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因素作用下沥青老化化学机理分析

合集下载

沥青老化规律及机理

沥青老化规律及机理

沥青老化规律及机理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阐述沥青及改性沥青老化规律和老化机理,分别从物理性能变化规律、化学组分变化规律、分子结构变化等四个方面来阐明沥青的老化规律和老化机理,通过上述理论分析得出,沥青中轻质组分的挥发和被吸收,各组分的氧化、聚合、以及改性剂SBS的裂解才是使沥青组分发生变化及老化的机理。

标签:分子结构;老化机理;裂解1、物理性能变化规律沥青老化过程是相当复杂的,早在1903年Dow就提出了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由于加热导致质量损失和针入度减小。

截止到目前为止,对沥青老化研究最为广泛的依然是物理性能的变化。

道路研究者们[1-2]研究了沥青老化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沥青进行不同程度的老化,分析针入度、软化点、延度、60℃动力粘度、蠕变劲度S及斜率m参数的变化。

研究者们对沥青老化后物理指标的变化、性能的衰减已经有了较为深刻地认识。

普遍认为不同沥青有不同程度的抗老化性能,但性能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即随老化时间的增加,沥青的针入度逐渐减小,针入度指数PI逐渐增大,软化点升高,延度逐渐减小,而粘度、复数剪切模量、蠕变劲度逐渐增大,表明老化使沥青弹性增强,感温性减弱,抗疲劳开裂能力变差,从而缩短了路面使用寿命。

1984年Petersen研究了沥青在长期老化过程中物理化学变化。

并研究了道路沥青老化过程中60℃动力粘度随老化时间的变化。

丛玉凤等[3]以软化点为参数建立了沥青老化动力学模型,并用该动力学模型对这两种沥青的抗老化性能进行研究,求得了动力学参数,从而为研究沥青老化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分析方法。

2、化学组分变化规律老化过成中,从沥青各组分的变化可以看出,随着老化时间的加长正戌烷沥青质和胶质含量增多,油分的含量减少,油分的减少除了受空气中的氧和臭氧的光化学氧化作用以外,轻组分的蒸发损失可能也是重要的原因。

由于沥青是极其复杂的多组分混合物,给沥青老化的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

戴跃玲等[4]通过薄膜烘箱老化试验研究了沥青老化后化学组分与路用性能的关系,沥青老化时,饱和分几乎不变,芳香分和胶质减少,沥青质明显增加,主要变化的组分是胶质和沥青质。

沥青路面老化机理及诱因分析

沥青路面老化机理及诱因分析

沥青路面老化机理及诱因分析摘要:老化是沥青路面性能劣化的主要原因,本文基于已有实践探究了沥青路面老化机理,以紫外线照射的方式设置加速老化试验,并将其与自然光老化做对比,以针入度、延度及软化点等参数为依据分析老化规律。

研究发现,自然光照射下的沥青老化进程较室内试验更为强烈。

关键词:沥青路面;老化机理;诱因分析1沥青路面光老化1.1沥青路面光老化原理研究发现沥青在紫外线照射下的老化速度较暗处要更快,这一特性也被称为光老化。

当沥青油膜厚度较大时,紫外线在沥青老化中产生的影响主要集中于表面10μm范围内,在更深范围内的沥青老化则受到结构破坏后氧化作用的影响,老化速度相对较慢。

根据自由基理论,沥青光老化速度与氧化产物初始反应速度存在密切关系,在辐射能的刺激下沥青分子将生成自由基,其反应过程如下:其中,为产生初始自由基的速度,影响着光老化速度,并受到紫外线强度的影响。

按照自由基理论进行分析时,沥青老化速度、辐射光强之间不存在正相关性。

这主要是由于沥青厚度差异引起样品辐射吸收能力不同导致的。

沥青材料具有较大辐射能吸收系数,因此经由沥青薄层辐射得到的分布梯度也较大。

根据已有研究,沥青的光老化速度可按照以下经验式确定:其中,x为反应生成的氧化产物量;、n常数;I s为太阳辐射光强。

按照上式也可解释为何太阳辐射光强差异较小,但对应光老化速度相差较大。

1.2沥青路面光老化试验结合我国沥青道路实际运营条件,分别选择室外光老化条件与室内紫外线条件设置试验。

其中室外试验将沥青以均匀摊铺的方式分布铁板上,并固定于房顶,以室外自然光条件照射1年后回收至实验室测定材料性能。

室内试验按照室外自然光试验数据,选择老化当量年时间制定紫外光加速辐射方案,并对老化后材料测定性能。

2光老化后沥青试验性能2.1针入度沥青试样在室内、室外老化试验处理后,不同环境温度下测得针入度指标,当量软化点、针入度指数、A值、K值及脆点。

光老化后的沥青混合料呈现出针入度指数及当量软化点上升、针入度及低温抗裂性下降的变化趋势。

沥青路面老化机制和维护保养技术探讨

沥青路面老化机制和维护保养技术探讨

沥青路面老化机制和维护保养技术探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中越来越多的道路和街区被铺设了沥青路面。

沥青路面以其平整、防尘、减震等特点,成为城市交通建设的主流选择。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沥青路面也会出现老化现象,会严重影响道路的交通安全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探讨沥青路面老化机制和维护保养技术。

一、沥青路面老化机制1. 沥青路面的基本结构沥青路面主要由矿物骨料、沥青和一定的添加剂组成。

矿物骨料是路面主要的支撑材料,它们需要具有坚硬、耐磨、耐压等特点,同时也能够承受车辆通过时的冲击力。

沥青主要作为粘结材料,能够把矿物骨料牢固地粘合在一起。

添加剂则可以调节混合料的流动性能、增强黏附性能、提高防水性能等。

2. 沥青路面老化的原因沥青路面老化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所导致的。

日常使用中路面会遭受烈日曝晒、降雨侵蚀、重载车辆通行等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会导致沥青路面产生裂缝、龟裂、坑洼等现象,从而影响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此外,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和材料质量等也会影响沥青路面寿命。

3. 沥青路面老化机理沥青路面的老化机理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物理变形,即沥青路面的物理性能受到影响导致路面失去弹性和韧性;二是化学变化,即沥青路面所受化学因素的影响,导致沥青材料发生化学变化,从而引起老化。

物理变形包括:1)温度变化;2)载重压力;3)水分影响;4)紫外线辐射。

化学变化包括:1)氧化;2)光解;3)热裂解,等等。

这些变化会导致沥青路面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分发生改变,从而引起路面龟裂、剥落、沉降等老化现象。

二、沥青路面维护保养技术1. 沥青路面养护的意义沥青路面的养护是指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对路面进行保养和维护。

沥青路面养护的意义在于: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保护路面免受损坏,提高道路的交通安全性能,减少维修和维护成本等。

2. 沥青路面养护的方法(1)定期巡查维护巡查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方式,通过对路面状况的及时监测,可以发现一些隐患,及早予以修复,从而避免路面进一步老化。

《2024年极端气候下沥青路面破坏机理与修复技术研究》范文

《2024年极端气候下沥青路面破坏机理与修复技术研究》范文

《极端气候下沥青路面破坏机理与修复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的极端化趋势加剧,极端气候对基础设施,尤其是沥青路面的破坏日益显著。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极端气候下沥青路面的破坏机理,并研究有效的修复技术,以提升道路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二、极端气候下沥青路面的破坏机理1. 高温破坏在高温环境下,沥青路面容易发生软化、变形和车辙现象。

高温导致沥青材料的黏度降低,使其丧失了对集料的黏结能力,从而使得路面表面出现坑槽和裂痕。

2. 低温收缩裂痕在低温条件下,沥青材料呈现刚性增加、脆性增强的特点,容易因温度变化而发生收缩裂痕。

这些裂痕会逐渐扩展,导致路面结构层的破坏。

3. 水损害极端气候下的降雨、融雪等水份侵入沥青路面,会在路面内部形成渗水通道,加剧沥青与集料的分离,进而引发剥落和坑槽等现象。

三、沥青路面修复技术研究1. 材料优化采用高性能的沥青结合料和集料,通过优化沥青的配方,增强其抗高温、抗低温以及抗水损害的能力。

此外,利用新型的改性沥青材料,如橡胶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等,也能有效提升路面的耐久性。

2. 裂痕处理技术对于已经出现的裂痕,可采用热修补技术、冷补料填充或使用特殊胶黏剂进行修复。

同时,使用压力灌浆技术可以填补基层的微小裂痕,避免水分侵入。

3. 排水系统强化通过改善路面的排水设计,增加排水设施,如设置排水沟、增设横坡等,以减少水份在路面滞留的时间和范围,从而降低水损害的风险。

4. 养护与维护策略建立完善的养护与维护制度,定期对路面进行检查和维修。

在极端天气来临前进行预防性养护,如喷洒防滑剂、涂抹防水剂等,以增强路面的耐久性。

四、结论极端气候下的沥青路面破坏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和应对。

通过材料优化、裂痕处理技术、排水系统强化以及养护与维护策略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减缓沥青路面的破坏速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同时,还需加强科研力度,开发更为先进的修复技术和材料,以适应日益严峻的极端气候环境。

沥青老化与再生机理

沥青老化与再生机理

沥青老化与再生机理【摘要】沥青在施工与长期使用过程中,因受外界环境影响会逐渐老化,本文从沥青组分和胶体结构的变化来分析沥青的老化机理。

沥青再生是沥青老化的逆过程,本文分别从组分调节理论和相容性理论来解释沥青的再生机理。

【关键词】化学组分;沥青老化;胶体结构;沥青再生引言由于沥青老化影响到沥青路面的耐久性,所以沥青老化问题一直是国内外道路工作者研究的重点。

特别是在50年代后期,美国、加拿大、日本、北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对沥青老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沥青老化原因及老化模拟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沥青老化仪器设备。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我国许多学者也积极加入到沥青老化研究的行列,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最早可回溯到1915年的美国,当时研究成果或经验极少。

直到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国外发达国家开始大规模地进行沥青再生技术的研究,现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沥青再生技术。

而我国对于沥青再生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应的技术标准和工艺规程不够完善,严重滞后于道路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应对那些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铺筑的已超期服役、严重老化的沥青路面,以及随时可能爆发的新一轮石油危机等问题,如何处理和利用好废旧沥青混合料变得越来越紧迫.。

为了解沥青材料的老化机理和再生机理,首先需要知道沥青的化学组成。

一、沥青的化学组分鉴于沥青组成结构的复杂性以及目前分析技术的限制,要将沥青分离为纯粹的单体,存在许多困难,因此许多研究者致力于沥青组分的研究。

当前我国最为常用的是四组分分析,即将沥青分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

一般认为,沥青的化学组分与沥青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路用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中饱和分对沥青起润滑和软化作用;芳香分是沥青质的分散介质,与饱和分共同赋予沥青流动性;胶质对沥青的粘结力、可塑性、延度有很大的影响;沥青质是沥青液态组分的增稠剂,其含量的多少影响到沥青的粘滞性及温度稳定性。

沥青混凝土路面老化作用机理

沥青混凝土路面老化作用机理
经 常起 作 用 的大 气 因 素使 沥 青 混凝
如 果 沥 青 混 凝 土 内 部 存 在 着 多 余 的 孔 隙 .矿 料 部 分 就 发 生 碎 裂 现 象 , 因为水 可 以透入 沥青 混凝 土 的内部 ,
T a lr 过 试 验 得 出 了沥 青 混 合 料 老 土 的性 质 及 其状 态逐 渐 发 生 变 化 ,这些 y xe通
HGY 路 代 l 现矗 H公 W
沥青混凝土路面老化作用机理
沥青 的老化 因素
沥 青 老 化 是 一 个 逐 渐 发 生 的 过
光 化学 反 应 而 加速 进 行 。
文 / 陈 刚
低 ,即被 认 为材 料 出现 了疲 劳现 象 。 沥 青 混 凝 土 路 面 的 破 坏 过 程 表 现 为其 内部 的 磨 损 ,这 是 路 面 结构 中石 料
生位 移 ,在 矿 质 颗 粒 的 接触 部 位 产 生 摩
速 度 是 与 它 的 剩余 孑 隙率 有 关 的 。研 究 使 用 多孔 矿 质 材 料 时 沥 青 不 仅 能 对 颗 擦 力 .造 成 颗 粒 表 面 的破 坏 .形 成 细粒 L
认 为下 列 过 程 将使 沥青 的组 分 和 性 质 发 粒 的外 表 面 还 能 对 其 内表 面 产 生 吸 附 作 组 分 。沥 青混 凝 土 矿 料 的碎 裂过 程 中 生变 化 : 用 。沥 青 的 老 化 和 其 它过 程 一 样 ,将 引
空 气 中 的 氧 空 气 、 温 度 、 水 和 生 碎 裂 时 .机 械 荷 载 起 了 主 要 作 用 。
当 有 车 辆 通 过 时 .沥 青 混 凝 土 的 矿 质
颗 粒 将 承 受 动 力 荷 载 , 此 时 接 触 应 力

道路沥青老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道路沥青老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道路沥青老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摘要:目前国内大部分道路路面使用的都是沥青混凝土,传统的水泥路面已经逐渐被淘汰。

相比传统水泥路面来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势比较突出,不仅拥有更长的使用时间,而且在性能方面更为突出,维修养护更为简便,因此近几年的应用率相当高。

不过沥青混凝土路面并非没有任何缺陷,比如经常遇到的沥青老化问题,对道路的正常使用带来了很大困扰,因此对道路沥青老化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沥青老化;沥青混凝土;日常养护;影响因素作为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近几年在道路交通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物力,原因在于道路交通直接影响着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以及国家整体的金融实力。

目前道路交通使用的材料主要为沥青混凝土,在应用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沥青老化的现象,一旦不重视,很有可能对道路的正常使用以及维护带来很大的影响。

因此针对道路沥青老化的机理、影响因素等进行探究意义重大,可确保道路交通的正常运行。

一、道路沥青老化的机理道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沥青老化之后,最常见的外在表现为针入度持续下滑,同时软化点也随之不断增加,伴随着老化现象的持续加重,粘度也将随之不断增加。

在沥青搅拌以及后续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短期老化的现象,其中最重要的阶段在于沥青的拌,在该环节针入度很可能随之降低,幅度甚至能达到80%。

后续在沥青摊铺的时候因为操作为高温,很容易导致沥青薄膜的持续老化,导致沥青的分子结构出现改变,自身将变得更加脆弱,硬度将随之增加,黏结性将随之出现下滑,最终出现裂纹。

沥青老化归根结底属于自养化的过程,在沥青老化前和老化后IR光谱的吸收率将无限明显的改变,在这个过程中高分子量成分的占据比例持续加大,分散度也将随之增加。

二、道路沥青老化的影响因素(一)热氧老化沥青出现老化的一大影响因素在于热氧老化,在该过程沥青与氧气之间将出现化学反应,在此基础上将生成一定数量的含氧基团。

沥青老化机理综述

沥青老化机理综述

沥青老化机理综述摘要:沥青老化是指沥青从炼油厂被炼制出来后,在贮存、运输、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由于长时间地暴露在空气中,在环境因素如受热、氧气、阳光和水的作用下,会发生一系列的挥发、氧化、聚合,乃至沥青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同时发生性质变化,沥青包括改性沥青并不是单一使用寿命的全过程,而是包括氧化、挥发、聚合、团聚、断裂等在内的多种综合反应的结果。

关键词:沥青;老化机理;综述1沥青老化的机理沥青老化的机理主要是外因取决于内因,内部的组成和结构的变化直接引起性能的变化。

经过学者试验研究发现沥青前后的分组变化,沥青老化后组成的变化主要变现为沥青质的增多,芳香减少。

然而组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对此各国的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目前为止。

关于沥青老化的机理尚未有统一的论定,[5]Mohamed Ali Dhalaan认为沥青的老化主要原因是老化,轻质组分的发挥,以及集料对沥青中的组分吸附或者吸收而造成的。

Kefah Muhammad abdul -rafman[3] 认为沥青老化时氧化发挥轻质组分造成的,并且认为氧化贯穿整个沥青使用寿命的全过程,各国虽然各国学者观点不同,但其中也有相同之处,沥青包括改性沥青并不是单一使用寿命的全过程,而是包括氧化、挥发、聚合、团聚、断裂等在内的多种综合反应的结果。

2沥青的氧化很多学者通过实验研究证实了沥青氧化老化的反应的存在,M ENG Lliu采用红外光谱对压力老化的沥青进行研究。

发现了沥青经氧化后出现了羰基,c=0和亚砜基s=o 证明了沥青在高温下发生了“吸氧”氧化反应。

氧化的时间越长,其氧化反应越重,但陈华鑫团队经过研究发现并非老化都会有羰基和亚砜机出现,压力老化pav容易出现,而热老化Rtfot并没有在1698cm-11600cm-1处出现明显的特征峰,可见在压力老化时更容易出现氧化老化,而单纯的热老化时更容易出现脱氢型时氧化反应,目前为止,沥青已经成为作为广泛接受的沥青激励老化之一,但是相关学者之间还存在着一些争议,Mohamed Ali Dhalaan认为沥青氧化分为两种一是在高温条件下,氧将沥青中轻质组分的氢脱出脱出,沥青发生脱氢反应并不生成饱和键,从而进一步导致聚合反应的发生,生成更高量的分子物质,既树脂转变成沥青质,而是在常温下沥青反应较慢,而且沥青吸入氧发生氧化反应,从而生成沥青质水溶性盐和一些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6卷 第4期2004年12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Xi’an Univ.of Arch.&T ech.(N atur al Science Editio n)V ol.36 N o.4Dec.2004自然因素作用下沥青老化化学机理分析张 倩1,赵 洁2,史梦琪3,童申家1(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2.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公司,陕西西安710085;3.陕西省公路勘察设计院,陕西西安710063)摘 要:利用化学分析方法,探讨了沥青在热、光、氧、臭氧等自然因素作用下可能发生的老化化学反应,指出在通常的自然条件下,沥青中各组分会自行发生热氧化老化、光氧老化、臭氧老化等老化反应,分析提出了这一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从化学反应角度揭示了沥青老化的化学机理.关键词:沥青;老化;化学反应;机理;自然因素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30(2004)04-0457-04 Analysis on chemical aging mechanism of asphaltunder effect of natural environmentZH A N G Qian1,ZH A O J ie2,SH I M eng-qi3,TON G Shen-j ia1(1.Scho ol of Civ il Eng.,Xi’an U niv.of A r ch.&T ech.,X i’a n710055,China;2.Shaanx i Highw ay Co nstr uction Co rpor atio n,Xi'an710085,China;3.Shaanxi Pr ov incial Highw ay Sur vey&Desig n Inst itute,X i’an710063,China)Abstract:By using chemical analy tic metho ds,the author s in this ar ticle discuss the aging chemical r ea ct ions o f asphalt that can occur under effects of natur al facto rs such as heat,ray,o xy gen and o zo ne.It is pointed that the heat-o xidizing ag ing r eactio n,ray-o x idizing ag ing r eactio n a nd ozone ag ing r eactio n wo uld take place in the com po nents o f asphalt under no rma l natur al enviro nment.T he autho rs also put fo rw ar d sever al chemical r ea ct ion equations in the pr ocess and tr ied to r eveal the chemical aging mechanism of asphalt.Key words:asp halt;aging;chemical r eaction;mechanism;natur al f actor s沥青路面的发展历史表明,良好的路面使用质量除了需要有合理的路面结构和混合料组成设计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亦至关重要.我国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多,使用寿命短,除了设计和施工原因外,与沥青混合料特别是沥青结合料的耐老化性能不无关系.沥青老化是指沥青生产出来后在贮存、运输、施工及路面使用过程中由于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在环境因素如热、氧、阳光和水的作用下发生的挥发、氧化、分解、聚合等物理化学作用,导致沥青内部分子结构和化学组分发生变化,进而促使沥青物理化学性质劣化的过程.道路界很早就注意到沥青在使用过程中会受自然因素老化作用而造成沥青的粘度、延度、软化点等品质的改变,进而使沥青路面的耐久性降低,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对于沥青在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老化后物理性质的改变,已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但对光、氧、热、臭氧等因素作用下沥青老化的具体化学反应机理还缺乏深层次的研究,本文从化学反应角度对沥青老化的机理进行解释和分析.收稿日期:2003-11-18基金项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青年科技基金项目(AJ01037)作者简介:张 倩(1971-),女,陕西泾阳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道路工程的教学和研究.图1 沥青质的结构(R -脂族、环烷族或芳香族)Fig.1 Structu re of asphaltene (R-fatty group ,cyclic Alkan e or aromatic group)1 沥青的化学组成沥青是原油经过处理后得到的产品,由复杂的碳氢化合物及非金属取代碳氢化合物中的氢后生成的新衍生物所组成,主要由烷烃、环烷烃、缩合的芳香烃等化合物组成.通常按照四组分分析法沥青可分解为沥青质、胶质、饱和分和芳香分,究其化学成分,沥青质是复杂的芳香族材料,胶质分子结构中含有相当多的稠环芳香族及其杂原子化合物,饱和分主要由烷烃、环烷烃及芳香族构成,芳香分则由单环芳香烃及多环芳香烃等组成.烷烃是碳原子以单链(C n H 2n+2)相连的碳氢化合物,17个碳原子以上时是固体,易发生氧化反应.碳环化合物是完全由碳原子组成环分的碳氢化合物,包括脂环烃和芳香烃.脂环烃有两种,饱和的称环烷烃,不饱和的则称为环烯烃或环炔烃.芳香烃是苯型芳香族化合物中的碳氢化合物,按照它们的结构中所图2 芳香族的结构(R-环烷族或芳香族)F ig .2 Struct ure o f the arom atic g roup (R -cyclic a l kaneor aro mat i c group)含苯环数目多少和连接方式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只含有一个苯环结构的单环芳香烃和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结构的多环芳香烃.苯环不易氧化,但连有侧链的烃基苯则易被氧化.2 沥青的化学结构沥青的化学结构是指沥青分子的结构形状和形态,它与沥青的胶体性质、流变学性质和路用性能有密切关系.按四组分分析法,沥青可分为沥青质、胶质、油分和蜡等四种成分.一般认为沥青质是复杂的芳香族材料,其极性很强,分子量很大.胶质主要含有大量的稠环芳香族和杂原子的化合物,是沥青中的强极性组分,化学稳定性很差.油分是混合烃类及非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蜡的组成以纯正烷烃或熔点接近纯正烷烃的其他烃类为主.沥青中部分物质的化学结构如图1~图3所示[1].图3 饱和分的结构Fig.3 Stru cture of s aturated hydrocarb on in asphalt3 沥青老化的化学机理对于沥青中所含的化学成分,从饱和键和不饱和键的化学键角度分析,环烷烃与烷烃相似,能发生游离基反应,环烯烃和环炔烃分布与烯烃和炔烃相似,主要发生加成反应.对于芳香族,由于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集中表现在氧化、取代、加成反应方面.鉴于上述分析,在自然条件下沥青可能发生下述老化反应.3.1 沥青热氧化老化作为高分子材料,沥青热氧化老化的特点是自动催化氧化,它属于游离基链式反应过程,包括链的引发、增加和终止三个阶段[2~4].(1)链的引发沥青中的高分子化合物受到热或氧的作用后,首先是分子结构中的支链或双键形成游离基:RH 热R ・+H ・ RH+O 2R ・+HOO ・(2)链的增加引发反应一旦发生,游离基R ・迅速与氧结合生成过氧化游离基ROO ・,随后ROO ・与高分子化合物RH 作用,夺取氢原子而形成氢过氧化物ROOH 及产生另一个游离基。

R ・+O 2ROO ・ (1) ROO*+RH ROOH+R ・ (2)随着反应(1)(2)、的进行,其结果是一方面沥青中的高分子继续氧化,另一方面生成越来越多的氢458 西 安 建 筑 科 技 大 学 学 报(自然科学版) 第36卷459第4期张 倩等:自然因素作用下沥青老化化学机理分析图6 中断服务程序图Fig.6 the flow chart of in terrupt service.1.2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框图图4为灯光组亮度微机控制硬件框图,单片机采用SC -801C ,配有PIO 光电隔离驱动电路板及CTC 电源过零脉冲信号板,三组灯光分别用三组晶闸管进行有空控制.1.3 系统软件简介程序分主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如图5和图6所示.主程序中,PIO 的B 口作为输出口,B 0、B 1和B 2的输出信号分别去控制A 、B 、C 三组灯的晶闸管导通和截止.当为“1”电平时,晶闸管导通.为“0”电平时,晶闸管截止,借此来控制有空比N .晶闸管的导通或截止都在工频电源过零时刻出现.CTC 的零通道带中断计数方式,用监视和检测工频电源过零时刻.主程序安排四个时间计数器,用以记录四种时间,并借此控制程序转向.3 结 语(1)这种基于微机交流调压控制泛光彩色灯组亮度的方法既简单又经济实用,可推广到建筑物节日装饰、娱乐场所的灯光控制等.(2)本文介绍的有空比微机变流调压实为有级调速,但其级差可以到1V.(3)有空比交流微机调压用于电阻性负载时,效果较好,对感性负载还待探讨.参考文献:[1] Co ffro n J W ,L ong W E .Pr actical Interfacing T echnique fo r M icro rpro cesso r Sy stem [M ].N ew Jersey :Pr enticeHall ,1993.[2] 胡金初.微计算机实时系统中时间控制[A ].微机数据采集过程控制应用文集[C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37-239.[3] 吴洁明,袁山龙.软件工程应用实践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编辑 白茂瑞)(上接第459页)(3)异臭氧化物极不稳定,它很快断裂,生成具有双电荷的过氧化离子和酮.4 结 语老化是高分子材料的通病,是一种不可逆的化学反应过程,由以上化学分析可以看出,沥青组分在热、光(紫外线)、氧、臭氧等外界因素作用下的老化过程主要是其组分大分子由线型变体型,由支链层状变交联的过程.研究沥青老化的化学机理,分析了解其老化规律及老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可为寻找防止或延缓沥青老化的方法及开发抗老化剂提供思路,对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品质,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 黄晓明,吴少鹏,赵永利.沥青与沥青混合料[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2] 张先亮,陈新兰.精细化学品化学[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3] 王积涛,胡青眉,张宝申,等.有机化学[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4] 化学工业部合成材料老化研究所.高分子材料老化与防老化[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79.[5] 沈金安.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编辑 李 斌)493第4期李季渊:微机交流调压对建筑物表体泛光彩色灯的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