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与对策
谈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对策

谈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对策幼儿教师作为教育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承担着培养孩子们的重要任务。
随着工作压力的不断上升和职业环境的变化,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探讨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
一、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1. 工作压力大:幼儿教师工作内容较为复杂,不仅要教授课程,还要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和情感需求。
加之学生家长的期望和教育部门的管理要求,工作压力非常大。
2. 重复性工作:幼儿教师的工作内容大多是重复性的,长期如此容易产生疲劳感和倦怠感。
3. 社会角色变化:社会对幼儿教师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从以前的传授知识到现在的全面育人,幼儿教师的角色也在不断变化,承担的责任更多了,也增加了职业压力。
4. 薪酬待遇不佳:幼儿教师的薪酬待遇相对较低,与付出的劳动和心血不成正比,这也容易导致职业倦怠。
5. 工作环境不佳:有的幼儿园条件较差,工作环境不佳,缺乏必要的支持和资源,这也会给教师带来额外的压力。
1. 建立支持体系:学校和园所应该建立完善的幼儿教师支持体系,包括心理辅导、职业发展指导等,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2. 提升教师待遇:应该加大对幼儿教师薪酬待遇的调整力度,保障其基本生活,增加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3. 职业培训机会: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机会,帮助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增强其教学技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4. 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学校和园所应该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必要的资源支持,增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5. 健康管理和关怀:学校可以建立健康管理制度,定期为教师体检,提供关怀和帮助,减少教师的生活压力。
6.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学校和园所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协作,有效分担教师的工作压力,让教师感受到社会的支持和理解。
7. 增强职业认同感:学校和园所可以加强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重视他们的工作贡献,给予应有的尊重和鼓励。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共同努力来解决。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作压力大:幼儿教师需要定期准备教案、评估学生、与家长沟通等,这些工作任务繁重,容易让教师感到压力过大。
2. 薪酬不高:幼儿教师的薪酬普遍偏低,且晋升空间有限,这让教师感到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
3. 工作环境恶劣:幼儿教师在幼儿园工作时,常常要面对噪音、环境脏乱等问题,这些不利因素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 教育资源匮乏:幼儿教师常常要在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进行教学,这增加了他们的教学难度与工作负担。
在面对这种职业倦怠的情况下,幼儿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对策:1. 寻求支持与协助:教师可以寻找同事或上级寻求支持与协助。
通过互相交流、分享经验,缓解心理压力。
2. 注重自我管理:教师可以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与情绪管理能力,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充分休息与放松,避免过度劳累。
3. 拓宽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师可以尝试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尝试使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4. 加强专业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进修课程等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从而提升职业满意度。
5. 提倡乐观心态:教师可以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从事教育事业需要耐心和奉献,要理解幼儿的天性,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和兴趣。
6. 寻找兴趣爱好:教师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自己的宣泄和放松方式,减轻工作压力。
7. 提高薪酬待遇:教师可以通过争取加薪、晋升或转岗等方式改善自身薪酬待遇,提高工作动力。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多种多样,但通过寻求支持与协助、注重自我管理、拓宽教学手段与方法、加强专业发展、提倡乐观心态、寻找兴趣爱好、提高薪酬待遇等对策,可以减轻职业倦怠的程度,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应对策略

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应对策略幼儿教师是一份充满爱与责任的职业,他们肩负着培育未来社会栋梁的重任。
长期面对幼儿的教育工作,也可能让幼儿教师们面临职业倦怠的困扰。
一、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首先可能体现在情绪上。
他们可能会经常感到烦躁、易怒,对工作逐渐失去热情和耐心。
原本喜爱孩子的他们,可能会对孩子们的一些行为表现出过度的反应。
在行为方面,可能会出现工作效率下降,对教学活动的准备不再那么精心,甚至出现迟到早退等现象。
身体上的疲惫也是常见的表现。
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可能导致他们经常感到疲劳、头痛、失眠等。
二、导致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工作压力是一个重要因素。
幼儿的教育需要高度的关注和耐心,加上家长和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高期望,使得教师们时刻处于紧张状态。
大量繁琐的工作任务也不容忽视。
除了日常的教学,还有各种活动的组织、环境的创设、家园沟通等,让教师们应接不暇。
幼儿教师的待遇相对较低,与他们付出的努力和承担的责任不匹配,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应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对于幼儿教师自身来说,要学会自我调节。
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在工作之余找到放松和乐趣。
加强自我学习,提升专业素养,也能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缓解职业倦怠。
幼儿园方面,可以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任务,避免过度劳累。
提供更多的专业发展机会和培训,让教师们不断提升自己,保持工作的新鲜感和动力。
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让教师们在工作中感受到支持和关爱。
社会也应该给予幼儿教师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家长要积极与教师配合,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减少教师的工作压力和矛盾冲突。
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需要引起各方的重视。
只有通过教师自身、幼儿园、社会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才能让幼儿教师们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教育。
关注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刻不容缓,多方面共同采取有效措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

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示例文章篇一:《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咋回事儿?》嘿,你知道吗?幼儿园老师有时候也会累得不行,就像我们跑了好久好久的步一样,这就是职业倦怠啦。
先来说说为啥会这样。
你想想,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多调皮呀!一会儿这个哭了,一会儿那个闹了,老师们得一直哄着、照顾着,那得多累心呀!这就好比是一场永远停不下来的“战斗”,老师们得时刻保持警惕,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而且,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可不只是陪小朋友们玩玩而已。
要给小朋友们上课,教他们认字、画画、唱歌,还得保证他们的安全。
这就好像是一个人要同时做好几件特别难的事情,能不累吗?还有啊,家长们的期望也给老师带来了很大压力。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能被照顾得无微不至,能学到好多东西。
这就像给老师背上了一个重重的包袱,压得老师喘不过气来。
那有啥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幼儿园得给老师们多一些支持呀!比如说,多安排一些老师一起工作,这样大家就能互相帮忙,分担压力。
这就像拔河比赛,人多力量大嘛!老师们自己也得学会放松。
下班了就别老想着幼儿园的事儿,去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看看电影、逛逛街。
就像我们学习累了要出去玩一会儿一样,老师也需要给自己放个假。
家长们也别总是对老师提太多要求,多一些理解和感谢。
毕竟老师不是超人,不能什么都做到完美。
我觉得呀,幼儿园老师是很重要的,他们就像阳光一样温暖着小朋友们。
我们可不能让他们因为职业倦怠而失去了笑容和热情。
要是老师都不开心了,小朋友们怎么能快乐成长呢?所以,大家都要一起努力,让幼儿园老师能开开心心地工作,这样小朋友们才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呀!示例文章篇二:《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到底为啥?又该咋办?》嘿!你知道吗?幼儿园老师可不像我们想的那么轻松快乐!他们也会累,也会烦,甚至会出现职业倦怠呢!这到底是为啥呀?就拿我们幼儿园的李老师来说吧。
每天早上,她总是早早地就来到幼儿园,微笑着迎接我们。
可慢慢地,我发现她的笑容没那么灿烂了。
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改进策略

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改进策略近年来,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幼儿园教师作为培养儿童的重要力量,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压力。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1.工作压力过大幼儿园教师承担着教学、管理、保育等多项任务,面临着不断变化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这给幼儿园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应对各种教育问题和家庭问题,这使得他们感到疲惫和焦虑,从而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
2.缺乏职业发展机会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发展通常存在困难。
晋升机制不够完善,晋升渠道有限,缺乏职业晋升的机会和激励,这使得许多幼儿园教师感到工作缺乏挑战性和动力,进而出现低落情绪和职业倦怠。
3.教育资源匮乏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教育资源来支持他们的工作。
然而,由于各地区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配,很多幼儿园教师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工作,这导致他们无法为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对于教学工作感到疲惫和无力,从而产生职业倦怠感。
4.育儿观念差异很多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育儿观念存在差异,这使得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与家长进行协调和沟通。
与此同时,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期望值也不断提高,这给幼儿园教师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和负担,促使他们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
二、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改进策略1.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幼儿园应该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制度,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晋升渠道。
通过职称晋升、学术研究、教育培训等方式,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水平,增强他们的职业满意度和干劲。
2.加强教师培训与支持幼儿园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在教师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通过培训课程、研讨会、学术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专业知识和教育理念,增强他们服务孩子和家庭的能力。
3.加强园所管理幼儿园应该加强对园所的管理,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教育资源。
幼儿园老师的职业倦怠与预防

幼儿园老师的职业倦怠与预防职业倦怠是指在工作中因长期压力和精神负荷过大而出现的身心疲劳、情绪低落以及工作能力下降等症状。
幼儿园老师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常常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压力,职业倦怠是他们常见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老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职业倦怠的原因1. 工作压力过大幼儿园老师要承担照顾幼儿、制定教学计划、处理家长反馈等多项工作,工作量巨大,时间紧迫。
长期面对孩子的需求和各类问题,加之学校与家长的双重期望,使得幼儿园老师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容易导致职业倦怠。
2. 情感疲劳幼儿园老师与幼儿的接触频繁,需要不断调动情感与他们交流、玩耍、教育。
但与此同时,幼儿的行为、情绪也会对老师产生影响。
长期以往,幼儿园老师可能感到耐心不足、疲惫不堪,逐渐产生情感疲劳,进而引发职业倦怠。
3. 过度投入幼儿园老师普遍热爱教育事业,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强烈的责任感。
他们常常会主动加班加点,不计工作时间,将工作与个人生活界限模糊,造成过度投入。
长期的过度投入不仅会消耗身体的能量,还会影响到精神层面,导致职业倦怠。
二、职业倦怠的预防1. 自我调节幼儿园老师应学会合理分配工作和休息时间,制定科学的作息安排。
同时,也要学会运用一些放松的方式,如瑜伽、冥想、听音乐等,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
2. 建立支持系统幼儿园老师可以选择加入教师团队或者教育交流群,与其他老师分享工作经验、互相支持。
此外,也可以与家人和朋友保持密切联系,寻求他们的关心和鼓励,以缓解职业压力。
3. 提升专业能力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参加教育培训、阅读相关专业书籍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只有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才能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减轻职业倦怠。
4. 维护身心健康幼儿园老师需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此外,也要学会释放负面情绪,如分享心情、与同事畅谈等,以保持良好的心态。
5. 建立积极的工作氛围学校和幼儿园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关怀和支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
谈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对策

谈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对策幼儿教师是教育事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们肩负着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
由于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复杂、工作内容单一等原因,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象逐渐增多,给幼儿教师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本文将探讨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
一、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1. 工作压力大作为幼儿教师,他们需要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行为习惯和学习状况,所以需要耗费大量的心思和精力来照顾和教育每一个孩子。
再加上学校管理要求、家长的期望、社会对教育的压力等,让幼儿教师们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
2. 工作环境复杂幼儿教师的工作环境通常比较复杂,孩子们天真无邪又招人疼爱,但他们又需要耐心和细心地引导和教育。
再加上家长的期望、学校的需求以及同事之间的合作等,让幼儿教师的工作变得更为复杂,从而增加了他们的工作负担。
3. 工作内容单一幼儿教师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教育和照料孩子,这让工作变得单一且缺乏新鲜感。
长期以来单调的工作内容会让幼儿教师感到厌倦,进而产生职业倦怠心理。
4. 社会认可度低尽管教师是受人尊敬的职业,但幼儿教师在社会中的认可度和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这种差异对幼儿教师的职业满足感会有一定的影响。
二、对策1. 建立健康的心态面对繁重的工作,幼儿教师首先要保持一颗健康的心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要学会接受自己的局限性,不能过分苛求完美。
2. 提高专业水平幼儿教师可以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来增加工作的乐趣。
可以参加专业培训、学习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理论,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这样可以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3. 寻求工作中的成就感幼儿教师可以从工作中去寻求成就感,不妨把每一个孩子的进步和成长当作自己的成就。
可以和同事一起分享工作中的快乐和成果,这样可以增强工作中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4. 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平衡幼儿教师要学会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不能为了工作而忽略了自己的生活。
浅谈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对策

浅谈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们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教师都会感到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会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严重的时候还会对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了解职业倦怠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对策,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职业倦怠的原因1. 工作压力大幼儿园教师工作需要长时间照顾孩子,孩子的数量和年龄跨度都比较大,给教师带来了不小的工作压力。
加之教师还需要承担家长交流、教育教学工作等多重任务,工作压力可以说是比较大的。
2. 工作环境不佳很多幼儿园的工作环境比较拥挤,空气不流通,而且噪音比较大,这些都会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情绪和身心健康。
3. 职业发展受限幼儿园教师大多数达到一定年限后,职业发展的空间比较有限,这会让很多教师感到职业发展前途不明朗,产生职业倦怠。
4. 教育教学工作的繁重教师需要不断地准备教案、评价学生、和家长交流等工作,这些工作都比较繁重,需要持续不断的付出。
以上几个方面,都会影响到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状态,产生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
二、对策1. 建立健康的工作氛围管理者应该注重幼儿园工作环境的改善,提高教师工作的舒适度。
比如要多关注教师休息时间,允许教师有足够的休息时间,缓解工作压力。
2. 加强教师培训教师不仅要关注幼儿的成长,还要关注自己的职业发展,管理者应该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空间。
3.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来缓解职业压力和倦怠感。
学会和孩子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增进相互的了解和信任,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持工作的热情。
4. 合理规划工作时间教师应该合理规划自己的工作时间,保证休息和娱乐的时间。
工作时间要有规律,避免长时间的连续工作,保持身心的健康。
5. 提高综合素质幼儿园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学会处理各种教育问题的能力。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是缓解职业倦怠的有效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与对策
论文关键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身心衰竭
论文摘要:幼儿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严重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
工作任务繁重、精神压力大、社会认同不高、自我价值不能实现以及幼儿教师个人心理承受状况差异是造成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
本文认为,要消除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可依靠幼儿教师提高自我干预自我调节能力、幼儿园科学管理以及社会正确评价幼儿教师这三种途径。
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冯晓霞教授和梁慧娟博士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北京市50所不同体制幼儿园的447名教师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幼儿教师中有2.9%处于严重的职业倦怠中,有一半以上的幼儿教师具有明显的职业倦怠倾向。
由此可见,幼儿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
瑞典作家爱伦·凯说道:“教育一个小孩,就等于把一个灵魂的生死之权握在手里。
”在幼儿园里,幼儿教师担负着保育与教育的双重责任,其喜怒哀乐都可能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某一次过激的行为都可能对幼儿的一生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
因此,分析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消除对策就显得特别重要。
倦怠指的是一个人因精力、能量或资源的过度消耗而变得效率低下的个体特征。
而职业倦怠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时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
职业倦怠分为三个核心成份:第一,情绪衰竭,指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丧失;第二,去个性化,指人际关系倦怠,个体以消极、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工作对象;第三,低个人成就感,指个体在工作中效能感的降低以及对自己的工作意义和评价降低。
相应的,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时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类型主要有精疲力竭型、狂热型、能力富余型。
一、幼儿教师职业倦意表现
教师职业作为助人的行业,是职业倦怠高发的行业之一。
幼儿教师由于独特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对象,更容易造成职业倦怠。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最近公布的一份“中国工作倦怠指调查报告”显示,教师职业倦怠程度的比例在所有职业中位于第三,高达50.34%,而幼儿教师在所有的教师中最容易发生职业倦怠。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类型绝大多数属于精疲力竭型,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对他人情感的疏远和冷漠。
生理方面的表现为:累、头疼、发牢骚、心绪不宁、浮躁不安、不想说话、面色苍白、血压、心率升高。
心理方面的表现为:焦虑、情绪紧张、脾气暴躁、没有信心、个人成就感低、自我效能感低。
当幼儿教师进人职业倦怠时,往往会造成工作没有热情,对学生没有耐心,严重的可能还表现出某些过激行为,例如体罚幼儿、自闭等等,从而造成教学质量低,进而导致幼儿身心发展没有保障。
二、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笔者经过与多名在职幼儿教师访谈交流,发现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有:
(一)工作任务繁重,精神压力大。
与其它教师相比,幼儿教师不仅要付出大量的脑力劳动,还需要进行大量的体力劳动。
幼儿教师既要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又要承担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既要布置环境,又要准备教具;既要搞好家园合作,又要参加科研工作,工作量已经远远超出了教师的精力和能力范围。
有调查表明,我国幼儿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10.06小时,比其他岗位的一般职工日平均劳动时间多出2.01小时,但睡眠时间却比一般职工日平均少1.92小时。
②这些工作又多是琐碎而重复的,最重要的是有很多工作并不是幼儿教师职责范围内的或者对于教师成
长并无多大裨益的,例如某些为应付上级检查的工作。
很容易造成幼儿教师带着情绪上班,长期如此,则很容易造成职业倦怠。
此外,在完成繁重的本职任务之余,幼儿教师还要不断地参加培训、考试,以适应不断增加的社会竞争。
例如笔者认识的一位幼儿园教师,幼师毕业后参加工作,业余时间参加大专的函授培训以及蒙台梭利教学法培训等,占用了很多个人时间。
因此,幼儿教师很少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长期生活在紧张的状态中,造成精神压力大,容易造成职业倦怠。
(二)社会认同度不高,自我价值得不到实现。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和投人也越来越多。
但是与之不相称的是,人们对幼儿教师的态度并没有相应的转变。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幼儿教师就是带带孩子,唱唱歌跳跳舞,不需要什么文化,很轻松。
”事实上,我国幼儿教师的素质已经普遍得到了提高:基本上为中专学历,大专学历幼儿教师也大有人在,本科生进幼儿园也不再是稀奇的事情。
除此之外,社会并没有看到幼儿教师艰辛的付出。
“幼儿园阿姨”的称呼就是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偏见的直接表现。
仅从实际回报来讲,在我国,无论哪个地区,幼儿教师的薪水都是同层次里较低的。
以某地方为例,大学专科学生毕业到幼儿园平均月薪700元,其中有些还不包括住房和饮食等生活费用,实际能够自由支配的钱很少。
另外,目前除公办幼儿教育机构外,很多的私立用人单位并没有按《合同法》将聘任的幼儿教师的各项保险福利纳人工资体系,因而不能很好地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
“高投入、低回报”的现状使得幼儿教师缺乏社会认同感,自我价值得不到实现,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三)心理承受能力的不同。
从心理学上讲,个人的人格、气质等心理特征是在遗传、成长和环境、教育等各种因素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因此每个人的心理状况、承受能力各不相同。
幼儿教师面对工作任务的状态也不相同。
按照现代气质学说可以将气质分为四种典型的类型:①胆汁质,②多血质,③粘液质,④抑郁质。
一般说来,倾向于胆汁质类型的幼儿教师精力旺盛、争强好胜、为人热情率真,比较能够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处理好各种关系。
倾向于多血质类型的幼儿教师情感丰富思维敏捷,适应力强,但是缺乏耐心和毅力。
倾向于粘液质的幼儿教师一般情绪平稳、表情平淡、考虑问题周到,但是行动迟缓、缺乏生气。
倾向于抑郁质的幼儿教师多愁善感、思维敏锐、自制力强、优柔寡断。
面对同样的工作压力和人际压力,不同气质类型教师的反应不一样,粘液质与抑郁质的教师更容易陷入职业倦怠。
三、消除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对策
造成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很多,是众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我们认为,要使幼儿教师热爱本职工作,需要教师、幼儿园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幼儿教师提高自我干预、自我调节能力。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精力过度消耗状态下的表现。
应对职业倦怠,首先在于作为主体的幼儿教师自身的干预和调节。
自我干预主要可以采用心理转移的方法:首先幼儿教师应该正视它,认识到职业倦怠只是人人都可能体会到的正常心理现象,继而能够用合理的方式宣泄与调节,例如唱歌、运动等,获得心理平衡;然后积极地面对工作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加强自己对职业的热爱,做到真的热爱孩子、热爱工作、热爱幼儿园。
此外,培养业余爱好,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生活质量是对职业倦怠最好的调节手段。
(二)幼儿园科学管理,营造轻松工作氛围。
幼儿教师最大的压力来自园所工作,目前幼儿园里一些不合理的规定和分工更是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导火索”,要解决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幼儿园领导必须真正关心一线教师,多用换位思考方法体谅幼儿教师工作的艰难;科学地管理,对幼儿教师的任务作出明确的分工,并及时给予反馈:对任务完成较好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为任务完成欠好的教师归因和指导,使教师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关系。
营造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使
幼儿教师在工作中释放自己的才智,挖掘自己的潜力,在幼教园地里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
(三)加强社会支持,正确评价幼儿教师。
幼儿教育是关系国家发展和社会素质的重要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关怀。
幼儿教师作为个体人也是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解决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所有人的关心和支持。
只有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幼儿教师观,认识到幼儿教师的价值,充分理解、尊重幼儿教师,国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幼儿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在制定相关法规时维护幼儿教师权益,使幼儿教师真正感受到自己为社会所尊重,才能够从根源上减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