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白血病病毒AB亚群抗体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鸡白血病病毒抗体(ALV-Ab)酶联免疫分析(ELISA)

鸡白血病病毒抗体(ALV-Ab)酶联免疫分析(ELISA)

鸡白血病病毒抗体(ALV-Ab)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鸡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白血病病毒抗体(ALV-Ab)水平。

实验原理:本试剂盒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标本中鸡白血病病毒抗体(ALV-Ab)。

用纯化的鸡白血病病毒抗原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原,可与样品中白血病病毒抗体(ALV-Ab)相结合,经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体和其他成分后再与HRP标记的白血病病毒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酶标抗原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

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与CUTOFF值相比较,从而判定标本中鸡白血病病毒抗体(ALV-Ab)的存在与否。

样本处理及要求:1. 血清:室温血液自然凝固10-20分钟,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出现沉淀,应再次离心。

2. 血浆:应根据标本的要求选择EDTA或柠檬酸钠作为抗凝剂,混合10-20分钟后,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该再次离心。

3. 尿液:用无菌管收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

胸腹水、脑脊液参照实行。

4. 细胞培养上清:检测分泌性的成份时,用无菌管收集。

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

检测细胞内的成份时,用PBS(PH7.2-7.4)稀释细胞悬液,细胞浓度达到100万/ml左右。

通过反复冻融,以使细胞破坏并放出细胞内成份。

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

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

5. 组织标本:切割标本后,称取重量。

加入一定量的PBS,PH7.4。

用液氮迅速冷冻保存备用。

禽白血病综述及PCR技术探讨

禽白血病综述及PCR技术探讨



操作界面:全中文大屏 幕7寸彩色液晶+触控操 作。 根据不同试验要求编辑 程序,控制温度,运行 操作,还具备试验后紫 外灯杀菌功能。 自设快捷方式。 支持U盘拷贝数据结果。
谢谢大家!
荧光PCR检测结果条件设置(元亨)
阈值设定原则 阈值线设定于刚好超过阴性对照扩增曲线的最高 点。不同仪器可根据仪器噪音情况进行调整。 结果描述及判定 阳性对照CT值≤30并出现特定的扩增曲线,阴性 对照无CT值并且无特定扩增曲线,视为有效结果。 30<CT≤35并出现特异曲线,需要重新做。若结 果仍为可疑,可判定阳性。 CT值>35时,超过本方法范围,视为阴性。 对于某些未呈现S曲线,但本底较高的样品,视为 阴性。
分为两类产品
1、禽病诊断试剂盒 禽流感试剂盒:通用型、H5亚型、H7亚型、H9 亚型。 新城疫诊断试剂盒。 2、猪病诊断试剂盒 口蹄疫通用型、蓝耳病通用型、高致病性蓝耳 病、猪瘟、猪圆环2型、伪狂犬试剂盒。
1、便携性高
2、操作简单
chanpin
3、反应时间短 4、灵敏度高
5、投入成本低
如何选用适合的检测试剂盒?
用不同滴度的抗原盲测,选出最敏感的。 同一品牌不同批次的试剂盒进行筛选。

荧光PCR的优点
1、灵敏度高 荧光PCR由机器检测扩增物,最少可检出0.1ng 扩增产物。 普通PCR结果由肉眼检测,至少需要100ng产物 才能判定结果。 2、人为污染小 荧光PCR无需开盖,全程使用仪器运作,PCR结 束即可得到结果,避免气溶胶污染造成的假阳 性。 普通PCR需要打开PCR管盖,取出产物进行电泳, 容易污染。 3、效率高,可相对定量 避免电泳和溴化乙锭染色,生物安全度高,荧 光PCR仪出结果速度也更快。另外可以进行定量 分析。

禽白血病病毒B、E和J亚群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

禽白血病病毒B、E和J亚群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
g n r g e ta l e y mu t l x PC e e fa m n mp i d b l p e R. e h d l n n l p e s q e c s o V u g o p i f i M t o sBy a i i g mu t l e u n e f g i AL s b r u s B,E n n Ge Ba k,a a dJi n n c n e v t e g n e m e twi l p e i t r a i ai t n s c s n a ee t n t r e . e f r r rme o u g o p o s r ai e e s g n t mu t l n e n lst v ra i s wa ho e s d t c i a g t On o wa d p i rf rs b v h i e o o r u sB,
d s a e o l y ie s si p ut . n r K e r s Av a u o i i s S b r u Ge ec i ; l p e CR ywo d : i l c ss r ; u g o p; n h p mu t lx P n e v u i
Z agY e, uF z o C e Xioig,uXi2Wa gJ xn, a g ig hn u  ̄X u h u, h n al S n a, n ai Y n B n : i
(  ̄ l g f ieS in e , rc l r l ie s y o He e , o i g 0 0 1 1Co l eo L f ce c s Ag iu t a v r i f b i Ba d n 71 0 ; e u Un t
E a d J n e e s rme o u g o p n n d o e r v r e p i e rs b r u r e i n d t mp i h a g tg n n ,o e r v r ep i rf r s b r u sB a d E,a n e e s r r f u g o p J we e d s g e o a l y t et r e e e m o f

地方品系鸡中一株 A 亚群鸡白血病 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地方品系鸡中一株 A 亚群鸡白血病 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09,17(4):31-35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s・研究论文・地方品系鸡中一株A亚群鸡白血病病毒的分离和鉴定朱美真,吴玉宝,崔治中(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泰安271018)摘 要:将种蛋孵化到9~11d,分别制备成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en fibroblast cells,CEF)培养,再将其细胞上清接种对内源性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 V)有抵抗力的DF1细胞,从山东某地方品系种蛋中分离到一株外源性AL V,SDAU09E1。

用PCR扩增其囊膜蛋白基因(env)并隆测序后,将其g p85序列与已发表的各亚群AL V比较分析表明,该毒株与A亚群6个毒株同源性最高,为8911%~9019%,而与已发表的鸡的A、C、D、E亚群AL V的gp85的同源性仅在7312%~8719%之间,与目前国内最常见的J亚群的g p85的同源性更是低至3013%~3214%。

这是我国地方品系鸡群中第一次分离和鉴定出AL V2A及其g p85基因。

关键词:A亚型禽白血病病毒;g p85基因;地方品系鸡中图分类号:S858.312.65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6422(2009)0420031205ISOLATION AN D IDENTIFICATION OF SUBGR OUP A AVIANL EUK OSIS VIRUS FR OM CHICKENS OF A LOCAL BREEDZHU Mei2zhen,WU Yu2bao,CU I Zhi2zhong(College of A 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S handong A 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an271018,China)Abstract:The fertilized eggs were collected from a local breed chicken flock and incubated for9211days, chicken fibroblast cells(CEF)were p repared f rom t hese embryo s one by one and incubated for729days. The supernatant was collected f rom each CEF cult ure and inoculated into DF1cells.The inoculated DF1 cell cult ures were incubated for anot her9days and tested for avian leukosis virus(AL V)group specific p27antigen in EL ISA.A exogenous AL V,SDAU09E1,was identified.By PCR amplification of t he g p85 parison of gp85amino acid sequences between SDAU09E1and ot her ALV st rains of different subgroup s indicated t hat SDAU09E1had t he highest homology wit h6reference strains of subgro up A(in t he range of8911%29019%),but t he homology wit h ot her subgroup s B,C,D and E was only in t he range of7312%28719%.In addition,t h homology between SDAU09E1and several st rains of subgroup J,mo st common in China,was as low as3013%23214%.This is t he first report on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LV subgroup A from local breed chickens in China.K eyw ords:Subgroup A of avian leukemia virus;envelope gp85gene;chickens of local breed 禽白血病病毒是最早证明能引发肿瘤的病毒,属a反转录病毒属。

禽白血病的检测与诊断

禽白血病的检测与诊断

禽白血病的检测与诊断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是一种由禽白血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传染病。

该病主要影响鸡、火鸡和鸽子等禽类动物,对禽类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禽白血病病毒主要通过接触、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途径传播,引起感染动物的免疫功能失调,导致机体出现贫血、免疫抑制和肿瘤形成等严重症状。

及早对禽类进行禽白血病的检测和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一、检测方法1. 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是禽白血病检测的常用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采集禽类动物的血清样本,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凝集素试验等技术,检测血清中是否含有禽白血病病毒抗体。

若检测结果呈阳性,则说明动物已被感染禽白血病病毒。

2. 分子生物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是目前禽白血病病毒检测的主流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针对病毒DNA或RNA进行检测,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通过该技术可以直接检测病毒在禽类动物的血液、组织或分泌物中的存在情况,从而及时发现患病动物,防止病毒的传播。

病理学检测是通过病理学方法对禽类动物的组织标本进行检测,观察组织病变的形态学改变,以及病毒的存在情况。

通过病理学检测可以直观地判断动物是否感染了禽白血病病毒,对于疑难病例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二、诊断方法1. 临床表现禽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包括贫血、体重减轻、食欲不振、呼吸困难、腹部肿块、运动障碍等症状。

对于出现上述症状的禽类动物,应及时进行禽白血病的诊断。

2. 实验室检测利用上述的检测方法对禽类动物进行实验室检测,可以明确禽白血病的感染情况。

根据检测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可以对禽白血病进行准确的诊断。

通过对禽类动物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测,可以观察到病理改变的特征,如淋巴组织增生、肿瘤形成等,从而对禽白血病进行确诊。

三、预防措施1. 加强动物免疫力通过提高禽类动物的体质,加强饲养管理,合理配合饲料,以及定期进行免疫接种等措施,可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降低禽白血病的发病率。

禽白血病的检测与诊断

禽白血病的检测与诊断

禽白血病的检测与诊断
禽白血病是一种由白血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禽类繁殖与养殖中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禽白血病病症的主要特征是造成白血球和脾脏的异常增生,对骨髓和淋巴化系统造成影响,而且往往最终致使动物死亡。

禽白血病检测与诊断非常重要,以有效的控制该疾病的蔓延。

从免疫学、病理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多个方面进行诊断和检测。

禽白血病检测的有关技术包括 ELISA、PCR、细胞学检测等。

一、ELISA检测法
ELISA 是指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是用酶标记抗体检测原抗原或抗体的方法。

在禽白血病的检测中,采用 ELISA 技术的原理是检测
血清中是否含有禽白血病病毒抗体。

该技术能够对患禽的血清、血浆或肝、脾、淋巴等组
织进行检测,准确性高,操作简便,且快速便捷,且适用于大规模疫区的检测。

同时,该
检测方法还可以用于血清中抗体水平的动态监测。

二、PCR检测法
三、细胞学检测法
细胞学检测法是禽白血病的常用方法,其主要是通过血液检测来检测是否存在禽白血
病病毒。

细胞学检测可以检测血液中和组织细胞中的禽白血病病毒结构、形态、组织上的
病变程度、并对禽白血病病毒对机体的影响进行判断。

综上所述,对于禽白血病的检测与诊断应综合使用以上三种方法,以提高诊断的准确
性和检测的特异性,为最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做好充分的准备。

同时,加强预防和管理工
作也非常必要,例如疫苗的广泛使用、国家的政策指导、科研人员不断加强研究等,都是
预防和控制禽白血病的重要措施。

2018年安徽省禽群禽白血病AB亚群及J亚群血清学定点监测

2018年安徽省禽群禽白血病AB亚群及J亚群血清学定点监测

2018年安徽省禽群禽白血病A/B亚群及J 亚群血清学定点监测作者:沈艳王倩郭保国占松鹤朱良强何长生来源:《畜牧兽医科学》2019年第08期摘要:为了解安徽省规模禽场的禽白血病A/B亚群以及J亚群的感染状况,2018年选取安徽省6个县(市、区)24个规模化禽场作为定点监测点,采用ELISA方法,对1260份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ALV-A/B亚群抗体阳性率为3.5%,抗体阳性群占37.5%;ALV-J 亚群抗体阳性率为18.0%,抗体阳性群占41.7%。

此次监测表明,目前没有有效疫苗免疫,该病的防控重点应是禽群的净化,尤其是种禽场以及种蛋禽场,通过淘汰阳性禽、清除带毒禽,实现种群净化。

关键词:禽白血病;规模场;免疫抗体;净化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08.0010 引言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由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Viruses of avianleukosis/sarcoma group,ALV/ASV)中的病毒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总称[1]。

ALV禽白血病病毒可分为A~K11个亚群,其中A/B和J亚群对养鸡业危害最大,在中国鸡群中普遍存在单独或共感染现象[2]。

为了解禽白血病A/B亚群和J亚群在安徽省存在及分布情况,根据农业部兽医局和安徽省动物疫病定点监测方案,2018年在全省6个县(市、区)设置固定监测点,开展禽白血病A月3亚群及JAV群血清学定点监测与分析工作。

1 材料与方法1.1 监测点选择结合安徽省的家禽养殖情况以及地理环境等特征,在贵池区、宁国市、青阳县、宣州区、太湖县、长丰县6个县(市、区)各随机选择4个不同规模的家禽养殖场作为禽白血病定点监测点。

1.2 样品采集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各场的血清样品,每个采样点采集血清,其中,大型规模场100份,中型规模场50份,小型规模场30份。

禽白血病的检测与诊断

禽白血病的检测与诊断

禽白血病的检测与诊断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禽类动物,对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禽白血病病毒在感染禽类动物后可引起肿瘤、贫血、免疫抑制等症状,严重影响禽类动物的生长和生产性能。

及早发现和进行禽白血病的检测与诊断对于预防和控制禽白血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一、禽白血病的病原学特征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是一种具有赤红色包涵体的RNA病毒,属于反转录病毒科。

禽白血病病毒主要通过接触、直接接触和气溶胶传播途径传播,对禽类动物的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等组织器官的细胞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感染性。

禽白血病病毒的感染非常普遍,几乎所有的禽类动物都有可能成为禽白血病病毒的潜在宿主。

研究表明,禽白血病病毒还可在其他非禽类动物中复制,对许多其他种类的哺乳动物也有一定的致病性。

由于禽白血病病毒的感染性极强,所以野外环境、养殖环境、物品表面等都有可能成为禽白血病病毒的传播途径。

二、禽白血病的检测方法1. 病毒学检测病毒学检测是确定禽白血病感染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方法,目前主要用于初步筛查和鉴定。

(1)细胞学检测细胞学检测是通过检查患禽的血液、骨髓、脾脏、肿瘤和体腔积液等标本中是否存在典型的白血病细胞,如淋巴样细胞瘤细胞、幼稚细胞瘤细胞、原始细胞瘤细胞等,从而进行禽白血病的初筛诊断。

(2)分子生物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是目前禽白血病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是通过PCR技术检测禽白血病病毒的基因组或RNA。

PCR技术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等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地诊断出禽白血病感染。

2. 免疫学检测免疫学检测是通过检测宿主的体液或组织中的抗体、抗原等免疫物质来诊断禽白血病的一种方法。

(1)凝集试验凝集试验是通过将受检血清与含有病毒抗原的红细胞或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荧光素颗粒进行反应,根据凝集的程度来判断免疫反应的阳性与否。

(2)ELISA检测ELISA检测是通过酶标记抗体与禽白血病病毒抗原的结合来检测免疫反应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禽白血病病毒(A亚群和B亚群)抗体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
1. 目的范围
检测鸡血清中禽白血病病毒(A亚群和B亚群)抗体,为禽白血病综合防控提供依据和参考。

适用于鸡血清中禽白血病病毒(A亚群和B亚群)抗体的检测。

2.依据
《禽白血病诊断技术》(GB/T 26436-2010);
禽白血病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说明书(美国IDEXX公司)。

3.检测原理
将病毒抗原包被在96孔酶联免疫反应板上,加入被检样品后,如样品中含禽白血病病毒(A亚群和B亚群)的抗体,就会与病毒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加入洗板液后,洗掉没有反应结合的物质。

在孔中加入可与鸡禽白血病病毒(A亚群和B亚群)的抗体结合的酶标二抗,通过洗板后,将没有结合的酶标二抗洗掉。

加入底物后,通过孵育显色,显色强度与被检样品中禽白血病病毒抗体(A亚群和B亚群)含量正相关。

4.仪器设备
4.1 量程为100μL的单道移液器和300μL的八道或十二道移液器;
4.2 酶标仪;
4.3 自动或手动洗板系统;
4.4 稀释用96孔板;
4.5 一次性移液器吸头;
4.6 1000mL量筒;
4.7 吸水纸。

5.试剂和样品
5.1 试剂盒组成
5.1.1 酶标板:ALV抗原包被板5块(96孔/块)
5.1.2 酶标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鸡抗体1瓶(50mL)
5.1.3 阳性对照:稀释的鸡抗ALV抗体,叠氮钠防腐1瓶(1.9mL)
5.1.4 阴性对照:稀释的鸡血清,不与ALV反应,叠氮钠防腐1瓶(1.9mL)
5.1.5 样品稀释缓冲液,叠氮钠防腐1瓶(235mL)
5.1.6 TMB底物溶液1瓶(60mL)
5.1.7 终止液1瓶(60mL)
5.2 纯水或超纯水
5.3 样品准备:检测前用样品稀释液将被检样品进行500倍稀释(如:1μL的样品用样品稀释液稀释到500μL)。

6.操作步骤
使用前所有试剂应恢复至室温(20~25℃),将其振摇混匀后再进行使用。

6.1 取出酶标板并标记好被检样品的位置。

6.2 加样:加100μL阴性、阳性对照(不需稀释)和稀释的被检样品到板的相应孔中,加盖室温孵育30min。

6.3 洗板:甩去各孔的液体,每孔加入约350μL的纯水或超纯水进行洗板。

第一次加入纯水后浸泡2min,甩去各也的液体,再重复洗板4次(无需浸泡)。

在吸水纸轻拍使之吸干。

注意在加下一种液体前不要让板干燥或放的时间太长。

6.4 加酶标抗体:每孔加入100μL酶标羊抗鸡抗体,室温孵育30min。

6.5 洗板:重复步骤6.3.
6.6 加显色液:每孔加入100μL的TMB底物,室温下孵育15min。

6.7 加终止液:每孔加入100μL的终止液终止反应。

6.8 读数:测定并记录各孔在650nm下的吸光度值。

7 结果判定
7.1 试验结果同时符合下列条件,方为有效:
7.1.1 阳性对照OD值的平均值和阴性对照OD值的平均值的差值大于0.075。

7.1.2 阴性对照平均值小于或等于0.150。

7.2 判定:
阳性对照和样品的OD值应经阴性对照OD值校正。

阳性对照:OD阳-OD阴,样品:OD样-OD阴;S/P=(OD样-OD阴)/(OD阳-OD阴)。

S/P比值小于或等于0.40,判为阴性。

S/P比值大于0.40(抗体滴度大于844),判为阳性,表明已感染了禽白血病病毒(A亚群和B亚群)。

8 注意事项
8.1 试剂盒保存温度2~8℃,所有组分在使用前应平衡至室温(20~25℃),回温时间2h 以上。

8.2 吸取不同的血清样品要更换吸头。

8.3 加液时应使用移液器并经常校对其准确性,以减少检验误差。

8.4 待检血清样品数量较多时,应使用八道或十二道微量移液器,从稀释板转移到反应板中,以便缩短加样时间。

8.5 洗涤时各孔均需加满洗涤液,防止因洗涤不充分造成非特异性显色。

8.6 结果判定必须以酶标仪读数为准,加终止液反应后应在10min内测定其OD值。

8.7 如没有650nm
8.8 对所使用过的材料在遗弃之前需净化处理,可以浸泡在新配制的5%次氯酸钠(1h 以上)或在120℃高压灭菌至少1h。

8.9 不同批次的试剂不能混用,不要使用过期的试剂。

8.10 不要将TMB底物液暴露于强光或任何氧化剂条件下。

8.11 所有的试剂应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如果碰到,应立即用自来水冲洗接触处。

8.12 试剂盒部分组分中含有叠氮钠防腐剂,在遗弃前,需要用大量的水冲淡,以防形成叠氮化铜或叠氮化铅(这两种物质在受压条件下易爆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