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认识水 教案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12 认识水》 青岛版

12.认识水学习目标:1、熟练运用各种感官辨认哪一杯是水,说出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等特征;2、通过把相同多的水倒入不同的瓶子、在手背上滴一滴水活动,知道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水可以流动的特征;3、学会用气泡图展现对水的特征的认识。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辨别等活动,说出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特征及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
教学难点:用科学的词汇对水的特征进行描述,用气泡图的方式展现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白醋、水、牛奶、白糖水各一杯、尝味棒、记录单学生材料:不同形状的瓶子、滴管、装有水的烧杯学生准备:红色水彩笔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片:海洋、小溪、雨水、水滴、瀑布师:这些图片中都有什么?(生:水)这也就告诉我们,大自然中的水是普遍存在的。
2、组织学生说说生活中哪里需要用到水。
师:我们的生活中哪里需要用到水,小朋友们知道吗?生:学生小组内讨论后汇报。
学生举例:煮饭需要水、浇花需要水、洗车需要水、洗衣服……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用水,水在人们生活中很重要。
3、揭题师:那么水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生:学生说说对水的认识。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水是什么样的?(板书课题)二、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认识水的基本特征。
1、出示四杯液体,让学生找出哪一杯是水。
师:老师这里有四杯液体,分别是白醋、水、牛奶、白糖水。
大家想想怎样找出哪一杯是水?生:学生小组讨论,先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引导学生说说方法:通过讨论我们发现可以用排除法来找出哪杯是水,用眼睛观察,排除牛奶。
用鼻子闻气味,排除白醋。
用舌头尝味道,排除白糖水,剩下的一杯就是水。
生:学生分小组活动,依次找出水。
(教师小组巡视,发现错误操作及时纠正、指导)2、用气泡图来总结水的基本特征。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了水有哪些特征呢?生:学生汇报。
师生一起填写气泡图:水是无色的、透明的、没有气味的、没有味道的。
一年级科学上册 第12课 认识水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

认识水【学习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第一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课程标准描述】能通过观察描述出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并且能够知道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物质。
【学习目标】1.通过水与牛奶的对比观察,和磁扣放入两杯中的不同现象,发现水的无色透明的特点,学会比较的探究技能。
2.会运用鼻子闻一闻、尝一尝的观察方法,比较出水与醋的区别,说出水是无气味、无味道的。
3.会运用一看二闻三尝的观察方法,学会辨别出哪一杯是清水,知道水是无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
4.在抓水游戏中,感受到水是没有形状的,通过观察水可以倒入不同的容器里,说出水无形的特点。
5.通过同位交流,感受到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周围里,体会到水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知道水是无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无形的。
【学习难点】学会比较的探究技能。
【评价活动方案】1.通过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P12页记录园地,进一步巩固水的特点。
评价学习目标1、22.在《我是小博士》的问答中,能够比赛完整的说出水的特点。
3.通过照片打对号的方式,让学生选出图片中的那些地方有水,进一步巩固评价学习目标5【教学准备】1.杯子、水、牛奶、醋、各种颜色的饮料。
2.字卡:无色、透明的、无味、无形、可流动的液体。
水勺,泡沫板。
【学习过程设计】一、儿歌导入《实验室小要求》进入实验室观察加动手三个不可以我们要做到乱摸不可以乱闻不可以乱尝不可以三个不可以我们要做到通过儿歌让学生了解到实验小要求,确保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二、探究新知(一)知道水是什么样的(评价目标1、2)情景实验小帮手导入,让学生们了解到灰太狼遇到的问题,主动愿意帮助灰太狼解决问题。
小实验1:出示两个杯子,里面有水和牛奶。
提问:你能分清杯是水,哪一杯是牛奶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水颜色无色小实验2:将两个瓷扣分别放入牛奶和水中观察,能不能看到瓷扣?(水中能够看到瓷扣)为什么水中能够看到瓷扣,在牛奶中就不能。
补充板书:透明小实验3:出示一杯醋,一杯水,请学生猜一猜。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四单元《12 认识水》 青岛版

课题:认识水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水有许多可被感知的特征,如无颜色、无气味、会流动、透明等。
水和洗发液一样,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
但与木块等物体相比,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2.科学探究目标学习观察水的方法,能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法比较水与洗发液、木块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能用语音简单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他人观点,乐于讲述自己观点。
乐于参与小组合作探究,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是珍贵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通过有序的观察辨别描述出水的一般特征2.教学难点:如何根据谁的特征说出判断的理由三、教学准备两人一组,每组4瓶液体(水、白醋、油、洗发水),糖水,茶水,研究记录单四、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观察方法,了解物体具有重量、形状等属性之后学习对水进行观察和描述。
通过学生观察判断哪一瓶是水的过程,使学生发现水的无色、无味、透明的特征,进一步学习眼看、鼻闻、手摸的观察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水具有流动性,无固定形状。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1.谈话:前面我们都观察过一些物体,我们都用了哪些观察方法?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看、闻、尝、听、摸)3.提醒:在这么多观察方法中,你有没有要提醒同学们的?(二)聚焦1.今天我们将要用这些本领跟一个物体打交道:出示水2.提问:水是什么样的呢?——了解学生的学情3.任务布置:既然你们都见过水,今天可难了,今天老师请同学们做一件事。
出示4瓶液体。
4.激趣:请同学动动脑子,用这些方法,找出水来。
你有办法吗?5.研究单任务说明:有办法不稀奇,看下研究单。
、(三)学生活动1.学生进行试验,教师巡视。
2.小组活动要求:先商量达成一致再观察3.教师通过拍摄,记录学生的学习记录单(四)学生汇报记录单1.学生上台通过记录单,表达自己的观点——适时提问学生:你们同意吗?2.学生味道和气味会容易弄错。
一年级科学上册12.认识水教案

12、认识水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12课《认识水》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水的颜色、气味、味道等,知道水是没有固定形状的。
2、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借助简单的工具观察水的特征。
3、初步意识到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借助简单的工具观察水的特征。
活动准备:透明水杯(或烧杯)清水白醋盐水白糖水牛奶橙汁可乐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出示谜语:用手拿不起,用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得请它来。
(打一自然物)师:谜底是什么?学生猜想,揭示谜底—水师: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想想看,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水呢?预设:刷牙洗脸、洗菜煮饭、洗衣服、浇花、喝水、洗手、游泳、洗车师:生活中用到水的地方可真多,其实啊,远远不止这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哪些地方需要水》视频)总结引出课题:人的生活离不开水,生产离不开水,动植物也离不开水,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如此宝贵的水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水的世界,去认识水。
(引出课题)【设计意图:从小学生喜欢的简单谜语入手,通过猜谜引出关于水的话题。
通过让学生了解水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让学生意识到水的重要性,引发学生研究水的积极性】二、活动探究(一)探究水的特点1、方案探究师:同学们,你认为水是什么样的?你想探究水的哪些特点?有什么好的探究方法吗?学生小组讨论交流预设:用看一看的方法研究水的颜色用闻一闻的方法研究水的气味用尝一尝的方法研究水的味道师总结: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是重要的观察方法。
但是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物品是有毒副作用的,我们不可以随便闻或者尝。
科学实验中只有在确保物品安全和老师允许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闻或者尝。
视频学习《如何正确的闻和尝》学生自主探究水的特点,并将结果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选出来【设计意图:学生自主设计观察方案并寻找观察方法,为下面即将开展的有序观察活动打好基础。
】2、交流探究结果预设1:我们小组选取了牛奶、可乐和水,通过看一看的方法发现牛奶是白色的,可乐是褐色的,而水是没有颜色的。
一年级科学上册《认识水》教案

通过讨论活动,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板书设计
水——无色、无味、透明、易流动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应让学生真正认识水,同时让他们知道:像水那样,可以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叫做液体。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知道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它能溶解一些物质。
(2)知道影响溶解的因素。
(3)通过学习过滤的实验操作,初步了解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和基本步骤。
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讨论活动,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乐趣。
(2)学会欣赏美丽的水体,体会自然界的美丽。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它能溶解一些物质,初步了解什么是溶解。
让学生掌握运用对比实验来进行探究活动,知道影响溶解的因数。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准备
水、烧杯、水槽、量筒、不同形状的其他容器等。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
1
授课时间
11月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1、教师出示课件有关水的图片?学生观看。
2、谈话:我们生活、生产都离不开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水。(板书课题)“12、认识水”
二、认识水
1)、你们知道哪些水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回答。
2)、你闻一闻容器里的水,是什么味道?尝一尝什么味道?
板书:无色、无味、透明、易流动
第十二课 总课时数: 备课时间:第十二周
课题
第十二课认识水
课型
新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组织学生对水和其他外观与水一样的液体进行观察实验,知道水的物理性质、水的溶解性、水的净化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判断及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江、河、湖、泊、溪流、瀑布等水域景观,学会欣赏美丽的水体。
一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12.认识水》教案

一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12.认识水》教案教学目标:1. 感知水的无色、无味、透明等性质。
2. 知道水是一种常见的物质。
3. 培养学生探究兴趣和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感知水的无色、无味、透明等性质。
知道水是一种常见的物质。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正确地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几样物品(课前),每组一套实验用具(自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准备一些物品,如纸张、塑料、玻璃等,并将它们展示给学生看。
)教师问: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它们都是由不同的材料做成的。
那么,你们知道水是由什么构成的吗?学生可能会回答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教师接着说:对,水是一种常见的物质,它无色、无味、透明,并且会流动。
在我们的周围,水无处不在。
它可以帮助我们解渴,也可以在植物的生长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水的知识。
然后,教师板书课题:12. 认识水。
二、新授教学1. 引导学生认识水的特征。
教师首先拿出一个杯子,往里面倒水。
然后问学生:“你们能看到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水。
”接着,教师把一个土豆放入杯中,再次询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土豆在水中。
”此时,教师可以将土豆取出,让学生观察杯中水的变化,学生会发现此时只能看到土豆的轮廓,这表明水是无色、无味的。
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水的这些特征。
(2)教师接着说:水是无色、无味的,它透明,会流动。
这个特点非常重要,因为这些特征使得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当我们观察周围的事物时,也要注意留心观察水的存在和变化。
2. 引导学生了解水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作用。
例如,展示河流、湖泊、海洋等场景,让学生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教师也可以通过讲述一些关于水的自然现象和过程,如水的循环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了解水占物体的大部分。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12 认识水》 青岛版

12.认识水学习目标:1、熟练运用各种感官辨认哪一杯是水,说出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等特征;2、通过把相同多的水倒入不同的瓶子、在手背上滴一滴水活动,知道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水可以流动的特征;3、学会用气泡图展现对水的特征的认识。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辨别等活动,说出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特征及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
教学难点:用科学的词汇对水的特征进行描述,用气泡图的方式展现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白醋、水、牛奶、白糖水各一杯、尝味棒、记录单学生材料:不同形状的瓶子、滴管、装有水的烧杯学生准备:红色水彩笔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片:海洋、小溪、雨水、水滴、瀑布师:这些图片中都有什么?(生:水)这也就告诉我们,大自然中的水是普遍存在的。
2、组织学生说说生活中哪里需要用到水。
师:我们的生活中哪里需要用到水,小朋友们知道吗?生:学生小组内讨论后汇报。
学生举例:煮饭需要水、浇花需要水、洗车需要水、洗衣服……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用水,水在人们生活中很重要。
3、揭题师:那么水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生:学生说说对水的认识。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水是什么样的?(板书课题)二、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认识水的基本特征。
1、出示四杯液体,让学生找出哪一杯是水。
师:老师这里有四杯液体,分别是白醋、水、牛奶、白糖水。
大家想想怎样找出哪一杯是水?生:学生小组讨论,先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引导学生说说方法:通过讨论我们发现可以用排除法来找出哪杯是水,用眼睛观察,排除牛奶。
用鼻子闻气味,排除白醋。
用舌头尝味道,排除白糖水,剩下的一杯就是水。
生:学生分小组活动,依次找出水。
(教师小组巡视,发现错误操作及时纠正、指导)2、用气泡图来总结水的基本特征。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了水有哪些特征呢?生:学生汇报。
师生一起填写气泡图:水是无色的、透明的、没有气味的、没有味道的。
一年级科学教案认识水的性质和用途

一年级科学教案认识水的性质和用途【教案】一年级科学教案认识水的性质和用途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初步认识水的性质和用途,了解水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对水的感知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了解水的性质和用途。
2. 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水桶、水杯、盐、细砂、油、玻璃杯、纸巾、画板等。
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参与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用一杯水和一杯油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观察两种液体的不同。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平时喝什么?你们知道为什么水和油是不能混合的吗?”2. 探究水的性质(15分钟):教师将水桶中加入适量的水,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水的性质并记录。
教师可以提一些引导性问题:“水是什么颜色的?水有气味吗?水的味道是什么样的?”学生可以用画板或者纸巾记录观察结果。
3. 探究水的用途(15分钟):教师将玻璃杯中倒入一些水,让学生讨论水的用途,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用水来做什么?在家里,我们用水做什么?在学校,我们用水做什么?”学生可以两两合作,互相讨论并记录下来。
4. 实验探究(15分钟):教师将盐、细砂、油等材料拿出来,让学生互相合作,在玻璃杯中加入不同的材料,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哪种物质能和水混合?哪种物质不能和水混合?”学生可以用画板或纸巾记录实验结果。
5. 讨论总结(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并引导学生总结水的性质和用途。
教师可以提问:“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们对水有了更深的了解吗?你们认为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什么重要的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探讨。
六、课堂延伸活动:1. 学生可以自行回家观察家中的水管、水龙头、水杯等,了解水在生活中的更多用途。
2. 学生可以在家中和家长一起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水的性质和用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水
【学习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第一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
【课程标准描述】
能通过观察描述出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并且能够知道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物质。
【学习目标】
1.通过水与牛奶的对比观察,和磁扣放入两杯中的不同现象,发现水的无色透明的特点,学会比较的探究技能。
2.会运用鼻子闻一闻、尝一尝的观察方法,比较出水与醋的区别,说出水是无气味、无味道的。
3.会运用一看二闻三尝的观察方法,学会辨别出哪一杯是清水,知道水是无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
4.在抓水游戏中,感受到水是没有形状的,通过观察水可以倒入不同的容器里,说出水无形的特点。
5.通过同位交流,感受到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周围里,体会到水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
知道水是无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无形的。
【学习难点】
学会比较的探究技能。
【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P12页记录园地,进一步巩固水的特点。
评价学习目标1、2
2.在《我是小博士》的问答中,能够比赛完整的说出水的特点。
3.通过照片打对号的方式,让学生选出图片中的那些地方有水,进一步巩固评价学习目标5 【教学准备】1.杯子、水、牛奶、醋、各种颜色的饮料。
2.字卡:无色、透明的、无味、无形、可流动的液体。
水勺,泡沫板。
【学习过程设计】
一、儿歌导入《实验室小要求》
进入实验室
观察加动手
三个不可以
我们要做到
乱摸不可以
乱闻不可以
乱尝不可以
三个不可以
我们要做到
通过儿歌让学生了解到实验小要求,确保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二、探究新知
(一)知道水是什么样的(评价目标1、2)
情景实验小帮手导入,让学生们了解到灰太狼遇到的问题,主动愿意帮助灰太狼解决问题。
小实验1:出示两个杯子,里面有水和牛奶。
提问:你能分清杯是水,哪一杯是牛奶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板书:水颜色无色
小实验2:将两个瓷扣分别放入牛奶和水中观察,能不能看到瓷扣?(水中能够看到瓷扣)为什么水中能够看到瓷扣,在牛奶中就不能。
补充板书:透明
小实验3:出示一杯醋,一杯水,请学生猜一猜。
哪个是水?哪个是醋?
通过闻一闻,尝一尝,辨别出酸酸的味道的是醋,无气味的是水。
再来尝一尝。
补充板书:无气味无味道
小结:说说水的特点有哪些?同学们能够运用比较的探究技能找出水的特点,可真是太厉害了!(二)巩固水的特点,辨一辨哪一杯是清水(评价目标3)
拿出四个杯子,里面分别放入白醋、清水、橙汁、糖水。
怎样才能找出哪一杯是清水(尝一尝)
课本P33页有一个方法指导,谁来读一下。
(按照“一看二闻三尝”的顺序来辨别)
我们按着方法指导来来做
1.第一步要干什么?(一看)
你们看出了什么(三个杯子透明,一个杯子是橘色)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橘色的杯子是橙汁)
2.第二步要干什么呢?(二闻)
请同学们分别闻一下这三个杯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一号杯子有酸酸的味道,二号杯子没有气味,三号杯子没有气味)
说说得出的结论?(一号杯子是醋二号和三号杯子还不清楚)
3.还没有找出哪一杯是清水,下面该怎么办(三尝)
你发现了什么?结论是什么?(二号杯子无味,是清水;三号杯子甜甜的,是糖水)
小结:同学们可真厉害,一看二闻三尝,轻轻松松的就帮灰太狼解决了大问题!
(三)知道水没有固定形状的特点(评价目标4)
出示三个不同形状的杯子
把水分别倒入这三个杯子里,谁能告诉我水是什么形状呢?如果用手来抓水好抓吗?
(第一个像美人鱼的尾巴第二个就像水杯第三个像葫芦,用手抓水抓不住,只能捧起水)水在不同的杯子里有这么多形状,还尝试用手抓水,有没有同学可以说出水到底是什么形状呢?
补充板书:没有形状
我们通过跟牛奶等饮品比较的技能得出了水的特点,现在我们又通过观察不同容器的形状,得出水的另一个特点,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仔细看黑板上的卡贴,比一比谁能把我们发现的水的特征都说出来。
(三)拓展活动(评价目标5)
同学们今天了解了水的特点,那能不能说出我们周围哪里可以看到这些水啊?通过ppt补充水的精美图片
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失去了周围的这些水我们会怎么样呢?(根据学生发言出示图片)感受水的重要性。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我们重要的资源水呢?
(节约用水)
让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希望大家都是节约用水的小明星。
【学习目标检测】
1.连一连
盐水白醋水
有酸酸味道有颜色没有味道咸味
2.我观察到的这些地方有水(用“√”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