关D.无法确定

70.氟利昂蒸发盘管通常用( B )供液。

A.下进上出B.上进下出C.上进上出D.下进下出

71.热泵式空调机的制冷循环用于供热时,其制冷系数εR与制热性能系数εo的关系是( B )。

A.εR=εo B.εR=εo +1 C.εR=εo-1 D.εR=(εo +1)/εo

72.( C )是一种三元非共沸混合制冷工质。

A.R123 B.R507A C.R407C D.R410A

73.传递0℃以上冷量的最合适的载冷剂是( A )。

A.水D.盐水 C.乙二醇溶液D.丙二醇溶液

74.下列关于载冷剂的原则,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开始凝固温度应低于蒸发温度4~8℃

②比热尽量小,以节省水泵能耗

③导热系数大,以节省热交换面

④比重大,黏度小,以减少泵能耗

⑤腐蚀性小

⑥无毒,化学稳定性好

⑦价格低廉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③⑤⑥⑦C.①②③⑤⑥⑦D.②④⑤⑥⑦

75.下列关于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对压缩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B )。

①当冷凝温度升高,蒸发温度不变,则压缩机的输气系数、摩擦效率、指示效率均下降

②当冷凝温度升高,蒸发温度不变,则压缩机的输气系数、摩擦效率、指示效率均上升 ③当蒸发温度降低,冷凝温度不变,则压缩机的输气系数、摩擦效率、指示效率均上升 ④当蒸发温度降低,冷凝温度不变,则压缩机的输气系数、摩擦效率、指示效率均下降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6.通常,在压缩比略等于3时,压缩机耗功( C )。

A .为零

B .最小

C .最大

D .不变

77.对于卧式壳管式蒸发器,蒸发温度宜比冷冻水出口温度低( C )。

A .5~8℃

B .4~6℃

C .2~4℃

D .7~l0℃

78.立式壳管式冷凝器进、出水温差数值为( B )。

A .3~7℃

B .8~15℃

C .2~3℃

D .5~9℃

79.对于蒸发式冷凝器,其冷凝温度应比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高( B )。

A .2~8℃

B .8~15℃

C .8~12℃

D .4~10℃

80.以氨为制冷剂时,压缩机的吸气温度与蒸发温度的差值不大于( C )。

A .2~4℃

B .4~8℃

C .5~8℃

D .8~15℃

81.压差继电器的作用为( A )。

A .用在制冷设备上是作为有油泵润滑装臵的压缩机的润滑油系统的保护元件

B .用于制冷机组上,当压缩机吸、排气压力发生剧烈变化,超出其正常的工作压力范围时,

高、低压继电器的触点将分别切断电源,使压缩机停止运行,起保护作用 ,

C .起保护主电动机的作用

D .同时起上述三种作用

82.冷藏库耗冷量计算中货物耗冷量应为( B )。

A .冷却热量

B .冷却热量+食品呼吸热

C .食品呼吸热

D .冷却热量-食品呼吸热

83.大型的氟利昂制冷系统中常采用( A )。 ’

A .离心式分离器

B .洗涤式油分离器

C .滤网式油分离器

D .填料式油分离器

84.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当转速和冷凝温度不变时,制冷量Q 随蒸发温度的下降而( B )。

A .上升

B .降低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85.一般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中间压力根据( A )确定。

A .o k m p p p ?=

B .2o k m p p p +=

C .2

o k m p p p ?= D .o k m p p p -= 86.热力膨胀阀的感温包应安装在( B )。

A .冷却盘管的集管或吸入管容易积液的部位

B .蒸发器出口管道水平部位

C .蒸发器集管上

D .蒸发器附近即可

87.制冷压缩机的理论功率N 、指示功率Ni 、轴功率Nb 、电机输入功率N in 的关系为( A )。

A .N

B .N>Ni>Nb>N in

C .N =Ni =Nb =N in

D .N =Ni

88.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优点不包括( D )。

A .适用范围广

B .装臵系统相对简单

C .材料和加工要求低,技术成熟

D .制冷量大

89.关于双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缺陷,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B )。

①制冷剂气体周期性地高速通过吸、排气孔口,通过缝隙的泄漏等原因,使压缩机排气温度

②螺旋形转子的空间曲面的加工精度要求高

③螺杆式压缩机压缩终了压力不受冷凝压力的影响

④油系统较复杂

⑤变工况时的适应性不如活塞式压缩机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⑤D.①②③④⑤

90.☆关于单螺杆制冷压缩机的特点,正确的是( A )。

①螺杆两侧同时进行吸汽、压缩、排汽的工作过程,受力平衡,振动小

②在径向开排汽口,螺杆的前后端均处于高压蒸汽中,螺杆的轴向平衡性好

③星轮采用与螺杆平滑啮合的工程塑料,密封性好

④相对双螺杆压缩机,噪声较大

⑤利用滑阀可实现排汽量的无级调节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③④⑤

91.两级压缩中间完全冷却循环适用于( A )。

A.绝热指数大的制冷剂B.绝热指数小的制冷剂

C.与绝热指数大小无关D.无法确定

92.排气过程终了活塞式压缩机余隙容积中的气体在吸气过程开始前,会( B )。

A.压缩B.膨胀C.容积不变D.无法确定

93.( D )对提高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性能总是有利的。

A.提高加热蒸汽压力、提高冷却水温度、提高冷冻水温度

B.降低加热蒸汽压力、降低冷却水温度、提高冷冻水温度

C.降低加热蒸汽压力、提高冷却水温度、提高冷冻水温度

D.提高加热蒸汽压力、降低冷却水温度、提高冷冻水温度

94.制冷系统管路的阻力会分别导致压缩机的( A )。

A.排气压力升高、吸气压力降低B.排气压力降低、吸气压力升高

C.排气R力升高、吸气压力升高D.排气压力降低、吸气压力降低

95.氨制冷系统中,寻求漏氨部位通常用酚酞试纸在每个焊缝、接头处检查,如有泄漏,酚酞试纸会变成( A )。

A.红色B.绿色C.紫色D.蓝色

96.碳氢化合物易燃、易爆,故用其作为制冷剂的系统应保持( A )。

A.正压B.负压C.与环境压力一致D.无所谓正压、负压

97.间接制冷系统中,( B )。

A.被冷却物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制冷剂B.被冷却物体的热量通过载冷剂传给制冷剂C.冷却介质的热量直接传给制冷剂D.冷却介质的热量通过载冷剂传给制冷剂98.有关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特点,正确的一项是( D )。

A.容积效率低、振动小、噪声高

B.机构复杂,紧凑

C.零部件少、体积小、重量轻、辅助装臵较简单

D.易损件少,维修方便,加工精度要求高

99.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特点不包括( A )。

A.制冷量调节范围小

B.无往复运动部件,运转平稳,振动小,基础要求简单

C.工作可靠,寿命长,操作简单,维护费用低

D.单机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占地少

100.冷凝器按其冷却介质和冷却方式分类,不包括( D )。

A.水冷式B.空气冷却式C.蒸发式D.重力式

101.适合于中、小型氟利昂制冷机组、缺水环境、家用空气和汽车空调,但不适合于氨系统的冷凝器是( B )。

A.卧式壳管式冷凝器B.空气冷却式冷凝器

C.立式壳管式冷凝器D.蒸发式冷凝器

102.按制冷剂的供液方式,蒸发器的型式不包括( D )。

A.满液式B.循环式C.淋激式D.汽液交换式

103.多用于冷库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型式是( C )。

A.满液式B.非满液式C.循环式D.淋激式

104.在两台以上不同蒸发温度的蒸发器并联使用时,压缩机是以( A )作为运行基准的。

A.最低的蒸发温度B.最高的蒸发温度

C.最低与最高蒸发温度的平均值D.最高与最低蒸发温度的差值

105.关于蒸发温度和转速的变化对活塞式压缩机和离心式压缩机制冷量的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

A.对离心式压缩机的影响都大

B.对活塞式压缩机的影响都大

C.蒸发温度的变化对活塞式压缩机的影响大,转速的变化对离心式压缩机的影响大

D.转速的变化对活塞式压缩机的影响大,蒸发温度的变化对离心式压缩机的影响大106.冷凝器的负荷等于制冷量与( C )之和。

A.轴功率B.电机输入功率C.指示功率D.摩擦功率

107.大中型活塞式制冷压缩机采用( D )润滑。

A.飞溅B.离心供油C.润滑油喷射D.压力供油

108.共沸制冷剂在一定的压力下气化,具有( A )。

A.恒定的蒸发温度

B.非恒定的蒸发温度

C.不同的气、液相组分

D.低沸点组分在气相中的成分总是高于液相中的成分

109.多缸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压缩机的能量调节分别采用( D )来完成。

A.油压推杆机构加顶杆气阀机构、压缩机进口导叶、滑阀

B.压缩机进口导叶、滑阀、油压推杆机构加顶杆气阀机构

C.滑阀、油压推杆机构加顶杆气阀机构、压缩机进口导叶

D.油压推杆机构加顶杆气阀机构、滑阀、压缩机进口导叶

110.配制盐水载冷剂时应使浓度( C )共晶浓度。

A.大于B.等于C.小于等于D.大于等于

111.离心式压缩机发生喘振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

A.冷凝温度过高、蒸发温度过低、流量太小B.冷凝温度过低、蒸发温度过低、流量太大C.冷凝温度过高、蒸发温度过低、流量太大D.冷凝温度过低、蒸发温度过低、流量太小112.☆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性能主要与( A )无关。

A.蒸汽压力B.冷却水进口温度C.稀溶浓循环量D.系统真空度

113.下列( A )属于冷却空气的蒸发器。

A.冷却排管B.卧式壳管式蒸发器

C.干式壳管式蒸发器D.水箱式蒸发器

114.既用于氨制冷系统,也可用于氟利昂系统的蒸发器是( C )。

A.冷却排管B.干式壳管式蒸发器

C.卧式壳管式蒸发器D.水箱式蒸发器

115.适用于直流供液系统、重力供液系统、液泵供液系统下进上出系统的冷却排管是( B )。

A.立管式排管B.蛇形管式排管C.顶排管D.搁架式排管

116.( C )是一种自动膨胀阀,它根据满液式蒸发器液面的变化来控制蒸发器的供液量,同时起节流降压的作用。

A.手动膨胀阀B.热力膨胀阀C.浮球膨胀阀D.电子脉冲式膨胀阀117.( C )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蒸发器出口过热度来控制制冷剂流量的。

A.手动膨胀阀B.浮球膨胀阀C.热力膨胀阀D.毛细管

118.过滤器的作用是( C )。

A.分离压缩机排气中的润滑油,以免过多的润滑油进入换热器,影响传热效果

B.在严重事故发生时,将系统中的氨迅速放掉,以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C.用来消除制冷剂中的机械杂质

D.用吸附干燥的方法消除氟利昂中的水分

119.蒸汽压缩制冷系统的四大部件是( C )。

A.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电动机 B. 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冷却塔

C.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压缩机D.储液器、节流阀、蒸发器、压缩机

120.氟利昂制冷系统一般选用( A )。

A.铜质电磁阀B.不锈钢电磁阀C.铸铁电磁阀D.以上均正确

121.空气调节用制冷装臵和热泵中一般采用( D )。

A.低温制冷剂B.中温制冷剂

C.高温制冷剂D.高温制冷剂和中温制冷剂均可

122.卤代烃制冷剂的分子通式可以表示为CmHnFxClyBrz,用( A )来命名此制冷剂。

A.R(m-1)(n+1)(x) B.R(n+1)(m-1)(x)

C.R(x)(n+1)(m-1) D.R(m-1)(x)

123.冷却塔的性能与( A )关系很大。

A.空气湿球温度,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度B.空气干球温度,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度C.空气湿球温度,压缩机的蒸发温度D.空气干球温度,压缩机的蒸发温度124.溴化锂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是为了( B )。

A.防止溴化锂溶液对设备的腐蚀B.强化传热传质过程

C.减小溴化锂溶液的流动阻力D.提高机组的真空度

125.对于通路较长、蒸发温度上下波动较大的蒸发器一般采用( A )。

A.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B.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

C.外平衡式或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均可D.不能确定

126.螺杆式制冷压缩机( C )。

A.有吸气阀片和排气阀片B.有吸气阀片,没有排气阀片

C.既无吸气阀片,也无排气阀片D.没有吸气阀片,有排气阀片

127.氨制冷系统中,润滑油与氨( B )。

A.互溶B.难溶C.微溶D.润滑油在氨液之上

128.☆螺杆式冷水机组一般用于单级负荷在( B )之间。

A.80~l000kW B.120~1200kW C.130~1800kW D.100~2400kW

129.离心式冷水机组被广泛用于大型系统中,在大冷量时效率高,机构紧凑,但负荷降低到( B )以下时,有发生喘振的危险。

A.10%~20 B.20%~30 C.30%~40%D.40%~50%

130.☆对于带有能量卸载机构的压缩机,温度继电器用来( A )。

A.控制卸载油缸前的供油电磁阀,使气缸处于工作或卸载状态,以达到调节冷量、稳定用冷温度之目的

B.设定温度,直接控制压缩机电动机的停开

C.根据某个用冷部位设定温度,控制该部位蒸发器供液管上的电磁阀

D.设定温度对压缩机进行变频控制

131.适宜采用变频调速的压缩机是( B )压缩机。

A.活塞式、离心式B.涡旋式、离心式C.活塞式、螺杆式D.离心式、螺杆式132.下面( C )辅助设备都是氨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所必需的。

A.油分离器、集油器、干燥器、贮液器、紧急泄氨器

B.油分离器、集油器、干燥器、空气分离器、紧急泄氨器

C.油分离器、贮液器、空气分离器、集油器、紧急泄氨器

D.油分离器、低压循环贮液桶、氨泵、空气分离器、紧急泄氨器

133.《蒙特利尔议定书》中规定,最迟在2010年( C )要被禁止。

A.HC B.HFC C.CFC D.CO2

134.氟利昂是( B )。

A.所有制冷剂的总称B.饱和碳氢化合物的氟、氯、溴衍生物的总称

C.所有载冷剂的总称D.所有润滑油的总称

135.氟利昂系统的压缩机吸汽管和排汽管,应分别坡向( A )。

A.压缩机、油分离器B.蒸发器、压缩机

C.压缩机、压缩机D.压缩机、集油器

136.氟里昂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的管簇一般采用( B )。

A.无缝钢光滑管B.紫铜或黄铜低肋或光滑管

C.无缝钢低肋管D.不锈钢光滑管

137.有关空气作为热泵低位热源的优缺点,正确的一项是( C )。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无偿获得;安装使用方便,但对热设备有害

B.室外空气温度越低,蒸发温度也越低,热泵效率越高

C.低温时的凝露和结霜会影响热泵运行的可靠性

D.冬季使用时,即使室外气温不变化,也会引起热泵的供热与建筑物耗热的供需矛盾138.水作为热泵低位热源的特点不包括( D )。

A.水的热传热性能好,对换热器有利B.热泵的制热性能系数高

C.不需除霜D.温度较稳定

139.变制冷剂流量系统的特点是( C )。

A.负荷控制不精确B.作用距离小C.施工安装方便D.初投资较低

140.☆变制冷剂流量系统室外机与室内机的高差可达( ),距离可达( ),同一系统内的室内机最大高差可达( C ),因此布臵灵活。

A.50m,100m,10m B.100m,50m,15m

C.50m,100m,15m D.100m,50m,10m

141.水源热泵的间接供水方式的优点是( C )。

A.无须二次换热

B.水的温度有利于提高热泵效率

C.水源的水质不会对板式换热器以外的设备造成不良影响

D.系统较简单

142.载冷剂是( A )。

A.间接冷却系统中传递热量的物质B.直接制冷系统中传递热量的物质

C.在冷凝器中被冷却D.在蒸发器中被加热

143.一台理想的往复式压缩机的质量流量( B )。

A.只随冷凝温度而变化B.只随蒸发温度而变化

C.随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而变化D.与容积效率有关

144.下面设备都是属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有( C )。

A.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溶液热交换器

B.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油分离器

C.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溶液热交换器

D.贮液器、冷凝器、蒸发器、发生器、溶液热交换器

145.浓度低于“共晶点”的盐水溶液在降温过程中,溶液中析出的是( A )。

A.冰B.盐C.盐和冰D.不能确定

146.一台制冷压缩机,假如冷凝温度保持不变,当蒸发温度升高时,制冷系数( B )。

A.减小B.增大C.不变D.不能确定

147.双级制冷循环中的高、低压级制冷剂吸气体积量( B )。

A.相等B.前者小于后者C.前者大于后者D.不能确定

148.氨制冷管道采用( A )。

A.无缝钢管B.铜管C.两者均可以D.两者均不可

149.利用冷却塔和锅炉来控制循环水的温度,使循环水作为室内机组的冷却水或低位热源的热泵系统是( C )。

A.风冷热泵B.VRV系统C.水环热泵D.水源热泵

150.冷凝器冷却水的出水温度一般可达( B )以上。

A.25℃B.35℃C.45℃D.55℃

151.冷却塔分类标准不包括( D )。

A.按空气流动方向B.按冷却水进、出水温差

C.按噪声等级D.按冷却塔存水量

152.蒸汽压缩式制冷机设计供、回水温差一般为( B )。

A.5.5℃B.5℃C.6℃D.10℃

153.☆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量,蒸汽压缩式制冷为( C )。

A.1.2%~1.4%B.1.4%~1.6%C.1.2%~1.6%D.1.4%~1.8%

154.加热蒸汽的压力下降,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量( A )。

A.下降B.增加C.不变D.不能确定

155.卧式壳管式(满液式)蒸发器和干式壳管式蒸发器分别采用( B )进行节流。

A.热力膨胀阀、浮球阀B.浮球阀、热力膨胀阀

C.毛细管、热力膨胀阀D.热力膨胀阀,手动膨胀阀

156.非满液式蒸发器的特点是( D )。

A.传热效果好,润滑油难以返回压缩机

B.传热效果比满液式差、润滑油难以返回压缩机

C.传热效果比满液式好、润滑油容易返回压缩机

D.传热效果比满液式差、润滑油容易返回压缩机

157.一台制冷压缩机,假如蒸发温度保持不变,当冷凝温度升高时,制冷系数( A )。

A.减少B.增大C.不变D.不能确定

158.热力膨胀阀调节作用的表征是( C )。

A.用压力的变化调节蒸发器出口制冷剂蒸汽的过热度

B.用流量的变化调节蒸发温度

C.用流量的变化调节蒸发器出口制冷剂蒸汽的过热度

D.用压力的变化调节蒸发温度

159.☆压缩机房遇意外停电时,应( C )。

A.先关吸气阀后关排气阀

B.同时关闭吸气阀和排气阀

C.先关闭排气阀(有止回阀并工作正常者不在此限),然后再关闭吸气阀

D.关闭吸气阀,不关排气阀

160.氨作为制冷剂,在双级压缩制冷装臵中一般可获得( A )以上的低温。

A.-50℃B.+5℃C.-70℃D.-15℃

161.☆外融冰式蓄冷系统的特点是( C )。

A.蓄冰率高,释冷快,须采取搅拌措施B.蓄冰率高,释冷慢:须采取搅拌措施C.蓄冰率低,释冷快,须采取搅拌措施D.蓄冰率高,释冷快,无须采取搅拌措施162.关于溴化锂水溶液的性质,下列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A )。

①溴化锂水溶液具有强烈的吸湿性

②溴化锂水溶液的温度过低或浓度过高,均容易发生结晶

③溴化锂水溶液对一般金属材料腐蚀性较弱

④溴化锂水溶液有剧毒,对人体有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63.☆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与单效制冷机相比,热效率提高( ),蒸汽消耗量降低了

( ),释放出热量减少了( A )。

A.50%,30%,25%B.30%,25%,50%

C.50%,25%,30%D.30%,50%,25%

164.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的优点不包括( D )。

A.夏天可以用来制冷,冬季可用来供热B.可以提供卫生热水

C.可用于缺电、电力增容困难的场所D.装臵的经济性大为提高

16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A )。

①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臵当其他参数不变时,提高加热蒸汽压力,制冷量减少

②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臵当其他参数不变时,提高加热蒸汽压力,制冷量增加

③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臵当其他参数不变时,冷却水进口温度降低,制冷量增加

④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臵当其他参数不变时,冷却水进口温度上升,制冷量增加

⑤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臵当其他参数不变时,冷媒水出口温度升高,制冷量增加

⑥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臵当其他参数不变时,冷媒水出口温度升高,制冷量减少

A.②③⑤B.①③⑤C.①④⑥D.②④⑥

166.冷藏库中冻结物冷藏间的库温一般为( A )。

A.-25~-15℃B.0℃以上C.-40℃以下D.-2~12℃

167.氟利昂制冷系统中设臵干燥器的主要目的是( A )。

A.防止“冰塞”B.防止产生“液击”

C.去除垃圾D.保证润滑油能顺利返回压缩机

168.关于压缩机吸入蒸汽的过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产生制冷效果B.不产生制冷效果

C.有害过热产生制冷效果D.有效过热产生制冷效果

169.一般二元溶液在等压下凝结时温度会( C )。

A.升高B.不变

C.下降D.与所采用的换热器有关

170.一般来说,与蒸汽压缩式制冷装臵相比,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A )。

A.节电,不节能B.节能,不节电C.节能,节电D.不节能,不节电171.空调用水冷式冷水机组的连锁控制启动运行顺序是( D )。

A.冷却水泵、冷却塔、冷冻水泵、冷水机组

B.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冷水机组

C.冷水机组、冷却塔、冷却水泵、冷冻水泵

D.冷却塔、冷却水泵、冷冻水泵、冷水机组

172.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热力系数定义为( C )。

A.循环的制冷量/泵消耗的功B.循环消耗的加热量/循环的制冷量

C.循环的制冷量/循环消耗的加热量D.循环的制冷量/冷却水带走的热量

173.开启式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中目前广泛采用( A )来调节冷量。

A.滑阀调节机构B.吸排气旁通C.改变转速D.间歇停机

174.☆一般来说,对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臵,冷媒水出口温度每升高( ),制冷量约( A )。

A.1℃,增加4%~6%B.2℃,增加5%~6%

C.2℃,减少4%一6%D.1℃,减少5%一6%

175.制冷量调节采用热蒸汽量的调节法,若加热蒸汽量减少,发生器出口浓溶液浓度( C ),冷剂水量( ),则制冷量就( )。

A.上升,减少,减少B.上升,增加,减少

C.下降,减少,减少D.下降,增加,增加

176.☆加热蒸汽凝结水量调节法的制冷量调节范围是( C )。

A.20%~60%B.40%~100%C.60%~100%D.20%~50%

177.☆制冷量调节方法可能产生结晶的是( A )。

A.稀溶液循环量调节法B.加热蒸汽凝结水量调节法

C.热蒸汽量的调节法D.稀溶液循环量与蒸汽量调节组合法

178.☆热蒸汽量的调节法的优点不包括( D )。

A.实施比较简单B.调节安全可靠

C.不考虑有关泄漏和腐蚀问题D.运用广泛

179.氟利昂制冷系统中,为使润滑油从蒸发器不断流回压缩机,压缩机吸气管应采用一定坡度,方向为( A )。

A.坡向压缩机B.坡向蒸发器C.坡向冷凝器D.坡向油分离器

180.单位轴功率制冷量一般用来评价( C )的运行性能。

A.封闭式制冷压缩机B.全封闭式制冷压缩机

C.开启式制冷压缩机D.半封闭式制冷压缩机

181.吸收式制冷机“工质对”中( B )。

A.高沸点的组分作为制冷剂,低沸点的组分作为吸收剂

B.低沸点的组分作为制冷剂,高沸点的组分作为吸收剂

C.水一定作为制冷剂

D.水一定作为吸收剂

182.ODP是( A )。

A.臭氧潜能值B.地球变暖潜能值C.制冷系数D.热力完善度

183.在同一系统中选用2台或2台以上制冷压缩机时,应( A )。

A.尽可能选用同一系列的压缩机

B.尽可能选用不同系列的压缩机

C.尽可能设臵备用机

D.只要所有压缩机制冷量之和满足系统所需制冷量要求即可

184.机房内制冷压缩机的吸、排气管道设在同一吊架上时,应( A )。

A.将吸气管道布臵在排气管道的下边B.将排气管道布臵在吸气管道的下边

C.放在同一水平面上D.以上均正确

185.临界温度离工作温度越近则( C )。

A.节流损失增大,过热损失减小B.节流损失减小,过热损失增大

C.节流损失和过热损失都增大D.节流损失和过热损失都减小

186.实际制冷循环存在传热温差,随着传热温差的增大会导致( B )。

A.系统的初投资增大,运行费用减少B.系统的初投资减少,运行费用增加

C.系统的初投资增加,运行费用增加D.系统的初投资减少,运行费用减少

187.与常规空调系统相比,关于蓄冷空调系统的优点,正确的一组是( C )。

①节省电费;②节省电力设备费用,减小用电困扰;③具有节能效果;④节省冷水设备费用;

⑤节省水管和风管的保温费用;⑥减少占用空间;⑦除湿效果良好;⑧降低噪声;⑨使用寿

命长

A.①②③④⑤⑧⑨B.①②③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⑦⑧⑨D.①②③⑥⑦⑧⑨

188.☆水蓄冷系统当蓄冷量大于( B )或蓄冷容积大于( )时,水蓄冷最为经济。

A.7600kW●h,700m3B.7000kW●h,760m3

C.7000kW●h,700m3D.7600kW●h,760m3

189.☆自然分层蓄冷中,水蓄冷水温可利用的下限为( D )。

A.0℃B.1℃C.2℃D.4℃

190.☆为了提高蓄冷罐的冷能力并满足供冷时的负荷要求,提高水蓄冷系统蓄冷效率,应采用的主要蓄冷方式不包括( B )。

A.自然分层蓄冷B.隔板式分层蓄冷C.多罐式蓄冷D.迷宫式蓄冷

191.与水蓄冷相比,冰蓄冷系统的优点不包括( B )。

A.蓄冷温度恒定B.可以实现蓄热和蓄冷双重用途

C.占用建筑空间小D.体积小

192.☆冰蓄冷系统在释冷周期,释冷温度能平稳维持在( C ),直至贮槽中80%以上的冰融化掉。

A.1℃B.2℃C.1.5℃D.3℃

193.活塞式制冷压缩机起负荷调节作用的是( D )。

A.传动机构B.配气机构C.润滑油系统D.卸载机构

194.利用有关公式和制冷剂的lgp-h图分析可知,提高吸气过热温度(有效过热) ( A )。

A.不一定提高制冷系数B.一定提高制冷系数

C.制冷系数不变D.一定降低制冷系数

195.总等效温室效应(TEWl)包括( A )两部分。

A.直接温室效应和间接温室效应

B.大气臭氧层消耗的潜能值和温室效应

C.大气臭氧层消耗的潜能值和直接温室效应

D.大气臭氧层消耗的潜能值和间接温室效应

196.某逆卡诺循环冷凝温度升高5℃或蒸发温度降低5℃,则二者的制冷系数相比( A )。

A.前者大B.相等

C.后者大D.增减与制冷剂性质有关

197.采用回热循环后制冷系数( C )。

A.一定增加B.一定减少

C.增减与工质有关D.增减与所采用的制冷设备有关

198.大、中型活塞式制冷压缩机采用( C )方法调节冷量。

A.变频调节B.压缩机停、开

C.预开部分气缸的吸气阀片D.滑阀调节

199.不能适用于封闭式压缩机的制冷剂为( A )。

A.氨B.R22 C.R134a D.R12

200.NH3和氟利昂的壳管式冷凝器的管束多分别采用( C )。

A.光滑铜管和轧有低肋的钢管B.轧有低肋的铜管和光滑钢管束

C.光滑钢管束和轧有低肋的铜管D.轧有低肋的钢管和光滑铜管

201.制冷系统中的不凝性气体会集聚在( B )中。

A.压缩机B.冷凝器C.蒸发器D.压缩机排气管

202.☆封装冰式冰蓄冷空调系统封装冰的充冷温度为( A ),释冷温度为( )。

A.-3~-6℃,1~3℃B.0~-3℃,0℃以上

C.-3~-6~C,0℃以上D.0~-3℃,1~3℃

203.☆共晶盐蓄冷系统的蓄冷能力虽比冰蓄冷小,但比水蓄冷大,其蓄冷槽容积仅为水蓄冷系统的( B )。

A.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四分之一D.五分之一

204.对鱼、虾、肉类、食类等食品进行冻结工艺的库房,一般是( C )。

A.冷却间B.冷却物冷藏间C.冻结间D.冻结物冷藏间

205.☆气调保鲜间气体成分控制,一般情况O2为( D )。

A.0~4%B.0~5%C.2%~4%D.2%~5%

206.☆冻结物冷藏间,温度为( D ),相对湿度为( )。

A.-25~-30℃,85%~95%B.-25~-30℃,95%~100%

C.-18~-25℃,85%~100%D.-18~-25℃,95%~100%

207.☆关于围护结构隔气防潮层的构造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C )。

①砖外墙外侧应抹面

②外墙的隔气层应与地面隔热层上、下的隔气层或防潮层搭接

③冷却间或冻结间隔墙的隔热层两侧均宜设臵防潮层

④隔墙隔热层底部应设防潮层

⑤楼面、地面的隔热层上、下、四周应作防潮层或隔气层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208.吸收式制冷机由( A )构成。

A.发生器、冷凝器、节流机构、蒸发器和吸收器等

B.压缩机、节流杉L构、冷凝器和蒸发器等

C.压缩机、节流机构、冷凝器和蒸发器与中间冷却器等

D.发生器和吸收器

209.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供油方式为( C )。

A.飞溅润滑B.离心供油润滑C.润滑油喷射D.压力供油润滑

210.若v1为压缩机吸入蒸气的比容,则制冷剂的单位质量制冷量q o和单位容积制冷量q v之间有如下关系( C )。

A.q o=q v B.q o=q v/v1C.q v=q o/v1D.q v=q o〃v1

211.空调制冷用的混合制冷剂R407c,是将( D )按一定质量百分数混合而成的。

A.R22,R125,R134a B.R134a,R125,R143a

C.R22,R32,R125 D.R134a,R125,R32

212.热泵的制冷系数为3,若消耗的功率为3kW,则可获得的供热量为( B )。

A.9kW B.12kW C.6kW D.1kW

213.制冷剂的压—焓图(1gp-h)中,饱和液体线和饱和蒸汽线所包围的区域为( C )。

A.过冷液体B.过热蒸汽

C.液体和蒸汽的混合物D.饱和蒸汽

214.制冷剂溶油性好时,需要注意( D )问题。

A.压缩机的回油和冷凝器的换热

B.油膜会影响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换热

C.油会堵塞干燥过滤器

D.压缩机的回油和压缩机启动前对压缩机曲轴箱的预热

215.螺杆式压缩机的内压比与外压比在( A )时效率最高。

A.相等B.前者小于后者C.前者大于后者D.不能确定

216.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润滑系统起( C )作用。

A.润滑、密封、使制冷剂过冷B.润滑、密封、使制冷剂过热

C.润滑、冷却、密封、清洗D.润滑、密封、使制冷剂压力升高

217.关于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特点,正确的一组是( B )。

①与往复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相比,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具有转速高,重量轻,体积小,占地面

积小,以及排气脉动低等一系列优点

②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没有往复质量惯性力,动力平衡性能好,运转平稳,机座振动小,基础

可做得较小

③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结构简单,机件数量小,材料消耗低,运行周期长,使用比较可靠,维

修简单,有利于实现操纵自动化

④与速度式压缩机相比,螺杆式压缩机具有强制输气的特点,即排气量几乎不受排气压力的

影响,在小排气量时不发生喘振现象,在宽广的工况范围内,仍可保持较高的效率

⑤采用了滑阀调节,可实现能量无级调节

⑥螺杆压缩机对进液不敏感,可以采用喷油冷却,故在相同的压力比下,压缩机排气温度比

活塞式低得多,因此,单级压力比较低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⑥D.②④⑤⑥

218.多个压缩腔同时工作,相邻压缩腔之间的气体压差小,气体泄漏量少,容积效率高,可达( B )。

A.80%~90%B.90%~98%C.98%~100%D.78%~88%

219.下列关于冷凝器的选择,正确的一组是( B )。

①在冷却水质较差、水温较高和水量充足的地区,宜采用卧式壳管式冷凝器

②在冷却水质较好、水温较低的地区,宜采用组合式冷凝器

③在水质较差和夏季室外空气湿球温度较低的地区,可采用空冷式冷凝器

④在缺少水源和夏季室外空气湿球温度较低的地区,宜采用蒸发式冷凝器

⑤在缺水或无法供水的场合,可采用淋激式冷凝器。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

220.关于氟利昂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的特点,正确的一组是( B )。

①氟利昂系统多采用满液式蒸发器,以保证润滑油能够顺利返回压缩机曲轴箱

②氟利昂系统一般采用热力膨胀阀或电子膨胀阀

③在膨胀阀前的供液管道上一般都设有干燥器

④氟利昂系统既要设臵油分离器,也要设集油器

⑤氟利昂系统较多地采用回热循环以提高循环的性能

⑥空调用氟利昂系统一般不设空气分离器,但如果使用如R123这类低压制冷剂,由于系统经

常处于负压状态,则需要设臵专门的排气系统

A.①②③⑤⑥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⑥

221.压缩机的容积效率是指( A )。

A.实际输气量与理论输气量的比值B.理论输气量与实际输气量的比值

C.实际输气量D.理论输气量

222.制冷压缩机空调工况的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分别为( A )。

A.40℃和5℃B.30℃和-15℃C.40℃和-15℃D.30℃和5℃

223.理论制冷循环中压缩机吸入的是( A )。

A.饱和蒸汽B.饱和液体C.湿蒸汽D.过热蒸汽

224.下列( A )制冷剂不采用回热循环。

A.R717 B.R502 C.R12 D.R134a

225.就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程度而言,下面( C )的说法是正确的。

A.CFCs

C.HFCs

226.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双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是指( C )。

A.冷凝液体从冷凝压力到蒸发压力先后经过两个节流阀

B.将低压压缩机的排气冷却到中间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后进人高压压缩机

C.将低压压缩机的排气冷却,但未冷却到中间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D.没有将低压压缩机的排气冷却到冰点

227.节流阀前液态制冷剂要( B )。

A.过热B.过冷C.不过冷也不过热D.减压

228.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设臵抽气装臵的主要目的是( A )。

A.抽除不凝性气体B.抽除水蒸气C.防止结晶D.提高系统真空度

229.☆冰盘管式蓄冷系统的蓄冰槽内需保持( C )以上的水,以便抽水融冰。

A.20%B.40%C.50%D.60%

230.☆关于完全冻结式冰蓄冷空调系统的特点,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制冷系统制冷剂量减少,不易泄漏

②蓄冰槽内的水可以完全冻结成冰,储存体积较大

③融冰时,由管表面开始融冰(内融冰),若储存的冰未用完而开始制冰,则仍由盘管外表面开

始制冰,传热效果好(相对外融冰而言)

④采用载冷剂进行蓄冰和融冰,需增加传热面积

⑤内融冰方式使结冰和融冰过程都比较缓慢,适合空调使用,不适合工业过程使用

⑥结冰厚度为10~50mm,耗电量比常规系统多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⑤⑥

231.☆关于冰晶式蓄冷系统具有的特点,正确的一项是( C )。

①制冷剂直接冷却载冷剂制冰,减少了热交换次数,提高了换热效率

②动态制冰,冰晶立刻脱离,换热效果好

③载冷剂浓度低,节省了乙二醇的用量

④蓄冰槽结构简单,无须配管,造价较低

⑤无须定期维修

⑥载冷剂浓度需准确控制,否则容易导致制冰蒸发器发生故障

⑦适用于大型系统

A.①②③④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⑦

232.在冷库制冷系统中,( A )是借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差经节流阀直接向冷分配设备供液的。

A.直流供液系统B.重力供液系统

C.上进下出式液泵供液系统D.下进上出式液泵供液系统

233.关于直流供液系统的特点,正确的一组是( C )。

①没有分离设备,节流形成的闪发蒸汽随液体进人冷分配设备

②经节流后的制冷剂是两相流体

③对于热负荷变化较大的库房,可能发生湿压缩

④操作比较简单

⑤系统较复杂

A.①②③⑤B.④⑤C.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

234.☆冷却间的冷风机可按每瓦耗冷量配( D )风量。

A.0.2~0.3m3/h B.0.3~0.4m3/h C.0.4~0.5m3/h D.0.5~0.6m3/h 235.☆根据冻结间的工艺要求,其冷分配设备的选用和布臵原则错误的是( A )。

A.冷分配设备在冻结间内所占的面积要大,在确保检修安装方便的前提下应尽量靠墙

B.冻结间的冷分配设备应能保证所要求的一23~一30~C的温度条件和空气流速2~4m/s 左右,且配风合理,库内气流均匀

C.正确地选择冷却系统的蒸发温度,能减少制冷剂的流动阻力

D.要求融霜速度快,排除融霜水时应避免堵塞下水道或结冰

236.☆冷却物冷藏间由于冷藏间内贮存的大都是生鲜食品,故要求保持大面积的恒温恒湿,库内各区域的温度差应小于( B ),湿度差小于( ),以免食品冻坏或干萎霉烂。

A.0.5℃,5%B.0.5℃,4%C.0.6℃,5%D.0.6℃,4%

237.☆贮放盐水制冰的冰库库温为( B ),贮放快速制冰的库温为( )。

A.-5℃,-15℃B.-4℃,-10℃C.-5℃,-10℃D.-4℃,-15℃

238.制冷装臵的自动控制不包括( D )。

A.制冷工艺参数的自动检测B.制冷装臵的自动调节

C.自动保护控制D.设臵安全阀

239.☆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的风管两侧各( D )范围内,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及其胶黏剂。

A.5m B.3m C.4m D.2m

240.关于设备和管道保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保温层的外表面不得产生凝结水B.保温层的外表面容许有少量的凝结水

C.保温层的外表面应设隔气层D.管道和支架之间应采取防止“冷桥”的措施241.能效比EER值一般不用来评价( A )制冷压缩机的运行性能。

A.开启式制冷压缩机B.全封闭式制冷压缩机

C.封闭式制冷压缩机D.半封闭式制冷压缩机

242.必须采用开启式压缩机的制冷剂为( A )。

A.氨B.R22 C.R134a D.R12

建环《制冷原理》部分练习题参考解答

建环《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 部分思考题、练习题参考解答 08年10月 一、判断题 1.湿蒸气的干度×越大,湿蒸气距干饱和的距离越远。 (×) 2.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 3.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高温热源的温度越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就越大。(×) 4.同一工质的汽化潜热随压力的升高而变小。(√) 5.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 (√) 6.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又回到初态,这种封闭的热力过程称为热力循环。 (√) 7.为了克服局部阻力而消耗的单位质量流体机械能,称为沿程损失。(×) 8.工程上用雷诺数来判别流体的流态,当Re< 2000时为紊流。 (×) 9.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沿管径向分成许多流层,中心处流速最大,管壁处流速为零。(√) 10.表压力代表流体内某点处的实际压力。 (×) 11.流体的沿程损失与管段的长度成正比,也称为长度损失。 (√) 12.使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进行换热的换热器称为混合式换热器。 (×) 13.制冷剂R717、R12是高温低压制冷剂。 (×) 14.氟利昂中的氟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罪魁祸首。 (×) 15.混合制冷剂有共沸溶液和非共沸溶液之分。 (√) 16.氟利昂的特性是化学性质稳定,不会燃烧爆炸,不腐蚀金属.不溶于油。 (×) 17.《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在2030年停用过渡性物质HCFC。 (√) 18.二元溶液的定压汽化过程是降温过程,而其定压冷凝过程是升温过程。 (×) 19.工质中对沸点低的物质称作吸收剂,沸点高的物质称作制冷剂。 (×) 20.盐水的凝固温度随其盐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 21.R12属于CFC类物质,R22属于HCFC类物质,R134a属于HFC类物质。 (√) 22.CFC类、HC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均有破坏作用,而H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 (√) 23.市场上出售的所谓“无氟冰箱”就是没有采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的冰箱。 (×) 24.R134a的热力性质与R12很接近,在使用R12的制冷装置中,可使用R134a替代R12而不需对原设备作任何改动。 (√) 25.比热容是衡量载冷剂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 26.对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节流前制冷剂的过冷可提高循环的制冷系数。 (√) 27.半导体制冷效率较低,制冷温度达不到0℃以下温度。 (×) 28.压缩制冷剂要求“干压缩”,是指必须在干度线X=1时进行压缩。 (×) 29.螺杆式压编机和离心式压缩机都能实现无级能量调节。 (√) 30.当制冷量大干15KW时,螺杆式压缩机的制冷效率最好。 (√) 31.风冷冷凝器空气侧的平均传热温差通常取4~6℃。 (×) 32.满液式蒸发器的传热系数低于干式蒸发器。 (×) 33.两级氟利昂制冷系统多采用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 (×)

制冷试卷 选择题

1. 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A ) A. 普通制冷 B. 深度制冷 C. 低温制冷 D. 极低温制冷 2. 下列制冷方法中不属于液体汽化法的是(B ) A. 蒸气压缩式制冷 B. 气体膨胀制冷 C. 蒸汽喷射制冷 D. 吸收式制冷 3. 人工制冷技术的发展起源于(D ) A. 蒸气压缩式制冷 B. 吸收式制冷 C. 蒸汽喷射制冷 D. 气体膨胀制冷 4. 下列设备不能实现制冷剂液体过冷的是(B ) A. 冷凝器 B. 蒸发器 C. 过冷器 D. 回热器 5.(B )一定能够提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A. 蒸气有害过热 B. 液体过冷 C. 回热循环 D. 蒸气有效过热 6. 实际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与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之比称为(C ) A. 压缩比 B. 输气效率 C. 热力完善度 D. 能效比 7. 冷凝温度一定,随蒸发温度下降,制冷机的制冷量(C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不能确定 8. 蒸发温度一定,随冷凝温度升高,制冷机的(A ) A. 制冷量减少,制冷系数减小 B. 制冷量减少,制冷系数增大 C. 制冷量增大,制冷系数减小 D. 制冷量增大,制冷系数增大 9. 随着蒸发温度的降低,制冷循环的( C) A. 制冷量减小,制冷系数增大 B. 制冷量增大,制冷系数减小 C. 制冷量、制冷系数均减小 D. 制冷量、制冷系数均增大 10. 用来标明高温用压缩机的名义制冷能力和轴功率的是(B ) A. 标准工况 B. 空调工况 C. 最大压差工况 D. 最大轴功率工况 11.国际上规定用字母(C )和后面跟着的数字作为表示制冷剂的代号 A. A B. L C. R D. Z 12.氟利昂是甲烷和乙烷的卤素衍生物,其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是( B) A. F B. Cl C. C D. H 13.下列属于速度型压缩机的是(D ) A. 活塞式压缩机 B. 螺杆式压缩机 C. 回转式压缩机 D. 离心式压缩机 14.压缩机的机体与电动机外壳铸成一体,构成密闭的机身,气缸盖可拆卸的叫(C ) A. 开启式压缩机 B. 半封闭式压缩机 C. 全封闭式压缩机 D. 一体式压缩机 15.活塞式压缩机活塞在气缸中由上止点至下止点之间移动的距离称为(C ) A. 气缸直径 B. 活塞位移 C. 活塞行程 D. 余隙容积 16. 制冷系统中,油分离器安装在(B )之间 A .蒸发器和压缩机 B .压缩机和冷凝器 C .冷凝器和膨胀阀 D .膨胀阀和蒸发器 17 . 标准工况的蒸发温度是(C ) A .+ 5 ℃ B .- 5 ℃ C .- 15 ℃ D .- 20 ℃ 18. 电冰箱中使用的毛细管是一种(C ) A. 蒸发器 B. 冷凝器 C. 节流机构 D. 安全设备 19. 将制冷系统中不能在冷凝器中液化的气体分离掉的设备是(C ) A. 油分离器 B. 气液分离器 C. 空气分离器 D. 过滤器 20.制冷剂为氟利昂的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要求压缩比为(C ) A. = 3 B. ≥ 10 C. ≤ 10 D. 不限制

制冷基础知识

第一章制冷基础知识 一、制冷原理 1.基本概念 a.制冷:从某一物体或区域内移走热量,其反向过程即为制热。 b.能效比:单位时间内移走的热量与所耗的功之比。 一般来说,常规制冷机的能效比约为2.2-4.0,这就是说,耗费1W的输入功率,制冷机可以移走2.2-4.0W单位热量(即制冷量为2.2-4.0W),它并没有“制造”或“消灭”能量。这也是机械压缩式制冷(制热)比其它方式如热电式、吸收式制冷能量利用率高的原因。 2.基本制冷循环及其在压焓图上的表示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工作原理是使制冷剂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热力设备中进行压缩、放热、节流和吸热四个主要热力过程以完成制冷循环,如下图所示。 冷凝器:放 热 压缩机:压 在制冷工程计算中,常用压焓图来表示各个过程的状态变化,并可从其上直接查出制冷剂的各种状态参数,大大简化计算。纵坐标是绝对压力P的对数值,横坐标是焓值,所谓焓值即是制冷剂的内能与推动功之和,是系统中的总能量。焓的变化意味着制冷剂从外界吸收或向外界放出热量。图中焓差△h=h2-h1,即为制冷量。 二、制冷系统中主要部件简介 1.压缩机:将制冷剂由低温低压的气体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压缩

机的形式如下所示: 按开启方式分类 按压缩形式分类 ●全封闭式压缩机 ●往复式(活塞式)压缩机 (天加风冷式冷热水机组、风冷管道式分体空调机组采用)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 ●半封闭式压缩机 ●涡旋式压缩机 ●开启式压缩机 ●螺杆式压缩机 ●离心式压缩机 2. 冷凝器: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冷凝成为液体,冷凝器的热交换形式如下: (1)风冷式冷凝器:其结构为翅片管利用风机冷却 (2)水冷式冷凝器结构有板式、套管式、壳管式三种形式 ●板式冷凝器 ●套管式冷凝器 ●壳管式冷凝器 3.膨胀阀:使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降压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液体。膨胀阀有内平衡和外平衡两种,内平衡式适于较小阻力的蒸发器, 外平衡型可抵消蒸发器中的过大压力降。小型机组也可采用毛细管节流。 4.蒸发器:使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吸热蒸发成为气体,蒸发器的热交换形式如下: ●翅片盘管式蒸发器 ●板式蒸发器 制冷剂进气 制冷剂出液 制冷剂出液 制冷剂进气 冷却水 出水冷却水 进水 制冷剂出制冷剂进冷却水出冷却水冷却水出 冷却水制冷剂进制冷剂出

制冷工程考试卷(含答案)

制冷原理考试题答案 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⒈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是制冷剂赖以循环制冷所必不可少的机械设备,构成了最基本的制冷系统。 ⒉对制冷剂的热力学方面的选择要求,要求制冷剂的沸点要(低),临界温度要(高),凝固温度要(低)。(填高低) ⒊在蒸发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目前广泛采用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和氟利昂的混合溶液等。 ⒋复叠式压缩制冷循环通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制冷系统)组成的多元复叠制冷循环。 ⒌空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主要热力设备有(空气压缩机)、冷却器、(吸热器)及膨胀器。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⒈人工制冷。 人工制冷是指用认为的方法(1分)不断地从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排热至环境介质中去(1分),从而使被冷却系统达到比环境介质更低的温度(1分),并在必要长的时间内维持所必要的低温的一门工程技术(1分)。 ⒉共沸溶液类制冷剂 共沸溶液类制冷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1分)互溶的单组分制冷剂(1分)在常溫下按一定的质量或容积比相互混合(2分)而成的制冷剂。 ⒊载冷剂 载冷剂是在间接冷却的制冷装置中(1分),完成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的中间冷却介质(2分),亦称为第二制冷剂(1分)。 ⒋热力完善度 热力完善度是用来表示制冷机循环接近逆卡诺循环循环的程度(2分)。它也是制冷循环的一个技术经济指标(2分)。 ⒌一次节流 一次节流是指向蒸发器供液的制冷剂液体直接由冷凝压力节流至蒸发压力的节流过程. 三简答(前两题6分,第三题8分,共20分) ⒈对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作哪些假设? 理论循环假定: ①假设进入压缩机的为饱和蒸汽,进入节流阀的为饱和液体;(1分) ②假设压缩过程是等熵过程,节流过程是等焓过程;(2分) ③假设蒸发与冷凝过程无传热温差;(1分) ④假设除两大换热器外,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1分) ⑤假设制冷剂无流阻损失。(1分) ⒉液体过冷对循环各性能参数有何影响? 液体过冷:①使单位制冷量增大;(1分) ②使单位容积制冷量增大;(1分) ③单位功保持不变;(1分) ④使制冷系数增大。(1分) 总之,制冷剂液体的过冷有利于制冷循环,可提高制冷循环经济性。(2分) 3.写出与下列制冷剂的符号规定式相对应的化学分子式 (1)R22 (2)R134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试题部分 一、判断题(是画∨,错画Х) 1、在相同的初、终状态下,不可逆过程的变化量大于可逆过程的变化量。(x) 2、可逆过程必然是准静过程。(∨) 3、对于开口系,工质的焓代表了随工质流动而转移的总能量。(x) 4、压缩机吸气口的蒸气质量体积小于排气口的蒸气质量体积。(x) 5、湿蒸气的干度x越大,湿蒸气距干饱和蒸气线的距离越远。(x) 6、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x) 7、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高温热源的温度越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越高。(x) 8、等压过程的多变指数n=0。(∨) 9、绝热过程中系统与外界间无热量交换过程中熵的变化量ΔS=0。(∨) 10、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气体的温度、质量体积成正比。(x) 11、热力过程中功的大小与过程所经历的途径无关,只是初、终状态的函数。(x) 12、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凝结液化过程是定温定压过程。(∨) 1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就是能量守恒。(∨) 14、可逆热机的效率高于不可逆热机的效率。(x) 15、非平衡系统虽然处于不平衡状态,但其状态参数是确定的。(x) 16、自发过程是不可逆的,非自发过程是可逆的。(x) 17、只要无容积变化,设备就不对外做功。(x) 18、同一工质的汽化潜热随压力的升高而减小。(∨) 19、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 20、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后又回到初态,这种封闭的热力过程称为热

里循环。(∨) 21、液体内部任一点处的静压力与作用面方位无关。(∨) 22、为了克服局部阻力而消耗的单位质量流体机械能,称为沿程损失。(x) 23、不同管径、不同物性的流体的临界流速雷诺数ReC基本相同。(∨) 24、工程上用雷诺数ReC来判别流体的流态,Re<2000时为紊流。(x) 25、传热量的大小与传热温差成正比,与传热热阻成反比。(∨) 26、传热有导热、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三种方式。(∨) 27、流体静压力的分布与容器的形状、大小有关系。(x) 28、单位体积流体具有的质量称为流体的重度。(x) 29、流体密度ρ的倒数就是流体的质量体积υ。(∨) 30、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沿管径向分厂分成许多流层,中心处流速最大,管壁处流速为零。(∨) 31、流体内部任一点处各方向的静压力大小不等。(x) 32、流体流层间产生的内摩擦里就是粘滞力。(∨) 33、作用于液面的外界压力能等值地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传递。(∨) 34、表压力代表流体内某点处的实际压力。(X) 35、表压力是绝对压力与当地大气压力之和。(X) 36、流体的沿程损失与管段的长度成正比,也称为长度损失。(∨) 37、使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进行换热的换热器称为混合式换热器。(∨) 38、制冷剂R717、R12是高温低压制冷剂。(X) 39、氟利昂中的氟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罪魁祸首。(X) 40、混合制冷剂有共沸溶液和非共沸溶液之分。(∨)

制冷技术期末试卷a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制冷技术》试卷A 适用班级: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班 考试时间 100分钟 一、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在制冷系统维修过程中用到的焊接设备有:____ ____ __、___ _ ____ __和_________ ____ 等。 2. 单级压缩式制冷循环就是指利用一台压缩机,是制冷剂气体经过一次压缩,并在封闭的制冷系统内,经过制冷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等4个热力过程组成的封闭过程,称为单级压缩式制冷循环。 3.电冰箱主要由箱体、__________系统和__________系统等几大部分组成。 4. 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制冷装置中的两大换热设备,它的运行特性直接影响制冷装置的性能及运行经济性。 5. R12的分子式是 _________,氨(NH3)可命名为_______________,C2H2F4可命 名为 _______________。 6. 空调器按功能不同可分为冷风型、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常用的检漏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8.向制冷系统充注制冷剂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兆欧表,又称摇表,是一种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仪表。 10.空调器的风扇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 R11 C R12 D R13 ( )。 B 盐水 C 冷却水 D 冷冻水 B 不变化 C 尽量小 D 尽量大 ( )之间。 B 冷凝器和蒸发器 D 冷凝器和贮液器 )。 B 直冷和间冷两种 C 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两种 D 铝复合板式和蛇形翅片管式两种 X )(每小题2分,共10分) ( ) 所以可以长时间开放。 ( ) ( ) (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空调制冷考试题库

考生信息 姓名:吴辉 身份证号:1102010 考核项目: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 报考类别:复审 理论分数:58.0 否决试题试卷 理论试题试卷 判断题 1、检修报告的主要内容有基本情况、故障分析、维修效果和维修费用。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2、制冷操作列入特种作业是由于制冷空调运行操作技术含量大,工艺性空调控制精度高。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3、螺杆式冷水机组正常空调工况运转时的供油温度为35~55℃。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4、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启动时先开泵,然后才缓慢打开加热蒸汽。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5、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采用隔膜阀是为了防止腐蚀。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6、开式冷却循环水系统的补水量,主要依据:蒸发损失、风吹损失、排污损失和渗漏损失。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确定7项基本法律制度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8、《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规定,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9、《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当包括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10、《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生产安全事故案例是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主要内容之一。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11、调节热力膨胀阀的调节杆时,每次必须旋转一圈。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12、螺杆式制冷机组,油压过低将会影响能量调节机构动作。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13、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及转换定律的一种特殊形式。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14、卤化烃制冷剂由含氟的一类总称为氟利昂。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15、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喷水段是间接接触式的热湿处理设备。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错误 16、风机盘管中的风机有多叶离心式风机和贯流式风机两种。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17、在焓—湿图上,已知空气状态参数中的任意一个,即可确定空气的其它未知状态参数。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18、有许多个房间需要空气调节,但所控制温度有差别,应选用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19、电加热器:加热均匀、热量稳定、效率高、体积小、调节方便,电耗较小。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20、设有喷水室的空调系统,由于占地面积较大,结构比设有表冷器式的复杂,所以适用于民用建筑中的空气处理。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21、表面换热器冷、热媒呈逆流式换热,效果好。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22、离心式制冷机系统中的均压阀开度过大,会造成油压过高的现象。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错误 23、在焓—湿图上,等焓线与等湿线相交成45度角。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24、焓—湿图建立在直角坐标系上,纵坐标表示焓,横坐标表示含湿量,他们之间夹角为90度。

制冷考试复习试题要点

空调用制冷技术考试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制冷是指用的方法将的热量移向周围环境介质,使其低于环境介质的温度,并在所需时间内维持一定的低温。 2.制冷是一个逆向传热过程,要实现必须。 3.最简单的制冷机由、、和四个部件并依次用管道连成封闭的系统所组成。 4.蒸气压缩式制冷以消耗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的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 5.吸收式制冷以消耗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的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 7.节流前液体制冷剂的过冷会使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理论压缩功。 8.制冷机的工作参数,即、、、,常称为制冷机的运行工况。 9.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对压缩比的要求主要有和。 10.空调用制冷系统中使用的制冷剂可分为、、三类。 11.制冷剂氨的代号为R717,其中7表示,17表示;水的制冷剂代号为。12.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可以用和两个指标表示 13.根据工作原理,制冷压缩机的型式有和两大类。 14.活塞式压缩机按密封方式可分为、和三类。 15.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结构包括、、、等几大部分。 16.活塞式压缩机主要由机体、、、连杆、曲轴和等组成。 17.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卸载装置包括、和等三部分。 18.活塞式压缩机活塞在气缸中由至之间移动的距离称为活塞行程。 19.活塞式压缩机的输气系数受、、、影响。 20.活塞式压缩机的理想工作过程包括、、三个过程。 21.活塞式压缩机的润滑油系统功能有、、。

22.螺杆式压缩机的润滑油系统功能有、、、 及、。 23.根据冷却介质种类的不同,冷凝器可归纳为、、蒸发-冷凝式冷凝器等四大类。 24.风冷式冷凝器根据空气气流形成的原因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25.壳管式冷凝器管束内流动,管间流动。 27.高压储液罐位置在,它的主要作用有和。 28.根据被冷却介质的不同,蒸发器可分为和两大类。 29.满液式蒸发器一般配用式节流机构。 30.干式蒸发器一般配用式节流机构。 31.节流阀又称,具有对高压液态制冷剂进行和两方面的作用。常用的节流阀有、和三种。 32.热力膨胀阀的阀体必须安装。 33.热力膨胀阀的阀体安装在处的管上,感温包安置在处的管上。 34.集油器用于收存从、、或等设备中分离出来的润滑油。 43.空调用制冷系统中,水冷机组的水管系统包括系统和系统。 44.空调冷冻水系统从管路和设备的布局上分,可分为系统和系统两种。 45.根据空调回水管布置方式,冷冻水系统可分为和两种方式。 46.当选用多台泵并联使用时,应在每台泵的出口装设,以防止出水由停用水泵中短路回流。47.根据被冷却介质的种类,整体式制冷装置可分为和两大类型。 50.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按其与电动机的联接方式可分为式和式两种。 51.干燥器常用于以为制冷剂的制冷系统,常用的干燥剂为。 52.恒温热源间的理想制冷循环是由两个过程和两个过程组成的逆向循环。54.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是由、、、。 55.和等热交换设备和若干溶液泵组成。 59.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是制冷剂,是吸收剂。 60.根据我国制冷技术实际情况,对压缩机的制冷量规定了和两个工况。

制冷与空调维修技术期末试题AB卷与答案

《空调制冷原理》期末考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格1 分共 28 分) 1、按照温度范围,制冷一般可分为、、、 。 2、若环境温度升高,则蒸汽压缩式制冷机单位容积制冷量 ,比容积功,蒸发温度 3、非共沸制冷剂定压冷凝过程中,温度逐渐,蒸发过程中温度逐渐。 4、氟里昂制冷系统中,若含水量超标则可能引起或 。 5、冷库按其构造型式可分、和几类。 6、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和设备。 7、常用的电加热器主要有和。 8、空气调节系统中的空气来源一般是和。 9、制冷剂在制冷系统内的整个循环可分为:、、和节流、蒸发四个工作过程。 10、万用表是一种应用范围很广的测量仪表,是制冷设备电气检修中最常用的工具。它可以测量、、等。 11、电冰箱按箱内冷却方式不同,可分为和2种。 12、风道和风门在制作、安装时,应注意。 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在空调工程中,空气与水直接接触的喷水室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 2、在实操场所工作时,要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嬉笑和吵闹,做与实操无关事。() 3、冷凝器的选用取与当地的水温、水质、水量、气候等自然条件和及制冷剂的种类无关。() 4、空气净化设备的作用,主要是除去空气中的悬浮尘埃,此外,有时还能对空气进行杀菌、除臭、增加空气负离子的处理。() 5、活塞式压缩机的理论工作循环的功耗大。()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 30 分) 1、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 A.普通制冷 B.深度制冷 C.低温制冷 D.极低温制冷 2、下列制冷方法中不属于液体汽化法的是() A.蒸气压缩式制冷 B.气体膨胀制冷 C.蒸汽喷射制冷 D.吸收式制冷 3、冷凝温度一定,随蒸发温度下降,制冷机的制冷量()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不能确定 4、蒸发温度一定,随冷凝温度升高,制冷机的() A.制冷量减少,制冷系数减小 B.制冷量减少,制冷系数增大 C.制冷量增大,制冷系数减小

制冷技术试卷及答案汇编

一.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制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将(被冷却对象)的热量移向周围环境介质,使其达到低于环境介质的温度,并 在所需时间内维持一定的低温。 2?最简单的制冷机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四个部件并依次用管道连成封闭的 系统所组成。 3?蒸气压缩式制冷以消耗(机械能)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的(相变)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 质。 4?节流前液体制冷剂的过冷会使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变大);单位理论压缩功(不变)。 5?制冷机的工作参数,即(蒸发温度)、(过热温度)、(冷凝温度)、(过冷温度),常称为制冷机的运行工况。 6?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中,制冷剂为(水),吸收剂为(溴化锂)。 7?活塞式压缩机按密封方式可分为(开启式)、(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三类。 8?活塞式压缩机的输气系数受(余隙容积)、(吸、排气阀阻力)、(气缸壁与制冷剂热交换)、(压缩机内部泄漏)影响。 9?壳管式冷凝器管束内流动(水),管间流动(制冷剂)。 10?空调用制冷系统中,水管系统包括(冷却水)系统和(冷冻水)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 (A ) A .普通制冷 B .深度制冷 C .低温制冷 D .超低温制冷 2?下列制冷方法中不属于液体汽化法的是( B) A .蒸气压缩式制冷 B .气体膨胀制冷 C .蒸汽喷射制冷 D .吸收式制冷 3?下列属于速度型压缩机的是( D ) A .活塞式压缩机 B .螺杆式压缩机 C .回转式压缩机 D .离心式压缩机 4?将制冷系统中不能在冷凝器中液化的气体分离掉的设备是( C )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习题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习题-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制冷是指用()的方法将()的热量移向周围环境介质,使其达到低于环境介质的温度,并在所需时间内维持一定的低温。 2?最简单的制冷机由()、()、()和()四个部件并依次用管道连成封闭的系统所组成。 3?蒸气压缩式制冷以消耗()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的()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 4?节流前液体制冷剂的过冷会使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理论压缩功()。 5?制冷机的工作参数,即()、()、()、(),常称为制冷机的运行工况。 6?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中,制冷剂为(),吸收剂为()。 7?活塞式压缩机按密封方式可分为()、()和()三类。 8?活塞式压缩机的输气系数受()、()、()、()影响。 9?壳管式冷凝器管束内流动(),管间流动()。 10?空调用制冷系统中,水管系统包括()系统和()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 ( ) A .普通制冷 B .深度制冷 C .低温制冷 D .超低温制冷 2?下列制冷方法中不属于液体汽化法的是() A .蒸气压缩式制冷 B .气体膨胀制冷 C .蒸汽喷射制冷 D .吸收式制冷3?下列属于速度型压缩机的是() A .活塞式压缩机 B .螺杆式压缩机 C .回转式压缩机 D .离心式压缩机4?将制冷系统中不能在冷凝器中液化的气体分离掉的设备是() A. 油分离器 B. 气液分离器 C. 空气分离器 D. 过滤器

5?()一定能够提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A .蒸气有害过热 B .液体过冷 C .回热循环 D .蒸气有效过热 6?国际上规定用字母()和后面跟着的数字作为表示制冷剂的代号。 A. A B. L C. R D. Z 7?制冷剂压焓图中,等温线在液体区是()。 A .竖直线 B .水平线 C .向右下曲线 D .其它曲线 8?冷凝温度一定,随蒸发温度下降,制冷机的制冷量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9?活塞式压缩机活塞在气缸中由上止点至下止点之间移动的距离称为()A .气缸直径 B .活塞位移 C .活塞行程 D .余隙容积 10?制冷系统中,油分离器安装在()之间。 A .蒸发器和压缩机 B .压缩机和冷凝器 C .冷凝器和膨胀阀 D .膨胀阀和蒸发器 三.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制冷是一个逆向传热过程,不可能自发进行。() 2?制冷循环中应用液体过冷对改善制冷循环的性能总是有利的。()

(完整版)制冷原理与设备复习题

a绪论 一、填空: 1、人工制冷温度范围的划分为:环境温度~-153.35为普通冷冻;-153.35℃~-268.92℃为低温冷冻;-268.92℃~接近0k为超低温冷冻。 2、人工制冷的方法包括(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几种。 3、蒸汽制冷包括(单级压缩蒸气制冷)(两级压缩蒸气制冷)(复叠式制冷循环)三种。 二、名词解释:人工制冷;制冷;制冷循环;热泵循环;制冷装置;制冷剂。 1.人工制冷:用人工的方法,利用一定的机器设备,借助于消耗一定的能量不断将热量由低温物体转移给高温物体的连续过程。 2.制冷: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空间或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其转移给环境介质的过程称为制冷。 3.制冷循环: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所经历的一系列热力过程总称为制冷循环 4.热泵循环:从环境介质中吸收热量,并将其转移给高于环境温度的加热对象的过程。 5.制冷装置:制冷机与消耗能量的设备结合在一起。 6.制冷剂:制冷机使用的工作介质。 三、问答: 制冷原理与设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制冷原理的主要内容: 1.从热力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制冷循环的理论和应用; 2.介绍制冷剂、载冷剂及润滑油等的性质及应用。 3.介绍制冷机器、换热器、各种辅助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作用、型号表示等。 第一章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一、填空: 1、lp-h图上有_压强_、_温度_、_比焓_、__比熵_、_干度_、比体积_六个状态参数。 2、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压缩机__、__蒸发器_、_节流阀、_冷凝器___几大件组成。 3、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绝热压缩、_等压吸热_、_等压放热_、__绝热节流_几个过程组成。 4、在制冷技术范围内常用的制冷方法有_相变制冷_、__气体绝热膨胀制冷_、_气体涡流制冷_、_热电制冷_几种。 5、气体膨胀有__高压气体经膨胀机膨胀_、_气体经节流阀膨胀_、_绝热放气制冷三种形式。 6、实际气体节流会产生零效应_、热效应_、冷效应_三种效应。制冷是应用气体节流的_冷_效应。理想气体节流后温度_不变_。 二、名词解释: 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制冷系数;热力完善度;热力系数; 洛伦兹循环;逆向卡诺循环; 1.相变制冷:利用液体在低温下的蒸发过程或固体在低温下的融化或升华过程从被冷却的物体吸取热量以制取冷量。 2.气体绝热膨胀制冷:高压气体经绝热膨胀以达到低温,并利用膨胀后的气体在低压下的复热过程来制冷 3.气体涡流制冷:高压气体经涡流管膨胀后即可分离为热、冷两股气流,利用冷气流的复热过程即可制冷。4.热电制冷:令直流电通过半导体热电堆,即可在一段产生冷效应,在另一端产生热效应。 5制冷系数:消耗单位功所获得的制冷量的值,称为制冷系数。ε=q。/w。 6.热力完善度:实际循环的制冷系数与工作于相同温度范围内的逆向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之比。其值恒小于1。 7.热力系数:获得的制冷量与消耗的热量之比。用ζ0表示 8.洛仑兹循环:在热源温度变化的条件下,由两个和热源之间无温差的热交换过程及两个等熵过程组成的逆向可逆循环是消耗功最小的循环,即制冷系数最高的循环。 9.逆向卡诺循环:当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温度不变时,具有两个可逆的等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的绝热过程组成的逆向循环,称为逆向卡诺循环

制冷原理考试题答案

制冷原理考试题答案 一、填空(每空 2 分,共20 分) 1.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是制冷剂赖以循环制冷所必不 可少的机械设备,构成了最基本的制冷系统。 2?对制冷剂的热力学方面的选择要求,要求制冷剂的沸点要(低),临界温度要(高),凝固温度要(低)。(填高低) 3.在蒸发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目前广泛采用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和氟 利昂的混合溶液等。 4?复叠式压缩制冷循环通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制冷系统)组成的多元复叠制冷循 环。 5?空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主要热力设备有(空气压缩机)、冷却器、(吸热器)及膨 胀器。 二、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20 分) 1人工制冷。 人工制冷是指用认为的方法(1 分)不断地从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排热至环境介质中 去(1分),从而使被冷却系统达到比环境介质更低的温度(1分),并在必要长的时间内维持所必要的低温的一门工程技术( 1 分)。 ?共沸溶液类制冷剂 共沸溶液类制冷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1 分)互溶的单组分制冷剂(1 分)在常温下按一定的质量或容积比相互混合(2 分)而成的制冷剂。 .载冷剂 载冷剂是在间接冷却的制冷装置中( 1 分),完成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的中间冷却介质(2分),亦称为第二制冷剂(1分)。 ?热力完善度 热力完善度是用来表示制冷机循环接近逆卡诺循环循环的程度( 2 分)。它也是制冷循环的一个技术经济指标( 2 分)。 5一次节流一次节流是指向蒸发器供液的制冷剂液体直接由冷凝压力节流至蒸发压力的节流过程 . 三简答(前两题 6 分,第三题8 分,共20 分)1对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作哪些假设理论循环假定: ①假设进入压缩机的为饱和蒸汽,进入节流阀的为饱和液体;( 1 分) ②假设压缩过程是等熵过程,节流过程是等焓过程;( 2 分) ③假设蒸发与冷凝过程无传热温差;(1 分)

制冷技术复习题图文稿

制冷技术复习题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章课后习题 1-1 正卡诺循环和逆卡诺循环有何不同理想制冷循环属于其中哪一种卡诺循环它有那几个过程组成? 1-2 实现逆卡诺循环有哪几个必要条件试分析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含义及表示方法,并说明其制冷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哪些因素无关。1-3 在分析逆卡诺循环制冷系数时,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变化有什么影响,那个影响作用更大 1-4 在分析具有传热温差的逆卡诺循环中得出了什么重要结论 1-5 蒸汽压缩式制冷是否可以采用逆卡诺循环为什么。 1-6 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和热力完善度概念,使用方面有什么区别 P-H 1-7 理论制冷循环与逆卡诺循环有哪些区别对比两种循环的T-S,L g 图组成的不同 1-8 蒸汽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为什么要采用干压缩 1-9 试述液体的过冷温度、过冷度;吸气的过热温度、过热度不同含义。 1-10 如何实现制冷循环中的液体过冷 1-11 什么叫无效过热什么叫有效过热制冷循环中吸气过热对制冷系数(效率)都不利吗什么情况下,即使对制冷系数不利,也要采取吸气过热技术手段(参考双级与复叠循环) 1-12 在进行制冷理论循环热力计算时,首先应确定哪些工作参数制冷循环热力计算应包括哪些内容

1-13 实际制冷循环与理论循环有什么区别对比两种循环在,L P-H图上表 g 示,思考造成变化的原因。 1-14 有一逆卡诺循环,其被冷却物体的温度恒定为5℃,冷却剂的温度为40℃,求其制冷系数xx。 1-15 今有一理想制冷循环,被冷却物体的温度恒定为5℃,冷却剂(即环境介质)的温度为25℃,两个传热过程的传热温差均为5℃,试问: a) 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为多少 b) 当考虑传热温差时,制冷系数如何变化 1-16某一R717压缩制冷装置,蒸发器的出口温度为-20℃的干饱和蒸汽,被压缩机吸入绝热压缩后,进入冷凝器,冷凝温度为30℃,冷凝器出口为25℃的氨液,试将该制冷装置与没有过冷时的单位制冷制冷量、单位耗功量和制冷系数加以比较。 1-17某厂设有氨压缩制冷装置,已知蒸发温度t0=-10℃(相应的 p0=0.2908MPa)冷凝温度tk=40℃(相应的pk=1.5549MPa),过冷温度 trc=35℃,,压缩机吸入干饱和蒸汽,系统制冷量Φ0=174.45kW,时进行制冷理论的热力计算。 1-18某空调系统需要制冷量为35kW,采用R22制冷剂,采用回热循环,其工作条件是;蒸发温度t0=0℃(p0=0.198MPa),冷凝温度tk=40℃(pk=1.5769MPa),吸气温度t1=15℃,试进行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1-19 如何实现回热循环,画出循环压焓图,写出单位制冷量与冷凝热表示公式,说明其表示意义。 第二.三章课后习题

制冷技术与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

@@学院 2011-2012学年第 二 学期 《 制冷技术与应用》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10级 专业 供暖通风 层次:普通高职 普通本科 (本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 1、用于食品冷却的房间称为冷却间,冷却间的温度通常为( )左右。 A 、—23~—30℃ B 、—15℃ C 、0℃ D 、—35℃ 2、( )是决定物体间是否存在热平衡的物理量。 A 、温度 B 、比体积 C 、压力 D 、热量 3、蒸气定压发生的过程中,不包括( )区域。 A 、未饱和液体 B 、过热蒸气 C 、湿饱和蒸气 D 、饱和蒸气 4、当几根毛细管并联使用时,为使流量均匀,最好使用( )。安装时 要垂直向上。 A 、分液器 B 、电子膨胀阀 C 、热力膨胀阀 D 、感温包 5、水果采后生理活动不包括( )。 A 、呼吸作用 B 、蒸发作用 C 、光合作用 D 、激素作用 6、冷库的集中式制冷系统中,双级压缩还需增加一个( )。 A 、蒸发回路 B 、冲霜回路 C 、供热回路 D 、冷却回路 7、气调库在结构上区别于冷藏库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是( )。 A 、安全性 B 、观察性 C 、气密性 D 、调压性 8、610F80G —75G 中,610是指( )。 A 、开启式6缸V 型,缸径为100mm B 、开启式6缸Y 型,缸径为100mm C 、开启式6缸S 型,缸径为100mm D 、开启式6缸W 型,缸径为100mm 9、制冷量大、效率高、易损件少、无往复运动、制冷量可实现无极调控等优点 属于( )压缩机。 A 、离心式 B 、螺杆式 C 、涡旋式 D 、滚动转子式 10、冷库容量不包括( )。

空调维修技术的基础知识

空调维修技术的基础知识 1. 空调器故障分析的一般方法 空调器由制冷系统和电气系统组成,它的运行状态又与工作环境和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对空调器的故障分析需要综合考虑。 故障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机外原因或人为故障(特别是电源是否正常),另一类则为机内故障。在分析处理故障时,首先应排除机外原因。排除机外因素后,又可将机内故障分为制冷系统故障和电气系统故障两类,一般应先排除电气系统故障。至于电气系统故障,又可从以下两方面来查找:开关电源是否送电;电动机绕组是否正常。按照上述总的分析思路,便可逐步缩小故障范围,故障原因也就自然水落石出了。 2. 空调器初步检查 制冷系统运行时,进行初查采用的是问、摸、看、听、查的办法。这些办法既简单而且有效。 摸:压缩机正常运行20-30分钟后,摸一摸吸气管、排气管、压缩机、蒸发器出风口、冷凝器等部位的温度,凭手感便可判断制冷效果的好坏。 A. 压缩机温度一般在90-100℃。 B. 摸蒸发器的表面温度。工作正常的空调器蒸发器各处的温度应该是相同的,其表面是发凉的,一般在15度左右,裸露在外的铜管弯头处有凝露水。

C. 摸冷凝器的表面温度。空调器开机运转后,冷凝器很快就会热起来,热得越快说明制冷越快,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冷凝器的温度可达80度左右,冷凝管壁温度一般在45-55℃。 D. 摸低压回气管表面温度。正常时,吸气管冷,排气管热。手摸应感到凉,如果环境温度较低,低压回气管表面还会有凝露水,如果回气管不结露,而高压排气管比较烫,压缩机外壳也很热,很可能是制冷剂不足,如果压缩机的回气管上全部结露,并结到压缩机外壳的一半或全部,说明制冷剂过多。 E. 摸高压排气管温度。手摸应感到比较热,夏天时还烫手。 F. 摸干燥过滤器表面温度。在正常情况下,手摸干燥过滤器表面感觉略比环境温度高。如果有凉的感觉或凝露,说明干燥过滤器有微堵现象。 G. 摸出风口温度。手应感觉出风有些凉意,手停留的时间长就感到有些冷。 看:先看空调器外形是否完好,各个部件的工作是否正常。其次,看制冷系统各管路有无断裂,各焊接处是否有油迹出现,焊点有油迹则可能有渗漏。再仔细看一下电器元件的插片有无松脱现象,各连接铜管位置是否正确,有无铜管碰壳体。最后,看一下离心风叶和轴流风叶的跳动是否过大,电动机和压缩机有无明显振动。看高、低压压力值是否正常,环境温度在30度时,低压约为0.49~0.54Mpa,高压约为1.17~1.37MPa,环境温度在35度时,低压约为0.58~0.62Mpa,高压约为1.93 Mpa,环境温度在43度时,低压约为0.68Mpa,高压约为

制冷原理与设备思考题答案

思考题 1.什么是制冷?制冷技术领域的划分。 答: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将物体冷却,温度降到环境温度以下,并保持这个温度。 120k以上,普通制冷120-20K深度制冷 20-0.3K低温制冷0.3K以下超低温制冷 2.了解各种常用的制冷方法。 答:1、液体气化制冷:利用液体气化吸热原理。 2、气体膨胀制冷:将高压气体做绝热膨胀,使其压力、温度下降,利用降温 后的气体来吸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从而制冷。 3、热电制冷:利用某种半导体材料的热电效应。 4、磁制冷:利用磁热效应制冷 3.液体气化为什么能制冷?蒸气喷射式、吸附式属于哪一种制冷方式? 答:液体气化液体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而吸收的热量是来自被冷却对象,因而被冷却对象变冷。蒸气喷射式、吸附式属于液体气化制冷 4.液体气化制冷的四个基本过程。 答:压缩过程、冷凝过程、膨胀过程、蒸发过程 5.热泵及其性能系数。 答:热泵:以环境为低温热源,利用循环在高温下向高温热汇排热,收益供热量,将空间或物体加热到环境温度以上的机器。用作把热能释放给物体或空间,使 之温度升高的逆向循环系统称作热泵。(当使用目的是向高温热汇释放热量时, 系统称为热泵。) 热泵的性能系数COP=Qa/W供热量与补偿能之比。 6.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完善度,制冷机的性能系数COP 答:1、循环效率(热力学完善度):说明制冷循环与可逆循环的接近程度。热力完善度愈大,表明该实际制冷循环热力学意义上的损失愈小,因此循环的经济性 必然俞高。 定义:一个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COP与相同低温热源、高温热汇温度下可逆循 环的性能系数之比COPc 0< ∩=COP/COPc <1

制冷技术试题

61.压力式温控制器用( ) (A)温包感温,将温度信号转变为电阻信号 (B)温包感温,将温度信号转变为压力信号 (C)热敏电阻感温,将温度信号转变为电阻信号 (D)热敏电阻感温;将温度信号转变为压力信号 62.小型制冷装置上使用的电磁阀按结构分类,有( )o (A)直接作用式和间接作用式两类(B)恒压式和变压式两类 (C)单向式和直通式两类(D)气用式和液用式两类 63.三相异步电动机三个绕组的首端一般用( )o (A)U1、V1.、W1表示(B)U2、V2、W2表示 (C)α、β、γ表示(D)A、B、C表示 64.单相异步电动机采用电容运转方式的特点是:() (A)(A)需要一个启动器和一个电容(B)需要一个电容、不需要启动器 (C)需要一个启动器和两个电容(D)需要两个电容,不需要启动电容 65.单相异步电动机采用电容启动电容运转方式的特点是:需要两个电容在运行时有()(A)(A)较小的转矩和较高的功率因数(B)较大的转矩和较高的功率因数 (C)较小的转矩和较低的功率因数(D)较大的转矩和较低的功率因数 66.改变小型空调器风机用单相电动机转素的方法是普遍采用() (A)(A)改变电源频率的方法(B)改变输入电压的方法 (C)机械变速的方法(D)改变绕组抽头的方法 67.标有三星标志的家用电冰箱,其冷冻室温度应在() (A)-6℃(B)-12℃(C)-18℃(D)-28℃ 68.家用电冰箱的制冷系统是由()组成的。 (A)(A)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温控器(B)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毛细管(C)压缩机、启动器、温控器、化霜器(D)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过滤器 69.电子温控电冰箱中冷藏室温度升高时,传感器的阻值就减小,此时电压Us( )。 (A)增加(B)下降(C)输出低电平(D)输出高电平 70.蒸汽压力式温度。控制器的通断温差一般设( )。 (A)2~5℃(B)6~10℃(C)3~8℃(D)8~15℃ 71。电冰箱制冷压缩机运转但不制冷的故障原因之一( )。 (A) (A) 电动机绕组短路(B)温度控制器损坏(C)制冷压缩机抱轴(D)干燥过滤器脏堵72.电冰箱干燥过滤器中的吸潮剂采用的是( )o (A)氯化钙.(B)活性氧化铝(C)硅胶(D)分子筛 73.修复后的制冷压缩机测量压缩比(PK/PO)的大小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直接影响制冷压缩机的( )重要因素。 (A) (A) 压力系数(B)气密系数(C)输气系数(D)温度系数 74:在电冰箱中( )蒸发器出现泄漏的故障率最高。 (A)铝合金复合板式(B)蛇形盘量式(C)单侧翅片式(D)翅片管式 75.变频式分体式空调器,变频调速的电动机是()。 76.单向阀多装在制冷系统的()之间。 (A)蒸发器与制冷压缩机(B)冷凝器与节流装置 (C)冷凝器与蒸发器(D)制冷压缩机与冷凝器 77.窗式空调器停机后三分钟再开机是使()。 (A)制冷剂充分从润滑油中分离出来(B)液体制冷剂充分汽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