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植物识别-杜仲

合集下载

杜仲——这个土秋秋的植物,居然有这么多功效!

杜仲——这个土秋秋的植物,居然有这么多功效!

杜仲——这个土秋秋的植物,居然有这么多功效!
杜仲,它是一颗树,树叶绿油油,树皮灰褐色,高可达20米,它又被称为扯丝皮,有着“植物黄金”、“植物活化石”的美称。

是我国名贵的滋补药材。

杜仲生长环境:杜仲喜温暖湿润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多生长于海拔300-500米的低山,谷地或低坡的疏林里
杜仲的分布地域:杜仲是中国的特有种,陕西、甘肃、河南、广西及浙江等省区都有分布,但以产于四川、贵州最质优。

还有个地方,由于树龄长、面积大、营养物质含量高,便有了“中国杜仲之乡”的美誉!那就是中国的张家界。

杜仲的作用
1.性味甘、微辛;性温。

入肝经、肾经。

主治腰脊酸疼,风湿痹痛,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等。

2.具有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诸多功效。

3.杜仲有较好的补肝肾及强筋骨功效,常用于治肝肾不足的腰腿疼痛及两足无力等症。

4.杜仲具有清除体内垃圾,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体血压,分解体内胆固醇,降低体内脂肪。

5.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恢复血管弹性,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提高白血球数量,增强人体免疫力等显著功效。

杜仲的食用价值:
1.杜仲用途好且广泛,因此被人们称之为“植物黄金”。

可以用来泡茶,泡酒,或在烹饪时作为辅料添加于菜品中。

2.杜仲茶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人群。

3.失眠多梦,皮肤粗糙、暗淡人群;体弱多病,腰膝酸软、免疫力低下人群;脂肪过多人群人群亚健康疾病人群。

杜仲的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者慎服。

恶蛇皮、元参,肾虚火炽者不宜用。

内热、精血燥二者禁用。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杜仲与杜仲叶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杜仲与杜仲叶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杜仲与杜仲叶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杜仲与杜仲叶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干燥树皮。

又名:思仲、玉丝皮、丝连皮、丝棉皮、扯丝皮、树杜仲、银丝杜仲。

原植物杜仲分布于长江中游及南部各省,现全国各地多有栽培。

本品药材性状:呈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大小不一,厚3~7mm。

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或纵裂槽纹,有的树皮较薄,未去粗皮,可见明显的皮孔。

内表面暗紫色,光滑。

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

气微,味稍苦。

本品味甘,性温;归肝、肾经。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中医临床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头晕目眩,妊娠漏血,胎动不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杜仲有扩张血管,降血压,升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抑制子宫收缩,保胎,补肾,抗氧化,抗衰老,抗炎,抗病毒,抗菌,抗应激,利尿,利胆,镇静,镇痛,预防农药急性中毒作用,对心脏、对免疫功能有影响。

杜仲叶还能明显增加冠脉流量,而杜仲皮无此作用。

目前研究认为,杜仲对血压具有“双向调节”功能,这是化学降压药无法企及的。

其它药用部位:(1)杜仲叶:为杜仲的干燥叶;药材多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椭圆形或卵形,长7~15cm,宽3.5~7cm,表面黄绿色或黄褐色,微有光泽,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边缘有锯齿,具短叶柄,质脆,揉之易碎,折断面有少量银白色橡胶丝相连,气微,味微苦;本品味微辛,性温;归肝、肾经,功能补肝肾,强筋骨,中医临床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腰膝酸痛,筋骨痿软;临床验证表明叶与皮的作用相似;(2)檰芽:为杜仲的初生嫩叶,“采食主风毒脚气及久积风冷,肠痔下血。

”杜仲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谓“味辛,平。

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久服轻身耐老。

一名思仙。

”《本草图经》曰:“杜仲,生上虞山谷及上党、汉中,今出商州、成州、峡州近处大山中亦有之。

杜仲

杜仲

杜仲百科名片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

另有著名人物安徽省油画学会副主席杜仲、西周监国杜仲等。

中文学名:杜仲拉丁学名:Eucommia ulmoides 别称:杜仲、丝楝树皮、丝棉皮、棉树皮、胶树二名法:Eucommia ulmoides 界:植物界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金缕梅亚纲科:杜仲科属:杜仲属分布区域:温带遮阴的地区生境:海拔500米以上山区。

药用部位:树皮、叶、雄花药用功能:补肝肾、强筋骨、调节血压药用主治:肾虚腰痛、胎动胎漏、高血压植物药材杜仲基本信息【出处】《神农本草经》【类别】树皮类。

【杜仲异名】思仙(《本经》),木绵、思仲(《别录》),檰(《本草图经》),石思仙(《本草衍义补遗》),丝连皮、丝楝树皮(《中药志》),扯丝皮(《湖南药物志》),丝棉皮(苏医《中草药手册》),玉丝皮,扯丝片。

【来源】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 的树皮。

【性味】甘微辛,温。

①《本经》:"味辛,平。

"②《别录》:"甘,温,无毒。

" ③《药性论》:"味苦。

"④辛,平,无毒,理气补血。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甘,温。

归肝、肾经。

”【用法与用量】①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入丸、散。

②6~10g。

【采集】为了保护资源,一般采用局部剥皮法。

在清明至夏至间,选取生长15~20年以上的植株,按药材规格大小,剥下树皮,刨去粗皮,晒干。

置通风干燥处。

物种简介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

具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诸多功效。

《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谓其“主治腰膝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久服,轻身耐老。

”杜仲是中国特有药材,其药用历史悠久,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

杜仲的功效与作用杜仲的介绍

杜仲的功效与作用杜仲的介绍

杜仲的功效与作用杜仲的介绍杜仲(学名Eucommia ulmoides Oliver),又名胶木,为杜仲科植物。

杜仲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杜仲的功效与作用的资料,欢迎阅读。

杜仲的功效与作用杜仲为常用中药。

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别名:扯丝皮、丝棉皮、思仙、思仲、木绵、石思仙、丝连皮。

来源:为杜仲科杜仲属植物落叶乔木杜仲的干燥树皮。

多为栽培。

产地:主产四川、陕西、湖北、湖南、云南、河南等地。

性状鉴别:杜仲呈板片状或卷片状,长宽不一,厚2~10毫米。

嫩皮薄,外表面灰色,有细纵纹及椭圆形横裂皮孔;老皮厚,外表面粗糙,已剥去粗皮的部分淡棕色,未剥去粗皮的部分褐色或灰褐色,有不规则的断续纵裂槽及横向断裂。

内面平滑,暗紫褐色。

质脆,易折断,断处有细密的银白色橡胶丝牵连。

气微,味微苦。

以皮厚、片大,去净粗皮者为佳。

主要成分:杜仲全株含桃叶珊瑚甙及一种硬性橡胶,树皮尚含树脂、鞣脂。

此外,叶尚含山柰醇、咖啡酸、绿原酸、酒石酸及还原糖。

种子含大量脂肪油、主要为亚油酸脂。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

功效与作用: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等,实验证明其作用为:1、降压。

在动物实验中,有降血压作用,其效力炒杜仲胜于生杜仲,煎剂胜于酊剂。

总的来说,降压作用短暂,且易耐受。

2、镇静。

大剂杜仲煎剂能使试验动物安静和嗜睡。

此外,杜仲有一定镇痛作用;又似能减少大鼠肠道胆固醇的吸收。

炮制:切丝生用或盐水炒至丝断存性。

性味:甘、辛、温。

归经:入肾、肝经。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主治:筋骨痿软、腰脊四肢酸痛,肾虚尿频,胎漏,胎动不安,高血压病,头晕目眩等症。

临床应用:1、治疗腰痛,尤其肾虚腰痛,杜仲常不可少。

如属肾虚腰痛(腰痛而有体弱、足膝酸软、易眩晕、小便频数、脉细弱或虚数),以杜仲配续断、菟丝子、肉苁蓉等。

如属寒湿腰痛(腰痛而有酸胀感,痛处觉冷,遇阴寒天气加剧,苔白腻,脉沉缓),常配桂枝、独活、秦艽等。

如属外伤腰痛,可在跌打方剂内加杜仲、续断等。

中药材辨别如何辨认真假杜仲

中药材辨别如何辨认真假杜仲

中药材辨别如何辨认真假杜仲杜仲,又名羊蹄、山茱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强筋壮骨的功效。

然而,市场上也存在大量假冒伪劣的杜仲,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威胁。

本文将介绍一些辨别真假杜仲的方法,以帮助人们避免购买到次品。

一、外观识别1. 质地:真杜仲的质地坚硬而有韧性,断面呈乳白色,有明显的纵向纹理。

假杜仲质地较软,易碎,断面呈灰白色或有机械切割的痕迹。

2. 颜色:真杜仲主茎色泽暗褐,有光泽,叶柄呈黄褐色,无变色现象。

假杜仲的茎叶常呈暗绿或发白色,有时还会受到染色剂的影响产生异色现象。

3. 气味:真杜仲有一种特殊的香气,闻起来较为浓郁。

假杜仲则往往没有香气或者散发出刺激性的气味。

二、药材本质鉴别1. 水浸试验:将一小块杜仲浸泡在清水中,真杜仲由于含有一定量的活性成分,会很快渗出黄褐色的色素和苦味,而假杜仲则不会。

2. 硫酸试验:将少量硫酸滴在杜仲切面上,真杜仲碰到硫酸后会产生红褐色或暗蓝色的反应,而假杜仲则不会有任何变化。

三、微观性状检查1. 毛细血管结构:真杜仲的横切面明显可见毛细血管集束呈放射状分布,而假杜仲的血管结构则较为难以辨认。

2. 维管束细胞:真杜仲的维管束细胞多呈长条状排列,有一定的交错错综,而假杜仲则数量较少,排列较简单。

3. 泡沫细胞:真杜仲的表皮和皮层细胞有显著的泡沫状结构,而假杜仲则泡沫细胞明显减少。

四、化学成分检验1. 总鞣质含量:真杜仲含有较高的总鞣质含量,通过鞣质试剂反应可产生明显的沉淀,而假杜仲则鞣质含量很低。

2. 杜仲酸含量:真杜仲中的杜仲酸含量较高,而假杜仲中则鲜有杜仲酸的存在。

综上所述,通过外观识别、药材本质鉴别、微观性状检查以及化学成分检验等方法,我们可以辨别真假杜仲。

消费者在购买杜仲时,应尽量选择正规渠道,并注意从专业药材市场或中药杂货店购买,同时关注药材的包装和生产日期等信息。

购买前最好咨询一些相关专业人士或参考可靠的中药材鉴定手册,以确保购买到优质的真杜仲。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杜仲与杜仲叶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杜仲与杜仲叶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杜仲与杜仲叶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干燥树皮。

又名:思仲、玉丝皮、丝连皮、丝棉皮、扯丝皮、树杜仲、银丝杜仲。

原植物杜仲分布于长江中游及南部各省,现全国各地多有栽培。

本品药材性状:呈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大小不一,厚3~7mm。

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或纵裂槽纹,有的树皮较薄,未去粗皮,可见明显的皮孔。

内表面暗紫色,光滑。

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

气微,味稍苦。

本品味甘,性温;归肝、肾经。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中医临床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头晕目眩,妊娠漏血,胎动不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杜仲有扩张血管,降血压,升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抑制子宫收缩,保胎,补肾,抗氧化,抗衰老,抗炎,抗病毒,抗菌,抗应激,利尿,利胆,镇静,镇痛,预防农药急性中毒作用,对心脏、对免疫功能有影响。

杜仲叶还能明显增加冠脉流量,而杜仲皮无此作用。

目前研究认为,杜仲对血压具有“双向调节”功能,这是化学降压药无法企及的。

其它药用部位:(1)杜仲叶:为杜仲的干燥叶;药材多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椭圆形或卵形,长7~15cm,宽3.5~7cm,表面黄绿色或黄褐色,微有光泽,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边缘有锯齿,具短叶柄,质脆,揉之易碎,折断面有少量银白色橡胶丝相连,气微,味微苦;本品味微辛,性温;归肝、肾经,功能补肝肾,强筋骨,中医临床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腰膝酸痛,筋骨痿软;临床验证表明叶与皮的作用相似;(2)檰芽:为杜仲的初生嫩叶,“采食主风毒脚气及久积风冷,肠痔下血。

”杜仲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谓“味辛,平。

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久服轻身耐老。

一名思仙。

”《本草图经》曰:“杜仲,生上虞山谷及上党、汉中,今出商州、成州、峡州近处大山中亦有之。

木高数丈,叶如辛夷,亦类柘,其皮类厚朴,折之内有白丝相连。

杜仲功效作用与主治

杜仲功效作用与主治

杜仲功效作用与主治杜仲,又名楮片、楮茶,是常绿小乔木植物,属于桑科植物,是中医药中的重要药物之一。

杜仲具有多种功效和主治作用,被广泛用于中医药治疗和保健。

本文将详细介绍杜仲的功效和主治,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杜仲的功效:1. 保肝护肝:杜仲能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促进肝细胞再生,对肝脏损伤有修复作用。

同时,杜仲还具有降低血清转氨酶、促进肝胆排泄功能的作用,可以帮助肝脏排除有害物质,保护肝脏健康。

2. 抗疲劳:杜仲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提神醒脑、抗疲劳的作用。

常饮杜仲茶可以改善人体疲劳的症状,增加体力和精力,改善身体状态。

3. 补血养血:杜仲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含量,改善贫血症状。

4. 降血脂、降血压:杜仲中的活性成分有明显的降血脂和降血压作用,能够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和吸收,降低血脂水平,降低血液黏稠度。

同时,杜仲还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

5. 防治骨质疏松:杜仲富含有丰富的钙质、锌质等矿物质,可以促进骨骼的形成和修复,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6. 抗菌抗炎:杜仲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可以有效抑制多种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减轻炎症症状。

7. 抗衰老:杜仲中的多种抗氧化物质能够中和自由基,延缓细胞和组织的老化过程,保持身体年轻状态。

8. 缓解更年期综合征:杜仲具有调节内分泌功能的作用,可以缓解更年期女性的潮热、心慌、失眠、情绪波动等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9. 提高免疫力:杜仲中的多种活性成分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能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

二、杜仲的主治作用:1. 肝肾不足:杜仲具有养肝肾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导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视力模糊等症状。

2. 血虚贫血:杜仲具有补血养血的作用,适用于血虚贫血引起的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失眠等症状。

3. 高血压:杜仲具有降血压的作用,适用于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胸闷气急等症状。

园林乔木21——杜仲

园林乔木21——杜仲

园林乔木21——杜仲
学名:Eucommia ulmoides Oliv.
别名:丝连皮,思仲
科属:杜仲科杜仲属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

树冠圆球形至卵形;树皮灰褐色,浅纵裂;小枝光滑,黄褐色或淡褐色,无顶芽,具片状髓。

皮、枝及叶均含胶质,折断有银白色细丝。

单叶互生,椭圆形或卵形,先端渐尖,缘具锯齿;幼叶表面疏被柔毛,背面毛较密,老叶表面光滑,叶脉下陷,背面叶脉处疏被毛。

雌雄异株,无花被。

花单性,同叶开放,雄花簇生,花苞匙状,雌花单生于一年生枝基部苞片的腋内。

翅果卵状长椭圆形而扁平,先端下凹。

花期4-5 月;果期9-10 月。

产地分布:中国特产。

分布于长江流域,现华北、西北多有分布栽培。

生态习性:喜光,不耐荫,较耐寒,耐干旱。

喜温和湿润气候及深厚肥沃土壤,对土壤要求不严。

根系浅,侧根发达,萌蘖性强。

繁殖栽培:以播种繁殖为主,也可扦插、压条、分蘖繁殖。

大苗移栽要带土球,及时疏除萌蘖。

常见病虫害:病害有根腐病、立枯病、杜仲褐斑病等;虫害有蠹蛾、刺蛾、茶翅蝽等。

观赏特性:树形优美,枝叶茂密,叶色苍翠,清新秀美。

良好的园林绿化观叶树种。

园林应用:宜作观赏树、庭荫树及行道树。

可在庭院、渠旁、路旁、公园、街道等地种植。

承德中南部地区适宜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仲
杜仲又称胶木、棉树皮,拉丁学名是Eucommiaulmoides,盛产于我国广西、张家界、四川、安徽、陕西、湖北、河南等地他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金缕梅亚纲,杜仲目,杜仲科,杜仲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种。

树皮药用,作为强壮剂及降血压,并能医腰膝痛,风湿及习惯性流产等;树皮分泌的硬橡胶供工业原料及绝缘材料,抗酸、碱及化学试剂的腐蚀的性能高,可制造耐酸、碱容量及管道的衬里;种子含油率达27%;木材供建筑及制家具。

因其较高的药用价值,日渐成为药膳配方中不可缺少的食材。

同时因其能用来提取杜仲胶,发展杜仲胶产业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杜仲逐渐受人们的广泛关注,全国出现杜仲种植热潮古诗有云:遥怜得句无人赏,走马城东觅道安。

写的便是杜仲。

初次接触杜仲是在2016年10月的常见植物识别实践课上。

整排杜仲树种在学校一食堂与一教相夹的甬道旁。

他的树皮是灰褐色的,有明显的裂,粗糙。

他的叶似与众叶无差。

椭圆形,薄,一面是嫩绿的,一面是深绿的,边有细小的尺,面上长有绒毛。

最令我眼前一亮的莫过于老师摘一片叶,折断拉开有多数细丝。

这便是杜仲的不同之处,亦是识别杜仲的特征。

据说这丝是橡胶纤维,可入药。

我国传统中医
称此物为杜仲大多与这白色拉丝有关。

传说中,有
一位孝子深入华山去寻找可以治愈母亲沉疴的草药
——灵芝草。

华山峭壁如削,高耸入云,以“险”闻
名。

孝子不惧山路奇险,攀岩越堑,找到了灵芝草,
却不慎扭伤了腰,摔了下去。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
孝子醒过来,忍痛爬到了一大树下歇息。

这是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走来,笑着从大树上剥下树皮,树皮折断处,剥出细丝,将细丝敷在孝子腰上。

不一会,孝子便痊愈了。

孝子万分感谢,定要老人留下姓名。

老者指着大树笑曰:“此木土里长,人中亦平常。

扶危祛病魔,何须把名扬!”说完,骑上仙鹤,飘然而去。

因着老者所吟“木土”“人中”四字,便取名杜仲。

从这个传说中,我们除了感受到孝子
之孝,亦叹于杜仲之奇。

杜仲之奇,在于
皮叶中的丝。

这丝含有蛋白质,能够水解
出人体所需8种氨基酸,又含有15种矿
物元素,即锌铁铜等微量元素,及钙、磷、
钾、镁等宏量元素。

因此他有补益肝肾、
强壮筋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的功效。

在西医看来,杜仲中的物质元素可以加强体内新陈代谢,防止肌肉老化。

想起几年前,我有幸品尝了杜仲茶。

茶叶是黑黢黢的杜仲干叶子,入水烹煮,茶水成淡淡的棕色。

闻之,有一股淡淡的草腥味。

品之却是浓浓的茶香。

茶家说常饮此茶有益健康,睡前喝一杯保健价值极高,无任何副作用,饮用方便。

一般来说,可以在杜仲叶初长成、生长最旺盛时、花蕾将开放时,或在花盛开而果实种子尚成熟时采收,以做杜仲茶,其中嫩芽杜仲茶品质最高。

我尚未见过杜仲开花,据说很美。

她有乳黄的单瓣,掉在树叶间,无香无味,很不起眼。

春天时希望有机会一睹。

杜仲便是一种这样的植物,他不起眼,埋没在了深绿的群树中。

他却很伟大,无私的向我们贡献着他的叶子树皮,为人们的治病养生服务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