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三轴试验操作步骤(精)学习资料
三轴仪使用说明

TSZ型全自动三轴仪操作步骤
1、按照规范要求制备不少于3个原状土试样或扰动土试样。
2、称试样质量,并取切下的余土测定其含水量。
3、在压力室底座上依次放上不透水板、试样及不透水试样帽,将橡皮膜用承膜筒套在试样外,并用橡皮圈将橡皮膜两端与底座及试样帽分别扎紧。
4、将压力室罩顶部活塞提高,安放压力室罩,将活塞对准试样帽顶部中心,旋紧压力室罩。
5、在微机上启动“土工试验微机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软件,在“采集”菜单中选择三轴试验。
6、输入试验参数。
试验编号和土样编号同组保持不变。
一般取:试样高度:8.00,试样直径:.3.91,轴向应变:20,加荷级数:1,采样步长:0.2,试验方法:UU,剪切速率:1,围压:100。
7、在显示屏黄色压力室处点击“开始注水”,向压力室加注纯水,待顶部排气孔有水溢出时,点击“停止操作”,拧紧排气孔螺旋。
8、在绿色框内点击“开始试验”,仪器首先进行自检,然后施加周围压力,并开始剪切试验,按语音提示进行。
9、试验完成后,语音提示试验结束,自动卸除围压。
点击黄色压力室处“开始抽水”,待水抽空后,点击“停止操作”,取下压力室罩,取下试样,准备安装下一个试样。
10、以后的试验仅改变“围压”一项,其他参数和试验步骤不便。
依次完成3~4个试样的剪切试验。
沙土液化动三轴实验报告

沙土液化动三轴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沙土液化动三轴实验,探究沙土的液化特性,并了解液化过程中土体的变形和强度特点。
二、实验原理液化是指土体在一定的地震作用下,由于孔隙水的压力上升,导致土体的有效应力减小,土体之间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降低,从而使土体失去强度,变成流态。
液化特性主要与土体的饱和度、密实度、颗粒形状、颗粒尺度以及应力路径等因素相关。
三、实验设备与试验方法1.设备本实验主要使用三轴试验仪、振动台等设备。
2.试验方法(1)样品制备:将现场采集的沙土样品通过筛网过筛,去除其中的杂质。
再将筛选好的沙土样品加水充分搅拌,使其充分湿润。
(2)装填样品:将湿润的沙土样品按照一定的容积比例装填到三轴试验仪的试样室,同时密实样品,使其达到设定的密实度。
(3)施加应力:通过液压系统施加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模拟地震作用。
(4)振动台加载:通过振动台加载,在特定频率和振幅下施加振动载荷,加速土体的液化。
(5)数据记录:在试验过程中,记录土体的应力、变形、强度以及振动参数等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试样变形特征在实验中,观察到振动台加载后的沙土试样出现明显的沉降和变形现象。
开始时试样表面平整,随着振动载荷的施加,试样整体开始呈现沉降变形,并最终转化为流态。
土体的体积变化率也随着振动载荷的增加而增加。
2.应力-应变特性在试验过程中通过三轴仪器记录下试样的应力和应变数据,得到了土体应力-应变曲线。
初期,试样受到振动加载后的应力短暂增大,随后逐渐降低。
应变曲线呈现出一个明显的凹型,初期应变增大较慢,随后逐渐加快,最后呈现出急剧增大的趋势。
3.试验参数对液化过程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振动频率、振幅以及样品密实度等参数的调整,可以得到不同条件下的液化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振动频率和振幅对液化过程有显著影响,较大的振幅和频率会导致试样较快地发生液化。
样品的密实度对液化也有一定的影响,较低的密实度下试样更易液化。
五、实验结论通过沙土液化动三轴实验,我们得到了沙土在液化过程中的变形和强度特性。
动三轴试验操作步骤(精)

动三轴试验操作步骤1 开机1.1 开电脑1.2 开控制器(黑色机箱中红色按钮),打开控制程序,在参数选项中选择“动态试验”;将调整部分改为变形、位移控制,如已经为此种状态,则改为负荷、围压控制,然后再改回(以防开油源时侧向活塞突然升高,水喷出)。
1.3预热15~30分钟。
1.4 开油源,按“启动”按钮,10秒后按下“高压”按钮,然后缓慢调节调压阀(油源)至5~6Mpa (可根据需要调更高),开冷却水。
2 安装试样说明:试样必须饱和。
试样饱和按照试验规程可以有多种方法,一般选用真空饱和,具体试验步骤见试验规程。
如试验需要,可再进行反压饱和或者水头饱和。
2.1 控制区,调整轴向及侧向为变形、缸位置控制;拖动轴向及侧向平均值调整,使其居于最左或最低以便装样;开上下孔压阀排除管路中气体进行负荷、围压、上孔压、下孔压清零,变形不清零。
2.2 将饱和好的试样套好橡皮膜,两端分别放滤纸、透水石,然后将两端的橡皮膜翻转。
微开下孔压阀,使试样安装底座有一层水膜,将试样平推放在底座上,翻下下端橡皮膜,缠2-3条橡皮条,每条3-4圈(橡皮条先缠在底座上)。
2.3 升底座,确认轴向控制方式为变形控制,缓缓拉动轴向调整,右移,约-30mm左右,看试样是否与上底座接触,快要接触时,鼠标点轴向调整,使缓缓上升,接触时负荷具体值与土样软硬程度相关。
2.4 翻上端橡皮膜,微开下孔压阀,向试样中缓缓注入水,以赶出试样与橡皮膜之间的气泡,可使用刷子轻轻驱赶,当无气泡时,可抽出下孔压体变管中的水,然后关下孔压阀。
2.5 盖压力室,依次拧紧6个螺丝,打开压力室右侧的进出水开关。
向压力室注水,当压力室注满水时(上部排气阀出水)关闭进水阀和压力室右侧的进出水开关。
拧紧排气阀。
清理顶盖多余的水。
3 设置参数3.1 调用固结参数菜单区选择设置,选择固结方案,一般为围压、固结比、加载时间和固结时间,修改口令为213t,修改后另存在原目录下,再次调用。
非饱和试验步骤-动三轴

非饱和土试验步骤1.控制器充排水:试验之前先将控制器中的水排出一部分然后再吸水,确保控制器中水装满2/3且无气泡;2.饱和陶土板::施加不超过50kPa的反压,打开孔压传感器端阀门,排出管路和底座内部的气泡,然后关闭阀门,当发现陶土板上表面完全被水覆盖表明陶土板基本饱和;3.安装试样:安装试样时小心土颗粒,特别是砂子掉入压力时内部,安装试样尽量采用三半模以减小对试样的扰动;4.内压力室和参照管注水:试样装好之后安装内压力室,将差压传感器的两根管道分别与内压力室和参照管相连,给内压力室和参照管注水,打开湿湿差压传感器上部的堵头,排出管路中的气泡,气泡排完后保证参照管水位大约在2/3位置,内压力室水位在细管中间位置;5.安装外压力室:安装压力室之前确保轴向力传感器处于最上位置,安放压力室时观察拉伸帽是否压住试样,螺栓需要对称拧紧;6.荷重传感器清零:通过软件对力传感器清零;7.调接触:调节荷重传感器位置,观察荷重传感器读数,当读数达到0.005左右时锁紧轴向加载杆;8.压力室充水:打开压力室顶部排气孔的堵头,打开进水阀门给压力室注水,装满之后关闭进水阀门和排气孔的堵头;9.加压检查:通过电脑施加20kPa围压,观察压力室是否漏水,观察孔压传感器读数是否迅速上升到与围压值相等,如果相等则橡皮膜破裂;10.吸力平衡:吸力平衡阶段主要的目的是给试样施加一个基质吸力让试样由饱和状态变成非饱和状态。
为了保护设备并让试样与压力杆接触,在设置压力时应该遵循一个原则:轴向压力>径向压力>孔隙气压>反压;11.等吸力固结:等吸力固结也采用应力控制模块。
等吸力固结时反压和孔隙气压保持不变,同步增大围压和轴向压力,过观察反压体积是否稳定来判断固结是否完成;12.等吸力剪切:剪切包括应力控制和应变控制。
剪切过程一定要比较缓慢避免孔隙水压力发生较大变化;13.压力卸载:试验完成之后要卸载压力,卸载压力时应该按照由内向外的一个原则,即卸载压力的顺序是反压、孔隙气压、轴压和围压(注意轴压采用体积清零进行卸载)。
TSZ-6型 全自动三轴仪操作步骤 1

TSZ-6型全自动三轴仪操作步骤一、仪器用途三轴压缩试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方法,它通常用圆柱形试样分别在不同的恒定周围压力(即小主应力σ3)下,施加轴向压力(即产生主应力差σ1-σ3),进行剪切直至破坏;然后根据摩尔-库仑理论,求得抗剪强度参数。
TSZ-6型全自动三轴仪基本配置下可进行常规应力应变式无侧限试验,不固结不排水剪(UU)、固结不排水剪(CU)、或和固结排水剪(CD)等压缩剪切试验。
二、仪器构成1、主机系统主机轴向位移采用步进电机全范围无极调速,可精密产生应变和位移,并按计算机要求,做匀速、加速、变速、周期等运动,以满足不同试验的要求,并有上下限位装置。
轴向负荷采用力传感器(0 KN~30 KN)进行测量,并有出力保护装置,当轴向力大于传感器量程时自动停机。
2、围压反压系统围压反压控制采用“精密数字活塞”液压系统,不仅可以精密施加围压反压,还可以测量体变和排水,分辨出1mm3的变化。
容器可自动注水、排水,操作方便。
系统按试验要求产生恒压、等速率、循环压力及体积变化随时间线性变化等多种输出,可用于常流量渗透试验等多种特殊试验。
3、软件系统数据采集使用TgWin 土工试验微机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在程序控制下操作全自动三轴仪的进行试验。
4、三轴仪相关配件包括相应直径的饱和器,承膜筒,对开膜,击实器,切土盘,透水石,乳胶膜,压垫,储水瓶。
三、技术指标TSZ-6型三轴仪,试样直径为Φ39.1mm x 80mm,Φ61.8mm x 125mm ,Φ101mm x 200mm。
轴向压力:0-60 KN 围压反压:0-2 MPa孔隙压力:0-2 MPa 体积变化:0-50 ml剪切速率:0.001-4.8 mm/min四、试验操作步骤1、试样制备本规程适用于测定细粒土和砂类土的总抗剪强度参数和有效抗剪强度参数。
试样高度H与直径D之比(H/D)应为2.0~2.5,对于有裂隙软弱面或构造面的试样直径D宜采用101mm。
动三轴试验操作步骤

动三轴试验操作步骤三轴试验是一种用来研究岩土体力学性质的实验方法。
它通过施加轴向负载和两个正交的侧向负载来模拟实际工程中的应力状态。
以下是进行三轴试验的一般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a.确定试验目的和研究对象。
b. 准备试样,通常使用直径50mm和高度100mm的圆柱形试样。
c.计算所需的试验应力(轴向和侧向)和应变水平。
d.准备试验设备,包括三轴试验机、数据采集系统等。
2.装配试样:a.在试样上下两面涂抹润滑剂,以确保试样表面平滑并减少摩擦。
b.在试样上下两面安装薄膜,以防止试样与应力传感器接触。
c.将试样放入三轴试验机的试样夹具中,并确保试样与夹具接触紧密。
3.调整试验设备:a.确保三轴试验机的水平度,以避免试样受到非均匀应力的影响。
b.安装应力传感器和变形传感器,并校准它们的读数。
c.连接数据采集系统,并测试其工作正常。
4.施加轴向负载:a.将试样上夹具的一端固定在试验机上,并将另一端与活塞头连接。
b.逐渐施加轴向负载,以达到所需的应力水平。
在施加负载的过程中,记录应力和变形的变化,以便后续分析。
5.施加侧向负载:a.调整侧壁夹具的位置,使其与试样的侧面平行,并确保与试样接触紧密。
b.逐渐施加侧向负载,以达到所需的应力水平。
在施加负载的过程中,记录应力和变形的变化。
6.记录数据:a.使用数据采集系统实时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应力和变形数据。
b.在每个负载步骤后,记录试样表面的水平变形,以进一步分析土体的力学特性。
7.完成试验:a.当达到所需的应力水平并完成试验后,减小轴向负载和侧向负载,并记录卸载过程中的应力和变形数据。
b.将试样从试验机中取出,并进行后续的应力与应变分析。
8.数据处理和分析:a.对试验过程中获得的应力和变形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以及强度参数。
b.对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以进一步研究土体的力学特性。
以上是进行三轴试验的一般操作步骤。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试验目的和研究对象进行一些特殊操作,例如使用不同的负载路径、进行循环加载等。
yantubbs-GCTS STX系列动三轴软件操作流程

1.打开SCON控制与数据采集仪电源,等待大约20秒,Interlock指示灯熄灭,Control指示灯点亮。
2.打开CATS软件,使用用户名登录。
3.点击“液压泵”,再点击“低压”或者“高压”,使液压泵开始运转。
4.点击“输出功能”,输出选择“Axial Actuator”,反馈选择“Axial Displacement”,点击“重设”按钮,最后点击“打开”,使轴向伺服器开始工作。
5.输出选择“Cell Pressure”,反馈选择“Cell PVC Position”,点击“重设”按钮,最后点击“打开”,使围压伺服器开始工作。
6.输出选择“Back Pressure”,反馈选择“Back PVC Position”,点击“重设”按钮,最后点击“打开”,使反压伺服器开始工作。
7.PVC选择“PVC2:Back PVC”。
如果反压容器中的水不多,点击“到容器”,再点击“再次充入”,充水结束后,点击“到压力室”。
8.孔压管路排水。
点击“输出功能”,选择“Back Pressure”,反馈选择“Back PVC Position”,然后手动点击上箭头,给管路、顶帽和底座排气。
9.安装试样和三轴室。
安装试样,并安装好三轴室,并把三轴室安置到适当的位置。
10.三轴室注水。
点击“PVC状态”,PVC选择“PVC1:Cell PVC”,点击“到压力室”,选择“自动再次充入/切断”,点击“再次充入”。
然后点击“输出功能”,输出选择“Cell Pressure”,反馈选择“Cell Pressure”,设置20kPa围压。
自动给三轴室注水。
当压力室水快满时,从Cell pressure反馈换成Cell PVC Position,然后点击上箭头,使容器充满水,并在“PVC状态”中,不选择“自动再次充入/切断”。
11.给三轴室充水后,如果围压容器中的水不多,在“输出控制”反馈选择“Cell PVC Position”,在“PVC状态”中点击“到容器”,再点击“再次充入”,充水结束后,点击“到压力室”。
动三轴试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动三轴试验操作步骤:第一阶段:启动试验机及控制程序1 开启电源总控制开关、液压源开关和空压机开关。
2 启动电脑和试验系统控制器,待CONTROL灯亮起变成黄色后,系统开始工作。
3 打开软件C \ 桌面\ GCTS,登录密码默认(或GCTS)。
4 点击“液压源”开始工作,使用“低压”工作状态。
第二阶段:启动各传感器并设定系统进入工作状态1 点击“输出功能”,分别启动轴向伺服系统、围压传感器、反压传感器,Axial Actuator,Cell pressure,Back pressure,这个过程中反馈方式全部采用“位移控制”,步骤为“重设—打开”,此时,“打开”灯变为绿色。
2 PVC(分别为孔压、反压和围压的缩写)选择,命令系统将压力指向“压力室”。
这个过程中,有两点需要注意,当反压器中水不多时,点击“到容器”,进行“再次充水”,待结束后,到“压力室”;另外,为避免出现压力外泄,检查压力阀门处于“关闭”。
3 检查管路中是否有气泡,点击“输出功能”,选择反馈“Back pressure”,输入10kPa反压,见水溢出后关闭阀门。
或者:围压、反压控制器管路排气①反压管路排气:A、反压管路C、开始时,管路里会有气体排出,当管路排出完全为水时(如图所示),停止“B”步骤中的点击,停止排气;B、在“输出功能”对话框中,输出和反馈设置如上图所示,然后点击向上的“设置-点”箭头,水会从与反压控制器连接的管路里排出;D、反压管路排气完成后,将反压管连接到底座上的相应阀门连接头;②围压管路排气A、围压管路B、在“输出功能”对话框中,输出和反馈设置如上图所示,然后点击向上的“设置-点”箭头,水会从与围压控制器连接的管路里排出;C、开始时,管路里会有气体排出,当管路排出完全为水时(如图所示),停止“B”步骤中的点击,停止排气;第三阶段:安装试样和三轴室1 砂样的安装:(1) 砂样的安装宜控制总容重和分容重分三层( 38mm试样)—四(70mm试样)层,以距样桶顶端一定距离时靠自重装入样桶(砂雨装样),不需在仪器上击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三轴试验操作步骤
1 开机
1.1 开电脑
1.2 开控制器(黑色机箱中红色按钮),打开控制程序,在参数选项中选择“动态试验”;将调整部分改为变形、位移控制,如已经为此种状态,则改为负荷、围压控制,然后再改回(以防开油源时侧向活塞突然升高,水喷出)。
1.3预热15~30分钟。
1.4 开油源,按“启动”按钮,10秒后按下“高压”按钮,然后缓慢调节调压阀(油源)至5~6Mpa(可根据需要调更高),开冷却水。
2 安装试样
说明:试样必须饱和。
试样饱和按照试验规程可以有多种方法,一般选用真空饱和,具体试验步骤见试验规程。
如试验需要,可再进行反压饱和或者水头饱和。
2.1 控制区,调整轴向及侧向为变形、缸位置控制;拖动轴向及侧向平均值调整,使其居于最左或最低以便装样;
开上下孔压阀排除管路中气体
进行负荷、围压、上孔压、下孔压清零,变形不清零。
2.2 将饱和好的试样套好橡皮膜,两端分别放滤纸、透水石,然后将两端的橡皮膜翻转。
微开下孔压阀,使试样安装底座有一层水膜,将试样平推放在底座上,翻下下端橡皮膜,缠2-3条橡皮条,每条3-4圈(橡皮条先缠在底座上)。
2.3 升底座,确认轴向控制方式为变形控制,缓缓拉动轴向调整,右移,约-30mm左右,看试样是否与上底座接触,快要接触时,鼠标点轴向调整,使缓缓上升,接触时负荷具体值与土样软硬程度相关。
2.4 翻上端橡皮膜,微开下孔压阀,向试样中缓缓注入水,以赶出试样与橡皮膜之间的气泡,可使用刷子轻轻驱赶,当无气泡时,可抽出下孔压体变管中的水,然后关下孔压阀。
2.5 盖压力室,依次拧紧6个螺丝,打开压力室右侧的进出水开关。
向压力室注水,当压力室注满水时(上部排气阀出水)关闭进水阀和压力室右侧的进出水开关。
拧紧排气阀。
清理顶盖多余的水。
3 设置参数
3.1 调用固结参数
菜单区选择设置,选择固结方案,一般为围压、固结比、加载时间和固结时间,修改口令为213t,修改后另存在原目录下,再次调用。
菜单区选择设置,选择试验方案,一般为频率、次数、动态轴力等,选择静、动态试验,修改口令为213t,修改后另存在原目录下,再次调用。
3.2 打开固结方案,打开试验方案(否则默认为上次所用固结方案,试验方案),新建文件夹,选择目录,输入文件名,如不输入,则默认为当前日期时间。
3.3,系统参数可设置单位,保护等,采样间隔可根据试验要求设置,一般为2~20ms,可选择是否记录孔压耗散。
系统参数,一般不更改;
3.4 设置原始数据,包括密度、含水率、干密度等基本的指标;
3.5 根据提示,安装主机背后的小变形传感器,接触良好,数据显示区小变形为-3mm左右,(若土样较软,加载时土样的变形较大,不易控制,有可能超量程),确认轴向为变形控制。
可在侧向位置控制下缓慢加围压至10KPa左右,侧向转为围压控制。
{3.6-3.7加压,固结操作替代方法:轴向保持位移控制不变,侧向转为围压控制,设定围压加载目标及加载速度。
单击“start”开始加载围压。
加载到自动停止。
围压加到后,
开上下孔压阀排水。
轴向转负荷控制。
保持负荷及围压不变进入固结阶段。
对于偏压试验稳定一段时间后补充加载偏压部分。
等待至固结结束(通常要1—4小时)。
}
3.6 单击“下一步”,确认围压和固结比,单击“下一步”根据提示选择是否排水,一般为不排水,然后单击“下一步”,加围压。
3.7围压加到后,开上下孔压阀排水,轴向转负荷控制,进入加轴压过程记录固结开始时刻。
若有偏差可手动(键盘)稍加至设定值。
3.8 固结结束,记录上下孔压排水管高度,计算排水量,关闭上下孔压阀。
3.9 单击“下一步”,输入排水量,单击“下一步”。
3.10设置轴向和侧向的振动次数、幅值。
(这一步可提前,但振前须确认)。
3.11一般轴向振动,侧向围压的幅值为0,若做侧向振动,轴向幅值为0;也可做侧向轴向同时振动试验。
振动幅值视土样的软硬程度设定,一般要大于0.5倍的轴向应力,但是要低于轴向应力。
3.12 单击“试验开始”,达到结束条件,则自动停止,也可人为停止(认为其达到破坏标准)
4 卸样
4.1 稍卸轴向和侧向压力,然后将轴向转为变形控制(可防止试样被过度挤压或拉伸),轴压、围压循环卸载,直至围压接近0。
或设置自动卸载(围压卸载速度要少快于轴压)。
4.2 打开排水阀,排气阀,放出压力室的水
4.3 打开压力室,卸样。
清理现场。
5 关机
5.1 调油源,将压力调至0Mpa,按“卸压”,按“停止”(均为红色按钮),关冷却水。
警告:严禁在关油源前关主程序及控制器。
5.2 退出程序,关控制器;关计算机,总电源。
实验说明:
1. 做动强度试验(液化试验),要求在一个振级内达到破坏标准,必须选择合适的振动幅值,可根据试样的软硬程度和经验计算选择。
2. 做阻尼(动模量)试验,为分级加载,每一级的振动次数可设置在6~10次左右。
注意事项:
1.不允许未开控制器及程序前开油源。
2.油源运行中或试验中不允许关控制器。
3.控制器先开后关(开控制器—打开程序---开油源---工作结束---关油源---关程序---关控制器)。
4.发生异常应先关油源,压力降至最低位置,卸除动力。
(若使用“安全开关”关油源,电机停止后应将调压旋钮逆时针旋转到零位,以防下次开启时油压骤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