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焊接知识 2

压力容器焊接知识 2
压力容器焊接知识 2

焊缝成型

焊缝成型系数是对焊缝截面形状的考核,指熔焊时,在单道焊缝横截面上焊缝宽度(B)与焊缝计算厚度(H)的比值(φ=B/H);焊缝系数是指对应焊接接头强度与母材强度之比值。用以反映由于焊接材料、焊接缺陷和焊接残余应力等因素使焊接接头强度被削弱的程度,是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综合反映。

压力容器分类

压力容器分A、B、C、D四个级别。A级又分: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A1)、第三类低、中压容器(A2)、球形储罐现场组焊或球壳板制造(A3)、非金属压力容器(A4)、医用氧舱(A5);B又分:无缝气瓶(B1)、焊接气瓶(B2)、特种气瓶(B3);C级又分铁路罐车(C1)、汽车罐车或长管拖车(C2)、罐式集装箱(C3);D级又分:第一类压力容器(D1)、第二类低、中压容器(D2)。

压力容器焊缝的分类

产品试板有关规定

1. 总则

本规定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制Ⅰ、Ⅱ、Ⅲ类压力容器。

2. 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A类的圆筒纵向焊接接头,应按每台容器制造产品焊接试板。

2.1 钢板厚度δs>20mm的15MnVR;

2.2 钢板材料的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σb>540MPa;

2.3 Cr-Mo低合金钢;

2.4 当设计温度小于-10℃时,钢板厚度δs>12mm的20R;钢材厚度δs>20mm 的16MnR;

2.5 当设计温度小于0℃,大于等于-10℃时,钢材厚度δs>25mm的20R;钢材厚度δs>38mm的16MnR;

2.6 制作容器的钢板凡需热处理以达到设计要求的材料力学性能指标者;

2.7 设计图样上或用户要求按台制作产品焊接试板的压力容器;

2.8 异种钢(不同组别)焊接的压力容器;

2.9 图样上注明盛装毒性为极度危害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容器。

3. 除第2条之外的压力容器,如果能提供连续30台(同一台产品使用不同牌号材料的,或使用不同焊接工艺评定的,或使用不同的热处理规范的,可按两台产品对待)同牌号材料、同焊接工艺(焊接重要因素和补加重要因素不超过评定合格范围,下同)、同热处理规范的产品焊接试板测试数据(焊接试板试件和检验报告应存档备查),证明焊接质量稳定,由质保工程师批准,可以批代台制作产品焊接试板,具体规定如下:

3.1 以同钢号、同焊接工艺、同热处理规范的产品组批,连续生产(生产间断不

超过半年)每批不超过10台,从中抽一台产品制作产品焊接试板。

3.2 对设计压力不大于1.6MPa,材料为Q235系列、20R、16MnR的压力容器以同钢号的产品组批,连续生产每半年应抽一台产品制作产品焊接试板。

采用以批代台制作产品焊接试板,如有一块试板不合格,应加倍制作试板,进行复验并做金相检验;如仍不合格,此钢号应恢复逐台制作产品焊接试板,直至连续制造30台同钢号、同焊接工艺、同热处理规范的产品焊接试板测试数据合格为止。

4. 制备产品焊接试板的要求

4.1 产品焊接试板的材料、焊接和热处理工艺,应在其所代表的受压元件焊接接头的焊接工艺评定合格范围内;

4.2 当一台压力容器上不同的壳体纵向焊接接头(含封头、管箱、筒体上焊接接头)的焊接工艺评定覆盖范围不同时,应对应不同的纵向焊接接头,按相应的焊接工艺分别焊接试板;

4.3 有不同焊后热处理要求的压力容器,应分别制作产品焊接试板;

4.4 热套压力容器的内筒、外筒材料不同时,应各制作一块产品焊接试板,若材料相同以属同一厚度范围,只需制作一块;

4.5 圆筒形压力容器的纵向焊接接头的产品焊接试板,应作为筒节纵向焊接接头的延长部分(电渣焊除外),采用与施焊压力容器相同的条件和焊接工艺连续焊接。

4.6 产品焊接试板应由焊接产品的焊工焊接,并于焊接后打上焊工和检验员代号钢印。

4.7 产品焊接试板经外观检查和射线(或超声波)检测,如不合格允许返工。如不返工,可避开缺陷部位截取试样。

4.8 有热处理要求的容器,试板应随容器一起进行热处理。

4.9 试板的尺寸和试样的截取如图4.9。

图4.9

4.9.1 试板两端舍弃部分长度,手工焊不小于30mm;自动焊不小于40mm。4.9.2 试板焊缝应进行外观检查和无损检测,然后在部件截取试样。

4.9.3 试样的截取一般采用机械切割法,也可用火焰切割法,但须除去热影响区。

4.9.4 试样加工、检验合格后,打上钢印或其它永久性标记。标记打在试样的侧面。

标记内容为SQJXXXX——XX——1或2或3

产品编号试样编号

5. 产品焊接试板的检验和评定

5.1 试样的类别和数量如表5.1

表5.1

注:(1)当试板厚度δs≤30mm时,应采用全板厚单片试样;当δs>30mm 时,根据试验条件可采用全板厚的单片试样,也可用多片试样。采用多片试样时,应将焊接接头全厚度的所有试样组成一组作为一个试样。

(2)试板厚度δs 为10~20mm 时,可用一个面弯,一个背弯,也可用两个侧弯试样代替面弯和背弯。

(3)对低温容器还应增加热影响区的冲击试验。 5.2 试样的加工、试验及合格指标。 5.2.1

注:(1)a 为试样厚度,当δs ≤30mm 时为试板厚度。hk 为焊缝宽度,实际测定。 (2)焊缝余高应采用机械方法去除,使之与母材料齐平。 (3)试样棱角应倒圆,圆角半径不得大于1mm 。 拉力试验方法及合格指标:

拉力试验按GB228-87《金属拉伸试验方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拉伸试样的抗拉强度应等于或大于下列规定之一: a 、产品图样的规定值。

b 、钢材标准规定的最小抗拉强度。

C 、对不同强度等级的钢材组成的焊接接头,则为两种钢材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中的较小者。

d 、若采用多片试样,则将多片试样组成一组,并对每片进行试验。焊接试板全厚度焊接接头的拉力试验结果为该组试样的平均值,其平均值应符合上述要求。同时,该组单片试样的最低值,碳素钢不得低于钢材标准规定的最小抗拉强度

5.2.2.2 试样棱角应倒圆,圆角半径不得大于2mm。

5.2.2.3 对于面弯、背弯试样,当δs>20mm时,应从试样的受压表面用机械方法去除多余厚度。

5.2.2.4弯曲试验方法及合格指标

5.2.2.4.1弯曲试验按GB/T232-1999《金属弯曲试验方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焊缝中央应对准弯轴中心。当焊接接头两侧的母材或母材与溶敷金属强度相差≥120MPa或延伸率相差≥8%时,可用纵弯试样代替横弯试样进行试验,纵弯试样的尺寸同横弯试样,但当焊缝宽度hk≥25mm,试样宽度b可相应增大,最宽为40mm。

5.2.2.4.2 复合钢板和耐蚀堆焊的接头弯曲试验,取两个侧弯试样进行试验。5.2.2.5合格指标:

5.2.2.5.1弯曲试样按表5.2.2.5.1的要求弯到规定的角度后,其受担面上沿任何方

向不得有单条长度大于3mm的裂纹或缺陷。试样的棱角开裂不计,但确因夹渣或其他焊接缺陷引起试样棱角开裂的长度应计入评定。

5.2.2.5.2当采用多片试样时,多片试样组成一组,并对每片试样进行试验,均应满足上述要求。

表5.2.2.5.1 弯曲试验要求

5.3 冲击试样

图5.3

注:(1)焊缝金属的冲击试样应在后焊侧截取,试样应垂直于焊接方向,试样上表面距试板后焊侧表面约2mm。

(2)试样缺口轴线应垂直于试板表面,缺口位于焊缝金属中。

(3)根据技术条件规定或在无法切取标准试样的情况下,允许采用辅助的小尺寸试样5X10X55,但必须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冲击试验方法及合格指标:常温冲击试验按GB/T229-1994《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的有关规定进行。

合格指标:常温冲击功规定值按图样或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但不得小于27J(三个标准试样冲击功)。

试验温度下三个试样冲击功平均值不得低于上述规定值,其中一个试样的冲击功值可小于规定值,但不得小于规定值的70%。

6. 复验

6.1 焊接试板的拉伸、弯曲性能试验如不合格,允许对不合格的项目取双倍试样进行复验,合格指标同原要求。

6.2 冲击试验如不能满足5.3的规定时,可再取一组(3个)试样进行试验。合格指标为:前后两组6个试样的冲击功平均值不得低于规定值,允许有两个试样小于规定值,但其中小于是规定值70%的只允许有1个。

焊接工艺评定概念

一、准备知识:

1、焊接方法:参照《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

则》作为要考试的承压类焊工,其方法有,焊条电弧焊(SMAW、D)、气焊(OFW、Q)、钨极气体保护焊(GTAW、WS)、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MAW、FCAW(药芯)、WZ)、埋弧焊(SAW、MZ)、电渣焊(ESW)、摩擦焊(FRW)、螺柱焊(SW)等。

简单介绍各种焊接方法原理。改变焊接方法,必须重新做焊接工艺评定。

手工焊:指用手操作焊钳、焊炬或焊枪,合焊条或焊丝运行以形成焊缝的焊接。

焊机操作工:焊机无需操作工调节或控制,或在操作工调节或控制下(也叫机械化焊)。

2、焊缝与焊接接头的区别:

(1)定义:

焊缝:熔化的母材和熔化的焊接材料组成的部分。

(2)

焊缝的形式:(只有五种)

对接焊缝、角焊缝、槽焊缝、塞焊缝、端焊缝。一般意义上只把焊缝分为对接焊缝和角焊缝。

(3)焊接接头:(12种)

主要有:对接接头、T型接头、十字接头、搭接接头、塞焊搭接头、槽接接头、角接接头、端接接头、套管接头、斜对接接头、卷边接头、锁底接头。

(4)焊接接头与焊缝的形式关系

焊接接头的使用性能由焊缝的焊接工艺来决定,因此焊接工艺评定试件分类对象是焊缝而不是焊接接头。不同的焊接接头原则上分为对接焊缝和角焊缝。(对接焊缝连接的不一定都是对接接头;角焊缝连接的不一定都是角接接头。)

3、焊件、试件、试样

(1)焊件:用焊接方法连接的锅炉、压力容器及其另部件,包括钢结构件等。

(2)试件:焊工按焊接工艺规程进行考试或进行产品试板或工艺评定的焊件。

(3)试样:在焊件上截取,用来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的试件。

4、焊接性能、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规程:

焊接性能(可焊性):指焊接方法的适应性、焊接材料的匹配性,焊接工艺的选择性等。指在一定工艺条件下,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它主要指对新出现或使用的一种材料,国内外没有焊接过,对其焊接性能一无所知,所以必须进行试验,它是解决钢材如何焊接的问题。但不能回答在具体工艺条件下焊接接头的使用性能是否满足要求(由工艺评定来实现)。

焊接工艺评定:为验证所拟定的焊接工艺的正确而进行的试验过程及结果评价。(正确性的标志是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能否满足要求,焊接性能是焊接工艺评定的前提。*焊接工艺评定必须是由制作单位自己进行,不能照搬其它单位的,由本单位的熟练焊工操作,在焊接性试验〖往往不用做焊接性试验,可通过查资料的方式〗的基础上找出本单位对某种材料在某种特定焊接方法下的适应性,如焊接电流最大,最小值、焊接速度、是否需要热处理及热处理规范等。)

焊接工艺规程:制造焊件有关的加工和实践要求的细则文件,可保证由熟练焊工或操作工操作时质量的再现性。根据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制定的焊接工艺参数。

5、焊缝位置和试件位置:

焊缝位置只有四种:平、横、立、仰

试件位置:对于板状也是平、横、立、仰;对于管状和管板状:垂直固定、水平固定等。

6、焊接工艺

电弧、焊接线能量、熔合比、焊缝形状系数等

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的合理有效的组合。

(1)、焊条直径:由焊件厚度、焊缝空间位置、焊接层次决定。厚度大则直径大;平焊位比其它位置可选大一些,立焊时最大不应超过5mm,仰焊时最大不应超过4mm。第一层一般选择小直径焊条,其它层次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较大直径焊条。

表:焊件厚度与焊条直径的选用关系

焊接电流:大小主要决定于焊条直径和焊缝空间位置;其次是

焊件厚度、接头形式、焊接层数等。经验公式如下

I=Kd I—焊接电流,A;K—经验系数;d焊条直径,mm

焊条直径与经验系数

立焊和横焊时电流比平焊时小10~15%;仰焊时比平焊小15~20%,第一层时相等。

电弧电压:焊条电弧焊的电弧电压由电弧长度决定,弧长则电弧电压高,反之亦然。一般电弧长度就控制在(0.5~1.0)d(焊条直径)。原则上咸性焊条电弧长度更应小一些。

焊接速度:焊条沿焊接方向移动的速度。

应尽是保持均匀(合适的线能量),保证每一层熔敷的厚度控制在(0.9~1.1)d(焊条直径)之间。

二、焊接工艺评定标准:

1、相关的焊接工艺评定

压力管道焊接工艺评定:GB 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电站锅炉焊接工艺评定:DL/T 868-2004《火力发电厂焊接工艺评定规程》

锅炉焊接工艺评定:《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附录一

2、焊接工艺评定概念

(1)焊接工艺评定是用以评定施焊单位是否有能力焊出符合本规程和产品技术条件所要求的焊接接头,验证施焊单位制订的焊接工艺指导书是否合适。

(2)焊接工艺评定是在焊接性试验基础上进行的生产前工艺验证试验,应在制订焊接工艺指导书以后,焊接产品以前进行。

焊接工艺评定是由施焊单位的熟练焊工(不允许外单位的焊工)按照焊接工艺指导书的规定焊接工艺试件,然后对工艺试件进行外观、无损探伤、力学性能和金相等项检验,同时将焊接时的实际工艺参数和各项检验结果记录在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上,施焊单位规定的技术负责人应对该报告进行审批。

(3)对于产品上每种焊缝(按接头类型、母材、焊接材料、焊接材料、焊接方法和工艺等划分),施焊单位应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如果改变其中某项条件或参数,应另行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

3、焊接工艺指导书应有的内容:

(1).焊接工艺指导书编号和日期;

(2).相应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的编号;

(3).焊接方法及自动化程度;

(4).接头形式、有无衬垫及衬垫材料牌号;

(5).用简图表明坡口、间隙、焊道分布和顺序;

(6).母材的钢号、分类号;

(7).母材、熔敷金属的厚度范围、管子直径范围;

(8).焊条、焊丝的牌号和直径,焊剂的牌号和类型,钨极的类型、牌号和直径,保护气体的名称和成分;

(9).焊接位置、立焊的焊接方向;

(10).预热的最低温度、预热方式、最高的层间温度、焊后热处理的温度范围和保温时间范围;

(11).每层焊缝的焊接方法,焊条、焊丝、钨极的牌号和直径,焊接电流的种类、极性和数值范围,电弧电压范围,焊接速度范围,送丝速度范围,导电嘴至工件的距离,喷嘴尺寸及喷嘴与工件的角度,保护气体、气体垫和尾部气体保护的万分和流量,施焊技术(有无摆动、摆动方法、清根方法、有无锤击等);

(12).焊接设备及仪表;

(13).编制人和审批人的签字和日期。

4、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参考格式: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编号:

编制:

焊接责任工程师:

批准:

××××××××

××××××××

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任务书)

注:试板长度300㎜

注:试板长度300㎜

压力容器的焊接、热处理、制造过程等基础知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42道题】 1.下述关于管壳式换热器管箱热处理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所有管箱都应该进行焊后热处理 B.只要制造厂能保证质量,管箱不必进行焊后热处理 C.带分程隔板的碳钢管箱都应当进行焊后热处理 D.带分程隔板的管箱都应当进行焊后热处理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D] 得分:0.00 2.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可能涉及材料代用、无损检测方法改变、加工尺寸结构变更等,这一说法是否正确?() A.正确 B.错误 C.不确定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2.40 3.下述哪一项不是压力容器竣工章上必须反映的信息?() A.完工日期 B.制造单位名称 C.制造许可证编号 D.审核人的签字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2.40 4.下述关于压力容器筒体表面质量检查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只要压力容器用钢板的质量证明书载明钢板表面质量合格,完工的筒体不必重新检查表面质量 B.只要压力容器用钢板的供应商保证钢板的表面质量,制造厂不必重新检查 C.压力容器用钢板的表面质量在材料验收时已经检验合格,完工的筒体不必重新检查表面质量 D.压力容器完工的筒体应当检查表面质量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2.40 5.下述关于管壳式换热器结构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换热器都应设计成卧式容器 B.换热器至少包括一个壳程和一个管程 C.换热管都应该采用直管 D.管程压力都应该比壳程高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2.40 6.下述哪一项不是压力容器用锻件必须有的标志?() A.锻件制造厂名或代号 B.批号 C.合同号 D.锻件级别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2.40 7.下述关于压力容器法兰加工后检查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应当检查表面质量

压力容器焊接技术要求.

压力容器焊接技术要求

概述 ?1、焊接是压力容器制造的重要工序,焊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压力容器的制造质量; ?2、影响焊接质量包含诸多方面内容:焊接接头尺寸偏差、焊缝外观、焊接缺陷、焊接应力与变形、以及焊接接头的使用性能等; ?3、容器产品的设计是获得性能优良的焊接接头的基础:焊接母材的、焊接坡口形式、焊接位置、焊材、无损检测、焊后热处理等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焊接质量。

一、压力容器焊接的基本概念 ?1、焊缝形式与接头形式: 从焊接角度看,容器是由母材和焊接接头组成的;焊缝是焊接接头的组成部分。 焊缝有5种:对接焊缝、角焊缝、端接焊缝、塞焊缝和槽焊缝。 焊接接头有12种:对接接头、T型接头、十字接头、搭接接头、角接接头等。 ?2、焊缝区、熔合区和热影响区

?3、焊接性能、焊接工艺评定和焊接工艺规程--压力容器焊接的三个重要环节 焊接性能是焊接工艺评定的基础,焊接工艺评定是焊接工艺规程的依据,焊接工艺规程是确保压力容器焊接质量的行动准则。 ? 3.1、焊接性能:材料对焊接加工的适应性和使用可靠性。 ? 3.2、焊接工艺因素:重要因素;补加因素;次要因素。 ? 3.3、焊接工艺评定: JB4708《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JB/T4734《铝制焊接容器》 JB/T4745《钛制焊接容器》 ? 3.4、焊接工艺规程:

二、常用焊接方法及特点 ?1、手工电弧焊(SMAW) ?2、埋弧焊(SAW) ?3、钨极气体保护焊(GTAW)?4、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MAW)?5、药芯焊丝电弧焊(FCAW)?6、等离子弧焊(PAW) ?7、电渣焊(ESW)

压力容器的焊接技术(20210201134024)

压力容器的焊接技术 随着工程焊接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压力容器也已发展成典型的全焊结构。压力容器的焊接成为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环节,焊接质量直接影响压力容器的质量。 第一节碳钢、低合金高强钢压力容器的焊接 一、压力容器用碳钢的焊接 碳钢以铁为基础,以碳为合金元素,含量一般不超过 1.0%。此外,含锰量不超过 1.2%,含 硅量不超过0.5%,Si、Mn 皆不作为合金元素。而其他元素,如Ni 、Cr、Cu 等,控制在残余量限度内,更不是合金元素。S、P、O、N 等作为杂质元素,根据钢材品种和等级,也都有严格限制。 碳钢根据含碳量的不同,分为低碳钢(C W0.30%)、中碳钢(C=0.30% ~ 0.60%)、高碳钢(C> 0.60%)。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用碳钢,主要限于低碳钢。在《容规》中规定:“用于焊接结构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其含碳量不应大于0.25%。在特殊条件下,如选用含碳量超过0.25%的钢材,应限定碳当量不大于0.45%,由制造单位征得用户同意,并经制造单位压力容器技术总负责人批准,并按相关规定办理批准手续” 。 常用的压力容器用碳钢牌号有Q235-B、Q235-C、10、20、20R 等。 (一)低碳钢焊接特点低碳钢含碳量低,锰、硅含量少,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因焊接而引起严重组织硬化或出现淬火组织。这种钢的塑性和冲击韧性优良,其焊接接头的塑性、韧性也极其良好。焊接时一般不需预热和后热,不需采取特殊的工艺措施,即可获得质量满意的焊接接头,故低碳钢钢具有优良的焊接性能,是所有钢材中焊接性能最好的钢种。 (二)低碳钢焊接要点 (1)埋弧焊时若焊接线能量过大,会使热影响区粗晶区的晶粒过于粗大,甚至会产生魏氏组 织,从而使该区的冲击韧性和弯曲性能降低,导致冲击韧性和弯曲性能不合格。故在使用埋弧焊焊接,尤其是焊接厚板时,应严格按经焊接工艺评定合格的焊接线能量施焊。 (2)在现场低温条件下焊接、焊接厚度或刚性较大的焊缝时,由于焊接接头冷却速度较快,冷裂纹的倾向增大。为避免焊接裂纹,应采取焊前预热等措施。 二、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高强钢及其焊接特点在钢中除碳外少量加入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合金元素总量在5%以下),以提高钢的力学性能,使其屈服强度在275 MPa以上,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这类钢称之为低合金高强钢,其主要特点是强度高、塑性和韧性也较好。按钢的屈服强度级别及热处理状态,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高强钢可分为二类。 ①热轧、正火钢屈服强度在294Mpa ~ 490MPa之间,其使用状态为热轧、正火或控轧状态,属于非热处理强化钢,这类钢应用最为广泛。 ②低碳调质钢屈服强度在490Mpa ~980Mpa之间,在调质状态下使用,属于热处理强化钢。其特点是既有高的强度,且塑性和韧性也较好,可以直接在调质状态下焊接。近年来,这类低碳调质钢应用日益广泛。 目前应用于压力容器的低合金高强钢。钢板牌号有:16MnR、15MnVR、13MnNiMoNbR 、 18MnMoNbR 等。锻件牌号有16Mn、15MnV、20MnMo 、20MnMoNb 等。 低合金高强钢的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合金元素总量一般不超过5%。正是由于低合金高强钢含有一定量的合金元素,使其焊接性能与碳钢有一定差别,其焊接特点表现在:(一)焊接接头的焊接裂纹 (1)冷裂纹低合金高强钢由于含使钢材强化的C、Mn、V、Nb 等元素,在焊接时易淬硬,这些硬化组织很敏感,因此,在刚性较大或拘束应力高的情况下,若焊接工艺不当,很容易产生冷裂纹。而且这类裂纹有一定的延迟性,其危害极大。 (2)再热(SR)裂纹再热裂纹是焊接接头在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过程或长期处于高温运行中发生在

压力容器A、B、C和D类焊缝的定义

A B 、C 和D 类焊缝的定义。 ① 容器圆筒部分的纵向接头(多层包扎容器层板层纵向接头除外),球形封头与圆筒连 接的环向接头,各类凸形封头中的所有拼焊接头以及嵌入式接管与壳体对接连接的接头, 均属A 类焊接接头。 ② 壳体部分的环向焊缝接头,锥形封头小端与接管连接的接头,长颈法兰与接管连接的 接头,均属B 类焊接接头,但已规定为 A C 、D 类的焊接接头除外。 ③ 平盖、管板与圆筒非对接连接的接头,法兰与壳体、接管连接的接头,内封头与圆筒 的搭接接头以及多层包扎容器层板层纵向接头,均属 C 类焊接接头。 ④ 接管、人孔、凸缘、补强圈等与壳体连接的接头,均属 D 类焊接接头,但已规定为 A 、 B 类的焊接接头除外。 A 类焊缝是压力容器中受力最大的接头,因此一般要求采用双面焊或保证全焊透的单面焊 缝; B 类焊缝的工作应力一般为 A 类的一半。除了可采用双面焊的对接焊缝以外, 也可采用带 衬垫的单面焊; 在中低压焊缝中,C 类接头的受力较小,通常采用角焊缝联接。对于高压容器,盛有剧毒 介质的容器和低温容器应采用全焊透的接头。 D 类焊缝是接管与容器的交叉焊缝。受力条件较差,且存在较高的应力集中。在后壁容器 中这种焊缝的拘束度相当大,残余应力亦较大,易产生裂纹等缺陷。因此在这种容器中 D 类焊缝应采取全焊透的焊接接头。对于低压容器可采用局部焊透的单面或双面角焊。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 有对接接头、T 形(十字形)接头、角接头和搭接接头。 彻HtJk 中力勒殳的应林 对接接头是最基本的一种接头形式,其强度可以达到与材相同,受力均匀,筒体与圭寸头 等重要部件的连接均采用对接接头。厚度小时不开坡口,当厚度超过 8mm 是要有坡口。 对接接头

压力容器焊接通用工艺

压力容器焊接通用工艺 QB/YR·HJ·T03-2005 № 编制:巩林廷 审核:姚大宝 批准:王桂明 江苏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压力容器制造安装厂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通用工艺 1.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江苏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压力容器厂制造安装的压力容器产品的焊接工作。 2.焊接工艺评定和焊工 施焊下列各类焊缝的焊接工艺必须按JB4708《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评定合格。 a.受压元件焊缝; b.与受压元件相焊的焊缝; c.熔入永久焊缝的定位焊缝; d.受压元件母材表面堆焊、补焊; e.上述焊缝的返修焊缝。 施焊下列各类焊缝的焊工必须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的规定考试合格; a.受压元件焊缝; b.与受压元件相焊的焊缝; c.熔入永久焊缝内的定位焊缝; d.受压元件母材表面耐蚀层堆焊。 焊接压力容器的焊工取得合格证后,才能在有效期内担任相应合格项目范围内的压力容器产品焊接工作。持证焊工从事产品焊接时,应严格按产品焊接工艺文件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工艺。 3.焊接材料 焊接材料主要系指焊条、焊丝、焊剂、气体、电极等。 焊接材料选用原则 应根据母材的化学成份、力学性能、焊接性能结合压力容器的结构特点和适用条件综合考虑选用焊接材料,必要时通过试验确定。 焊缝金属的性能应高于或等于相应母材标准规定值的下限或满足图样规定的技术要求。对各类钢的的焊缝金属要求如下: 相同钢号相焊的焊缝金属

a.碳素钢、低合金钢的焊缝金属应保证力学性能,且不应超过母材标准规定的抗拉强度的上限值加30MPa。 b.高合金钢的焊缝金属应保证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c.不锈钢复合钢板基层的焊缝金属应保证力学性能,且其抗拉强度不应超过母材标准规定的上限值加30MPa;复层的焊缝金属应保证耐腐蚀性能,当有力学性能要求时还应保证力学性能。复层焊缝与基层焊缝以及复层焊缝与基层钢板交界处推荐采用过渡层。 不同钢号相焊的焊缝金属 a.不同钢号的碳素钢、低合金钢之间的焊缝金属应保证力学性能,且其抗拉强度不应超过强度较高母材标准规范的上限值。 b.奥氏体高合金钢与碳素钢或低合金钢之间的焊缝金属应保证抗裂性能和力学性能。宜采用铬镍含量较奥氏体高合金钢母材高的焊接材料。 焊接材料必须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并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且满足图样的技术要求,并按JB4708规定通过焊接工艺评定。进厂时按《焊接材料管理制度》的规定验收或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焊接材料熔敷金属硫、磷含量规定应与母材一致,选用GB/T5118标准的焊条,应符合下列要求: a.型号为EXXXX—G的焊条应规定出焊缝金属夏比V型缺口冲击吸收功。 b.铬钼钢焊条的焊缝夏比V型缺口冲击吸收功常温时不小于31J。 c.用于焊接低温钢的镍钢焊条的焊缝金属夏比V型缺口冲击吸收功在相应低温时应不小于34J。 常用钢号推荐选用的焊接材料见表1,不同钢号相焊推荐选用的焊接材料见表2。

压力容器制造焊接相关技术标准及要求

压力容器制造 焊接相关技术标准及要求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化工设备厂

《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摘录 5. 焊接和切割 5. 1切割 5. 1. 1采用火焰切割下料时,应清除熔渣及有害杂质,并采用砂轮或其它工具将坡口加工平整。当切割材料为标准规定的抗拉强度 (T b>540MPa的高强度钢或铬钼合金钢时,火焰切割表面应采用打磨或机械加工的方法清除热影响区和淬硬区,并进行磁粉或渗透探伤。不锈钢的碳弧气刨表面应采用砂轮打磨,清除渗碳层。 5. 1. 2火焰切割时的预热与否,一般应符合钢材焊接时的预热要求。 受压元件气割的开孔边缘或剪切下料的端部如未经焊接者(如安放式接管的开孔边缘或内伸式接管的端部),应采用打磨等方法去除3mm以上。 5. 2焊缝位置 5. 2. 1壳体上的开孔应尽量不安排在焊缝及邻近区域,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 允许在上述区域开孔: 1. 符合GB150开孔补强要求的开孔可在焊缝区域开孔。 2. 符合GB150规定的允许不另行补强的开孔,可在环焊缝区域开孔。但此时应以开孔中心为圆心,对直径为3倍开孔直径长度的圆所包括的焊缝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波探伤,并符合要求。凡因开孔而可予去除的焊缝可不受探伤质量的影响。 3. 符合GB150规定的允许不另行补强的开孔,当壳体板厚小于等于40mm时,开孔边缘距主焊缝的边缘应大于等于13mm。但若按5.2.1条第一款对主焊缝进行射线或超声波探伤并符合要求者,可不受此限。 5. 2. 2外部附件与壳体的连接焊缝,如与壳体主焊缝交叉时,应在附件上开一槽口,以使连接焊缝跨越主焊缝。槽口的宽度应足以使连接焊缝与主焊缝边缘的距离在1.5倍壳体壁厚以上。 5. 3焊接准备 5. 3. 1焊接坡口及其两侧至少15mm内的母材表面应消除铁锈、油污、氧化皮及其它杂质。铸钢件应去除铸态表面以显露金属光泽。 5. 3. 2气割坡口的表面质量至少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5. 3. 3坡口上的分层缺陷应予以清除,清除深度为分层深度或10mm (取小者), 并予以补焊。

压力容器基础知识试题.doc

压力容器基础知识试题 姓名职务得分口期 ?、判断题 1.压力容器的设计总图(底图)上,必须盖有压力容器设计资格印章° () 2.压力容器焊材一级库的相对温度一?般不应大于60%o () 3.压力容器封头拼接焊接缝进行100%射线探伤时,合格级别为II级。() 4.Q235-B用于制造压力容器时,其厚度不得大于16mm。() 5.《容规》适用于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 MPC的压力容器。() 6.用于制造受压元件的材料在切割(或加工)后应进行标记移植。() 7.压力容器组焊时,不允许采用十字焊接。() 8.不锈钢制造的容器表面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咬边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mm.() 9.有抗晶间腐蚀要求的奥氏体不锈钢制造压力容器,返修部位仍需保证原有的机械性 能() 10.锥形封头与园筒的连接应采用全焊透焊缝。() 11.不锈钢材料下料采用的最好方法是火焰切割。() 12.16mmR钢制压力容器在液压试验时,液体温度不得低于50°() 13.换热气接管安装时宜与壳体内表面平齐。() 14.GB151规定当换热管为U形管时,U形管的直管长度即为公称长度。() 15.GB150、GB151、JB4730标准就材料而言,仅适用于钢制压力容器°() 16.焊工应按焊接工艺评定或焊接工艺施焊,制造单位应建立焊工人员档案。() 17.制造单位对原设计的修改,应取得原设计单位的同意修改的书血证明文件,并对改动 部位作详细记载。() 18.316L 可代替316。() 19.角焊缝焊脚高度,应符合设计图样要求,外形应平缓过渡。() 20.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焊后12小时后进行无损检测,有再热裂纹倾向材料,应 在热处理后,再增加一次水压试验。()二、选择题: 1.GB150-98规定,接管和手焊法兰连接的焊缝应是() 1)B类焊缝2)C类焊缝3)D类焊缝 2.按《容规》规定,用于焊接压力容器的碳素钢和纸合金钢,含碳量不应大于() 1) 0.20%2) 0.25% 3)0.30% 3.对接后的换热管,应逐根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 1) 1.25 倍2)1.5 倍3)2 倍 4.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1)促使焊缝中扩散氢尽快逸出,防止冷裂纹。 2)降低焊接残余应力。3)改善接头力学性能。 5.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用水进行液压试验时,应控制水中氯离子含量最高不超过 ()

压力容器焊接工艺卡

焊接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ZY-1型反应釜的焊接工艺制定 材料:16MnR 焊接方法:CO2气体保护焊 要求: 1、看懂图纸 2、根据相关标准画出焊缝布置图,并标注焊缝类别 3、制定焊接工艺总则 4、设计焊接工艺卡 5、重要的焊缝制定相应的焊接工艺卡 6、工艺卡中应标明焊接检验的方法及标准 学生: 班级:指导教师: 1 / 26

2 / 26

16MnR的焊接性分析: 16MnR的成分: 热裂纹:16MnR 为热轧或正火。属低合金高强度钢,含Mn量较低。16MNR作为压力容器用钢,S,P含量比16Mn要少一些。含碳量比较低,且Mn/S比较高,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热裂纹,但材质成分不合格或者因严重偏析使局部C、S含量偏高时,可能会出现热裂纹。 解决措施是:工艺上尽量减小熔合比,选择焊材是采用低碳焊丝H03MnTi和含Si02较低的焊剂(本次CO2保护焊不需要焊剂),以此降低焊缝中的含碳量,从而解决热裂纹的问题。 冷裂纹:钢种的淬硬倾向、含氢量和拘束应力是焊接时产生冷裂纹的三大主要因素。下面也从这三方面分析16MnR的冷裂纹倾向。 1、淬硬倾向: 16MnR的碳当量计算: CE=C+1/6Mn+1/15Cu+1/15Ni+1/5Cr+1/5Mo+1/5V =0.15+1/6 x1.38 +1/15x0.01+1/5x0.017 =0.15+0.23+0.0007+0.0034 =0.3841 碳当量CE=0.3841<0.4可以看出其基本么有淬硬倾向 其含碳量低,在淬火时,如冷却速度不是太快,就会得到低碳马氏体组织,或者是铁素体珠光体组织,这些组织的硬度不高,故其淬硬倾向小,只有在冷却速度较快时,才会得到高碳马氏体组织,则有一定的淬硬倾向。 2、含氢量:焊缝中的氢主要来源于焊接材料中的水分、焊件坡口处的铁锈、油污,以及环境湿度等。对16MnR来说,只要板厚不太大且冷却速度控制得当,由于焊接温度高,增强了氢的活动能力,大部分氢从焊缝中扩散逸出。同时,当焊缝冷却时,其组织会由奥氏体向铁素体等转变,由于氢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大大高于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又会有部分氢逸出。最后,焊缝中的残余氢量就不足以形成冷裂纹。 3、拘束应力:焊缝中的应力主要包括热应力、组织应力和由于白身拘束条件所造成的应力。目前,普遍采用拘束度(R)综合表示这三种应力的大小,拘束度的计算可采用如下公式:R=K*δ 式中K为板厚拘束度系数,δ为板厚。 由上式可见,拘束度与材料板厚有很大关系,板厚越大,所造成的拘束度也越大,则拘束应力也就越大。本次课程设计用的钢板内壁为12mm,外壁为6mm,属于较薄的板,其拘束度较小。 综上以上几点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6MnR钢在板厚不是太大,冷却速度适当的情况下不会出现冷裂纹,只有在板厚(40mm以上)太大,冷速较快的情况下,才有出现冷裂纹的倾向,我们可以通过采用较小线能量+焊前适当预热等措施来预防。 热影响区脆化、软化问题: 3 / 26

压力容器焊接应力的消除

压力容器焊接应力的消除 前言 压力容器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它广泛应用于化工、炼油、机械、动力、核能以及运输等工业部门。随着工业不断发展, 压力容器的操作条件越来越苛刻,压力从高真空到几万个大气压,温度从超低温到几千度,尺寸也越来越大,某反应堆容器内径达6m多,结构也越采越复杂。同时,压力容器所处理的介质往往又是易燃易爆或有毒的,一旦发生事故,将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加强压力容器的制造质量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1、焊接应力产生的机理及危害 压力容器制造中,焊接和热处理是制造工艺中的关键工序。在焊接过程中,存在着三种附加的内应力,即焊接接头各部位受热及冷却速度不同产生的热应力;金相组织变化产生的组织应力和施焊时容器结构本身的约束产生的拘束应力.如果焊接工艺控制不当,这些应力过大将导致裂纹萌生。另外,由于材料的冷热加工成型工艺不当,将使受压部件韵成型尺寸超差,若 再采用强制组装焊接的方法,还将引起附加的强制组装应力。这些应力在一定条件下,影响着焊接结构的性能。同时,对于某些结构件,所采用的焊接方法、焊接位置和焊接工艺的不同,往往会引起焊接时产生轻微的空冷硬化现象.如效果。 据报导,美国1984年发生的一起单乙醇胺(MEA)吸收器容器焊接接头破坏事故,导致17人死亡,财产损失超过一亿美元。该容器为圆筒形,直径为,长度为16M,壁厚为,是按照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

规程中的部分规定设计制造的,该容器主要充装丙烷和硫化氢,工作温度为'C,内压为10PMa。据198S年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公布的结果,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该容器焊后来经热处理(这是因为ASME规程中没有规定),结 果,焊接热影响区存在潜在的对裂缝敏感的冶金组织、硬度变化和残余应力,三种因素在不同化学介质和操作温度下,共同产生不同类型的、由使用诱发的裂缝。该报告的建议中提出必须对可能产生热影响区硬化的焊接接头进行预热和焊后热处理,使将来出现问题的几率减到最小。由此可见,焊后残余应力的消除是至关重要的。 长期以来,传统的消除残余应力方法是采取焊后热处理方法,因为它是改进焊接接头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下面对几种方祛加以介绍分析。 2、焊后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也称消除应力热处理或消除应力退火。这一方法早巳被用来作为提高焊接产品质量的手段,并在世界各国标准和技术规程里作了具体规定。然而对此使用的术语并不统一;以前一般称之为退火,近十年来,“焊后热处理的叫法巳在世界上得到确认。焊后热处理可分为整体焊后热处理和局部焊后热处理。 整体焊后热处理 整体焊后热处理分为整体炉内焊后热处理和整体炉外焊后热处理。 整体炉内焊后热处理 当条件许可时,可将整个容器放入加热炉内进行整体热处理。一般采说,整体炉内焊后热处理去应力效果比较好,特点是加热和保温均匀,温度控制

最新压力容器常用材料的基本知识

压力容器常用材料的 基本知识

压力容器常用材料的基本知识 1、压力容器用钢板选用时应考虑: ①设计压力;②设计温度;③介质特性;④容器类别。 2、从材料力学性能来说,升温等效于升压,降温将导致钢材的脆性增加。 3、对同一种材料来说,随温度和板厚的增加,其许用应力则降低。因而当容器 壳体的名义厚度处于钢板许用应力变化的临界值时,应考虑此问题。如处于16mm的Q235-B、Q235-C和16mm、36mm的Q345R都会发生许用应力跳档现象。 4、钢材的强度和塑性指标可通过拉伸试验和冷弯试验(室温下进行)获得。 5、板材供货时薄板以热轧状态供货,厚板以正火状态供货(因强度和韧性下 降)。 6、压力容器用钢板当达到一定的厚度时,应在正火状态下使用,即使用正火 板,如用于壳体厚度>30mm的Q345R钢板必须要求正火状态下供货和使用。需注意:正火仅对板材而言,而非整体设备。(热轧板呈铁红色,正火板呈铁青色)。 7、压力容器用钢与锅炉用钢类同,首先要保证足够的强度,还要有足够的塑 性,质地均匀等。因此,必须选用杂质(S、P)和有害气体含量较低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均为镇静钢。且为保证受压元件材料的焊接性能,一般须控制材料的含碳量≤0.25%。材料的含碳量升高,则其冲击韧性下降,脆性转变温度升高,在焊接时容易产生裂纹。 8、低合金钢的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耐热性、耐磨性等均比碳素钢有所提高, 其中最常用的是:Q345R。它不仅S、P含量控制较严,更重要的是要求保证足够的冲击韧性,在材料验收方面也比较严格。因此其使用压力不受限制,使用温度上限为475℃,下限为-20℃。板厚为3~200mm。是应用很广的材料。 9、Q345R(GB713-2008,代替原16MnR)的使用说明: ①、Q345R的适用范围是:使用压力不限、使用温度为-20~475℃。 ②、 Q345R用作压力容器壳体的板厚>30mm时,则容器需焊后作退火 热处理,热处理的温度为600~650℃;若焊前预热至100℃,则板厚 可提高至34mm。 ③、Q345R钢板一般是以热轧状态供货;当板厚>30mm时,为保证塑 性和韧性,一般采用正火板,且逐张钢板应超声波检测,Ⅲ级合格。

压力容器焊接标准规范

压力容器焊接标准规范 目录 JB 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标准释义一、前言...................................................................... ... 2 二、标准原 理.................................................................. ..... 3 三、范 围 ................................................................. ......... 8 四、术 语.................................................................. ........ 9 五、总 则.................................................................. ....... 10 六、对接焊缝、角焊缝焊接工艺评定规 则 ................................................. 12 七、耐蚀堆焊工艺评定规 则 (30) 八、试验要求和结果评 价 ............................................................... 31 九、附录A 不锈钢复合钢焊接工艺评 定 ................................................. 41 十、型式试验评定方 法 ................................................................. 43 十一、焊接工艺评定一般过 程 ........................................................... 45 十二、

GB4708 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JB4708-2000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规则、试验方法和合格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钢制压力容器的气焊、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钨极气体保护焊、电渣焊、耐蚀堆焊等焊接工艺评定。 2 总则 (1)焊接工艺评定应以可靠的钢材焊接性能为依据,并在产品焊接之前完成。(2)接工艺评定一般过程是:拟定焊接工艺指导书、施焊试件和制取试样、检验试件和试样、测定焊接接头是否具有所要求的使用性能、提出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对拟定的焊接工艺指导书进行评定。 3 对接焊缝、角焊缝焊接工艺评定规则 (1)评定对接焊缝焊接工艺时,采用对接焊缝试件。对接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亦。试件用角焊缝缝焊接 工艺时,可采缝用于角焊(厚度不限)。评定非受压角焊适。反,之亦可于管材的对接焊缝对接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2)板材压用于非受缝,反之亦可(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于板材角焊试(3)管与 板角焊缝件评 )。限度的有效范围不角焊缝焊件时,焊件厚 。素、和次要因素工艺因素分为重要因素、补加因(4)焊接接工 艺因素。接头抗拉强度和弯曲性能的焊重要因素:是指影响焊接需验时,试艺因素。当规定进行冲击性补加因素:是指影响焊接接头冲击韧的焊接工素。增加补加因。响明显影的焊接工艺因素素次要因:是指 对测定的力学性能无(5)评定规则焊接方法需重定新评焊接 方法-改变。工艺评定焊接素a 当变更任何一个重要因时都需要重新试冲焊击 韧性,时则可按增加或变更的补加因素增何b当增加或变更任一个补加因素行试验。件进书。但需重新编制焊接工艺指导艺要更c 当变次要因素时不需重新评定焊接工,别接方法分工艺或焊接可以缝一条焊使用两种或两种上焊接方法时,按每种焊同d 当评定。合焊接焊方法,焊接工艺接试件,进行组种两亦行进评定;可使用种或两以上应,但艺法、焊接工焊种用,于合组合评定格后用焊件时可以采其中一或几种接方有件焊厚度的于适方焊每确条相,不因补素要其保证重因、加素变按关款定种接法用。范效围则规定评别组-材母 a 当重要因素、补加因素不变时,某一钢号母材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可以用于同

压力容器焊接材料的复验要求

压力容器焊接材料的复验要求 1、压力容器用焊接材料的复验 在2009版《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固定式容规》)第二十七条和1999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26条中都对焊接材料的复验提出了要求,其中2009版《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12(3)条要求:“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当建立并严格 放和回收制度。” 但《固定式容规》并没有具体指出用于

哪些压力容器的焊接材料需要复验及复验要求(复验项目、判定准则及依据标准)。总结相关压力容器产品标准认为:下列情况下制造的压力容器用焊接材料需要按照《固定式容规》第二十七条要求进行复验: ①按照GB150附录C制造的低温压力容器,需按GB150附录C的C2.2.3条要求对焊条按批进行药皮含水量或熔敷金属扩散氢的复验,其检验方法按相应的焊条标准或技术要求。 ②按照GB12337-1998《钢制球形储罐》标准制造的钢制球形储罐,需按

GB12337的4.6.1.2条要求对焊条按批号进行扩散氢复验。 ③按照GB50094-98《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制造的钢制球形储罐,需按GB50094的4.3.1.3条要求对焊条和药芯焊丝按批号进行扩散氢复验。 ④按照JB/T4780-2002《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标准制造的LNG罐式集装箱,需按JB/T4780的5.2.4.2条要求对内容器用焊接材料应进行熔敷金属力学性能的复验。 ⑤按照JB/T3223-1996《焊接材料质

量管理规程》的8.3条要求,“库存期超过规定期限的焊条、焊剂及药芯焊丝,需经有关职能部门复验合格后方可发放使用。复验原则上以考核焊接材料是否产生可能影响焊接质量的缺陷为主,一般仅限于外观及工艺性能试验,但对焊接材料的使用性能有怀疑时,可增加必要的检验项目”。 规定期限自生产日期始可按下述方法确定: a)焊接材料质量证明书或说明书推荐的期限; b)酸性焊接材料及防潮包装密封良好

不锈钢压力容器的焊接技术

不锈钢压力容器的焊接技术 一、压力容器用不锈钢及其焊接特点 所谓不锈钢是指在钢中加入一定量的铬元素后,使钢处于钝化状态,具有不生锈的特性。为达到此目的, 其铬含量必须在12%以上。为提高钢的钝化性,不锈钢中还往往需加入能使钢钝化的镍、钼等元素。一般 所指的不锈钢实际上是不锈钢和耐酸钢的总称。不锈钢并不一定耐酸,而耐酸钢一般均具有良好的不锈性能。 不锈钢按其钢的组织不同可分为四类,即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 1.奥氏体不锈钢及其焊接特点 奥氏体不锈钢是应用最广泛的不锈钢,以高Cr-Ni型最为普遍。目前奥氏体不锈钢大致可分为Cr18-Ni8型、Cr25-Ni20型、Cr25-Ni35型。奥氏体不锈钢有以下焊接特点: ①焊接热裂纹奥氏体不锈钢由于其热传导率小,线膨胀系数大,因此在焊接过程中,焊接接头部位的高温停留时间较长,焊缝易形成粗大的柱状晶组织,在凝固结晶过程中,若硫、磷、锡、锑、铌等杂质元素含量较高,就会在晶间形成低熔点共晶,在焊接接头承受较高的拉应力时,就易在焊缝中形成凝固裂纹,在热影响区形成液化裂纹,这都属于焊接热裂纹。防止热裂纹最有效的途径是降低钢及焊材中易产生低熔点

共晶的杂质元素和使铬镍奥氏体不锈钢中含有 4 %?12%的铁素体组织。 ②晶间腐蚀根据贫铬理论,在晶间上析岀碳化铬,造成晶界贫铬是产生晶间腐蚀的主要原因。为此,选择 超低碳焊材或含有铌、钛等稳定化元素的焊材是防止晶间腐蚀的主要措施。 ③应力腐蚀开裂:应力腐蚀开裂通常表现为脆性破坏,且发生破坏的过程时间短,因此危害严重。造成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开裂的主要原因是焊接残余应力。焊接接头的组织变化或应力集中的存在,局部腐蚀介 质浓缩也是影响应力腐蚀开裂的原因。 ④焊接接头的b相脆化b相是一种脆硬的金属间化合物,主要析集于柱状晶的晶界。Y相和S相都可 发生b相转变。比如对于Cr25Ni20型焊缝在800'C?900'C加热时,就会发生强烈的丫转变。对于铬镍型奥氏体不锈钢,特别是铬镍钼型不锈钢,易发生S T b相转变,这主要是由于铬、钼元素具有明显的 b化作用,当焊缝中S铁素体含量超过12%时,S T b的转变非常显著,造成焊缝金属的明显的脆化,这也就是为什么热壁加氢反应器内壁堆焊层将S铁素体含量控制在3%?10%的原因。 2.铁素体不锈钢及其焊接特点 铁素体不锈钢分为普通铁素体不锈钢和超纯铁素体不锈钢两大类,其中普通铁素体不锈钢有Cr12~Cr14型, 如00Cr12、0Cr13AI ; Cr16~Cr18 型,女口1Cr17Mo; Cr25~30 型。 由于普通铁索体不锈钢中的碳、氮含量较高,故加工成形及焊接都较困难,耐蚀性也难以保证,使用受到 限制,在超纯铁素体不锈钢中严格控制了钢中的碳和氮总量,一般控制在0.035 %~0.045 %、0.030 %、 0.010 %~0.015 %三个层次,同时还加入必要的合金元素以进一步提高钢的耐腐蚀性和综合性能。素体不 与普通铁锈钢相比,超纯高铬铁素体不锈钢具有很好的耐均匀腐蚀、点蚀及应力腐蚀性能,较多的应用于石 化设备中。铁素体不锈钢有以下焊接特点:

压力容器焊接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压力容器制造与焊接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5道) 1、焊接: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 工件达到结合的一种方法。 2、焊接缺陷:焊接缺陷是焊接过程中在焊接接头中产生的金属不连续、不致 密或连接不良的现象。 3、焊态:焊态是指焊接过程结束后,焊件未经任何处理的状态。 4、定位焊缝:定位焊缝是指焊前为装配和固定构件接缝的位置而焊接的短焊 缝。 5、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评定是为验证所拟定的焊件焊接工艺的正确性而进行的试验过程及结果评价。 二、单选题(10道) 1、熔焊时,电弧两端(两电极)之间的电压降,包括阴极压降、阳极压降和弧柱压降称为__A___。 A、电弧电压 B、空载电压 C、网路电压 D、引弧电压 2、在焊接过程中钝边的作用是___D___。 A、便于组装 B、保证焊透 C、便于清渣 D、防止烧穿 3、熔焊时,被熔化的母材在焊道金属中所占的百分比称为____B___。 A、熔化系数 B、熔合比 C、焊缝成形系数 D、焊缝系数 4、焊缝表面与母材的交界处称为___C____。 A、焊根 B、熔合线 C、焊趾 D、熔宽 5、从焊缝的表面上看呈喇叭口形,四周有光滑的内壁,断面形状如同螺钉状

的气孔,一般为___B_ _。 A、CO气孔 B、氢气孔 C、氮气孔 D、氧气孔 6、多数情况下成堆出现,与蜂窝相似的气孔。一般是____C____。 A、CO气孔 B、氢气孔 C、氮气孔 D、氧气孔 7、像虫状卧在焊缝内部的气孔,一般为____A____。 A、CO气孔 B、氢气孔 C、氮气孔 D、氧气孔 8、焊材要妥善保管,焊材库应保持干燥,相对湿度不得大于___A____。 A、60% B、70% C、80% D、90% 9、在角焊缝的横截面中,从一个直角面上的焊趾到另一个直角面表面的最小距离称为___B____。 A、焊脚尺寸 B、焊脚 C、角焊缝厚度 D、焊脚高度 10、奥氏体不锈钢与碳钢相焊时宜选用的焊条牌号为___C____。 A、A102 B、A202 C、A302 D、A402 三、多选题(5道) 1、焊接接头的组成包括____ ABC ____。 A、焊缝 B、熔合区 C、热影响区 D、母材 2、不易淬火钢的热影响区包括____ ABCD ____。 A、熔合区 B、过热区 C、正火区 D、不完全重结晶区 3、压力容器焊接接头分为ABCDE五类,下列属于A类焊接接头的有ABCD __。 A、圆筒部分的纵向接头 B、球形封头与圆筒连接的环向接头 C、平封头中的拼焊接头 D、凸形封头中的拼焊接头

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

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了提高焊工素质,加强对焊工的管理以保证锅炉、压力容器的受压元件的焊接质量,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特制定本规则。 第2条从事手工电弧焊、气焊、钨极氩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自动埋弧焊的焊工,必须按本规则经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考试合格后,才准许担任下列钢制受压元件的焊接工作:所有固定式承压锅炉的受压元件。 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1kgf/cm2)(不包括液体静压力)的压力容器的受压元件。 第3条焊工操作技能考试应在考试单位所做的焊接工艺评定合格之后进行。 考试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设备和检测设备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测量仪表应经检定合格。 第二章考试的组织和监督 第4条焊工考试由焊工考试委员会负责组织和实施。企业和事业单位具备下列条件可以组织焊工考试委员会: 1、焊接工程师、有关技术人员及Ⅰ级或Ⅱ级资格的锅炉压力容器射线检测人员; 2、焊工考试所需的场地、焊接设备、焊条和焊剂烘干设备、试件和试样加工设备、射线探伤设备、试验设备、测量工具等;

3、考试细则和有关的管理制度(如:试题、试卷、试件和考场的管理制度等)。 不具备上述条件的企业,应组织本企业的锅炉压力容器焊工到有焊工考试委员会的单位进行考试,并报企业所在地的地、省辖市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第5条考试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 1、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 2、 2、焊接工程师1~2名; 3、技术检查部门的代表或者Ⅰ级或Ⅱ级资格的锅炉压力容器射线检测人员1名; 4、焊工技能教师或能指导焊工操作的焊接技师或焊工1名。 企业的焊工考试委员会可增加劳资或教育部门的代表1名。 焊工考试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1~2名。主任委员由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担任。副主任委员中一般应有焊接工程师。企业焊工考试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可委托企业内有关职能部门办理。 第6条焊工考试委员会的职责是:审查焊工资格,制订考试计划,确定考试内容,评定考试成绩,发放焊工钢印,审查持证焊工的免试资格等。 第7条企业或事业单位焊工考试委员会须经企业所在地的地、省辖市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批准,同时报省级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备案。若地、省辖市没有劳动部门锅炉压

压力容器用焊接材料的复验要求

压力容器用焊接材料的复验要求 中国化工装备协会朱海鹰辛忠智辛忠仁 (北京100011) 摘要: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范提出了压力容器用焊接材料的复验要求。哪些压力容器用焊接材料需要复验,复验要求,依据标准和复验的目的,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压力容器焊接材料复验要求 1、压力容器用焊接材料的复验 在2009版《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新《容规》)第2.12(3)条和1999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旧《容规》)第26条中都对焊接材料的复验提出了要求,其中2009版《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2.12(3)条要求:“用于制造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焊接材料,应当满足相应标准。焊接材料应当附有质量证明书和清晰、牢固的标志。”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建立并严格执

和回收制度。” 但新《容规》和旧《容规》都没有具体指出用于哪些压力容器的焊接材料需要复验、复验项目和依据标准。总结相关压力容器产品标准认为:下列情况下制造的压力容器用焊接材料需要按照新《容规》第2.12(3)条要求进行复验: ①按照GB150附录C制造的低温压力容器,需按GB150附录C的C2.2.3条要求对焊条按批进行药皮含水量或熔敷金属扩散氢的复验,其检验方法按相应的焊条标准或技术条件要求。 ②按照GB12337-1998《钢制球形储罐》标准制造的钢制球形储罐,需按GB12337的4.6.1.2条要求对焊条按批号进行扩散氢复验。 ③按照GB50094-98《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制造的钢制球形储罐,需按GB50094的4.3.1.3条要求对焊条和药芯焊丝按批号进行扩散氢复验。 ④按照JB/T4780-2002《液化天然气罐

压力容器焊接接头分类

压力容器焊接接头分类 2009-05-28 14:41 目的:为对口错边量、热处理、无损检测、焊缝尺寸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要求,GB150根据位置,根据该接头所连接两元件的结构类型以及应力水平,把接头分成A、B、C、D四类,如图。 图压力容器焊接接头分类 A类:圆筒部分的纵向接头(多层包扎容器层板层纵向接头除外)、球形封头与圆筒连接的环向接头、各类凸形封头中的所有拼焊接头以及嵌入式接管与壳体对接连接的接头。 B类:壳体部分的环向接头、锥形封头小端与接管连接的接头、长颈法兰与接管连接的接头。但已规定为A、C、D类的焊接接头除外。 C类:平盖、管板与圆筒非对接连接的接头,法兰与壳体、接管连接的接头,内圭寸头与圆筒的搭接接头以及多层包扎容器层板层纵向接头。 D类:接管、人孔、凸缘、补强圈等与壳体连接的接头。但已规定为A、B类的 焊接接头除外。 A类焊缝是容器中受力最大的接头,因此一般要求采用双面焊或保证全焊透的单面焊缝; B类焊缝的工作应力一般为A类的一半。除了可采用双面焊的对接焊缝以外,也可采用带衬垫的单面焊; 在中低压焊缝中,C类接头的受力较小,通常采用角焊缝联接。对于高压容器,盛有剧毒介质的容器和低温容器应采用全焊透的接头。 D类焊缝是接管与容器的交叉焊缝。受力条件较差,且存在较高的应力集中。在后壁容器中这种焊缝的拘束度相当大,残余应力亦较大,易产生裂纹等缺陷。因此在这种容器中D类焊缝应采取全焊透的焊接接头。对于低压容器可采用局部焊透的单面或双面角焊。

注意:焊接接头分类的原则仅根据焊接接头在容器所处的位置而不是按焊接接头的结构形式分类,所以,在设计焊接接头形式时,应由容器的重要性、设计条件以及施焊条件等确定焊接结构。这样,同一类别的焊接接头在不同的容器条件下, 就可能有不同的焊接接头形式。

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规程

岳阳建华工程有限公司焊接通用工艺规程 文件号: 修改单:0 第 1 页共 58页焊接工艺规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1年 7月 10 日发布 2012年 1月 1 日实施 目录

一:总则---------------------------------------------------3 二:焊工 ------------------------------------------------- 3 三焊接工艺评定 -----------------------------------------5 四:焊接材料-----------------------------------------------9 五:焊前准备----------------------------------------------11 六:焊接--------------------------------------------------14 6.1预热: --------------------------------------------14 6.2手工电弧焊焊接:-----------------------------------15 6.3 埋弧自动焊焊接:----------------------------------16 6.4不锈钢材料焊接:----------------------------------18 6.5手工钨极氩弧焊:-----------------------------------19 6.6换热器管束焊接:-----------------------------------21 6.7管一板自动焊焊接:---------------------------------23 6.8 CO2气体保护焊:-----------------------------------25 6.9复合钢的焊接 -------------------------------------29 七:焊工钢印打印位置规定----------------------------------43 八:焊缝外观质量检查标准--------------------------------- 45 九:焊缝返修规定----------------------------------------- 47 十:焊接材料选用原则--------------------------------------49 一:总则 1.1本规程适用于我厂碳素钢、低合金钢、珠光体耐热钢等金属材料手工电弧焊,钨极氩弧焊,换热管管束焊接,管板自动焊,复合钢的焊接,气体保护焊和埋弧自动焊。以及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