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型与非离子型造影剂副反应对比分析
非离子型与离子型碘造影剂增强扫描副反应分析

头 颈 胸 腹 部 部 部 部
麻疹 、 喉头干痒 、 眩晕等中度反应 ; 例患者出现呼吸 困难 、 l 休
克等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反应。
∞
2 4
躬
2 2 离子 型造影剂 增强结果 .
经肘静脉或其它较大血
[ 关键词 】 碘造影剂 副反应 增 强扫描 体层摄影术
[ 摘要 】 目的:探讨非离子与离子 型造影剂在增强扫描 中的安全性 。指导造影剂在增 强扫描 中的合理使 用及 副反应
的 预 防 。 方 法 :通 过 对 3 3 6 0例 增 强 扫描 病 例 使 用 非 离 子 与 离
子 型 造 影 剂 副反 应 的对 照 ,分 析 非 离子 与 离 子 型 造 影 剂 副 反
应的发生率与程度 比较。结果 : 3 3 在 6 0例碘造 影剂增 强扫描
中使 用 非 离子 型造 影 剂碘 海 醇 有 37 5 2例 ,其 中 8 2例 出现 不
同程度的副反应,副反应发生率为 2 3 % 。5 .0 8例使用 离子 型 造影剂泛影葡胺 增强扫描 中,有 l 例发生不 同程度的不 良反 1 应, 副反应发 生率为 1 .7 。 8 9 % 结论 : 离子型造影剂在实践应 非
质量 。
1 料 与 方 法 .资 11 一般 资料 . 收 集 20 0 2年 l 0月 至 20 0 4年 l 0月共
3 3 . 3 3 3 .1 l 2 O O 0 0 4 0. 5 < < . 0 . 3 5 7 P o9 O o 3 7 < <. 0 . 4 7 O. 5 P o 9 P < . D o 0 5 P < . o o o 5 P < . 5 o 0D
不同造影剂在影像学检查中的不良反应对比

诊断应用中对钙化病灶的敏感性较为显著,能够为乳腺疾病诊断确认提供可靠依据和支持,临床应用价值作用较为显著⑷。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临床中多数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病灶钙化率较低,导致钳靶检査在实际诊断应用中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此外,由于我国女性乳腺以致密型为主,而钳靶检査在致密型乳腺疾病的检査应用中检出率相对较低,因此,导致其临床检查应用局限性显著"⑹。
而乳腺超声检査在疾病筛査诊断应用中,由于其无电离辐射影响等特点,在对哺乳期及妊娠期女性乳腺疾病检查中均可使用,同时其在进行乳腺肿块检查中的分辨率较高,更加适用于致密型乳腺检查,临床诊断效能作用较钳靶更为显著⑺。
值得注意的是,乳腺超声进行恶性病变检出率较低,而增强磁共振作为一种先进的影像学技术,能够从不同方位检查病灶的形态及信号特点,病灶DWI结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弥散受限,间接提示病灶恶性可能;灌注特性曲线特性也能间接提示病灶的良恶性,能够同时进行双侧乳房检查,使其整体观察与综合性判断性能良好,再加上能够对乳腺软组织、多病灶的准确探查,使得其临床诊断效能较为显著,在乳腺疾病检査中价值作用突出⑻。
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147例乳腺疾病患者分别采用乳腺超声、钳靶与多期动态增强磁共振检査后显示,147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共有179个乳腺病灶,其中,乳腺良性肿块患者103例,共124个病灶;乳腺恶性肿瘤患者44例,共55个乳腺病灶。
乳腺超声对乳腺良性肿块的检出率为93.5%,明显高于钳靶检查的66.1%及多期动态增强磁共振检査的8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多期动态增强磁共振检査对乳腺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为96.4%,明显髙于乳腺超声的74.5%及钳靶检查的8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乳腺超声、钳靶与多期动态增强磁共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均具有较为显著的效能作用,其中,多期动态增强磁共振与乳腺超声诊断效能优于钳靶检査。
造影剂在CT增强中毒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

造影剂在CT增强中毒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目的:探讨含碘造影剂在CT增强扫描中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近10年来,对我院1860例患者使用离子型高渗造影剂和620例使用非离子型低渗透造影剂进行CT增强中,副反应的观察和对照。
结果:2组结果表明过敏及副反应发生率以离子型造影剂居多,且以头晕,恶心,呕吐,结膜充血,皮肤发痒,荨麻疹为常见表现。
非离子型造影剂较少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临床应重视碘造影剂在cT增强中的增强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的危害。
标签:碘造影剂;CT增强;过敏与副反应CT增强扫描是CT诊断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含碘造影剂已广泛应用于CT增强中,增加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密度差别,从而提高病变的显示率与诊断的准确性。
因CT使用碘剂的剂量大且注射速度快,故毒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危及生命的严重反应时有发生。
CT造影剂分离子型高渗透造影剂(泛影葡胺,异泛影葡胺,泛影钠,异泛影钠,复方泛影葡胺等)和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优维显,欧乃派克,碘必乐等)两大类。
1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于我院自1995~2004年,对2480例静脉注射含碘造影剂进行CT增强扫描,其中1860例使用离子型高渗造影剂进行CT增强,称观察组,男1129例,女731例,男女之比为1.5:1。
年龄11~78岁,平均44.5岁。
有620例使用非离子造影剂进行CT增强扫描,称对照组,男409例,女211例,男女之比2:1,年龄8~76岁,平均44岁。
1.2方法观察组用离子型高渗造影剂,泛影葡胺,在CT扫描前,应先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掌握造影剂对某些疾病的禁忌症,常规做碘过敏试验(静脉注射30%泛影葡胺1ml),观察20分钟后,确无任何不良反应时,再用60%泛影葡胺,成人剂量60~80mL胖瘦体形按体重酌情增减,小儿按体重1ml/kg剂量,并在抽吸泛影葡胺时加地塞米松,小儿加入10mg,两药在注射针管内混匀后经静脉注射进行扫描。
造影剂分类及优缺点

一、显影剂种类(一)CT显影剂目前用显影剂多为含碘制剂。
含碘制剂大体分为两大类:离子型与非离子型。
1.离子型显影剂按结构分为单酸单体和单酸二聚体。
单酸单体的代表药物有泛影葡胺(可用于各种血管显影及静脉肾孟显影,用于不同器官时,其浓度亦不同)、碘他拉葡胺等,单酸二聚体的代表有碘克沙酸。
离子型显影剂性质稳定对比良好但溶液属高渗性,患者中毒副反应发生率高,肌体的耐受性差。
2.非离子型显影剂非离子型显影剂有碘海醇(欧乃派克)、碘异肽醇(碘必乐、碘帕醇)、碘普罗胺(优维显)、碘维索(安射力、碘氟醇)等,非离子型显影剂其渗透性降低甚至接近血浆,毒副反应小,生物安全性大,对神经系统毒性低,副反应发生率低,肌体的耐受性好,可用于各种血管显影及经血管的显影检查。
(二)MRI显影剂MRI是一项先进医学影像诊断技术, 利用生物体不同组织在外磁场影响下产生不同的共振信号来成像, 磁共振信号的强弱取决于组织内水的含量和水分子中质子的弛豫时间, 可有效检测组织坏死、局部缺血和各种恶性病变如肿瘤, 并能进行早期诊断, 还能对器官移植等进行监测。
根据磁性中心的不同,MRI显影剂可分为顺磁性物质、超顺磁性物质和铁磁性物质三大类。
根据磁性物质的分子大小和颗粒形状不同,又分为小分子顺磁性显影剂、大分子顺磁性显影剂、超顺磁性粒子和铁磁性粒子、纳米结构显影剂等几类。
1.小分子顺磁性显影剂目前常见的小分子顺磁性显影剂是:Gd-DTPA及其线型、环型多胺多羧类螯合物和锰的卟啉螯合物。
Gd3+、Dy3+、Mn2+、Fe3+有较大的有效磁矩,与适当的配体形成稳定的螯合物后,毒性大大降低,且增大了分子体积,是MRI显影剂研究的主要对象。
Gd-DTPA及其线型、环型多胺多羧类螯合物的优点是增加了显影剂的亲脂性能并提高了对靶组织如肝脏的选择性。
锰的卟啉螯合物能选择性地富集于肿瘤组织,对肝脏和肾脏MRI信号具有良好的增强效果。
但目前常用的小分子顺磁性显影剂多为非选择性的胞外试剂,相对分子质量小,半衰期短,体内信号弱。
离子型与非离子型造影剂在静脉尿路造影术中应用的对比分析

注射 器 , 导 致 血 细 胞 破 碎 , 取 后 再 将 血 液 注 入 到 试 管 内 , 易 抽 整 个 过 程 时 间长 , 且 在 注 人 试 管 时 , 形 成 冲击 和 湍 流 , 而 易 引 起红细胞破裂造成溶血 , 响化验结果 , 终导致 穿刺失 败 , 影 最 需再次穿刺取血 , 不仅 增加 患 儿 痛 苦 , 且 影 响 了 护 患 关 系 , 而
穿 刺 成 功 的 信 心 。本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 验 组 采 血 量 不 足 、 实 凝 血 或 溶 血 发 生 率 较 对 照 组 明 显 减 少 (P< O 0 ) 说 明使 用 一 .1 , 次性 7 真空 采 血 针斜 角穿 刺 , 于 双 向针 头 的 中 间 有 较 长 号 由 的连 接胶 管 , 作 者 有 较 大 的 回 旋 余 地 , 以 边 采 血 边 轻 摇 操 可 抗 凝 管 , 血 液 与 抗 凝 剂 充 分 混 匀 , 时 易 控 制 采 血 量 , 生 使 同 发 凝 血 及 溶 血 现 象 较 少 , 少 股 静 脉 的损 伤 , 低 并 发 症 的 发 减 降
甚 至 引 起 医 疗 纠 纷 , 操 作 者 带 来 一 定 的 心 理 压 力 , 摇 其 给 动
用。
・ 57 ・ 5
参 考 文献
[ 3 国飞 . 生 儿 行 股 静 脉 穿 刺 采 集 血 标 本 的 体 会 [ ] 中 国 实 用 护 1林 新 J.
理 杂 志 ,0 4 2 1 :8 2 0 ,0() 3 .
覃 永 平
( 西南 宁 市 第 一 人 民 医 院 , 西 南 宁 5 02 ) 广 广 3 0 2
【 要】 目的 摘 对 离 子型 与非 离 子 型 造 影 剂 在 静 脉 尿 路 造 影 术 中的 应 用 作 对 比 分 析 , 评 价 何 种 造 影 剂 更 具 应 用 优 势 。方 法 并
两种造影剂在增强扫描CT中应用效果观察及不良反应的护理

造影剂 患者必须详 细询 问过 敏史 , 严格筛选 高危患者 , 如小
儿 、 年 人 、 敏 体 质 患 者 , 量 改 用 非 离 子 型 造 影 剂 。如 老 过 尽 患 者 静 脉 推 注 造 影 剂 后 出 现 不 良反 应 , 发 热 、 心 、 痒 如 恶 发 等 , 导 患 者 深 呼 吸 、 松 , 解 患 者 紧 张 情 绪 ; 旦 发 生 指 放 缓 一 中 重 度 不 良反 应 , 立 即停 止 推 注 . 予 相 关 的 处 理 。检 查 应 给 室 中 应 常 规 配 备 应 急 的 检 查 及 抢 救 设 施 , 血 压 计 、 诊 如 听
[ 要 ] 目的 摘 理要 点 。 方法 探讨 增 强扫 描 c cnrs eh ne e tsa nn T, E T) T(ot t n a cm n cn igC C C 中应 用两 种造 影 剂 的效果 及 不 良反 应情 况 , 总结 护 a 并
将 60例 行 C 0 T增 强扫描 的患 者随机分 为应 用离子型 造影剂 30例与应 用非离 子型造 影剂 30例 。 0 0 比较两种 造影剂增 强 两种造影剂 的增强效 果基本一 致 . 但非 离子型造影 剂注射患 者局部过 敏反应和 全身机体过 敏反应率 明显低 CC E T应 用非离 子型造 影剂 的不 良反应 发生率 较离子 型造影 剂低 , 应针对 造影剂 导致 的不 良反 应给予 患者
[ src] Abta t
0bet e oosreteavrerat no ieet id f o t s meim adsmmai usn onemesrsi T jci T bev d es eco f f rn kn s nr t du n u v h i df o c a r en rigcu tr aue nC z
两种造影剂在影像学检查中副反应对比分析

医学影像及检 验
ME I A 0 MA I N D C LⅡ R TO N .2 0 1 o0 21 ・7 5 ・ 9
c T问世 以前, 中风的诊断只能依据临床 医生 的经验 , 根据病史、 主诉 、 性脑 梗 死 、 是 出血 性脑 梗 死 。脑 出 血是 脑 实质 出 血 、 室 内 出血 还 是 蛛 网 还 脑 膜 下 腔 出血 、 肿 瘤 出血 , 且 可测 量 脑 出血 量 的 多 少 。不 同部 位 的 血肿 出 临床 体征 来 判 定 是缺 血 性 还 是 出血 性 , 能确 定 病 灶 的 部 位 、 小 。 自 C 脑 而 不 大 T 血 原 因不 同 , 救 方案 则 不 同 , 后 也 不 同 , 床 采 用 开 颅 清 除 还 是 钻 孔 抽 应 用 以来 , 仅 能 明确 中风 是 缺 血 性 还 是 出 血性 , 且 可 以 确 定 病 灶 部 位 、 抢 预 临 不 而 吸、 或保 守 治疗 在 很大 程度 上 取决 于 出血 部 位 。c T能 直 接 显 示 血 肿 的位 置 大小。出血性中风可以估计出血量的多少 , 从而指导 I 临床医生 决定治疗方 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 , 开颅手术还是微创手术 , 可以估计预后 , 部分 出 和 大小 , 出血 的 临床 预后 , 出血 部 位 及 出 血 量 的多 少 有 关 , 脑 出血 量 案 , 脑 与 大 腔隙 性 , 是 出 还 小 于 3ml 自行 吸 收 , 保 守 治 疗 , 出血 量 大 于 3 ml 则 有 手 术 指 征 。 血性 中 风还 可 以 明确 病 因 。缺 血 性 中 风 可 以 明确 是 缺 血 性 , 0 能 可 当 0 时 T均 可 直 观 观 察病 情 变 化 , 疗 小 脑 、 干 出血 血 肿直 径 大 于 3 m应 立 即手 术 。 因此 血 肿 的 大 小 是 制 定 抢 血 性脑 梗 死 。无 论 是 缺 血 性还 是 出 血性 中风 c 脑 e
复方泛影葡胺和国产碘海醇在CT增强扫描中副反应的对比观察

复方泛影葡胺和国产碘海醇在CT增强扫描中副反应的对比观
察
王红燕
【期刊名称】《山西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5(034)004
【摘要】近年来非离子型造影剂的发展,以其良好的理化特性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
本研究比较了国产离子型造影剂60%复方泛影葡胺(meglumine diatrozoate)与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iohexolurn)在CT增强扫描中产生副反应的情况,讨论其安全性和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343-344)
【作者】王红燕
【作者单位】临汾铁路中心医院,0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4.42
【相关文献】
1.欧乃派克和复方泛影葡胺在CT增强扫描中副反应的对比研究 [J], 郭莉;甘万崇
2.碘海醇与复方泛影葡胺在影像学检查中副反应对比分析 [J], 赵宏然;赵海
3.优维显与安其格纳芬在360例高危因素病人CT增强扫描中副反应的对比观察[J], 沈霞;赵建农
4.国产碘海醇用于肝脏CT增强扫描60例临床观察 [J], 曹玉;万瑞香;隋忠国
5.离子型与非离子型造影剂在CT增强扫描中副反应对比观察体会 [J], 梁东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碘毒副反应的耳夹压穴治疗
The Therapy of Iodine Toxic Side Reaction by Pressing Acupoints wi th Aural Cl ips 潘金海 华菊英
上海解放军第 455 医院 200335
碘毒副反应是 放射科造影中常遇 到的并发症, 以往有用体 针和耳针进 行抢救治疗, 今介绍耳夹压耳 穴治疗法, 46 例中 44 例取得满意效果, 特介绍如下:
心、呕吐。3 例第二次使用优维 显出现头晕、恶心、荨 麻疹; 3 例 第二次使用泛影葡胺出现恶心、呕吐; 1 例第一次使用优维显未 发生副反应, 第 2 次使用泛影葡胺出现荨麻疹; 1 例第 1、2 两次 使用 优维显、碘必乐 未发生 副反应, 第 3 次使用 碘必乐出 现恶 心。
采 用德 国 西门 子公 司 SomaT omHiQ S - Ⅱ 全 身 CT 扫 描 机, 扫描时间为 2 s, 采用快速 静脉团注法即在肘静 脉一次快速 团注 60% 泛影葡胺 60 ml, 加地 塞米松 10 mg , 优维显 50 ml, 碘 必乐 50 ml, 以 12 号针头推 注, 1~2 min 推完。使 用泛影葡胺 1 ml 静 脉注 射作碘 过敏 试验, 观察 20 min 以 上, 结果 阴性 才使 用; 有头晕、心 慌、恶 心、荨 麻疹等 副反应 者改用 非离子型 造影 剂。本 组病 例注射 造影 剂后 10 min 至 1 h 出现 副反 应, 根据 A nsell 的造 影剂副 反应分 度: 轻 度反应 包括 潮红、恶心、呕 吐, 荨麻 疹、心 慌、头晕等, 中一 重度反应 包括心 动过速、呼吸 困难 等( 见附表) 。
1 方法 耳夹用合金钢皮制成。造影中当病员有明显反应, 如胸闷、
气急、恶心 呕吐等 时, 即 用耳夹 压耳穴, 压力 要大, 主要穴 位是 神门, 皮质下, 一般只取双耳单穴位。以上穴位均是抗过敏反应 常用穴位。
2 疗效观察 碘毒副反应病 例均选用较明显反 应, 不作处 理要停止检查
者, 共 46 例, 静脉胆道造影 35 例, 静脉尿路造影 10 例, 经皮肝 穿刺胆道造影 1 例。46 例中 44 例显效, 1 例无效, 经抢救脱险, 1 例有较重反应后暂缓检查。
程度 及发生率 取决于两 个方面, 一方 面是由 造影剂 的高渗 性, 化学毒性和电 荷三者决定的, 另一方面与给药 方式, 剂量, 部位 也有一定的关系。泛影葡胺属有机碘溶液, 作为 胃肠对比剂, 对 比良 好, 性质稳定, 不 易被胃肠 道吸 收[1] , 因此, 口服 引起 过敏 反应较少, 而引起中度以 上过敏反应则更少。本 文 2 例均有食 物( 虾) 过敏史, 属造影剂高危人群。其临床表现 均发病急骤, 变 化迅速, 且均引起血压及脉搏的改变, 例 1 尚伴神志改变。其发 病机理目前尚不十 分清楚, 可 能与肠粘膜对造影剂 的异常吸收 而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反应有关[ 2] 。从本文 2 例我们应吸取如下 教训: 口服含 碘造影 剂一样 可发生中 度以上 的过敏 反应, 应引 起放射科医师的高 度重视, 尤 其是有食物或药物过 敏史的高危 人群。我们 认为口服造影剂后应 密切观察 5 min 以上, 对有食 物或药敏过敏 史的患者, 更 应高度重视。同时一旦 发生过敏反 应, 应快速采取强有力的抢救措施, 以免发生意外 。
3 典型病例介绍 徐某 女, 年龄 39 岁, 静 脉胆道双剂量造影, 注药一半, 病
员恶 心、呕 吐、腹痛, 当时考 虑先压耳 穴还是 先拿痰 盂, 即 压耳 穴, 神 门内分泌( 双耳) 。等拿痰盂来时, 病员反 应消失, 造影继 续, 获得成功。
夏× × 男, 年龄 36 岁 , 双 剂量静 脉胆道 造影, 注药 过程 中, 病员稍感腹部不适, 注药完后, 病员胸闷、气急、出汗到大汗 淋 漓, 面色 苍白, 虚脱, 压 神门, 内分泌穴 ( 双 耳) , 3 min 内 病员 症状全部消失。
2 参考文献 1 周康荣. 腹部 CT. 第 1 版. 上海: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3: 133 2 张东友. 胃肠 CT 造影技术. 现代诊断与治疗, 1991; 2: 109~113
离子型 与非离子型造 影剂副反应 对比分 析
The Comparative Aanl ysis of the Side Reacti on of the Ionic and Nonionic Cantrast- medium
王礼同 姚中逸 刘淑惠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CT 室 225001
CT 增强扫描时快速注入大剂量造影剂所导 致的副反应越 来越引起人们的重 视, 尤其在 具有造影剂副反应 高危因素人群 中产生的副反应更为严重。非离子型造影剂的问世是碘造影剂 发展 中的一个 突破性进 展, 它可降低 造影剂 的渗透 性、电 离性 及化学毒性。本文目的对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造影剂在 CT 增强 扫描时发生的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
例 2: 男, 20 岁, 临床疑肝脏占位性病变行 CT 检查, 检查前 常规口服 1% 泛影葡胺 200 ml, 3 min 后患者诉腹部剧烈 绞痛, 大汗淋漓, 即测 P 110 次/ min, Bp 12/ 9. 3 kPa , 立即静脉注射地
实用放射学杂志 1998 年 9 月第 14 卷第 9 期
头皮巨大皮样囊肿 1 例报告
Huge Dermoid Cyst of Scal p: A Report of one Case 王晓轩 翟跃杰
河南中原油田中心医院放射科 4 57 00 1
构均无异常( 附图) 。 手术所见: 肿物与颅骨骨膜紧密粘连, 分离后 切除, 重约 2.
8 kg 。切开肿物, 内见“小炎粥”样黄色粘稠物及 少许毛发, 并见 多个纤维分隔。
易行, 当 病员有 反应时, 用 耳夹 夹穴见 效快, 一 般压穴 后 1~ 2 min 反应消失, 当压穴 后 1~2 m in 未见 效即用西 医抢救, 失败 的病例, 注射 60 ml 泛 影钠, 注射 药液一半有反 应, 即压 穴有一 些效果, 但后反应逐渐加重, 至休克, 即用其它方法抢救脱险。
静脉内注入泛 影葡胺引起过敏反 应临床上比较常见, 口服 引起过敏反应则比 较少见, 尤 其是中度以上的过 敏反应则更少 见。笔者遇到 2 例, 现报导如下:
例 1: 女, 48 岁, 临床疑右肾占位性病变行 CT 检查。检查前 常规 口服 1% 泛影葡胺 200 ml, 约 3 min 后 病人诉心 慌, 胸 闷, 气短, 四肢发抖。即测脉 搏脉弱几乎不能触 及, BP 6. 7 kPa, 随 即出现神志不清。立即皮下注射肾上 腺素 0. 5 mg , 平卧, 上氧, 静脉注射 地塞米松 10 m g, 同时快 速静脉点滴 10% 葡萄糖 500 ml。10 m in 后患者神志逐渐恢复, 测心率 80 次/ min, Bp 14. 7/ 9. 3 kPa , 观察 1 h 病 情稳定后行 CT 平扫。追 问病史, 既往有青 霉素, 磺胺过敏史, 食物( 虾) 过敏史。
塞 米松 10 m g, 平卧 给氧, 5 min 后 症状改 善。测 P 90 次/ min, Bp14. 7/ 9. 3 kPa, 观察 1 h 病情稳定后行 CT 平 扫。追问 病史, 既往有食物( 虾) 过敏史, 药物过敏史不详。
1 讨论 含碘 造影剂 的毒副 反应已 引起人 们的普 遍重视, 其性 质,
附表 副反应症状种类及次数
潮 头 恶 呕 荨麻
心动 呼吸
心慌
红晕心吐 疹
过速 困难
泛影葡胺 1 1 8 7
6
21
1
优维显
11 6
9
2
碘必乐
21
12 Biblioteka 论实用放射学杂志 1998 年 9 月第 14 卷第 9 期
据文献报道离子型造影剂泛影葡胺 的副反应发生率在 3% ~ 9% 之间, 我 院为 4. 3% , 其 中 荨麻 疹 6 例 ( 1. 36% ) , 呕 吐 7 例, 中- 重度反应 2 例, 心动过 速, 呼 吸困难 各 1 例; 国外 有人 报道非离 子型造影剂轻度副 反应约 0. 03% , 国内报道约 0. 1%
病理诊断: 头皮皮样囊肿。
巨大头皮皮样囊肿少见, 现报告 1 例。 患者, 男, 56 岁, 生后发现右枕部枣样大囊性肿物, 渐增大,
34 岁 时肿物变 成前、后 2 个, 38 岁时增大 较快, 46 岁时肿 物覆 盖右半侧头皮。体检全身情况无特殊, 2 个巨大肿物呈囊性, 二 者相通, 表面头发正常, 无血管怒张。
56 0
·经验介绍·Introdrcton of Experience
口服碘造影剂引起过敏反应 2 例
Al lergic Reacti on Caused by the Oral Iodine Contrast - medium: A Report of two Cases 张东友 唐小枚
武汉市第一医院 CT 室 430022
某 飞行 员 静脉 肾盂 造影 中, 外院 检查 有碘 毒副 反应 阳 性, 因飞行员 飞行鉴 定需要 做检查, 我院 在做检 查时也出 现阳 性反 应, 即 用耳夹 压穴位, 症状 很快消 失, 因 检验耳 夹效果, 又 取下耳夹, 病员即出现恶心、呕吐征象。
4 小结 ( 1) 用耳 夹压耳 穴治疗 碘毒副反 应是一 种有效 方法, 简便
5 61
~ 4. 4% , 我 院 非 离 子型 造 影 剂 的轻 度 副 反 应 为: 优 维 显 2. 74% , 碘必乐 1. 53% , 表现为心慌、恶心、呕吐、荨麻疹等。由此 可 见离子 型与 非离子 型 造影 剂副 反应 相比, 前 者明 显高 于后 者。关于其机理, 文献有较详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