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模式文摘

丰田模式文摘
丰田模式文摘

如果每一个员工都能够尽最大的努力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就能够产生强大的力量,并且这种力量可以形成一个力量环,创造极大的生产力!

丰田汽车创始人丰田喜一郎

一、丰田文化的核心是平民智慧

全世界都在寻求一种能够让员工致力于改进流程的方法,比如六西格玛就是其中一种。但如果六西格玛放在丰田模式(TPS)的背景下,就只是小儿科而已。解释这一结论并不需要理由,我们只需要对照一下,在丰田模式与六西格玛模式之下,作为一个领导者,有什么不同?

在丰田模式之下,你能够发现,最多的是员工积极地解决日常问题。在丰田成立之初,丰田专家就相信,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员工的投资,丰田模式的核心就在于此。员工的思考与行为方式深深根植于公司的理念与原则之中。当丰田说,尊重员工与持续改善是丰田模式的两大支柱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说,丰田走的是平民路线,而不是专家路线。这就解释了日本的大学为什么基本上没有商学院,因为日本人相信员工的智慧而不完全是专家或精英的智慧。

二、为什么大多数参观丰田的人学不懂丰田

据说福特前总裁里德去参观丰田工厂,丰田总裁张富士夫鉴于福特对丰田早期发展的贡献,同意并亲自陪同福特总裁去参观丰田的工厂。张富士夫对福特的总裁说,你可以去参观任何一个你想去的地方,可以询问任何一个你想问的问题。丰田对你完全开放。

一个半小时之后,张富士夫问福特总裁有什么感想,福特总裁回答,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的地方。很显然,福特的总裁很失望。他没有看到自己渴望的奇迹。

参观结束后,张富士夫把丰田的总经理们召集起来开了一个会。他说:今天我们上了一堂非常有价值的课。那就是,我们拥有与福特同样的设备与生产线,但是福特总裁没有看到我们独特的竞争力——那就是我们的员工。我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们拥有人性的,智慧的,非常成功的团队成员!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参观丰田,但很少有人能够复制丰田,道理很简单,他们总是习惯于询问那些技术性的问题,而不是去了解丰田文化。他们提出的问题通常是:

如果员工能够生产出如此高质量的产品,那么他们的奖励是什么?

你们如何衡量员工的表现?

离职率,旷工率是多少?

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员工是不是反对加班?

丰田是如何让员工提出如此多的建议的?

显然,这些问题表明,参观者愿意询问的是他们自己的文化,而不是丰田的文化!因为大多数参观的人,特别是美国人从来都是相信,除非员工得到物质奖励,否则他们不会愿意去做某项工作。

事实上,丰田员工获得的奖励是比较少的。他们除了工资之外,所获得的奖励大多与公司的业绩挂钩,而且大多是平均奖金,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这种奖励。这种价值观深深地反映了丰田模式背后的文化:丰田强调的是团队,而不是个人。

自丰田的创始人丰田佐吉开始,丰田管理就有一个基本的出发点,那就是管理者就是家长与导师,他对员工的成长负有责任。他的使命就是把经验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员工。我相信,世界上很少有公司能够做到把员工培训得如此同质化!

事实上,丰田最早是一家纺织机械厂,它的创始人丰田佐吉脑子中,有一个基本的使命,那就是不再让他的妈妈、奶奶这些家庭妇女辛苦地织布,而是可以高效而快乐地工作。

为此,他不断改良纺织机械。他一生都是一位实干家,这种文化无疑传递给了丰田的几代领导人,他们把这种精神上升为一个词叫“现地现物”。也就是说,人的一生如果能够不断地解决实际碰到的问题,那么,他不仅可以生产更好的产品,更重要的是,他同时在为其他人创造一种有价值的环境:这样的环境会对团队有极大的价值!

这就是丰田两大支柱的文化支撑:对人尊重与持续改善。这两大支柱写入了丰田纲领性的文件——“丰田2001”中:

对人尊重:我们尊重别人,不遗余力地相互理解,承担责任并努力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

团队合作:我们激励个人和业务的发展,共享发展的机会,实现个人和团队成绩的最大化。

勿庸置疑,“人”是丰田公司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从车间的每位普通员工到最资深的主管,丰田的员工都是经过谨慎的挑选、培训和栽培,才成为他们所担任职务的最佳人选。”

“丰田公司的文化不仅为我们的同仁提供薪资报酬,也为他们提供继续教育、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的机会;我们期望同仁能够展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并愿意担任不同角色与职责。我们非常努力地打造一个全体员工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的环境,我们相信这样的环境有助于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和促进团队合作。我们要让每个人都相信,这是他们的公司,他们是必须一直参与公司活动并做出决策的人。”——詹姆斯·普雷斯(丰田汽车北美制造公司总裁)

我是美丽签名档【不以物喜,不为己悲】【不动声色,不破红尘】【不作妄论,不留余恨】【不笑痴狂,不再流浪】

引用| 回复| 发表时间:2011-08-18

成功的关键在于培养人才

“丰田的秘诀究竟是什么?答案很简单:优秀人才,再加上…绝对需要优秀人才?的制度”

“概念很容易了解,却非常难做到,需要组织以人为核心的变革,并深切领悟到唯有面对逆境与艰辛,才能实现真正的效益。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

“我们必须把重点放在方法上,而不是结果。若你的动机是把培训工作做得更好,借此减少问题,

从而帮助公司,那么你所获得的成果将如丰田一样。你应该首先清理你的目标,确定自己导向的正确性——做这些事是因为你关心员工,并愿意帮助他们发挥最大潜能,这样你才会获得最佳成果。”

我是美丽签名档【不以物喜,不为己悲】【不动声色,不破红尘】【不作妄论,不留余恨】【不笑痴狂,不再流浪】

引用| 回复| 发表时间:2011-08-18

第一部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如果给我6小时的时间来砍一颗树,我会花4小时磨斧子”——亚伯拉罕·林肯

第1章丰田的启示

丰田的人才培养与发展理念

“在丰田公司,每一位经理人都必须承担老师的职责,因为培育杰出人才是丰田公司的第一要务。”——这已经成为丰田方式中根深蒂固的文化价值观。

“丰田的领导人始终坚信,该公司唯一的竞争差异化来源就是他们所培养的杰出人才。因此,培养人才是他们的第一要务。”

“我们认为,一个人的所有才能中,只有10%(或更少)是天赋;公司员工的才中,有90%以上是能够通过努力学习与不断练习而获得的。这就是丰田成功的精髓:以良好基础为起点(有学习能力并且有求知欲的个人),通过不断的努力与练习,开发员工的特定才能。”

“要找到恰好具备所有必要技能的理想人才是相当困难的。”“一支优秀的团队并不是由少数几个明星队员组成的,只有众多具备优异能力的队员团结一致才能构成一支杰出的团队。”

在《丰田模式》一书中所叙述的14项原则中,有6项与培养人才有关:

原则1 管理决策必须着眼于长期,即使为此牺牲短期财务目标也在所不惜。丰田公司对终生雇佣制的热忱也正反映了这种价值观。

原则6 工作过程的标准化是持续改善工作的基础。标准化作业和工作指导培训必须齐头并进。同时,长期团队的成员必须学会发现问题,并谋求改进。

原则9 培训那些彻底了解并赞同公司理念的员工成为领导人,使他们能够向其他员工传播这种理念。教育员工是领导者最重要的技能,领导者必须深入了解他们的工作,以教育、指导其他员工。

原则10 着力发展那些信奉公司理念的杰出人才与团队。团队要依靠训练有素的员工,学会如何同团队合作对于个人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原则11 重视公司的合作伙伴与供应商,不断为他们提出挑战,并帮助他们改进。供应商的人才水准必须与丰田相当,要以类似方式培养人才。

原则14 通过不断的反思与改善,公司要发展成一个学习型组织。这被专门放在金字塔中的最高一层,因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往往会拥有最好的组织绩效。

键不在挑选人才,而在培养人才

“丰田希望雇用的是有强烈职业道德的员工,丰田倾向于在人们工作努力、有学习动力的地区设厂。”

培养优秀人才,促进公司发展

“组织必须打破不断求急又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恶性循环,只有公司不再找借口,勇敢面对事实,才有可能终止这种恶性循环。要实现变革,并使变革达成预期成果,必须先改变我们的动机,培养能干的人才必须成为公司的真诚期望。”

公司必须坚信“人”是成功的关键,并以此作为行动指南,建立制度以支持员工的努力。如果你说:“员工是最重要的资产。”却又问:“我能够从这一流程中裁减多少人,如何把这些多余的人裁掉?”那么,你就是言行不一。

员工在日常工作环境中,无法有效发展他们的技能,这阻碍了他们成为更优秀的工作者和问题的解决者。

我是美丽签名档【不以物喜,不为己悲】【不动声色,不破红尘】【不作妄论,不留余恨】【不笑痴狂,不再流浪】

引用| 回复| 发表时间:2011-08-19

秀人才的摇篮

人才发展至关重要

事实上,构建工作流的真正意图是让问题浮出水面,从而迫使员工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并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能力。

丰田需要的是一大批能干的员工,而培养大批优秀员工需要一份明确的计划。这需要时间和耐心,最重要的是——毅力以及坚持不懈的决心,同时还要把握好每们员工的物质,处理好员工的质疑。

事实上,丰田的确希望招募到一开始就具备成为优秀人才潜力的员工。具备一定的能力及学习的欲望,这是丰田挑选员工的唯一必备条件。应征者必须具备解决常见问题的能力,并愿意与团队进行合作。

丰田生产方式需要高素质人才

丰田生产方式的循环性使得该公司能够培养出更加能干的员工,而能力更强的员工又使得这套生产方式得以长期强化。

我是美丽签名档【不以物喜,不为己悲】【不动声色,不破红尘】【不作妄论,不留余恨】【不笑痴狂,不再流浪】

引用| 回复| 发表时间:2011-08-19

训标准化:全球化的需要

由于员工的能力对于高度协调的丰田生产方式至关重要,因此,丰田必须不遗余力地对员工进行培训。为了加强员工的培训,丰田设立了三个名为“全球生产中心”的区域性培训中心:一个位于泰国,且以支持远东地区的发展;一个位于英国,用以支持欧洲地区的发展;另一个位于美国的肯塔基州,用于支持北美地区所有工厂的发展。此外,全球各地的每家工厂也建立了卫星中心。

丰田的人事制度模型

人力价值流的最初目的,是吸引有潜力的员工,挑选出最合适的员工,并对其进行丰田方式的培训。下一步则是使他们熟悉职位角色,为他们提供工作的培训与指导(“工作指导方法”就是

在这个阶段运用的。)等到员工对工作的熟练度提高后,接下来的重点就是鼓励个人及团队发挥主动性,寻求改善与简化工作的方法。第四步的重点是员工的职业发展、同家人分享他们在职场的成功,并把他们的心得体会推广至社区。此发展流程的所有层面是由一个不断追求完善的组织负责推动的,该组织力图促成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信赖。

我是美丽签名档【不以物喜,不为己悲】【不动声色,不破红尘】【不作妄论,不留余恨】【不笑痴狂,不再流浪】

引用| 回复| 发表时间:2011-08-19

采用基本培训方式,充分发展员工才能

员工必须具备工作技能可以成功地开展他们的工作,这是进一步发展更多能力的基础。除了基本的工作技能,丰田也期望员工能够参与其他活动、如提高沟通技巧与领导能力、规划与发展新方法或程序、设计新产品或解决工作领域的问题。

从本质上来说,所谓发展,就是先学习,然后再教导他人,这也是学习工作技能的基础。

丰田模式之传授标准化

现在支付?还是将来?

可以复制的成功

你必须把员工的培养发展当做公司或你职责范围内的第一要务。

我是美丽签名档【不以物喜,不为己悲】【不动声色,不破红尘】【不作妄论,不留余恨】【不笑痴狂,不再流浪】

引用| 回复| 发表时间:2011-08-19

定义组织需求与目标

思考你想要获得什么,以及你的事业需要。

你的公司是否想成为所属业务领域的市场领先者?你是否想在所属产业达到最高的顾客满意度?你必须了解你的组织目标,再看看这些目标和人才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在这个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些步是从外部立场来了解你的事业需求,即辨识出如何才能提高竞争力,使你的事业

获得成长,并成为领先者。

一、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

1. 精益生产的出现

由丰田和大野创造的精益生产技术可以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在大批大量生产方式下,制造汽车覆盖件的冲压模的更换是个很大的问题。由于精度要求极高,模具的更换即昂贵且费时,需要极高技术的工人来完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西方汽车制造商采用一组冲压机来生产同一种零件,于是,他们可以实现几个月甚至几年不更换模具。对于50年代的丰田公司,这种办法却行不通,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好几百台冲压机用于汽车覆盖件的生产,他们必须用少数的几条生产线生产所有汽车的冲压件。于是,大野发明了一种快速更换模具新技术(SMED法──Si ngle Minute of Dies),这种技术使更换一副模具的时间从1天减少到3分钟,也不需要专门的模具更换工。随后,大野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小批量生产的成本比大批量生产更低。造成这种事实有两种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小批量生产不需要大批量生产那样大的库存(当然包括设备和人员);第二个原因是在装配前,只有少量的零件被生产,发现错误可以立即更正。而在大批量生产中,零件总是被提前很多时间大批量地制造好,零件的错误只有到最后装配时才会发现,造成大量的报废或返修。根据后一个原因,大野得出一个结论,产品的库存时间应控制在两个小时以内(JIT生产和零库存的起源)。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有高度熟练的和高度责任感的工人组成的工作小组。但是,如果工人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随时解决,整个工厂的运行就会变得一团糟。

2. 改变劳资关系,同舟共济

在40年代末期,由于整个经济形势不佳,丰田公司面临巨大的经营困难,公司的经营者提出解雇1/4的工人,但是收到工人和工会的强烈反对。后来,公司与工会达成协议:1/4的工人被解雇,公司的总管者丰田辞职,作为对公司经营失败的惩罚;其余的工人则得到双倍的保证,一个是终身雇用,另一个是工资随在公司的工作年限同步增长而不与工种挂钩。

换言之,工人成为公司的一员,享受公司的一切福利。对工人来说,四十年工龄的工资远比

20年工资为多。但如果他转到另一家公司去工作,则他的工龄从零算起,比20年工龄的工人还要少得多(因为其他日本公司也同时开始实行这种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工人将自己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有主人翁的感觉,迫使他们毕生为公司拼命工作。他们接受公司指派的任何工作,随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还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大家都积极维护公司的利益。而公司亦将工人看作自己的资本,而且是比机器设备更重要的资本。公司为了充分发挥这些资本的作用,就不断对工人进行培训以提高工人的技能,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以从雇员身上获得更大的收益。

3. 发现问题随时修改

在大批大量生产企业,组装线上的工人只重复地执行一些简单的动作,领班人不承担组装工作,他只需保证组装线工人按照规定工作。这些规定和要求是由工艺师制定的,并由他负责提出改进工艺的办法。其他像维修工、清洁工、检验工均各司其职,发现问题无权当场处理,必须留到组装线终端的返修厂里给予纠正。还有一类工作属于“万能工”,用来顶替那些临时缺勤的工人。在大批大量生产工厂里,为了保证产量,组装流水线一般不应停下来,否则无法保证产量,有问题的产品允许继续在流水线上走下去,直到组装完成后进行返修。大野认为,这个制度会造成惊人的浪费,这种浪费是两方面的:首先,组装线以外的任何一个专职人员都没有对汽车生产产生一点增值,都是人力浪费。在这种制度下,组装线上的工人被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其他人员则重要得多。

大野认为,组装线上的工人能够完成其他专职人员的大部分工作,甚至可以完成得更出色,因为他们最了解组装线上的一切;其次,为了保证组装线不停下来而允许有错误的产品继续组装下去,将会使错误不断倍增。而组装线上的工人只要完成自己的工作即可,反正错误后来总会被纠正。对他们来说,放过错误并不会使他们受罚,但任何使流水线停止的行动都会受到惩罚。这样做的结果是:或者造成错误的累积,或者由于最前面工序的一个错误导致在返修现场大量拆卸返修工作。

大野的做法截然相反,首先他把工人分组,组长不仅要协调全组的工作,他本人也承担组装工作。他领导的工作小组负责一套组装工序,要求大家共同努力,搞好他们的工作。其次,大野把清理工作现场,工具的小修和质量检查等任务也都交给小组。他还要求小组定期集体讨论,对

改进工艺流程提出建议。这种小组化工作方式就是Team Work和QC小组工作方式的来源,并被认为是未来制造业的主要工作方式之一。接着,大野在每个工位都设置了一个拉线,并告诉工人,一旦发现问题,只要他们当时解决不了,就立刻让整个组装线停下来,然后大家(整个小组)都过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与大批大量生产中只有专门负责流水线的高级管理人员才有权让生产线停下来相比,这是一种革命性的措施。另外,在大批大量生产工厂里,倾向于把出现的问题看成是随机事件,其思路是单纯的修复。大野则采取了另外的措施,他制定了一套解决问题的制度,叫做“五个为什么”,告诉每个工人如何系统地追溯每个差错的基本原因,要层层深入地找问题的根源,对每个不明白的问题都要问个为什么,最后找出改进问题的措施,使这种问题不致于再发生。这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之一。不难想象,在大野刚把他的想法付诸实施时,组装车间一片混乱,组装线老是停下来,工人们也多半感到沮丧。但当所有的工作小组在识别问题、并找出其根本原因方面取得经验后,差错的数量就大为减少。在今天的丰田组装厂,每个工人都有权让生产线停下来,但生产线几乎从来没停过。相反,在西方大批大量生产厂里,除组装线的主管以外,其他任何人无权让生产线停下来,但生产线却经常停下来,并不是为了纠正错误,停止的原因是由于材料供应和协调问题。开动率达到90%已被认为是管理良好的标志。更惊人的是生产线的终端,随着大野实验的进展,返修工作量不断减少,使得出厂汽车的质量稳步上升。理由很简单,因为专职质检人员,不管如何努力,他也不可能发现象汽车这样复杂产品(10000多个零件)的所有差错(特别是组装后)。

今天的丰田组装厂里,实际上已没有返修场地,几乎没有返修作业。相反,在今天的许多大批大量生产厂,有20%的厂房面积和25%的工时是用于返修的。最有说服力的是实际交到用户手里的汽车质量。根据美国顾客的报告,丰田汽车的缺陷是世界上最少的,可与德国豪华轿车的最佳水平相媲美。但是,这些德国豪华轿车是在总装厂里费了大量的调试工时才达到这样质量的。

4. 供货环节

汽车制造包括生产超过10000个零件,并把它们组装成100多个主要部件,最后组装成产品。要使所需要的零件具有高的质量、低的价格,并在正好需要的时间到达装配工位,这是一个复杂的供货大系统。在大批大量生产厂,最早的企图是建立一个集权的订货系统,所有订货命令都来自最高决策者。但是,即使是斯隆创造的管理方式也无法圆满解决这个问题。因此,零件应自制还是外购,是大批量生产厂至今尚未从理论上解决的问题。但大野和他的同事们却在考虑其

他解决方法,他们认为解决汽车总装的货源时,不论总装厂和协作厂的法律关系如何,问题的实质在于双方共同努力,顺利合作,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共同受益。

在美国汽车公司里,汽车上的一万多个零件和总成,都是由公司总部的技术人员负责设计,然后公司把图纸交给协作厂,再采用招标的方式选择合作厂家。在所有投标单位中,报价最低,质量满足要求、交货时间短的中标。在汽车厂和协作厂之间的关系属于临时性质的,因为汽车厂常常在协作厂之间变动定货单,事先并不通知对方。当汽车工业的市场出现衰退时,每个公司都各自为自己打算,都以短期行为来处理业务上的联系。

而丰田公司采取的却是另一种办法,把厂内自制的配套部分也分离出去,成为准独立的第一层次的协作单位,丰田公司保留了一部分股份。丰田公司与它们的关系,就和其他协作厂一样。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丰田公司与第一层协作厂之间都相互有对方的股份。此外,丰田公司还和它的协作厂(集团)在人员方面进行交流。当短期内负荷太大时,把自己的人员借给协作厂,有时,把丰田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输送到协作厂去担任高级职务。同时,各协作单位都需密切参与丰田的新产品开发,持有丰田公司和丰田集团其他成员的股份。这样,各协作厂与丰田公司之间互相依赖、生死与共。于是,丰田公司内部推行的一些管理体制,象JIT,也可以推行到其协作单位,构成一个一环套一环的有机整体。在这种环境下,丰田公司以天为基础的实时供货制才得以顺利推行。只有当下一个工序需要时才向上一个工序提出供货要求,上道工序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制造出所需要的零件并恰好在需要时送到下道工序。这就是著名的“拉动”式实时供货系统。与大批大量生产中的“推动”式(采用MRPⅡ系统)具有本质性的区别。但是,这种系统的推行既很困难也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因为它几乎取消所有库存,当一个很小的部分发生故障,整个生产系统都会停止。但对于大野,他认为这正是JIT系统的优越性所在,由于取消了所有的安全措施,它就要求所有的人都时刻密切注意寻找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将它们消灭在“萌芽“状态。这与我国历史典故中“破釜沉舟”和“置于死地而后生”是同一道理吧。总之,经过20年的努力,丰田公司终于成功实施了实时供货制,在生产率、产品质量以及对市场的应变能力方面都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

5. 新产品开发

汽车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制作品,它的设计需要许多不同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因此,在组织

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这样的错误,即最后结果要比各部分的总和差(根据系统工程的观点,总体大于部分之和)。在大批大量生产企业,人们试图通过细分任务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汽车门锁的设计工程师可以花费毕生的精力去设计门锁,但是他却不是制造门锁的专家,因为制造是制造工程师的任务。门锁设计工程师只知道设计它的外观,如果制造无误,门锁应该正常工作。这种详细分工带来大量的问题,西方公司试图通过组织新产品开发小组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由于组长权力有限,他实际上仅是个协调者,每个成员仍对他所从事的专业的上级负责,否则就会影响到他的升迁。

丰田和大野则不然,他们早就认定生产工程内本来就应包括过程和工业工程。因此,他们所组织的工作小组里包括各方面的专业人员,并且赋于组长强大的权力。在职务晋升方面也是提拔那些在小组内工作出色的成员,而不是那些不关心小组工作的人。这种打破部门界限的并行工作方式,对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快速响应用户的需求等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功。

6. 品种和批量

用户对汽车的需求量是变化的,人们目前要求更高可靠性和更符合自己需要的汽车。丰田公司的灵活体制特别适合这种情况。丰田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因而能提供多样化的产品,买主只要增加不多的费用就能买到想要的产品。1990年,尽管丰田公司的生产规模只有美国通用公司的一半,但它向市场提供的车型却和通用公司一样多。目前,汽车的平均市场寿命只有四年。日本汽车每种车型每年生产12.5万辆,四年更新换代,共生产50万辆。西方公司每种车型每年生产20万辆,十年更新产品,共生产200万辆。另外,西方工厂的组装厂一般只生产一种车型,而日本在北美的汽车厂却生产两到三种车型,差距是巨大的。

7. 与顾客的关系

如果不能满足顾客的要求,所有前面提到的精益生产的优越性将会毫无用处。因此,丰田公司早就开始考虑生产系统和顾客之间的关系。对于福特,这种关系是简单的,因为产品品种单一,买主可以进行大部分修理工作,供应商只需要存储足够多的汽车和备件即可。在西方,汽车制造商将他们的汽车零售商作为产量增减的缓冲对象。而零售商则把顾客当作自己的临时“榨取”对象,不断改变价格和供货来获取最大利润。这种系统的特点是相互不信任,缺乏长期行为。

丰田系统采用了完全不同的供货体系,这种体系类似于前面提到的“供货环节”,大大改善了他们与客户的关系。丰田公司逐步取消在不知道顾客是谁之前就大批生产汽车的做法,转向按定单组织生产。他们通过将零售商集成进生产系统,将顾客结合进产品开发过程而与零售商和顾客之间建立了一种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零售商作为“看板生产”(JIT的一种管理方式)系统的第一个环节,他们把预管的定单送交工厂,一至三个星期内将汽车交付给定购的用户。按照定单安排生产是可能的,首先丰田的生产方式满足这种需求;其次,丰田的销售人员不是等顾客上门,而是到顾客家里去拜访,和顾客直接联系。任何一个家庭,只要对丰田的产品感兴趣,丰田公司就把他们的情况存在数据库中,以便于经常与他们联系,介绍公司的新产品。有了这样一个信息资源后,销售人员也可集中力量去寻找最有可能的潜在顾客。丰田公司将顾客融合进产品发展过程的又一举措是将注意力放在回头顾客身上。这在目本是很重要的,因为日本政府的车辆监视部门要求汽车的寿命是6年,6年后必须报废。丰田公司通过跟踪以前的顾客,预测以前顾客的新需求(根据收人情况,家庭成员情况的变化、日常喜好等),以此来确定自己的新产品开发方向。

二、精益生产的定义和特征

1. 精益生产的定义

从上面可以看出,精益生产的实践由日本人开始到现在已有半个世纪的时间,但把它提高到理论上来研究则仅仅是最近几年的事。麻雀理工学院的教授们把这种生产方式称为“精益生产”,但在论述精益生产的经典著作《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中,却未见给出精益生产的确切定义;此处我们引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光京教授给精益生产下的定义:

“精益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的结果”。

2. 精益生产与大批大量生产方式的比较

精益生产和大批大量生产各自的优缺点已经在上节介绍过,这里我们给出比较系统的比较,如表2-4-1所示。

3. 精益生产的特征

在《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中,精益生产的归纳者们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精益生产企业的特征。这五个方面是:工厂组织、产品设计、供货环节、顾客和企业管理。归纳起来,精益生产的主要特征为:对外以用户为“上帝”,对内以“人”为中心,在组织机构上以“精简”为手段,在工作方法上采用“Team Work”和“并行设计”,在供货方式上采用“JIT”方式,在最终目标方面为“零缺陷”。

1)以用户为“上帝” 产品面向用户,与用户保持密切联系,将用户纳入产品开发过程,以多变的产品,尽可能短的交货期来满足用户的需求,真正体现用户是“上帝”的精神。不仅要向用户提供周到的服务,而且要洞悉用户的思想和要求,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产品的适销性、

适宜的价格、优良的质量、快的交货速度、优质的服务是面向用户的基本内容。

2)以“人”为中心人是企业一切活动的主体,应以人为中心,大力推行独立自主的小组化工作方式。充分发挥一线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积极为改进产品的质量献计献策,使一线工人真正成为“零缺陷”生产的主力军。为此,企业对职工进行爱厂如家的教育,并从制度上保证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挂钩。应下放部分权力,使人人有权、有责任、有义务随时解决碰到的问题。还要满足人们学习新知识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形成独特的,具有竞争意识的企业文化。

3)以“精简”为手段在组织机构方面实行精简化,去掉一切多余的环节和人员。实现纵向减少层次,横向打破部门壁垒,将层次细分工,管理模式转化为分布式平行网络的管理结构。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柔性加工设备,减少非直接生产工人的数量,使每个工人都真正对产品实现增值。另外,采用JIT和Kanban方式管理物流,大幅度减少甚至实现零库存,也减少了库存管理人员、设备和场所。此外,精益不仅仅是指减少生产过程的复杂性,还包括在减少产品复杂性的同时,提供多样化的产品。

4)Team Work和并行设计精益生产强调Team Work工作方式进行产品的并行设计。Te am Work(综合工作组)是指由企业备部门专业人员组成的多功能设计组,对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具有很强的指导和集成能力。综合工作组全面负责一个产品型号的开发和生产,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编制预算、材料购置、生产准备及投产等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原有的设计和计划。综合工作组是企业集成各方面人才的一种组织形式。

5)JIT供货方式JIT工作方式可以保证最小的库存和最少在制品数。为了实现这种供货方式,应与供货商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利益共沾。

6)“零缺陷”工作目标精益生产所追求的目标不是“尽可能好一些”,而是“零缺陷”。即最低的成本、最好的质量、无废品、零库存与产品的多样性。当然,这样的境界只是一种理想境界,但应无止境地去追求这一目标,才会使企业永远保持进步,永远走在他人的前头。

4. 精益生产的体系构成

如果把精益生产体系看作一幢大厦,它的基础就是在计算机网络支持下的、以小组方式工作的并行工作方式。在此基础上的三根支柱就是:

1)全面质量管理,它是保证产品质量,达到零缺陷目标的主要措施;

2)准时生产和零库存,它是缩短生产周期和降低生产成本的主要方法;

3)成组技术,这是实现多品种、按顾客定单组织生产、扩大批量、降低成本的技术基础。这幢

邯钢热轧薄带生产经验

邯钢CSP热轧薄带的生产经验 刘东辉 吕德文 王玉彬 路艳萍 (邯钢连铸连轧厂) 摘要:文章在邯钢CSP设备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自投产5年以来作者在生产线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在薄规格轧制方面的控制手段,及工艺和设备改进措施,为今后薄规格产品的生产起到了有价值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邯钢,CSP,热轧,经验 THE EXPERINCE ABOUT THIN GAUGE ROLLING IN HANGANG CSP PLANT LIU Dong-Hui1 Lü De-Wen2 WANG Yu-Bin3 LU Yang-Ping4 (Handan Iron &Steel Works CSP Plants) ABSTRACT: On the base of CSP equipments and five years practice, summarize the control methods about thin gauge rolling and development about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the valuable directions to the thin gauge rolling are provided. KEY WORDS:CSP HOT ROLLING EXPERINCE 1.前言 薄板坯连铸连轧具有较低的吨钢投资水平、良好的品种控制、优秀的板型控制、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低的工序能耗、低污染、短的物流、灵活的生产组织等特点,品种规格可方便地适应小客户要求,大比例生产薄规格产品。 1.0~ 2.2毫米的热轧薄带可以部分替代冷轧产品,如:热轧薄带酸洗直接镀锌产品,以热代冷的深加工产品。 邯钢CSP生产线一期工程于1999年12月投产,主要的生产设备有1台连铸机,1座辊底式加热炉,1架粗轧机,一座均热炉,5架精轧机和一台地下卷取机。成品厚度1.2~20mm;2003年初,进行了二线建设,增加了1台连铸机,1座加热炉,1架精轧机和一台卷取机(图1),不仅产量增加了一倍,而且最薄成品厚度也从1.2mm达到了1.0mm。 图1 2.邯钢CSP生产线使用的先进技术: 1) 连铸坯液芯压下,可以将90mm厚的 连铸坯压到65mm; 2) 炉辊传动PLC控制,均匀加热,快速 传输,减少板坯下表面与炉辊之间的 相对摩擦,改善成品表面质量; 3) 高压低流量除鳞,保证除鳞效果的同 时,最大限度的保持板坯温度; 4) 自动厚度闭环控制; 5) 液压弯辊与CVC技术; 6) PCFC板形计算机; 7) 二级计算机进行与轧制规程计算与自 适应 轧机的主要设计特点: 1) F1~F3轧辊辊径较大(Φ800~Φ 720),利于高温大压下,在前3机架 尽量降低板带厚度,F4~F6辊径小 (Φ600~Φ540),利于降低轧制力, 减少向轧辊传热; 2) F5/F6之间的活套为张力活套辊,可以 实时测量板带沿断面方向的张力分 布,并实现F5、F6机架的自动调平,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板形; 3) 避免薄带头部在高速运行时翘起,F6 后安装有压带风机; 3.操作经验 在轧制薄规格板带的过程中,要求机械设备运转良好,电气设备,如二级计算机、基础 自动化和现场监测设施的良好状态,同时对于

丰田模式心得体会

丰田模式心得体会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学以致用,提高精益改善工作实效 利用两个月的时间,通读了美国作家杰弗瑞·莱克的《丰田模式——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一书,掩卷长思,改善工作虽然已经在集团公司的各个企业推行了近五年时间,但我们的工作距精细化、规范化还有很大差距,通过阅读此书,丰田公司很好的为我们存在的问题找出了解决方法。 始于1926年丰田佐吉创立的丰田自动织布机厂,经过90多年的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汽车业的翘楚,缔造了一个令世人称奇的商业神话。丰田模式成功的基础其实就是视“持续改善”和“尊重员工”为丰田精神的两大支柱,说到底仍是培养、建立精益的学习型企业的文化。在“持续改善”方面,丰田公司的主要做法一是生产方式以严格的纪律和勤奋的工作为要求,极端重视细节,对细节的计划达到了让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同时,丰田公司一贯坚持根据需求量来建立整个生产体系,其所属的企业都是根据需求量进行生产的;二是坚持以流程为导向,而非结果导向;三是通过目视化管理对问题和隐患进行强制性揭露、并逐步完善自己。而在“尊重员工”方面,丰田公司特有的文化更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首先在丰田公司每一个员工都有义务针对工作提出自己的改进计划和持续的自我改

善,而公司对待员工的改善建议永远坚持尊重他们,挑战他们,并让他们成长。尊重员工的核心就是让其学会用丰田模式的方式进行思考、完成富有挑战的项目、进行自我拓展并在成功和失败中学习。其次是管理层能够持续投资于“人”,倡导持续改善的公司文化,在管理中丰田公司鼓励上至高层主管,下至工厂实际执行创造价值工作的基层员工以其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主动尝试与学习,注意培养学习型组织。三是坚持从内部栽培领导者,而不是自外延揽,回顾在丰田的整个历史中,重要领导者都是在适当时机自公司内部发掘拔擢,以领导丰田的下一阶段进展,他们来自公司各个部门领域-----销售、产品研发、制造、设计等。正是丰田公司的这种选拔领导者的方式,实现了长久支持公司的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通过此次阅读《丰田模式——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一书,通过融入、实践,让我对下一步的改善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下面通过三方面谈谈我对改善的认识: 一、管理层必须提高对持续改善的认识。 在当前严峻的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下,就改善的落脚点而言,必须具有三个标志或目的:一是直接节约成本;二是提高工效;三是降低消耗、增加效益。若不具备这些条件,所谓的“改善”只是一种盲动。改善不类同于创新,

精益生产培训心得体会

精益生产培训心得体会 导读:本文精益生产培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精益生产培训心得体会(一) 经过七天的培训以及三家企业参观,对精益生产系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知。结合公司现状,发现有许多地方存有改善提升的空间。以下为此次培训的感想总结: 一、消除浪费。作为精益生产的目的,消除浪费是企业所必须要做的。浪费不仅仅是指物资的浪费,还包含了时间、搬运、动作、生产过剩等的浪费。消除浪费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所有资源,减少资金占用,提高生产效率。 二、准时化与自働化。后拉式生产方式可以将人员、设备、物料最合理的利用,使生产效率最大化。但是针对公司现有的生产、销售条件,后拉式生产方式不能够完全施行,某些方面可以借鉴应用。自働化可以达到一人多机的效果,从而减少人员配置。相对应的,要想达到此效果,设备本身需要有防呆防错设施、员工要多技能化,同时在设备维护与维修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三、5S与目视化管理。5S要针对所有区域内所有事物。物品摆放要有相应的目视化要求。参观的企业中,现场5S做的很到位,营造出了愉悦的工作氛围。目视化管理有助于人员的理解和查找的方便。目视化要做到即使新人也能根据看板知道该怎么做。

四、TPM.推行TPM要改变现有的管理方式,对设备点检及保养方面的要求要更加的细化,同时要有相应的目视化管理以便于操作者对设备进行维护。此外,培训、教育不可缺少。 五、品质管理。问题处理要现场、现地、现物,按照PDCA四阶段、八步骤进行,并持续改进,以零缺陷为最终目标。解决问题时要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再解决。 六、标准作业。标准作业包含生产节拍、作业顺序和标准手持量三个要素。进行标准作业有相应的前提条件:设备稳定、品质稳定、人员多能工、动作可循环。理想状态下的标准作业可以将人员效率、设备使用发挥到极致,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效率。现有的工艺要求考虑到了单件产品的生产效率,但并没有将连续生产的效率最大化。标准作业是工序所有细节(包括人员行动距离、设备摆放位置等)的综合体现,可以使工序生产状态做到一致,对于不同的人员也可以使其生产状态具有可重复性,使产品质量更加趋于稳定。标准作业时可以使出现的问题明显化,便于持续改善。在京西重工参观时看到的工作平台处将产品使用到的量具放在了一个特制的盒子上,量具数量是否缺少一目了然,既方便量具的使用管理,也提高了效率。 就公司现状而言,机加工属于离散型制造业,适合精益生产的广泛推广。而铸造属于流程性制造业,丰田精益生产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但是可以依据精益生产的理念和原理来进行改善。参观的三家企业在生产环境、人员管理、作业要求、看板管理、物流管理等诸多方面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邯钢经验与丰田模式

邯钢经验与丰田模式 ——中日工业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特点比较 世忠俊茹 引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是否能够创造和赢得竞争优势。在制造业,日本企业拥有世界一流的技术和管理。这从根本上克服了日本原料资源匮乏的弱点,使日本企业能够利用国际市场经济规则,立足于产业链中附加值最高的环节,创造出举世瞩目的辉煌。1991年8月美国《幸福》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锋利的日本秘密武器”的文章:“这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成本管理体系,它有效地引导和促使企业的设计人员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设计产品,帮助企业削减成本,并以低成本和相当大的自由空间使得产品能快速地占据市场,击败西方业者的竞争。”这种秘密武器就是目前正在成为主导全球成本管理思潮的成本企画或目标成本(Cost Design or Target Costing )管理体系。成本企画或目标成本管理源自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被誉为丰田模式。无独有偶,在90年代的中国制造业,也有一家企业因实施目标成本管理而卓有成效、闻名全国,这就是钢铁公司。钢铁公司的目标成本管理,被誉为邯钢经验。 比较丰田模式与邯钢经验,我们发现,同样是目标成本管理,但二者之间却有着很大差异:不仅表现在目标成本所涵盖的围、目

标成本管理程序和具体操作方法上,而且更表现在成本管理理念、成本意识和文化背景上。我们想,找出这些差距,对于克服国人的妄自尊大与妄自菲薄,或许有所裨益。果真如此,作者幸甚! 一、丰田模式与邯钢经验诠释 (一)丰田模式 丰田的目标成本管理,是在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阶段,首先确立产品的市场定位与质量、功能特征,并将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成本值锁定在目标围,然后运用价值工程与作业分析,通过相关各部门、各作业环节的逐层逐级控制挤压,以使成本目标值最终得以达成。其要点是: 1、建立市场导向,实行成本企画 以市场需求为基础,计算出为了获得必要的利润而必须达到的目标成本,用此目标成本来控制企业从产品研发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因为其出发点在于订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售价,因此倒推出来的产品目标成本亦有竞争力。即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将成本事先限定,从产品工艺制造过程实际发生的成本,至顾客的使用成本,都不允许超越。 2、设立目标力求完美无缺 指导思想是:与其设定合理的目标不如设定理想的目标。这一指导思想体现在产品设计中进行“成本-功能分析”,在质量管理中实行“零缺陷”制度,在存货管理中实行“零库存”制度,在费用的控制与分配中实行“作业成本”制度等等方面。

会思考的丰田现场读后感_心得体会

会思考的丰田现场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会思考的丰田现场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会思考的丰田现场读后感(一) 最起初拿到这本书时,心中充满了疑虑与不解,不明白其中的涵义,生产现场如何做到会思考的呢?本期主要读到了《会思考的丰田现场》的前序,明白了丰田管理模式的精髓,它其实是建立在以下四项思考的基础之上:第一,对人性的尊重 对人性的尊重它不是一句口号,需要我们付诸行动,以实际行动去践行,真正地让员工感到公司就是自己的家,真正的融入公司,做到上下同欲,才可做到"士为知己者死",从而增强员工对工作的归属感。 第二,诸行无常 说的就是我们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要学会辩证的看待人与事,要适应环境的变化。 第三,共存共荣 它的本质就是"双赢",我们都有自己的顾客,上下序之间、顾客之间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办事,要有利他思想,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持续发展。 第四,现地现物 这也是我们长城管理者提的最多的词,但真正践行的却是很少,很多时候它只作为我们的一种口号。丰田能够强大,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要深层次地了解问题的根源与本质,才可以彻底解决问题。丰田管理模式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做到基业长青,必须要做到以上四点支撑才可以实现目标。 焊装车间吕红国 会思考的丰田现场读后感(二) 牛志远 读完《会思考的丰田现场》,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丰田的四个核心思想,其中与工作最相关的是现地现场,我们一天90%的时间是在现场,然而,现场物流仍然存在各种问题。通过学习,了解到丰田的现地现物是观察现场,能够了解把握全局,看到的全局观出现问题,要去寻找真正的原因,然后根据现场现有的

丰田模式总结体会

学以致用,提高精益改善工作实效 利用两个月的时间,通读了美国作家杰弗瑞·莱克的《丰田模式——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一书,掩卷长思,改善工作虽然已经在集团公司的各个企业推行了近五年时间,但我们的工作距精细化、规范化还有很大差距,通过阅读此书,丰田公司很好的为我们存在的问题找出了解决方 法。 始于1926年丰田佐吉创立的丰田自动织布机厂,经过90多年的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汽车业的翘楚,缔造了一个令世人称奇的商业神话。丰田模式成功的基础其实就是视“持续改善”和“尊重员工”为丰田精神的两大支柱,说到底仍是培养、建立精益的学习型企业的文化。在“持续改善”方面,丰田公司的主要做法一是生产方式以严格的纪律和勤奋的工作为要求,极端重视细节,对细节的计划达到了让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同时,丰田公司一贯坚持根据需求量来建立整个生产体系,其所属的企业都是根据需求量进行生产的;二是坚持以流程为导向,而非结果导向;三是通过目视化管理对问题和隐患进行强制性揭露、并逐步完善自己。而在“尊重员工”方面,丰田公司特有的文化更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首先在丰田公司每一个员工都有义务针对工作提出自己的改进计划和持续的自我改善,而公司对待员工的改善建议永远坚持尊重他们,挑战他们,并让他们成长。尊重员工的核心就是让其学会用丰田模式的方式进行思考、完成富有挑战的项目、进行自我拓展并在成功和失败中学习。其次是管理层能够持续投资于“人”,倡导持续改善的公司文化,在管理中丰田公司鼓励上至高层主管,下至工厂实际执行创造价值工作的基层员工以其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主动尝试与学习,注意培养学习型组织。三是坚持从内部栽培领导者,

而不是自外延揽,回顾在丰田的整个历史中,重要领导者都是在适当时机自公司内部发掘拔擢,以领导丰田的下一阶段进展,他们来自公司各个部门领域-----销售、产品研发、制造、设计等。正是丰田公司的这种选拔领导者的方式,实现了长久支持公司的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通过此次阅读《丰田模式——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一书,通过融入、实践,让我对下一步的改善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下面通过 三方面谈谈我对改善的认识: 一、管理层必须提高对持续改善的认识。 在当前严峻的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下,就改善的落脚点而言,必须具有三个标志或目的:一是直接节约成本;二是提高工效;三是降低消耗、增加效益。若不具备这些条件,所谓的“改善”只是一种盲动。改善不类同于创新,它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通过投入较少人工或资金带来几何倍数的效能或效果,是集团公司“挖潜增效”的继承和延伸,是基于企业内部管理的主要抓手,每个企业的管理人员都必须将改善的目的、意义、流程理解透彻才能真正去引领员工、指导员工进行改善,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和为改善而改善的思想。 二、改善必须源于现场,立足于人的主观改善意识。 企业三分之二的改善项目来之于生产一线、基层车间,管理人员只有经常深入一线,了解工艺流程、熟悉产品性能才能发现改善线索,从而带动身边人实践改善。在实际精益改善过程中鼓励员工要打破惯性思维,不满足于维持现状。对于一些常见的工作模式,不能习以为常,抱维持现状,得过且过的思想。作为管理者要进行换位思考,“把自己的脚放入他人的鞋子里,进而用他人的角度来考虑事物”,站在操作者的角度对大家抱怨、

丰田式管理心得体会

丰田式管理心得体会 【篇一:《丰田模式——14项精益管理原则》读书心 得】 《丰田模式》读书心得——浅谈企业文化发展 解读《丰田模式》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它是丰田生产方式背后的文化基础。丰田一直坚持通过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来奉献社会的核心理念,企业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均以这个核心理念为基础而形成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也就是大家所谓的丰田模式。我觉得用这句话来诠释丰田模式是最完整、最恰当了。 或许我们会认为把丰田精益生产管理的工具与方法应用到企业之中 就可以收获成效。实际则不然,这种成效可能会在短期内出现,但不会长久坚持下去。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像丰田一样的企业文化做为基础。 在丰田模式中,带给丰田生产方式生命的是员工,丰田的员工能够 积极主动地提出改善建议,全员参与解决问题与持续改善的工作,一线员工人人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经验。所以说丰田模式是一种文化,而非只是一套提升效率与改善的工具。而这种文化的形成,主要归功于丰田领导高层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员工,尊重人才。 员工为什么会选择离开企业,不仅仅是部门主管的责任,企业文化 对员工的影响很重要。例如企业制度未充分考虑员工的感受,员工就会有排斥的心理,而且负面的口碑就像病毒一样传播非常快,危害也很大。 我认为丰田生产方式成功的关键就是持续改善,靠这些持续改善的 活动积累而成,而持续改善的原动力就是企业的员工(包括干部),

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改善现场生产的问题,为企业创造真正的价值。 现在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重视企业文化的发展 对企业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篇二:tps《丰田式管理本质》读感】 ◆前言 丰田式管理本质一书是由历任丰田汽车工业(暨株式会社)副社长、社长、会长,目前担任该公司顾问的日籍藤本俊所著作;藤本俊先生在丰田汽车工业服务50几年由基层第一线生产制造控制,历经产销协调控管、经营管理,与丰田式生产方式的开创者大野耐一长期共事,参透该生产模式的管理精髓,以图表解说管理的本质,是解读丰田式生产方式最深入核心本质的一本书。 一、排除浪费强化经营体质 经营企业是以永续生存为目标,但面对外在环境激烈的变化,其严苛程度因国际化及竞争者加入日益增加;唯有靠企业不因循既定的管理模式,勇于自我革新,用事前防患的想法来排除生产过程不必要的浪费,达成管理效率极大化,即最小的输入资源产出最大的输出效果,来强化企业的经营体质。生产现场存在的浪费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力等输入经营资源及负面的管理事务,排除浪费即是在降低成本,因此排除损失浪费是管理的核心,能主动消除浪费的管理者都有不错的经营绩效。 二、管理的内涵 经营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力,但思考怎幺运用资源的是握有应用资源的管理者;有新技术或高功能的设备被开发来构思产出高综合效率运作的还是经营管理者;因此管理者列示的目标需明确,要有定量的数据或定性的程序等工作目标;并转换为成本管理的指

如何实施成本领先战略

如何实施成本领先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佛大学商学研究院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提出的三大竞争战略之一,是指通过有效途径,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以获得同行业平均水平以上的利润。成本领先要求坚决地建立起高效规模的生产设施,在经验的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抓紧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控制,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小研究开发、服务、推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就要在管理方面对成本给予高度的重视。尽管质量、服务以及其它方面也不容忽视,但贯穿于整个战略之中的是使成本低于竞争对手。该公司成本较低,意味着当别的公司在竞争过程中已失去利润时,这个公司依然可以获得利润。赢得总成本最低的有利地位通常要求具备较高的相对市场份额,或其它诸如与原材料供应方面的良好联系等优势。总成本领先地位非常吸引人。一旦公司赢得了这样的地位,所获得的较高的边际利润又可以重新对新设备、现代设施进行投资以维护成本上的领先地位,而这种再投资往往是保持低成本状态的先决条件。那么对于企业来说,这种有利地位怎样争取,如何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呢?对比分析竞争对手价值链是确定成本领先的基本工具。成本领先主要是指企业与竞争对手比较具有的相对优势。如果企业所进行的价值活动的累计成本(总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它就具有成本优势;如果低于所有竞争对手的成本,它才能称得上具有了成本领先地位。这种情况下企业价值创造活动的各个环节所组成的链条就称为成本领先条件下的价值链。识别竞争对手的价

值链以及它们是怎样进行价值创造活动的是确定竞争对手成本的第一步。在实践中企业常常可以通过获得公开数据以及直接测评竞争对手的某些价值创造的活动成本来勾画出竞争对手的大致成本状况,对于那些无法直接获得的竞争对手成本环节,企业可以采用将自己和竞争对手进行比较的方法来估测自己与竞争对手的成本的差异。如果企业基本上了解了与竞争对手的成本差异,要想获得成本优势通常有两种主要方法,一种是在企业价值创造的每一个环节上实行有力的成本控制手段;另一种是重新构建新的成本更低的价值链,即可以用新的效力更高的方式来设计、制造、分销其产品。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实现成本领先战略,都离不开下面几点措施。第一.实现规模经济根据西方经济学原理,在达到一定规模之前,产量越大,单位平均成本越低。因而,实现成本领先,通常应选择那些同质化程度高、技术成熟、标准化的产品规模化生产。我国一些行业内的企业远未达到盈亏临界点规模,其真正的成本优势也就无法形成。我国市场上,乡镇企业在某些行业借助成本优势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竞争,但那种优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性的成本优势。这些优势有些企业是靠自己简陋的厂房、简单的设备和不太可靠的产品等投机得到的;有些是因为大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不善侥幸得到的,换句话说不是自己做的很好了,而是对手做的太糟糕。因而,这种优势来得快,去得也快,是不稳定,不可靠的。我国汽车行业在差异化(如产品差异、品牌差异、营销手段差异等)方面比不过欧美,在成本上则比不过日本、韩国。后者与规模有很大关系。比如说一汽与丰田同为15万职工,一汽的产量是40

丰田管理模式

丰田管理模式 成立于1937年的丰田汽车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以“通过汽车,创造富裕社会”为基本指导方针,在全世界致力于为用户提供称心如意的汽车。丰田始终坚持全球统一品质标准,在性能和价格两方面,生产富有竞争力的汽车,并以一流的管理、经营理念使其在销售量、销售额、知名度方面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一、丰田管理的十二要决 在长期的管理中,丰田公司总结出了十二条基本要决。它流传很广,除了日本之外,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管理者也都将其默记在心,以便随时指导自己的工作。 第一,所谓管理,就是为下属提供管理上的建议,调整总体的工作,并且借用沟通,协助下属解决工作上所面临的困难,以及畅通无阻地推动管理的循环。 管理并非管制。所以管理者必须是一位建议者、一位计划者、而不是一位监督者和管制者。 此外,管理者所定下的目标是通过下属的工作来实现的。因此,管理者必须提供给下属恰当的建议,并发挥其领导能力,致力于培养下属,并成为最佳建议者。简单地讲,任何事都是一种给与取的关系,不付出就不会获得回报,“尽量地给,否则无理由取!”一语道出了管理者的职责。 第二,所谓管理,就是为了能够更经济地推动管理目标施行,建立不浪费资源的作业体系,同时也为了这些作业体系能够运作得更为有效率而建立了管理制度。

任何一个部门都会同时存在作业和管理的问题。一方面,管理者以人、物、设备为对象,建立一套减少浪费的作业体系来提高生产力;另一方面,管理者又必须时常为提升部、料、组而思考如何在管理上建立一套体系。只有如此这般,才能提高整体组织的工作效率,并且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其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制定一套以人、物、设备为对象,不浪费人力资源的生产流程,并且运用工业工程的方法来提高劳动生产力。 (2)运用提升整体效率的系统工程方法可以有计划地改革、改善部门的运作制度或组织的体制。 第三,所谓管理,就是为了要达到所设定的目标值,选择应当优先处理的重点项目,根据实际的分析数据,并且清楚地了解项目的背景,以重点导向来积极推动管理循环。 工作不分领域,总会存在形形色色、大小各异的项目。然而经营就必须讲究效率,不能随便选择。因此需要依据目的将资料做分门别类、层层递进的分析,根据结果,依据质量、成本、交货期的种类,选定优先的重点项目。而且,最重要的是重点施行选定的项目,以及将其施行效果反映到经营目的上。 第四,所谓管理,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表面现象管理,例如将计划执行所产生不良现象的结果加以纠正,而是探求这一现象的真正原因并加以排除的管理。 纠正不良现象的善后管理是一种着重于表面现象的管理方法,缺乏效率,它导致成本长期持续的损失,但管理者若能够从根本上找出其产生不良现象的真正原因且能解决,将其转变为注重原因的管理方法,那么只需投入一次,便可以一劳永逸。以长期的眼光看来,这是非常有效率的。而管理者本来的职责就是真正地了解企业的基本理念,发挥其领导能力,督促下属实践该理念。

2018读丰田学习“改善力”的心得体会

近期,再一次通读了一遍《丰田工作法》,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三章“改善力是一切工作的基础”。现就其中的两点结合实际,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和体会。 “作业+改善=工作”,日常我们的工作应称之为“作业”,在日常的作业中不断地想办法加入新的创意,提高工作效率,这叫“改善”。所以丰田的“工作”是高于我们的工作的。这是因为丰田加入了改善,使工作能够不断地、持续地向前推进。而这种工作方法是每个企业和个人不断进步的基础与动力。 目前,**发电分公司已经向《丰田管理法》的“工作”要求迈出了自己的步伐。要想比以前更好、要想取得新的突破就必须进行改善。那么怎么改善呢?首先就要从找出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开始。分公司在“比、学、赶、帮、超”五个字上苦下功夫,努力寻求推动公司创新发展的思路和方式。对标先进的企业,与一流的管理模式对接,在对比中找差距、寻短板、明不足。为此,分公司立即着手“改善”,将对标企业大唐集团的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印制出来,下发给每位管理人员,要求向大唐集团学习先进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并率先垂范、主动作为,形成自上而下层层推进学习成果转化的风气。在工作中,通过上行下效地踏实改进,我们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提高了干部队伍业务素质,增强了企业管理能力。我相信在这种“改善”的思维指导下,我们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将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事后百策不如事前一策”,这句话使我体会到预防的重要性。分公司从管理人员到运行人员都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工作。我们借鉴学习相关企业最新的事故案例,采用下发事故案例学习资料,组织案例分析讨论会,观看事故纪录片等形式,不断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尤其是通过学习“山东淄博五死六伤热力爆炸事故”。警醒我们了解氨水特性的重要性。分公司责令相关人员在厂区的煤气管道、氨水管道动火时,一定要办理动火工作票,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经分公司领导审批签字后方可动火。并将其列为底线,不得触碰。在学了“电缆着火”的事故案例后,分公司又责令电气车间严查本厂的电缆防火封堵情况,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以杜绝类似的安全事故在我公司上演。 在设备的运行管理上,我们做好相关设备的缺陷、事故记录。针对设备以前出现过的异常,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做到提前预防。比如锅炉的引风机,以前定期加油时间为一个月,加油间隔时间长,风机轴承温度经常出现过高的问题,后来针对此问题调整加油周期为半个月,彻底解决了轴承温度高的缺陷。 通过继续对《丰田管理法》的学习,并将“改善力”学以致用,我的工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工作思路也变得更加清晰。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立足岗位、尽职尽责,为分公司的发展添砖加瓦。

丰田模式两大支柱启示

丰田模式两大支柱的启示 在学习丰田精益管理知识时,对丰田模式持续改善,尊重他人两大支柱感触颇深。之所以“持续改善,尊重他人”被确立为丰田模式的两大支柱,是因为“丰田之道”的本质是“通过释放人的潜能,追求卓越”,是组织实现卓越之道,而卓越以人为本,永无止境。 2001 丰田模式持 续 改 善 尊重他人挑战挑战现地现物现地现物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改善改善尊重尊重两大支柱的基础包含5个要素——挑战、改善、现 场现物、尊重和团队合作。丰田生产方式的工具、方 法为更低层次的细节,包含在这些基本元素中。 两大支柱的基础包含5个要素——挑战、改善、现场现物、尊重和团队合作。丰田生产方式的工具、方法为更低层次的细节,包含在这些基本元素中。 第一大支柱——持续改善 持续改善中的“持续”包括两层意思: 持---保持,维持,坚持,持久 “不能维持的提高是没有意义的!”改善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进行可持续的改善。每一项改善都需要认真论证,具有可持续性,不能为了数量、任务随意为之,甚至朝令夕改。 续---连续,继续,延续 改善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需要养成学习、思考的习惯,提高自身素质,同时需要开阔视野,关注技术、管理前沿信息,借鉴先进经验。

比如道场演练,虽然大多数人已经做过,但每一次都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每一次都会有改善点,时间都会有所缩短,可见改善无止境。 第二大支柱——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即是以人为本。企业管理的根本是对人的管理,精益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方式,人的素养更是至关重要。 很多日本丰田学习回来的同志都纷纷感叹,除了行业差异,最重要的是员工的素养差异较大。丰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精益管理的企业文化。而我们,处于刚起步阶段。 客观认识我们所处的阶段,相关制度、规划的设计尊重人性,领导者尊重员工,不急功近利,引导员工养成学习、思考、交流的习惯;各部门团结协作,以公司利益为重,开放心态,避免狭隘思维,本位主义,改善才能持续。否则,制度规则与人性相悖,精益管理最终将流于形式,缺乏后劲。 总之,精益管理模式的最高境界是打造全员不断学习、积极参与改善的企业文化。我们刚刚上路。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化压力为动力,在精益之路上携手前进,相信中信锦铁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邯钢经验二十年

邯钢经验二十年 来源:中国财政部网发布:2012年7月10日 今年,是邯钢“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实施20周年,也是国务院正式将其经验向全国推广15周年。邯钢经验被认为是牵住了当时国有企业脱困的“牛鼻子”,是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决定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具有普遍适用性。《人民日报》曾刊发文章认为,邯钢经验“为国有企业实行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提供了借鉴”。朱镕基总理曾专程视察邯钢,对其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邯钢是“我们工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 势易时移,万象更新。20年激情岁月,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有企业效益及国有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此时的邯钢怎么样了呢?邯钢经验是否还有生命力?邯钢这面红旗是否还是那样光彩夺目?带着这些疑问,本刊记者不久前采访了邯钢。 邯钢的变与不变 来到邯钢,记者已看不到高炉林立、浓烟滚滚、四处烟熏火染,也听不到机声轰响、车鸣笛喧,入目的是绿树环绕、碧草映带、道路整洁、厂房明亮,炉口的白烟如云朵飘飘袅袅,生产线在封闭中自控运行。在这里,记者已联想不起任何传统钢铁企业的印象,仿佛置身于高新产业园区,清洁、幽雅。 可能是感觉到了记者的疑惑,负责接待采访的邯钢宣传部的同志告诉我们:邯钢厂容厂貌的变化,可以说是邯钢20年改革、创新、发展的缩影。但要说变化,首先要算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上的变化,当年的高炉、转炉、焦炉及大小轧机已全部被国际一流的装备所更新,工艺技术也先进了许多;其次是产品的变化,随着技术更新而来的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当年以建材为主的各类产品已全部被高附加值的各类精品板材所代替。邯钢经验形成时的所有生产能力,已于近年被陆续淘汰,与之相应,管理也大大现代化了。 但邯钢也有不变的东西,那就是邯钢精神。邯钢经验的内涵虽然不断丰富,具体形式不断完善,但邯钢以人为本、锐意创新、自我加压、永立潮头的精神没有变;人人当家理财、精打细算、眼睛向内、内涵挖潜的传统没有变。“当年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已成为一种文化,融进了邯钢人的血液,引导规范着邯钢人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模式,成为邯钢人不断创新发展的基因元素和精神力量。”宣传部的同志充满深情地说。 挖潜增效二十年经久不衰的主题 邯钢经验简称“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形成于1990年,于1991年正式全面推行。其基本内涵是模拟市场价格核算,将成本与效益挂起钩来,将效益与分配挂起钩来,并以成本否决为杠杆,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局面,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当

《丰田生产方式》读书心得五篇精选范文

《丰田生产方式》读书心得五篇精选 范文 《丰田生产方式》详细阐述了企业有降低成本空间的六个原因,并透过及时化与自化两大支柱进行改善,同时以看板管理、均衡化生产、合理配置设备、标准化作业等辅助方式最终实现消除浪费,创造高质量、高收益的目标。那么丰田生产方式读书心得怎么去写呢,以下是整理的丰田生产方式读书心得范文五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丰田生产方式》读书心得范文一 读过《丰田生产方式》一书,我感触最深的是,丰田始终把浪费看做最大的敌人,把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紧密结合在一齐,不做无用功,只做有价值的产品。这就体现了丰田人精益求精的务实精神,为实现精益化生产打下坚实的执行基础。 丰田凭借独到的制造体系,创造了丰厚的利润,书写了“有路就有丰田车”的传奇,的确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我们企业是否能“克隆”丰田的传奇呢?我们都学过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这篇*的“本真”。其实,丰田生产方式中也能够找到我国上世纪六十年代“鞍钢宪法”和戴明统计质量管 理的影子。丰田生产方式是植根于自身的企业文化,并据此对其它成功的管理方式进行学习、借鉴、改良乃至创新所致。所以,我以为我们学习先进管理,就是要根据企业实际状况吸取先进管理的“精华”。 杜绝浪费,生产效率就有可能提高,这种想法正是此刻丰田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而贯穿其中的两大支柱就是:“准时化”和“自动化”。在当时的日本汽车工业发展上,许多企业按照美国“大批量”生产方式进行生产,这在经济低增长时期是不能适应的。而丰田公司为了让企业发展三年内赶上美国,就从浪费着手,杜绝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利用“自动化”与“准时化”两大支柱来强有力的杜绝浪费,其作用体现了在生产方式的效率的提高。准时化:在透过流水作业装配一辆汽车的过程中,所需要的零部件在需要的时刻,以需要的数量,不多不少地送到生产线旁边。而“看板”就成了实现准时化生产方式的手段。在这方面上能够减少库存“上的浪费。“自动化”,不是单纯的机械自动化,而是包括人的因素的自动化,是把人的智慧赋予机器,即当机器发生异常状况就会停止运做,等到工作人员把异常排除之后才能重新启动机器。在这过程中发现了生产中存在的弱点,要进一步对设备进行彻底维修或保养。“目视化管理”是透过“自动化”就能实施了。这

现代工业工程发展概况

现代工业工程发展概况 2006-02-02 08:52:04 阅读:14271 次 摘要本文概要地介绍了现代工业工程的概念、理论、发展水平及应用情况,分析了在我国研究与应用的前景。 关键词工业工程;发展概况 1.工业工程的概念 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简称IE)在国际上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影响相当广泛的综合性、交叉性、反映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型学科,并且它的内涵与外延仍然在不断发展。在IE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不同国家的学者、学术团体对其所下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其内涵大体相似。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AIIEAmericanInstituteofIndustrialEngieers)1955年提出后经修改的定义:“工业工程是研究由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综合系统的设计、改善和设置的工程技术,它应用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

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来确定、预测和评价由该系统可得到的结果”。 从该定义可以看出工业工程的特征。 (1)工业工程是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的综合、交叉型科学。因而工业工程师是一种复合型人才。 (2)工业工程的工程属性很强,其工作原理是采用工程分析与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所以容易强调定量方法等技术手段。 (3)它追求由人、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等生产要素所组成的综合系统的整体效益,无论系统的大小都反映出很强的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管理效益的特征。因而有的学者称之为管理支持技术体系也不为过。 (4)现代IE不仅是一种工程技术而且还是一种哲理,特别强调发挥系统中人的作用。这也是IE发展到今天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因而在研究组织设计与重构、人员评价、激励手段等时往往采用工业工程的方法。

丰田学习心得范文

丰田学习心得范文 丰田企业不但活跃在世界各地,并且是能够实现梦想 的;TOYOTAWAY;是丰田的价值观(挑战、改善、现地现物、尊重、团队;以下是收集的丰田学习心得,希望你会喜欢! 日本米其林轮胎有限公司生产总监KenjiHara说:“丰田模式的本质,简而言之,就是一种使你公司的员工尊重人,尊重其发展、动机、不断进步的求索精神,就是尊重其特殊利益和抱负的基础。这样的公司不管运用什么样的生产方式,都能取得成功。” 实施精益管理的第一步是洗脑并用清醒的头脑客观地分析现状并设定目标。不管什么事,要做好它必须有三个条件:软件、硬件和湿件。软件就是方法、程序,硬件就是有形的物质条件,湿件就是人的大脑,是聪明和智慧、愚腐和惰性的源泉。 要想实施精益管理,湿件是关键,是首要。它能决定实施精益管理的决心、信心和方法,也是能不能正确分析现状和预测未来的决定因素。通过学习和思考丰田理念,我们能够体会到,其实丰田人不是多么聪明,也不是什么天才。它的理念在诸多的管理著述中都能悟得出、想得到,在我国丰富的古代典籍中都有阐述。可以看看我们的《孙子兵法》、《老子》、《三国演义》等等著作,可以说,我们的先贤在著书立说时日本人还不知道什么叫管理。我们的古诗中就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句子,这就是“消除浪费”;古代先贤“令下与上同道”的教诲,就是“上下一致、理念先行”的名言;“苟日新,日日新”就是“不断创新、持续改进”!没有日本人从我

们中华文化中学习历史,就没有日本的现在。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就是日本人的湿件,他们有一种学习精神,有一种不服输的意念,有一种坚决执行的忠诚!丰田的“U”形线、“一个流”,不也是学习美国汽车生产过程后进行改进的结果吗?这就是湿件的作用。所以我们学习丰田经验应该首先研究一下丰田人是怎么学习的,首先解决我们的湿件问题。这个问题不决定,不管学习什么经验也不会有明确的目标、可行的计划,也不会有踏实的行动和明显的效果。因为湿件的定位决定行为的定位。 制度化、标准化既是实施精益管理的方法又是精益管理的成果之一。制度体系能力是精益管理成效的保证。组织是一个有共同目标的一群人。所以让这个组织的所有成员本着同一目标努力,对于管理者来说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最难的往往是最简单的。笔者认为,制度化标准化是最好的办法。当然这种观念是就组织而言的。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不能规范个人行为,这个组织就会是一种人治的环境,一但不利于组织的行为被认可,那么因此而形成的潜规则就开始产生作用并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形成反作用力。相反,如果一种适宜的能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制度体系建立起来并正常运行,那么它的积极作用也会是巨大的。制度就是治理的尺度,是判定是非好坏的不可缺少的依据。企业文化和理念正是通过制度体系来体现。标准化就是行为的标准化,“执行标准”本身就是制度。丰田公司认为:工作的标准化是持续改进与授权员工的基础。在工作场所中的任何地方都使用稳定、可重复的方法,以维持流程的可预测性、规律的运作以

运营管理心得体会

《运营管理》课程收获感想 班级:2015单证MBA 学号:1584900315 姓名:贾炜

《运营管理》课程收获感想之一 海尔曾经的经验是“日清日高”,强调有序结构与动态进化的结合,属于泰罗的科学管理与熊彼特创新领导的结合,属于工业化的管理哲学。现在,张瑞敏领导海尔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用内部“有序的非平衡结构”,来应对外部复杂环境,即信息化的管理哲学。在我看来,海尔经验是世界上第一个经过实践检验的成熟的复杂性管理典范,其核心特征是“以灵活的组织对付复杂的环境”。海尔复杂性管理范式的“复杂”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复杂适应(人单合一),强调适应变化。既体现了中国管理变革的传统,即企业对市场的适应(如模拟市场、成本否决等),又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特征。具体体现在其自组织、自协调、自激励等一系列典型的复杂系统特征中。 工业化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在分工角逐中占有一席之地并把别人挤下去。达尔文的物竞天择,不过是斯密哲学的一种历史引申,竞争是分工背景下人与人的行为逻辑。持性恶论的达尔文,认为人与人之间,用对立的方式进行竞争,和低等动物的角力没什么区别,所以是“物”竞。而张瑞敏与达尔文的进化论有本质的不同:活力和进化之源,达尔文认为个体间竞争,而张瑞敏则倾向认为是内外协同;一个强调竞争进化,一个强调合作进化;一个要把人变成机器,一个要把

机器还原为人。这与工业化和信息化所面对的历史挑战不同有内在的关系。 其次,复杂创新(海尔称之为双赢,即“两个创造”:创造用户价值,创造企业或员工价值),强调主导变化。有别于对市场的被动适应——其结果往往导向价值链低端的中国制造,向市场高端“做优”的主动追求,可在“做强做优”中实现“双赢”:一、在用户高端附加值的创造中,其复杂性范式特征表现为对创造用户价值的自我激励和主动追求;二、在对产业高端的转型升级中,复杂性表现为对创造企业价值的自我激励和主动追求。自我驱动问题一直是我国许多管理经验难以从微观上解决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但海尔顺应企业与产业一体化趋势,从企业内因中产生向产业上游升级的自我驱动力;通过人的创新素质的提高,通过内因作用,加强引进吸收消化了再创新的能力。

丰田模式心得体会

丰田模式心得体会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学以致用,提高精益改善工作实效 利用两个月的时间,通读了美国作家杰弗瑞·莱克的《丰田模式——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一书,掩卷长思,改善工作虽然已经在集团公司的各个企业推行了近五年时间,但我们的工作距精细化、规范化还有很大差距,通过阅读此书,丰田公司很好的为我们存在的问题找出了解决方法。 始于1926年丰田佐吉创立的丰田自动织布机厂,经过90多年的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汽车业的翘楚,缔造了一个令世人称奇的商业神话。丰田模式成功的基础其实就是视“持续改善”和“尊重员工”为丰田精神的两大支柱,说到底仍是培养、建立精益的学习型企业的文化。在“持续改善”方面,丰田公司的主要做法一是生产方式以严格的纪律和勤奋的工作为要求,极端重视细节,对细节的计划达到了让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同时,丰田公司一贯坚持根据需求量来建立整个生产体系,其所属的企业都是根据需求量进行生产的;二是坚持以流程为导向,而非结果导向;三是通过目视化管理对问题和隐患进行强制性揭露、并逐步完善自己。而在“尊重员工”方面,丰田公司特有的文化更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首先在丰田公司每一个员工都有义务针对工作提出自己的改进计划和持续的自我改

善,而公司对待员工的改善建议永远坚持尊重他们,挑战他们,并让他们成长。尊重员工的核心就是让其学会用丰田模式的方式进行思考、完成富有挑战的项目、进行自我拓展并在成功和失败中学习。其次是管理层能够持续投资于“人”,倡导持续改善的公司文化,在管理中丰田公司鼓励上至高层主管,下至工厂实际执行创造价值工作的基层员工以其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主动尝试与学习,注意培养学习型组织。三是坚持从内部栽培领导者,而不是自外延揽,回顾在丰田的整个历史中,重要领导者都是在适当时机自公司内部发掘拔擢,以领导丰田的下一阶段进展,他们来自公司各个部门领域-----销售、产品研发、制造、设计等。正是丰田公司的这种选拔领导者的方式,实现了长久支持公司的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通过此次阅读《丰田模式——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一书,通过融入、实践,让我对下一步的改善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下面通过三方面谈谈我对改善的认识: 一、管理层必须提高对持续改善的认识。 在当前严峻的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下,就改善的落脚点而言,必须具有三个标志或目的:一是直接节约成本;二是提高工效;三是降低消耗、增加效益。若不具备这些条件,所谓的“改善”只是一种盲动。改善不类同于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