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PPT课件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糖的变化课件

02
新知讲解
课堂讨论
03
好的板书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糖+水
糖水+热
糖稀+热
焦糖+热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黑焦糖
教学目标
03
课堂讨论
延伸拓展
04
课程总结以及作业布置:我会在下课前带着学生再次全面的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让学生合上课本一起回忆本节课所学知识。课后作业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所以我将给他们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一般以学校发的资料为主)。
教学目标
02
新知讲解
学生读课本中给出的事实证据,并展开思考,基于自己的知识提出合理的假设,并设法通过一会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教学目标
02
新知讲解
1.让学生观察颗粒白糖和糖粉的特点,并记录在表格中;然后引导学生预测:给白糖先加水再加热,会发生哪些变化,让学生将他们的预测结果填写在记录表中。在这里,我会鼓励学生大胆预测,激起他们强烈的探究兴趣,为后面的实验观察服务。2.我借助课件,讲解“给白糖加热”的方法和注意点,并作示范。由于这个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我的讲解过程要力求清楚明白。3.各小组开始给白糖加热,并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在活动当中,我会注意控制课堂纪律,以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教学目标
02
新知讲解
采用以教师引导启发为主,讲解示范为辅。 教师讲解白糖的各种变化并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活动,再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引导学生“观察--预测——实验-—得出结论”。 教师先规范的把实验步骤演示一遍,并提醒学生实验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学生小组操作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寻找雨具的缺点

可爱的儿童雨衣
各种摩托车用雨衣
拼色、塑料及一次性雨衣
雨衣也加入了时尚的元素
伞发明至 今已有几 千年了, 现在伞的 品种和功 能也越来 越多了
不仅在中国, 在世界上的其他国 家,伞最早也曾经 是庄严和帝王的标 志。皇帝出行要用 黄色罗伞,以表示 “荫庇百姓” 。官 阶大小高低不同, 罗伞的大小和颜色 也有所不同。
你认识这些雨具吗?
你喜欢它们吗?
雨下的真 大呀,我 的雨靴里 都是水。
我更惨,伞都 被风刮得翻过 来了
穿着雨披, 扭头太不方 便了!
常用的雨具有哪些缺点?
名称 缺点 项目 面料 结构
雨伞
雨披
雨靴
面料不透明 伞把较滑,架子 较软
风大雨大 不容易行走 冬天拿着冻手
面胶容易脱落 帽子容易遮住 视线
雨水容易流到鞋 子里 夏天穿着热
容易裂纹、开胶
容易开胶
容易把裤子弄脏 夏天穿着捂脚 冬天穿着冻脚
功能
说一说,谈一谈: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延伸:
探究如何改进雨具
下课了!
这种伞的设计符合 空气动力学原理, 该伞制造商称,它 可以抵御风力高达 10级的暴风雨。
风 暴 伞
随着时代的前进,伞 的品种越来越多,用途也 会越来越广。
伞的发明与历史
伞的发明与利用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伞, 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史记· 五帝纪》中就有关于 伞的记载。古人最初把伞叫做“盖”。春秋时期,相 传著名工匠鲁班之妻创造手提伞。由于伞开始为丝帛 制成,价格昂贵,百姓难以买起,雨天只能戴斗笠或 穿蓑衣。汉代后,人们采用较为廉价的涂上桐油的纸 来制雨伞。约在唐宋时,纸制油伞开始普及民间。到 清代,出现了精工彩绘的花伞。到本世纪30年代,中 国人又首次发明折叠伞。 中国伞在唐代传入日本和东南亚国家,18世纪中叶传 入英国,随后传遍欧美及世界各地。 中国伞现已由古老的伞盖发展为纸伞、布伞、尼 龙伞、塑料伞、折叠伞、自动伞等;用于生活、工业、 旅游、军事、国防、科技、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一、基础知识1、科学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选择好研究主题后,要大胆地有根据地进行猜想,并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表达出来,与大家交流。
2、我们的猜想与事实是否相符,还需要大量的事实与证据来证实,把搜集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这也是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
3、我国有女娲造人的古老传说。
4、科学家发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5、在距今大约30万——5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已经从用天然火过度到人工取火…….6、龙骨山被誉为“考察人类历史最神圣的朝圣地之一”。
7、1934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开始负责周口店龙骨山的发掘工作。
1936年10月考古学家贾兰坡在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
8、“北京人”的发现为从猿到人的进化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9、美州大陆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物为距今大约1万年的尖状器。
10、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如非洲光照强烈,主要生活着黑种人,欧洲光照较弱,主要生活着白种人。
11、生物进化学认为,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从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来的。
12、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认为现代生物有共同的祖先。
13、达尔文写出了关于生物论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
14、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使古代人类发展成了现代的人类。
15、2004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
并首次颁布了全国统一的绿色社区标志。
16、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符合环保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
17、绿色社区建设,除了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节水、节能和新能源设施外,还包括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居民的良好生活习惯等因素。
18、只有调查之后才有发言权。
19、调查是一项很复杂、细致的工作,小组内要做好分工。
大象版2017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44要发展还是要环境PPT

教学重点: 获取证据,进一步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发展起到的巨大推进 作用和人类发展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教学难点: 锻炼学生利用证据、运用逻辑推理进行批驳和反批驳的能力。
01 教教学学目准标备
(1)材料准备:一些关于科技给人类发展带 来巨大变化和人类发展给环境带来破坏的 资料。 (2)活动场地:教室或网络教室。
4.4 要发展还是要环境
第四单元: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
4.4 要发展还是要环境
01 情景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课堂讨论 04 延伸拓展
01
情景导入
01 教情学景目导标入
(1)科学观念:获取证据,进一步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发展起到的 巨大推进作用和人类发展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2)科学 思维:锻炼学生利用证据、运用逻辑推理进行批驳和反批驳的能 力。 (3)探究实践:通过辩论认识到人类发展和环境保护都是不 可或缺的。 (4)态度责任: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应该和谐相处。
03 教板学书目设标计
辩论流程
1.开篇陈词 2.有序攻辩 3.自由辩论 4.总结陈词
04
延伸拓展
1.大多数的污染是由( B )引起的。 A.气候变化
B.人类活动
C.野
生动物活动 2.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不好的影响是( C )。 A.容易引发泥
石流
B.隔断了人们与外界的联系
C.汽车尾气的排放污染了空气 3.辩论时,总结陈词不能超过( B )分钟。
02 教提学出目结标论
为了发展而不顾环境,是否行得通?
我认为生态危机都是 人类活动不合理造成 的,如果…
02 教提学出目结标论
为了发展而不顾环境,是否行得通?
既要寻求发展,又要保护 环境。只有保护好环境, 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
2023春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下册《人类发展与生态危机》ppt课件

三、处理信息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整理收集到的 相关信息,分析人类的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①把影响生态环境的人类活动名称写在 纸条上并贴到黑板上,如工业废弃物、 大量使用农药、乱砍滥伐、过度捕猎 …… ②小组讨论后,把造成生态危机的原 因写在纸条上并贴到黑板上,用箭头 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进入90年代以后,玛多县70%的草场出现退化,牲畜存栏数逐年下降 ,到1999年仅有28.6万头。草地牧业的发展受到巨大的冲击,牧民生 存环境极度恶化。
【参考资料】工业废弃物的危害
工业废渣的固体废弃物长期堆存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会造成对 水系和大气的严重污染和危害。大量采矿废石堆积的结果,毁坏了 大片的农田和森林地带。工业有害渣长期堆存,经过雨雪淋溶,可 溶成分随水从地表向下渗透。向土壤迁移转化,富集有害物质、使 堆场附近土质酸化、碱化、硬化.甚至发生重金属型污染。例如, 一般在有色金属冶炼厂附近的土壤里,铅含量为正常土壤中含量的 10一40倍,铜含量为5—200倍,锌含量为5—50倍。这些有毒物 质一方面通过土壤进入水体,另一方面在土壤中发生积累而被作物 吸收,毒害农作物。
近年来,全世界的两栖动物物种有超过三分之一面临灭绝威胁。大量物种 的灭绝将引发多米诺效应,并最终导致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动植物物种——包 括我们人类自己——的消亡。
【参考资料】人类过度放牧的危害
1965~1979年是黄河源区畜牧业高速发展时期 ,玛多县1965年末牲畜存栏数为32万头,随后,逐 年增加,到1979年达到67.7万头,人均占有牲畜 118头,达到顶峰。其后的80年代牲畜存栏数维持在 50万头左右。在此期间,由于过度放牧,高山草甸被 牛羊长期践踏、啃食植物根茎,草甸土结构遭到破坏 ,保水能力下降,使草场退化日益严重,沙化面积不 断扩大。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综合复习填空部分精品PPT课件

• 3、北京西南郊的周口店镇,有一座
龙骨山 ,它被誉为“考察人类历史最 神圣的朝圣地之一”,因为在四五十万 年前,著名的 北京人 就生活在这个地 方。
4、19世纪英国科学家 达尔文 提出了生 物进化论,他曾经引用的大量 古生物学
、比较解破学和胚胎学三方面的证据 ,现被认为是生物进化的经典证据。
• 5、古老的地质年代地层里的生物化石 结构 简单 、 低等 ,且种类 少 ; 年轻的地质年代里的生物化石结构
34、饲养金鱼的水温应在 0------34 摄氏 度,在 23-----25 摄氏度时生长的最快。
35、大鱼吃 小鱼 、小鱼吃 虾米 、虾米吃
水草 的食物关系构成了一条 食物链 。
36、和小金鱼一样,生物总是生活在适 合他们各自生存的 环境 中。当环 境发生 变迁 或遭到 破坏 时,生物
必然会受到影响。
13、绿色社区建设,除了包括 绿色建筑
、社区绿化
垃圾处理 节水 节能和新能源
、
、
管、理体制
设
施以外良,好生还活包习惯括完善的
和居
民的
等因素。
14、调查是一项很 复杂 、 细致 的工作 ,常言道“没有 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15、调查方法有 访谈 、 问卷调查 和 实地考察 等,访谈前要把 问题 准备好。
21、未来理想能源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
一,必须足够 丰富 ,可以保证长期
使用;第二,必须足够 便宜 ,可以保
证多数人用得起;第三,相关的技术
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地使用;
第四,必须足够
,可以保证不
严重影响环境。
22、人类目前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 两种:一种是 聚热器 进行加热,另一 种是用 太阳能电池 把太阳能转化为电 能。
2024新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优质课件

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2.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式,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学生需要通过实践,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例如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方式,探究科学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3. 注重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
新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4.5 可持续发展
第四单元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并能举例说出人类保护环境的举措。 (2) 科学思维:能够反思和梳理探究过程,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 性评价。 (3)探究实践:能撰写和完善探究报告。 (4)态度 责任:能够针对现实环境问题提出适当建议。
2
31
表达交流
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并完善自己 的研究报告。
回顾本单元的探究过程,撰写研究报 告,并尝试提出所在地区维持可持续 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全班交流各组的研究报告,互相提出 修改意见和建议,并完善自己的研究 报告。
32
表达交流
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并完 善自己的研究报告。
33
拓展活动
社区环保宣传活动
经济发展受环境承载能力的制约,单 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必然导致 环境的破坏,出现各种环境和生态危 机。人类怎样才能做到“发展”和“ 环境”二者兼得呢?说一说自己的看 法。
12
猜想假设
人类怎样才能做到“发展”和“环境”
二者兼得呢?
小贴士
可持续发展要求自然、经济、社会的
协调统一,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到社区或学校宣传环保 知识,提出环保倡议。
34
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可持续发展,知道并能举例 说出人类保护环境的举措。能撰写和完善探究报告。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创意,课后请大家认真预习。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1、科学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选择好研究主题后,要大胆地有根据地进行猜想,并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表达出来,与大家交流。
2、我们的猜想与事实是否相符,还需要大量的事实与证据来证实,把搜集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这也是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
3、我国有女娲造人的古老传说。
4、科学家发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5、在距今大约30万一一5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已经从用天然火过度到人工取火.6、龙骨山被誉为“考察人类历史最神圣的朝圣地之一”。
7、1936年10月考古学家贾兰坡在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
8 “北京人”的发现为从猿到人的进化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9、美州大陆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物为距今大约1万年的尖状器。
10、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如非洲光照强烈,主要生活着黑种人,欧洲光照较弱,主要生活着白种人。
11、生物进化学认为,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从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来的。
12、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认为现代生物有共同的祖先一一深林古猿。
13、达尔文写出了关于生物论的科学巨着《物种起源14、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使古代人类发展成了现代的人类。
15、2004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并首次颁布了全国统一的绿色社区标志。
16、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符合环保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
17、绿色社区建设,包括硬件建设(指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节水、节能和新能源设施)和软件建设上旨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居民的良好生活习惯等)。
18、只有调查之后才有发言权。
19、调查是一项很复杂、细致的工作,小组内要做好分工20、调杳活动有:访谈、问卷调杳、实地考察、杳阅资料等。
21、调杳研究时所采取的步骤有:诜择调杳内容、明确调杳的目的和方法。
制定调查计划、展开调查、收集数据、分析和整理数据、得出结论写出报告,展示调查研究的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生物总是生活在适合 它们各自生存的环境中, 当环境发生变迁,或遭到 破坏时,生物就必必然会 受到影响,生物会用各种 方式来适应生存环境的变 化,然而生物适应环境的 能力是有限的,当环境遭 到重大破坏时,就会造成
27、通过实验所获得的数据是最珍 贵的第一手资料,许多科学奥秘就 蕴涵在其中,科学而合理地整理这 些数据是我们的研究取得成果的重 要环节。
28、金鱼的呼吸质量与放养密度基 本成反比例关系。
29、天气变化和金鱼的呼吸也有着 密切的关系。新 课 标 第 一 网
30、生物生存都需要一定的空间自
31、水温骤变超过4℃~5℃ 时,容易造成金鱼死亡,金 鱼换水不是越勤越好。
14、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使古代人类 发展成了现代的人类。
15、 2004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 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
16、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符合环保 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 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 区。
17、绿色社区建设,除了包括绿色 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处理、污水 处理、节水、节能和新能源设施外, 还包括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居民的良 好生活习惯等因素。
4、科学家发现,人类 与现代类人猿有着密切 的亲缘关系。
5、在距今大约30万— —5万年以前,人类的
6、龙骨山被誉为“考察 人类历史最神圣的朝圣地 之一”。
7、1934年,我国著名考 古学家贾兰坡开始负责周 口店龙骨山的发掘工作。 1936年10月考古学家贾兰 坡在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
8、“北京人”的发现为从 猿到人的进化理论提供了强 有力的证据
18、只有调查之后才有发言权。
19、调查是一项很复杂细致的工
20、调查活动有:访谈、问卷调查、 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
21、调查研究时所采取的步骤有:选 择调查内容、明确调查的目的和方法。 制定调查计划、展开调查、收集数据、 分析和整理数据、得出结论写出报告, 展示调查研究的成果。
22、阳光、水、氧气、食物等构成了 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38、磁性防风安全雨披运 用了有关磁的科学知识。
39、进一步开发风能、太 阳能是人类的共同目标,
9、美州大陆最早的古人类 文化遗物为距今大约1万年 的尖状器。
10、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 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
11、生物进化学认为,一切生物包 括人在内,都是从单细胞生物长期 发展来的。
12、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认为现代 生物有共同的祖先。
13、达尔文写出了关于生物论的科 学巨著《物种起源》。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 习
(大象版)
2018年6月
1、科学探究活动是从问题 开始的,选择好研究主题 后,要大胆地有根据地进 行猜想,并用自己擅长的 形式表达出来,与大家交 流。
2、我们的猜想与事实是否 相符,还需要大量的事实 与证据来证实,把搜集的 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
3、我国有女娲造人的 古老传说。
34、常见的材料可以分为天然 材料和人造材料,例如:反光 漆、荧光粉、塑料玻璃等都是 人造材料。木条、石头、竹竿 等都是天然材料,人类为了满 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不断地 发明新的材料。
35、亲历探究是我们学习科学 的最佳途径,深入调查是进行 科学探究的基本形式。
36、林恒韬设计的充气雨衣是
37、雨衣是英国人帕克斯 在英国工人麦金杜斯发明 的橡胶衣服的基础上发明 的。
23、光照、温度、湿度、雪、雨、风
24、水是影响金鱼生活的重要因 素,此外,放养密度和水温也直 接影响金鱼的生活
25、有了实验能取得成功,必须 尽量减少其它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前必须全面认真地进行思考。
26、金鱼是杂食性动物,它们不 但喜欢食用天然的食物和鱼虫, 而且也能进食经过加工的食物, 如蛋黄、面条、米饭面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