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

第一部分教育目标

一、理论教育目标:

本学期课程设有《童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旗袍与中式服装结构变化与制图》、《特殊体型制图》三部分组成。童装部分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男童装、女童装与童装的结构设计与款式变化、掌握童装讲究外形的装饰性和常常采用在外形上以各种形态来分割衣片。了解旗袍和中式服装变化主要表现在款式结构上,掌握中式服装与其它服装在制图上的区别。对特殊体型的服装以西裤为例作凸臀、平臀、凸肚、O型腿、X型腿的介绍理解并掌握;理解上装以挺胸、驼背、高低肩等为内容及处理方法。学好服装结构设计是为后续服装制版与缩放奠定基础。

二、能力培养目标:

了解童装、旗袍和中式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制图的基本知识、制图要求规范。掌握旗袍的制图方法和中式服装的结构变化的区别,以旗袍为例进行改革,设计礼服的训练。掌握特殊体型结构制图与处理方法。能用结构设计与制图表现平面或立体造型效果,为设计时装及制版与缩放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理论与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

第一:童装结构设计与制图

第二:旗袍、中式服装结构变化与制图

第三:特殊体型结构制图与处理方法

第一:童装结构设计与制图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童装是指儿童时期的各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所穿着的服装总称。儿童时期是指从出生起到小学毕业的一段时期。掌握童装设计从穿着场合划分、从功能上划分、从面料上划分。掌握儿童在生长时期的体型、性格、爱好、活动和心理发展等特点,再结合服装材料的性能,进行设计和结构设计。掌握童装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及制图要求规范。

教学要求:

1.了解童装设计的分类和款式设计的要点。

2.掌握童装款式设计对面料的需求。

3.掌握童装结构制图的基本知识及制图的一般步骤。

4.掌握童装整体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

二、课程内容:

概述:在结构设计童装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不同年龄段,再按照不同体型特征。(婴儿0--1岁、幼童1--3岁、小童4--6岁、中童7--12岁、大童13--16岁)。

第二:款式造型力求简易,活动方便舒服。童装设计应把儿童穿着舒适性、符合童装的主要功能作为依据。

第三:在制图时应注意尺寸的合理性,在腰部地方不要缩腰。

第四:掌握童装的结构设计与款式变化。

第五:童装设计要点;童装讲究造型结构设计和外形的装饰性设计,常常运用在外形上以各种形态来分割衣片的方法。

男童装结构制图

一、制图依据

款式图

(一)外形说明:领形为海军领,装领护胸、领带。前片为开襟,钉扣3粒,右胸袋1个,领边、袖边、袋边设有嵌条装饰。

(二)放松量:

衣长胸围肩宽领围袖长裤长臀围上裆长脚口

40.5 72.5 30 28 11.5 27.5 66.6 22.5 19

(四)制图要点:

按1:5比例制图

女童装结构制图

一、制图依据

款式图

(一)外形说明:

(二)放松量:

衣裙长胸围肩宽领围前腰节长裙长袖长

74 74 29.5 29.5 34 40 14

按1:5比例制图

练习题:1.设计童装10款造型(8开纸上),任选1款作结构制图,按1:5或

1:1比例完成制版

要求:黑白表现,不画人物只画款式图。

第二:《旗袍、中式服装结构设计与变化》

《旗袍结构设计与制图》(重点)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要求能正确审视服装款式图,以旗袍为例进行改革,设计礼服并自行设计版型。对中式服装与西式服装在其结构制图上的区别能进行比较,掌握旗袍、中式

服装的结构设计变化与制图,培养有空间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要求

1.掌握旗袍的结构设计变化与制图,并以旗袍为例进行款式结构变化,设计礼服。

2.掌握中式服装与西式服装在的结构制图上区别。

3.掌握中式服装对襟与偏襟两种款式的制图方法

二、课程内容:

概述: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满

汉并存。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

满汉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

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

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

旗袍结构制图

一、制图依据

款式图

(一)外形说明:领型中式立领,前片设有侧胸省和腰省,偏襟钉扣绊3料,侧

缝装拉链,后片设腰省,下摆开衩。

袖型为装袖—短袖。

(二)面料选用:织绵缎、丝绸、花瑶等

(三)放松量:B=4-6cm、W=3-5cm、H=5-7cm、N=1-2cm衣长由肩点经胸高点

量至踝骨以上25cm左右。

衣长L 胸围B 腰围W 领围N 臀围H 肩宽S 前腰节长WL 袖长SL 胸高位BP 108 90 70 35 96 38 38 20 24

按1:1比例制图(老师示范),按1:2比例制图(学生在课堂与老师同步进行)。

二、领口与领型结构设计的变化与应用(以立领为例进行旗袍领型的设计与变化)●立领:

立领——是以条状形领立于领口之上,束缚脖颈,具有抱脖围领的特点,可产生稳运、严谨、整齐的美感。

图3-1领口与脖颈的关系图3-2立领款式变化图

●立领的结构设计变化:

1、竖直式立领

竖直式立领的领宽一般为2.5-5cm。在衣领的平面结构设计中,领前翘势为0,领上口线与领下口线的长度相等。由于人体颈部呈上细下粗,竖直式立领的领上口与颈部之间有一定的空隙,合体度较差,但穿着舒适,活动自如。

图3-3竖直式立领款式图结构图

2、内倾式立领(图3-4)

内倾式立领的领宽一般为3-6cm,由于在领前设置了2-3.5m的翘势,使领上口线的长度变短,与颈部之间的空隙减少,穿着合体,视觉美感强。在制图时可采用折叠纸样的方法调整领上口线长度的变化。

图3-4内倾式立领款式图结构图

3、外倾式立领(图3-5)

外倾式立领的领宽根据旗袍款式的不同一般尺寸可在9cm以上,同时设置3-4cm以上领后翘势、领上口线的长度变长使衣领远离颈部,穿着不合体,但是却能满足款式造型的视觉美感需求。在结构处理上也可采用剪开放出法调整领上口线的长度。此领型常用在晚装,表演装等时装的造型设计中。

图3-5外倾式立领款式图结构图

4、连身立领(图3-6)

图3-6连身立领款式图结构图

三、袖型结构设计的变化与应用图4-1,4-2,4-3,4-4(以一片袖为例,进行旗袍袖型的设计与变化)

图4-1上肢关节与袖长分类的关系

图4-2袖围和袖山的关系图4-3袖围和袖窿的关系

4-4 袖型款式变化图

四、衣身和前门襟结构设计的变化与应用

(以衣身原型板为例,进行旗袍衣身和前门襟的设计与变化)

(一)以胸点为圆心,可分别向衣片边缘引射线。

常用的胸省有(1)领省(2)肩省(3)袖窿省

(4)腋下省(5)肋省(6)腰省(7)斜腰省

(8)前中心省。见图5-1

(二)在服装结构上,凡是对应于人体凸凹的位置

都可以设置省位的。例如:胸凸、肩胛凸、肘凸、

臀凸、腹凸等。省道即可以是直线形的,也可以是

弧线形或曲线形等。常用胸省的位置,根据设计需要而

定。

图5-1 (三)省道、省缝转移方法主要有三种:转动法、剪

叠法、调整法。

图5-2衣身前门襟款式变化图

总之,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规律与处理技巧,是提高服装结构设计能力,训练创造形象思维的主要手段。

中式服装结构制图

概说:中式服装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对襟,一种是偏襟的。特征是由整片衣料构成,上衣的前后片衣片和袖片连在一起的,惟一只有衣领是分割组合的。中式服装通常在结构制图前,先将衣料的幅宽对折,然后再长短对折,在此基础上进行制图。

一、制图依据

款式图:

(一)外型说明:领型为中式立领,前中心门襟对称,钉扣6粒(脚扣),侧缝下摆开衩。后片为整片。袖型为连袖无肩缝。面料选择府绸、花布、印花布。(二)放松量:

衣长胸围腰围领围出手(短袖)前腰节长袖口(短袖)60 96 82 36 68 (38)38 12 (20)

练习题:

1.以旗袍为例进行改革,设计礼服的训练

2.设计礼服5套(4开纸上)任选1款作结构图,按1:5或1:1比例完成。要求:(1)有人物、色彩表现。

(2)创意型风格2套;高贵、富丽的风格2套;浪漫的风格1套。

第三:《特殊体型结构制图与处理方法》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对特殊体型在制图时的外形图与正常的标准体型进行比较,特殊体型在制图时可根据体型上的差异,在正常体型制图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变化,以适应体型的特殊要求。掌握特殊体型在制图上的调节及处理方法。

教学要求

1.掌握正常体型与特殊体型的区别。

2.掌握特殊体型在制图上的调节及处理方法。

二、课程内容:

概说:对特殊体型在制图时的外形图与正常的标准体型进行比较,特殊体型在制图时可根据体型上的差异,在正常体型制图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变化,以适应体型的特殊要求。掌握特殊体型在制图上的调节及处理方法。

1、对西裤中的凸臀、平臀、凸肚、O型腿、X型腿在制图上的调节及处理方法的练习。

2、对上衣中的挺胸、平肩、高低肩在制图上的调节及处理方法的练习。凸臀是丰满凸出,腰部中轴倾斜,穿上正常体型的西裤,会使臀部绷紧,后裆宽卡紧。见图1-1

(1)后臀围放大

(2)后缝斜度增加,后缝弧线放长

(3)后翘抬高

(4)后裆宽放宽

(5)后省量适量增大

平臀是平坦,穿上正常体型的西裤,出现后缝过长并下坠的现象。见图1-3

(1)后臀围收小

(2)后缝斜度减小,后缝弧线减短

(3)后翘放低

(4)后裆宽减窄

(5)后省量适量减小

凸肚是腹部突出,穿上正常体型的西裤,会使腹部绷紧,腰口线下坠

见图1-5

(1)加长前裆缝

(2)增加上裆斜度

(3)后裤片减短后裆缝

(4)前裆宽略加大

(5)加大前片裥量

O型腿:X型腿:

(1)侧缝线向内移(长)(1)侧缝线向外移(短)

(2)下裆缝向内移(短)(2)下裆缝向外移(长)

2、对上衣中的挺胸、平肩、高低肩在制图上的调节及处理方法的练习

挺胸体:

特征:

前挺、后平、头部略往后仰、前胸宽、后背窄,这样前衣片显短,后衣片显长了。

调节:(1)放大撇门。

(2)前胸放宽,背宽改窄。

(3)前片腰节线放长,后片则改短。

(4)前胸围放大,后胸围改小。

(5)袖山深浅处折叠缩短后袖缝。

(6)袖山头装配标记向后移动。

(7)前袖山头放胖些,后袖山头放低些。

平肩:

特征:呈“T”字型

调节:(1)减小前后肩斜度(抬高肩斜)

(2)袖窿深浅相应抬高。

高低肩:

特征:左右两肩高低不一。

调节:(1)增大低肩肩斜度(放低肩斜)

(2)低肩袖窿深浅相应放低。

实践教学

实践1《童装结构设计与制图》

一、实践目的:

本练习的目的是

1.掌握童装的基本型,(衣身、衣领、衣袖)懂得制图规格、制图方法与步骤。

2.能准确审视童装款式图,结构线条准确、流畅。

3.掌握童装的结构设计与款式变化

4.设计童装10款造型(8开纸上),任选1款作结构制图,按1:5或1:1比例完成制版

要求:黑白表现,不画人物只画款式图。

二、实践准备:

1.教师在练习前应为学生讲解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2.制图工具:铅笔、直尺、三角尺、曲线板、绘图纸、牛皮纸、白卡纸、软尺等工具。

三、实践要点:

1.掌握正确的制图方法、各线条符号、代号用途的一般规定和标准概念。

2.制图所表达的造型要准确、到位,注意结构线条的流畅、框架线与结构线的区别,外轮廓线明显。

3.童装讲究造型结构设计和外形的装饰性设计,常常运用在外形上以各种形态来分割衣片的方法。

四、实践安排:

1.地点:教学楼

2.学时:12学时

五、实践资料:

六、实践步骤:

实践2《旗袍、中式服装结构变化》

一、实践目的:

本练习的内容目的是

1.掌握旗袍、中式服装原型和基本型,(衣身、衣领、衣袖)懂得制图规格、制图方法与步骤。

2.能准确审视服装款式图,结构线条准确、流畅。

3.掌握旗袍、中式服装的结构设计变化与制图,培养有空间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4.以旗袍为例进行改革,设计礼服的训练。

(1)设计礼服5套(4开纸上)任选1款作结构图,按1:5或1:1比例完成。(2)要求:有人物、色彩表现。

创意型风格2套;高贵、富丽的风格2套;浪漫的风格1套。

二、实践准备:

1.教师在练习前应为学生讲解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2.制图工具:铅笔、直尺、三角尺、曲线板、绘图纸、牛皮纸、白卡纸、软尺等工具。

三、实践要点:

1.掌握正确的制图方法、各线条符号、代号用途的一般规定和标准概念。

2.制图所表达的造型要准确、到位,注意结构线条的流畅、框架线与结构线的区别,外轮廓线明显。

3.掌握中式服装与西式服装在的结构制图上区别。

四、实践安排:

1.地点:教学楼

2.学时:12学时

五、实践资料:

六、实践步骤:

实践3《特殊体型结构制图与处理方法》

一、实践目的:

本练习的内容目的是

1.掌握特殊体型在制图上的调节及处理方法。懂得制图规格、制图方法与步骤。

2.能准确审视服装款式图,结构线条准确、流畅。

3.在正常体型制图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变化,以适应体型的特殊要求。

二、实践准备:

1.教师在练习前应为学生讲解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2.制图工具:铅笔、直尺、三角尺、曲线板、绘图纸、牛皮纸、白卡纸、软尺等工具。

三、实践要点:

1.掌握正确的制图方法、各线条符号、代号用途的一般规定和标准概念。

2.制图所表达的造型要准确、到位,注意结构线条的流畅、框架线与结构线的区别,外轮廓线明显。

3.能正确使用纸型的折叠法和综合法。

四、实践安排:

1.地点:教学楼

2.学时:6学时

五、实践资料:

六、实践步骤:

第三部分学生学习要求

对学生的要求包括道德要求和实践方面的要求。

1.道德要求:

(1)学生时,应态度端正、认真对待。

(2)在实践时,应触类旁通、目的明确,作风诚实。

2.作业要求:

(1)作好课堂笔记。

(2)认真完成课堂实践部分的作业,每次作业均按1:5和1:1比例完成。(3)掌握童装、旗袍、中式服装的衣身、衣领、衣袖结构制图的正确方法。(4)掌握童装、旗袍、中式服装整体结构设计方法,包括对各部位的吻合、各部件的组合。

(5)设计童装10款造型(8开纸上),任选1款作结构制图,按1:5或1:1比例完成制版

要求:黑白表现,不画人物只画款式图。

(6)以旗袍为例进行改革,设计礼服的训练

设计礼服5套(4开纸上)任选1款作结构图,按1:5或1:1比例完成。要求:(1)有人物、色彩表现。

(2)创意型风格2套;高贵、富丽的风格2套;浪漫的风格1套。

第四部分必要说明

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男、女童装的结构设计与制图;能正确审视服装效果图

2、旗袍和中式服装的结构设计变化与制图,在重新组合中求新造型的能力和立体思维能力。

3、特殊体型在制图的调节及处理方法

4、要求学生掌握服装结构设计在CAD设计中的运用,并进行中间样板与系列样板的制作、工艺单制作及排料技巧。

难点:

1、以旗袍为例进行改革,设计礼服并自行设计版型;

2、在正常体型的基础上加以变化以适应体型的特殊要求。

二.教学资料

1.苏石民、包昌法、李青、《服装结构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次印刷

2.唐宇冰、《服装设计表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3.徐雅琴、《服装结构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

4.毛莉莉、《针织服装结构与工艺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7

三.教学安排

1、课时安排:

总课时:40课时

学期授课课时:10课时

实践课时:30课时

2、地点:

教学楼

班级:07服装设计与国际贸易

一、成绩考核与评价

本考核方式:闭卷、实操

成绩评定方式:以平时成绩的平均值为总成绩占本门课程的70%,期考成绩占本门课程总成绩的30%。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 第一部分教育目标 一、理论教育目标: 本学期课程设有《童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旗袍与中式服装结构变化与制图》、《特殊体型制图》三部分组成。童装部分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男童装、女童装与童装的结构设计与款式变化、掌握童装讲究外形的装饰性和常常采用在外形上以各种形态来分割衣片。了解旗袍和中式服装变化主要表现在款式结构上,掌握中式服装与其它服装在制图上的区别。对特殊体型的服装以西裤为例作凸臀、平臀、凸肚、O型腿、X型腿的介绍理解并掌握;理解上装以挺胸、驼背、高低肩等为内容及处理方法。学好服装结构设计是为后续服装制版与缩放奠定基础。 二、能力培养目标: 了解童装、旗袍和中式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制图的基本知识、制图要求规范。掌握旗袍的制图方法和中式服装的结构变化的区别,以旗袍为例进行改革,设计礼服的训练。掌握特殊体型结构制图与处理方法。能用结构设计与制图表现平面或立体造型效果,为设计时装及制版与缩放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理论与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 第一:童装结构设计与制图 第二:旗袍、中式服装结构变化与制图 第三:特殊体型结构制图与处理方法 第一:童装结构设计与制图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童装是指儿童时期的各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所穿着的服装总称。儿童时期是指从出生起到小学毕业的一段时期。掌握童装设计从穿着场合划分、从功能上划分、从面料上划分。掌握儿童在生长时期的体型、性格、爱好、活动和心理发展等特点,再结合服装材料的性能,进行设计和结构设计。掌握童装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及制图要求规范。 教学要求: 1.了解童装设计的分类和款式设计的要点。 2.掌握童装款式设计对面料的需求。 3.掌握童装结构制图的基本知识及制图的一般步骤。 4.掌握童装整体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 二、课程内容: 概述:在结构设计童装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不同年龄段,再按照不同体型特征。(婴儿0--1岁、幼童1--3岁、小童4--6岁、中童7--12岁、大童13--16岁)。 第二:款式造型力求简易,活动方便舒服。童装设计应把儿童穿着舒适性、符合童装的主要功能作为依据。 第三:在制图时应注意尺寸的合理性,在腰部地方不要缩腰。 第四:掌握童装的结构设计与款式变化。

服装结构制图教案DOC

《服装结构制图》 教案 教师: 班级: 一

1-3课时 课题:服装结构制图的依据(人体体型和人体测量) 目的:1、了解结构制图的依据,为以后的制图作准备。 2、简单了解本课程所学的内容。 重点:1、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2、了解结构制图的依据有哪些。 3、理解人体各部位的测量方法并能动手操作。 难点:1、激发学生兴趣。 2、人体测量。 方法:理论讲解与操作相结合。 准备:1、测量工具:皮尺、直尺、记录笔、腰节带。 2、临时测体对象。 课时安排:3课时 过程: A、讲解本课程知识点与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B、讲授新课: 一、服装结构制图的含义: 是以人体体型、服装规格、服装款式、面料质地性能和工艺要求为依据。运用服装制图的方法,在纸上(或直接在面料上)画出服装衣片和零部件的平面机构图,然后制作成样板或接着将面料裁成衣

片。 二、结构制图的依据有哪些? 1、人体。(主要依据) 所谓“量体裁衣”,精辟地概括了人体和服装的关系。 2、测量人体有关部位的长度、宽度、围度的规格数据。 (直接数据) 注:人体运动规律则是作为服装放松的主要依据之一。 三、人体体型: 可分人体比例和人体结构两个方面理解: (一)人体比例: 测量单位:头 正常人体:成年男性:7.5个头 成年女性:7个头 1—2岁: 4个头 5—6岁: 5个头 14—15岁:6个头 16岁:接近成年人 25岁:达到成年人身高 (二)人体结构: 为方便测量,可将人体的体表部位用假设的点、线、面 表示。 1、点

如:颈间点、肩端点、颈窝点、胸高点、等等。 2、线: 如:颈围线、颈根围成、前中心线、胸围线、腰围线。 臀围线等等 3、面: 如:肩部、胸部、腰部、腹部、膝部、等等。 4、人体服装相对应的部位: 在以后边制图边讲解,首先自己了解。 四、人体测量: 人体测量是取得服装规格的主要来源之一。 (一)测体工具(常用) 软尺:主要工具。 3、腰节带:围绕在腰节最细处,测量腰节所用工具。 (二)测体方法:(以女体为例讲解) 测净体规格(仅穿内衣)。规格即为净规格。 服装规格:净规格+放松量(人体活动量和穿着层次量) 如是按穿着层次测量,则只加人体活动量。 (三)测量部位: 1、身高:头骨顶点量至脚跟。 2、衣长:前衣长:由右颈肩点通过胸围最交点,向下量至衣服所需 长度。 后衣长:由后领圈点向下量至衣服所需长度。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习题(精华).doc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习题 第一学期: 《服装结构设计(下装)与制图基础》 1、用比例法或原型法:分别按1: 1与1: 5两种比例对下装进行训练,并裁剪成纸样。 2、根据实际需要和服装流行趋势,设计下装款式5款,任选2款作结构制图,要求按 1: 5比例。 《服装纸样设计初步》 1、川展放法、剪叠法、复合法完成对腰省对腹省转移的练习。 2、从基本图形入手,做出基本原型图,利川纸样设计方法对细部结构进行分析,设计,变形,使之成为新结构的分解或展开形式。 根据实操评定成绩 第二学期: 《女装上衣衣身结构设计与制图》 1、对前片衣的八个部位的省道(缝)分割线进行练习。 2、用比例法或原型法分别按1: 1或1: 5比例对女装、春秋装进行结构设计,并剪成纸样。 3、根据实际需要和服装流行趋势设计款式5款,任选2款作结构制图,并按1: 4比例制图。 根据实操评定成绩 《衣领结构设计与制图》 1、完成无领结构设计与制图,要求按1: 5比例剪成纸样。 2、关闭领、翻领、装脚领的结构设计与制图,要求按1: 5比例剪成纸样。 3、驳领西装,时装领的结构设计与制图,要求按1: 5比例剪成纸样。 4、对衣领造型款式图的设计20款,做在A4纸I二。 根据实操评定成绩 《衣袖结构设计与制图》 1、用原型法完成一片袖的结构制图,一片袖转化为二化袖,一片袖转化为插肩袖及结 构制图。要求按1; 5比例裁剪成纸样。 2、对衣袖造型款式图的设计20款,做在A4纸上。 根据实操评定成绩 《女装整体结构设计与制图》 1、自由设计女时装5款,做在A4纸上。并任选一款制图,要求按1: 5比例完成。 2、能正确审视服装效果图,包括:款式轮廓、类别、款式功能属性、规格、结构分析。根据实操评 定成绩 《口本女装原型制图原理,方法与步骤》 1、要求在原型版的基础上对立领连袖女衬衫制图。按1: 5或1: 1比例完成。 2、驳头女西装领原型制图及其驳头造型变化。按1: 5比例完成。

服装结构设计教案设计

绪论 一、服装结构设计的性质 服装结构设计学是服装专业的主干课,是研究以人为本的服装结构平面分解和立体构成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到人体工程学、服装材料学、服装卫生学、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生产工艺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是艺术和科技相互融合,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现代服装工程是由款式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三部分组成。 二、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 1.平面结构设计 将指定的服装款式,结合人体穿衣的动、静及舒适要求,运用一定的计算公式,变化原理通过平面结构制图方法将服装整体结构分解为基本部件或样板的结构设计过程。主要有比例分配法和原型法两种。 比例分配法 原型法 2.立体结构设计 将样布披覆在人体模型上,运用边观察边造型边裁剪的手法,直接裁剪岀指定的服装款式或经整理成服装的基本纸样的设计过程。 单一式 混合式 展平式 三、服装结构的容 服装人体工学 规格设计 服装设计原理 服装平面、立体结构设计的方法 特体服装的结构处理 计算机辅助服装结构设计 服装庛病与修改

第一章服装与人体工学 第一节人体的构成 一、人体主要部位的构成 人的基本体型由头部、躯干部、上肢部、下肢部四大部分构成。 二、人体主要基准点的构成 人体主要基准点是服装人体测量、结构设计制图重要理论依据之一。主要基准点的构成分前面、后面与侧面两大部分。

1.头顶点:人站立时头顶部最高点,位于人体中心线上,是身高测量的基准点。 2.颈围前中心点:连接左右锁骨之中点。 3.颈侧点:位于颈侧面根部,从人体侧面观察,位于颈根部宽度的中心点偏后的位置,此基准点不易确定,宜斟酌而定。 4.肩峰点:肩胛骨肩峰上端向外最突出点。 5.肩端点:位于肩峰点偏前的位置,此点是衣袖缝合线袖山的位置,同样也是肩宽、袖长确定的基准点。 6.前腋点:当手臂自然放下时,手臂根部与体干部在前面形成绉纹的起点,此点位置因 人而异。7.乳头点(胸高点):胸部最高点即乳头的中点。 8.腰围线前中心点:腰围线与前中心线之交点。 9.腹部前突点:位于前中心线腹部向前最突出点。 10.膝盖骨中点:膝盖骨的中心点。 11.大转子点:大腿股骨上端向外最突出点。 12.颈围后中心点(颈椎点):颈后第6-7颈椎的突出点,是背长测量的基准点。 13.后腋点:当手臂自然放下时,手臂根部与体干部在后面形成绉纹的起点。 14.腰围线后中心点:腰围线与后中心线之交点。由于人体型的关系腰围后中心点往往比腰围线前中心点稍低。 15.肘点:上肢弯曲时肘关节向外最突出点。 16.臀部后突点:臀部向后最突出点。 17.手根点:位于手腕部后外侧最突出点,是测量袖长的基准点。 18.外踝点:踝关节向外侧突出点。 三、人体主要基准线的构成 人体基准线是结构设计的根基,也是理解人体形体结构的基础。 1.颈根围线:是人体躯干与颈部的分界线。此基准线通过颈部前、后中心点、颈侧点。 颈部前中心点略低颈部后中心点1cm左右。 2.臂根围线:人体躯干与上肢的分界线。 3.肩线:肩端点与颈侧点的连线。 4.胸围线:经过两乳头点的水平围线。 5.腰围线:人体腰部最细部位的水平围线。 6.臀围线:人体臀部最丰满部位的水平围线。 7.袖肘线:通过肘关节的水平线。

服装设计入门

第一章服装结构设计基础知识 何为服装结构设计?为何学习服装结构设计?服装结构设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人体对服装结构设计有何重要关系?服装的加放松度如何掌握?等等……我们只有将这些问题探讨清楚后,才能主动地将结构知识学好,使其为服装设计服务。 第一节服装结构设计概况 服装结构设计是服装设计专业中一门独立的重要学科,也是服装生产制作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是研究以人为本的服装结构平面分解和立体构成规律的学科,其知识结构涉及到人体解剖学、人体测量学、服装造型设计学、服装工艺学、服装卫生学、美学及数学等,是艺术和科技相互融洽,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服装结构设计位于服装设计的中间环节,前有服装造型设计,后有服装工艺设计。造型设计蕴含着服装外形的审美性,结构设计蕴含着款式构成的合理性,工艺设计蕴含着结构关系的可行性。服装结构设计它将造型设计所确定的立体形态的服装轮廓造型和细部造型分解成平面的衣片,揭示出服装细部的形体、数量吻合关系、整体与细部的组合关系,修正服装造型设计中不可分解的部分,改正费工费料及不合理的结构关系,从而使服装造型更趋于合理与完美,它是服装造型设计的继续与补充,是将服装造型设计的构思及形象思维结果变化成服装平面结构图的整个工作过程。它即忠实于“原作”,又包含了再创作。同时,服装结构设计还为服装缝制加工提供了成套的规格齐全、结构合理的系列样版,为部件的吻合提供了数值依据和实物保障,有利于制作出能充分体现设计风格的服装。因此,服装结构设计既是服装造型设计的延伸和发展,又是服装工艺设计的准备和基础,在整个服装设计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服装结构设计的主要任务在于能系统地掌握服装结构的内涵,包括整体与局部的解析方法、相关结构线的吻合、功能性与结构设计的关系、整体结构的平衡、平面与立体构成的各种设计手法、工业用版的制定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运用等等。 服装结构设计是一门与生产实践有着密切关系的实用性学科,是严密的科学性与高度的实用性的统一。服装结构的设计方法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因此,必须通过一定数量的实践才能理解和牢固的掌握。掌握了 服装结构设计技法后,对任何高难度的、复杂多变的服装款式,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裁剪。

服装结构制图教案

《服装结构制图》 笔记 学生:吴福苗 班级:14服工本三

一·服装结构制图的含义: 是以人体体型、服装规格、服装款式、面料质地性能和工艺要求为依据。运用服装制图的方法,在纸上(或直接在面料上)画出服装衣片和零部件的平面机构图,然后制作成样板或接着将面料裁成衣片。 (一)测量部位: 1、身高:头骨顶点量至脚跟。 2、衣长:前衣长:由右颈肩点通过胸围最交点,向下量至衣服所需 长度。 后衣长:由后领圈点向下量至衣服所需长度。 3、胸围:腋下通过胸围最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 4、腰围:腰部最细处,水平围量一周。 5、颈围:颈中最细处,围量一周。

6、总肩宽:从后脊左肩骨外端点,量至右肩骨外端点。 7、袖长:肩骨外端向下量至所需长度。 8、腰节长: 前腰节长:由右颈肩点通过胸部最高点量至腰节最细处。 后腰节长:由右颈肩点通过脊部最高点量至腰节最细处。 脊长:由后领圈中点量至腰间最细处。 9、臀围:臀部最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 10、裤长:由腰的侧部骨宽骨处向上3cm(即腰宽)起,量 至裤长所需长度。 11、胸高:由右颈肩点量至乳峰点。 12、乳距:两乳峰之间的距离。 13、臀高:由侧腰部骨宽骨处量至臀部最丰满处的距离。 14、上裆长:由侧腰部骨宽骨处向上3cm处量至凳面的距离 以上侧体部位可参照书上。 衣长:L 胸围:B 腰围:W 裤长:L 袖长:SL 肩宽:S 领围:N 胸高位:BP 前腰节长:WL 制图工具 (一)尺: 1、直尺:基本工具,用于绘制直线条。 2、角尺:基本工具 主要用于制图中垂直的绘制。 3、软尺:

一般测量所用。制图中用于测量各曲线,拼合部位的长度。 4、比例尺: 用于按一定比例作图的工具。 (二)量角器: 用于测量并确定某些部位的斜度。如肩斜的倾斜的等。(三)曲线板: 用于服装制图中的弧线、弧形部位的绘制。 图线的形式、规定及用途见下表。(单位:mm)

服装结构制图课程标准

服装结构制图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服装原型结构设计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服装制作与管理专业(服装制版专门化方向) 1. 前言 1. 1 课程性质 服装原型结构设计是服装制作与管理专业(服装制版方向)的一门专门化方向课程。是以学习服装结构规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其功能是在于通过系统地学习服装结构制图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使学生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方法和变化规律,掌握服装基本款式的结构制图,并能初步掌握服装款式变化结构制图,达到服装制版的上岗要求。 1. 2 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通过行业专家对相关工作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服装结构制图专业流程为主线,按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本课程要求掌握的服装结构制图分解成若干个工作任务,包括服装结构制图与人体的关系、服装结构制图的基础理论知识、服装基本款式结构制图的方法和步骤,能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和制图方法,进行服装基本款式的结构设计和制版,能进行一般服装工业化样板的设计制作。 本课程建议课时252。 2. 课程目标 熟悉服装原型结构相关知识,掌握服装平面结构设计的方法、步骤及样板制作,能掌握服装基本款式工业化样板的设计制作,掌握一般服装裁剪和缝制工艺,形成以下职业能力,为上岗就业做好准备。 职业能力目标: ●会进行人体和服装测量 ●熟悉服装成品规格与服装号型 ●会大类产品样衣打版 ●会样衣打版后复核校对 ●能对服装款式进行合理可行的解析评判,具有提出合理化修改意见的能力 ●能够依据人体特征制定样板设计方案并实施 ●能审视和分解服装效果图的 ●能对服装结构和工艺方案进行评判 ●能够深入理解服装结构综合设计的内涵和知识 3. 课程内容与要求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4)教案 第一部分教育目标 一、理论教育目标: 本学期课程设有《童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旗袍与中式服装结构变化与制图》、《特殊体型制图》三部分组成。童装部分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男童装、女童装与童装的结构设计与款式变化、掌握童装讲究外形的装饰性和常常采用在外形上以各种形态来分割衣片。了解旗袍和中式服装变化主要表现在款式结构上,掌握中式服装与其它服装在制图上的区别。对特殊体型的服装以西裤为例作凸臀、平臀、凸肚、O型腿、X型腿的介绍理解并掌握;理解上装以挺胸、驼背、高低肩等为内容及处理方法。学好服装结构设计是为后续服装制版与缩放奠定基础。 二、能力培养目标: 了解童装、旗袍和中式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制图的基本知识、制图要求规范。掌握旗袍的制图方法和中式服装的结构变化的区别,以旗袍为例进行改革,设计礼服的训练。掌握特殊体型结构制图与处理方法。能用结构设计与制图表现平面或立体造型效果,为设计时装及制版与缩放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理论与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 第一:童装结构设计与制图 第二:旗袍、中式服装结构变化与制图 第三:特殊体型结构制图与处理方法 第一:童装结构设计与制图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童装是指儿童时期的各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所穿着的服装总称。儿童时期是指从出生起到小学毕业的一段时期。掌握童装设计从穿着场合划分、从功能上划分、从面料上划分。掌握儿童在生长时期的体型、性格、爱好、活动和心理发展等特点,再结合服装材料的性能,进行设计和结构设计。掌握童装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及制图要求规范。 教学要求: 1.了解童装设计的分类和款式设计的要点。 2.掌握童装款式设计对面料的需求。 3.掌握童装结构制图的基本知识及制图的一般步骤。 4.掌握童装整体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 二、课程内容: 概述:在结构设计童装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不同年龄段,再按照不同体型特征。(婴儿0--1岁、幼童1--3岁、小童4--6岁、中童7--12岁、大童13--16岁)。 第二:款式造型力求简易,活动方便舒服。童装设计应把儿童穿着舒适性、符合童装的主要功能作为依据。 第三:在制图时应注意尺寸的合理性,在腰部地方不要缩腰。 第四:掌握童装的结构设计与款式变化。

服装结构设计基础

新化职业中专服装专业 教案 审阅签名:年月日

二、人体关节与服装的关系 骨与骨之间的连接为关节(见图1-1-4),人体通过关节来表现一定的运动形式,如屈伸、收、外展、回旋等。活动时关节的外形也即服装的外形会产生变化,形成了衣服的皱褶。我们学习服装的造型结构,尤其要掌握肩关节、髋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等位置的活动变化情况,以便在裁剪时确定好开格线、装、连、插、破的位置和设计适应活动需要的放松量。图片展示 图1-1-3 人体骨骼图

三、人体测量过程与方法(要求准确、全面) 1、人体测量工作过程(见图)图例展示 讲解示 分析穿着者的年龄、职业,询问款式要求和穿着要求 观察穿着者的体型有否特别,在测量单上画出款式图 核料:衣料缩水;长短够用;条格、图案倒顺情况等腰水平部位测量(由上而 下、由前而后):颈围、 胸围、腰围、臀围等 分析记录数据。 复核有疑问的数据 垂直部位:腰节、衣长、 袖长、裤(裙)长、直裆 等 对测量围度数据 进行加放 剪小块布样贴在测量单 上 记录测量数据 人体测量工作过程 准备工作测量工作收尾工作

2、人体测量注意事项 (1)测量人体时要求被测者站立正直,双臂下垂,姿态自然,不得低头、挺胸。软尺不要过紧过松,长量时尺要垂直;横量时,尺要平衡,前后保持同一水平上。 (2)要了解被测者工作性质、穿着习惯和爱好,并征求被测者意见和要求,以求合理、满意的效果。 (3)测量人体时要区别服装的品种类别和季节要求,冬量夏衣、夏量冬衣要掌握尺寸放缩规律。 (4)对特殊体型(如鸡胸、驼背、大腹、凸臀)应测特殊部位,并做记录,以便制图时做相应的调整。 (5)在放松量表中所列的各品种的服装放松量,是根据一股情况制定的,而且只供实际运用时参考。由于服装款式和习惯爱好要求的不同,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 3、人体测量的部位和方法(见图) (1)测量水平部位 ①头围:两耳上方水平头部最大的地方围量一周。 ②颈围:从颈窝点绕第七颈椎,沿颈根部位围量一周。 ③总肩宽:从后背左外肩端量至右外肩端的水平弧。 ④胸围:软尺从腋下穿过,在胸部最丰满处(乳峰)以稍松而不滑落为宜,另按需要加放。 ⑤胸高:从颈侧点量至乳峰点的位置。图例展示 示

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服装设计专业班级:教师:授课时间:

课题(一):原型知识和女装原型制图 重点:女装原型制图 难点:女装原型制图的要点及胸腰差的处理 一、复习与引入 1.比例裁剪法的原理是什么? 2.女衣身基型的设计要点是什么? 二、服装原型知识 1.服装原型的概念 服装原型创立于日本,是一种科学的裁剪方法。它以人体的净尺寸数值为依据,将人体按平面展开后加入基本放松量制成服装基本型,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各种服装的款式变化,如根据款式造型的需要,在某些部位作收省、褶裥、分割、拼接等处理,按季节和穿着的需要增减放松量等。服装原型只是服装平面制图的基础,不是正式的服装裁剪图。 服装原型的特点 1)准确可靠。原型来自人体,是人体各部位的平面分解。 2)简便易学。原型不是服装裁剪图,而是服装裁剪的基础图,裁剪制图时只要按照各部 位所注的尺寸,就能画成裁剪图,不必计算,也没有任何计算公式。 3)可以长期使用。服装原型对于每个人来说,只要体型不变,可以长期使用,而且适用 于单、夹、棉等各类服装品种及各种服装式样。 2.原型的分类 1)按其性别年龄分:可分为女装原型、男装原型、少女原型和儿童原型等。 2)按其人体各部位分:可分为衣身原型、袖子原型及裙子原型等。 正常人体左右两边对称,制图时只需作半身图。按照女装习惯和女装成衣的一般要求,右半身为门襟,故制前衣片原型图时,只画右半身,而男装只画左半身。也就是说在制图时,女装后中线在图纸的左方,前中心线在图纸的右方。 我国人体原型与日本较接近,国内出版的时装书刊广泛应用日本的原型裁剪法,常见的有文化式原型和登丽美式原型。特别是日本文化式原型的裁剪法,简单易学,传播最广,影响较大。登丽美式在国内应用也较广。 文化式又称胸度法,需要净胸围、背长两个尺寸就能做出上衣原型(胸围放松量女装为10cm,童装为14cm,男装为18~20cm)。 登丽美式又称短寸法,需要净胸围、背长、胸宽、背宽、小肩、颈围、乳间、袖长八个参数才能做出上衣原型(胸围放松量女装为8cm,男装为16cm)。 三、女装原型制图 (一)型号与规格 号型文化式女装原型的规格是参照日本工业规格JIS标准制定的,它是以S、M、ML、L、LL表示小、中、中大、大、特大的系列号型。 规格(见表8-1) (二)原型结构制图 1. 衣身原型(见下图)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第六章 服装纸样设计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第六章服装纸样设计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纸样的设计是服装结构设计与结构制图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段,能直观地反映结构制图的本意,还能便于设计者对时装款式变化与要求作进一步的完善。 教学要求: 1.了解服装纸样设计的概念。 2.掌握纸样设计方法。 3.掌握纸样设计在时装款式上的应用变化。 实践教学2《服装纸样设计》 一、实践目的: 本练习的目的是 1.掌握纸样设计方法、设计要点、设计步骤。 2.能准确审视裙子、裤子的款式图,结构线条准确、流畅。 3.掌握下装结构设计与制图 二、实践准备: 1.教师在练习前应为学生讲解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2.制图工具:铅笔、直尺、三角尺、曲线板、绘图纸、牛皮纸、白卡纸、软尺等工具。 三、实践要点: 1.掌握正确的制图方法、各线条符号、代号用途的一般规定和标准概念。 2. 对裙子、裤子腰省、腹省、侧省的转移,成为新的省位形式。 四、实践安排: 1.地点:教学楼 2.学时:20学时 五、实践资料: 六、实践步骤: (一).教师与学生同步进行,教师在黑板制图按1:1比例进行示范,学生按1:5比例完成。(裙子、裤子剪成纸样) (二)学生再按1:1比例在牛皮纸做练习,此练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三)练习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第一节服装纸样设计方法 一、纸样的概说: 1.纸样是服装样板的总称。包括工业纸样(号型系列纸样)。 它是依据人体或人体模型、反应到平面图上,日本原型、我国基型。 2.说明基本型本身无任何款式意义,可根据具体款式要求,对基本型进行结 构变化,达到实现服装结构设计的目的。 二、纸样设计方法:

(一)展放(开)法: 所谓展开法就是利用煎切线使图形的某部分(或全部)展开,通过增加一定的长度或面积的方法,达到在服装上成形各种褶饰的目的。下面介绍三种方法; .1.平移展开法:定义;使图形某两条曲线同时放出相同的长度,而增加的部分为皱褶的用量。 图1-----平移展开法 按剪切线把衣袖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将这些部分平行摆开,使L与I加出相同长度,任何画顺各曲线。 2放射法:定义:使图形某两条曲线放出的长度不等,形成似梯形或扇形结构的几何图形,增加的部分为褶饰的用量L。 图2---放射法 按剪切线把衣袖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将这些部分以扇形方式摆开。使曲线L与I 加出不同的长度,然后画顺。 3转动法:定义:使图形一条曲线放出所需要的长度,而形成明显似扇形结构的几何图形。 图3----转动法 按剪切线把衣袖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将这些部分以扇形方式摆开,使曲线L与I 加出不同的长度,然后画顺。剪切时最好要剪到头而不煎断,使每一部分只是以某一点为圆心而转动,加出的只是曲线L的长度,然后画顺。 (一)剪叠法:所谓剪叠法就是在纸形上剪开某一处的同时折叠另一处的同时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 第一部分教育目标 一、理论教育目标 结构设计是研究以人为本的服装平面分解、立体构成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是研究服装结构的内涵和各部相互关系,具有装饰与功能性的设计。现代服装工程是有三大部分组成:款式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结构设计作为服装工程的重要组成,既是款式造型设计的沿伸和发展,又是工艺设计的准备和基础。 学好服装结构设计是为后续服装制版与缩放奠定基础。 二、能力培养目标 结构制图是结构设计的基础,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术语,掌握服装结构制图基本知识、制图要求与制图的一般步骤。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服装与人体之间的关系,了解熟悉结构设计的原理,对下装进行结构设计与制图,掌握服装纸样的设计方法与规律,将其应用在服装结构制图的过程。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理论与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服装结构制图基础 第三章服装与人体 第四章结构设计原理 第五章下装结构设计 第六章服装纸样设计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结构制图的性质、作用与目的。掌握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基本概念与术语、名称。掌握了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是为后续服装制版奠定基础。 教学要求: 1、明确服装结构设计的表现形式,包括服装结构制图等基本概念。 2、能够正确使用服装结构设计与结构制图中的部位、部件的术语、名称。 3、了解服装结构设计与结构制图的目的,学科的特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概述 一、性质: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是高等院校服装专业理论及技能的主要课程之一。(一)结构设计:是研究以人为本的服装平面分解、立体构成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是研究服装结构的内涵和各部相互关系,具有装饰与功能性的设计。(二)结构制图:是以人体体型、服装规格、服装款式、面料质地性能和工艺要求为依据,运用制图方法画出服装衣片和部件的平面结构图,然后将其裁成

女装结构设计教案

《女装结构设计》教案 第一章服装结构制图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服装结构制图的工具 1.测量长、围度工具:软尺、米尺、短直尺 2.绘制曲线工具:曲线尺(6形尺、其他尺) 长弧形尺(大刀尺、小刀尺) 3.测量角度工具:角度器 4.测量弧长工具:蛇形尺(内含铅条,可自由弯曲) 5.复写工具:钻子、复描器 6.绘画用笔:铅笔(HB、2B) 第二节服装结构制图的线条与符号 1.结构制图线条 注意:每条线的功能必须说清 2.结构制图符号 注意:该表对国家标准有拓宽 要点:规定的意义是工厂的技术法规、统一的技术语言 统一的技术规范统一的技术行为 第三节服装结构制图的名称术语 1.重要的纵向示图术语 衣身:前(后)中线、叠门线、前胸(后背)线、前(后)领窝宽线、前(后)胸围线裤身:前(后)裆线、前(后)侧缝线、前(后)烫迹线、前(后)窿门宽线 袖身:前(后)偏袖线、前(后)袖肥线、袖中线 2.重要的横向示图术语 衣身:上平线、衣长线、袖窿深线、腰节线、臀围线、前(后)领窝深线、前(后)肩斜线 裤身:上平线、裤长线、前(后)上裆线、前(后)臀围线、前(后)中臀围线、前(后)中裆线 袖身:上平线、袖长线、袖山高线、袖肘线 注意:图示应采用PPT形式,讲清各线条的位置及作用。 第四节服装结构制图的艺术要求和方法 1.艺术要求:* 纵向线条与横向线条须成垂直状态 * 基础线条须绘成细形淡色线条,轮廓线条须绘成粗形深色线条 * 小于实物比例时应标明制图比例 * 线条光顺、流畅、有力度感 2. 制图方法:先横后纵、先前再后、先直后弧、先大后小、 先基础后轮廓、相关部位(部件) 注意配伍关系(袖山——袖窿、领身——领窝、前后衣(裤、裙)身侧缝、 肩缝、内外袖缝、腰节——腰缝) 第二章服装结构制图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女体体表特征 1.骨骼 要点:* 骨骼的端点常是服装用测体时的依据 (第七脊椎点、前锁骨中心点、肩突点、胸点、肘点、膝点、踝点、茎突点) * 人体的运动首先是骨骼的位移 骨骼关节骨骼肌肉皮肤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第二章 服装结构制图基础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第二章服装结构制图基础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规范,了解制图的方法与原理,做到准确、规范。 教学要求: 1.明确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 2.正确使用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知识、制图要求与规范和制图的一般步骤。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服装制图规则和工具 服装制图的规则和符号都有严格的规定,以便保证制图格式的统一、规范。 一、制图规格 1、结构制图的程序一般是先作衣身,后作部件;先作大衣片,后作小衣片;先作前衣片,后作后衣片。对于具体的衣片来说先作基础线,后作轮廓线和内部结构线。在作基础线时一般的先横后纵,即先定长度、后定宽度,由上而下、由左而右进行。作好基础线后,根据轮廓线的绘制要求,在有关部位标出若干工艺点,最后用直、曲线和弧线准确地连接各部位定点和工艺点,作成轮廓线。 服装结构制图时的尺寸一般使用的服装成品规格即各主要部位的实际尺寸。但要注意用原形制图时须知道穿衣者的胸围、臀围、袖长、裙长等重要部位的净尺寸。在制图和读图时,有常用的图线,有粗实线、细实线、虚线、点划线、双点划线等五种,各种制图用线的形状、作用都不同,各自代表不同的含义。 2、具体制图线条的绘画顺序: 服装结构制图的平面展开图是由直线和直线、直线和弧线、曲线等的连接构成衣片(或部件)的外形轮廓以内部的衣缝分割。制图时,一般先定长度、后定围度,即先用细实线画出横竖的框架线。长度包括衣长线、袖长线、裤长线、开领深和袖窿深等:围度包括胸围宽、肩宽、开领宽、腰围宽、臀围宽等。而横线和竖线的交点就的定寸点,两个顶寸点之间的距离,就是这一部位的注寸距离。制图中的弧线。是根据框架和定寸点相比较后画出的。因此可将制图步骤归纳为:先横后竖、定点画弧、定位。 3.服装部件(或附件)制图顺序: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1教案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1)教案 第一部分教育目标 一、理论教育目标 结构设计是研究以人为本的服装平面分解、立体构成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是研究服装结构的内涵和各部相互关系,具有装饰与功能性的设计。现代服装工程是有三大部分组成:款式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结构设计作为服装工程的重要组成,既是款式造型设计的沿伸和发展,又是工艺设计的准备和基础。 学好服装结构设计是为后续服装制版与缩放奠定基础。 二、能力培养目标 结构制图是结构设计的基础,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术语,掌握服装结构制图基本知识、制图要求与制图的一般步骤。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服装与人体之间的关系,了解熟悉结构设计的原理,对下装进行结构设计与制图,掌握服装纸样的设计方法与规律,将其应用在服装结构制图的过程。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理论与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服装结构制图基础 第三章服装与人体 第四章结构设计原理 第五章下装结构设计 第六章服装纸样设计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结构制图的性质、作用与目的。掌握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基本概念与术语、名称。掌握了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是为后续服装制版奠定基础。 教学要求: 1、明确服装结构设计的表现形式,包括服装结构制图等基本概念。 2、能够正确使用服装结构设计与结构制图中的部位、部件的术语、名称。 3、了解服装结构设计与结构制图的目的,学科的特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概述 一、性质: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是高等院校服装专业理论及技能的主要课程之一。(一)结构设计:是研究以人为本的服装平面分解、立体构成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是研究服装结构的内涵和各部相互关系,具有装饰与功能性的设计。(二)结构制图:是以人体体型、服装规格、服装款式、面料质地性能和工艺要求为依据,运用制图方法画出服装衣片和部件的平面结构图,然后将其裁成

服装结构设计基础

标题:服装结构设计基础 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服装制图在本专业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制图观念;在理解服装结构原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制图步骤和方法;培养具备一定理论修养和时间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要求:了解服装制图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服装制图的基础知识;特点是掌握纸样绘制的基本部位名称。 授课时数:4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纸样绘制的基本部位名称等制图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及过程: 内容:讲解制图常识、纸样绘制工具、纸样设计的方式、纸样绘制的基本部位名称等基础知识。 第2章服装结构设计基础 第一节制图常识 一、服装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 服装结构设计的性质,服装结构设计学是服装专业的主干课,是研究以人为本的服装结构平面分解和立体构成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到人体工程学、服装材料学、服装卫生学、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生产工艺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现代服装工程是由服装款式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三部分组成。从关系上看,结构设计是造型设计的延续和发展,是工艺设计的基础和准备。一方

面,它要对款式造型,内部结构及艺术风格有深刻的理解,并将指种理解采用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方法用平面制图的形式表达出来,同时处理好服装构成中各部件间的形态、部位、数量的吻合,修正造型设计中不可分解和不合理的部分。另一面,结构设计也为缝制工艺提供了全套结构合理、规格齐全的工艺样板,为制定服装工艺标准提供了依据,在服装工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服装结构设计理论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完善和发展起来的。从最早的将人体简化为可展开的平面到将人体视为不可展开的立体构成,服装的外形也从宽大不合体向贴体合身转化,其结构设计方法从简单的依靠经验发展到依靠数学推导和立体构成规律,使服装结构设计理论更科学、系统,理论和实践的严密性、合理性得到深化,也为计算机进入服装结构设计领域奠定了基础,使服装工业得到飞速发展。 二、制图基本知识 (一)基本术语 1、基本线 构成服装结构制图的框架的线条。基本线分长度方向基本险,围度方向基本线。 长度方向基本线:衣长线、肩斜线、领口深线、胸围线、腰围线、臀围线、袖长线、袖山高线、袖肘线、袖口线、裤长、膝围线等。 围度方向基本线:叠山线、止口线、领口宽线、撇门线、肩宽线、胸宽线、胸围大线、袖肥线等。 2、结构线 客观反映服装内部结构的线条。如胸省、肩省、腰省、袋位、纽位、公主线、

服装结构学-教案

服装造型学--教案 第一章服装造型基础知识 服装结构制图是以人体体型,服装规格。服装款式原料质地性能和工艺要求为依据制图,其中服装的主要依据是人体。 服装着身覆盖于人体,服装的造型也是基于人体之上,应注意的是线条即人体的曲线美,女体要求得体程度略高,所以对服装造型要求也很高在教学中,以女装为主,以男装为辅,应不断总结经验。 第一节人体体型与人体测量 一、人体体型 (一)人体结构。 (二)体型外部特征对服装产生的影响。 二、人体测量 (一)人体测量应注意哪些? (二)人体测量的部位。

三、服装成品的放松量 (一)放松量如何产生? (二)成衣服装放松量参考。 第一节人体体型与人体测量 一、人体体型 人体的外形是决定服装结构和形态的依据,测量人体有关部位的长度、宽度、围度的尺寸数据,是服装制图的直接依据。 (一)人体结构 服装制图中的点、线、面是根据人体结构的点、线、面而定的。 (1)人体主要基准点的构成 根据人体测量的需要,可对人体划分以下几点。 1颈椎点高:位于人体前中央颈、胸交界处,它是测量人体身长的起点,它是后颈窝定位的参考依据。 2颈椎点:位于人体后中央颈、背交界处(即第七颈椎界)它是测量人体背长及上体长的起始点也是测量服装后衣长的起始点及服装领椎定位的

参考依据。 3颈侧点:位于人体颈部侧中央与肩部中央的交界处,它是测量人体前、后腰节长的起始点,也是测量服装前衣长的起始点及服装领肩点定 位的参考依据。 4肩端点:位于人体肩关节峰点处,它是测量人体总肩宽的基准点,也是测量臂长或服装袖长的起始点,及服装袖肩点定位的参考依据。 5胸高点:位于人体胸部左右两边的最高处,它是确定女装胸省省尖的方向参考。 6背高点:位于人体背部左右两边的最高处,它是确定女装后肩肩省省尖的方向参考 7前腋点:位于人体前身的臂与胸的交界处,它是测量人体胸宽的基准点。8后腋点:位于人体后身的臂与胸的交界处,它是测量人体背宽的基准点。9前肘点:位于人体上装上肢肘关节前端处,它是服装前袖弯线凹势的参考点。 10肘点:位于人体上装上肢肘关节后端处,它是确定服装后袖弯凸势及袖肘省省尖方向的参考点。 11前腰节点:位于人体前腰部正中央处,它是前左腰与前右腰的分界处。12后腰节点:位于人体后腰部正中央处,它是后左腰与后右腰的分界处。13腰侧点:位于人体侧腰部位正中央,它是前腰与后腰的分界处,也是测量服装裤长或裙长的起始点。 14前臀中点:位于人体前臀正中央处,它是前左臀与前右臀的分界点。 15后臀中点:位于人体后臀正中央处,它是后左臀与后右臀的分界点。 16臀侧点:位于人体侧臀正中央处,它是前臀和后臀的分界点。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1)教案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1)教案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1)教案 第一部分教育目标 一、理论教育目标 结构设计是研究以人为本的服装平面分解、立体构成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是研究服装结构的内涵和各部相互关系,具有装饰与功能性的设计。现代服装工程是有三大部分组成:款式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结构设计作为服装工程的重要组成,既是款式造型设计的沿伸和发展,又是工艺设计的准备和基础。 学好服装结构设计是为后续服装制版与缩放奠定基础。 二、能力培养目标 结构制图是结构设计的基础,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术语,掌握服装结构制图基本知识、制图要求与制图的一般步骤。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服装与人体之间的关系,了解熟悉结构设计的原理,对下装进行结构设计与制图,掌握服装纸样的设计方法与规律,将其应用在服装结构制图的过程。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理论与实践教学理论教学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服装结构制图基础 第三章服装与人体 第四章结构设计原理 第五章下装结构设计 第六章服装纸样设计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结构制图的性质、作用与目的。掌握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基本概念与术语、名称。掌握了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是为后续服装制版奠定基础。 教学要求: 1、明确服装结构设计的表现形式,包括服装结构制图等基本概念。 2、能够正确使用服装结构设计与结构制图中的部位、部件的术语、名称。 3、了解服装结构设计与结构制图的目的,学科的特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概述 一、性质: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是高等院校服装专业理论及技能的主要课程之一。 (一)结构设计: 是研究以人为本的服装平面分解、立体构成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是研究服装结构的内涵和各部相互关系,具有装饰与功能性的设计。 (二)结构制图:是以人体体型、服装规格、服装款式、面料质地性能和工艺要求为依据,运用制图方法画出服装衣片和部件的平面结构图,然后将其裁成 1 衣片。 二、现代服装工程是有三大部分组成: 服装设计是一个总称,是设计者将构思变成服装成品的过程。是构思与表现、制作与穿着。 1、服装款式造型设计:(款式设计表现)构成、衣料选定、色彩的搭配、化妆配饰等,主要是以效果图的形式反映的,它包括设计者的风格、个性,能够影响服装流行趋势,引导消费等因素。 2、服装结构设计:要求掌握(1)了解人体结构并能画出人体的20个主要部位。 (2)准确测量人体的尺寸和服装号型系列GB国标的应用。(3)审视服装效果图、服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第一章 绪论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结构制图的性质、作用与目的。掌握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基本概念与术语、名称。掌握了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是为后续服装制版奠定基础。 教学要求: 1、明确服装结构设计的表现形式,包括服装结构制图等基本概念。 2、能够正确使用服装结构设计与结构制图中的部位、部件的术语、名称。 3、了解服装结构设计与结构制图的目的,学科的特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概述 一、性质: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是高等院校服装专业理论及技能的主要课程之一。 (一)结构设计:是研究以人为本的服装平面分解、立体构成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是研究服装结构的内涵和各部相互关系,具有装饰与功能性的设计。 (二)结构制图:是以人体体型、服装规格、服装款式、面料质地性能和工艺要求为依据,运用制图方法画出服装衣片和部件的平面结构图,然后将其裁成衣片。 二、现代服装工程是有三大部分组成: 服装设计是一个总称,是设计者将构思变成服装成品的过程。是构思与表现、制作与穿着。 1、服装款式造型设计:(款式设计表现)构成、衣料选定、色彩的搭配、化妆配饰等,主要是以效果图的形式反映的,它包括设计者的风格、个性,能够影响服装流行趋势,引导消费等因素。 2、服装结构设计:要求掌握(1)了解人体结构并能画出人体的20个主要部位。(2)准确测量人体的尺寸和服装号型系列GB国标的应用。(3)审视服装效果图、服装款式图。(4)服装结构制图的方法与原理---是将造型设计的立体效果,将其分解展开成平面的衣片结构设计,平面、立体(原型与基型)(5)装饰与功能性的设计。

服装结构设计基础复习题

服装结构设计基础复习题 1 . 牛仔裤的后裆斜线是从臀围线为起点取比值为 A.15:3 B.15:4.5 C.15:4 答案:C 2 . 服装成品规格测量的方法是:一般服装放平测量,而对立体感较强的昵类服装则穿在模型架上测量衣长、()、袖长,其他部位仍放平测量。 A.胸围 B.肩宽 C.衣长 D. 领围 答案:B 3 . 接腰型连衣裙上衣前衣片的前胸宽公式是 A.B/6+2cm B.B/6+2.5cm C.B/6+2.7cm D.B/6+3cm 答案:A 4 . 在测量女装时,下装(裙装和裤装)的腰围一般放松量为 A.4cm B.3cm C.2cm D.1cm 答案:C

5 . 节裙腰口省的转移除可用折叠法外,还可采用 A. 纸样展开法 B.比值移位法 C.原型法 D.基型法 答案:B 6 . 直裙的后开衩位置是在臀围线下()cm。 A.20 B.22 C.23 D.25 答案:C 7 . 男衬衫门襟宽度为 A.1.5 cm B. 1.7 cm C.2 cm D.2.5 cm 答案:B 8 . 女衬衫变化款后胸围大的计算公式为 A.B/4+1 B.B/4+0.5 C.B/4-1 D.B/4-0.5 答案:D

9 . 幼儿与老年人的服装由于其()差较接近的缘故,一般以直腰为主。 A. 胸臀 B.臀腰 C.胸腰 D.胸腰或臀腰 答案:C 10 . ()袖窿深,袖肥较小,腋下没有插角,当手臂下垂时腋下也有皱褶。 A.蝙蝠袖 B.平连身袖 C.菱形插角连身袖 D.侧身插片连身袖 答案:B 11 . 由于女性体型因素的关系,直裙后中腰口比前中腰口低落()cm左右。 A.0.5 B.1 C.1.5 D.2 答案:B 12 . 鱼尾裙在纵向分割的前提下,如果不控制臀围,那么裙的纵向分割所呈呈现的状态是 A.弧线 B. 直线 C.斜直线 D.曲线 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