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参考翻译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参考翻译试试身手吧,这些特殊标记的字,?知之?还是?不知??论语八则1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2.子曰:?温故而3.子曰:?学而.不学则殆。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子曰:?默而.不厌,何有于我哉!?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改之。
?寓言三则南辕北辙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
?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
?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
?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阿豺折箭阿豺有子二十人。
阿豺谓曰:?汝等各奉吾一只箭,折之地下。
?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汝取一只箭折之。
?慕利延折之。
又曰:折之。
?延不能折。
阿豺曰:?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
?言终而.死。
扁鹊见蔡桓公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乃取一葫芦臵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初一下语文文言文全译(鄂教版)

21.《论语》六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xx说:“学了并经常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与我探讨学习),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没什么不满,不也算得上君子吗?”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xx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了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了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xx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很危险。
”xx问曰:“xx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xx问xx说:“孔文子(死后)凭什么被称做…文‟呢?”孔子说:“聪明而且爱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习,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因此被称做…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xx说:“默默地记住它,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我有哪一样呢?”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xx说:“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也一定有我的老师;选取他们的好的东西加以学习、其不善者而改之。
”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也有,则)加以改正。
”22.《世说新语》二则期行xx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行。
(他们)约定在正午动身,过了正午朋友没到,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陈太丘便离开了。
离开之后朋友到了。
(陈太丘的儿子)陈方元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朋友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您都没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朋友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
”元方说:“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您与我父亲约定中午,到了中午您没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父亲,就是无礼。
七下文言文加翻译

少时诵《击壤歌》,但惜夏日长。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梦想出群,击楫中流。
初闻道,以为文,才子佳人,俱是浪得虚名。
及长,渐知世间事,方悔少时学浅薄。
自恨无知己,惆怅独坐青衫泪。
【翻译】小时候诵读《击壤歌》,只是可惜夏日太长。
回忆起往昔那些光辉岁月,我曾经梦想着出人头地,像击楫中流那样勇往直前。
最初听到道理,以为不过是文人墨客的夸大之词,才子佳人,都是虚有其表。
等到长大,渐渐明白世间的种种,才后悔自己小时候学识浅薄。
自己遗憾没有知己,惆怅地独自坐在青衫泪中。
【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翻译】园中的葵菜郁郁葱葱,清晨的露水等待着太阳的升起。
阳春时节,阳光普照,万物都焕发出光辉。
我常常担心秋天到来,草木凋零。
百川东流入海,何时才能回到西方?年轻的时候不努力,等到年老时只会徒增悲伤。
【原文】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翻译】人生得意时应该尽情享受,不要让金樽空对着月亮。
天生我才必定有用,千金散尽还会重新回来。
烹羊宰牛,我们一起来享受快乐,不妨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请你们举杯痛饮,杯中的酒不要停下来。
我要为你们唱一曲,请你们侧耳倾听。
钟鼓和美食并不珍贵,只愿永远沉醉,不再醒来。
【原文】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自古以来,圣贤都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只有那些会饮酒的人才能留下他们的名字。
陈王曾经在这里举办宴会,美酒佳肴任人享用,畅饮狂欢。
主人为何说钱少,直接买来酒来与你们痛饮。
五彩的马,千金的皮裘,叫仆人拿出换美酒,与你一起消解千古的忧愁。
鄂教版七下《卖油翁》原文和译文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原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
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久久地不离去。
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
康肃公问道:“你也会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不也很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熟罢了。
”康肃公听后愤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武艺!”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懂得这个道理。
”于是老翁取过一个葫芦立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杓子把油倒进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
老人说:“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手熟罢了。
”陈尧咨见此,只好笑着将老翁打发走了。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翻译和课本注释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梳理孙权劝学【参考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土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事务多,比起我来怎么样?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到了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 “以你现在的オ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拭目相看,长兄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呢!”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课下注解】〔但〕只,只是〔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
〔及〕到,等到。
〔才略〕才干和谋略。
〔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非复〕不再是。
〔吴下〕指吴县,今江苏苏州。
〔当涂〕当道,当权。
〔辞〕推托。
〔阿蒙〕吕蒙的小名。
阿,名词词头。
〔务〕事务。
〔更〕重新。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擦拭。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见事〕知晓事情【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2.卿言多务,孰若孤?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或: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8.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木兰诗【参考译文】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对着门织布。
(不知怎的)听不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到木兰声声的叹息。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参考译文(原文译文对照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参考译文(原文译文对照版)七下文言文参考译文(一)【原文译文对照版】第4课.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原文:初,权谓吕蒙曰: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1.“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2.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2.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孙权说: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5.卿言多务,孰若孤?5.你说事务多,比起我来怎么样?6.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6.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有很大的好处。
”7.蒙乃始就学。
7.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8.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8.到了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鲁肃十分惊奇地说:9.“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9.“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10.“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10.“士别三日,就要另外拭目相看,11.大兄何见事之晚乎!”11.长兄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呢!”12.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2.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第8课.木兰诗重点句原文: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重点句译文:1.问女儿所想的是什么,问女儿所思念的是什么。
2.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2.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以后替父亲去出征。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3.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
4.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
4.不远万里,奔赴战场。
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5.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
5.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铠甲上。
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将士们征战多年,身经百战,许多人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参考译文.doc

第四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 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刁斗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
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第五段,写木兰还朝辞官。
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
“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
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第六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
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第七段,用比喻作结。
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
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
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
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
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古诗及诗意

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意: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诗意:唱著美妙的歌在山野自由地飞舞,穿过绚丽的山花越过高低的树木。
我终于知道锁在金丝笼里的画眉,比不上在林间叫得那么轻松自如。
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意:烟雾弥漫秋水,月光笼罩白沙;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边酒家。
歌女为人作乐,那知亡国之恨?她们在岸那边,还唱着后庭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诗意: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淮上与友人别【唐】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诗意: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长江边上杨柳依依,那乱飞的柳絮,愁坏了渡江的游子。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晚风阵阵,从驿亭里传来几声笛声,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湘大地,而我要去京城长安。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诗意: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cù)起的眉毛。
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呢?是去那山水交汇处。
才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
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光留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诗意:关中地区护卫着都城长安,弥漫的雾中怎么也望不到想象中的五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八则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高兴吗?有志趣相投的同窗好友从远方来(一起探讨问题),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恨,不也是君子吗?‛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的人可以当老师。
‛孔子说:‚教导你的东西你懂得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啊!‛
孔子说:‚只读书而不去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惘而无所得;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
孔子说:‚见到有道德有才能的人便应该想着向他看齐,看见到无德无才的人就应该在内心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谥号称为‘文’的呢?‛孔子说:‚他勤奋而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所以他的谥号称为‘文’。
‛孔子说:‚默默地在心里记住学到的东西,学习从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对我来说有什么呀?‛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
寓言三则
南辕北辙
今天我来上朝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正对着北面驾着他的马车,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
‛我说:‚您要去楚国,为何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
‛我说:‚马虽然是好马,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准备)的费用多。
‛我说:‚费用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
‛(他又)说:‚我的车夫驾车的技术高超。
‛这几样条件越好,反而会离楚国越远啊!
塞翁失马
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精通术数的人。
(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逃跑到了胡人的领地。
人们都为此来安慰他。
那家的父亲说:‚这怎么就不会是福气
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
人们都来祝贺他。
那家的父亲说:‚这怎么就不能是祸患呢?‛家里多了一匹好马,那家的儿子喜欢骑马,(一次)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大腿。
人们都来慰问他,那家的父亲说:‚这怎么就不会是福气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青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打仗。
(住在)边塞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
这个人惟独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参战),父子俩性命都得以保全。
阿豺折箭
阿豺有二十个儿子。
一天,阿豺对儿子们说:‚你们每人给我拿一支箭来,把所有的箭都折断,扔在地下。
‛一会儿,阿豺又对他同母的亲兄弟慕利延说:‚你也拿一支箭把它折断。
‛慕利延(毫不费力地)折断了。
阿豺又说:‚你再拿十九支箭(捆成一束),把它们折断。
‛慕利延(用尽全力,却)不能把它们折断。
阿豺(对大家)说:‚你们明白吗?单独一支箭容易折断,许多箭合在一起,就很难折断了。
只要你们同心协力,国家就一定能够巩固。
‛说完阿豺就死了
渡者之言
顺治七年冬天,我从小港出发,打算到蛟川县城去,让书童用夹书的木版捆着书跟着我。
当时太阳已经落山,傍晚的云雾环绕着山林。
远看离城大约还有两里路,于是向船夫问道:‚还能赶得上南门开吗?‛船夫仔细地看了看书童,回答道:‚慢慢走还赶得上,快走就关了。
‛我认为他是拿我开玩笑,心里很生气,就快步赶路。
走到了一半路程的时候,书童摔了一跤,捆书的绳子断开,书也散了,他哭哭啼啼没有马上起来。
等我们收拾好书,把书捆好继续前进,城门已经闭门上闩了。
我心里顿时豁然开朗,想起船夫说的话很有道理。
天下因为急躁而导致失败,直到天黑也无处归宿的人,就和这一样啊!就和这一样啊!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进见蔡桓公,站着(看了)一会儿,说道:‚您的皮肤纹理间有点小病,不医治恐怕要加重。
‛桓侯说:‚我没有病。
‛扁鹊离开后,桓侯(对左右的人)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对桓侯)说:‚您的病已到了肌肉里,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
‛桓侯不理睬,扁鹊(只好)走了,桓侯很不高兴。
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对桓侯)说:‚您的病已到了肠胃,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
‛桓侯还是不理睬。
扁鹊(只好)走了,桓侯又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在进见时)远远看了桓侯一眼,转身就跑。
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为什么跑),扁鹊说:‚病在皮肤纹理间的,(是)烫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在肌肉里,(是)针灸(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在肠胃,(是)火齐汤(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神所管的事,(医药已经)没有办法了。
(桓侯的病)现在已到了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了。
‛过了五天,桓侯浑身剧痛,派人去寻找扁鹊,(扁鹊)已逃到秦国去了。
桓侯就死了.
卖油翁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
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射箭,久久地不离去。
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对此点头。
康肃公问道:‚你也会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不也很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法娴熟罢了。
‛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于是老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杓子把油注入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铜钱却不沾湿。
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手法娴熟罢了。
‛陈尧咨只好笑着打发他走了。
黔之驴
贵州这个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运了一头驴进入(黔地)。
运到后却没有用处,就把它放置山下。
老虎见到它,是个身形庞大的家伙,就
把它当成了神奇的东西。
于是藏在树林里偷偷地看它。
老虎渐渐出来接近它,很小心谨慎,不了解它。
有一天,驴一声大叫,老虎非常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非常害怕,可是(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老虎)逐渐地习惯了驴的叫声,又靠近它,出现在它的身前身后,但始终不敢进攻驴子,(老虎)渐渐地靠近驴子,更加态度亲近而不庄重,碰撞、靠近、冲击、冒犯它,驴禁不住发怒了,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因此高兴起来,盘算这件事。
心想:‚驴的本领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老虎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了驴子的喉咙,吃光它的肉,才离开了。
唉!外形庞大好像有德行,声音洪亮好像有能耐,(驴子)当初(如果说)不使出它的本领,老虎即使凶猛,(但)多疑、畏惧,终究不敢进攻驴子。
现在像这样的下场,可悲啊!
观沧海
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
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
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饮酒》其五
生活在人间,却没有车马的嚣喧。
你问我何能如此,心灵清远,地自静偏。
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人眼帘。
山气氤氲,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
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达,欲要说明,却又忘记了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