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2《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 原电池)word学案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2.2-化学能与电能-配套讲课课件

C.CH3OH(g)+H2O(l) -6e- ===CO2(g)+6H+(aq) D.O2(g)+2H2O(l)+4e-===4OH-(aq)
【答案】 C 【点拨】 甲醇燃料电池是甲醇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氧气在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B、D错误;A项不是电极反应式。
特点:高能电池,电压高,质量轻, 贮存时间长等。
用途:电脑、手表、心脏起搏器等。
(3)燃料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碱性介质):
负极:
2H2+4OH— -4e— =4H2O (氧化反应)
正极:
氢氧燃料电池结构
O2+H2O+4e—=4OH—(还原反应) 总反应:2H2+O2=2H2O
练习 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细菌燃料电池,利 用细菌将有机物转化为氢气,氢气进入以磷酸为电解质的 燃料电池发电,电池负极反应为( )
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练习2:请在图上标出电子的流动方向和电流方向,
并判断正负极,写出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I e-
e- I
Ag
Fe
Zn
Cu
H2SO4 (aq)
CuSO4 (aq)
负极( Fe ): Fe-2e - = Fe 2+ . 负极( Zn): Zn-2e - = Zn2+ .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和电能
间接:化学能燃烧热能蒸汽机械能发动机电能
装置
直接:
原电池
工 作
概
构 成
原念条
理
件
原电池知识要点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2.2 化学能与电能-原电池 同步讲课课件最新课件PPT

ZN+CU2+===ZN2++CU,此反应的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
()
C
努力,未来老婆的婚纱都是租的。只有你的笑才能让你在无尽黑暗中找到光明。我受过的伤都是我的勋章。知世故而不世故,是最善良的成熟。愿你早日领 教过这世界深深的恶意,然后开启爱他吗谁谁的快意人生。第二名就意味着你是头号输家——科比·布莱恩特。当你感觉累的时候,你正在走上坡路。如果 每个人都理解你,那你得普通成什么样。赚钱的速度一定要超过父母变老的速度。不断地发现以前的自己是个傻逼的过程,就是成长。脾气永远不要大于本 事。你那能叫活着么?你那“你如今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素质是家教的问题,和未成年没关系。总会有人是第一,那为 什么不能是我?你可以没钱没颜,但你不可以不努力。如果今天我取得了成功,一定是昨天我拼上了全部努力。阳光里做个孩子风雨里做个大人。枯木逢春
为什么在海水中行驶的船特别容易腐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船底绑 很多的锌块,这是什么原理呢?
填空:锌铜-硫酸铜电池
负
氧化
锌片: 极 ,Z发n-生2e-=反Zn应2+,
电极反应: ________________
铜片:_正__极 发生 _还__原___反应,
电极反应:__C_u_2_+_+_2_e_-__=_C_u_____
2001年我国发电总量构成图
火电站工作原理示意图
1.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廉价方便.
1.排出大量的温室效应气体. 2.有废气可能导致酸雨 3.废料 4.废水 5.能量转换效率低
小结:
1、原电池的定义: 2、工作原理: 3、反应本质: 4、电子流向(外电路) : 5、溶液中(内电路)离子移动: 6、如何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7、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2.2.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原电池》课件(44张ppt)

方案1:称量实验前后铜片或锌片的质量。
方案2:观察溶液的颜色,看有无Cu2+生成
实验2—4
[实验现象]:铜片上有气泡产生,锌片不断溶解,电流表的指针发
生偏转。
[实验结论]:导线中有电流通过
A
Zn
锌表面无气泡,
Cu
实验现象
思考问题
寻找答案
组内交流
列出想法
铜表面有气泡,
电流表发生偏转。
稀H2SO4
解释实验现象
要求:请选择上述用品,设计原电池装置,
并画出装置简图,仪器药品不限。
序号
实验
装置
?构成
原电池
构成
原电池
的条件
①
②
③
A
A
能
能
2个电极:活动性不同的2种金属
或 金属+非金属
A
不能
序号
实验
装置
?构成
原电池
构成
原电池
的条件
④
⑤
A
能
⑥
A
A
能
不能
电极必须插在电解质溶液中
序号
实验
装置
⑦
⑧
⑨
Zn
A
Cu
H2SO4
②铜片表面无气泡
Cu不与稀H2SO4反应
实验三 用导线把实验二Βιβλιοθήκη 的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观察实验现象并记
录(注意两块金属片不要相接触)
实验现象
实验三
铜片表面有气泡
锌片逐渐溶解
结
?
论
实验四 如图所示在导线中间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观察电流计的指针是
否发生偏转,如果是偏向哪边?请记录现象
人教版化学《原电池》PPT课件

(可以)
(不可以)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时,较活泼的Zn失去电子被氧化成Zn2+进入溶液,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 向铜片,溶液中的H+从铜片获得电子被还原成氢气从铜片上逸出。如何通 过更直观的实验现象来证明上述装置的导线中有电子的定向移动呢?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电子从负极锌片流出
经外电路
流入正极铜片
负极(较活泼)
还原剂(Zn)失去电子,发 生氧化反应
Zn-2e-=Zn2+
阳离子:移向正极
实践活动:自制电池——水果电池。如下图: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实验探究一】
把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到稀H2SO4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无明显现象。 思考与交流一:
电流方向:正极
正极
氧化剂(H+)在铜极上得到电 子,发生还原反应
Zn2+ H+
SO42-
2H+ +2e-=H2
阴离子移向负极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和电能》第一课时 《原电池》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原电池》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也是核心内容。
内容安排在化学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等内容之后,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
该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
该节分为两课时教学,本课为第一课时。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的概念,并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生活在现代社会,学生对“电”有着丰富而又强烈的感性认识。
当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并感受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之后,会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正是基于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教材开始的几个设问,把学生带进了“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相互转化”研究之中。
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本节课程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能量也是守恒的;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补充和完善。
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是对火力发电中对“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此外,本节内容对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以及知识系统化及结构化的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①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概念。
②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①学生通过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说课--原电池(共19张PPT)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原电池的概念;
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对原电池的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 科学探究的意义,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通过小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探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奥秘,提高学习化学 的兴趣和热情,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 的奇妙与和谐;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下午4时48分54秒下午4时48分16:48:5421.7.21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 问题二:氢离子变成氢分子有时从哪里来 的呢?
• 问题三:根据电学知识中电子的流向,你 能判断装置的正负极吗?
4、设问探究、合作交流,归纳形成条件
Zn Cu
Fe Cu
Zn Zn
Fe
Cu
√A
√B
C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精品PPT课件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冷倩 郑瑞萍 陶明珠 闫如雪 陆欣宇 李春迎
第二章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学习目标: 1. 了解原电池原理、构成 原电池的条件 2. 会进行简单的原电池设计
重点:原电池原理和组成条件 难点:原电池原理
电能(电力):二次能源
2001年我国发电总量构成图
化学能
?
燃烧
热能
蒸汽
电能
发电机
机械能
探究实验1
稀H2SO4
电 电流表指 电流计指针发生偏 流 针发生偏 转说明有电流产生。 表转
溶液中阴阳离子分别向哪一个 电极移动?
e-
负极 Zn--
I
Zn-2e-=Zn2+
Zn2+
H+ H+ SO42-
稀硫酸
Cu正极
2H++2e-=H2↑
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归纳整理
电极
电极反应
反应类型
电子流向 电极(正 溶液中阴阳 或负) 离子的流向
Zn
Cu
稀H2SO4
金 实验现象 属
结论
锌片溶解 Zn 并有气泡 片 冒出
铜片上无 Cu 明显变化 片
1、离子方程式: Zn +2H+ =Zn2++H2↑
2、反应中 Zn 失 电子, H+ 得电子
探究实验2
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原电池

巩固练习
请同学们根据原电池的原理,指出下列 原电池的正极与负极分别是什么?写出电极 反应方程式和总反应方程式。
相同条件下,纯锌粒和粗锌粒与同浓度的 稀硫酸反应的速率一样吗?为什么?假如要 求你设计实验来证明你的观点,你的实验方 案是怎样的?证据和结论又是什么?
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你能为她开一个药方吗?
必发生 失电子 的 氧化反应
必发生 得电子 的 还原反应
原电池
2、活泼金属→发生氧化反应→向外线路提供电子→原电 池的负极;不活泼金属(或石墨)→发生还原反应→接受 外线路提供的电子→原电池的正极。
电极 材料 Zn片
现象
电子 得失
电极反应
原电产 生
Zn-2e-= Zn2+ 2H++ 2e-= H2↑
【实验一】 分别把锌片和铜片插入到稀H2SO4中, 观察现象。
【实验二】 再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 观察铜片上有无气泡产生? 在导线中间接入一个电流表, 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
A
原电池原理 一、原电池 1、定义: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问题探究 你能找到原电池 的正负极吗?
“负极出电子,电子回正极”
负极
Cu片
得
正极
总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Zn+ 2H+ = Zn2+ + H2↑
形成原电池要具备哪些条件?
Zn—Zn与稀硫酸进行实验.
Zn—石墨与稀硫酸进行实验.
Fe—Zn与稀硫酸进行实验.
Cu—Zn与乙醇进行实验.
Cu—Zn与一个西红柿(或一个苹果)进行实验.
Cu—Zn与两个西红柿进行实验.
Cu—Zn与橙汁进行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电池
1.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
2.初步了解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3.掌握原电池的构成要素以及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4.会书写简单的电极反应式。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1)一次能源。
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包括风力、流水、潮汐、地热、原煤、石油、天然气、天然铀矿等。
(2)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如电力、蒸汽等。
2.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1)燃煤发电的能量转换过程。
化学能――→燃烧热能――→蒸汽机械能――→发电机电能。
(2)原电池。
①定义: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②构成条件:具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具有电解质溶液;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
③反应本质:化学电池的反应本质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3)电极。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4)电极方程式。
表示正、负极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应用思考】
从上述火力发电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阐述原电池的优点。
提示:火力发电需要经过较多的能量转化过程,每次转化都会有能量的消耗,所以能量利用率不高,而原电池是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所以能量利用率较高。
1.以下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_。
答案:④⑥
2.根据Zn+2H+===Zn2++H2↑的反应原理设计一个原电池,当Zn为负极时,正极可以选用的金属材料是(D)
A.镁B.石墨C.铝D.铅
3.有关原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在外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
B.在原电池中,只有金属能作负极
C.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
D.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
基础训练
1.下列有关燃煤发电的一系列能量转换的过程,正确的是(A )
A .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B .热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C .机械能→化学能→热能→电能
D .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电能
解析:燃煤发电原理——从煤中的化学能开始的一系列能量转化过程: 化学能――→燃烧热能――→蒸汽机械能――→发电机电能
故答案为A 。
2.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
A .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 .原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
C .原电池在工作时其正极不断产生电子并经外电路流向负极
D .原电池的电极只能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
解析: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A 正确;原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氧化反应,B 错;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C 错;原电池的电极可用石墨构成,D 错;答案为A 。
3.下面是四个化学反应,你认为理论上不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D )
A .Zn +Ag 2O +H 2O===Zn(OH)2+2Ag
B .Pb +PbO 2+2H 2SO 4===2PbSO 4+2H 2O
C .Zn +CuSO 4===Cu +ZnSO 4
D .C +CO 2===2CO
解析:D 项是吸热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过程中吸收能量,不能设计为原电池。
4.对于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下列叙述有错误的是(C )
A .发生氧化反应的为负极
B .正极为电子流入的一极
C .比较不活泼的金属为负极
D .电流的方向由正极到负极
解析:原电池中相对活泼的金属为负极,不活泼的为正极,C 项错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 项正确;原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出,由正极流入,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动方向相反,B 、D 两项正确。
5.在盛有稀H 2SO 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
A .正极附近的SO 2-4离子浓度逐渐增大
B .正极有O 2逸出
C .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
D .铜片上有H 2逸出
解析:A.该原电池放电时,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A 错误;
B.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被还原生成氢气,故B 错误;
C.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即由锌片流向铜片,故C 错误;
D.Cu 电极上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有氢气逸出,故D 正确;故选D 。
6.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X棒变重,Y棒变轻,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X、Y、Z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D)
解析:电流计指针偏转,X棒变重,Y棒变轻,说明该装置为原电池,X棒有固体析出,Y棒失去电子进入溶液。
A.锌比铜活泼,所以锌失去电子,生成锌离子进入溶液,X棒变轻,Y上有氢气放出,错误;B.Y为Fe极,则Fe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进入溶液,Y棒变轻,而X生成氢气,错误;C.锌失去电子进入溶液,则X变轻,Y上有银形成, Y变重,错误;
D.Y为Zn,则Zn失去电子进入溶液,Y棒变轻,碳棒上有Cu析出,则碳棒增重,形成电流,正确;答案选D。
能力提升
7.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
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
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
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
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
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
解析: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说明电子从①流向②,则①比较活泼;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①为负极,①比较活泼;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则②为正极,④比较活泼;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③作负极,③比较活泼。
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③④②;答案选B。
8.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两支相同的试管中,然后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
浓度且均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则产生氢气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用图象表示如下,其中正确的是(D)
解析:等质量的两份锌粉中,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且均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a 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则a中发生的反应有:Zn+Cu2+===Zn2++Cu,Zn+2H+===Zn2++H2↑,由于置换出来的Cu与Zn在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所以,a中的反应速率比b中的反应速率大,即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短,但Cu2+消耗了少量的Zn,a中产生的H2比b中产生的H2少。
b中只发生反应:Zn+2H+===Zn2++H2↑。
符合这些条件的图象就是D项。
9.有甲、乙两位学生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使用镁片与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 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的NaOH 溶液中,如下图所示。
(1)写出甲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乙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甲与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