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教师】孙庆忠——践行人文教育 传递良师情怀

【魅力教师】孙庆忠——践行人文教育 传递良师情怀
【魅力教师】孙庆忠——践行人文教育 传递良师情怀

【魅力教师】孙庆忠——践行人文教育传递良师情怀

上有名。为什么他在人发学院拥有如此高的人气?他的何种气质让学生感受着为师者的关怀?他又以怎样的教育理念传递着大学的精神?为了破解这些疑问,近日记者走访了他的学生,也倾听了他对教书育人的理解。

学生视域:举手投足间流露着浓浓的人文气质

学生口中的孙老师“口才极佳,知识渊博”,“他出口成章”是他们共同的评价。“他是一个美好的人,是一个美好的老师。他真诚的劝诫会让你因为上课迟到而羞愧。他尊重你的言行,然后请你尊重他。倘若你编织好关于懒惰的借口,会被他用关怀识破,然后又用关怀填补好,任它消散在彼此更为浓厚的信任之中。他的品德总是藏在平常的教学中,不经意间被感触,使我们学会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这是学生心中的孙老师。

在学生的视野里,他用“美”创置了这样一个教学空间——你根本不会浪费时间在寻找课程中枯燥的地方,以期安慰自己的虚度光阴。他串联的每一处文字都以语言上的美、内容上的美,甚至是余韵上的美来“搭救”你。偶尔温言软语,催促你投入到人类学宝藏的挖掘中,你竟然不会产生审美疲劳,因为他是在了解你最大发展空间的基础上安放一个“处心积虑”的支架。你的思考是利用这个“巨人肩膀”的一次自主创造过程。你在他的课堂上获知了民俗之美,然后发现了为学之美,这时他就站在我们刚刚推开的那扇门后,引导我们继续理解和重塑生活之美。

知识与品行:大学教育与生活教育并重的理念

在孙老师看来,教学的情境是师生心灵接触的过程,它所潜在的目的并非止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师教育意识的觉醒。因此,教学的过程实质上是师生共同观察生活和理解生活的文化自知之旅。他强调说:“大学课堂是一个创造性的学习空间,老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书本的知识,而应该是老师基于对专业、对生活的理解,传递给学生并使之习得的对生命的认识与感悟。”据他的学生介绍,在讲述“人生仪礼”的时候,孙老师找来了二十四孝全图,不遗余力地详解每一幅图、每一个故事,进而阐释了传统民俗观念与现代生活之间的关系。“一次道德上的醍醐灌顶,不仅仅使我们在考试时能从容应答‘礼’的内涵,

也完成了生活早已发给我们的试卷。这是他以其特有的方式传达给我们的教育理念。”这是学生对老师的深切理解,也是师生间的默契和共通。

孙老师认为,师生间的这种默契体现在教学上就是一个互相激活潜质的过程。他说,教学中“互动”的本质是深层次的情感交流,是师生间心灵的交流,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有问有答。这种共振会让学生感到进步的快乐,也会让老师从中获益。良好的课堂氛围和教学空间,必然使彼此间在心灵深处受到感动和启迪。“或许学生在我的课堂上不会说太多的话,但是当我讲到动情之时,他们也会因我的讲述而感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精神的互动。大学的教育不应该是单纯的知识灌输,更重要的应该是启迪学生学会自我教育的方法。”正是践行这种独到的教育理念,孙老师一直受到学生的高度评价。

教学感悟:用行动诠释职业的神圣与庄严

“每一门课程、每一堂课,甚至课上的每一分钟都让学生觉得有意义,这应该是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也是教师努力的方向。”在孙老师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五门课程中,他总是要求自己要做的更好,“每个学期的教学我都很有压力,总是希望属于我的讲台不再是前一年的简单重复。大学教育之所以富有挑战性,就是要求我们始终保持学习新知的热情与欲望。我虽然是有十几年教龄的老教师了,但教学依旧是令我兴奋不已、乐此不疲的事情。”

孙老师十分珍惜与学生间的浓浓情意,除了尽最大可能在课堂上对学生倾注关怀之外,他还将学生对他的评价和信件收集起来,十余万字的材料里记录了他与学生间的故事,记录了教师的幸福,也记录了学生们对这位散发着人文气息的老师的认可、感激和敬重。在谈起师生之情的时候,孙老师说:“我身边这么多有思想、有活力的学生是督促我不断进步的动力。因为培养学生的过程就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自我反思过程,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门类的老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对艺术的尊重,以及对为人准则的信守,还要让这份美好的情怀在课堂、在学校里传递并内化到自己的言行之中,这才是人文之道。”

孙老师付出的心血得到了学生们热烈的回应。提到孙老师,他的学生好像有说不完的感慨,“也许一时说不出具体实例可以说明他的好,可是,他的学生都知道,老师的关心渗透在一点一滴中,渗透在平常的生活中。”而孙老师的经典教诲,大家几乎都能脱口而出:“大学是人生超越庸常的阶梯”,“赋予生活以意义,这是我们热爱生活的前提”,“人的一生就像是一次搭车旅行,坐你对面的人,就算你们一句话也没有说过,你也要从心里感谢他,因为他陪你度过了一段时光。”

孙庆忠老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叙述了一个又一个充满了温情的故事,故事的恒常的主题就是那份挥之不去的人文情怀!

魅力教师候选人系列专访

——孙庆忠走近他温暖你(图文)

11月27日记者来到东区2教201采访入围魅力教师的孙庆忠副教授。孙老师于2001年获中山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2003年至今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从事社会学、人类学教学与科研工作。记者到的时候,孙老师刚下课,几位同学正在向他请教问题,从他的言语神情可以看出他对学生的耐心与关怀。他们的在场,也使我们的访谈增添了许多不曾预期的内容。

作自己心中的好老师

谈到入围魅力教师,他的学生告诉记者,自从学校有评选魅力教师的活动以来,孙老师每年都被人发学院的学生推荐为魅力教师。当被问到对入围魅力教师的感想时,孙老师说:“我是今日的老师,也是昨日的学生。我感谢同学们一直以来对我的信任。作为曾经的学生,我为每年有那么多教师入围魅力教师而骄傲,作为今日的老师,我为自己也能加入这一行列而幸福!”他还风趣地说,这项活动是官方认可,民间承认的有益活动,既体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也是对老师的鼓励和鞭策。

聊到一半,孙老师的手机响起,原来是他以前学生的感恩节问候,听他们欢快的交谈,我们都被这份师生之情所感染。提到过去的学生,孙老师很是欣慰。他还记得有一个学生在毕业后给他写过一篇邮件,里面有这样的字句,“真的不敢说我是了解您的,和那些被您摸过脑袋的人一样,我只是喜欢您的一个学生。”他说学生都是想被老师重视的,而且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老师给他们独有的关怀,无论是多大的学生。他说其实做老师这些年,都是学生在感动他。正是学生们的期待,才让自己一定要成为他们心中的好老师。他的学生很自豪地告诉记者,孙老师只要上几次课就能记住所有学生的姓名。

诗一般的讲课

说到孙老师的课,他的学生告诉记者,听孙老师讲课就像在聆听一首散文诗,那是一种难以言表的享受。孙老师总是尽心尽力的上好每一节课,还总是利用上课前和下课后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或者解答他们的问题;在课上,他采用互动

的授课方式让学生体会知识之美,在课下,他对学生的要求与鼓励总是以他特有的轻声细语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爱与体贴。“孙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是出自教师的真情。在我们的印象中,他不是将教师的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而是对这一神圣的职业充满了热爱之情。”他的学生说,“我们的大学生活中能遇到像孙老师这样的老师是很难得的,不光学会了专业知识,也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而且我们的精神境界也得到了提升。我想就是因为孙老师这样的人格魅力,同学们才会选他,他才能够每年入围魅力教师。”

做快乐的乙猴子,守望自己的心灵

他曾到烟台研究院作演讲,他告诉同学们,他喜欢的一句口头禅是:让我们做快乐的乙猴子!这来自一个实验,甲乙两只猴子被关在笼子里,甲猴子因为对不知何时来临的困境总是心怀恐惧,很快死去,乙猴子因为淡然面对而快乐地生活着。回归琐碎烦恼的现实生活,我们应如何成为自己心灵的守望者?

孙老师当时说:一、善待今生,让自己在感恩中生活。二、做有心人,理解单调生活之真义。三、淡化得失,这是心灵环保的处世良方。四、追“无尽景”,常念不凡人的意志品格。五、话说“青鸟”,体味如影相随的快乐人生。六、勿忘阅读,提升自身的精神品格。

对学生的殷切期望

当记者问孙老师对自己的学生有什么期望时,他说:“作为老师,我希望我的学生首先要有纯正的思想。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思想是他心灵的净化器,因此,培育学生纯正的思想是大学教育的第一要义。我们的学生一旦拥有了善良的心地和良好的品行,才会懂得美好人生和快乐生活的意义。其次,我希望我的学生要有执著的精神,并使之成为年轻生命的健康底色。我的学生应该懂得,认真地对待生活中属于我们的每一件事是有意义的。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让我们学有所长,更能磨炼出坚毅的品格应对生活的风风雨雨。最后,有了纯正的思想和执著的精神,才会生成对所学专业的良好悟性。如果大学毕业时对自己的专业还缺乏应有的理解,那么又将拿什么服务社会呢!”最后他说到在去年的开学典礼上的发言,“将所有的寄语化作一句话,那就是不要让这年轻的岁月从我们身边白白地流过。也许你并没有留意,从你报到的那一刻,中国农大便开始记录了你大学阶段的成长。无论你走到哪里,这个名字都将成为你生命链条中无法割舍的一环。因此,我们所有的老师都期待着:几年之后,当离别的钟声为你敲响的时候,在你的行囊里不仅有你对所学专业的理解,有你对生活的热爱与信念,更有一份对农大刻骨铭心的记忆!”

采访结束后,他的学生们又给记者说了孙老师的故事,谈吐间满溢的是孙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以及学生对他的深情。

【人发讲坛】孙庆忠——我们在朝圣的路上相遇

庆忠教授为现场师生带来了“我们在朝圣的路上相遇”的精彩演讲,为大一新生奉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新生课程。分团委书记宁鹏飞、分团委老师沈莹、范晨辉出席了此次讲座。

孙庆忠教授2001年获中山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社会心理研究,2003年任教于我院社会学系。主要从事人类学、民俗学和社会心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研究论文、读书评论等40余篇。

“大学滋味”

孙庆忠老师从2007年学院开学典礼上“大学滋味”的讲话谈起,点出讲坛题目中的“朝圣”与大学的关联,孙老师认为大学是人生超越庸常的阶梯,是一次悉心体悟生活的朝圣之旅。“人是一颗会思想的芦苇”,活着,就要思考。“人生何以简单又复杂”“在我们的文化体系中我们怎样生存”…孙老师抛给了我们一系列问题。孙老师告诉我们说,“对待死亡的态度将决定着我们选择生活的方向”,人生都要走向一个单调而不变的结局,在所有动人心弦的事情中,对死的恐惧是首当其冲的。而我们所谈的哲学、宗教都是人面对死亡产生的生死智慧。他的话让我们初步了解了人生的层次与人类的探索。在“朝圣路上”,我们会拥有太多的艰辛与困惑,孙教授指出这包括专业困惑、被经济所困、为情感所累等外在因素,他鼓励我们正确看待大学与职业教育,拓展自己的生存能力和增值空间,在自我成长中静候玫瑰的如期而至,要自我重建与自我超越,不能无所事事地等待结局。

“坚定从容地活在当下”

“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太多的诱惑,很多时候我们只顾眼前不断翻新的事物却忘记了我们在寻找什么。”在这个时代里如何做到从容,孙老师认为从容来自内心世界的丰富,自知自尊自信的心态。我们不仅应该坚定从容地生活,还应活在当下,赋予生活以意义。谈到这一点时,孙老师结合自己的教书生活向我们进一步阐释了什么是有意义的生活。他说自己一直对工作有着一个标准,记忆力不是很好的他却记住了他教过的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因为他希望他的轻声呼唤能让自己的学生多感受到一丝人文气息人文关怀。讲到这里,同学们为孙老师的敬业精神,人文素养所感动,场下又一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善待今生,用心生活”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孙老师指出“善”为生活第一要义,心灵深处的美好情怀足以与恶对抗。善待生活,用心生活,孙老师还提倡我们珍视同学友谊,淡化得失。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刻,守护好每一位兄弟姐妹的心灵,就是在守望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用心生活,你会发现快乐如影随行。同时,孙老师还提示我们勿忘阅读,敏学善思。

最后,孙教授呼吁全院师生让心灵发光,一同感悟生活的美好,相信三步之内必有芳草,笃信美与智慧与你同在,经受精神品质的考量,悟得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教育传播学》试题1及其答案

《教育传播学》试题1及其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传播学诞生的时间是( )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2.把符号转换为信号叫( ) A.信道编码 B.信道译码 C.信源编码 D.信源译码 3.通常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是( ) A.教育传播 B.组织传播 C.人的传播 D.内在传播 4.闭环结构具有的特点是( ) A.缺少反馈环节 B.学生之间相互交叉作业 C.教育传播效果一般较好 D.也就是老师讲学生听 5.下面关于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物质直接作用后留下的痕迹 B.往往有多种形态 C.都能被人直接感知 D.在地球以外就没有了 6.下列属于传播要素的是( ) A.反馈 B.编码 C.译码 D.教师 7.教育传播理论研究进入重过程阶段是在( ) A.20世纪30年代后 B.20世纪40年代后 C.20世纪50年代后 D.20世纪60年代后 8.语言的最大长处是( ) A.模糊性 B.多义性 C.有限性 D.抽象性 9.下列属于交叉学科的是( ) A.经济学 B.生物化学 C.物理学 D.历史学 10.目前电话通道是( ) A.单向通道 B.双向通道 C.单一通道 D.无线通道 11.人际传播属于( ) A.面对面传播 B.间接传播 C.人对人的传播 D.大众传播 12.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是( ) A.广义传播 B.内在传播 C.人际传播 D.人的传播

13.大众传播是( ) A.间接传播 B.目的集中的传播 C.双向传播 D.受众特定的传播 14.教育传播进入电子传播阶段是在( ) A.19世纪初 B.20世纪初 C.19世纪末 D.18世纪末 15.重优化阶段教育传播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是( ) A.系统论 B.传播学 C.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D.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6.我国《教育传播学》的教学大纲制定于( ) A.1985年 B.1987年 C.1990 年 D.1992年 17.从整体上看教育传播系统的功能是( ) A.教育者的传授 B.受教育者的学习 C.发展教育事业 D.促进社会进步 18.“子弹论”是( ) A.学术上的理论 B.报纸上提出的理论 C.一种有限效果理论 D.强效果论 19.下列答案中被麦克鲁汉认为是“冷媒体”的是( ) A.报纸 B.广播 C.电视 D.课本 20.光学投影片不能传递的符号是( ) A.人工语言 B.自然语言 C.图像符号 D.音响符号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5分) 1.下列答案中属于传播基本条件的是( ) A.传播者 B.环境 C.信息 D.通道 E.受传者 2.传播一般可分为( ) A.大众传播 B.自然的传播 C.动物的传播 D.人的传播 E.机器的传播 3.拉斯威尔的“5W”模式是( ) A.单向传播模式 B.线性传播模式 C.最早的传播模式 D.双向传播模式 E.文字形式的传播模式 4.教育传播过程的基本模式是( ) A.闭环模式 B.开环模式 C.课堂多媒体教学传播模式

做最美教师演讲稿(共10篇)

篇一:最美教师演讲稿 最美教师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如何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好教师》。 记得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责任心是什么?责任心是促使一名教师干好工作的动力,成为影响教师工作质量、效率和成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责任心是什么?责任心是我们战胜工作中诸多困难的强大精神动力,它使我们有勇气排除一切困难,甚至可以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出色地完成。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等于我们选择了责任。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教书这一届学生未教好,我们还会盼下一届学生,我们还可以重头再来;而对于家长,只有一个孩子,他们输不起,他们能从头再来吗?不能。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就把希望寄托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我们要想赢得家长的信任,赢得社会的赞誉,提升我们自身的价值,就必须把我们的责任心分解在平凡、普通、细微甚至琐碎的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去,让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的手中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成功。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呢? 一、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就要尊重自己选择的职业 我们经常听到讴歌教师职业精美的语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从事着天底 “教师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光辉写照”,下最光辉的职业”。 “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却照亮别人”。 等等。因此,为了无愧于这些称号,为了尊重教师职业,为了尊重我们自己,我们要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碗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要给学生一桶水,教师就得长流水.”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更是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随时“添水”、“换水”,不要使自己的一桶水成为“陈年老水”。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满足学生的越来越广泛的知识需求。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向书本学习,多读教育经典,多读专业著作,多读教育报刊,多读人文书籍,只要这样,我们才能拓宽自己的视野,积累丰富的学识,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 二、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要有平和的心态 责任心是认真对待工作的前提,没有良好的岗位责任心,就不会有对事业的责任心,就不可能对工作兢兢业业。作为教师要对自己的职业有个清楚的认识,要有良好的平和的心态,只有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视学生为自己的子女,才能有端正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当你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时就意味着要甘守清贫,因为教师的付出和报酬是永远都不可能画上等号的。教师除了完成八小时工作之外,课外还会付出了许多无形的劳动, 这些都是不可能用金钱衡量的,也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与其老抱怨这些,还不如换种心态来看待这个问题,跳出世俗,守住心灵的那份净土吧。虽然这些付出也许换不到金钱,但是换了学生的成长,家长的信任,自己的进步,这何尝不是一种回报,一种心灵的慰藉。这是职业操守决定的,你无力改变它,那就换种途径吧,不会那么痛苦,烦恼。当你获得了精神的慰藉时,你也会有另一种快乐,幸福感,这样才不会消磨你的意志,你前行才会有动力,才会乐在其中。工作是才会更有热情,工作效率也会提高。 三、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要学会爱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爱自己的学生,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我们是平凡的,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也是平凡的,它是由点点滴滴平凡而又不能再平凡的小事琐事组成。如果缺少了责任心我们的工作将无法想象;如果缺少了爱,我们的学生讲无法想象;如果缺少了诚心我们的世界将无法想象。是责任心,促使我们完成每一天、每一件极其平凡的工作。是爱,让我们体会到教师的快乐,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爱自己的孩子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文件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师范大学: 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就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提出如下意见。 一、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教师教育课程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要围绕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着力培养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构建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开放兼容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遵循教师成长规律,科学设置师范教育类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学科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教育实践课程不少于一个学期。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学习领域、建议模块和学分要求,制订有针对性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保证新入职教师基本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需要。 三、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课程教材中,精选对培养优秀教师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将学科前沿知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特别应及时吸收儿童研究、学习科学、心理科学、信息技术的新成果。要将优秀中小学教学案例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 四、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实施“教师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计划”,通过科研立项、遴选评优和海外引进等途径,构建丰富多彩、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库。大力推广和使用“国家精品课程”,共享优质课程资源。 五、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把教学改革作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落实到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全面提高新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在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师范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学科思想的感悟。充分利用模拟课堂、现场教学、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增强师范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着力提高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

浅谈教师的四种情怀

浅谈教师的四种情怀 一个人遇上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国家涌现源源不断的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做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做教师,学做教师,做好教师”。做教师要有高尚的情怀,塑造心灵、传承文明。教育是一种情怀、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作为一名新世纪教师,应有四种情怀。 教师家国情怀博爱情怀包容情怀思想情怀 一、家国的情怀 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将自己的工作与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对接起来,那么注定了他永远不可能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读苏霍姆林斯基,为何总会有高山仰止的感觉?品陶行知,为何总会觉得他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座绕不过去的丰碑?除了他们深厚的知识素养,精湛的教育艺术,博大的仁爱之心,最根本的一点是他们无限崇高的爱国情怀!他们的一切教育行为,都是从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高度出发,绝不在个人私利方面缠绕徘徊。孩子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那些稚嫩的面孔、求知若渴的目光,教师一定要有大情怀,心里要装着民族和国家;要有敬畏感,心中装着理想和信念;要有价值感,心中装着孩子们的未来。一个教师,拥有了崇高的爱国情怀,学生就会时时感受到教师心底播撒的阳光,在孩子们健康、幸福、和谐发展的同时,教师也一定能够享受到教育为自己带来的幸福和快乐。教育改革之路无论走到哪里,教师都要有一份家国情怀,对孩子的未来负责、对国家负责、对民族负责。 二、博爱的情怀 一位班级管理失败的班主任,其失败的理由可能会有一百条,而一百位优秀的班主任,其成功的经验只有一条,那就是热爱学生。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教育是爱的延伸。爱本身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会像春风一样潜入学生的心田。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孩子,明智地爱孩子乃是教育素养、思想和感情的顶峰。”教师对学生的爱,胜过一千次一万次的说教。 我在担任班主任期间,特别关心经济上有困难的同学。我们班的晓霞同学,刚从东边山区转入我校,家里经济条件非常困难,母亲多病,只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弟弟还要上学,无奈之下自己决定辍学,以缓解家里的实际困难。当我得知她的家庭状况后,主动找她交流、谈心,并与学校领导协商、共同承担了她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当她免除后顾之忧之后,不但能够继续完成她的学业,而且刻苦学习,孜孜不倦,三年后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金昌市二中重点班,她用优秀的成绩、高尚的人格回报了学校。以爱心抚慰学生的心灵,用真情期待学生的进

教师教育名言

教师教育名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既有苦,也有乐。 2、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和自己的心去教育我们的孩子。 3、倾注心血的爱能使孩子们早日鲜花绽放! 4、教学相长,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学到很多。 5、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们在成长! 6、当你埋怨学生太笨的时候,你也该自问:什么叫诲人不倦。 7、教师施爱宜在严爱与宽爱之间。 8、把爱带给每位学生。 9、在教育的百花园中,百花吐艳离不开园丁爱的奉献; 在金秋的硕果园里,硕果累累离不开耕耘者心的浇灌。 10、今天的积蕴,是为了明天的放飞,还有什么比看着自己的学生飞得更高、更快、更远,更令教师欣慰的呢? 11、有人把教师比喻成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我认为只有此时,我们才真正拥有了一切。 12、在集体中,要尽可能多地要求每位同学,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每位同学,让每位同学对自己都有信心。 13、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 14、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 15、要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 16、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汇之处是爱的圣地。 17、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 18、教师的最大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 19、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为科学; 教师不存在的地方,无知就变成了聪慧。 20、和蔼可亲的态度,永远是教师良好教态的注脚。 21、语言作为工作对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于骑士的重要;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在于作为骑士的教师驾驭骏马的能力高低。 22、谷穗越饱满就越低垂,学识越渊博就越谦逊。 23、诚挚的心灵,是学生情感的钥匙, 高尚的师德,是学生心灵的明镜。 24、教师是学生的镜子。 25、想教学生如何正派为人,教师应先从自己正派为人做起。 26、学生没有教师,就象生活没有阳光。 27、教师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她)永远消耗自己,照亮别人。 28、小鸟展翅看大鸟,学生成长靠教师。 29、好笋出好竹,好师出好徒。 30、教师总是希望学生将来超过自己。 31、愚蠢的教师只会传授真理,聪明的教师应教学生发现真理。 32、感人肺腑的谈话,能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 33、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教书。 34、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影响者,也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教师的道德和行为直接影响教育形象,关系到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老师的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力量,它鼓起学生智力、道德、个性向上发展的风帆。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但爱尖子生容易,爱后进生更难。而那些后进的学生就像弱苗,他们更需要关爱、理解、宽容。这是我校刘爱玲老师从教近三十年的切身体会。她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始终坚信:每一颗心灵都需要抚慰,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后进生。她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尊重与理解相结合,培养后进生的自尊心。 刘老师爱后进生,首先体现在尊重与理解他们上,后进生由于思想和学习上表现都比较差,常犯错误、受到批评,遭到冷眼,往往得不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尊重和理解,久而久之,会因内心痛苦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丧失学习信心,产生自卑感,甚至会“破罐子破摔”。为了让后进生从阴影中走出来,在心理上战胜自我,刘老师以“爱”代“嫌”,用“心药”治“心病”,真诚地关爱他们,深入细致地了解了其落后的原因,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要求,认真分析个自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对应的方法,鼓励他们抬起头来做人,从内心深处唤醒他们的自尊意识,激发他们内在的进取动力。 02届她所带的班有个叫彭聪的学生,是四年级时从外校转来的,该生入学不久就先后跟数学老师、体育老师发生冲突,对老师紧握拳头、瞪着眼睛,恨不得把老师一口吞下去。经过了解,这位同学的爸爸长

期在外打工,一年难得回来一次,妈妈好上了麻将,经常整天整夜泡在麻将桌上,对他的学习和生活很少关心,由于长期缺乏温暖,是他变得心理扭曲,敌视一切,自我封闭。刘老师利用春游登西山的机会,接近他,关心他,跟他手拉手登山、下山,一路促膝谈心。让他第一次敞开心扉与人交流,沟通;也让他第一次尝到了师生之间在人格上的平等,第一次从心灵深处真正认识到自己也有和其他同学一样的快乐自生活、快乐童年 二、营造环境与激发学生兴趣相结合,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 环境对少年儿童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后进生之所以后进,与他们所处的环境,特别是学习环境密切相关。刘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总是切实了解学生学习上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补缺补差。同时还调动周围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帮助。看到他们的一点点进步,便及时给予表扬,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乐于学,勤于学。同时,刘老师还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后进生”的兴趣是极为广泛的。对他们的兴趣教师从不横加干涉和指责,反而让他们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消除我的“不如人”的思想包袱,增强自信心。 再如,刘老师现在所带班级学生朱文豪和周杰二人,成绩较差,也很调皮,可他们却特别喜欢航模制作,于是刘老师就紧紧抓住这个契机,在全班表扬鼓励他们说:老师相信,凭你们的聪明才智一定能把学习搞上去。从此,他们果然勤奋了,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说服教育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提高后进生的进取心。

讲正气 树师德 做最美教师

讲正气树师德做最美教师 时间如白驹过隙,在平淡与忙碌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教将近二十年来,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物质生活相对清贫,但精神生活却无比充实。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不由得让人身心激动,似乎融入到无比圣洁的境地,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我们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 中国古代教育家有句名言:”人者,德为先”。一名优秀的教师,尤其是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师德、师风高尚的人。所以我首先追求的是一种育人的美丽。 一、育人艺术的美丽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因此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我更注重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育人的艺术,去教会学生做一个“真人”。工作中,我时时以此来提醒自己,以身作则地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我带头为平时成绩不理想的孩子鼓掌,让他们懂得应该学会去肯定别人;我在孩子们的目光中把地上的纸屑捡起来,让他们学会讲卫生;我从不贪图方便而踩草坪,让孩子们学会保护环境;我给孩子们讲”大头娃娃”事件,让他们学会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我还教孩子们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谦虚而上进的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在追求育人艺术的美丽的同时,我也努力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美丽。 二、课堂教学的美丽 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一种生命感悟,所以我丝毫不敢松懈,而是在教育之旅的跋涉中,孜孜不倦地追求着。 我知道学习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生命才会成功。所以我先从理论方面充实自己。 1、加强理论学习 工作之余,我经常阅读有关的教育教学杂志,学习新课程理念,大量拜读魏书生、等教育专家的理论着作、经验介绍,吸取教育教学精华,并虚心地向同行们请教,博采众家之长以补自己之短,尽量朝着”知识渊博、博闻强记、文理兼通、一专多能”的优秀教师目标奋进。在实际工作中,我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以指导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2、关注每一位孩子。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在课堂上关注到每个孩子,我以新课程的“人本教育”理念为依托,通过实践,形成自己”生动活泼、扎实创新、声情并茂”的教学风格:即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通过层层开发、循循善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不仅让自己的教学更具个性化,也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多方面的、充分的、和谐的发展。记得我在识字教学时,在学生认读生字”巨”后,我出示词卡“巨大对( )”让学生说出对应的反义词。当许多学生都说出”细小”时,突然,有一学生大声叫:渺小。我对这两种答案都给予肯定,并请这一学生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下”渺小”一词,再讲讲自己是怎么知道的,最后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读一读。虽然”渺小”一词已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但我重视和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认知水平,善用课堂生成,不但落实了教学目标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我相信,这堂课一定会成为学生,特别是这个学生的生命发展中的一个“精彩” 三、无私关爱的美丽 “全心全意爱学生”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让我学会了以一颗心去爱学生,用爱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PDF.pdf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次课程改革,全面地考虑到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等因素,明确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在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评价、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改革,这一系列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将促使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从我国的教育实际看,这次课程改革对教师素养提出了以下一些新的要求: (一)更新对课程的认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基本的问题就是 要使教师对课程有新的认识。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又具有多重涵义的术语,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由于人们关注课程问题的视角不同,对课程的观点、看法也就不同。长期以来,我国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把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强调学科知识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的《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以及较多的教育学教材认为,课程即学科,或者指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科———广义的课程,或者指某一门学科———狭义的课程[1]。在师范院校中,由于理论的限制,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也往往局限于“课程即教学科目的总和”,致使多数中小学教师对课程认识的视野狭窄、封闭。1997年北京市为制定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改革方案,进行了有关课程观方面的调查,从回收的791份学科教师有关课程观的有效问 卷看,持学科知识为本课程观的约80%。[2]将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的观点,往往强调学校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体系,关注教学科目,这容易忽视学生的心智发展、情感陶冶、个性培养,忽视校园文化环境、课外、校外实践活动等一些对学生成长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不利于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要寻找更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育,对课程的认识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 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 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些课程改革的目标,强调课程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价值,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突出课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它要求教师们更新对课程的认识,把课程看作是学校为达到教育目标而实施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生在学校里所获得的所有经验。在教育教学中,不

教师教育名言警句集锦

教师教育名言警句集锦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多蒙茜洛诺尔特我们还把创造认识上争论情景的方法和组织学习讨论的方法列入刺激学习和启发学习动机的方法。 ……学生参与科学争论,不但使他们在有关问题上加深知识,而且不知不觉地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主题上,引起新的学习兴趣。 ——[苏]尤·克·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第113页顽强的回忆是一种劳动,这种劳动有时也是相当艰巨的;但是必须使儿童逐渐习惯于它,因为遗忘的原因往往是懒于回忆被遗忘的东西;因此,对记忆痕迹漫不经心的恶习就根深蒂固了。 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说那些当学生稍有遗忘就急于提示而不耐心等待的教师,是在损害着儿童的记忆。 ——[俄]康·德·乌申斯基:《乌申斯基全集》第10卷不要把课堂变成问答会。 ……但是,只要学生能提问题,这就是重要的条件之一,它有利于形成和巩固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 单纯地听教师讲课不能充分发动学生的精神力量。 正象我们在第一次谈话中所说的那样,只有当学生自己发觉在对教材的理解上还有这样或那样的衔接不上的地方时,他们求知的渴望

才会产生和增长起来。 当某些不相符合的地方引起学生的警觉,当他们感到还缺少某些成分才能使知识相互吻合”的时候,这就是好事。 ——苏]列·符·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第50页学习达到透彻领悟的材料,特别是达到概括性领悟或理解程度的材料,会变成个人的个性结构的一个持久的部分。 或者如果教师们很理解有关的基本心理学原理,那么,所有学校的学习就可能具有这种性质。 ——[美]莫·l·比格:《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自卑”固然不好,"自负"也不好,容易停滞。 我想,顶好是不要自馁,总是干;但也不可自满,仍旧总是用功。 ——鲁迅:《鲁迅书信集》第797页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 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52页不好的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使学生找寻真理。 在第一种情况下,运动是由上而下进行的;在第二种情况下,运动是由下而上进行的。

做一个有教育情怀的新时代教师

做一个有教育情怀的新时代教师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最光辉、最古老的职业,也必须成为引领时代、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最与时俱进的职业。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就应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争做一个具有教育情怀的新时代教师。 教育的初心是求真。求真的教育是着眼少年儿童天真自然的本性,以质朴、真诚的教育态度,追求没有功利的、平等的教育,崇尚回归自然和传统的根的教育,传递生命正能量。只是,这样的教育要求我们付出更多心血,这样的教育更要求我们坚守和回归内心的平静,也就是保持初心。 对教育真谛的求索是一种教育情怀。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我有两把‘尺’,一把是量别人长处,一把是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自身才有驱动力。”教师的教学生涯应该是一个不断求索的过程,教师要不断地探索适合学生的教育路径。作为教师每天都应该用心去解读学生的每一张笑脸或苦脸;用心去剖析学生每一次的洋洋得意或垂头丧气;用心去分享学生每一次的喜悦或分担每一次的失败。然后,作为教师马上上下求索,去寻找和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挖掘每个学生的生命潜能,谋求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按需发展。新时代,教育改革如火如荼,教师一定要积极地参与改革,适应改革,引领改革,做改革的弄潮儿,“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始终朝向理想教育的地平线,永不停息变革和创新的脚

步。如果我们对教育改革消极应对,只做旁观者,甚至拒绝改革,我们就会落后于时代,进而被时代所抛弃。 把教育当成自己的终身信仰也是一种教育情怀。教师,不应是单纯的职业,也不是纯粹的事业,而是一辈子陶醉其中,向着明亮远方。面对横流的物欲,我们要依然保持着那份定力,坚守“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信念;面对教育的喧嚣,我们要依然保持着淡定与从容,以教育者的眼光和实践者的姿态加以理性的审视与判断,秉承“择其善者而从之”的准则;面对各种误解甚至不公正待遇时,我们要依然坚信教育的美好,始终恪守内心深处崇高的道德法则,依旧抱以满腔的热情。但愿每一位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的人,始终有着对教育深切的迷恋,让教育信仰成为自己的心灵图腾。 把教育当成自己的情感皈依是一种教育情怀。教师无论走到哪里,心中总有一份牵挂,牵挂着自己的课堂、学生,牵挂着学校里的一草一木。无论世事如何变迁,都视教育如初恋的情人,爱护一辈子、守候一辈子、执手一辈子,不会朝三暮四,不会这山望着那山高;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教育情怀其实就是这样一种牵挂与守望。 一个人的情怀孤芳自赏,一群人的情怀才满园春色。进入新时代,我们期盼每一位教师都能心系教育情怀,引领学子奔向拥有诗与远方的美好前程。

教师教育励志名言名句大全

教师教育励志名言名句大全 本文是关于教师教育励志名言名句大全,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1、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是老师。 2、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是教师。 3、教师施爱宜在严爱与宽爱之间。 4、在教育的百花园中,百花吐艳离不开园丁爱的奉献;在金秋的硕果园里,硕果累累离不开耕耘者心的浇灌。 5、今天的积蕴,是为了明天的放飞,还有什么比看着自己的学生飞得更高更快更远,更令教师欣慰的呢? 6、有人把教师比喻成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我认为只有此时,我们才真正拥有了一切。 7、在集体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要求每个孩子,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对自己都有信心。 8、教师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老师的影子。 9、尊重和爱护孩子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 10、要得到孩子的尊重和爱戴,首先要学会尊重孩子的人格,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 11、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汇之处是爱的圣地。 12、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 13、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既有苦,也有乐。 14、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和自己的心去教育我们的孩子。 15、倾注心血的爱能使孩子们早日鲜花绽放! 16、教学相长,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学到很多。 17、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孩子们在成长! 18、当你埋怨学生太笨的时候,你也该自问:什么叫诲人不倦。 19、教师与画家不同的是他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

20、勤于给一棵棵稚嫩的幼苗松土浇水捉虫施肥的园丁终将迎来争奇斗妍的春天。 21、想教孩子如何正派为人,教师应先从自己正派为人做起。 22、教师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她)永远消耗自己,照亮别人。 23、好笋出好竹,好师出好徒。 24、愚蠢的教师只会传授真理,聪明的教师应教孩子发现真理。 25、感人肺腑的谈话,能医治孩子心灵的创伤。 26、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教书。 27、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8、爱就是教育,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29、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30、没有爱的教学,宛如无水池塘,终将群鲜枯竭。 31、圣明的教师给予学生的不是现成的知识宝殿,而是鼓励他们去做砌砖的工作,教他们建筑。 32、在过多地要求孩子的同时,也应该尽可能地尊重他们。 33、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 34、教师的最大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 35、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为科学;教师不存在的地方,无知就变成了聪慧。 36、和蔼可亲的态度,永远是教师良好教态的注脚。 37、语言作为工作对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于骑士的重要;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在于作为骑士的教师驾驭骏马的能力高低。 38、心灵的沟通胜于知识传递。 39、慈父+慈母=教师 40、谷穗越饱满就越低垂,学识越渊博就越谦逊。 41、诚挚的心灵,是孩子情感的钥匙,高尚的师德,是孩子心灵的明镜。 42、是宽容而不是纵容,是诱导而不是命令。 43、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孩子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孩子一步步

师德演讲稿最美教师师德演讲稿

师德演讲稿-最美教师师德演讲稿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为人之师的根本,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灵魂!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最美教师师德的演讲稿4篇,欢迎大家阅读。 最美教师师德演讲稿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将爱进行到底》。 有一种人生最美丽,那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一首歌最动人,那就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有一道风景线最绚丽,那就是夜灯下教师批改作业的身影。师德演讲稿师德演讲稿

不要说我们四季辛劳,不要说我们一生清贫,我们拥有无数颗炽热的心,我们用爱浇灌着渴望的心田,我们用爱播撒着明天的希望,我们用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我们无怨无悔地将这爱的火炬传递。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17年来,我校的李校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淋漓尽致地诠释着爱的真谛,履行着爱的承诺。 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天不亮,你总能在办公室看到她认真备课,精心批改作业的身影,放学后,你总能发现她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作为一名教师,她深知欲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的不仅仅是一桶水,而是一潭不断更新的泉水。休息日或晚上,她总是挤出时间努力提高自己,完善自我。坚持每天读书看报,写读书笔记,撰写教育叙事和教育案例。十几年如一日,从未间断。从魏书生的班级管理艺术,到李镇西的民主教学,无不让她受益匪浅。她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

响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为了拓宽学生们的视野,提高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她毫不吝惜地从家里拿来自己的藏书,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为学生们办起了“班级图书角”,在她的号召和带领下,班里的许多学生也自发地带来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与同学们分享,渐渐地,班里形成了乐学,好学,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她带的班级总能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了鼓励孩子们,每学期末,她总会为每个学生送上自己精心书写的名言警句,给予鼓励。一句句带着墨香的名言满载着她浓浓的爱意和热切的期盼。 她,爱生如子,无怨无悔。 李校长常说,我要让爱洒满每个孩子的心田,不让一个孩子受到伤害。作为班主任,李校长对每一个孩子的方方面面都了如指掌,为了能够达到这个目的,每接一个新班后,她总会利用休息日或晚上的时间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家访。一个班30多个孩子,一

师范类专业认证下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docx

师范类专业认证下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如何改革是国际教育界的一大问题,各国都在寻求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但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基于不同的历史背景、政Z经济现状,采取的改革措施不尽相同。世界各国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呈现出各自的特色。20XX年,中国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认证实施办法》)及《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三个附件,旨在通过师范专业认证推进和保障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三个标准中,关于“课程与教学”都明确规定“课程内容注重基础性、科学性、实践性……吸收学科前沿知识……及时更新、完善课程内容”[1]。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教师教育内涵发展重要抓手,培养优秀教师的关键和基础。对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师范类专业的认证是契机。 一、师范类专业认证概述 (一)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内涵就每个专业职业的要求来看,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必须有一个确定的界定。在国外,大多数专业行业都建立了认证体系,形成了完备的认证标准体系和可操作的流程。中国的师范类专业认证起步较晚,尚处于探索阶段,但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掌握了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概念、初步探索了一些论证理论和方法。师范类专业认证指由专门机构(或教育行业协会)组织的专业人员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标准对自愿接受认证的高校师范类专业进行审查与评估,并在评审过程中帮助其找到问题、提出改进办法,从而促进质

量的提升。[2]可见,师范类专业认证是师范院校自身主动接受办学质量检验,通过教育评估专家的审核、评估,检验办学目标的达成度,找到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不断自我反省、提高办学质量的过程。因此,师范类专业认证是“通过达成某一预定标准,一个教育项目或机构被外部团体认可的过程”[3]。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机构一般是教育主管部门,如教育部或省教育厅组织的评估;或是教育行政部门,如教育评估院;或是由教育评估专业人士成立的民间评估机构,即第三方认证机构。近年来,第三方认证的呼声越来越高,其结果更能反映师范类专业办学的真实情况,其信度和效度都相对较高。第三方认证更能找出教师教育中的问题,促进教师教育发展,提高师范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这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目的相关。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目的是规范引导师范类专业办学,建立健全教师教育质量监督机制,不断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为培养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发展所需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提供有力支撑。 (二)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体系《认证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对师范类专业采用三级监测认证体系。第一级定位于基本要求监测。主要是借助教师教育质量监测平台,通过师范类专业办学大数据,建立办学监测机制,对各类师范类专业办学基本状况实施动态监测。[1]这一级认证最低,是各级各类师范类专业办学条件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第二级定位于教学质量合格认证。它以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为引领,推动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强化教师教学责任和课程目标达成,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保证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达到国家合格

《做一个有情怀的教师》演讲稿

《做一个有情怀的老师》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行们: 大家好!我是初级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很高兴能参加“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的演讲比赛。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有情怀的老师》。 情怀是一种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怀。提起情怀,又不得不说“家国情怀”,家国情怀一直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家国情怀的重要体现。数千年来,无数英雄志士就是在这种情怀的熏陶和指引下,怀抱着保家卫国、济世安民的理想上下求索,从容适变。 我不是英雄,我同许多普通教师一样,从事着最平凡的工作,既没有震撼人心的举动,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故事。但是,我觉得教师,从来不只是一份简单的职业,教师的身上,肩负着世代成长的重任,无关乎名利,无关乎地位,而是把教育当作一种安身立命的事业看待,以一个兢兢业业的匠人的态度,永怀仁爱之心,传道授业,笃实、勤勉、坚韧,从而成就教育的人生,这就是我的教育情怀。 我经常思考一个同样的问题:我们的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行为,在学生的人生中留下点什么?是知识?是技能?还是能影响他们一生行为的更深刻一点的东西? 在教授《再塑生命的人》这一课时,莎莉文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这个曾经真实存在的,令我佩服的伟大女性。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教育的爱心、耐心、机智,以及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善良与热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人格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做教师最重要的是拥有教育情怀和仁爱之心。我们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机械零件,而是活生生的生命,他们有情感、有个性、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保护好孩子的成长利益是我们教师重要的责任,我们是孩子们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是我们重要的责任;我们教师有责任帮助孩子实现心中美好的理想。 其次,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在成长过程中,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自我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一个人的情怀那是孤芳自赏,一群人的情怀才满园春色。期盼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心系教育情怀,引领学子奔向拥有诗与远方的美好前程。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教师最喜欢的教育名言

教师最喜欢的教育名言 导读:教师最喜欢的教育名言1、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也。——张潮 2、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于漪 3、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从广义上讲,这就是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第斯多惠 4、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毛泽东 5、每关闭一所学校,就得多造一座监狱。——马克·吐温 6、再好的教科书也代替不了教师本人的思想和卓识。——第斯多惠 7、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能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叶澜 8、办好教育的关键,第一在教师,第二还在教师。——永井道雄 9、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威廉·叶芝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1、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12、我学习中等,按学校的标准,我算不上是个好学生。不过后

来我发现,能忘掉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剩下的才是教育。——爱因斯坦 13、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吴非 1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15、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 16、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陶行知 17、如果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不择手段,大搞题海战术,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会除输掉我们的下一代。——迈克尔·盖森 18、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19、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 20、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21、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 22、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个性。——赫伯特·斯宾塞 23、须知参差多态,乃为幸福本源。——罗素 24、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得学生。——陶

高等师范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

高等师范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目前,高等师范教育依然存在着教师专业知识缺少根基、教师教育课程“碎片化”、教师专业训练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等问题。为此,应重构基于实践的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师教育课程,强化教师职业的实践性,使教师的“临床实践”成为一种习惯,促进大学与中小学的深度融合。实践取向是近年来教师教育改革的应然选择,教师教育的课程也应该从传统技术取向转向实践,这是基于教育在本质上具有实践性需要。 1调整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优化课程内容 基础教育新课程遵循全新的教育理念,在课程的目标、结构、功能、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课程改革所出现的新变化,必然要求实施新课程的一线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方法及评价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转变。因此,教师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如探究课教学的组织与引导、活动课程的组织和实施、常规教学中小课题探究的设计、课堂教学评价、现代教学技术的合理运用等,这都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而广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全新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超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鉴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我们对师范生教师教育课程,尤其是主干课程“中学物理教学法”进行了课程构架和内容的调整。 11课程内容体系结构的调整 各师范院校开设“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程的学时数多在54~68学时。由于学时数有限,该课程大多以教学法理论的讲授为主,即使有一定的实训内容,也多是停留在教学示范或观摩层面,基本上没有时间来让学生在学习物理教学法理论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教学

技能训练;而“教学实习”与“中学物理教学法”分属于不同学期,课程侧重点也不同。该课程又无法使学生在学习物理教学法理论的 相应内容时及时进行训练,不便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鉴于 上述原因,我们将“中学物理教学法”更名为“中学物理教学法与 教学技能训练”,课时从原来的54学时调整为108学时,其中理论 讲授48学时,校内教学技能训练60学时,且理论讲授与教学技能 训练交叉进行。该课程安排在第三学年上、下学期,分别安排54学时,正好衔接第四学年上学期的“校外教学实习”。这样操作能将 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实践及时、有效地结合起来;能有效促进学生 在教学实习之前将理论与实践性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更重要的是让 学生在教学实习前有一年的时间接受教师角色意识的训练;实践证明,将这两门课程合并开设更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12课程内容的优化 “中学物理教学法与教学技能训练”是物理教育专业(本、专科)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的名称鲜明地体现了课程的特点:它是一门技能性、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因此,我们 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将课程内容分为理论性内容和操作性内容,并将两类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上、下篇内容交叉进行。增加了与 课程改革相关的内容,删掉了一些与课程改革不相适应的内容;合 并了一些理论性内容,增加了一些操作性内容,使课程内容得到优化,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 2改变课程教学模式,对接基础教育课改 为了较好地与课改后入学学生的学习理念、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知识体系等衔接,更好地促进未来教师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的要求,我们对“中学物理教学法与教学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