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肌筋膜炎

合集下载

腰背肌筋膜炎名词解释

腰背肌筋膜炎名词解释

腰背肌筋膜炎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腰背肌筋膜炎是啥不?腰背肌筋膜炎呀,就好比是你身
体里的一场“小风暴”!比如说吧,你的腰背就像是一片宁静的森林,
而肌筋膜炎呢,就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把这片森林搅得乱七
八糟。

它主要是指腰背肌肉和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反应。

哎呀呀,这可不是
开玩笑的呢!你想想看,平时你的腰背好好的,能让你自由自在地活动,可一旦被这腰背肌筋膜炎缠上,那可就难受啦!就像本来好好的
路突然变得坑坑洼洼,走起来别提多别扭了。

很多时候啊,这都是因为过度劳累、姿势不正确或者受了凉这些原
因引起的。

这不就跟你走路不小心崴了脚一样嘛,都是因为一些不注
意的小细节导致的问题。

我有个朋友,他之前就得了腰背肌筋膜炎。

他老是跟我说,哎呀,
这腰啊,又酸又疼,就像有无数只小虫子在咬似的。

他说那段时间真
的是太痛苦了,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躺着都难受!你说这多要命啊!
那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腰背肌筋膜炎呢?一般会有腰背疼痛、
肌肉僵硬这些症状呀。

你想想,如果你的腰背感觉紧绷绷的,动一下
都费劲,那是不是很有可能就是它在捣乱呢?这时候可别不当回事啊,得赶紧想办法解决。

对于腰背肌筋膜炎,我们可不能轻视它!就像对待一个调皮的小捣蛋鬼,得好好管教管教。

我们可以通过休息、热敷、按摩这些方法来缓解症状。

难道你不想赶紧摆脱这种难受的感觉吗?当然啦,如果情况严重,那可得去看医生,听医生的专业建议哦。

总之呢,腰背肌筋膜炎虽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也不能小瞧它呀!一定要重视起来,好好保护我们的腰背,别让这场“小风暴”在我们身体里肆虐啦!。

腰背肌筋膜炎怎么治疗最有效

腰背肌筋膜炎怎么治疗最有效

腰背肌筋膜炎怎么治疗最有效
症状概述
腰背肌筋膜炎的症状,主要包括腰背部肌肉区域的疼痛、压痛,弯腰、侧屈或扭转腰部时疼痛可能加重,有时会有腰背部怕冷感。

腰背肌筋膜炎多与劳累、受寒等因素有关,劳累或受凉后加症状可能加重,休息或热敷后症状多会缓解。

对于腰背肌筋膜炎,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避免长时间,弯腰劳作。

治疗经过
中药最好选择外用膏药古顺敷堂筋膜~贴作为一种传统的黑色膏药,具有较强的药用力量和无副作用。

它能迅速消除酸肿和疼痛。

通过应用于患处,修复筋膜病变组织,使肌肉和筋膜组织完全闭合,从外到内根除疾病同时通过药物渗透表皮,可传递到经络、肌肉和骨骼,刺激身体的调节功能,快速消除疼痛,促进血液流动,恢复筋膜,最终冶愈筋膜炎。

日常运动恢复
1.扩胸运动:大部分的患者由于长时间的伏案工作或者是缺乏锻炼就会导致症状发作,可以通过每天做扩胸运动的方式进行缓解。

2.平板支撑:做平板支撑不但可以锻炼肩部和腿部的肌肉力量,还能锻炼腰背肌力量,就能很好的维持脊柱的直立状态,减少筋膜受牵拉的损伤。

3.仰卧起坐:患者只需要每天适量的做仰卧起坐,就能慢慢的锻炼背部的肌肉,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

腰背肌筋膜炎

腰背肌筋膜炎

题目
• 1、腰背肌筋膜炎旳病因1 111111、222222 • 2、腰椎小关节紊乱旳临床体现:11、22、
33 • 3、腰椎滑脱常发生在111和222之间 • 4、腰椎滑脱分度:1、2、3、4、5 • 腰椎滑脱旳康复治疗有哪些?
病理
• 人体旳腰椎,其后关节由上位椎骨旳下关 节突和下位椎骨旳上关节突所构成。小关 节面有软骨覆盖,具有一小关节腔,周围 有关节囊包绕,其内层为滑膜,能分泌滑 液,以利关节运动。腰椎关节突关节面旳 排列则为半额状位及半矢状位,其横切面 近似弧形,对屈伸、侧屈及旋转均较灵活。 因为腰骶部活动范围较大,所以腰骶后关 节较为松弛。
手术后注意事项
• 1、防止伸张、扭转、弯曲或摇动背部肌肉, 以免扭伤腰部
• 2、手术后3-6个月内勿提重物。 • 手术后4-6周可做办公室工作,3-4个月后才
可做出力旳工作。 • 采用渐进式增长活动量,防止剧烈运动。 • 需穿硬背架者,要先穿好才可下地活动。 • 一年内防止过分劳累,维持合适旳体重。
病因病理
• 椎间盘退行性变,关节突关节紊乱,周围 韧带松弛,椎间隙不稳,小关节增生变大 及软组织黄韧带肥厚向中线接近棘突根部 变宽向椎管内突,追板增厚变硬而不规则, 椎板间隙变小,有时相互重叠成瓦状变化。
• 一般以为,第四腰椎旳活动范围最大,第 五腰椎次之,故第四腰椎和第五腰椎之间 发病最多,女性比男性发生退行性前滑脱 者较多。
临床体现
• 疼痛:伤后即痛,腰痛难忍,表情痛苦, 不敢活动,惧怕别人搬动自己身体,稍微 挪动下肢则疼痛难忍。
• 功能丧失:全部腰肌处于紧张僵硬状态, 腰部活动功能几乎完全丧失。
• 待嵌顿解除后腰痛可自行缓解或转变成腰 扭伤痛
治疗
• 以整脊旳手法为主。

腰背肌筋膜炎

腰背肌筋膜炎

腰背肌筋膜炎腰背肌筋膜炎是指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而使腰背部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变性的一种疾病。

腰背部广泛疼痛,多位于两侧腰肌及髂嵴上方,晨起明显,活动后减轻,有时可放射至臀部。

慢性劳损,如长时间弯腰工作、久坐、长时间开车等。

腰椎基础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

腰背部广泛疼痛,多位于两侧腰肌及髂嵴上方,有时可放射至臀部。

疼痛常于清晨发作,活动、热敷后减轻或消失。

进行相关检查,如X线、MRI等,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药物治疗: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按摩、针灸等,可帮助缓解疼痛和僵硬感。

封闭治疗:在疼痛点注射局部麻醉药和激素类药物,可迅速缓解疼痛和消炎。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预防措施: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加强腰背部肌肉的锻炼;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等。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加强腰背部肌肉的锻炼,如进行瑜伽、普拉提等运动。

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以维持骨骼健康。

本研究旨在观察经筋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发现经筋疗法在缓解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的疼痛、改善功能障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本文将介绍经筋疗法的基本概念、治疗方式、效果及安全性,并结合现有研究进行讨论。

腰背肌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疼痛性疾病,主要由肌肉和筋膜的微小损伤或慢性炎症引起。

临床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僵硬和活动障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的改变,腰背肌筋膜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经筋疗法作为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在筋膜调理和疼痛缓解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近年来,经筋疗法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于腰背肌筋膜炎的治疗。

研究发现,经筋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经筋穴位,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松解粘连、缓解肌肉紧张,从而有效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障碍。

然而,经筋疗法的疗效仍存在一定争议,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过敏、疼痛加重等不良反应。

腰背肌筋膜炎

腰背肌筋膜炎

腰背肌筋膜炎腰背肌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腰部疾病,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常常表现为腰背部的疼痛、僵硬和肿胀等症状。

这种疾病的治疗难度较大,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腰背肌筋膜炎的病因较为复杂,一般认为与年龄、体重、职业和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腰背肌肉的弹性逐渐降低,容易受到损伤,引发腰背肌筋膜炎。

此外,肥胖人群的腰背肌肉也容易受到损伤,引发腰背肌筋膜炎。

此外,职业因素也是腰背肌筋膜炎的常见病因之一,如长时间坐姿不正确、长时间弯腰等,都容易导致腰背肌肉的损伤和炎症。

腰背肌筋膜炎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疼痛情况、症状出现的时间和程度等,并进行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腰背部是否有压痛、肌肉僵硬等情况。

此外,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确定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腰背肌筋膜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三种。

药物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消炎止痛药、肌肉松弛剂等,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和炎症症状。

物理治疗主要包括理疗、按摩和运动疗法等,可以促进腰背肌肉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僵硬等症状。

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如局部封闭、手术切除等。

预防腰背肌筋膜炎的方法包括加强身体锻炼、注意保暖、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等。

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腰背肌肉的弹性和力量,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同时,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可以减少腰背肌肉的损伤和负担,避免病情的加重。

总之,腰背肌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腰部疾病,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

了解疾病的病因和诊断方法,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有助于缓解病情和预防疾病的复发。

同时,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为身体的恢复和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1、赵欲晓. 腰背肌筋膜炎的病因病理及治疗[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1): 11-12.2、王晓燕, 王丽娟, 王晓芸. 腰背肌筋膜炎的诊断与治疗[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2): 10-11.3、胡小英. 腰背肌筋膜炎的预防与治疗[J].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2): 23-24.。

腰背肌筋膜炎康复诊疗规范

腰背肌筋膜炎康复诊疗规范

腰背肌筋膜炎康复诊疗规范【概述】腰背肌筋膜炎是指腰背肌筋膜非特异性炎症,是指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而使腰背部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腰背部、臀部广泛疼痛,常因剧烈活动或寒冷诱发;并具引发放射区,即重压肌筋膜区皮下结节,除在该点有酸胀感外,还可在该点周围或距离稍远区域引发疼痛或肌紧张;腰部活动受限、肌肉痉挛,部分患者有明确的疼痛扳机点。

【辅助检查】X线检查、红外线热成像【康复评定】1、疼痛评定:视觉模拟评分(VAS)。

2、红外线热成像存在肌肉筋膜炎的部位因炎症致代谢增加,皮肤温度相应增高。

【康复治疗】1、一般治疗对有明显致病因素者,首先应去除诱因。

2、药物治疗一般服用消炎、止痛类药物;3、中医治疗针刺、拔罐、艾灸、刮痧、中药熏洗、中药敷贴。

中药熏蒸(熏洗):以中药热熏洗腰背部。

推荐方药及用法如下:熏洗汤加减。

透骨草、伸筋草、归尾、寻骨风、川断、海桐皮、根据辨证适当加减、上药加水1500ml,浸泡1小时,文火煎开10分钟后备用。

采用自动熏蒸床熏洗患处,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每次30分钟,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

4、物理治疗红外线疗法、电疗法(超短波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超声波疗法、药物离子导入、运动疗法。

5、手法治疗:出现肌肉筋膜结节或“索条”的部位经按摩治疗缓解;6、针刀治疗7、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风寒湿阻证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推荐方药:疏筋活血汤加减。

独活、羌活、防风、荆芥、当归、续断、青皮、牛膝、杜仲、红花、枳壳等。

中成药:独活寄生合剂,金乌骨通胶囊等。

2)湿热蕴结证治法:清热除湿,舒筋止痛。

推荐方药:四妙散加减。

仓术、黄柏、牛膝、薏苡仁、川芎等。

中成药:四妙丸、痛风定胶囊等。

3)气血凝滞证治法:活跃化瘀,行气止痛。

推荐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灵脂(妙)、香附、牛膝、地龙等。

中医治疗腰背肌筋膜炎

中医治疗腰背肌筋膜炎

05
推拿按摩辅助缓解腰背肌筋膜炎
推拿按摩原理介绍
01
02
03
疏通经络
通过推拿按摩手法刺激腰 背部的经络和穴位,促进 气血流通,缓解肌肉紧张 和疼痛。
放松肌肉
推拿按摩可以舒缓腰背部 肌肉的紧张状态,减轻肌 肉疲劳和痉挛,促进肌肉 恢复。
调整脏腑功能
通过刺激腰背部与脏腑相 关的穴位,可以调整脏腑 的气血功能,改善腰背肌 筋膜炎的症状。
中医治疗腰背肌筋膜炎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腰背肌筋膜炎概述 • 中医对腰背肌筋膜炎认识 • 草药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实践 • 针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应用 • 推拿按摩辅助缓解腰背肌筋膜炎 • 康复期管理与生活调整建议
01
腰背肌筋膜炎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腰背肌筋膜炎是指因寒冷、潮湿、慢 性劳损等因素导致腰背部肌筋膜及肌 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变性,进 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舒适度调整
在针灸过程中,医生应关注患者的感受,及时调整针刺深度和刺激强度,以保持患者的 舒适度。
疗程安排以及效果评估
疗程安排
针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一般需连续进行 数次,具体疗程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而 定。通常建议每周进行2-3次针灸治疗, 连续治疗2-4周为一个疗程。
者的症 状改善情况,如疼痛减轻、肌肉僵硬缓解 等。同时,可结合其他评估指标,如生活 质量改善情况等,综合判断针灸治疗的效 果。
常用手法演示和舒适度调整
1 揉法
用手掌或指腹在腰背部进行轻柔的揉动,以缓解肌肉紧 张。
2 推法
用手掌或指腹在腰背部进行单向或往返的推动,以促进 气血流通。
3 㨰法
用手背近小指侧部分或小指、无名指、中指的掌指关节 突起部分在腰背部进行滚动,以放松肌肉。

腰背部筋膜炎怎么治疗才能好

腰背部筋膜炎怎么治疗才能好

腰背部筋膜炎怎么治疗才能好腰背部筋膜炎最显著的症状,表现为腰背部弥漫性的钝痛或隐痛不适。

疼痛在两侧腰肌及髂嵴上方尤为明显,并且在清晨时通常较为严重,日间活动后可能有所减轻,但傍晚时可能又会加重。

长时间不活动或过度活动都可能诱发疼痛,且疼痛可能因劳累或气候变化而发作。

腰背部筋膜炎的治疗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一般治疗:首先,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使用腰背部肌肉,以减轻炎症反应。

同时,要注意腰背部的保暖,防止受凉。

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减衣物,避免长时间弯腰,发病时卧床休息,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2、中医治疗:“古顺敷堂筋膜~贴”的有效成分能够透入皮肤,通过透皮给药原理,直接作用于腰背部筋膜炎部位。

这些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剥离粘连组织,加速炎症消退,从而达到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的效果。

此外,它还能改善周围组织营养,消肿止痛,并激发机体调节功能,从而消除病变组织,达到治疗筋膜炎的目的。

3、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在腰背部筋膜炎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热敷、按摩、电疗等,这些方法有助于增加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从而减轻疼痛。

4、封闭治疗: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患者可以通过局部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封闭治疗,以减轻炎症和疼痛。

5、康复训练:在疼痛缓解后,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飞燕点水法等,以增强腰背部肌肉的力量,改善脊柱内外平衡。

这些训练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二次伤害。

对于腰背部筋膜炎患者,在活动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过度活动:尽管适量的运动对于缓解腰背部筋膜炎是有益的,但过度活动可能会加重症状。

因此,在活动过程中要适度,避免进行高强度、高冲击性的运动,如跑步、跳跃等。

(2)保持正确姿势:无论是站立、坐立还是行走,都应保持正确的姿势。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特别是弯腰或扭曲身体的姿势,以免过度使用背部肌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名称:腰背肌筋膜炎
别名:腰背肌纤维织炎
简介:腰背肌筋膜炎是指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而使腰背部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是身体富有白色纤维组织,如筋膜、肌膜、韧带、肌腱、腱鞘、骨膜及皮下组织等的一种非特异性变化。

是一种临床常见,而又常被忽略或误诊的痛症。

发病机理:潮湿、寒冷的气候环境,是最多见的原因之一,湿冷可使腰背部肌肉血管收缩,缺血,水肿引起局部纤维浆液渗出,最终形成纤维织炎,慢性劳损为另一重要发病因素,腰背部肌肉,筋膜受损后发生纤维化改变,使软组织处于高张力状态。

从而出现微小的撕裂性损伤,最后又使纤维样组织增多、收缩,挤压局部的毛细血管和末稍神经出现疼痛。

其它如病毒感染、风湿症的肌肉变态反应等都是诱因。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背部弥漫性钝痛,尤以两侧腰肌及髂嵴上方更为明显。

局部疼痛、发凉、皮肤麻木、肌肉痉挛和运动障碍。

疼痛特点是:晨起痛,日间轻,傍晚复重,长时间不活动或活动过度均可诱发疼痛,病程长,且因劳累及气候变化而发作。

查体时患部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点,触摸此点可引起疼痛和放射。

有时可触到肌筋膜内有结节状物,此结节称为筋膜脂肪疝。

诊断:
1、局部疼痛、发凉、麻木、肌肉痉挛和运动障碍。

2、疼痛常于清晨发作,活动、热敷后减轻或消失。

3、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

4、用普鲁卡因痛点注射后疼痛消失。

辅助检查:X线检查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抗“O”或血沉正常或稍高。

治疗:
传统方法
1、一般治疗:解除病因,注意保暖,局部热敷,防止受凉。

急性期注意休息。

2、药物治疗:消炎镇痛药(如消炎痛、布洛芬、芬必得。

应严格控制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维生素类药物(维生素E及B1对原发性肌筋膜炎有一定疗效),中药等。

3、封闭疗法:2%普鲁卞因4-15ml,加强的松龙25mg,疼点封闭。

每周1次,3 -5次为一疗程。

可连续3-4个疗程,绝大多数病例均可治愈。

针刀治疗:
有明确的肌结节及末梢神经卡压征者,是施行小针刀疗法的最佳适应症。

经小针刀局部松解术后,效果明显。

不吃药,不用激素类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