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探究欧姆定律》

合集下载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4.2探究欧姆定律课件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4.2探究欧姆定律课件
4.再换用阻值为15Ω的定值电阻,重复步骤3。
5.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数据分析:一.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次序
电阻R=_5 Ω
电压(伏)
电流(安)
(1)
1
0.20
(2)
1.5
0.30
(3)
2
0.40
实验次序
电阻R=1_0Ω
电压(伏)
电流(安)
(1)
1
0.10
(2)
1.5
0.15
(3)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第二节 探究欧姆定律
物理量
物理意义
电流 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符号
国际单 位
测量工 具
I A 电流表
电压 形成电流的原因
U V 电压表
电阻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请看以下实验,思考问题
请思考: 如果要使灯泡变暗
有何办法?
怎样使灯泡变暗?
方法:
方法一:去掉一节电池(改变电压)
3.按照步骤2的操作,再调整2次滑片的位置,(最好使 电压表的示数成整数倍的变化)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到 表格中.
4.换用一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重复上述实验,把 测得的数据记录到表格中。
5.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二、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与 电阻之间的关系。
设计并连接实验电路
R′ V R
公式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是针对同一时刻而 言的,即公式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具有同时性。 不能用某导体中A时刻的电流跟该导体两端B时刻 的电压来求其电阻,也不能用某导体两端A时刻的 电压跟该导体的电阻来确定该导体B时刻的电流。
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2)因果性和逻辑性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探究欧姆定律(共张PPT)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探究欧姆定律(共张PPT)

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析动态电路 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P向右移时,试分析电路中各电表 示数的变化情况
A变小,V变小 A变小,V变大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滑 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 _____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泡L变暗 B.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泡L变亮 C.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泡L变暗 D.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泡L变亮
串联电流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
串联电路 特点 并联电流
电流特点:
❖ I=I1=I2 =I3 =… =In
电压特点:
•U=U1+U2 +U3 + …+ Un
电阻特点:?
电流特点:
❖ I=I1 +I2 + I3 … +In
电压特点:
❖ U=U1 =U2 = U3 … =Un
电阻特点:?
•R=R1+ R2 + R3 + …+ R n 1/R= 1/R1+1/R2+1/R3+…+1/Rn
(1)
2
4
0.5
(2)
10
2
5
(3)
15
3
5
4.如图电路中,电路两端电压U=27 V, 两电阻R1=6 Ω,R2=3 Ω,求每个电阻两
端的电压。
例1 对公式R U 的理解中,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_____ I
A.电阻与电压成正比 B.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C.对某一导体,U与I的比值不变 D.以上都有可能
复习与整理
1、什么是电阻?电阻与那些因素有关?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2、电阻的单位及符号
欧姆
Ω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探究欧姆定律)新课件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探究欧姆定律)新课件
猜测与假设: (1)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_______; (2)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_______ 。
知识点 1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器材:
知1-讲设计实验A源自SRR' V
电路图
知1-讲
实物图
知1-讲
实验步骤: 1. 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
【例2】(2014•黑龙江)有两个电路元件A和B.流经各 元件的电流I与其两端电压U的关系如图所示.把A、B 元件并联后接在1V电源两端,并联电路的总电流
为 A,此时元件B的电阻是 Ω.
【例3】(2014•衡阳)如图,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 变.R1的阻值是10Ω.通过R2中的电流为0.2A,求:
流与电压的关系,应控制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问题(3):为了得到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应更换不同的电阻
进行多次实验。
总结
知1-讲
表述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不能漏掉“电阻一定” 这个前提条件,也不能弄错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因果关 系而说成“电阻一定,电压与电流成正比”。
知1-练
1 为探究电阻R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某同学将实物 连接成如图 所示的电路。请你指出其中连接的错误 之处,并加以改正。
3. 两个电阻之比是R1:R2=2:5,当把它们串联在电路 中使用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1:1 ,它们两端的 电压之比是 2:5;如果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通过它们 的电流之比是5:2,这时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1:1.
4. 小军采用如图的电路,研究“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与它的 电阻关系”,他分别用5Ω和10Ω的电阻做两次实验,当 完成第一次实验后,小军将A、B两点间的电阻R由5Ω 更换为10Ω,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 变大,为 了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他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14.2探究欧姆定律教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14.2探究欧姆定律教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14.2探究欧姆定律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潜能。

为了让孩子们在幼儿园阶段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我一直在努力探索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这次,我将以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14.2探究欧姆定律教案为例,分享我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欧姆定律,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并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难点: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尤其是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和数据的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等)。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记本、笔。

五、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与欧姆定律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照明电路、手机充电等,引导学生关注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实验探究(15分钟)(1)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2)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探讨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3.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内涵。

4. 实践应用(5分钟)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照明电路的功率计算、手机充电的电流计算等。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2. 难点: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尤其是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和数据的处理。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第2节:探究欧姆定律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第2节:探究欧姆定律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四章第2节:探究欧
姆定律
2024/9/29
复习电流、电压、电阻的知识
电流
表示符号 I
电压
U
电阻
R
国际单位 安(A) 伏(V) 欧(Ω)
测量仪表 电流表 A 电压表 V
提出问题
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会有怎 样的关系?
猜想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电压: 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一条镍铬合金线的两端加上4 V电压时, 通过的电流是0.2
A, 则它的电阻是 Ω2。0 若合金线的两端电压增至16 V时,
它的电阻是 Ω, 这20时若要用电流表测量它的电流, 应选
用量程为
A的0电~3流表。
在探究电阻两端的电压跟通过电阻的电流的关系时,小 东选用了两个定值电阻R1.R2分别做实验,他根据实验数 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你根据图象比较R1与R2的大 小,R1 R2。(选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
S
电压
A
电流
R
电阻
V
R’
20
电压一定时, 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总结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正比
反比 调节滑动变阻器
连接实验电路
欧姆定律的文字表述和数学公式
反比
正比
欧姆定律的变形形式及对应要求
解读欧姆定律的对应性
R
I
R1
R2
R1 I1
I
I R2 I2
U
例题
①电阻一定时, 电流与电压成 正比
欧 ⑴文字表述
甲、乙分别接入电压比是2∶1的电路中,已知它们的
电阻比是2∶3,则通过它们的电流比是 ( D )
A. 1∶1 B. 2∶1 C. 4∶3 D. 3∶1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课件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课件




2、用图12-15所示的实验电路图“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 系”,下列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 A.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是断开的 B.连接滑动变阻器时,滑片要滑到阻值最小的位置 C.连接电表时,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 线柱流出 D.每次更换电阻后,要调节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相同
在上述的实验设计中,第一步要改变电阻两的电压,以及第二 步要保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应该在电路中怎样设计才能达 到这样的要求呢?
使用滑动变阻器
R’ V
R
A
思考
在连线以及闭合开关前要注意什么问题? 连接电流表及电压表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滑 动变阻器要调到最大阻值处。 连接电流表、电压表时要注 意选用合适的量程、正负接 线柱不能接反。
2.公式:I =
U R
I(A) 单位: U(V)
R(Ω)
说明:这里的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是针对同一导 能说一个导体中的电流跟另一个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也不 的电流与另一个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U=IR
3.变换公式:
R=
U I
U=IR: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等于通过它的电
阻的乘积。
R=
U I
表示导体的电阻值在数值上等于加 的电压与其通过电流的比值。
思考 实验记录表格应该如何设计?
表一 保持_电__阻__不变,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
实验次序 1 2 3
电阻 R=____ Ω
电压U/V
电流I/A
表二 保持_电__压__不变,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
实验次序 1 2 3
电压 U=____V
电阻R/Ω
电流I/A
思考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 物理 教学设计 14.2探究欧姆定律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 物理 教学设计 14.2探究欧姆定律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设计 14.2探究欧姆定律一、教学目标1.了解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和表达式2.学会使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3.能够应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分布和电压分布4.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电路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以欧姆定律为核心,介绍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数学关系。

学生将通过实验和计算,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1.掌握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和表达式2.培养学生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教学准备1.物理实验仪器和材料: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干电池、导线等2.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表格3.教师准备 PPT 讲解材料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提问:你们之前学过什么关于电路的知识?2.回顾: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并总结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

步骤二:引入欧姆定律1.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示意图,包括电流表、电压表和电阻器。

2.提问: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如何计算电流和电压呢?3.学生回答后,引入欧姆定律的概念。

讲解欧姆定律的基本表达式:U = I * R,其中 U 为电压,I 为电流,R 为电阻。

步骤三:实验探究欧姆定律1.将准备好的实验仪器连接成一个简单的电路。

2.让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记录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数据。

3.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阻,并验证欧姆定律的准确性。

步骤四:应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1.在 PPT 上展示一些电路图,并提出相关问题。

2.学生根据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分析,解决问题。

步骤五:总结1.总结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和应用场景。

2.强调掌握欧姆定律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电路知识。

六、教学扩展1.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相关的物理概念,如电功率、电能等。

2.设计更复杂的电路图,让学生应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分析。

七、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实验的进行和数据记录的准确性。

2.讲解过程中与学生互动,检查他们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布置课后作业,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探究欧姆定律课件(共30页)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探究欧姆定律课件(共30页)

在分析实验数据时,还可采用图像法
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
I/A
0.6
·
0.4
·
0.2
·
·O
12
3
U/V
二、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2.实验: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 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每次实验更换电阻R 电路图


R

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中滑动变阻器的作 用: 1.使电阻R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表一:
表二:
电阻(欧)电压 电流(安) 电阻 电流 电压
(伏)
(欧) (安) (伏)
5
1 3
0.2 0.6
5 1.2 6
10 0.6
51
15 0.4
分析表一所得到的数据可得结论:_________。
分析表二所得到的数据可得结论:__________。
想一想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收获?
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一、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1.实验: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 和电压的关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路 图
电 路 图
电 路 图
电 路 图
实物图
电路图
一、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1.实验: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 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中滑动变阻器
的作用:1.改变电阻R两端电压。
2.保护电路
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 应__断开_。_
2.闭合开关前,滑
R
动变阻器的滑片
应移到_电__阻_最__大___
位置。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数据记录
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 A,此时元件B的电阻是 Ω.
【例3】(2014•衡阳)如图,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R1 的阻值是10Ω.通过R2中的电流为0.2A,求:
(1)R2的阻值是多少?
(2)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
【练习2】(2014•青海)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12V.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4A,电压表的示数 为8V,则电阻R2的阻值是 Ω.10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 向右移动,电压表的示数将变 . 小
(1)实验选用的器材如图14所示,其中电源为2节干电池,
定值电阻为10Ω,滑动变阻器标有“10Ω 2A”字样,则实
验时电压表应选用的量程为
程为
A.0-0.6
V,0-电3 流表应选用的量
(2)请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2中的元件连 成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 的示数变大.
(3)下表是小华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记录的几组实验 数据,通过对表中数据的分析,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知识点2.欧姆定律及简单计算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 成反比.
(2)公式:I=U/R,符号的意义及单位:U--电压——伏特(V);R--电 阻——欧姆Ω;I--电流——安培(A)
(6)公式说明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但导 体的电阻R与U、无关,U=0时,R≠0,导体的电阻取决于导体的材 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例2】(2014•黑龙江)有两个电路元件A和B.流经各元 件的电流I与其两端电压U的关系如图所示.把A、B元件 并联后接在1V电源两端,并联电路的总电流
b.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4)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电路问题时要注意:
①公式I=U/R中的I、U、R必须是同一段电路上或同一个用电器上 的.
②公式I=U/R中的I、U、R必须是同一时刻或同一状态下的.
③公式I=U/R中的I、U、R的单位必须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安、伏、欧.
(5)欧姆定律R=U/I反映了一段导体中电流跟电压、电阻之间的定量 关系,知道其中两个量,就可算出第三个量.
《探究欧姆定律》
粤沪版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超多互动!超多素材!总有你喜欢的。为教学插上翅膀!
学习目标
1.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归纳得出欧姆定律。
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 计算。
核心考点:欧姆定律的计算
课前预习
1.公式R=U/I的物理意义是( A).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电流越大 B.导体中电流越大,则电阻越小 C.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 D.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2.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可变形得到R=U/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时,要注意开关要断开.
②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阻值最 大位置.
③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a.保护电路;b.调节电阻R两端的 电压.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保持电阻R不变,调节滑动变 阻器的滑片,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变化;在研究电流跟电 阻之间的关系时,实验时依次把5Ω,10Ω,15Ω 的电阻接入电路,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保持某一定值.
(3)公式变形
①把I=U/R变形为R=U/I,可以求电阻.
对R=U/I的理解:
a.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 电流的比值.
b.电阻值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本表达式不能称为欧姆定律.
②把I=U/R变形为U=I•R的理解:
a.导体两端的电压等于通过它的电流与其电阻的乘积.
3. 两个电阻之比是R1:R2=2:5,当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 使用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1:,1它们两端的电压 之比是 ;2如:果5 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 流之比是 ,5这:时2 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 1:1
4. 小军采用如图的电路,研究“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与它的 电阻关系”,他分别用5Ω和10Ω的电阻做两次实验,当 完成第一次实验后,小军将A、B两点间的电阻R由5Ω更 换为10Ω,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 ,为了保 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他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变大
课堂精讲
知识点1.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实验设计
电流的大小可能与电压和电阻有关,所以应当采取控制 变量法分别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选择一段电 路(电阻为R)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 电压、电阻的关系,这就需要测出通过电阻为R的电流和 它两端的电压,所以,设计的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2)实验结论
①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关系;
②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关系.
【例1】(2014•广州)如图1是“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关系” 的电路图.
(1)按电路图2在图中连接实物图(电压表选用0~3V量程).
(2)正确连接电路后,实验步骤如下
①闭合开关,记录定值电阻的阻值及电流表示数;
是( ) D
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成反比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导体电阻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无关
3.阻 A;某为若导该体60导两;Ω体端若两的将端电导的压体电为两压6端V为的时0电,,压通则变过该为的导1电体2 流V的,为电通0阻.1过为A导,体则60的该.Ω电导流体是的电0.2

(“向左移”、“向右移”或“保持不变”)
向右移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20Ω.闭合开关S, 电流表A1的示数为1.5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6A,求:
(1)电源电压;
(2)电阻R2的阻值.
B.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因为没有电流通过,所以导体电阻为 零
C.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D.导体电阻的大小,可以用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 来表示
2. (2014•汕尾)如图所示是分别测量定值电阻R和小灯泡L两端电 压和通过的电流后得到的U﹣I关系图线.由图可知,定值电阻R的
阻值为 Ω5;小灯泡L的阻值会随其两端电压的升高而逐渐变 , 当其大两端电压为2V时阻值为 Ω. 4
【练习3】(2014百色)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12V,R2为 24Ω.问:
(1)只闭合开关S时,通过R2的电流是多大? (2)两开关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1A,则通过R1的电流是多大? (3)R2的阻值是多大?
随堂检测
1. (2014•呼和浩特)由欧姆定律公式可知( D)
A.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②断开开关,换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
③闭合开关,记录定值电阻的阻值及电流表示数;
重复②、③步骤.按上述步骤操作,观察到更换阻值不同的定值电
阻,电压表示数分别如图3、4、5所示;图5电压表的示数
为 .根据各电压表显示的正确示数,指出实验的失误之


【练习1】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华设计了图13 所示的实验电路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