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务人员除颤仪操作培训与考核效果分析

基层医务人员除颤仪操作培训与考核效果分析
基层医务人员除颤仪操作培训与考核效果分析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除颤仪使用操作流程 (一)目的纠正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二)操作流程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心电图波形、检测电极连接情况 患者准备:平卧,松解衣领,暴露胸部,取下义齿,去除金属饰物及导 电物 用物准备:除颤仪(带电极板)、导电糊、心电监测导联线、接线板(必 要时)、急救药品 确认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开机,选择非同步除颤方式 同时取下两个电极板,确认电极板与除颤仪连接 均匀涂擦导电糊 单相:200J → 300J → 360J 成人 选择能量双相:150J → 150J → 200J 儿童: 2~4J/Kg 充电:按充电键或按电极板上的充电按钮,至屏幕显示充电完成 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底部,即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 另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即左腋中线第5肋间除颤电击:胸骨电极板上的病人接触指示器显示接触良好,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上的“除颤电击”按钮,进行除颤 心电图变化,如原有心律失常持续出现,立即重复上述步骤,再次除颤。呼吸、心律、血压 电极板接触部位的皮肤情况 操作完毕,关机 清洁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监测心率、心律、血压 整理床单位 整理用物,清洁擦拭除颤仪 洗手,记录

(三)注意事项: 1. 必须在患者无知觉时进行除颤。 2. 涂擦导电糊时,避免两个电极板相互摩擦涂擦导电糊,涂擦应均匀,防止灼伤皮肤。 3.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在皮肤表面形成放电通路,防止灼伤皮肤。 4. 安有永久性起搏器或ICD的患者,电极板放置位置应避开起搏器或ICD植入部位至 少10cm。 5. 除颤时,操作者及周围人员不要接触患者或接触连接患者的物品,尤其金属物品。 6. 除颤仪默认的除颤方式为非同步除颤,需同步除颤时按SYNC ON/OFF键,如心房颤 动、心房扑动 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7. 除颤仪用后应保持清洁,擦掉电极板上的导电湖,防止生锈影响除颤功能。 8. 保持除颤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其性能,及时充电。

电除颤培训记录(精品课件)

培训内容: 【方法】 1.患者平卧位,常规心电监护,选择R波较高的导联进行示波观察。 2.将除颤仪接通电源,根据需要选择除颤功率,成人胸外100—360ws,小儿2J/kg.胸内成人10-40J, 小儿5—20J。.......Y路顺风 3.电极板涂一层导电糊或以2—4层盐水纱布,按充电键充电,将电极板放置适宜位置,左右电极位置: 两电极分别放于胸骨右缘2—3肋间和左侧腋中线 第5肋间(心尖部)。胸内除颤电极板紧压在心脏 左右两侧。.......Y路顺风 4.嘱他人离开床边(使用起搏器病人应撤离起搏器),术者两臂伸直固定电极板,身体离开床缘,然后双 手同时按放电钮除颤。.......Y路顺风 5.放电同时观察心电图形,了解除颤效果.若除颤未成功,可加大瓦秒数值,再次除颤. 【注意事项】 1.除颤前应详细检查仪器性能,做好抢救准备。

2.电极板放置位置要准确,并与患者皮肤密切接触,保证导电良好;盐水纱布不宜过湿,以免造成短路影 响效果........Y路顺风 3.除颤时,不得触及患者及床边,以免触电。 4.除颤后擦净电极板上导电糊,以免腐蚀板面,电源及时充电备用。 5.胸内除颤电极板使用后先清洁,再用2%戊二醛浸泡,每次使用时均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后使用。【护理】 1.密切观察心律、呼吸、血压变化直至患者苏醒。 2.连续心电监护,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如出现心脏停搏应行心肺复苏术,室速室颤应予利多卡因滴注 或再行电除颤,必要时紧急临时心脏起 搏........Y路顺风 3.观察呼吸情况,呼吸暂停时多数能自行恢复,必要时作人工呼吸。 4.观察电击部位有无红斑,水疱等皮肤灼伤,严重者涂以烫伤油膏.

除颤仪的使用操作程序与评分标准.doc

除颤仪的使用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项目技术标准要求评价标准分扣分 值理由仪表仪表端庄,服装整洁一项不符合扣分 5 分 操作用物:治疗车上放除颤器,抽屉内备导电一项不符合要求扣分。10 前准糊、纱布,另备抢救用物、听诊器。缺一件扣 1 分,一件不符合要求扣分 备分。 评估了解患者病情状况,评估患者意识,心电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5 分 患者图状况以及是否有室颤波。 1.简单向病人家属说明病情及除颤事宜,征未向病人解释扣 2 分,未征得病人 5 分 得家属同意。同意扣 3分 2.迅速检查除颤仪,开机—连线正确—电极未检查病人扣 2 分。 5 分 板完好—电量充足。 3.使病人去枕平卧木板床,检查并去除金属患者放置不当扣 2 分; 5 分 及导电物质,暴露胸部。扣 实得分分 4.迅速定位,擦干除颤部位皮肤。 5.时间不超过30 秒。 操6.电极板涂导电胶,涂匀。 7.选择非同步除颤模式。 作 8.选择除颤能量,双相波 200J 9.将电极板安放于除颤位置,与皮肤紧密接步触 (两电极板不得歪斜 )。 10.充电,显示屏显示充电完成,并发出 蜂骤鸣声,左手柄指示灯亮。 11.嘱周围人员离开床周,再次观察心电 示波,确定除颤。 12.两手紧压电极板于胸部,双手拇指同时 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立即观察心电示 波。 13.除颤成功,恢复自主心律,移开电极 板,连续监护 (除颤不成功可再次除颤 )。 14.擦净病人皮肤,整理衣被。 15.关机,清洁电极板,电极板正确回 位,整理用物。 整体1.全程操作熟练,动作规范。 评价一项不符合要求扣分。 3 分超过 30 秒不得分 2 分未涂导电糊扣 2 分, 2 分模式选择不正确扣 2 分。 3 分能量设置不符合要求扣 5 5 分电极板位置放置不正确扣 3 分。 5 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2 分。 5 分手法不正确扣 5 分。 未嘱咐周围人离开此项不得分,为 5 分观察扣 2分 电极板离开胸壁扣 2 分,未观察扣10 2 分,每次不符合要求扣 2 分。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5 分 未擦净病人皮肤扣 2 分,动作不轻 5 分柔扣 2分。 未擦净电极板扣 1 分,未置除颤器 5 分于备用状态扣 5 分 操作不流畅,动作不轻柔各扣 1 分 5 分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

除颤仪的操作程序 朱军2013-04-24 英文:Deliver shock 给予电击 Press buttons on both paddles simultaneously (on the device, when using adhesive or internal electrodes) 同时按下二个电极上的除颤按钮(Defib)(当使用胶粘剂或内电极时按压设备上的除颤按钮(Defib) Pacemaker Stimulator 心脏起搏刺激器 STERNUM (胸外起搏的)心底电极。右侧锁骨中线第2—4 肋间。 APEX (胸外起搏的)心尖电极。左乳头外侧第4—5肋间与腋中线的交点。 +P/min 增加心率/分;-P/min 减少心率/分 +mA 增加起搏刺激毫安;-mA 减少起搏刺激毫安 Check Electrode 检查电极;BPM 心率;cm/mV 厘米/毫伏;Alarm Limits 报警极限;High Alarm 高报警值;Low Alarm 低报警值;Auto Printout 自动打印输出;Return 返回;Freeze 冻结;Next Menu 下一菜单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除了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外,及时除颤相当关键,可以显著提高成活率,今天将除颤仪的使用给大家讲解一下,希望大家在抢救病人时都能熟练掌握。 1、将旋转钮转至监护:(一个心电波形)。 2、选择导联:按ECG选择Ⅰ、Ⅱ、Ⅲ、aVR 、aVL 、aVF、V.。 3、贴好电极贴:RL(右下)、RA(右上)、LA(左上)、LL(左下)、V(胸导联V1~V6),查看是否室颤。如病人为细颤,应用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变为粗颤。再做下一步。 4、将电极板分别涂满导电糊。 5、将两电极板分别放置患者心底和心尖部。心底(STERNUM):患者右侧锁骨中线第2—4 肋间。心尖(APEX):患者左乳头外侧第4—5肋间与腋中线的交点。两个电极板之间距离不要小于10cm。 6、选择焦耳数(绿色):非同步除颤:适用于室颤患者单向波360焦耳(本除颤仪是GE 公司的单向波)。双向波200焦耳(不是本除颤仪)。同步除颤:适用于室上速、室速150焦耳以内。必要时200焦耳。 7、非同步除颤按下充电(Charge)开关。同步除颤按下(Sync)开关。 8、除颤:将两电极板贴紧压实患者皮肤,等充电结束后双手同时按下两电极板顶端的紫红色按钮(Defib)。 9、除颤完毕应将旋钮转至○键关闭除颤仪。 二、操作后处理 1、用后及时用75%酒精擦拭电极板和导联线,保证电极板和导联线清洁无污垢。 2、将导联线、备用的心电纸、导电糊、电极贴分别放在布袋兜内,注意不要混放,以免损坏导联线。 3、用后推至指定的位置,及时充电,保证除颤器电量充足。 三、注意事项 1、如遇小儿除颤时,可除去成人电极板,使用小儿电极板。 2、在除颤前,注意让医务人员及家属远离病人的床单位,不要碰到电极导电糊或盐水纱布。 3、除颤时,将两电极板贴紧压实患者皮肤,以免给病人造成烧伤。不要接触任何金属表面,以免造成导电。 4、贴电极处应清洁干燥,避开除颤及心电图导联位置。 5、搬运仪器动作一定要轻,以免损坏

除颤仪使用评分标准1

除颤仪使用评分标准 规范项目分 值评分标准扣 分 得 分 操作前准备20分1.仪表端庄,着装整洁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一分 2.评估: (1)患者病情是否存在是否存在心 脏骤停、室颤等除颤指征、意识、 心电图状况以及是否有室颤波 (2)除颤仪性能是否处于安全备用 状态 10 未评估扣8分;评估不全一项扣 2分 3.用物:除颤装置一套、导电糊或 盐水纱布、干纱布 8 少一件或一件不符合要求扣1分 操作流程60分1.监测患者心律心电示波,再次确 认患者处于心脏除颤指征状态,迅 速给患者去枕平卧于硬板床,松解 衣物,检查并去除金属等导电物质, 其余人员不得接近病床 10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5分 2.除颤前遵医嘱给予药物,以提高 除颤阈值 2 未能正确执行医嘱扣2分 3.将除颤器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糊 或胸部电极板放置处置盐水纱布, 打开除颤器电源并设置到非同步模 式,调节除颤器能量至所需读数并 开始充电,首次充电至306J 10 成人首次除颤能量选择<200J的 扣5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5分 4.立即将2块电极板分别置于右锁 骨下胸骨右侧和心尖部,用适当压 力按压使电极板与胸壁紧密接触 10 除颤电极板放置位置不正确扣5 分;双手按压力量不当,一处电极 板与胸壁接触不良扣2分 5.再次观察心电示波,确实需要除 颤,嘱其他人离开患者床边,操作 者身体离开床缘双手拇指同时按压 两电极板放电按钮 10 除颤后未能监测除颤效果扣10 分 6.立即观察患者心电示波,了解除 颤效果。若首次除颤无效可重复电 击 10 观察不全酌情扣1~5分 7.除颤结束,用干纱布擦净导电糊, 整理用物为患者取适宜体位 5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8.洗手 1 未洗手扣1分 9.记录 2 未记录扣1分;记录不符合要求 一处扣1分

除颤仪使用操作流程

黄陂区人民医院 心内科 1 除颤仪使用操作流程 (一) 操作流程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心电图波形、检测电极连接情况 患者准备:平卧,松解衣领,暴露胸部,取下义齿,去除金属饰物及导电物 用物准备:除颤仪(带电极板)、导电糊、心电监测导联线、接线板(必 要时)、急救药品 确认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开机,选择非同步除颤方式 同时取下两个电极板,确认电极板与除颤仪连接 均匀涂擦导电糊 单相:200J → 300J → 360J 成人 选择能量 双相:150J → 150J → 200J 儿童: 2~4J/Kg 充电:按充电键或按电极板上的充电按钮,至屏幕显示充电完成 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底部,即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另一 个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即左腋中线第5肋间 除颤电击:胸骨电极板上的病人接触指示器显示接触良好,同时按下两个电极 板上的“除颤电击”按钮,进行除颤 操作完毕,关机 清洁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监测心率、心律、血压 整理床单位 整理用物,清洁擦拭除颤仪 洗手,记录 (三)注意事项: 1. 必须在患者无知觉时进行除颤。 2. 涂擦导电糊时,避免两个电极板相互摩擦涂擦导电糊,涂擦应均匀,防止灼伤皮肤。 3.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在皮肤表面形成放电通路,防止灼伤皮肤。 4. 安有永久性起搏器或ICD 的患者,电极板放置位置应避开起搏器或ICD 植入部位至少10cm 。 5. 除颤时,操作者及周围人员不要接触患者或接触连接患者的物品,尤其金属物品。 6. 除颤仪默认的除颤方式为非同步除颤,需同步除颤时按SYNC ON/OFF 键,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7. 除颤仪用后应保持清洁,擦掉电极板上的导电湖,防止生锈影响除颤功能。 8. 保持除颤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其性能,及时充电。

除颤仪操作流程

除颤仪操作流程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除颤仪操作流程 1.物品准备:除颤仪及附件、导电糊、心电监护仪,插线板。 2.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操作步骤 (1)在准备电击除颤同时,做好心电监护以确诊室颤。 (2)打开除颤仪,接上电源线和地线,并将电源开关转至“交流”位置。 (3)定位:电极位置应能产生最大的经心脏电流。标准位置是①右侧:胸骨右缘锁骨下方(胸骨右,锁骨下一横指处),②左侧:腋中线,平乳头,(第4、5肋间)。 (4)取导电糊涂于电极板放置处。 (5)按下胸外除颤按钮和非同步按钮,准备除颤。 (6)按下充电按钮,注视电功率数的增值,当增加至所需数值时,即松开按钮,停止充电。 (7)电功率的选择:成人首次单相波除颤能量为200J。 (8)取下电极板,同时嘱床旁人离开,准备除颤。 (9)操作者两臂伸直,使自己身体离开床缘,电极板紧贴患者皮肤,施加大约10㎏的压力放电,进行除颤。 (10)除颤完毕后取下电极板,举在手上1-2s,再放下。如除颤一次未成功,第二次和第三次除颤能量可仍选择200J或者提高到360J。(11)评估除颤效果。

(13)放下电极板,立即行CPR5个循环或两分钟。 注意事项:①除颤前应详细检查器械和设备,做好一切抢救准备。②电极板放置位置要准确,并应与病人皮肤密切接触,保证导电良好。③电击时,任何人不能接触病人及病床,以免触电。④对于细颤型室颤者,应先进行心脏按压、氧疗及药物处理后,使之变为粗颤,再进行电击除颤。⑤电击部位皮肤可有轻度红斑、疼痛,也可出现肌肉痛,约3-5天后可自行缓解。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 准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除颤仪使用操作流程 (一)目的纠正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二)操作流程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心电图波形、检测电极连接情况 患者准备:平卧,松解衣领,暴露胸部,取下义齿,去除 金属饰物及导电物 用物准备:除颤仪(带电极板)、导电糊、心电监测导联线、接线板(必 要时)、急救药品 确认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开机,选择非同步除颤方式 同时取下两个电极板,确认电极板与除颤仪连接 均匀涂擦导电糊 单相:200J → 300J → 360J 成人 选择能量双相:150J → 150J → 200J 儿童: 2~4J/Kg 充电:按充电键或按电极板上的充电按钮,至屏幕显示充电完成

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底部,即右锁骨 中线第2肋间;另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即左腋中线第5肋间 除颤电击:胸骨电极板上的病人接触指示器显示接触良 好,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上的“除颤电击”按钮,进行除颤 心电图变化,如原有心律失常持续出现,立即重复上述步 骤,再次除颤。 呼吸、心律、血压 电极板接触部位的皮肤情况 操作完毕,关机 清洁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监测心率、心律、血压 整理床单位 整理用物,清洁擦拭除颤仪 洗手,记录 (三)注意事项: 1. 必须在患者无知觉时进行除颤。 2. 涂擦导电糊时,避免两个电极板相互摩擦涂擦导电糊,涂擦应均匀,防止灼伤皮肤。 3.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在皮肤表面形成放电通路,防止灼伤皮肤。

4. 安有永久性起搏器或ICD的患者,电极板放置位置应避开起搏器或ICD植入部位至 少10cm。 5. 除颤时,操作者及周围人员不要接触患者或接触连接患者的物品,尤其金属物品。 6. 除颤仪默认的除颤方式为非同步除颤,需同步除颤时按SYNC ON/OFF键,如心房颤 动、心房扑动 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7. 除颤仪用后应保持清洁,擦掉电极板上的导电湖,防止生锈影响除颤功能。 8. 保持除颤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其性能,及时充电。 除颤仪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考生姓名所在科室主考老师考核日期

心肺复苏及除颤仪操作复习过程

电除颤:病人出现室颤,将除颤仪推至病人床前.记录当前时间,将病人平卧位置于硬板床上,解开衣裤和腰带,病人皮肤无破损,没有安装心脏起搏器,摘掉病人身上的金属物品.打开除颤仪,拿下电极板,均匀涂上导电糊,调整为非同步直流电复律状态,根据医嘱选择能量为15 0j,充电,充电时间为十秒,充电完成,所有人员离开床旁,双手同时放电,未恢复窦性心律,根据医嘱调整能量为2 0 0 焦耳,充电,充电时间为10秒,所有人员离开床旁,放电,用纱布将病人身体擦拭干净并检查有无皮肤电灼伤,为病人穿好衣服,关上除颤仪,用温开水将导电板擦拭干净,整理用物.记录开机时间某年某月某日操作者关机时间. 早期使用电除颤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室颤及无脉性室速时先做电除颤.心脏停搏及无脉性电活动时先做心肺复苏. 除颤就是让足够的外加瞬间电流使所有的心肌细胞在同一时间先除极然后同时复极. 注意事项:1电极与皮肤应该紧密接触.2两个电极应距离十厘米以上3若病人配有起搏器,出厂电极不能放置在起搏器上,心底部除颤电极距离起搏器的距离应大于8厘米4电击后不应耽搁时间去检查心律应立即恢复心肺复苏,5个循环后再次分析心律必要时再次电击5放电前提醒周围人员不要接触患者和床. 心肺复苏: 用物:手电筒简易呼吸囊盛有纱布的治疗碗弯盘治疗盘准备好用物,端着治疗盘,面对考官微笑,放好用物,自我介绍(站在患者脚跟)"各位老师好,我是来自的,我即将进行的操作是

心肺复苏,用物准备齐全,请问可以开始了吗""操作开始,现场环境安全"(立正环顾四周,弓步,左手扶住后颈部不离手,右手拍肩部并呼喊患者,轻拍肩部眼睛斜望患者胸廓有无起伏)"先生先生你怎么了,患者无意识"右手拿表看时间并口述"现在时间是,快来人哪,快推除颤仪和急救车进行羟基并通知医生,将患者置于硬板床上,患者身体无扭曲,"(解开衣服和腰带,触摸颈动脉搏动数七秒钟)"未触及患者颈动脉搏动,进行胸外按压"(定位,两乳头连线中点或沿肋骨下缘上滑至剑突,剑突上两横指,按压30次,按压时保证手肘部向外翻,肩膀手肘手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且与患者纵轴垂直,身体尽量往前倾,频率为0 1 0 0 2胸廓充分回弹,手掌不离 开按压部位,边按边观察患者面色)"观察患者口腔有无活动义齿,清除口腔分泌物/ /(五指分开,慢慢将患者头偏向一侧,用纱布包裹手指,手伸入患者口腔中掏出分泌物,纱布扔入弯盘,看是否清理干净,将头摆正,至患者头侧,准备氧气)/连接氧气,氧流量8至1 0升每分,开放气道/ (EC手法,捏呼吸囊2次,开放气道时使下颌与地面呈直角,用力过度呈钝角是错误的,右手按住额头不动,给氧捏呼吸囊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一分钟10到12次,吸呼比为1: 1量太大容易造成胃部胀气经过五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首先判断颈动脉搏动,手法计数同上)"触及患者颈动脉搏动,如未触及重复以上操作直到有条件进行高级生命支持,患者出现自主呼吸,瞳孔由大变小,有眼球搏动,存在对光反射,口唇面色甲床由发绀变为红晕,肌张力增加,患者复苏成功,现在时刻等待进行下一步生命支持"(将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 一、操作流程 开机→连接好导联线→选择除颤能量→涂导电糊→充电→“Sternum”板置于患者右胸锁骨下、“Apex”板置于左胸乳头下方→所有人离床→放电→观察疗效。 二、操作常规 1.打开电源,让机器自检。 2.按导联选择键“PADDLES”选择电极板导联,该电极板导联可以直接获取病人心电信号。选择I、Ⅱ、Ⅲ导联时,要正确贴好电极片,并连接好导联线。 3.按“HR ALARM”设置参数报警范围(120/60、l50/40、l60/90)。 4.进行除颤时,先进入除颤模式,按“ENERGY SELECT”选择好除颤能量,按“05指南”成人单向360 J,双向150~200 J除颤板涂导电胶,按“CHARGE”充电键进行充电,将标有“Sternum”的除颤板放置在患者胸部右侧锁骨下,将标有“Apex”的除颤板放置在患者胸部左侧乳头下方。确保两个除颤板与病人皮肤接触良好。 5.所有人离床,同时按住两个电极板上的放电键放电。 6.室颤、室扑心率选择非同步模式,如选择同步模式,则由病人心电波触发放电。 7.“GO SUMMARY”键为抢救实时记录,“RECOR0”键为全程记录。

8.使用后用清水抹干净除颤机、各导线卷好放人抽屉中。 三、注意事项 1.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及起搏器植人病人除颤后应立即检查ICD 和起搏器的功能。 2.每天自检一次,保证仪器处于正常待机状态。 3.除颤仪自检方法 (1)将开关置于“Paddle”关同步键,电量调节至100 J或仪器说明书所提示的测试电量。 (2)在电击板处于原位的情况下,按充电键。 (3)握住电击板手柄,按心前区电击钮,除颤仪应不放电。 (4)放开心前区电击钮,按胸骨电击钮,除颤仪应不放电。 (5)按Sync钮,同时按胸骨电击钮,除颤仪应不放电。 (6)再次按Sync钮,关闭同步复律功能。 (7)同时按两个电击钮,心电图纸打印出结果,如果各项功能良好,其纸上会显示“TEST100J PASSED”(100J测试通过)。如果显示“TEST 100J FAILED”(100 J测试失败),除颤仪不能正常使用,应立即与设备科联系,及时进行维修。

除颤仪操作流程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100分)科室姓名日期时间分操作分

考核者 除颤仪使用操作流程 目的纠正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操作流程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心电图波形、检测电极连接情况 患者准备:平卧,松解衣领,暴露胸部,取下义齿,去除金属饰物及导电物用物准备:除颤仪(带电极板)、导电糊、心电监测导联线、接线板(必要时)、急救药品 确认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开机,选择非同步除颤方式 同时取下两个电极板,确认电极板与除颤仪连接 均匀涂擦导电糊 200J →300J →360J 成人 双相:150J →150J →200J ~4J/Kg 充电:按充电键或按电极板上的充电按钮,至屏幕显示充电完成 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底部,即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另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即左腋中线第5肋间 除颤电击:胸骨电极板上的病人接触指示器显示接触良好,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上的“除颤电击”按钮,进行除颤 操作完毕,关机 清洁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监测心率、心律、血压 整理床单位 整理用物,清洁擦拭除颤仪 洗手,记录 (三)注意事项:

1. 必须在患者无知觉时进行除颤。 2. 涂擦导电糊时,避免两个电极板相互摩擦涂擦导电糊,涂擦应均匀,防止灼伤皮肤。 3.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在皮肤表面形成放电通路,防止灼伤皮肤。 4. 安有永久性起搏器或ICD的患者,电极板放置位置应避开起搏器或ICD植入部位至少10cm。 5. 除颤时,操作者及周围人员不要接触患者或接触连接患者的物品,尤其金属物品。 6. 除颤仪默认的除颤方式为非同步除颤,需同步除颤时按SYNC ON/OFF键,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 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7. 除颤仪用后应保持清洁,擦掉电极板上的导电湖,防止生锈影响除颤功能。 8. 保持除颤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其性能,及时充电。

电除颤操作步骤及考核评分标准

考号:姓名:操作时间:得分:除颤技术的操作步骤及考核评分标准 项目题目要点及步骤分值评分标准扣分 操作准备护士 准备 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5分 衣帽不整齐扣1分, 未洗手扣3分,未戴 口罩扣1分 用物 准备 除颤仪、生理盐水、纱布或导电糊4分用物未备全一项扣 1.5分 评估 患者 1.评估周围环境,安静、安全。6分未做到扣2分 2了解患者病情状况,评估患者意识,心 电图状况 5分未做到扣5分 3.评估是否有室颤波以及患者除颤部位 皮肤情况。 7分未评估项扣3.5分 操作要点1.迅速携除颤仪及生理盐水纱布至患者 床旁,核对患者。 6分动作缓慢扣3分,未 核对患者扣3分2.连接电源,打开电源开关。3分未连接电源扣1.5分 未打开电源扣1.5分3.用生理盐水纱布包裹电极板或用导电 糊均匀的抹在电极板上。 5分未用生理盐水纱布 包裹电极板扣5分4.除颤前再次观察患者心电波,确认电 复律方式,(电复律为非同步方式),选 择能量。(首次为200J,第二次为300J, 第三次为360J,360J为最大能量。) 10分 未观察患者心电波 扣4分,未确认电复 律方式扣3分,未选 择能量扣3分。 5.确定除颤部位,将两个电极分别放在 患者的心尖部(位于左乳头左下方)和 心底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用较大压 力尽量使胸壁与电极板接触,保证除颤 效果。 10分 未清洁胸壁扣2分, 电极摆放位置不准 确扣6分,胸壁与蒂 娜及半不接触扣2分 6.充电至所需能量,(嘱床旁人员离开), 观察患者心电图波仍为室颤波,两手拇 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 10分未充电至所需能量 扣2分,未嘱床旁人 员离开扣4分,未观 察患者心电图波扣2

心肺复苏电除颤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肺复苏、胸外心脏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技术操作: 操作步骤: 报告,我是参加成人生命支持的XX号选手,请指示 1、两臂伸直,环视四周,口述周围环境安全 2、术者跪于模拟人右侧与肩同宽(头侧膝部外缘与患者肩头平 齐),拍打患者左右肩并在双耳呼唤“小姐,你怎么啦!小姐,你怎么啦!(计时)口述意识丧失,助手准备除颤仪和简易呼吸器及面罩; 3、开放气道:口述口腔无异物,清理口腔(有动作,头不必侧) 左手立掌压额,右手拇、食、中指在下颏中点向选手一侧旁边1—2CM处抬下颏,(使患者头后仰至下颌骨延线与地面垂直);一听二看三感觉判断有无呼吸(5—10秒)口述无呼吸请通气;助手跪于患者头部,立即适用简易呼吸器,面罩通气二次,要看到胸部起伏; 4、一听二看三感觉触摸颈A(食指、中指从下颏中点滑至甲状软 骨后旁边1—2CM胸锁乳头肌与喉结中间凹陷处检查,即延喉结向选手一侧滑行1—2CM按压,手法要作出来)5—10秒,口述无脉搏;口述一组;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时观察面部反应;按到25次时数出声(频率100—110次/分保证按压与松开时间比为1:1)直至五组以通气2次结束。计时结束(占70%)(从拍双肩至最后二

次人工呼吸结束,150-160秒得5分,161-165秒得4分,166-170秒得3分,超过170秒不得分;少于150秒,则每5秒扣1分,135秒以下不得分) 5、复检一听二看三感觉触摸颈A(5-10秒)口述“无呼吸,无脉 搏,开机至监护位”。将电极板放在患者左侧乳头腋中线,另一个电极板放在放在右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口述室颤,需紧急电除颤;擦拭患者胸部皮肤(从上往下擦三下)开始计时: 6、助手一手给纱布一手给电极板涂导电胶,由术者均匀分布两块 电极板上,板面朝外,将电极板放在正确位置,口述再次确认室颤,选择能量200J(助手按键);口述充电(助手按键)口述旁人请离开(观察自己、观察助手、观察周围人,大声说“请旁人离开“)除颤仪显示充电完成,电极板贴紧胸壁,适当加压,观察心电波型,仍为室颤,双手拇指同时按压电极板两个按钮进行放电。口述除颤结束,关机。助手给纱布,术者擦干电极板,放回原位。擦干胸壁皮肤(左一下,右一下)(从擦干胸部皮肤开始至除颤放放电完毕时间不超过20秒,21-25秒扣2分,26-30秒扣4分,31-35秒扣6分,大于35秒零分) 7、口述继续心肺复苏2分钟后,复检,病人心跳呼吸恢复,复苏 成功。报告考官,操作完毕。

电除颤培训记录

电除颤培训记录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培训内容: 【方法】 1.患者平卧位,常规心电监护,选择R波较高的导联进行示波观察。 2.将除颤仪接通电源,根据需要选择除颤功率,成人胸外100-360ws,小儿2J/kg。胸内成人10-40J,小儿5-20J。 3.电极板涂一层导电糊或以2-4层盐水纱布,按充电键充电,将电极板放置适宜位置,左右电极位置:两电极分别放于胸骨右缘2-3肋间和左侧 腋中线第5肋间(心尖部)。胸内除颤电极板紧压在心脏左右两侧。 4.嘱他人离开床边(使用起搏器病人应撤离起搏器),术者两臂伸直固定电极板,身体离开床缘,然后双手同时按放电钮除颤。 5.放电同时观察心电图形,了解除颤效果。若除颤未成功,可加大瓦秒数值,再次除颤。 【注意事项】 1.除颤前应详细检查仪器性能,做好抢救准备。 2.电极板放置位置要准确,并与患者皮肤密切接触,保证导电良好;盐水纱布不宜过湿,以免造成短路影响效果。 3.除颤时,不得触及患者及床边,以免触电。 4.除颤后擦净电极板上导电糊,以免腐蚀板面,电源及时充电备用。 5.胸内除颤电极板使用后先清洁,再用2%戊二醛浸泡,每次使用时均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后使用。 【护理】 1.密切观察心律、呼吸、血压变化直至患者苏醒。 2.连续心电监护,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如出现心脏停搏应行心肺复苏术,室速室颤应予利多卡因滴注或再行电除颤,必要时紧急临时心脏起 搏。 3.观察呼吸情况,呼吸暂停时多数能自行恢复,必要时作人工呼吸。 4.观察电击部位有无红斑,水疱等皮肤灼伤,严重者涂以烫伤油膏。 5.注意患者神志、肢体活动及言语功能变化,有无血尿腹痛,以防栓子脱落。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除颤仪使用操作流程 (一 ) 目的纠正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二 ) 操作流程 准备除颤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心电图波形、检测电极连接情况 患者准备:平卧,松解衣领,暴露胸部,取下义齿,去除金属饰物及导 电物 用物准备:除颤仪(带电极板)、导电糊、心电监测导联线、接线板(必要时)、急救药品 确认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开机,选择非同步除颤方式 同时取下两个电极板,确认电极板与除颤仪连接 均匀涂擦导电糊 单相: 200J → 300J → 360J 成人 选择能量双相: 150J → 150J → 200J 儿童:2~ 4J/Kg 充电:按充电键或按电极板上的充电按钮,至屏幕显示充电完成 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底部,即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另 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即左腋中线第 5 肋间 除颤电击:胸骨电极板上的病人接触指示器显示接触良好,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上的“除颤电击”按钮,进行除颤 观察整理 心电图变化,如原有心律失常持续出现,立即重复上述步骤,再次除颤。 呼吸、心律、血压 电极板接触部位的皮肤情况 操作完毕,关机 清洁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监测心率、心律、血压 整理床单位 整理用物,清洁擦拭除颤仪 洗手,记录 ( 三) 注意事项: 1.必须在患者无知觉时进行除颤。

2.涂擦导电糊时,避免两个电极板相互摩擦涂擦导电糊,涂擦应均匀, 防止灼伤皮肤。 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在皮肤表面形成放电通路,防止灼伤皮肤。 4.安有永久性起搏器或ICD 的患者,电极板放置位置应避开起搏器或ICD 植入部位至 少 10cm。 5.除颤时,操作者及周围人员不要接触患者或接触连接患者的物品,尤其金属物品。 6.除颤仪默认的除颤方式为非同步除颤,需同步除颤时按SYNC ON/OFF键,如心房颤 动、心房扑动 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7.除颤仪用后应保持清洁,擦掉电极板上的导电湖,防止生锈影响除颤功能。 8.保持除颤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其性能,及时充电。

卓尔除颤仪评分标准--ZOLL M Serirs

卓尔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项目内容分值扣分标准扣分目的纠正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 2 叙述错误-2 用物 准备 除颤仪、导电糊、电极片、心电图纸、纱布 5 少一项-1 素质 要求 仪表大方、服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 不规范-2 操作步骤除颤仪检测 (一)每日手动检测 1、断开交流电源。 2、确认除颤仪外观完好,确认除颤手柄连在设备并放置于手柄槽。 3、开机进入“除颤”模式(AED版本先“开机”,并按屏幕提示切换至 “手动”模式); 4、选择“30J”,并按“充电”键; 5、将左右除颤手柄置于两侧座机上,持续按下两侧手柄上“SHOCK” (除颤)按键进行放电。屏幕提示“测试正常”,表明手柄按键及放电 回路工作正常。 6、设备自动打印自检结果。 (二)每月自动检测 (1-3步同每日手动检测) 4、选择“200J”,并按“充电”键。 5、等待屏幕提示“充电完成”,并保持1分钟由主机自行机内放电,如 果期间屏幕无任何故障代码提示,表明高压电路工作正常。 16 少一步-2 电除颤使用 1、评估病人意识、颈动脉搏动、心电波形。 2、向病人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嘱其离开病室。 3、病人准备:平卧于绝缘的硬板床上,去除假牙、饰品及导电物,暴 露局部皮肤(除颤仪到位前持续CPR)。 4、开机进入“除颤”模式(AED版本先“开机”,并按屏幕提示切换至 “手动”模式); 5、通过“能量选择”按键设定除颤能量(初始建议120J),小儿年龄在 8岁以上,体重≥25kg,首次能量2J/kg,后续能量级别至少为4J/kg,不 超过10J/kg或成人最大能量。 6、将适量的导电糊涂于两只除颤手柄表面(建议C字型涂抹),将手柄 紧贴于病人胸壁皮肤:(STERNUM位于右侧锁骨下胸骨右缘,APEX 位于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相交的心尖部)。 7、选择模式:直流电非同步电除颤用于心室颤动或扑动;直流电同步 电复律用于除心室颤动与扑动以外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8、清场:嘱周围人员离开床缘,环顾四周确认,大声提示:不要触碰 4 2 6 4 4 8 2 4 未评估-4 未解释-2 少一步-2 少一步-2 少一步-2 错误-2 错误-6 错误-5 未确认—2

除颤仪的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除颤仪的使用标准操作规程(SOP) 一、实施目标 (一)尽早正确使用除颤仪; (二)患者无心律失常、低血压、急性肺水肿、肺栓塞、心肌损伤等并发症。 二、实施条件 (一)心搏骤停、室颤、室扑 非同步电复律(电除颤) (二)室性心动过速 (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同步电复律 (四)房扑 (五)某些房颤 三、定义 (一)电除颤: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使心肌细胞除极化并终止室颤的过程,其目的在于纠正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二)胸外除颤:将电极板置于胸壁进行电击者为胸外除颤。 (三)双向波:完全正弦波,其优点是在单向波结束心脏干扰杂波后再给一个反方向的引导性电波,从而有效激发心脏的正常工作。 (四)同步电复律:脉冲电流应落在R波的下降支上;如落在T波顶峰前20-30ms以内的易损期上,易诱发心室颤动。 (五)非同步电复律(电除颤):任何时间放电,消除心室颤动。 四、警示 (一)洋地黄中毒、低钾血症患者暂不宜行电除颤。 (二)室上性+完全房室传导阻带(即己知伴有窦房结功能不良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和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房颤/房扑不使用电除颤。 五、实施步骤及流程图 (一)实施步骤 1、呼救: (1)巡视病房,患者心电示波为室颤,询问患者无反应,立即呼救。 (2)患者去枕平卧,位于硬板床,记时,立即CPR。 (3)推除颤仪(导电膏、纱布、弯盘)于床旁,备抢救车。 2、连接除颤仪: 开机。 3、除颤前准备:

(1)充分暴露患者胸部,除颤部位皮肤完好无破损、无敷料、无起搏器植入; (2)清洁皮肤(用盐水纱布,禁用酒精、止汗剂及含苯的酊剂); (3)去除患者身上所有金属物品; (4)左手外展; (5)放置湿盐水纱布,纱布不滴水为宜。 4、选择能量:双向波200J。 5、充电:按充电键或电极板上的充电按钮,至屏幕显示充电完成。 6、放电: (1)正确放置电极板:胸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隙;心尖:左腋中线第四、五肋间隙; (2)再次确认为室颤; (3)请其他人员离开床旁,双手以十公斤的重量垂直下压放电。 7、确认恢复窦律:如未恢复,继续CPR,必要时3~5分钟遵医嘱再次电除颤。记录出现室颤的时间、进行除颤的时间、恢复窦律的时间,关闭除颤仪。 8、整理、宣教: (1)整理病人处于舒适体位。 (2)清醒患者做好沟通解释工作,告知除颤部位可出现红肿、疼痛、肌肉痛,属正常现象,三到五天会自行消退。 (3)垃圾分类处理; (4)整理仪器:主机面板可用不滴水湿软布擦拭,除颤板可用生理盐水或温肥皂水擦拭。(充电完全的新电池大约可提供90次360焦耳的放电,70分钟起搏,或大约120分钟连续监护的电力,如低电量讯息经常出现,就表示可能需要更换电池了。每次使用完除颤仪后,请将除颤仪连接到交流电源,才能为电池重新充足电量,电量完全用尽的新电池若要重新充电至满电量,通常需要两个小时,电力未耗尽的电池,所需充电时间等于之前使用除颤仪的时间,不论电池保养再怎么良好,出于维护预防方面的考量,内部可充电的镍氢电池仍应每年更换一次) (5)洗手。 9、记录 (1)室颤、除颤时间及除颤的能量,恢复窦律的时间。 (2)除颤部位有无皮肤损伤。 (二)实施流程图

除颤仪操作流程

除颤仪(日本光电) 【操作流程】 1.素质要求:衣帽整齐、态度严肃、动作敏捷 2.评估患者:病情、抽搐、发绀;心电监护,出现“室颤、 室扑”,立即汇报医生 操作前 3.告知家属:除颤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4.用物准备:除颤仪(呈充电备用状态)、电极片、导电糊、 纱布、生理盐水 5.环境准备:安全、安静、拉屏风或围帘、请家属离开,在 医生指导下除颤 1.核对床号,姓名 2.患者平卧,解开衣扣,去除身上金属物品 3.将除颤仪旋钮旋至监护档位,接模拟导联,选择Ⅱ导联 及合适振幅 4.根据医嘱选择除颤能量(旋钮旋至所需能量档位),首 次一般选用150J 操作中 5.取电板涂导电糊:Z字形均匀涂抹,厚薄均匀、不外溢 6.按下充电按钮开始充电 7.安放电板位置:标准位: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 8.再次确认患者心电监护为室颤,嘱他人勿靠贴床沿 9.电板紧贴患者皮肤,施加压力,双手同时按压放电按钮 10.立即观察心电监视器,如恢复窦性心律,除颤成功

12.擦去胸部导电糊,观察有无皮肤灼伤 13.整理衣物,绝对卧床休息 操作后 1. 关闭除颤仪,擦干电板,充电备用 2. 洗手,记录 【操作规程】 一、适应范围 1.室颤、室扑 2.无法识别R波的快速室性心动过速 3.异位快速心律失常 二、禁忌使用范围 1.慢性房颤,病程>1年 2.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或者严重心功能不全 3.合并洋地黄中毒或者严重电解质紊乱 4.心肌炎急性期、心房内血栓或血栓栓塞史 5.房扑、房颤或室上性心律失常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 三、参数设定 双相波:首次除颤采用低能量150J,最高不超过200J。 四、注意事项 1.若心电显示为细颤,应坚持心脏按压或用1%肾上腺素1ml静脉推 注,3~5分钟后可重复一次,使细颤波转为粗波后,方可施行电除颤。 2.电极板导电糊涂抹均匀,电极板放置位置正确,贴紧皮肤,勿留 缝隙,以免灼伤。

除颤仪毕业设计

除颤仪毕业设计 篇一:除颤仪 第八章除颤仪的使用与维护 根据除颤波形的不同,现代除颤仪分为两种类型,即单向型和双向型。单向波是指半个正玄波,双向波是指完整的正玄波。双向波的优点是单向波结束心脏干扰杂波后再给出一个方向的引导性电波,该引导性电波接近心脏正常电信号,因此能更有效激发起心脏的正常工作。单相波除颤仪一般最高放电能是360J-370J,双相波除颤仪一般最高能力270J现已明确,使用双向方形去极波形时应选择150J到200J,但首次电击时使用直线双向波形除颤则应选择120J。而第二次以及以后的双向电击应选择相同 或更高的能量,单向波能量递增(200J,300J,360J)除颤,除颤器均应配有电极板,大多有大小两对,大的适用于成人,小的适用于儿童。体外电复律时电极板安放的位置有两种。一种称为前后位,即一块电极板放在背部肩胛下区,另一块放在胸骨左缘3~4肋间水平。有人认为这种方式通过心脏电流较多,使所需用电能较少,潜在的并发症也可减少。选择性电复律术宜采用这种方式。另一种是一块电极板放在胸骨右缘2~3肋间(心底部),另一块放在左腋前线内第5肋间(心尖部)。这种方式迅速便利,适用于紧急电击除颤。两块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不应<10cm。电极板应该紧贴病人皮

肤并稍为加压(5kg),不能留有空隙,边缘不能翘起。安放电极处的皮肤应涂导电糊,也可用盐水纱布,紧急时甚至可用清水,但绝对禁用酒精,否则可引起皮肤灼伤。消瘦而肋间隙明显凹陷而致电极与皮肤接触不良者宜用盐水纱布,并可多用几层,可改 善皮肤与电极的接触。两个电极板之间要保持干燥,避免因导电糊或盐水相连而造成短路。也应保持电极板把手的干燥,不能被导电糊或盐水污染,以免伤及操作者。电复律所用电能用J表示。电复律时电能的选择很重要。能量大复律效果好,但易造成心脏损害;能量小则疗效欠佳,而且还可能诱发室颤。故电复律电能量的选择应以有效低限为原则。电复律电能选择的有关因素包括心律失常类型,病人的年龄、体重和体质,心脏大小,心功能状态,病程长短,心脏病的种类和心肌状态。房扑能量50-100J,房颤能量100-200J,室上速100-150J,室速100-200J.室颤一般主张用较大能量,以争取一次电击复律成功,若第一次电击选用能量太小而需作两次甚至多次电击时,反而延误抢救时机。体外除颤时主张用200~360j,瘦小者用较小能量,体重重者宜用较大能量。如果首次电击复律未奏效,可加大能量再行电击 适应征 心室颤动是电复律的绝对指证。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

除颤仪操作流程 适用证:适用于心脏骤停、心室颤动的抢救。 操作: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 评估:病人意识、颈动脉博动、心电图显示、病人心前区监测 电极的连接情况,解释 患者准备:平卧,松开衣服纽扣,检查并除去金属及导电物, 暴露胸部、擦干除颤局部皮肤。 用物准备:除颤仪(带电极板)、导电糊、电插板、急救用物 电极板涂上导电糊 按ON键,打开电源开关,选择正确的除颤方式 按能量选择按钮选择能量: 单相:200J—300J—360J 成人 双相:120J—150J—200J 小儿:2—5J/kg 同步电复律时:按医嘱进行,最小从50J开始 充电:按电极板侧面手柄上的黄色按钮充电键(charge键), 充电时红色指示灯亮,充满电时仪器会发出声音 放电:将电极板紧贴病人胸部,按Shock键,放电时,术者及 其他人员切勿碰到病床、病人或者任何连接到病人身上 的设备(避开导电体) 病人呼吸、心律、血压 电极板接触皮肤情况 视病情决定是否需要再次除颤 关机 整理床单位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备注:1.操作时保持手干燥,可戴橡胶手套绝缘。忌空极板对空放电或单相放电。 2.患者皮肤保持清洁、干燥,电极板必须涂满导电糊(或垫盐水纱布)、 电极板必须紧贴病人皮肤,以免烫伤皮肤。 3.仪器默认状态,为非同步除颤;按SYNC(同步)选择同步除颤。 4.非同步除颤的指征:室颤、室扑。同步除颤指征:房颤、房扑、室速、室上速。 5.电极板放置位置:心底部,即右侧锁骨中线2肋间;心尖部,即左侧腋 中线第5肋间。 6.整理用物时应擦拭电极板并检查记录纸、导电糊、电极片是否清洁处理完备,仪器放回原处并充电,处于备用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