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电力机车的电气制动
电力机车控制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电力机车控制》课程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机车牵引力与机车速度的关系,称为机车的牵引特性。
[ ]2.为保持整流电流的脉动系数不变,要求平波电抗阻器的电感为常数。
[ ]3.机车的速度特性是指机车牵引力与运行速度的关系。
[ ]4.机车的起动必须采用适当的起动方法来限制起动电流和起动牵引力。
[ ]5.SS4改型机车Ⅲ级磁场削弱时,15R和16R同时投入,磁场削弱系数为0.3。
[ ]6.SS4改型机车主电路接地保护采用接地继电器,这是一套无源保护系统。
[ ]7.机械联锁可以避免司机误操作。
[ ]8.控制电路是为主电路服务的各种辅助电气设备和辅助电源连成的一个电系统。
[ ]9.交流电机同直流电机相比,维修量可以减小。
[ ]10.直流传动是我国电力机车传动的主要方式。
[ ]11.零压保护电路同时起到高压室门联锁阀的交流保护作用。
[ ]12.机车故障保护的执行方式有跳主断路器、跳相关的接触器、点亮故障信号显示。
[ ]13.交直交传动系统的功率/体积比小。
[ ]14.当司机将牵引通风机按键开关合上后,不但能使通风机分别起动,还能使变压器风机和油泵起动。
[ ]15.逆变器用于将三相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 ]16.交直交系统具有主电路复杂的特点。
[ ]17.压缩机的控制需要根据总风压的变化由司机操作不断起动。
[ ]18.整流电路的作用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 ]二、单项选择题:1.机车安全运行速度必须小于机车走行部的( )或线路的限制速度。
[ ]A.旅行速度B.构造速度C.持续速度2.制动电阻柜属于( )电路的电器设备。
[ ]A.主B.辅助C.控制3.SS4改型电力机车固定磁场削弱系数β为 [ ]A.0.90B.0.96C.0.984.SS4改型机车控制电路由110V直流稳压电源、( )以及有关的主令电器各种功能的低压电器及开关等组成。
[ ]A.硅整流装置B.电路保护装置C.蓄电池组5.SS4 改型电力机车采用的电气制动方法为 [ ]A.再生制动B.电磁制动C.加馈电阻抽制动6.SS4改型电力机车主电路有短路、过流、过电压及( )等四个方面的保护。
电力机车的制动方式及其原理

电力机车的制动方式及其原理1、制动技术概念列车制动就是人为地制止列车的运动,包括使它减速、不加速或停止运行。
对已制动的列车或机车解除或减弱其制动作用,则称为“缓解”。
为施行制动和缓解而安装在机车、车辆、列车上的一整套设备,总称为“制动装置”。
“制动”和“制动装置”俗称为“闸”。
施行制动常简称为“上闸”或“下闸”,施行缓解则简称为“松闸”。
“列车制动装置”包括机车制动装置和车辆制动装置。
不同的是,机车除了具有像车辆一样使它自己制动和缓解的设备外,还具有操纵全列车制动作用的设备。
2、机车制动方式1)闸瓦制动:铁路机车车辆采用的制动方式最普遍的是闸瓦制动。
用铸铁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瓦状制动块,在制动时抱紧车轮踏面,通过摩擦使车轮停止转动。
在这一过程中,制动装置要将巨大的动能转变为热能消散于大气之中。
而这种制动效果的好坏,却主要取决于摩擦热能的消散能力。
使用这种制动方式时,闸瓦摩擦面积小,大部分热负荷由车轮来承担。
列车速度越高,制动时车轮的热负荷也越大。
如用铸铁闸瓦,温度可使闸瓦熔化;即使采用较先进的合成闸瓦,温度也会高达400~450℃。
当车轮踏面温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使踏面磨耗、裂纹或剥离,既影响使用寿命也影响行车安全。
可见,传统的踏面闸瓦制动适应不了高速列车的需要,需要一种新型的制动装置以满足要求。
2)盘形制动:它是在车轴上或在车轮辐板侧面安装制动盘,用制动夹钳使以合成材料或者粉末冶金制成的两个闸片紧压制动盘侧面,通过摩擦产生制动力,使列车停止前进。
由于作用力不在车轮踏面上,盘形制动可以大大减轻车轮踏面的热负荷和机械磨耗。
另外制动平稳,噪声小。
盘形制动的摩擦面积大,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安装若干套,制动效果明显高于踏面制动,尤其适用于时速120公里以上的列车,这正是各国普遍采用盘形制动的原因所在。
但不足的是车轮踏面没有闸瓦的磨刮,将使轮轨粘着恶化;制动盘使簧下重量及冲击振动增大,运行中消耗牵引功率。
踏面制动和盘形制动都要通过轮轨之间的粘着来实现,因此都属于粘着制动。
电力机车CCBⅡ电空制动系统—CCBⅡ电空制动系统基本设置

单机设置
4、从制动显示屏选择F3键“电空制动”,一个当 前的设置信息将在消息栏中显示。
5、按键F4“操纵端/非操纵端”可将制动系统设 置到本机状态(本机信息将会出现在消息栏中)。
6、按键F5“投入/切除”可将制动系统设置到切 除状态(本机一切除信息将会出现在消息栏中)。
7、选择F1“执行”键,显示屏恢复到默认状态。 8、单独制动作用可以单独制动阀手柄实施,自动 制动作用被切除。但通过自动制动手柄紧急作用仍可 实施。
本机设置
具体操纵如下:
如果有重联机车,在对本机机车进行设置前,确保其它机车 在补机状态。
1、 本机机车制动显示屏默认的是当前的空气状态。 2、 将自动制动阀手柄置运转位(确保紧急作用不会产生), 单独制动阀手柄置全制动位。 3、 司控器可置任何位置。 4、 从制动显示屏选择F3键“电空制动”,机车当前的设置 信息显示在制动屏消息栏中。如果再选择其它对应的按键,机 车对应的改变设置信息也舍显示在制动屏消息栏中(字体为淡 灰色)。 5、 按键F4“操纵端/非操纵端”和F5“投入/切除”可将 制动系统设置到本机状态(本机一投入信息将会出现在消息栏 中)。
无火状态设置
(9)开放总风缸排水阀,总风排尽后关闭;关闭两个总风缸串联塞门 A10。 (10)将前、后平均管塞门开放。 (11)缓慢开通列车管塞门,防止紧急作用产生,总风缸被列车管充 风(15~20min)到250KPa(操纵台总风缸表不能显示)。
二、连接在机车后: (1)单阀手柄“运转”位,自阀手柄“重联”位(插好锁闭销)。 (2)确保司控器在零位,换向手柄中立位,断开电钥匙。 (3)制动系统断电,将电气控制柜上空气开关除QA80、QA43、QA44 (8)(车内照明)外全部断开。 (4)将总风缸管、列车管、平均管分别与本务机车各管对应相连,开 放截断塞门。投入) 单独制动控制可通过EBV单独制动手柄实施;均
21章 电力机车的电气制动

1.电气制动的基本原理
电气制动是利用电机的可逆性原理。电力机车 在牵引工况运行时,牵引电机做电动机运行,将 电网的电能转变为机械能,轴上输出牵引转矩以 驱动列车运行。电力机车在电气制动时,列车的 惯性力带动牵引电动机,此时牵引电机将做发电 机运行,将列车动能转变为电能,输出制动电流 的同时,在牵引电机轴上产生反向转矩并作用于 轮对,形成制动力,使列车减速或在下坡道上以 一定速度运行。
8.它励电阻制动为什么不用于机车制停? 9.何谓电力机车的电气制动特性,它包括哪些工 作特性? 10.何谓恒速控制?分析它对于利用机车制动功率 有何意义? 11.绘图说明电阻制动工作特性的限界条件。
复习思考题
1.电力机车电气制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电力机车电气制动有几种形式? 3.电气制动与空气制动相比有哪些显著的优越 性? 4.何谓电阻制动? 5.为什么串励电机不适合在制动工况运行? 6.分析串励电阻制动的电气稳定性。 7.它励电阻制动的调节方式有几种?
电阻制动是目前电力机上普遍采用的一种控制 方式。其电路结构简单,只需将串励电动机车的励 磁绕组与电枢绕组分离,电枢绕组并接制动电阻, 励磁绕组单独接励磁电源即可。电阻制动易于实现 自动控制,可以实现恒磁通、恒速、恒流控制。尤 其恒速控制对机车通过长大坡道,提高机车平均速 度等有良好的经济意义。恒流控制可以充分利用机 车的制动功率。为了克服低速电阻制动之不足采用 分级电阻制动和加馈电阻制动。
二、他励牵引电机电阻制动
采用它励电机电阻制动时,首先切断牵引电机电 枢与电网的连接,使电枢绕组与制动电阻接成回路, 而电机原串励绕组则由另外电源供电,电机作它励 发电机运行。 1.电气稳定性分析 2.制动特性及控制方式 (1)速度特性V=f(IZ) (2)制动力特性B=f(IZ) (3)制动特性B=f(V) (4)控制方式
电力机车电制动工作原理

电力机车电制动工作原理
电力机车电制动工作原理
一、原理简述
电力机车电制动是利用电力机车原有电动机反向发电作用,从而获得制动力的一种非接触式制动方式。
这种制动方式本质上是一种机械制动,但由于操作简单、效果稳定、负荷调节能力强,在电力机车中担当重要的制动作用。
二、实施步骤
1.启动电力机车电制动:启动电制动系统之前,需要先将电力机车电气开关作到正确的位置,系统接线正常,变流器工作正常,刹车鑫刀工作正常,充分调试后方可开启电制动。
2.电力机车电制动及运行:在操作时,电力机车以及电力机车上的负载抵消分动电机的转矩,而一部分转矩通过发电牵引机车集控系统返回供给控制系统,从而起到制动的作用。
3.电力机车停车:当电力机车遇边坡或者爬坡时,除了利用车内调速系统进行减速外,还可以使用电力机车电制动进行减速终止,以达到定点停车的效果。
三、优势
1.电力机车电制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不会出现积碳问题。
2.电力机车电制动可以调节负载,刹车力即时可控。
3.电力机车电制动机构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快捷。
4.电力机车电制动损失动能转换成电能,回馈到电网中,节能环保。
四、缺点
1.电力机车电制动噪音过大,影响环境安全。
2.电力机车电制动需要消耗电能,需要经常更换电源。
3.电力机车电制动电极磨损快,维护和保养费用较高。
电力机车控制题库 -回复

电力机车控制题库一、选择题1. 电力机车主电路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A. 受电弓、主断路器、牵引变压器、整流器B. 主断路器、牵引变压器、整流器、逆变器C. 受电弓、主断路器、整流器、逆变器D. 主断路器、整流器、逆变器、牵引电机答案:B2. 电力机车控制系统中,哪个部分负责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给牵引电机?A. 整流器B. 逆变器C. 变压器D. 受电弓答案:B3. 电力机车在行驶过程中,司机控制器主要控制什么?A. 机车速度B. 机车方向C. 机车牵引力D. 机车制动力答案:C4. 电力机车的空气制动系统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A. 风源系统、制动控制系统、基础制动装置B. 风源系统、制动控制系统、辅助制动装置C. 制动控制系统、基础制动装置、辅助制动装置D. 风源系统、基础制动装置、辅助制动装置答案:A5. 电力机车的电气制动方式主要是什么?A. 电阻制动B. 再生制动C. 液压制动D. 电磁制动答案:B6. 电力机车控制系统中的逆变器主要负责什么功能?A. 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B. 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C. 控制机车的行驶速度D. 控制机车的制动力答案:A7. 电力机车在行驶过程中,哪个部分负责为照明、空调等辅助设备提供电能?A. 主电路B. 控制电路C. 辅助电路D. 保护电路答案:C8. 电力机车控制系统中,司机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控制机车的行驶方向B. 控制机车的制动系统C. 调节机车的牵引力和速度D. 控制机车的照明系统答案:C9. 电力机车在制动时,以下哪种制动方式是通过电气系统实现的?A. 空气制动B. 液压制动C. 电阻制动D. 机械制动答案:C10. 电力机车主电路中的牵引变压器起什么作用?A. 降低电压供给牵引电机B. 提高电压供给受电弓C. 控制电流大小D. 保护电路免受短路影响答案:A11. 电力机车控制系统中,哪个部分负责监测和保护电路的安全运行?A. 整流器B. 逆变器C. 保护电路D. 控制电路答案:C12. 电力机车在行驶中,哪个部分负责控制机车的行驶方向和速度?A. 牵引电机B. 司机控制器C. 制动系统D. 辅助电路答案:B13. 电力机车控制系统中,哪个部分负责将接触网上的高电压转换为适合机车使用的低电压?A. 受电弓B. 主断路器C. 牵引变压器D. 整流器答案:C二、填空题1. 电力机车控制系统主要由主电路、控制电路、________和________等部分组成。
《电力机车制动系统检查与维护》 课件 项目1 电力机车制动系统认知

(动车组列车除外)
特快货物班列
快速货运班列
货物列车
(货车轴重<25t,快
速货运班列除外)
货物列车
(货车轴重≥25t)
最高运行速度
(km/h)
120
140
160
160
120
90
紧急制动距离限
制(m)
800
1100
1400
1400
1100
800
120
1400
100
1400
9
1.1.2 制动系统的设置目的
电空制动
机 气制动机 制动机
机
►
这种人力制动使工作在较恶劣
环境中的制动员的劳动强度增
大。
►
大大降低了列车中各车辆制动
的同时性,从而造成严重的制
动冲击,影响列车制动效果。
1.1.3 制动机的发展简史
20世纪
1825年,
1869年,
1872年,
60年代,
人力制动直通式空自动空气
电空制动
机 气制动机 制动机
2.工作原理
制动系统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制动、保压、
缓解3种基本状态。
36
1.3.2自动空气制动机的基本作用原理
2.工作原理---制动状态
司机将制动阀手柄置于“制动位”;
列车管内压力空气经制动阀排风,推动活塞左移,关闭充气沟;
活塞带动滑阀、节制阀左移,使滑阀遮盖排气口关断制动缸的排风气路,并
使节制阀开通副风缸向制动缸充风的气路;
空气制动机
以压力空气为动力来源,用压力空气的变化来操纵。
真空制动机
以大气为动力来源,用真空度的变化来操纵。
电力机车控制基础理论

(二).交流传动技术是近代铁路牵引技术的 重大突破,1971年在德国问世,并取得很大发 展,进入90年代,国外交流传动技术进入成熟 期。我国自1991年开始研制AC4000型交直交 原型机车,1995年完成组装并进入试验阶段。 2001年9月自行研制成功200km/h “奥星“号; 以及“蓝箭 ”号;“先锋”号;“中原之星” 号;“天梭”号 等。我国交流传动技术的产业 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异步电动机的串接联接法和改变牵引电 动机转子电路中起动电阻值,改变定子极 对数等方法均无实际应用价值。因此, 其调速方法为变频调速。对于异步电动 机其调频与调压是相联系的,即输出电 压应随着输出频率的改变而改变。
异步电机:异步电机的旋转磁场是由装设 在定子铁心上的三相绕组,通以对称的 三相交流电流产生的,由于转子和旋转 磁场的方向是一致的,如果转子的转速 等于旋转磁场转速,那麽他们之间不再 有相对运动,转子导体不能切割旋转磁 场的磁力线,也就不能产生感应电动势、 电流和转矩。所以异步电动机的转子速 度一定不等于旋转磁场的转速。
对于全控桥整流电路,当α> 时 ,将进行 有源逆变。所以采用再生制动2 的机车,
整流电路必须选择全控桥,对于不采用
再生制动的机车则均采用半控桥。这是
因为半控桥移相范围比全控桥大,机车
功率因数平均值高,而且半控桥比全控
桥控制简单。
励磁调节
概念:就是通过调节流过牵引电动机的励磁电流,从 而达到改变牵引电动机主极磁通的方法进行调速,亦 称磁场削弱调速。
(IW )m
(IW)β----磁场削弱后的主极磁势: (IW)m----磁场削弱前的主极磁势。
3、磁削方法: ① 改变励磁绕组的匝数 (改变励磁绕组的匝数,使电机的结构变 的复杂,因此不被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z dt
,E0为由剩磁所产生的旋转电势。
由图可见,在E0的作用下,制动开始的瞬间自感电势 L d I Z 为正值,使制动电流增长,电机 dt
励磁加强。尽管在随后的过程中, L d I Z 在变化,但总为正值,使电机励磁磁势不断加强。 dt
直到曲线1与直线2的交点A,自感电势 L d I Z 0 ,电流达到稳定状态,完成了电机的自激过 dt 程。
分析上式,由于列车运行时有很大的机械惯性,在电机自激的过程中,机车速度变化很 小,可视为常值。所以电机的电势将随制动电流IZ的增加而增长。若将制动回路内的电势与 电流的关系表示为曲线可用图21-3表示。图中曲线1表示发电机电势Ed= CvV ,直线2表示电
阻压降 Iz Rz
R
,两线之间的纵线段表示自感电势 L
图21-1 机械稳定性分析
第二节 电阻制动
一、串励牵引电机电阻制动 1.串励电机的自激发电过程 采用串励牵引电机的电力机车在进行电阻制动时,必须首先切断牵引电机电枢与电网的 联接,使电机电枢与制动电阻接成回路。其工作原理图如21-2。
牵引工况
制动工况
图中:n--电机转速
Φ--电机主极磁通
Ed--电机电枢绕组中产生的感应电势 Ia--电机电枢电流(制动时为IZ 制动电流) RZ--制动电阻
一双曲线,且IL3 >IL2 >IL1。另外当制动电流保持恒定时,制动力在很宽的范围内随速度的升
(2)减少了闸瓦和车轮磨耗。机械制动时,接触表面温度很高,闸瓦和轮缘的磨耗十分 严重,因为机械制动的磨耗主要取决于制动力的强度,高速时需制动强度大,磨耗就大,低 速时相反。所以高速时用电制动,低速度时用机械制动可以大大地降低机车车辆轮轨的磨耗, 大量节约制动闸瓦。
(3)提高了列车下坡运行速度。由于机械制动时需在每次排风制动后,充风缓解至少约 1分钟待风压恢复后才能进行下一次制动,造成下坡速度波动大,使列车的平均速度下降,而 电制动因其性能与制动时间无关,可使列车下坡速度提高8%,因而提高了运输能力。
第二十一章 电力机车的电气制动
牵引与制动是一对矛盾。制动是调速的一种特殊形式。电传动机车一般有两套制动系统, 一是空气制动系统即机械制动系统,包括闸瓦制动和盘形制动。二是电气制动系统,包括电 阻制动和再生制动。本章将详细分析电气制动的基本原理,电气制动的稳定性,电气制动的 形式,电气制动的特性及其控制方式。学习本章应达到以下目的:
dB 0
dV
实际上电力机车无论是电阻制动或再生制动的制动特性在高速区,保持制动电流恒定的 条件下特性曲线的变化率 dB 0 ,故电气制动在高速区具有机械稳定性。
dV
(2)电气稳定性:指电传动机车在正常运行中,不会由于偶然因素,电流发生微量变化, 而使牵引电机的电平衡状态遭到破坏。电气制动的电气稳定性判别我们将在本章的第二节和 第五节详细分析。
2.稳定性分析
电机达到稳定状态时, L d I Z 0 dt
此时:
CV V I Z RZ R
制动电流为:
制动电阻为:
IZ
Cv V RZ R
(21-3)
RZ
CV V IZ
R
(21-4)
由式(21-3)可知在一定的制动电阻RZ及一定的速度V下,电机只有一个工作状态,它是
由制动电阻的压降与电机外特性曲线所决定的(即二者的交点A)。如果由于某种外界原因
换算为机车轮周制动力B,则有:
B
0.06mCe C D
I
Z
Cd
(KN)
(21-7)
由式(21-7)可知,轮周制动力B正比于CeΦ与IZ的乘积。若不计电机的电枢反应,当励
磁电流一定时(Φ为定值),制动力B与电枢电流IZ之间也是成正比关系。对应于不同的励磁
电流各有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制动力特性曲线如图21-7所示,其中IL4 >IL3 >IL2 >IL1。
1.会分析电阻制动和加馈电阻制动的原理; 2.掌握电阻制动和加馈电阻制动电气线路构成; 3.会分析电阻制动特性曲线。
第一节 概 述
制动是机车运行的基本工作状态之一。当列车需要减速、停车或在长大下坡道上运行需 要限制列车的速度时,都必须采取制动措施,控制机车的运行速度。现代铁路运输的安全性,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车制动性能的好坏。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行车速度的不断提高,对 机车的制动性能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更好的保证列车高速运行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C I I I R 电机电势 V 〈 u
Z
Z
R
,L d Z dt
<0,使电流减小;当IZ减小时, L d Z dt
>0,使电流
增大。因而能自动恢复到稳定状态工作点A点。所以,它励电阻制动具有电气稳定性。
图21-4它励电阻制动原理电路
图21-5它励电阻制动回路电势曲线
图中:RZ——制动电阻; IZ——电机制动电流; Ed——电机发电电势。
2.制动特性及控制方式
电力机车在电气制动时的各种工作特性称为制动特性。它包括制动时反映机车速度V与
制动电流IZ关系的速度特性V=f(IZ);制动力B与制动电流IZ关系的制动力特性B=f(IZ), 制动力B与机车速度V关系的制动特性B=f(V)。下面具体分析它励电阻制动的各种工作特
性。
(1)速度特性V=f(IZ)示曲线我们还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保持励磁电流为常量时,机车速度越低实行电阻制动时
其制动力越小,因此电阻制动一般不用于机车制停。
如果制动电流Iz保持为一常量,此时机车制动力──速度的特性变为:
B
0.0036mRZ
R
•
I
2 Z
(KN)
V
Cd
(21-9)
由(21-9)式可知,在IZ=C情况下,机车电制动力与机车速度成反比关系,特性曲线为
二、他励牵引电机电阻制动 采用它励电机电阻制动时,首先切断牵引电机电枢与电网的连接,使电枢绕组与制动电 阻接成回路,而电机原串励绕组则由另外电源供电,电机作它励发电机运行,其工作原理图 21-4所示。 1.电气稳定性分析 当它励电阻制动的励磁电流一定时,图21-4所示电枢电路的电压平衡方程式为:
E d Cu V
备增多,且制动力的调节是有级的,不利于机车平稳运行。同时制动电阻的取值应适当不宜
过大,否则会使电机不能自激。当多台电机并联共用一个制动电阻时,还会出现不稳定状态。 所以在整流器电力机车上使用电阻制动时,一般不用串励式电阻制动,而采用它励式电阻制 动,即用改变励磁电流的方式来调节机车的制动电流和制动力,实现对机车运行速度的控制。
1.电气制动的基本原理 电气制动是利用电机的可逆性原理。电力机车在牵引工况运行时,牵引电机做电动机运 行,将电网的电能转变为机械能,轴上输出牵引转矩以驱动列车运行。电力机车在电气制动 时,列车的惯性力带动牵引电动机,此时牵引电机将做发电机运行,将列车动能转变为电能, 输出制动电流的同时,在牵引电机轴上产生反向转矩并作用于轮对,形成制动力,使列车减 速或在下坡道上以一定速度运行。 2.电气制动的形式 根据电气制动时电能消耗的方式,电气制动分为电阻制动和再生制动二种形式,如果将 电气制动时产生的电能利用电阻使之转化为热能消耗掉,称之为电阻制动。如果将电气制动 时产生的电能重新反馈到电网加以利用,称之为再生制动。 3.电气制动的优越性 (1)提高了列车行车的安全性。列车除机械制动系统外,由于配备了电气制动系统。因 而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机械制动是靠闸瓦与车轮的机械磨擦来降低机车的运行速度, 而机械摩擦系数随着温度升高明显下降,因此机械制动的性能和效果随着列车速度、载重和 长度的提高而下降,且在高速时列车的机械制动呈现不稳定性,而电制动则相反,速度越高 制动效果越明显,而且与制动时间无关。
图21-2 串励牵引电机电阻制动原理
由于串励发电机的激磁建立是依靠电机的剩磁,比较上图(a)、(b)知在牵引工 况和制动工况下,流过机车牵引电机电枢的电流方向是相反的,因此必须设法使电机激磁绕
组的磁势与剩磁方向相同,否则激磁便无法建立。通常采用改换励磁绕组的接法来实现,即
电机励磁绕组CD与电枢绕组AB的接法由ABCD改为ABDC接法,如图21-2所示。
而偏离这一工作状态,它有自动恢复到原来稳定状态的趋势。比如在制动过程中,制动电流
有所增加,则电机电势
Cv
V
小于电阻压降
I
Z
RZ
R,
L
dI
dt
Z
<0,迫使电流减小;当电
流减小时,电机电势
Cv
V
大于电阻压降
I
Z
RZ
R,
L
dI
dt
Z
>0,使电流增大。因而,它
具有电气稳定性。
根据上述对外部电气稳定性的分析,可以得出检验外部电气稳定性的数学判式为:
C B
m
2 c
R 2 D2cd
R
Z
2V (KN)
e
(21-8)
下面我们分析(3-8)式,由上式知,对于某一固定的励磁电流(即Φ值固定),制动力
与速度成正比关系,并且I(L 即Φ值)越大,特性曲线越陡,如图21-8所示,图中IL4 >IL3 >IL2 >IL1。
说明它励电阻制动具有机械稳定性,即随着机车速度的增加其电制动力也增加。从图21-8所
需调节制动力时,可通过调节它励绕组的励磁电流来实现。由图21-7曲线可知,当制动
电流一定时,励磁电流越大,机车制动力就越大。也可以在一定的励磁电流下通过调节制动
电流来实现,且制动电流越大,制动力越大。
图21-7 电阻制动力特性曲线
(3)制动特性B=f(V) 由电阻制动的速度特性公式(21-6)和制动力特性公式(21-7)可以求出机车电阻制动 时机车制动力与机车速度的关系式为:
串励发电机在它的自激过程中,制动回路电流IZ与发电机电势Ed关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