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领型的结构制图
男装常见品种结构分析

46
59 24
3、结构制图
S/2-0.5 4.5 5.5 N/5+0.5
S/2-1.5
B/20-0.5 N/5-1
B/10+ 5.5
N/5-1.5
B/4+1
B/4-1 L-3
B/10 -1.5
1.5B/10+6
N/2
SL-6
4、结构分析与款式变化 的结构制图 1)领面角的角度 2)圆底摆 3)圆角口袋 4)后中明褶
3、结构制图
男西裤腰头为分左
右腰设计,门襟里
襟也有自己特点,
这里略。
H/10
4、结构分析与款 式变化的结构制图
1)侧直袋; 2)中裆线位置等。
W/4+1+4 H/4+1
W/2 W/4-1+5
H/4-1
FR-4
L-4
SB+2
SB-2
h/4+0.5
3.5B/10-4+2.5 L
SL/2+4
1.5B/10+5.5
B/10+8.5 SL
4、结构分析与款 式变化的结构制图
1)纽扣; 2)开叉 ; 3)大口袋; 4)省量等。
CW
四、男西裤结构制图与分析
1、款式特点:前裤片一 褶一省,侧斜插袋,后 裤片双省,无盖挖袋。
2、成品规格 单位cm 号型 L W H SB FR 170/76A 102 76 102 22 29
3、结构制图与 分析
4、结构分析与款式变化的 结构制图
1)领; 2)袖; 3)衫脚
二、男衬衫结构制图与分析
1、款式特点:宽松风格 ,分体企领,尖领角,前 门6粒扣,平底摆,过肩 ,左上胸方角贴袋,长袖 并开大袖衩,后侧褶。 2、成品规格 单位cm
第六章领子和袖子的结构制图课件

平驳头西装领
第二节 袖子的结构制图
一、袖子的分类 可分有袖山和无袖山的袖子两种。
(一)有袖山的袖子(装袖):包括一片袖、二片袖。 (二)无袖山的袖子(插肩和连肩袖):领弧插肩、半插肩,有袖裆的连身袖, 无袖裆的连身袖。 (三)以袖子的长度命名的又分为无袖、盖袖、短袖、五分袖、七分袖、长袖 等。 (四)以袖子款式命名的分喇叭袖、灯笼袖、罗马袖、郁金香袖等。
制图方法 第一步:①使用袖原型;②拔高袖山顶点4与落下袖山深线1.5;③前后袖山 斜线;④袖山弧 第二步:①大小袖分界线;②切取前袖ABCD,补于后袖A’B’C’D’ 第三步:①画顺大袖;②画顺小袖
(四) 花色袖的结构原理及制图 1、灯笼或袖口袖
2、泡泡袖
3、喇叭袖
4、袖口泡泡袖
课后练习思考题
领子类型主要有: 无领 立领 企领 扁领 驳领
二、各种领款结构制图实例 (一)无领 1、一字领
2、船形领:
3、圆领
4、“V”字领:
5、方形领
(二)立领 1、立领概述:立领是一种直立在领围线上造型与人 体领部形体相符的一类衣领,如旗袍领、企鹅领、 学生装领等,可分分身立领和连身立领两大类。
2、、直角式制领方法 及制图原理
பைடு நூலகம்
比例1:1 比例1:1
二、实训项目要求: 1、要结构准确,线条流畅,制图规范。 2、能正确理解款式图,并绘制其结构图。
(3)连领座式立翻领
(五)扁领 扁领概述
扁领是连体企领的领底线曲度逐步与领口曲度达到吻合的结果,使领 座几乎全部成领面贴于肩上,扁领也称平领,如娃娃领、海军衫领等。
1、披肩领的制图
不同肩线重叠所形成的披肩领
(1)当肩部重叠在1.3cm,形成领座高度为0.3cm (2)当肩部重叠在2.5cm,形成领座高度为0.6cm (3)当肩部重叠在3.8cm,形成领座高度为1cm (4)当肩部重叠在5cm,形成领座高度为1.3cm
领子结构ppt

锐角的立领结构)
-
二、立领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二)结构原理
1、立领的直角结构
垂直型立领(L1=L2 、 а1= а2 = 90° )
-
-
2、立领的钝角结构及其质变 内倾型立领( L1> L2, а1,а2 >90°)
3、立领的锐角结构及其质变
外倾型立领 (L1<L2, а1,а2 <90°)
前端向下翘,翘的越多,领外口越松。 领底线下曲度越大,立领翻折量越多,当和领口曲线完全相同时, 立领特点完全消失,成扁领结构。
-
-
三、单立领结构制图
-
-
-
四、翻立领
• 翻立领是由立领作领座,翻领作领面组 合构成的领子 。
-
第三节 立领衣领结构
-
一、立领款式特点
又称企领或竖领,是一种颈部相 对合体的包装,竖立在颈部周围,给 人以端庄、典雅、文静、严谨而威严 的观感。在欧美国家,立领被视为有 东方情调的领式,也称中国立领。
西方古代的军装、中国传统的旗袍、 现代学生装以及许多制服均采用立领 设计。我国少数民族服装也有很多是 立领的。
一字形领是把领口 横向开大,前领口 按原型或在原型基 础上提高,像船的 形状,故也叫船形 领。
-
例2:圆形领
-
特征:
圆形领是指领 口呈圆形的领 口线,小的领 口显得朴实, 大的领口显得 袒露。
-
例3:V形领
-
特征:
V形领给人以成 熟的感觉,前横 开领不变化(或可 开大较小的量), 前直开领开大 l0cm,后领深可 以在原型基础上 上移0.3~0.5cm 。
纯干货 各种领型的结构比例和制图

第七章衣领结构第一节:衣领结构种类一、基本结构分类1. 无领2.立领3.翻折领二、变化结构分类在基本结构的衣领基础上,将其与抽褶、波浪、垂褶等组合起来,可构成各种变化结构衣领。
第二节:衣领构成要素一、衣领各部位名称和构成要素二、基础领窝结构原理(一)基础领窝的人体属性人体上自后颈椎点(BNP)经过侧颈点(SNP)到前颈点(FNP),形成的颈围线称基础领窝。
将基础领窝加大、变形后可构成具体款式的领窝。
(二)基础领窝的结构模型衣身的基础领窝线对应于人体的颈根围。
基础领窝结构模型的设计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基础领窝线的总弧长等于预定的领围大N;2)基础领窝的总领窝宽与总领窝深之比为1.3~1.4。
第三节:衣领结构设计一、无领结构设计一)基本无领结构设计无领开襟式领口(1)理论分析无领开襟式领口在裁剪前衣片时为使衣片符合人体要收省,如果没有收省就要要留出撇胸量1~2cm,然后再画领宽、领深。
门襟止口的上端有撇胸时,不能自带贴边,否则无法去掉撇胸量。
无领开襟式领口如下图:(2)基型变化和四开身无省基型相比主要做二点改变:其一,为使前胸部符合人体,前片做1cm的撇胸处理;其二,前领弧线由较凹状态变为较直状态。
二)变化无领结构设计例:抽褶型无领结构设计二、立领结构设计一)基本立领结构设计< 90°╱αb = 90°╱只有领座 > 90°——单立领1. 结构种类╲上口线为直、弧╲领座+翻领╱领座与单立领同╲翻立领╲翻领上口为直弧╱2. 立领结构模型要点:立领上口长 = N = 基础领高立领实际领高≥基础领高(与αb有关)3. 单立领制图方法* 实际领高应根据αb及领窝开深形状制定* 领下口的基础线l切线的确定与领座与领窝的相互关系确定,切点↓↑领座垂直程度↑↓* 领座的前部造型中的中线角应略大于立体造型中线角4. 翻立领制图领座的制图方法与单立领同翻立领的制图方法翻立领在长度、宽度上应加上里外层松量外口的形状可根据设计图任意设计5.应用举例Sk-1 基本立领结构设计1)单立领结构设计2)翻立领结构设计二)变化立领结构设计立领在平面结构设计时,其形状的变化直接影响其立体造型。
领子的分类

领子结构图
款式特点:圆领贴是外 接上去的,并延长为前 领飘带,系成蝴蝶结, 给人以可爱的感觉。
款式特点:领深开至腰 围线,前领口线呈弧线 状,具有流动感。
V形领
V形领的样式有紧贴脖根的V形领,有细长 的V形领,还有短的V形领,给人以成熟的 感觉,如衬衫、连衣裙、套装都可以应用。 制图要点:同圆领形。
此款为拿破仑领,在风衣中 较为常见,也称风衣领,其 特点是领面的领下线下弯的 曲度大于领底线上翘的曲度, 故领面不贴紧领座,显得较 舒展。制图时要注意装饰点 与前中点应有一定的距离。
平坦领及其变化
平坦领是指领座较低(一般为1.2cm 以下),领面平摊在肩部的领型。 制图原理:该领型的制图采用前后衣片 在肩线上重叠的方法,其重叠量得多少 对领子的外形有一定的影响。 重叠量与领子外形的关系: 1、如果衣片的肩线重叠量为零,完成 后的领子不仅没有领座,而且领外口线 太长,这使得领片显得漂浮,且也容易 使领底线露出。因此除了披肩领、荷叶 边领采用前后片肩线不需要重叠外,一 般的平袒领都用前后肩线重叠的制图方 法,重叠量的多少视领子形状而定。
V形领, 领围稍离开颈根,可用 于夏装或连衣裙。
款式特点:后领收省, V形领开口深至腰节, 适合于春秋季合体的套 装。
方形领
领线开成方形的或由方形变化而成的呈角状 的领口线统称。
款式特点:较标准的方 形领,在颈侧点开得量 较小,故前后横开领尺 寸相同,若横开领再开 大,前横开领就要比后 横开领少0.5cm这样 前领中心才比较服帖。 后领口的角度应由前领 口线的延长线决定,后 领角也可设计成圆弧状
如果要改变底领和领面的空隙度,可以修正底领的领线的领线和 领面的领下线的弯曲度比例。根据立领原理,领面下弯度小于立 领上翘度,领面比较紧贴底领;反之,领面翻折后空隙较大,翻 折线不固定,领型便有自然随意之感,如风衣领。
衣领结构设计

(2)领座为2.5cm时,直上尺寸X和领外口线如图。
从以上两款的分析中可知,在条件相同的情况 下,领座低,后中线直上尺寸长,领外口线长,外 形曲度大;领座高,后中线直上尺寸小,领外口线 短,外形曲度小。从穿着外形上看,领座高,领子 挺直一些;领座低,领子平坦一些。
(二)有底领的翻领及其变化 如图。该类领型的结构和人体脖颈结构相吻合,特点 是底领的领底线上翘,领面下弯,领面的领外口线 大于底领的领底线而翻贴在底领上。
无领套头衫:领口在配制前衣片时较开襟的更为难 些,因为前中心线无法去掉撇胸量,解决的方法可 将后领宽开宽于前领宽,使前后领宽有个差数,这 样,当肩缝缝合后,后领宽可将前领宽拉开,起到 撇胸的作用,使前中心领口处贴体。前后领宽的差 数随款式式样和面料性能而定。
三、基本立领及其变化
立领的基本型是指不带任何变化的直条。
(2)解决方法:以侧颈点SNP点为中心,在左右两 边分别以1/2后领弧长尺寸为剪开点,剪开后原来紧 崩的领面外口会自然张开,其外口线变长将领外口 张开的尺寸重新画在纸样上,可发现领在的领外口 线由原来的直线变成了下弯的弧线,从而产生了后 中线直上尺寸X,剪开的量越多,领外口线越长。
2、领座的高低对领外口线和直上尺寸X的影响 以后领面宽度为6cm,前领面宽度为6.5cm,前领脚 形状相同的两款领子为例来加以说明。 (1)领座为1.5cm时,直上尺寸X和领外口曲线图。
以侧颈点snp点为中心在左右两边分别以12后领弧长尺寸为剪开点剪开后原来紧崩的领面外口会自然张开其外口线变长将领外口张开的尺寸重新画在纸样上可发现领在的领外口线由原来的直线变成了下弯的弧线从而产生了后中线直上尺寸x剪开的量越多领外口线越长
服装结构设计
段杏元
衣领结构设计 一、领子分类 开襟衫领 无领 (领口领) 套头衫领 有领腰无领面的领 (立领) 有领 (绱领) 有领腰有领面的领 (翻领) 无领腰有领面的领 (披领) 自带立领 自带领(连身领) 自带翻领
第六章:领子的结构设计

第六章:领子的结构设计第一节:领子的概述一、领子的分类(一)无领(二)立领(三)翻领(四)企领二、领口线的设计第二节:常见领型的结构原理与变化一、立领结设计原理与制图(一)立领结构设计原理(二)立领制图(三)立领的变化与运用二、翻领的结构设计原理与制图(一)翻领结构设计原理(二)翻领结构制图(三)翻领的变化与运用三、企领结构设计原理与制图(一)企领结构设计原理(二)企领制图(三)企领的变化与运用四、坦领的结构设计原理与制图(一)坦领的结构设计原理(二)坦领制图(三)坦领的变化与应用五、荡领的结构设计原理与制图(一)荡领的结构设计原理(二)荡领制图(三)荡领的变化与应用第三节:领子制图案例分析与应用第六章领子的结构设计第一节领子的概述衣领是服装的主要部件之一,与人体的脖子和肩部相接触,是服装设计的主要部位。
衣领的款式繁多,其结构也随衣领款式的变化而改变。
在衣领结构设计制图时,要充分考虑到领子款式、人体体形、个人审美心理、人体卫生学和运动特点等方面内容。
衣领的分类方法很多,从实用角度看,领子可分为无领、立领和翻领等基本领型。
其它领型则以无领、立领或翻领为基础进行变化制图,也可以运用剪切、展开、抽褶和收省等手法进行领子变化制图。
一、领子的分类(一)无领无领是领子结构设计中最简单的领型之一,无领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衣片领口线的处理。
无领在春、夏服装、内衣和礼服设计中使用较多,无领经常与首饰、丝巾、衬衣、毛衣等服饰搭配穿用。
无领的造型丰富,常见的无领有圆领、一字领、方领、“V”字形领、“U”字形领和花式领等。
(二)立领立领是指立着的领子,也称为竖领,其结构变化以人体颈部的造型为依据。
立领按其穿着状态可分为合体型立领、外张型立领和直立型立领三类。
1、合体型立领如图6-1所示,合体型立领与颈部的造型保持一致,为截面圆锥体。
旗袍领是典型的合体型立领,该领型的平面展开图为截面的扇形。
2、外张型立领外张型立领与合体型立领的造型正好相反,其外形为倒立的截面圆锥体。
衣领(关门领_立领_驳领)

第三步:以SNP点为圆心, 逆时针方向转动所求得的 翻领松度 ,并作出该角 转动后的领子结构图。
(二)驳领结构设计的实用作图法
1. 平驳角西装领、蟹钳领和大翻领的实用作图法
其二,确定翻领松度,以翻折线 NA为基准线,用三角板作出xx,y-y线。必须满足: 1)x-x线与y-y线相互垂直 2) x-x线必须通过基点N, y-y 线必须通过基本直开领D点。 3) y-y线中OP长度为
4. 小青果领2
N=38cm, 翻领宽a=6cm 底领宽b=3cm 前腰节=41cm 驳头止口B同时又 是中心开口点,离上 平线距离20cm
5. 燕子领
N=38cm, 翻领宽a=5.5cm 底领宽b=3cm 前腰节=41cm 中心开口B点离上 平线距离18cm
四、平领结构制图方法
x-x线与翻折线NA的夹角即为翻领 松度。
其三,作出领子造型 设计图和领子结构图。
(三)变化的驳领结构设计方法
款式a: N=40cm, 翻领宽a=4.2cm 底领宽b=2.8cm
作图: 第一步:按效果图作出领子的造型
第二步:参考实用作图法 按对称关系作出领子结构图(对称轴是翻折 线)-->按实用作图法确定翻领松度-->定 出领口线、翻领宽、底领宽、领子领脚弧 线……
2.3. 中式领
(二)变化的立领领子结构制图
1. 因领口变化而变化的立领结构 (1)直开领和横开领的变化
(2). 直开领和横开领变化后,领口弧线 形状的变化
(3). 直开领和横开领变化后,装领点位 置的变化
(4)领省变化的连身立领
(5)肩复势分割变化的连身立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领型的结构制图V领
注意
1、V形领的前开深,除夜礼服外,一般最深开到胸围线附近(胸围线以上3cm 处),如果继续开深,需添加挡胸。
2、贴边的肩线稍稍往前衣身移动一些,则挂面可以处理的更薄更好(也可以不移)。
U型领
变化领型
立领
尺寸设计:
领座高4cm,(后中4cm,前中3cm)无搭门量
尺寸设计:
后领高13cm,前领高12cm,起翘量2.5cm。
在领底线长度不变的前提下,领底线向上弯曲是曲率越大,立领的上口越小,台体的特质越明显。
当领底线曲度与领口曲度完全一致时,立领特质消失,变为原身出领。
结构制图要点:
1、领座高可适当增高(本例设计为5cm)
2、根据领口造型设计下弯量(本例为2cm)
无领座衬衫领
特点:一片式构成,领座从后中到前中逐渐消失。
领角造型可设计
似有领座的翻领
特点:一片式构成,领座从后中保持到前中。
设计方法一:采用似有领座的设计方法,将后中心提高。
设计方法二:采用立领的设计方法,将前中心起翘。
有领座的翻领
两用领
普通扁领(领宽设计10cm)
海军领
翻驳领
翻驳领又称西装领,是在领口处绱合独立领片结构的同时,将前衣身的一部分翻折过来作为驳头的领型。
该领型由领座、翻领和驳头共同组成。
标准翻驳领
尺寸设计:
设领座2.5 则领面3.5,翻领角3.5,驳领角4,驳领宽8.5。
戗驳领
尺寸设计:
领座2.5,戗驳领角:翻驳领角=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