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报告入门

合集下载

关于肺功能报告入门课件

关于肺功能报告入门课件
呼气上升肢取决于呼吸肌用力大小(用力依 赖)如PEF(最大呼气流量)和MEF75,其下 降肢中MEF50和MEF25是反映肺疾病和 小气道情况,如横座标:为 100%FVC=VCIN 的肺容量, 含有不同的 肺容量如:
IC=VT+IRV, VT,和ERV. FVC(VCIN)=IC+ERV.
兰色立柱(或橫柱):为呼气相下降肢是指在 占FVC不同百分比容积时的呼气流量,如 MEF75,50,25=75,50和25%的FVC时呼气 流量
2d.通气功能障碍在参数上的分型:
阻塞性
限制性
FEV1% MVV VC 气速指数
↓↓ ↓↓ N或↓ <1.0
N或 ↑ N或 ↓ ↓↓
>1.0
6.通气功能不全分级:
VC或MVV占Pred%
基本正常 轻度减退 显著减退 严重减退 呼吸衰竭
>80 80-71 70-51 50-21 ≤20
混合性 ↓ ↓ ↓ =1.0
2.气道阻力(Raw)
• 呼吸系统总阻力=粘性阻力(气道)+弹性阻力(肺泡+ 胸廓)+惯性阻力(气体流速在吸、呼相互转换时所 产生的惯性力,在呼吸系统中甚小忽略不计).
正常男性约3470ml,女性约2440ml. VC诊断分级标准: 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80%者: 正常, 60-79%: 轻度降
低, 40-59%: 中度降低, <40%: 重度降低 2. 残气量(RV): 最大呼气后,肺内剩余的气量. 肺限制性疾患
残气量减少,阻塞性疾病残气量增高 3. 功能残气量(FRC): 平静呼气后或在PEEPi水平时肺内
1)肺组织切除或毁损、肺不张、区域性气道 阻塞、区域性毛细血管阻塞如肺栓塞等都将 减小有效弥散面积,使弥散量减低 。 2) 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肺泡细胞癌、石 棉肺、铍中毒、肺水肿、都将导致弥散距离 增加,从而使弥散量减小。 3) 弥散量还与肺血容量、血球压积和血红蛋 白的浓度有关,肺郁血和红细胞增多症摄取 CO量增加,故弥散量增加,贫血患者弥散量 减低。

肺功能报告

肺功能报告

肺功能报告引言:肺功能是评估呼吸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能够客观地反映肺部结构和功能的状态。

通过肺功能测试,医生能够对患者的肺功能进行全面的评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从肺功能的定义、测试方法、常见指标及其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肺功能的定义肺功能是指呼吸系统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完成气体交换和肺通气功能的能力。

它包括肺容积、肺顺应性、呼吸道阻力、肺弹性和气体扩散能力等多个指标。

通过测定这些指标,可以了解肺部的结构和功能是否正常,进而评估肺功能的健康状况。

二、肺功能测试方法1. 肺活量测试:通过让患者深呼吸后尽量快地呼气或吸气,测定患者能够最大程度呼出或吸入的气体量来评估肺容积。

2. 呼气流量测定:通过测量患者在不同吹气速度下的呼气流速,评估呼吸道阻力。

3. 肺顺应性测定:通过测量患者在不同压力下的肺容积变化,评估肺的弹性和顺应性。

4. 气体扩散测定:通过测量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速率,评估气体扩散能力。

三、常见指标及其临床意义1. 肺活量(VC):反映最大吸气或呼气时肺部容积的大小,可用于评估肺容积的变化,如限制性肺疾病。

2. 用力呼气容积(FEV1):指患者在1秒内用力呼出的气体量,用于评估呼吸道阻力和气流受限情况。

3. 最大呼气流量峰值(PEF):表示患者最大呼气流速,可用于评估呼吸道狭窄程度。

4. 肺泡通气量(VA):表示每分钟进入肺泡的空气量,用于评估肺泡通气功能。

5. 气体换气比(V/Q):表示肺通气和肺血流之间的匹配关系,用于评估肺通气/血流异常情况。

6. 气体传导比(DLCO):表示肺泡—血液界面上气体交换的功能,可用于评估肺泡弥散功能。

结论:肺功能报告是评估呼吸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通过测定肺容积、呼吸道阻力、肺弹性和气体扩散能力等指标,可以客观地了解肺部的结构和功能状态。

肺功能测试方法包括肺活量测试、呼气流量测定、肺顺应性测定和气体扩散测定等。

常见的肺功能指标包括肺活量、用力呼气容积、最大呼气流量峰值、肺泡通气量、气体换气比和气体传导比等,这些指标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医学课件)肺功能报告入门

(医学课件)肺功能报告入门

此外,报告中还可能包括一 些其他的测试结果,如支气 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等, 这些结果可以帮助医生更全 面地评估受检者的呼吸功能 状况。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预测疾病进展。
临床应用
胸廓及胸膜疾病的辅助诊断
胸廓及胸膜疾病可能导致肺部通气功能障碍,肺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 了解是否存在通气功能障碍以及其程度。
通过观察指标如VC、FVC等,判断胸廓及胸膜疾病对肺功能的影响。
展望
肺功能检查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肺功能检查的准确性和 可重复性将得到提高,有助于更好地评估呼吸 系统疾病。
疑似患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肺 部疾病的人群。
需要评估肺部功能状况的人群,如长期 吸烟者、孕妇等。
02
肺功能检查的种类与流程
肺功能检查的种类
01
02
03
基础肺功能检查
包括肺活量、肺容量、残 气量等指标,用于评估肺 部通气和换气功能。
支气管激发试验
用于评估气道高反应性, 检测哮喘等过敏性疾病。
通过观察肺功能参数,如FEV1/FVC、FEV1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气道阻塞和气 流受限,以确定哮喘的诊断。
临床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评估和监 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 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肺 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气流受限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度和肺功能状况。
通过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可 以监测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和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总结词:由于胸廓和肺的顺应性降低,导致的通气功能 障碍,常见于间质性肺疾病、胸廓畸形等。
肺容量降低,如潮气容积(VT)、功能残气量(FRC) 和补呼气量(ERV)降低。

如何看懂肺功能报告单

如何看懂肺功能报告单

如何看懂肺功能报告单肺功能报告单是医生根据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后所出具的一份报告,它记录了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对于患者来说,这份报告可能会显得有些晦涩难懂。

但是,通过一些简单的解读和理解,我们也可以轻松看懂肺功能报告单,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肺部健康状况。

首先,我们来看看肺功能报告单上通常会包括哪些内容。

一般来说,肺功能报告单会包括肺活量、用力呼气一秒率(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用力呼气一秒率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肺部功能状况,也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肺部健康状况。

那么,如何看懂肺功能报告单呢?首先,我们可以从肺活量开始。

肺活量是指一个人在最大吸气后能呼出的气体量,通常以升为单位。

正常成年男性的肺活量大约在4-6升之间,而正常成年女性的肺活量大约在3-4升之间。

如果肺活量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患者存在肺部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

接下来,我们可以看看用力呼气一秒率(FEV1)。

用力呼气一秒率是指在最大用力呼气后,患者在一秒钟内呼出的气体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比。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FEV1占肺活量的80%以上。

如果FEV1低于80%,可能表示患者存在肺部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

除了肺活量和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PEF是指患者在最大用力呼气后,呼出气体的最大速度。

正常成年男性的PEF大约在400-600升/分钟之间,而正常成年女性的PEF大约在300-400升/分钟之间。

如果PEF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患者存在肺部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

此外,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和用力呼气一秒率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也是需要关注的指标。

这两个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肺部功能状况是否达到预期水平。

通过以上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肺功能报告单上的各项指标。

当然,在看懂肺功能报告单的同时,我们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肺功能检查报告解读(一)2024

肺功能检查报告解读(一)2024

肺功能检查报告解读(一)引言概述:肺功能检查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通过对呼吸系统的功能进行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肺部是否存在疾病,并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本文将对肺功能检查报告进行解读,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肺功能情况。

正文:1. 肺容积测定- 总肺活量:是指在一次最大呼气后,再进行最大吸气的能力,反映肺的总容量。

- 肺残气量:是指在一次最大呼气后,残留在肺内的气体量,可反映肺的弹性和通气功能。

- 呼吸死腔:是指在呼吸中,气体并未与肺泡发生有效的气体交换,而是停留在呼吸道,不参与气体交换的空腔。

- 肺功能评估:通过肺容积测定可以评估患者的肺弹性、通气功能以及呼吸循环的状态。

2. 呼气流量测定- 呼气峰值流量:是指患者在最大吸气后,以最大速度进行呼气时的流量峰值,可评估呼吸道病变的程度。

- 一秒钟用力呼气量:是指患者在进行一秒钟的最大用力呼气时排出的气体量,可以评估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好坏。

- 呼吸阻力:是指空气在呼吸道中流动的阻力,阻力增加可能与呼吸道狭窄相关。

- 呼吸肌力:通过呼气流量测定可以评估患者呼吸肌力的状态。

3. 气体交换功能测定- 呼吸频率:是指患者每分钟进行的呼吸次数。

- 潮气量:是指每次正常呼吸时的呼气和吸气气体量之和,可评估患者的通气功能。

- 肺泡气体弥散功能:是指氧气从肺泡通过肺毛细血管进入血液的能力,可评估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

- 肺泡通气/心输出量比:是指单位时间内肺泡通气量与每搏输出量的比值,可评估气体交换与血液循环的匹配情况。

4. 肺功能评估- 肺功能等级:根据肺功能检查结果,将患者的肺功能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医生更好地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 患者症状评估: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检查结果,帮助医生了解病情,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 潜在并发症风险评估:根据肺功能检查结果,评估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风险,提前进行预防措施。

5. 报告解读与建议- 结果解读:对肺功能检查报告的各项指标进行解读,帮助患者理解自己的肺功能情况。

如何看懂肺功能检查报告单2024

如何看懂肺功能检查报告单2024

引言概述:肺功能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手段,用于评估肺部的功能状态。

肺功能检查报告单是医生根据检查结果所填写的一份报告,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数据和指标。

对于普通人而言,理解肺功能检查报告单可能会感到困惑。

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肺功能检查报告单,以及其中各项指标的含义和解读。

正文内容:一、基本信息1.个人信息a.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b.身高、体重等相关指标2.检查方法a.哪种肺功能检查方法被使用,如肺活量、气流量测定、弥散功能测定等b.检查使用的仪器和设备相关信息二、主要指标解读1.肺容积指标a.肺活量(VC):表示一个人在最大吸气和最大呼气后,可用于气体交换的总肺容积b.呼气峰流率(PEF):表示通过最强的呼气努力达到的峰值流速2.气流量指标a.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表示人在第一秒内用力呼气的容积b.比率指标:如用力呼气容积与肺活量的比值(FEV1/VC),可以反映气流的阻力情况3.弥散功能指标a.弥散功能测定参数(DLCO):反映了肺泡和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情况b.弥散功能与肺血流量的调解指数(KCO):用于评估肺泡肺容星状细胞系统(AC/PC)的比例4.心血管指标a.气道阻力(Raw):反映呼吸气道和肺组织的阻力情况b.最大通气量(MVV):表示最大的自愿通气量5.其他指标a.面积时间曲线(AUC):用于评估肺功能曲线的稳定性和正常性b.动态气道梗阻度:表示患者在不同肺容积下气道梗阻程度的变化总结:通过对肺功能检查报告单中各项指标进行详细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肺功能状况。

在理解报告单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和医生进行深入交流,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内容对读者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肺功能检查报告单有所帮助。

肺功能报告入门

肺功能报告入门

●肺功能检查禁忌症:绝对禁忌症:3个月患心肌梗死、脑卒中、休克;近4周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心绞痛;近4周大咯血;癫痫发作需要药物治疗;未控制的高血压病(收缩压>200mmHg、舒张压>100mmHg);主动脉瘤;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对禁忌症:心率>120次/min;气胸、巨大肺大疱且不准备手术治疗者;孕妇;鼓膜穿孔(需先堵塞患侧耳道后测定);近4周呼吸道感染;免疫力低下易感染者;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如结核、流感等)●T-V(时间-容量曲线)、F-V(流量-容积曲线)曲线的形状和各个指标的大小取决于呼气阻力、胸肺弹性、肺容积及气道阻力●FVC(forced vital capacity):用力肺活量,尽力最大吸气后,以最大的努力、最快的速度做呼气,直至残气量位的全部肺容积。

在正常情况下,VC与FVC相等。

但在气流阻塞的情况下,用力呼气可致气道陷闭,VC可略大于FVCFEV1::第1秒呼气容积,从TLC位用力呼气至RV位,第1秒呼气容积为FEV1MMEF:最大呼气中期流量,25%-75%FVC,除以用力呼出次两等分所需的时间,即为MMEF。

MMEF处于FVC非用力依赖部分,流量受小气道直径所影响,流量下降反映小气道阻塞PEF:呼气峰值流量,是指用力呼气时的最高气体流量,是反映气道通常性及呼吸肌肉力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最大吸气流量为PIF)FEFx%:用力呼出x%肺活量时的瞬间呼气流量,用力呼出25%FVC时的瞬间呼气流量分别为FEF25%,FEF25%、FEF50%、FEF75%分别反映呼气早、中、后期的流量指标。

反之,用力吸入50%FVC的瞬间吸气流量为FIF50%FEV1/FVC:是FEV与FVC的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是判断气流阻塞的主要指标●肺功能可以提供肺通气障碍(阻塞性、限制性、混合性)和弥散功能障碍的信息●肺功能的参考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年龄、身高、体重、性别、种族、体力活动或工种、生存环境、吸烟等。

肺功能检查报告怎么看

肺功能检查报告怎么看

肺功能检查报告怎么看肺功能检查报告的分析和解读是评估患者呼吸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

下面是一份肺功能检查报告的解读示例:肺功能检查报告姓名:XX 性别:XX 年龄:XX检查日期:XX1. 肺活量(VC):X L (XX%预计值)解读:肺活量是指在最大吸气和最大呼气后,肺内剩余空气量加上再进出肺的最大吸气和最大呼气量的总和。

本次检查结果显示肺活量为X升,占预计值的XX%。

肺活量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

2. 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X L (XX%预计值)解读:1秒用力呼气容积是指在一次最大用力呼气中,在1秒钟内排出的气体量。

本次检查结果显示FEV1为X升,占预计值的XX%。

FEV1是判断气流受限情况的指标之一,该结果显示呼气流量充分,呼气功能正常。

3. 最大呼气流率(PEF):X L/s (XX%预计值)解读:最大呼气流率是指在用力呼气过程中的最大气流速度。

本次检查结果显示PEF为X升/秒,占预计值的XX%。

PEF反映了气道阻力和肺功能的变化,此结果显示气道流速正常。

4. 肺活量百分比(FVC%):XX%解读:FVC%是指被排出的气体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比。

本次检查结果显示FVC%为XX%。

FVC%在正常范围内,说明患者的肺活量充分。

5. 肺扩张性(FEV1/FVC):XX%解读:FEV1/FVC是指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的百分比。

本次检查结果显示FEV1/FVC为XX%。

FEV1/FVC比值正常,显示呼吸道梗阻并不严重。

结论与建议:综合以上检查结果来看,患者的肺功能在正常范围内,呼吸系统功能良好。

没有明显的肺功能障碍或气流受限的问题。

建议患者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入有害物质,如烟草烟雾和化学污染物,以维持呼吸系统的健康状况。

请注意,以上仅为示例,肺功能检查报告的内容和解读可能因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建议以医生或专业人士的解读为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a.通气功能的临床意义
-临床上常用第1秒用 力呼出气量(FEV1)应 >1.2升,若<1.2胸外手 术禁忌. -一秒率(FEV1%)其正 常值大于75%. 判断 通气障碍性质 - 阻塞性通气障碍: FEV1% ,FVC均减小 (<70-60%) -限制性通气障碍则增 加(FEV1%>80%).
FEV1%=FEV1/FVCx100
→所指分別代表下降肢或FVC的肺容积
A.阻塞性障碍:PEF下降,下降肢凹陷.
B.限制性障碍:FVC的肺容积和PEF 均等比例减小,F-V环提前完 成,下降 肢不凹陷.
C.混合性障碍: PEF降低,下降肢凹陷,
肺容积亦减少.
5c.从F-V Loop呼气波形来判断
正常与肺疾病的F-V Loop波形比较. 注意呼气相的下降肢 的形态: 肺疾病或小气 道病变其下降肢呈凹 陷形
呼气肢
上升肢↘ ↙下降肢
吸气肢
5e.呼气用力不足的F-V Loop
正常人呼气力不足流速↓, 但FVC容积未变
体积描記仪(PL)所测内容
体积描記仪(PL)所测内容
除前述内容及参数均可测定外(除外分佈,血气,V/Q). 尚可测下列内容:
1.胸廓內气量(ITGV, Vtg,无空气阻滞时=FRC). 2.气道阻力(Raw),比气道阻力(sRaw,sR eff in或 sR eff ex)=. eff:有效的; in:吸气; ex:呼气
2c.通气功能的临床意义
4. 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ory ventilation,MVV): • 是以最快呼吸频率和最大呼吸幅度呼吸1分钟取得 的通气量。测定时间一般取12s,乘5取得。有人以 FEV1×35或40来计算MVV,与实测的MVV可能偏小 或偏大 • - MVV决定于胸廓, 气道, 肺顺应性, 和呼吸肌力量 等综合因素,注意人为误差 • - 正常男性约104+-2.71L,女性约82.5+-2.17L • - 占预计值%低于80%为异常. • - 阻塞性障碍MVV ↓; - 限制性障碍MVV正常或 ↑. • MVV占预计值<40%即为气急阈
阻塞或限制其FVC的 容量也可减少
5d.各种肺疾病的F-V Loop
呼气的上升肢如PEF,和 MEF75与呼吸肌用力 大小有关.用力依赖 呼气的下降肢如 MEF50和MEF25涉及 小气道状况 若这两项参数的实测值/ 预计值<70%,且 MEF50/MEF25< 2.5:1,即认为有小气 道功能障碍。
IC=VT+IRV, VT,和ERV. FVC(VCIN)=IC+ERV.
兰色立柱(或橫柱):为呼气相下降肢是指在 占FVC不同百分比容积时的呼气流量,如 MEF75,50,25=75,50和25%的FVC时呼气 流量
5b.不同通气障碍的F-V Loop
浅兰色为正常的F-V Loop;橙色为有 病变的;兰色为气道阻塞;或在肺泡处 有限制性病变. 红色△所指代表病变所在处.兰色↙和
肺容量:是在不同的解剖位置测定一次呼、或吸气时的肺容积是 静态的变化. 見下图
V
T
L C = 肺 总 量
深 吸 气 量
吸气储量
C =

活 量
潮气量 呼气储量 ↑呼气基线
功能残气量
残气量
潮气量(VT). 深吸气量(IC):IC是指在平静呼气后作最大吸气所能吸入的 气量. 补呼气量(ERV):是在平静呼气后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肺活量(VC).残气量(RV): 最大深呼气后肺内剩余的气量. 肺总量 (TLC)=VC+RV
4.換气功能
检测内容 1.弥散功能: CO弥散量(DLCO), ml/hPa/min. 是指气体在肺 泡和肺毛细血管间气体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时,循高分压向 低分压移动的原则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是一种被动扩散过 程. 2. 正常成人:DLCO=26.5 – 37 ml/hPa/min,占预计值 >80%均为正常, 1.0hPa=1.01cmH2O,为标准化常以 有肺泡通气的DLCO(DLCO/VA)作比较,正常两者相等 3. 弥散障碍以肺泡弥散面积减少为主, 尤以V’/Q比例失调为 常見原因. 吸入高浓度O2可使弥散障碍的缺氧改善, 此有別 于肺内分流所致缺氧. 4. 通气/血流比(V’/Q):正常=0.8, 临床极少测定 5. 血气分析:是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的总結,分别用PaCO2和 PaO2作为其指标.
• •

5a.正常的MEFV曲线(F-V Loop)及其参数表示
纵座标:为EX(呼气相), 和IN(吸气相)在不 同肺容量时的流量, PEF→MEF75→MEF25→FVC终末点. 呼气上升肢取决于呼吸肌用力大小(用力依 赖)如PEF(最大呼气流量)和MEF75,其下 降肢中MEF50和MEF25是反映肺疾病和 小气道情况,如横座标:为 100%FVC=VCIN 的肺容量, 含有不同的 肺容量如:
1a.直接测定的肺容量
VC:肺活量
IRV:吸气潮气量
呼气末基线:
RV:残气量-无法直接测定=FRC(功能残气) - ERV
1b.肺容量的临床意义(选主要的简述)
1. 肺活量(VC): =IC+ERV。临床判断以实测值占预计值的 %为衡量指标。个人同一时间内重复性误差:P<5%. 正常男性约3470ml,女性约2440ml. VC诊断分级标准: 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80%者: 正常, 60-79%: 轻度降 低, 40-59%: 中度降低, <40%: 重度降低 2. 残气量(RV): 最大呼气后,肺内剩余的气量. 肺限制性疾患 残气量减少,阻塞性疾病残气量增高 3. 功能残气量(FRC): 平静呼气后或在PEEPi水平时肺内 所含的气量=ERV+RV 4. 肺总量(TLC):由VC+RV构成。正常人RV/TLC%一般 <35%,但老年人可达50% 肺总量减少:肺部或胸廓限制性疾病 肺总量增加:阻塞性疾病 5. RV%(残气/肺总量%):占预计值的%>10%即判断有肺气肿
a.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任何导致支气管内径狭小, 使气道阻 力 ↑均属此类, 如支气管炎,哮喘,慢阻肺,肺心病等 b.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任何导致肺或胸廓扩張受限制的疾病 均属此类. 如肺间质疾病, 胸膜病变, 肥胖, 妊娠, 神经肌肉 疾病 c. 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上述两种障碍同时存在
1.肺容量的临床意义(选主要的简述)
3.气道传导率(Gaw eff), 比气道传导率(sGaw)
4.肺阻力(RL)和顺应性(CL):需同时测食管压,极少测. 該仪器检测是个复杂过程, 需高级设备;高级技师;和病 人良好的配合,否则数据不可靠.
1.胸廓内气量(Vtg,ITGV,FRC)
• ITGV(Vtg):是呼气末瞬间封闭气道口,测胸廓内所含气体量, 包括正常的功能残气量(FRC)+因小气道关闭而滞留在肺泡 内气体量(气体滞留air trapping由此引起PEEPi). - 气体阻滞常见于a.气管痉挛 b.慢阻肺 c.通气被阻塞的肺 泡群(air trapping). d.气胸. • 临床意义:正常ITGV(Vtg)=FRCPL , FRC-ERV=RV. - Raw增大时所测FRC偏大. - ITGV若比FRCPL大, 说明这多余的气量是气体滞留量. - FRCPL - FRCDL 的差数< 0.2 L均正常(全距-0.5→0.83), (PL,DL分别代表”体描”法和弥散法所测的FRC) - COPD和其他肺部疾病比实际FRC>0.28→1.08 L. - FRC增加提示呼气末肺容积增加或有肺气肿.
2b.通气功能的临床意义
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 将FVC曲线起始至终止两 点平均分为四等分, 取其中间2/4段(MEF75 →MEF25)的肺容量与其所用的呼气时间之比所得之值, 見下图 MMEF=AB/CD 单位: L/sec。
MMEF反映的是呼气的非用力 部分,至一定程度用力时流量恒 定不变,流量的↓大小取决小气 道的直径,反映了小气道气流阻 塞.比FEVF1,FEV1%能灵敏地 反映小气道阻塞情况.
阻塞性肺气肿的判定
RV/TLC(%) 平均肺泡氮浓度 (N2%) 无肺气肿 轻度肺气肿 中度肺气肿 重度肺气肿 ≤35 36-45 46-55 ≥56 2.47 4.43 6.15 8.40
平均肺泡N2%:是吸纯O2 ,7分钟后原肺泡N2%=79.01%被纯 O2冲洗,稀释至最低的N2%.曾作为气体分布指标,现不用!
如 何 阅 读 肺 功 能 报 告 单
1. 对照预计值观看实测值,应重视实测值/预计值% 2. 一般实测值/预计值%≮80%即为正常,理由是预计 值的回归方程个体间差异5%(P<0.05),个人重复性 误差5%,工作人员间误差5-10%,仪器间误差5% 3. 同一病人治疗前后的差异>10%即有临床意义 4. 通气功能障碍的类型:分三大类
2.通气功能的临床意义
通气功能是肺容量加上时间因素,随呼吸运动进出肺的气量和流 速。凡能影响呼吸频率和呼吸幅度的生理、病理因素(如病 人用力与否,工作人员操作认真度)均可影响通气功能。 1. 每分钟通气量(MV)是指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呼出或吸入的 气量=VT×BF(呼吸频率),因糸坐位检测,数值变化较大.静 卧位所测:>10升示通气过度 ,<4L示通气不足 2. 用力肺活量(FVC)是深吸气后以最大用力、最快速度所能呼 出的气量。 正常人FVC=VC,有气道阻塞时,FVC<VC 从用力呼气肺活量描记曲线上可计算出第1、2、3s所呼出 的气量及其各占FVC的百分率。正常为83%、96%、99%。 見下图
4a.引起弥散功能障碍的病因
1)肺组织切除或毁损、肺不张、区域性气道
阻塞、区域性毛细血管阻塞如肺栓塞等都将 减小有效弥散面积,使弥散量减低 。 2) 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肺泡细胞癌、石 棉肺、铍中毒、肺水肿、都将导致弥散距离 增加,从而使弥散量减小。 3) 弥散量还与肺血容量、血球压积和血红蛋 白的浓度有关,肺郁血和红细胞增多症摄取 CO量增加,故弥散量增加,贫血患者弥散量 减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