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子的采摘、调制、储藏及催芽
如何保管林木种子

04
林木种子的贮藏技术
密封式贮藏
总结词
将种子放入密封容器中,以减少氧气和湿气的接触,延长种子的寿命。
详细描述
密封式贮藏是一种常用的林木种子贮藏方法。首先,将种子放入密封的容器中,如玻璃瓶、塑料袋或金属罐等, 以隔绝氧气和湿气。然后,将容器放置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以保持种子的干燥和新鲜。这种方法可 以有效地延长种子的寿命,并保持种子的发芽率。
湿度
干燥
林木种子需要干燥的环境来防止发霉和腐烂。相对湿度应保持在30%至40%之间 ,以防止种子吸湿。
湿度平衡
在干燥的环境中保持种子的湿度平衡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种子过于干燥,可能会 导致失去生命力。
空气
通风
良好的通风可以防止种子发霉和腐烂。在贮藏过程中,应确 保空气能够自由流通,以降低病原体的滋生。
采集方法
手工采集
对于一些小型林木种子,可以使用手 工或简单的工具进行采集,如网兜、 竹竿等。
机械采集
对于大型林木种子,可以使用机械进 行采集,如振动采种机、风力采种机 等。
种子的处理
干燥处理
将采集的种子进行干燥 处理,以降低种子的含 水量,防止霉变和腐烂
。
筛选处理
对干燥后的种子进行筛 选,去除杂质和劣质种 子,提高种子的纯净度
发霉,过干会导致种子失去水分。
罐装贮藏
总结词
将种子放入密封的罐子中,加入适量的干燥剂或防腐 剂,以延长种子的寿命。
详细描述
罐装贮藏是一种现代化的林木种子贮藏方法。首先, 选择适当的密封罐子,如玻璃瓶或金属罐等。然后, 将种子放入罐子中,加入适量的干燥剂或防腐剂,以 保持种子的干燥和新鲜。最后,将罐子放置在干燥、 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延长种 子的寿命,并保持种子的发芽率。需要注意的是,干 燥剂或防腐剂的量要适中,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种子 的质量。
如何保管林木种子林木种子的保管方法

05
林木种子采集与处理的实例
实例一:杨树种子的采集与处理
杨树种子特点
杨树种子多着生在果实成熟时果穗的轴上,外被绒毛,翅果状坚果,种皮光滑,种仁白色 ,千粒重在10g以上。
采集时间
杨树种子成熟期多在5~6月,此时果实由绿变黄,当果穗由绿转为黄色时,应及时采集。
处理方法
将采集的种子放入袋中,置于通风干燥处晾晒,经常翻动,防止发霉,待种子干燥后装入 麻袋或编织袋中,放在通风干燥处保存。
实例三:松树种子的采集与处理
松树种子特点
松树种子多着生在球果的果鳞上,外被种鳞,种皮较薄 ,种仁为白色或浅黄色。
采集时间
松树种子的成熟期多在3~5月,此时球果成熟,球果由 绿色转为黄褐色。
处理方法
将采集的球果放在通风干燥处晾晒,经常翻动,防止霉 变。待球果裂开后收集种子,除去杂质,晒干后装入袋 中,放在通风干燥处贮存。
林木种子的包装
包装材料
选择透气性好、防潮、防虫的包装材料,如麻袋、草袋等。
包装方式
将林木种子按照品种、等级、数量等分别包装,并标明标识,以便于管理和使用 。
林木种子的储存方式和注意事项
• 储存方式 • 地面堆放:将种子堆放在干燥、通风、阴凉处,避免潮湿、高温和阳光直射。 • 架上放置:将种子放置在货架上,保持通风、干燥,并避免阳光直射。 • 注意事项 •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种子的储存情况,如发现有虫害、潮湿、霉变等情况要及时处理。 • 防潮防虫:保持种子干燥,定期进行晾晒,同时采取防虫措施,如放置樟脑丸等。 • 避免混杂:不同品种、等级的种子要分别储存,避免混杂,以便于管理和使用。
THANK YOU.
密封
将林木种子放在密封的容器中,以避免种子的氧 化和虫害。
林木种子的采摘、调制、储藏及催芽

林木种子的采摘、调制、储藏及催芽一、采摘一般树种的种子多是生理成熟在先,形态成熟在后,但也有的种子生理与形态成熟时间几乎一致,或相隔时间很短。
也有生理后熟的种子,如银杏,当假种皮呈黄色变软,由树上脱落,此时胚还未发育完全,不能立即播种。
需经适当条件下的贮藏,采取一定措施才能正常发芽。
生理成熟是指种子营养物质贮藏到一定程度,种胚形成,种实具有发芽能力。
生理成熟的种子含水量高,营养物质处于易溶状态,尚不能完全保护种仁,不易防止水分散失。
此时采集,种仁急剧收缩不利于贮藏,会很快丧失发芽能力,抗逆性低,易受微生物为害。
但对深休眠的种子,可用处于生理成熟期的种子,采后即播,以缩短休眠期,提高发芽率,形态成熟是指种实外部形态完全呈现出成熟特征,完成子胚发育过程,结束了营养物质的积累,含水量降低,营养物质转化为难溶的脂肪、蛋白质和淀粉,种子重量不再增加或增加很少,呼吸作用微弱,种皮致密、坚实,抗逆性强,已进入休眠,耐贮藏。
种子进入形态成熟期后,种实逐渐脱落,一般园林采种多是在形态成熟后采集。
种子成熟特征可分为3类:1、浆果类:成熟期果皮变软,颜色由绿变红、黄、紫色等,并具有香味,多能自行脱落,应注意及时采摘。
2、干果类(荚果、蒴果、翅果等):成熟时果皮变为褐色,干燥开裂,也有在树枝上宿存的。
3、球果类:果鳞干裂、硬化、变色,种鳞开裂散出种子,如高山松、白皮松、云南松、华山松。
不同树种脱落的方式各不相同。
有的是整个果实脱落;有的果皮开裂,种子散落,果实并不一同脱落。
不同树种种实脱落情况不同,采种时期亦不同。
一般分以下几种:一是形态成熟后,果实开裂快,如杨、柳、榆、桦、银桦、木麻黄等,应在未开裂前采种。
二是形态成熟后,果实虽不马上开裂,但种粒较小,一经脱落不好收集,如冷杉类、云杉类、水杉、云南松、湿地松、桉树等,应在种子脱落前采种。
三是形态成熟后,在母株上长期不开裂,不会散裂,不受虫害,也不会影响发芽率,如国槐、刺槐、合欢、苦楝、黄檀、悬铃木、女贞、香樟、楠木等,可以延迟采种期。
常见林业种苗培育技术

常见林业种苗培育技术
林业种苗培育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方法,培育出适于林木生长的种子或苗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林业种苗培育技术。
1. 林木种子采集与储藏技术:种子采集是培育林木苗木的第一步,要选择成熟、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采集。
一般采集的种子要进行干燥处理,然后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保持其种胚的活力。
2. 种子处理技术:种子处理是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率,常见的种子处理技术包括催芽处理、杀菌处理和保湿处理等。
催芽处理可以通过化学方法或机械方法触发种子休眠,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杀菌处理可以消除种子表面的病菌,防止病害发生;保湿处理可以使种子保持一定的水分含量,增加种子的活力。
3. 林木的播种技术:常见的播种方法有直播和育苗盘播两种。
直播是将种子直接撒播在育苗床或田地上,适用于较大的种子;育苗盘播是将种子均匀分布在育苗盘的孔内,适用于较小的种子。
播种时要注意合适的密度和深度,以及适宜的土壤湿度和温度。
4. 苗木的定植技术:苗木的定植是将育苗好的苗木移植到林地上进行生长的过程。
定植时要选择适宜的季节和天气条件,为苗木提供足够的水分和养分。
同时要注意苗木的保护,防止暴露于强烈的阳光、风雨等恶劣环境中,避免苗木的损伤和死亡。
5. 苗木的养护技术:苗木的养护是指在定植后,对苗木进行适当的保护和管理,以确保其正常生长。
养护措施包括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病虫害防治等。
要根据不同的树种和生长阶段,科学合理地进行养护管理,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的人工操作,使得林木种子能够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萌发、生长、幼苗管理和育苗等过程,最终培育出符合要求的优质苗木。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对于林木的生长发育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
一、种子的采集和储存1. 种子的采集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的第一步是种子的采集。
种子的采集时间应选择在果实成熟时,但未散落的时候进行。
采集后的种子应及时清洗,除去杂质,保持种子表面的干净。
2. 种子的储存采集到的种子需要进行储存以保持其萌发能力。
一般情况下,种子的储存条件应选择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受潮和发霉。
并且,种子储存的温度和湿度应按照不同种类的要求进行储存。
储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一年内使用为宜。
二、种子的处理和预处理1. 种子的处理采集到的种子一般需要进行处理,以增强其萌发能力。
处理种子的方法有打破种壳、浸水处理、沸水处理等。
打破种壳是为了帮助种子更快速地进行萌发,浸水处理可以促进种子发芽,沸水处理则可以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
2. 种子的预处理预处理是指为了提高种子萌发率和成活率,采用一系列的措施对种子进行处理。
对于不同种类的种子,预处理的方法也不一样。
对于松树种子来说,可以通过浸水处理或者酶处理;而对于某些木本种子来说,可以通过化学处理或者热水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去除种子外层的抑制层,促进种子的萌发。
三、种子的萌发和苗木培育1. 种子的萌发种子的萌发是种苗培育的第一步。
在进行种子的萌发时,需要选择适宜的时间、光照和温度条件。
一般情况下,种子的萌发需要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进行。
为了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可以选择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渗透处理或者所谓的冷藏处理。
2. 苗木培育在种子萌发后,需要进行苗木的培育。
苗木培育包括苗床的准备、育苗土的选择和播种方法等。
苗床的准备应选择在通风、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并且要松土耙平。
育苗土的选择应选择肥沃、通气、排水良好的土壤,可以添加适量的有机肥和矿质肥。
冬贮林木种子应抓好四条措施

种子栽培技术
整地技术
对土地进行深耕、细整,清除杂草和 石块,为种子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 境。
种植技术
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需求,确定适宜 的种植密度和深度,提高种子的生长 效果。
灌溉技术
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保持土壤 湿润,促进种子发芽和生长。
施肥技术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树种生长需求, 合理施肥,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
采后处理
采收后的种子应及时处理 ,去除杂质和破损种子, 保证种子的纯净度和发芽 率。
种子调制
脱粒
将种子从母树上脱粒下来 ,分离出纯净的种子。
筛选
对脱粒后的种子进行筛选 ,去除杂质和破损种子, 提高种子的纯净度和发芽 率。
晾晒
将筛选后的种子晾晒,降 低种子的含水量,防止霉 变和病虫害的发生。
种子干燥
自然干燥
储存
将晾晒后的种子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利用自然风力进行干燥。
干燥后的种子应储存于阴凉、干燥、 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 境,以防霉变和病虫害的发生。
人工干燥
对于含水量较高的种子,可以采用人 工干燥方法,如烘干、晾干等,以迅 速降低种子的含水量。
02
种子贮藏
种子贮藏前的准备
种子采集
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母树,采 集品质优良的种子。
干燥处理
将采集的种子进行干燥,使种子含 水量降至安全贮藏水平。
病虫害防治
对种子进行病虫害防治处理,以减 少贮藏期间病虫害的发生。
种子贮藏方法
低温贮藏
将种子置于低温、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如冷库或 地窖。
密封贮藏
将种子装入密封的容器中,以减少种子的呼吸作用和 外界环境的影响。
响。
林木种子储藏与播种育苗技术探究

林木种子储藏与播种育苗技术探究林木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林木的种子储藏与播种育苗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科学合理的种子储藏与播种育苗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种子的保存率和萌发率,也可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有利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本文将探讨林木种子储藏与播种育苗技术的相关内容,旨在为推动林木种子储藏与播种育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参考。
一、林木种子储藏技术探究1. 种子采集林木种子的采集是种子储藏的第一步,种子采集的时间和方法对于种子的质量和保存率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种子的采集时间应选择在种子完全成熟时进行,这样可以确保种子的营养储备充足,萌发率高。
种子的采集方法也很重要,要采用手工采集或者选择成熟的树种进行振动采集,避免损伤种子。
2. 种子处理种子采集后,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工作,如去壳、除杂、消毒等。
这些处理工作可以有效地保护种子,防止病虫害的侵害,提高种子的质量。
还可以对种子进行质量检测,筛选出高质量的种子进行储藏。
3. 种子储藏对于储藏种子来说,温度、湿度、氧气和光照等环境因素是影响种子储藏效果的关键。
一般来说,种子的储藏温度应选择在0-5℃之间,湿度保持在6-8%左右,这样可以有效地延长种子的保存期,保持种子的萌发力。
需要定期对种子进行检测,确保种子的质量和保存状态。
1. 播种技术播种是育苗的第一步,对于种子的播种时间、播种深度和播种密度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一般来说,播种时间应选择在种子的休眠期或者萌发高峰期,这样可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播种深度和密度也需要根据不同树种的特点来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树种的生长需求。
2. 育苗技术对于育苗来说,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对幼苗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种子的萌发后,需要进行保湿管理,保持适当的湿度,促进幼苗的生长。
需要注意控制温度,避免发生热害或者冷害。
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要点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是指在林木种子和幼苗的保存、繁育、栽培、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是林木培育和栽培的重要环节。
随着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林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变得愈发重要,因此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
下面就是关于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要点。
一、种子收集和储存1. 选择成熟种子:选择成熟的种子进行收集,确保种子的发芽率和存活率。
2. 种子储存环境:种子在储存环境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防止种子受潮腐烂。
3. 种子处理:通过除去种子表面的杂质和虫害,提高种子的保存质量和发芽率。
二、育苗技术1. 基质选择:选择适宜的培育基质,保证幼苗生长的养分和水分供给。
2. 温度控制:根据不同的树种选择合适的育苗温度,促进幼苗生长。
3. 光照管理:合理的光照有助于幼苗的生长,但过强的光照会伤害幼苗,需要适时遮荫。
4. 控制病虫害: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保证幼苗的健康生长。
5. 合理施肥:适量施肥能够提高幼苗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
三、移栽技术1. 移栽时间:选择适宜的移栽时间,使幼苗尽快适应新的生长环境。
2. 移栽方法:采用适当的移栽方法,减少移栽对幼苗的伤害。
3. 补偿栽植:对于出现移栽失败的幼苗,需要及时进行补偿栽植,确保造林的成活率。
四、管理维护1. 土壤保护:保护土壤资源,防止土壤侵蚀和贫瘠化。
2. 水源管理:保证幼苗生长所需的水源,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3. 定期修枝:对于幼苗进行定期修枝,促进树木的生长和树型的塑造。
4. 病虫害防治:及时清除病虫害,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树木生长。
5. 薄育稠抚:保持幼苗适当的密度,防止植株间的相互竞争。
五、技术创新1. 利用生物技术:通过生物技术手段,改良树种和提高其抗逆性。
2. 精准施肥:利用精准农业技术,实现对幼苗的精准施肥,提高养分利用率。
3. 先进的移栽技术:引入新的移栽技术,提高移栽效率和幼苗存活率。
4. 智能化管理: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对幼苗生长环境的智能化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木种子的采摘、调制、储藏及催芽一、采摘一般树种的种子多是生理成熟在先,形态成熟在后,但也有的种子生理与形态成熟时间几乎一致,或相隔时间很短。
也有生理后熟的种子,如银杏,当假种皮呈黄色变软,由树上脱落,此时胚还未发育完全,不能立即播种。
需经适当条件下的贮藏,采取一定措施才能正常发芽。
生理成熟是指种子营养物质贮藏到一定程度,种胚形成,种实具有发芽能力。
生理成熟的种子含水量高,营养物质处于易溶状态,尚不能完全保护种仁,不易防止水分散失。
此时采集,种仁急剧收缩不利于贮藏,会很快丧失发芽能力,抗逆性低,易受微生物为害。
但对深休眠的种子,可用处于生理成熟期的种子,采后即播,以缩短休眠期,提高发芽率,形态成熟是指种实外部形态完全呈现出成熟特征,完成子胚发育过程,结束了营养物质的积累,含水量降低,营养物质转化为难溶的脂肪、蛋白质和淀粉,种子重量不再增加或增加很少,呼吸作用微弱,种皮致密、坚实,抗逆性强,已进入休眠,耐贮藏。
种子进入形态成熟期后,种实逐渐脱落,一般园林采种多是在形态成熟后采集。
种子成熟特征可分为3类:1、浆果类:成熟期果皮变软,颜色由绿变红、黄、紫色等,并具有香味,多能自行脱落,应注意及时采摘。
2、干果类(荚果、蒴果、翅果等):成熟时果皮变为褐色,干燥开裂,也有在树枝上宿存的。
3、球果类:果鳞干裂、硬化、变色,种鳞开裂散出种子,如高山松、白皮松、云南松、华山松。
不同树种脱落的方式各不相同。
有的是整个果实脱落;有的果皮开裂,种子散落,果实并不一同脱落。
不同树种种实脱落情况不同,采种时期亦不同。
一般分以下几种:一是形态成熟后,果实开裂快,如杨、柳、榆、桦、银桦、木麻黄等,应在未开裂前采种。
二是形态成熟后,果实虽不马上开裂,但种粒较小,一经脱落不好收集,如冷杉类、云杉类、水杉、云南松、湿地松、桉树等,应在种子脱落前采种。
三是形态成熟后,在母株上长期不开裂,不会散裂,不受虫害,也不会影响发芽率,如国槐、刺槐、合欢、苦楝、黄檀、悬铃木、女贞、香樟、楠木等,可以延迟采种期。
四是成熟后立即脱落的大粒种子,如板栗、七叶树等树种,可在脱落后立即收集并沙藏。
成熟后的种子要及时采收,应掌握好采种日期。
二、调制种实调制是对采集后的种实进行的一种处理。
其内容包括:脱粒(取种)、净种、于操、分级等工序。
在生产上为了调制的方便,一般把调制方法相同或相似的种实归到一起。
把果实分成三大类:干果类、肉质果类和球果类。
1、干果类成熟后果皮干燥的果实。
①蒴果类:种粒很小.种实脱落期极短或无。
对于含水量高的蒴果,如杨.柳等,及时采种调制,阴干,不宜暴晒,否则极易丧失生命力。
对于含水量很低的蒴果,如丁香、紫薇、木槿、金丝桃、桉、木菏、泡桐、香椿等.采后即可在阳光下晒干脱粒净种。
例如:香椿的成熟期在10--11 月,果成熟特征为黄褐色,果实处理方法是弱光晒出种子。
对于太平花、小叶黄杨等易丧失发芽力的种子,多采用阴干法进行脱粒,筛出种子,妥善保存。
②坚果类:板栗、栎类、榛子等,种较大,含水量高( 30 %以上),不宜暴晒。
因含水量高,在阳光下暴晒容易失去发芽力。
一般放在阴凉通风处阴干,当种子达到标准含水量后,去杂、净种,即可贮藏。
③翅果类:榆、杜仲、奥椿、枫杨、白蜡、元宝枫、槭树等,种粒较坚硬,含水量低。
晒后,干操到一定程度,不必去翅即可贮截。
但榆树、杜仲在阳光下暴晒易失去发芽力,用阴干法干操较安全。
例如.杜仲的成熟期在10 一11 月.果成熟特征为黄褐色;阴干脱出种子,用湿沙贮藏种实。
④荚果类:刺傀、合欢、皂角.紫穗槐、紫荆、黄金树等,种粒坚硬,含水最低,采后放在平地或席上,在阳光下暴晒,用棍棒敲打.种粒即可脱出.去杂,立即贮截。
2、肉质果类果实成熟时,果皮肉质。
又分为:①核果类:山杏、山桃、毛桃、银杏等。
②仁果类(梨果)海棠、梨、苹果、山楂等。
③浆果类柿、黑枣、葡萄、桑等。
肉质果类种子的特点:含水量高,含果胶、糖多,易发霉腐烂。
果实采回后.要及时取出种子。
如发酵腐烂则会严重影响种子质量。
肉质果类的调制过程:软化果肉,弄碎果肉,用水淘出种子,再干燥与净种。
根据果皮和种皮的软硬、薄厚等特点,采用不同的取种措施。
对桑等肉质果脱粒,一般先用水浸沤,待果肉软化再捣碎或搓烂,然后,加水冲洗,漂去果皮果肉,得到纯净种子。
对核桃、银杏等种实,采后可堆积起来,浇水盖草,保持湿润。
经常翻动.待果皮(或种皮)软腐后.搓去果肉(或种皮)洗出种子。
对漆树、广玉兰等种壳外附有蜡质或油脂的种实.脱粒后用草木灰或用碱水浸洗.脱蜡去脂。
对樟树,果实浸入水中数天,除去果肉.然后拌草木灰脱脂,阴干。
楠木类,果实水浸搓去果肉阴于。
柿树.果实堆沤果烂,洗出种子。
苦槠树,果实水中堆沤数天,搓洗去果肉.晾干。
红豆杉.果实浸水中去皮,洗净阴干。
对用于食品加工的肉质果,可从果品加工中取得种子。
从肉质果中取出的种子.因含水量高,不要在阳光下暴晒.要立即播种。
如贮藏,应立即放在通风良好的室内或荫棚下阴干。
在阴干过程中,注意经常翻动,当干燥达到安全含水里时,即可贮截。
3、球果类指针叶树的球果.如油松、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冷杉等。
球果类的脱粒工作,首先要经过干燥,使球果的鳞片失去反曲开裂.仲子即脱出三、贮藏(一)、种子储藏的基本原理:同所有的活的有机体一样,种子是通过新陈代谢与外界保持密切联系来维持生命活动的。
种子在储藏期间进行新陈代谢作用的主要标志就是呼吸作用。
种子凭借呼吸作用与外界环境条件(主要是指空气中的气体,温度,湿度等)进行气体,热量,水分等代谢活动。
因此,控制好种子的呼吸作用,减少储藏物质的消耗,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达到安全储藏的目的。
种子呼吸作用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在通气良好的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就是消耗氧气,氧化种子内的营养物质,产生一氧化碳、水和大量热能。
呼吸作用强,则消耗储藏的物质多,就会在种子堆内积累水和热量,给安全储藏带来不利因素;二是在通气不良缺氧时,种子就转向缺氧呼吸,结果是除了产生二氧化碳和少量的热能外,同时生成了较多的乙醇(酒精),产生酒味会很快丧失发芽力。
所以要保管好种子,必需控制种子的呼吸。
种子的呼吸作用受种子本身的含水量,环境温度与气体成分等条件的影响。
其中种子含水量和温度又是两个主要因素。
1、种子水分:充分干燥的种子,它的呼吸作用十分微弱,当种子吸湿变潮时,则会增强呼吸,水分愈多,呼吸愈强,形成一个十分明显的转折点。
这个转折点在种子储藏上很重要,种子含水量在转折点以下时基本上可以安全储藏,当种子含水量上升到转折点以上时,就会引起种子发热、霉变。
在实际工作中将这个转折点称为安全水分。
安全水分的具体数值是有相对性的,它还决定于其它因素,主要是种子温度,或者说环境的温度。
2、种子温度:种子的呼吸强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强,使种子处于低温状态也是减小呼吸强度的有效途径。
安全水分受制于温度,这是关系到种子水分和温度对呼吸作用的综合影响问题。
试验结果表明,由于种子含水量不同,呼吸作用随温度升降而变化的幅度也不同,含水量愈低,则变幅愈小。
也就是说,温度愈高,呼吸作用上升愈快,即安全水分数值愈小。
如:在北方地区,冬季种温很低,含水量达20%的禾谷类种子也可安全储藏,可到了夏季种温升高,安全水分必须控制在13%~15%以下。
种子的呼吸作用是储藏期间的主要生理活动,能否控制好种子呼吸是关系到储藏成败的主要问题。
影响种子呼吸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水分和温度这两个主要因素外,其空气成分,种子质量情况(成熟度、净度等)以及种子微生物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实践工作表明,种子安全储藏要保持“干、冷、净”的状态。
(二)、种子的贮藏方法可分为干藏和湿藏两大类。
1、干藏法把种子放在于燥的环境中贮藏。
适于含水量低、休眠期短的中小粒种子。
①普通干藏将干燥至安全含水量的种子装入一般干燥的容器中(如布袋、桶、箱、缸等)贮藏。
容器放在干燥、通气、阴凉并经消毒的贮藏室或地下室内,种子中可拌入一定比例的干燥剂(如石灰、干沙、木屑)和杀虫剂.以防止种子生虫或受潮。
种子库用SO2 熏蒸消毒。
凡是种子安全含水量低的种子,或短期内不会丧失发芽力的种子,或贮藏时间不长的种子(秋采春播),都可用这种方法.如侧柏、白蜡、槐树、刺槐、合欢、紫薇、木槿等。
②密封贮藏将精选并干燥至安全含水量的种子装人密封容器中贮藏,密封后的种子最好储藏在-5℃~10℃之间。
容器经过消毒,容器内放人适量干燥剂(如氯化钠:种子重量的10 % ;变色硅胶:1 % -- 5 % ;或木炭、生石灰等)。
装至容器容量的90%时密封,用石蜡密封.然后置于低温种子库或贮藏室保存。
凡安全含水里低,容易丧失发芽力(如杨、柳等),或贮藏时间较长,稀有珍贵的种子,科研用的少量种子采用此法。
密封干燥有利于保持种子的寿命并保持较高的发芽率。
2、湿藏法把种子放在低温和湿润条件下贮藏.适用于含水量高、休眠期长.又近期播种用的大粒种子。
如板栗、栎类、银杏、七叶树、南天竹、黄杨等。
①室内堆藏选择干燥、通气的屋子、地下室,先在地面洒水.再铺10 厘米左右的湿沙。
大粒种子:一层种子一层湿沙交替放置;中小粒种子将种沙混合堆放,种沙比l : 3 ,堆至50厘米左右.再用湿沙封上.或用塑料薄膜盖上。
堆内每隔100 厘米左右插一束秸秆或放一个通气设备,堆间留出通道,以便通风和检查。
湿沙含水最为饱和含水量的60%。
此法在我国高温高湿的南方较常用。
②室外埋藏(坑藏)室外贮藏大中粒种子的方法。
选地势干燥、排水良好的背风地挖坑。
坑宽l 米;坑长视种量而定:坑深根据当地冻土层深度和地下水位高低而定。
原则上.坑深在冻土层以下或附近.地下水位以上。
坑底铺粗沙石10 厘米左右,然后铺种与湿沙(l : 3 ) .大粒种子可一层种子一层湿沙,交替堆放,堆至距地面10-20厘米时停止。
上覆盖湿沙,再加上土堆成屋脊形。
坑内插秸杆以便通气,坑四周挖排水沟。
湿沙含水量为饱和含水量的60%。
此法在我国北方应用较普遍。
此外,湿藏还有流水贮藏,即将种子装在竹篓或麻袋中,然后放入流动的净水中贮藏,此法适用于栎类等大种子,还有雪藏,适用于东北地区。
无论采用什么贮藏方法.最关键的问题是维持种子的生命力.保证有较高的发芽率。
(三)、贮藏种子应注意的问题:1、勿用塑料袋装种子塑料袋不透气,在缺氧的条件下.种子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能杀死种胚:在塑料袋中,种子呼吸产生的水分和热量散发不出去.容易使种子发热毒变。
一般用透气性良好的容器如麻袋、布袋等装种贮藏。
2、勿使种子接触地面由于地面湿度大,种子直接堆放在地面上会使种子受潮而降低发芽率。
因此,不管麻袋、布袋及其他容器,都不宜直接堆放在地面上.最好用砖或木板垫高50厘米左右。
3、防虫蛀种子在贮藏期间.会被多种病虫蛀食,避免的方法是尽量使种子干操,创造不利害虫生存的环境,可利用晴天中午暴晒种子,消灭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