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的股票收益率异象
股票市场异象、投资者情绪与基金业绩

股票市场异象、投资者情绪与基金业绩股票市场异象、投资者情绪与基金业绩股票市场是一个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的地方。
投资者的情绪对于股票市场的波动具有重要的影响。
基金作为重要的投资工具,在市场上的表现往往与投资者情绪密切相关。
本文将分析股票市场的异象、投资者情绪对基金业绩的影响,并探讨投资者应该如何理性对待股票市场。
股票市场异象是指股票市场短期内出现的异常现象。
这些异象可能是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者是由于市场内部的操作手法引起的。
例如,市场突发事件、政策调整、经济数据发布等都可能导致股票市场出现异象。
在这些异象中,投资者情绪往往成为主导因素。
当投资者情绪受到影响时,他们的决策往往变得更加情绪化和盲目,容易造成市场的非理性波动。
投资者情绪通常表现为两种极端:恐慌和贪婪。
恐慌情绪在市场下跌时出现,投资者担心损失进一步扩大,纷纷抛售股票以求逃脱风险。
这种恐慌情绪反过来加剧了市场的下跌,并对基金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相反,贪婪情绪在市场上涨时出现,投资者追涨杀跌,希望从中获取更多的利润。
然而,盲目的买入可能导致价格过热,市场回调时会遭受较大的损失。
投资者情绪对基金业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资金流向和投资决策。
在市场恐慌情绪较重时,大量投资者会选择赎回基金,导致基金净值下降。
这种赎回压力可能迫使基金进行抛售以兑现投资者的要求,造成投资组合资产负面变动。
而在市场贪婪情绪较重时,投资者纷纷追逐热门股,基金经理可能被迫跟随市场热点进行投资,但这种投资往往会带来高风险。
因此,投资者情绪对基金的投资决策和业绩都有重要的影响。
如何理性对待股票市场是每位投资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投资者应当遵循长期投资原则,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
股票市场的短期波动是不可避免的,但长期来看,股票市场具有稳定增长的趋势。
其次,投资者应当保持理性,不受市场情绪的左右。
本文前面提到了恐慌和贪婪情绪对于投资决策的影响,投资者应当在决策时避免过度情绪化的行为。
证券投资市场中一些异象的前景行为金融学解释

证券投资市场中一些异象的前景行为金融学解释金融市场中的一些异象指的是市场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或者变化,这些现象可能与传统的市场行为不同,需要通过金融学的解释来分析其前景。
证券投资市场是金融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股票、债券、衍生品等证券产品交易市场,是公司和投资者进行资本融资和投资的重要场所。
下面通过金融学的角度来解释一些证券投资市场中的异象以及其可能的前景行为。
1. 频繁的交易行为在证券投资市场中,有一些投资者会表现出频繁的交易行为,即短期内频繁买卖证券产品。
这种行为通常被称为投机行为或者高频交易。
金融学认为,频繁交易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后果,比如交易成本的增加、市场波动的加剧等。
从前景行为的角度来看,频繁交易可能对投资者的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为交易成本会降低投资者的收益。
频繁交易也可能增加市场的不稳定性,导致更多的市场风险。
从长期来看,频繁的交易行为可能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 高杠杆投资行为另一种证券投资市场中的异象是高杠杆投资行为,即投资者使用大量借款进行投资。
高杠杆投资行为可能会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但同时也伴随着更高的风险。
金融学认为,高杠杆投资行为可能会增加市场的波动性,因为当市场出现波动时,高杠杆投资者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损失。
从前景行为的角度来看,高杠杆投资行为可能会增加市场的不稳定性,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高杠杆投资行为还可能使市场中出现更多的套利机会,导致市场紊乱。
高杠杆投资行为可能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3. 巨额资金进入近年来,一些巨额资金进入证券投资市场,这也是金融市场中的一个重要异象。
这些巨额资金可能来自于各种渠道,比如机构投资者、私募基金、外国投资者等。
金融学认为,巨额资金的进入可能会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导致市场价格的异常波动。
从前景行为的角度来看,巨额资金的进入可能会对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这些资金可能会带动市场的活跃度,促进市场的发展。
金融市场数据分析报告股票收益率与市场波动分析

金融市场数据分析报告股票收益率与市场波动分析金融市场数据分析报告股票收益率与市场波动分析在金融市场中,股票收益率与市场波动是投资者和分析师们关注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股票收益率和市场波动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市场的走势、风险和回报的关系。
本报告将对股票收益率和市场波动进行深入分析,以探索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一、股票收益率分析股票收益率是指某只股票在一定时间内的投资回报率。
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股票收益率 = (股票价格终值 - 股票价格初值) / 股票价格初值股票收益率可以分为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等多种形式。
通过计算股票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收益率,我们可以了解股票的短期和长期表现,以及价格的波动情况。
在分析股票收益率时,我们可以使用各种统计方法和工具,例如计算平均收益率、标准差、相关系数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股票的平均表现、风险水平以及与其他股票或市场指数的关系。
二、市场波动分析市场波动是指市场价格在一定时间内的波动程度。
市场的波动性是投资者关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波动性可以影响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预期收益。
市场波动通常用波动率来度量,例如标准差、波动系数等。
较高的波动率表示市场价格波动较大,风险也相对较高。
而较低的波动率则表示市场价格相对稳定。
分析市场波动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市场的未来走势,选择适合的投资策略。
通过观察市场波动的趋势和模式,我们可以了解市场的周期性和趋势性,从而作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三、股票收益率与市场波动关系分析股票收益率和市场波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一般来说,股票收益率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市场波动较大时,股票的收益率也会相应地波动较大。
然而,股票收益率与市场波动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
除了市场波动性外,还有其他因素会对股票表现产生影响,例如公司业绩、行业环境等。
因此,只凭市场波动率无法完全解释股票收益率的变化。
为了更准确地分析股票收益率与市场波动的关系,我们可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
证券投资市场中一些异象的前景行为金融学解释

证券投资市场中一些异象的前景行为金融学解释证券投资市场是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况对整个经济体系具有重大影响。
在这个市场中常常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异象,例如股市波动剧烈、股价与企业基本面脱节等现象。
这些现象的出现往往使投资者感到困惑和不安,也使市场运行更加不稳定。
本文将从金融学的角度解释一些证券投资市场中的异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可能的前景行为,以期为投资者和市场监管部门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第一,股市波动剧烈股市波动剧烈是指股票价格在短时间内急剧上涨或下跌的现象。
这种波动可能是由于市场情绪的波动、信息不对称、投资者行为偏差等因素造成的。
根据金融学的理论,股市波动主要是由于市场情绪和投资者的不理性行为所致。
市场情绪是指投资者对市场走势和股票价格的预期和情感反应,情绪的波动会导致股市价格的剧烈波动。
投资者的不理性行为包括过度乐观和悲观、跟风行为、盲目追涨杀跌等,这些行为会放大市场情绪的波动,导致股市波动剧烈。
未来,股市波动剧烈的情况可能会继续存在。
市场情绪是由投资者对市场的预期和情感共同决定的,而人性的情感本就是变化无常的,很难对其进行完全控制。
投资者偏差是投资市场的普遍现象,跟风行为和盲目追涨杀跌等不理性行为很难被根除。
投资者应保持冷静理性的投资态度,市场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市场宣传和投资教育,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减少市场情绪的波动,从而降低股市的波动性。
第二,股价与企业基本面脱节股价与企业基本面脱节是指股票价格与企业业绩、盈利能力等基本面指标长期脱节的现象。
这可能是由于市场操纵、信息不对称、投机行为等因素造成的。
根据金融学的理论,股价与企业基本面脱节主要是由于市场操纵和投机行为所致。
市场操纵是指少数大股东或联合行动人通过不正当手段操纵股票价格,使其脱离企业基本面价值的现象。
投机行为是指投资者为了追求短期利润而进行的投机性交易,这种行为会使股价脱离企业的真实价值。
在未来,股价与企业基本面脱节的现象可能会继续存在。
金融市场波动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

金融市场波动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金融市场是复杂而且波动的,有时候股票市场处于高波动性的状态,而有时候则相对平静。
对于投资者来说,能够准确判断市场波动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十分重要,这不仅可以帮助投资者在市场中赚取更多收益,同时也能够帮助投资者减少风险。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市场波动。
市场波动通常指的是股票价格的波动,即股票价格随时间变化的波动情况。
股票价格的波动可以被描述为价格变化的标准差。
标准差越高,说明股票价格波动越大。
在波动市场环境下,股票价格的波动也会更加剧烈。
那么,市场波动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在一个高波动的市场中,股票收益率通常会受到较大的波动影响。
由于股票价格的波动性变大,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也会发生改变,对降低收益率带来压力。
高波动性市场下,投资者会更加谨慎,通常会降低自己的风险承担能力。
例如,如果市场波动性很高,投资者可能会把自己的资金转移到更为安全的投资品种上,如国债,而不是股票。
这样就会导致股票价格下跌,进而影响股票收益率的增长。
当然,也有投资者选择在波动市场中逆势投资,这也是一种应对高波动风险的方法。
但是,这需要投资者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能够明确判断市场走向。
相反,在一个较稳定的市场中,股票收益率波动性较小。
投资者通常会对高风险的股票进行买入操作,因为他们认为这些股票已经降低了风险,从而为收益率提供更大的增长空间。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市场波动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可以被描述为正面和负面影响。
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时候,投资者需要更加谨慎,在市场波动较小的时候,则需要在高风险股票中进行投资,这也需要投资者具备足够的知识和经验来进行操作。
除了以上这些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股票收益率。
例如,经济形势、政策法规以及公司业绩等重要因素都可以影响股票收益率。
因此,在进行投资时,投资者需要多方面考虑,并建立起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避免因为市场波动导致投资风险增加。
最后,提醒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最好了解并分析市场趋势,并建立起一定的止损策略,从而保证投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结和分析中国的金融异象

中国的金融异象一、金融异象类型(1股权溢价之谜;(2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
股票市场存在过度反应,即大多数投资者对一些未预期的重大信息或事件呈现出过度反应的状态。
(3过度波动;(4规模或小公司效应,是指股票投资收益率随公司相对规模的上升而下降;(5新股过度反应(IPO溢价;(6价值效应或账面市值比效应,是指市净率最低的股票组合的表现明显优于市净率最高的股票组合;(7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迷;(8处置效应,是指许多投资者进行风险投资时,喜欢进行短线的投资,基于卖出盈利的资产,而宁愿长期保持亏损的资产,即“出赢保亏”(损失厌恶。
(9羊群效应,是投资者在“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一种非理性的行为(从众心理,是在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投资者模仿他人的一种行为。
二、金融异象出现的原因1.过度反应。
噪音投资者情绪高涨(比如投资者由于代表性直觉,①根据近期风险资产盈利或红利增加的信息,认为将来盈利或红利也会增加,使情绪高涨,将降低风险厌恶程度,于是对风险资产的需求上升,从而推动了价格上涨。
价格上涨又使正反馈投资者加入推动风险资产价格的行列中,导致继续上扬,远离了基本价值。
一旦后续盈利或红利与噪音投资者的预期不符,其情绪将转为悲观(也是代表性直觉,从而增加了风险厌恶程度,卖出风险资产,正反馈投资者也由于价格下跌进行抛售。
这样一来,整个过程中就形成了过度反应(伍燕然、韩立岩,2007。
2.过度波动。
上述过度反应的解释过程,也可以同时解释收益波动大于红利波动的现象。
3.股权溢价之谜。
投资者不仅面临系统风险,而且还要面临噪音投资者的情绪波动风险,风险增加会使投资者对风险资产要求更多的溢价。
4.规模效应。
由于基本信息少、估值困难和流动性低等原因,理性投资者参与小市值公司的程度比较低,因此小市值公司股票较大市值公司更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左右,噪音交易制造的高情绪风险需要收益作为补偿。
5.价值效应。
价值效应可以用过度反应来解释。
PB低的股票价格相对业绩低,基本面好转的信息吸引套利者买入,价格开始上行,继而引起正反馈交易者的注意,也跟随买入,其情绪高涨使得价格大涨,引发过度反应,因此PB低的股票收益高。
市场异象的行为金融学探讨

市场异象的行为金融学探讨在金融市场的广袤海洋中,存在着一些令人困惑的现象,它们违背了传统金融理论的预期,被称为市场异象。
这些市场异象犹如金融领域中的神秘岛屿,吸引着学者和投资者们不断探索和研究。
而行为金融学的出现,为我们理解这些市场异象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有力的工具。
传统金融理论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认为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会充分考虑所有可用信息,并做出最优选择。
然而,现实中的金融市场并非如此理想化。
投资者往往受到各种心理因素和认知偏差的影响,从而导致市场出现异常现象。
让我们先来看看“规模效应”这一市场异象。
规模效应指的是小盘股的平均收益率往往高于大盘股。
按照传统理论,规模大小不应影响股票的收益率,因为公司的价值应该取决于其基本面和未来的盈利能力。
但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看,投资者往往对小盘股的信息掌握不充分,存在过度风险厌恶。
当市场行情好时,小盘股的上涨潜力更大,从而带来更高的收益。
“日历效应”也是一个常见的市场异象。
例如,在某些月份或特定的日期,股票市场的表现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比如,有研究发现,一月份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率通常较高。
这可能是由于投资者在年底为了避税而抛售亏损股票,导致股价下跌,而在新的一年又重新买入,推动股价上涨。
这种行为并非基于公司的基本面,而是受到税收政策和投资者心理的影响。
再来说说“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
投资者有时会对新的信息过度反应,导致股票价格大幅波动,超出其应有的价值;而有时又对重要信息反应不足,使得股票价格未能及时反映公司的真实情况。
这种现象可以用投资者的心理偏差来解释,比如过度自信和保守主义。
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可能会高估自己的判断能力,对新信息反应过度;而保守主义的投资者则可能不愿意改变原有的看法,对新信息反应不足。
行为金融学认为,这些市场异象的产生与投资者的认知偏差、情绪和有限理性密切相关。
认知偏差包括代表性偏差、易得性偏差和锚定效应等。
代表性偏差使投资者根据事物的表面特征进行判断,而忽略了其本质;易得性偏差导致投资者更依赖于容易获取的信息,而忽视了其他重要信息;锚定效应则让投资者在决策时过分依赖初始的参考点。
证券投资市场中一些异象的前景行为金融学解释

证券投资市场中一些异象的前景行为金融学解释
金融市场中的一些异象包括股市波动、股票价格异常波动、投资者心理行为等现象。
行为金融学提供了对这些异象进行解释的框架,下面将对其中一些主要异象进行解释。
股市波动是金融市场中常见的现象。
根据行为金融学的解释,股市波动可以归因于投资者的情绪和行为。
投资者的情绪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经济数据、公司财报、政治局势等,而这些因素会引发投资者的情绪波动,从而导致股市价格的波动。
投资者的行为也会影响股市价格的波动。
投资者可能会过度买入或卖出股票,从而在短期内引发股市的过度波动。
股票价格异常波动也是金融市场中的一种异象。
股票价格异常波动通常归因于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
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在作出决策时会受到许多心理偏差的影响,例如过度自信、损失厌恶和羊群效应等。
这些心理偏差会导致投资者对股票价格的判断出现偏差,从而引发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
投资者也可能会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停留在市场上,导致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
投资者的心理行为也是金融市场中的重要异象。
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的心理行为会影响其投资决策和投资绩效。
投资者可能会出现“赌徒谬误”和“损失厌恶”的心理行为,使其在投资决策时更倾向于寻求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机会。
投资者也可能受到“羊群效应”的影响,跟随其他投资者的决策而进行投资。
投资者的心理行为对于市场的波动和价格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思考
• 为何天气会影响股票价格走势呢? • 投资者的心理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
色? • 天气变化是如何通过投资者情绪影
响录
CONTENTS
8.1 股权溢价之谜 8.2 市场非有效的早期异象 8.3 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 8.4 投资者注意力与股票收益率异象 8.5 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率异象
• 投资者情绪、套利与股票价 格之间的关系使得投资者情 绪在横截面上表现出对股票 价格的可预测性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本章小结
• 实证研究发现,股票市场长期存在着规模效应、日历效应 等
• 股票价格短期内表现出的动量效应和长期内表现出的反转 效应,都是投资者对影响股票价格信息反应不足和过度反 应的表现
• 惯性投资者只根据最近的价格变化趋势决定其投资。 • 两类投资者的相互作用就产生了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8.4
投资关注与 股票收益率异象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注意力的稀缺
• Kahneman(1973)指出对一事物 的注意必然以牺牲对另一事物的 注意为代价
• 行为金融理论解释 • 受本地偏好与种类偏好,投资者表现同时买入与卖出 • 受到相同情绪影响的投资者表现出同时买进与卖出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投资者情绪的代理变量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情绪影响股票收益的证据
• Baker和Wurgler提取主成分构 建情绪指数
• 容易被情绪影响的股票很难 被套利。
“一月效应”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对一月效应的解释
• 纳税效应 • 纳税者可以通过卖出亏损的股票来降低自己的“应纳 税所得” • 绝大部分的卖出行为都发生在每年的年底。
• 基金经理调整基准 • 基金经理都会选择一个特定的资产组合作为自己的 “投资基准” • 在年末调整自己的资产组合以对应投资基准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前景理论解释
• 不同的投资期限使 股票与债券的期望 回报存在差异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8.2
市场非有效的早期异象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早期的股市“异象”
• 公司规模效应 • 账面市值比效应 • 日历效应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有效市场假说与规模效应
• 半强式有效市场认为市场中的公开信息无法预测股票未来 的走势
• 公司规模是上市公司最重要的公开信息,依据有效市场假 说的理论,如果市场是有效的,公司规模大小应该与股票 收益率无关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规模效应异象
1美元投资与不同规模投资组合的表现(1990年到2017年)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 代表性偏差使投资者容易对信息过度反应。例如投资者认 为过去好几天价格一直在跌,所以认为未来价格可能会涨。 导致反转效应
• 保守性偏差则导致投资者对信息反应不足,从而产生动量 效应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过度自信与归因偏差
• 过度自信使投资者高估计私人信号精度,低估公共信号精 度,导致对私人信息的过度反应,产生动量效应
有限注意导致反应不足的证据(Hirshleifer等,2009)
• 通过公司发布信息数量导致的盈余公告反应来验证投 资者有限注意导致的反应不足。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8.5
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率 异象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情绪在市场中的作用
• 理性的投资者们不会受到“情绪”的干扰。并按照理论模 型要求的那样计算出证券的合理价格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美国股票市场股权溢价(Mehra, 2008)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股权溢价的跨国比较(Mehra, 2008)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股权溢价的累计分布
20年为周期的股权收益率累计概率分布(DeLong和Magin, 2009)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 投资者的过度关注会导致股票价格的过度反应以及随后的 股价反转
• 投资者情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股票间的同涨同跌现象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账面市值比计算
• 账面市值比(B/M)=股东权益/公司市值. • 股东权益(净资产)=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每股净资产x流通
股数) • 公司市值=流通股数x每股股价 • 账面市值比也是重要公开信息。因此,若市场有效则公司
股价收益率的大小也应与该指标的大小无关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反应不足导致动量效应
• 当发布利好消息后,信息 并不能立刻反应,而表现 逐渐上涨的趋势
• 当发布利空消息后,股价 表现出逐渐走低的趋势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过度反应导致反转效应
• 当投资者对信息存在过度反应时,也将出现股价的回调 • Zarowin(1989)发现连续盈利不佳的公司其股价走势会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节假日效应”
• 法定节假日前后,股价往往超过普通交易日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8.3
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含义
• 动量效应 • 较短时间内表现好的股票将会持续其好的表现 • 表现不好的股票也将会持续其不好的表现。
• Simon(1971)断言现代社会最基 本的稀缺是注意力的稀缺。人们 存在“有限注意”的问题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投资者过度关注与买入行为
• 注意力约束导致买卖非 对称,投资者对被关注
股票产生净买入行为
• Baber和Odean(2008) 试图利用超额成交量与
极端日收益率等指标来
• 当越来越多的公共信息到来后,反应过度的价格趋于反转 • 归因偏差是指当事件与投资者的行为一致时,投资者将其
归结为自己的高能力,助长过度自信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信息的扩散效应
• 市场上存在两种有限理性的投资者,信息观察者和惯性交 易者。
• 信息观察者收到私人信息,并且私人信息在信息观察者内 部逐步扩散
账面市值比效应
1美元投资与不同风格的投资组合的历史表现(1926年-2017年)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价值效应的历史证据
不同账面市值比组合的年回报(1967-2016)
注:第1组为价值组,第10组为成长组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我国的账市比效应证据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明显超越连续盈利良好公司 • 利好消息不断的股票会进一步被高估;同样,利空消息不
断的股票也会导致人们低估股票的价值。 • 与反应不足类似,人们对信息的过度反应使得股市中无时
效信息对股票收益具有了预测作用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代表性偏差与保守性偏差
• 代表性偏差使投资者关注近期数据,保守性偏差使投资者 无法及时根据信息修正预期
短视的损失厌恶解释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短视的损失厌恶解释
• Benartzi和Thaler (1999)设计调查实验要求两组被访者看两 幅基金回报图,基金历史数据完全一样
• 结果表明,看到1年期走势图的实验者只有40%选择基金A, 而看到30年回报率走势图的那一组中则有高达90%的实验 对象选择了基金A。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8.1
股权溢价之谜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收益可预测性异象
• 若市场有效,则价格完全反映市场信息。此时,无人能打 败市场,获得超额收益
•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股票价格存在某种趋势性导致收益具 备可预测性
• 这些现象无法用现有的定价模型和有效市场理论来解释, 因而被称为收益率的“异象”
• Hirshleifer和 Shumway(2003)发现代表气候变化的重要指 标—云量对股票指数产生影响,在26个城市中有18个城市的云 量和股指收益呈现负相关的趋势
• Dowling 和 Lucey(2005)对1988-2001年爱尔兰股票市场的日 收益数据进行研究,也发现天气与股票收益之间有负相关趋势。
• 规模效应或许仅仅是统计结果上的侥幸 • 例如,Horowitz等(2000)发现自从1981年Banz规模效应
的论文发表以后,规模效应正逐步缩小 • 1982年以后小规模公司的溢价远远低于1926-1981年样本
期间的风险溢价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早期的股市“异象”
• 公司规模效应 • 账面市值比效应 • 日历效应
早期的股市“异象”
• 公司规模效应 • 账面市值比效应 • 日历效应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日历效应的含义
• 按照有效市场观点,不同交易时间并无特殊信息含量,因 此不影响股价
• 股价表现在某些月份、节假日等特定时间也存在不一样的 表现。例如:1月效应、周末效应、节假日效应等。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股权溢价为什么是谜?
• 股权溢价 • 股票收益高于短期国库券等无风险资产收益,但其差 异是基于理性预期的传统定价理论所难以解释的,这 种现象被称为“股权溢价之谜”
• 标准理论解释 • 股票投资存在风险溢价,所以收益更高 • 研究发现1889~1978年发现每年股票溢价率约为6%,远 高于标准理论的预期值,无法用风险溢价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