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措施论文

合集下载

高速公路环境保护

高速公路环境保护

高速公路环境保护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员交流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然而,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也不可避免地对周边环境产生了一系列影响。

因此,加强高速公路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

首先是土地占用,为了修建高速公路,大量的土地被征用,这可能导致耕地减少、生态系统破坏以及生物多样性降低。

其次,施工过程中的土石方开挖、填方等活动会造成水土流失。

如果不加以有效的防护措施,大量的泥沙可能会进入周边的河流、湖泊,影响水质和水生生物的生存。

此外,施工期间的噪音和扬尘污染也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噪音可能导致居民睡眠质量下降、听力受损,扬尘则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

高速公路运营期间同样存在着环境压力。

车辆行驶产生的尾气排放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其中包含的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还可能导致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

交通噪声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靠近居民区的路段,持续的噪声可能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同时,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可能导致危险化学品泄漏,对土壤、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为了减轻高速公路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

通过合理选线,尽量避开生态敏感区、自然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区等重要区域。

在设计中,要注重生态廊道的建设,为野生动物的迁徙提供通道,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同时,可以采用环保型的道路材料和施工技术,降低建设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落实各项环保措施。

例如,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防止水土流失;对施工场地进行定期洒水降尘,减少扬尘污染;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夜间施工,以降低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对于施工产生的废弃物,要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运营管理方面,加强对车辆尾气排放的监管,鼓励使用清洁能源车辆。

高速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

高速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

高速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运输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交通运输的发展中,高速公路的建设不可忽视。

高速公路的修建不仅有助于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还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因此,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如何兼顾环境保护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首先,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采石场的开采是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影响最直接的方面。

在规划和建设高速公路的过程中,必须认真执行环境保护法律,严格控制土地开发。

尽量选择建设在荒地或已开垦过的土地上,减少对原生态环境的破坏。

此外,还要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如选择使用回收的建筑材料和利用太阳能进行施工。

其次,在高速公路的运行过程中,车流量的增加给周边的环境带来了更多的压力。

车辆尾气排放、噪音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是需要关注和解决的。

政府应建立完善的车辆排放标准,促进行业对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加强对车辆的监管,提高排放标准的执行力度,减少尾气污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同时,还要加强对噪音污染的治理,采取隔音建筑、降噪设备等措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干扰。

此外,高速公路的建设也需要注重对自然生态的保护。

高速公路的修建往往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为了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应推动节水措施的实施。

在建设过程中,应合理开展防治草地退化和河流水域的保护工作。

高速公路的绿化工作也很重要,要充分利用高速公路两侧的地块,进行绿化修复工作,重建生态系统。

除了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我们还需要发展可持续的交通方式。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鼓励居民选择环保出行方式,如骑自行车或步行。

政府可以提供公共自行车和步行者专属道路等设施,以鼓励更多人选择环保出行方式。

此外,积极发展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交通工具,推动低碳出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是可行的举措。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是一项复杂而紧迫的任务。

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高速公路,减少对土地、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强车辆排放和噪音治理,保护生态系统和推动可持续交通方式的发展,是实现高速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关键。

高速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

高速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

高速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嘿,咱今儿就来说说高速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这档子事儿。

你想想看,高速公路那可是在大地上穿梭的巨龙啊!但要是建设的时候不注意环保,那不就成了破坏环境的大怪兽啦?那可不行!咱得让这巨龙既能飞起来,又不伤害咱的大地妈妈。

比如说,在选路线的时候,就得像个聪明的探险家一样,找那些对环境影响小的地方。

别老去招惹那些珍稀的动植物家园呀,那可都是大自然的宝贝呢!这就好比咱去做客,不能专挑人家最宝贝的东西乱碰不是?施工的时候呢,那可得小心翼翼的。

尘土飞扬可不行,得想办法把尘土给摁住咯,就像给调皮的孩子戴上帽子一样。

还有那些噪音呀,也得控制住,不能吵到周围的居民和小动物们休息。

这就好像咱自己睡觉的时候,也不希望有人在旁边大喊大叫吧。

再说说那些建筑材料,可不能随便乱扔乱堆呀。

得找个合适的地方安置它们,就像给它们找个舒服的家一样。

不然这一堆那一块的,多难看呀,还影响环境。

还有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也不能随便排放。

那得经过处理,把脏东西都去掉,变得干干净净的再放走。

这就像咱洗澡,洗完了把脏水清理干净再倒掉,不能把脏水到处泼洒呀。

高速公路建成了,也不能就不管了。

得时常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修补,有没有对环境造成新的影响。

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要时刻关注着。

咱中国人不是讲究个和谐嘛,高速公路和环境也得和谐相处呀。

不能只图一时的方便,就把环境给破坏了。

这就跟咱过日子一样,得长远打算,不能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管明天喝凉水呀。

咱得让高速公路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不是一道丑陋的伤疤。

让它既能给我们带来便利,又能和周围的环境美美地融合在一起。

这才是我们想要的,不是吗?你说要是大家都不重视环境保护措施,那以后我们的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呢?到处都是尘土飞扬,没有了蓝天白云,没有了青山绿水,那该多可怕呀!所以呀,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环境,让高速公路建设也能成为环保的榜样。

总之,高速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那是相当重要啊!可不能马虎,得认真对待,让我们的大地妈妈一直美美的!。

高速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高速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高速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已经成为现代交通发展的重要一环。

然而,高速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两方面论述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第一,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高速公路的修筑将占用大量土地,特别是在地势较为复杂的山区,往往需要大量的土方工程和爆破作业,给土壤、水源带来一定的污染风险。

此外,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还会引发大规模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对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造成破坏,甚至导致某些物种的灭绝。

另一方面,高速公路的运营也会引起车流的增加,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噪音、大气污染等问题。

第二,高速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为了解决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环境评估和监测,合理规划建设线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其次,应采用生态修复技术,对原有植被和野生动物进行合理的保护和移植,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改善高速公路运营带来的负面影响。

例如,中央媒体近期报道了一种新型的减音隔墙材料,该材料可以有效减少高速公路噪音污染,同时对环境友好。

但是,仅仅依靠高速公路建设方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

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该发挥作用,加强对高速公路建设的监管和管理。

政府可以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标准,对建设者进行监督,确保他们按照规定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科研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人员开展相关研究,推动高速公路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到高速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共识。

公众可以通过参与环境保护组织、参与公益活动等方式,发挥自己的作用。

另外,媒体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通过报道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讨论。

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研究

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研究

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高速公路建设成为了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任务。

然而,高速公路的建设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土地资源的破坏、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

因此,如何在高速公路的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成为了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首先,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保护土地资源。

众所周知,土地是农业生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而高速公路的建设会占用大量的耕地和林地。

为了保护土地资源,在施工前期,应进行详细的土壤调查和质量评估,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对土地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

另外,施工期间应加强土地管理,采取科学的土壤保护措施,如铺设草帘、植被恢复等,以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漫灭的风险。

其次,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水环境保护。

由于高速公路的修建经常会改变地表和地下水体的流动路径,导致水资源的短期和长期供需矛盾。

因此,在施工前应进行水资源的调查和评估,并建立科学的水资源保护方案。

施工期间,应采取可行的措施,如设立临时拦河堰、设置沉沙池等,以及加强对施工污水和建筑垃圾的治理,以减少对周边水环境的污染。

另外,遵循生态补偿机制,对因修建高速公路而破坏湿地等生态环境的地区进行生态修复,是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手段。

此外,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空气污染的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碎石作业、挖掘、炸药爆破等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有害气体。

因此,施工单位应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尘源控制和气体排放控制。

如加装除尘设备、喷洒水雾降尘、合理规划施工时间等,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另外,在施工完工后,及时开展绿化工作,加强绿化带建设,使公路两侧的植物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进一步改善公路周边的空气质量。

最后,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建设高速公路往往会破坏原有的生物栖息地,对野生动植物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施工前期应对生物资料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预案。

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

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

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完善是交通行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高速公路的建设不仅要保证其安全性和便利性,还要考虑到其对环境的影响与给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因此环保治理也十分重要。

一、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高速公路建设必然会带来对环境的影响,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资源的破坏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这些土地往往都是原本的耕地或者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建设后会改变原本的自然环境,破坏土地资源,加剧土地的荒化。

2.水源的污染高速公路建设需要大规模的修建道路、桥梁和隧道等建筑设施,这些设施建成后往往会破坏周边区域的水源,导致水质下降,甚至出现水污染现象。

3.生态环境的破坏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大规模的开挖和填土,这使得原本生态环境比较好的区域遭受严重的破坏,大面积的树木被砍伐,会导致环境的失衡,给生态系统和自然生物带来很大的影响。

4.空气质量的恶化高速公路建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公路建设和车流所产生的尘噪、废气等多种污染物质,尤其是在一些山区或城市中心区域,会导致空气质量恶化。

二、高速公路建设的环保治理为了减少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进行环保治理:1.协调规划在高速公路建设之前,需要对周边区域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协同规划,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损害。

2.选择适宜区域在高速公路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尽量选择适宜区域,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3.生态修复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尽可能还原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通过植树等方式,可以帮助修复被破坏的环境资源。

4.加强监管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管理需要有一个严格的监管体系,并且随时抽检。

监管部门需要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确保建设过程符合环保系统和相关法律的标准。

三、高速公路建设环保治理的局限性尽管高速公路建设的环保治理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1.效果难以持续由于环境保护措施和治理只能在特定的时间和区域进行实施,其效果难以持续,一旦治理结束,环境质量很可能会迅速恶化。

公路工程的环境保护论文

公路工程的环境保护论文

公路工程的环境保护论文摘要公路建设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建设过程中常常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责任与义务,推行绿色公路建设对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提高道路运输质量和提高综合交通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分析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入手,阐述绿色公路建设的意义以及推动绿色公路建设的途径和措施,分析绿色公路建设的实际意义并探讨绿色公路建设的发展规划。

1. 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不可避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土地占用公路建设需要大量使用土地,而这些土地往往是原生态生态的一部分,而且大部分都是耕地或者林地,这种占用方式对土地资源的消耗是不可逆转的。

1.2 植被破坏公路建设所需要使用的土地往往是原始自然植被的生长地区,大规模土地使用及挖掘工程的开展,必然会造成植被破坏的情况。

1.3 污染源排放公路建设过程中大量的排放源,如车辆排放、工地污水、工地垃圾等等,这些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给大气、地下水、土壤等造成严重污染。

1.4 生物多样性公路建设对环境生态系统的影响,直接关乎到环境中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而这种破坏必然会进一步导致环境系统的不平衡,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2. 绿色公路建设的意义绿色公路建设是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注重环保和生态建设的公路建设模式。

绿色公路建设可以降低公路运输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与谐发展,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健康发展。

绿色公路建设的意义在于:2.1 降低环境污染绿色公路建设更加注重对污染物的控制,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能源清洁的设备和技术降低环境污染,同时优化交通路网结构,减少车辆排放量。

2.2 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公路建设旨在通过尽可能的减少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使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2.3 提高公路运输品质绿色公路建设不仅考虑环保问题,更注重提高公路运输品质,加强公路交通服务,使其更加安全、便捷和高效。

高速公路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论文.

高速公路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论文.

高速公路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论文2018-11-09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交通出行的要求越来越高,高速公路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高速公路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它是国家繁荣经济进步的标志。

然而,高速公路的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在这种大环境下,如何加强高速公路建设,并保护环境,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1.建设高速公路对环境的影响建设高速公路可能会对高速公路沿线的社会结构产生影响,甚至还有可能给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破坏。

具体来说,建设高速公路的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速公路的建设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想要建设高速公路势必会导致部分居民拆迁,而拆迁活动的产生,则可能对居民原有的联系交往方式产生影响。

不仅如此高速公路的建设还可能破坏历史和文化遗迹,给自然景观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我国是一个面积辽阔的国家,各地区拥有自身独有的自然景观,而高速公路的建设很有可能破坏这些自然景观。

高速公路的建设也会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一定的正面影响,促进人员流动,实现物资的快速运输,并实现城乡一体化。

(2)大量土地资源被占用。

建设高速公路,扩大高速公路的服务范围势必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

然而众所周知,土地资源是有限的,那么我们建设高速公路势必会减少耕地和林地,导致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

甚至还会加剧我国长期以来人多地少的矛盾,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3)水土流失严重。

建设高速公路所必要的工作就是挖土时的爆破、采石,等等。

这些工作对土壤结构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它有可能降低土壤的抗事能力,甚至加剧水土流失。

除此之外,在建设高速公路的时候,如果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在遇到雨水天气下,就会产生更为严重的水土流失。

(4)导致严重的噪声污染。

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噪声是主要污染物之一。

在建设高速公路的时候,往往需要运用挖掘机、平地机等各种机器,而这些机器在施工过程中也会发出大量的噪声,给就近的居民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还会降低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导致神经系统发生紊乱,引出相关病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高速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
摘要:对于公路建设产生环境方面的问题,如何解决相关问题是我们一项重要的任务.现以某段高速公路为例,对公路施工中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使公路建设项目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尽可能的减少,保护公路沿线的环境,促进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施工过程清洁生产;加强环境科学技术与方法
关键词: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环境管理
引言
高速公路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改善等方面的积
极作用已为社会各界所接受,但建设对声环境、水环境、环境空气、社会环境及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因此,摸清公路建设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尤其是施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并采取
必要的综合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减低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公路施工工程管理的必要环节。

1工程概况
本项目全长107.817km.采用设计速度为80km/h,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项目穿越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通过段长度为14.9km;穿越一个市饮用水源保护区二级区和准保护区,通过段总长度为49.2km,其中二级区段长度5.2km,准保护区段长度为44km.工程永久占地共计631.33hm2,其中,主线永久占地588.86hm2,连接线永久占地42.47hm2;临时占地总面积为
202.01hm2,其中,主线临时占地面积为174.74hm2,连接线临时占地面积27.27hm2.共计砍伐树木2361610株,其中高速公路主线砍伐树木2177265株,连接线砍伐树木184345株.砍伐树木中松树占11.2%,其他树木占88.4%,苗圃占0.4%;幼龄林及苗圃占48.4%,成熟林占51.6%.线路挖方数量6837197m3,填方数量9553847m3,弃方数量225402m3,借方数量2942054m3,工程挖方利用数量总计为6611793m3.
2高速公路建设环境影响分析
2.1生态环境影响
2.1.1对沿线植被的影响
工程永久占用林地减少森林蓄积量3.21×104m3,临时占林地损失的林木蓄积量约为9104.2m3;项目永久占用林地需砍伐树木8370株;工程建设在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占用湿地总长度630m,破坏面积3.2hm2;高速公路主线占用基本农田145.7hm2,为沿线主要乡镇基本农田面积的1.7%,占用的耕地将使全线农田生物量损失4693.7t,其中旱田作物损失4526.4t,水田作物损失167.3t,损失玉米产量1451.1t,损失水稻产量71t.
2.2噪声环境影响
在施工期间,作业机械品种较多,如软土地基处理时有柴油打桩机、钻孔机、真空压力泵和混凝土搅拌机等;土路基填筑时有推土机、压路机、装载机、平地机等;拱桥施工时有柴油打桩机、卷
扬机、推土机、压路机等;公路面层施工时有铲运机、平地机、压路机、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等.这些机械运行时在距离声源15m处的噪声为95db~105db(a).这些突发性非稳态噪声源如果不加以治理,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2.3水环境影响
公路建设项目产生的废水量不是很大,但如果防治措施不当,将很容易造成水环境污染.高速公路施工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上生产工区的钻孔、灌桩过程中的钻渣、泥浆,在水上拌和混凝土时的废水,施工机械(如钻机、空压机等)的废油料及润滑脂,混凝土养护产生的废水,机械和车辆冲洗废水等.另外,施工营地的生产生活区的生活污水也是影响水体的主要因素.2.4环境空气影响
空气污染主要是扬尘、粉尘污染、沥青烟以及施工机械尾气,还有少量的苯并芘.扬尘包括施工扬尘和运输车辆道路扬尘.在施工过程中,筑路材料堆放期间,由于风吹作用引起扬尘污染;筑路材料的运输、装卸、拌合过程导致大量的粉尘散落到大气中,尤其是在风速较大或装卸、汽车行驶速度较快的情况下,粉尘的污染更为严重;沥青烟主要来源于沥青的熬制、搅拌和路面铺装;施工机械的尾气,如hc、co2、so2、nox等会加重施工区域的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而且一次污染物排人大气后,hc和nox等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可生成一些过氧化物,如:臭氧(o3)、过氧酰基硝酸盐(pan)等二次污染物.这些物质对人体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
和造血机能均会造成严重危害[6].
3高速公路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3.1立足循环经济理念,促进公路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循环经济是指遵循生态规律,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采取经济、技术和管理等措施,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减少废物排放的活动,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7].近年来,我们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加强公路建设,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也伴生了一系列的资源能源浪费与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彻底转变原有施工模式,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管理,按照“3r”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完成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同时,进行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和建设,使高速公路作为一种人文景观与周围的环境在更大范围内融为一体,例如:选用生态建筑材料、合理利用原有老路老桥等公路设施、采取各种措施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绿色景观生态设计观念、使用清洁能源等等,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3.2大力发展施工过程清洁生产
施工企业要积极主动防治污染,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使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逐步实现零排放,加快实施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鼓励施工企业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促进企业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努力提高能源、原材料的使用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3.3加强环境科学技术与方法
3.3.1噪声防护措施
为使公路沿线两侧居民和学校等环境敏感点有一个安静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根据噪声预测结果,对高速公路主线及连接线提出噪声防治措施方案.施工单位应选择低噪声施工机械,对施工设备进行降噪处理,注意机械保养;施工现场必须采取有效的噪声防护措施.根据统计,工程共设置噪声屏障10.6km,其中墙体式噪声屏障共计9.4km,透明式噪声屏障1.2km;设置绿化带总面积1.315×105m2;设置通风隔声窗4247扇;加高围墙1.1km;连接线高路基段设置实体防撞栏10.4km.上述措施均可使敏感点处交通噪声满足相应标准要求.
3.3.2大气污染防护措施
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置在空旷地区,相距200m范围以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置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堆放、运输粉状建筑材料要加以遮盖.
3.3.3工程占地和沿线植被的保护措施
本项目占用基本农田145.7hm2,严格执行“占多少、垦多少”原则,在公路建设施工前,对于占用的基本农田需报经国务院批准
后,由当地国土资源部门按照国务院批准文件修改和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调整后的规划补充划入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可以通过重新开垦或改良非基本农田,使其成为新的基本农田,保持当地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确保基本农田的动态平衡.通过技术论证和改革来完善设计,尽可能的减少工程永久占地,节约弃土占地和取土用地,充分利用荒地、河滩地及非耕地.同时,还应将工程临时用地同改造荒地、旱地及河滩地结合起来,适当利用河道、河滩挖取砂砾石填筑路基.这样,既节约取土用地,又疏通了河道,清理了淤塞.工程临时用地使用后要及时给予清理复耕,并确保复耕质量.项目永久占地需砍伐大量的树木可以将砍伐量及树种等量计入林业部门当年或未来几年的采伐指标内,就可大大减少森林被破坏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3.3.4水污染防治措施
加强施工管理、改善施工工艺、提高施工人员环境素质,坚决杜绝公路施工全程的“跑、冒、滴、漏”;混凝土养护时,直接用混凝土养护剂喷刷在混凝土表面,待溶液挥发后,与混凝土表面结合成一层致密封闭的薄膜,使混凝土中的水分难以蒸发,大大减少养护废水的排放;强制要求施工机械和车辆到附近专门清洗点或修理点进行清洗和修理;施工人员应尽量选择有污水排放系统的民房作为宿营地或者在宿舍旁新建生活废水处理装置,使生活污水的排放得到进一步控制.
4结语
对于公路建设项目而言,虽然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公路施工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比较严重,而且受到破坏的环境往往难以恢复.因此在发展公路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